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前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前言

《永嘉禅宗集》是永嘉大師開悟後所寫的第一部著作。大師早年學習的是天台教法,對於天台的止觀法門深有契入,並且心行完全與《維摩經》相應,從而證悟了諸佛法要,所以《禅宗集》有非常濃厚的天台止觀思想。天台止觀分為世間禅法和出世間禅法兩部分,都屬於永嘉禅修初級班需要掌握的內容,其中世間禅法部分已經在《止觀入門》介紹過了,出世間禅法部分就是《永嘉禅宗集》。我希望通過對出世間禅法部分的學習,大家要在發心和修行的方法上都能得到一個飛躍和提升。

永嘉大師的生平,在《止觀入門》裡介紹過了。大師是唐朝人,公元665年誕生於永嘉(即現在的溫州市區),圓寂於公元713年,世壽49歲。永嘉大師開悟後就將證悟的心境和修行的方法寫出來,給弟子們傳授,但當時並沒有編集成冊,直到永嘉大師圓寂後,慶州刺史魏靖把它編輯起來,名為《禅宗永嘉集》,流通於世,指導學人的修行,現在收在《大正藏》裡。到明朝的南藏和北藏裡又被稱為《永嘉集》,還有很多流通的版本,被稱作《玄覺集》、《玄覺永嘉集》等等。後來明朝的幽溪傳燈大師重新對其進行了整理排序,並更名為《永嘉禅宗集》。

這本著作為歷代修行人所推崇,對現在的佛法學人也非常重要。我們知道,任何一門技術、知識的學習,都是理論加實踐的過程,那麼學習佛法也不例外,也有“宗門”和“教下”兩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體系。宗門是指內心的實證實悟,直接從內心去觀照生命的真相。教下是指教理,佛的語言、佛經,也包括祖師大德和過來人的著作,也就是聖人走過的路線,後人修行的路標。比如永嘉大師的《禅宗集》和《證道歌》,大師給我們作榜樣,通過修行證悟了佛法後,再把經驗和境界介紹給後人,在哪個地方有什麼境界,有什麼麻煩,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態、如何去對治等等,這就是“教下”。所以宗門和教下這兩樣都非常重要,不能偏頗,古人講“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通教不通宗,昧卻主人公”。就是這個道理。佛法如果想要興旺的話,“宗門”和“教下”就必須齊頭並進,既不能以道廢言,也不能因言廢道。

道理雖然是直的,路卻常常是彎的,所以在佛法實際的修行過程中,有人常常會走偏。比如有些人不喜歡學教理,喜歡一開始就實修,這樣的人不懂得修行的道路,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沒有善知識在旁邊隨時指導和印證,自己修的是解脫法還是世間法,出現的境界到底是真是假,根本無法辨別,非常容易走上錯路,修成邪魔外道的機率極高,所以不可不慎。另外一些人卻又偏向另一邊了,只喜歡學教理,把佛經、祖師大德的言論、公案、咒語背得滾瓜爛熟,對語言文字很執著,能說善道,卻從不落實到自己的身心行為當中,這樣的結果就是“入海數沙”、“畫餅充饑”,徒勞無益。

所以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就特別強調要“教觀並重”,教就是教理、理論,觀就是觀行、實修。也就是說修行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在理論基礎下,再去實踐禅法宗門,就會非常可靠了。這個“教觀並重”的觀點對於時值末法的修行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末法時期魚目混珠,群魔亂舞,通常不知道別人的修行境界究竟如何,就很難分辨誰是真正的善知識,如果再不學習教理,不掌握修行的正確路線,那修起來就很危險了,這也是我們現在弘揚永嘉禅法的原因之一。

永嘉大師的修行境界是非常透徹、真實的,而且修行路線也很明確,因此極其穩妥。在唐朝時,《永嘉禅宗集》就流傳到了高麗和日本,高麗的一位出家人還編輯並注釋過它。我國自宋代以後就有很多人對它進行學習和注釋,現在也有很多譯本在全世界流通,對修行人都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讓修行者有理路可循、有實證可依,所以我相信永嘉禅法必將重放異彩。

《禅宗集》語言雖然非常精練,內容卻很豐富。考慮到現代的社會大家都很忙,如果深入細致地講解下去,可能會讓初學的人望而卻步,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就失去了進入佛法妙境的機會;如果直接翻譯原文呢,味道又會很淡很澀,不適合現代人的口味,甚至會讓我們產生錯覺,以為《永嘉禅宗集》不過如此嘛,也沒有什麼意思,這也會障礙大家的修學之路。所以我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按照原文的實質內容來講,只把大家最應該掌握的部分深入一下。想深入了解其它部分的人可以繼續去看原文,或者留待以後我們再進一步交流。這樣就可以既講解了永嘉禅法的主要內涵,又能讓大家在生活和修行當中有個下手處,能用學來的這些知識對照自己,起到觀心、安心的作用,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在不了解佛法以前,人們基本上都是按照錯誤的認識去生活的,這是與生俱來的顛倒,誰也沒有辦法避免。因為身心行為與真心佛性相違背,所以活得很不踏實,心永遠不會安,無論窮困潦倒還是榮華富貴,總會感到浮躁和迷茫,這都是不了解人生真相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現在終於有機會學大乘佛法了,可以了解人生的真相了,本來是千載難逢的解脫機會,但是如果只是學而不去實踐,佛法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紙上談兵就沒有什麼意思,除了白白浪費時間和口舌之外,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所以佛法是非常重視實踐,即重視實修和實證的,甚至可以說,離開修證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永嘉禅宗集》所說的法是非常有實踐意義的禅法,這些內容都是永嘉大師針對學人普遍存在的修行問題所作的開示,還有永嘉大師自己實修證悟的境界,當時也沒有分章節,只是很零散地記錄下來而已,所以其中還包括給玄朗大師的一封回信。

