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照法師: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三節 智慧與慈悲的關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節  智慧與慈悲的關懷

佛陀降生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教法流布全世界,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年左右了。特別是大乘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可謂真正找到了生根發展的土壤,所以中國也就成為了大乘佛法的王國,亦是佛教的第二故鄉!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也是中華數千年文化瑰寶之重要組成者。

中國是一個特別講究“孝道”的國家,中華民族有這個孝道的傳統。而佛教的孝道思想也與中國傳統的孝道思想相結合,並且更加注重於孝道的內在深義。比如,對今生一期生命的孝心固然重要,而佛教則主張對全部生命的孝心才是真正嚴格意義的孝道;對今生的父母乃至人類本身的孝順固然很好,而佛教卻更進一步主張對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之孝才是廣大圓滿的孝道。凡此種種,都說明佛教講到“孝道”的時候,一定是跟生死之痛聯系起來說的。那麼,佛教的臨終關懷也就是這種孝道的具體表現了。

在“生死大事”與“以覺為本”的思想背景下,佛教即注意生死存亡的苦樂紛陳之關懷,又主張輪回路險的覺悟根本之重要。因此,在上述基本關懷的世間孝道基礎上,必須進一步來掌握佛教殊勝關懷的出世間孝道。此乃佛教正面臨終關懷之重心所在!

一、死亡的契機

佛教首先承認人生充滿了痛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背覺合塵,無不令人產生厭離的心念。《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地藏經》也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在這生死不能把握的人生中,在這真理毫不知曉的世界上,大家從迷入迷,從苦入苦,真是叫人想來悲傷無盡,無語淚先流!

但佛教同時也承認在這生死迷惑的生命中,卻完全可以由自己來解決這一切問題,去惡從善,去迷就悟,離苦得樂,人人皆可獲得。經雲:寂靜乃人生之致樂!《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1]此外,《佛地經論》卷一也說:自受用土是諸如來自受用大法樂之處,他受用土是令地上諸菩薩眾受用大法樂之處。

大乘佛法非但告訴我們生死之痛完全可以解脫,而且還要我們為了所有眾生的生死之苦而發起殊勝的大悲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以此大願、大力、大慈悲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最後獲得圓滿究竟之佛果。由此可見:

世間是苦,苦不堪言。

生命真實,能夠離苦得樂!

令他安樂,乃是大乘菩薩精神!

而在眾多的世間之苦當中,死亡之苦最為無奈,最為激烈,也是最令人不寒而栗,致使人人都談死色變,不敢正視。因此許多人對於死亡的認識,幾乎是處於幼兒園或者小學的程度——害怕死亡、漠視死亡、不敢談論死亡。

而事實上,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也無需避諱不談。更明確地說,死亡亦有其解脫生死、超越自我的可能,也有成聖成賢的機緣——死亡的契機。

中國有句諺語說:“平時不燒香,臨終抱佛腳!”俗話說:“不見棺材不落淚。”古德有言:“到死方知不是我,從前金玉贈他人!”這些話都是警告人們平時就應該珍惜生命,把握時光,不要到了臘月三十日(死亡),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同時,也表明了:到了死亡跟前,常常令人幡然醒悟!

從大乘佛法看,死亡與大乘有三個基本相契點。那就是與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的相應。正如佛經說:“諸佛如來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如此眾生、大悲、菩提三者,實乃大乘佛法之樞紐。

1、死亡必須離此世界——與出離心相契

死亡真相之一就是:必須離開這個世界。到這個時候,誰也不能幸免,無論是國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在死亡跟前的平等裁決就是悄然離去。世間的一切財色名利,真的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任你平生絞盡多少腦汁,費盡多少口舌,任你百般追求萬般保護,最終所得到的結果就是都要統統放下。

在如此無欺的死亡跟前,平時無暇顧及的出離心,也就如實無欺地顯現,事實擺在面前,只要用心觀察加以認定,死亡與出離心是如此默契,解脫道的前提即建立於此。所以,無論漢地還是藏地,祖師們經常勸告學人,觀想“死”能夠很容易的生起出離心。印光大師警言:念佛之人,時時刻刻應以“死”字掛在眉頭。

2、死亡必然面臨痛苦——與大悲心相契

死亡面臨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是常人必然要經歷的生命最後時刻,這也是死亡的真相之一。在死亡裡感受死亡,在痛苦中感受痛苦,哀傷之情,油然而生!如果能於此刻想到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生死苦海中的一切眾生,明白生死之苦,而思考如何才能解脫此等劇烈之苦痛,那就自然能夠與菩薩的大悲心相契了。

大乘佛法的慈悲心,就是建立在人間疾苦這個層面上的,特別是親身經歷巨大苦痛之後,所發之願都是真實不虛,無欺無偽。佛法說菩薩發四宏誓願就是以苦谛為所對境,通過六度來完成。死亡之苦就是最好的對境,因此,死亡的痛苦能夠使臨終者更有機會生起大悲心——欲令一切眾生皆得了脫生死之苦。平時想練習大悲心,還要到墳墓集中的地方觀修,原因就是明白生死之苦,然後由於出離心而引發大悲心。大乘佛法入世之根本精神,即源於此!

3、死亡需要指明歸宿——與菩提心相契

很多人在臨死的時候,總想知道自己到底會去哪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永遠是個無法猜透的謎,也是生命中永遠解不開的疑惑。盡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知道自己的真正去向在哪裡?更多的人是希望自己有一個比較理想的歸宿!這不是脆弱和疲軟,而是一種生命的覺醒,因為每個人確實都有其最應該去的地方。

 覺悟為人生之真谛!菩提心是大乘佛法之精髓!若能放下生死的執著,而於不生不滅的涅槃本體上證悟,當下即可證悟菩提!了知究竟的真理,回歸生命的真實,安然無比,這正與菩提心恰好相契。因為此時已經不再有色聲香味觸的糾纏,也將要放棄眼耳鼻舌身的累贅,只有意識與法塵的強烈活動。如果能於意識上通過佛法的引導,就能直接證悟無生,回向菩提。所以,死亡比起平時更加接近於覺悟的菩提!