後來魏靖居士把這些內容都編輯在一起,分為十個章節,並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列了順序。當時永嘉大師已經圓寂,這個排列順序應該沒有得到過大師的認可,似乎存在一個小問題,就是把“皈依發願”這個內容放到最後一章去了。

我想這可能是魏靖居士對佛法的整個修行體系並沒有完全掌握的緣故。他是站在居士的角度來編輯的,所以他的順序是:第一篇為慕道志儀,就是羨慕修道;第二是戒驕奢,就是既然羨慕修行人,就要戒驕戒躁,開始培養德行;接著是集資淨障、奢摩他、毗婆捨那,就是消除業障後直接修止觀、修平等捨;然後才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這個順序完全符合一個信行居士的心態。

佛陀曾開示過修行人有法行和信行兩種:像現在很多藏傳佛教的信徒都是信行的,漢地法行的較多。法行就是先要把道理學懂了才會如法地去做,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按照這個次第去修行的就叫法行。信行就是對善知識很有信心,就按善知識所說的去做,讓干什麼就干什麼,就像把牽牛的繩子交到牧牛人的手裡一樣,這就叫信行。

魏靖就是按照信行的次第編輯的,比如居士開始學佛就是首先很羨慕出家人,覺得出家人修行條件好,感歎自己現在福德不夠、業障多,出不了家,策勵自己好好向出家師父學習,淨修三業、集資淨障;修完了這個,居士就覺得要去找個師父,學個法門後就開始修行,修行有問題了再去找師父或找經書來解決,所以他把止觀放在前面,把理和事放在後面,這樣的次第也是很合理的。但是他把皈依三寶這個非常重要的修行前提忘記掉了,其實對於整個學習佛法的體系來講,無論是在家出家、信行法行,皈依三寶都是要擺在前面的,因為這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之一。

所以到了明朝,幽溪傳燈大師感覺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就發心重新編輯了《永嘉禅宗集》,把“皈敬三寶”調整到了第一篇,後面依次是“發宏誓願”、“親近善友”、“衣食警誡”、“淨修三業”……這個順序就是按照實際修行的規律排列的了。修行首先要皈依三寶,然後要集資淨障,就是積聚資糧把業障消除掉,我們才能安心辦道,再後來才是具體的修行入門方法,也就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

學佛有三個必備的基礎——皈依、發心、持戒,其中皈依三寶最為重要。如果我們不能皈依三寶,人生就沒有真正的方向感,或者說真正的人生目標就沒有樹立起來;皈依了三寶以後,我們的內心就有了佛法做依靠,以後無論心情好壞、境界優劣,我們都會想到自己是按照佛陀的正法在生活和修行,即使有些風浪也是暫時的,有些快樂也是過眼煙雲,都是正常現象,都不會妨礙學佛的目標和方向。如果我們沒有皈依三寶,只是羨慕修道人這種外在威儀,那就很容易被表相所迷惑。比如看到一個修行人的衣食很簡單,或者走路很威儀,就覺得他是真善知識,甚至以為這就是修行了,這就忽略了學佛的實質,也就是內心貪嗔癡的滅除,以及智慧和慈悲的開發,修行就只停留在外表上,深入不到內心裡去,就不能與正法相應了。而皈依了三寶後,無論遇到什麼表相,都會一心依靠在三寶上,行的就永遠是正法。

第二個基礎就是發心。發心也就是發四宏誓願,以及更多無邊廣大的願心,這是我們整個修行的動力,稱作“願力”。如果沒有願力的話,我們也會很危險。俗話說“順則凡,逆則仙”,修行要有逆流而上的本事才能有所成就。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七情六欲俱全,如果沒有願力的支持,很容易就被世間的五欲洪流給沖回來,繼續以財色名食睡為人生享受的凡夫生活,生命就無法得到提升,所以發心對修行非常重要。發心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承諾,也就是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實現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正確的發心會給予我們克服困難的力量,保證修行不會間斷和退轉。

第三個基礎就是持戒。皈依和發心以後,我們就成為一個修行人了,所以就要具有修行人的行為規范,也就是持戒。其實持戒就是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要有一個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我們的發心要有責任感,這就是一個修行人最基本的心態了。按照持戒的心態去修行,我們就不會遇到任何危險。

以上三條都是任何一個修行人首先要具備的基礎,是修學佛法的基石。所以我還是贊成幽溪傳燈大師重編後的順序,也就是先要做好一個三寶弟子,然後要修福修德,在有德行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佛法的修行次第和內容,把理和事都弄明白以後再踏踏實實地去用功。這個次第安排也基本符合我們現在人的修行需要。

現代人去佛已遠,而且越是末法時代,信心就越難生,跟古人的修行基礎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就不能光按信行的次第來修學佛法。法行就比較契機,因為信息的傳播和流通在現代社會非常方便,電視、電腦、書籍等等讓我們很容易就能接觸到佛法,如果大家有了正確的理解,就必然會對某個法門,或者某部經典產生信心,然後再依法修行,證悟佛法的妙旨,這樣的過程就非常踏實、穩妥,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益了。所以我們按照幽溪傳燈大師的編輯順序來講解《永嘉禅宗集》。

 

 

上一篇:聖凱法師:戒律對佛教神聖性的建構與诠釋
下一篇: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第一章 皈依三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