如此看來,死亡之際,非常有利於證悟大乘佛法之真義,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都能於死亡之際湧現或者相契。是故,此時給予臨終者佛法的殊勝關懷,引領眾生走向生命的解脫之道,就顯得無比重要!

 

二、走向解脫道

佛教注重於關懷臨終者的究竟解脫,所以,於無量法門當中層層排布,設立了相應的解脫痛苦之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猶如通往聖域之大道,每進一步都能親切地感受到相應的風光變幻,對生命的每段景觀都能如實地享受和證得!而其最為根本的獨特之處,就在於解脫世間的生老病死之苦痛,層次分明,深淺不同,清晰可辨。走上這條路,就是通向絕對自由的生命王國,能夠度一切苦厄,所以稱之為解脫道。

就佛法的總體情況來看,無論大乘還是小乘,都具有極為明確的解脫途徑。佛陀方便權巧而為眾生說法,依據所說之法的層次而言,一般分為五乘正法,即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前二者為世間善道,次二者為出世間解脫道,最後菩薩乘為超越世間之佛菩提道。我們根據臨終者的根機緣分之不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給予殊勝無比的關懷!從漢傳佛教的各個宗派乃至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的教理而言,包括了以下幾種趨向解脫的方法。

1、提起六念趣人天

六念就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稱為六隨念或六念處,為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在早期佛教的阿含經典裡面,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這種通過意念來修行的方法。同時,佛陀也以此來指導臨終者走向未來的世界,並且指出了“未來生天”的人天乘正法之結果。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說: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冢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2]

這裡說了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夠“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實際上這三念已經包含了“六念”在內的。如該經同卷又說:“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當修六念。”

那麼,如何修習六念呢?

第一念佛:指憶念佛陀具足十種功德稱號,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我等眾生以此清淨質直之心,憶念佛陀,就能與佛相同,從而獲得究竟解脫。

第二念法:指憶念佛陀所證悟之正法,此法乃是如來之功德,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我等能以清淨質直之心憶念正法,並且印證於法,與法相應,轉施眾生。

第三念僧:指憶念僧寶乃是如來之弟子,得無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間眾生作良福田,我等能以清淨質直之心憶念僧寶,並能修習僧寶之清淨梵行。

第四念戒:指憶念各種戒律,能夠遮止諸惡煩惱,我等能以清淨質直之心,精進護持戒律威儀。

第五念施:指憶念布施之行有大功德,能夠消除世間的悭嫉之苦,我等能以清淨之心修習布施,並且以此護持眾生。

第六念天:指憶念過去的持戒、布施等善根,而上生欲界六天,乃至色界、無色界等諸天,享受快樂果報,我等今亦能以如是持戒、布施之行,而轉生於天上。

這裡特別強調了“憶念”,也就是“用心思念”之意,心裡想著這些六念的內容,不念世間的生死、貪欲、恐懼、怨恨、疑慮等等煩惱痛苦,一心清淨,專念不忘。

如果,能夠在基本關懷的基礎上,教導臨終者進行這簡單的“六念”,哪怕只有最後的“念天”這一念,也能夠安然生天。所以,讓臨終者一心專注於這六念,最低限度也能安祥而逝,得生天上,或在人間福樂之處轉生,來生繼續努力。

假如具備了這“六念”,把握其內在的思想境界,也可以得到生死自如,趨向涅槃,而獲解脫。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說:“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槃。彼於爾時,當修六念,乃至進得涅槃。”

2、開示谛緣得解脫

四谛、十二因緣是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主要教法,加上菩薩的六度四攝,那就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內容了。開示這四谛和十二因緣的思想理論,使聽聞佛法者趨向解脫道,也是佛陀乃至佛弟子的主要教化方式之一。直到現在,南傳佛教也是以此四谛和十二因緣作為佛法之重心,並且極力加以實踐與弘揚。

四谛就是指苦谛、集谛、滅谛、道谛。苦谛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故名為苦谛;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癡無明,和貪欲嗔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即迷惑、造業、受苦,輪回不息;滅谛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谛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谛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如南本《涅槃經》卷十四說:“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谛,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谛,則得斷生死,生死既已盡,更不受諸有。”[3]因為這四谛是斷除生死大苦的妙法,所以,佛陀也為臨終者開示此法,使得解脫。例如,佛陀為最後剃度的弟子,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廣說四谛法,令其斷除煩惱而證阿羅漢果。佛經說:“世尊又為(須跋陀羅)廣說四谛,即獲漏盡,成阿羅漢。”[4]須跋陀羅隨即就在佛前入滅了。

佛陀常為衰弱的病人和年邁的老人開示四谛法,使他們能夠在死亡到來之際,斷除痛苦,證得解脫。有時候聽者能夠獲得初果聖位,或者二果、三果聖位,有時候就能立刻證得四果聖人的位次,這就是聲聞乘的解脫道。

與四谛相提並論的就是十二因緣,這是緣覺乘的主要思想內容。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無明到老死這十二支,包括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的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稱為流轉門。這也是四谛中的苦、集二谛之內容。

依此類推,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在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滅盡一切苦痛,這稱為還滅門。也就是四谛中的滅、道二谛之義理。

這十二因緣實際上就是把四谛進行詳細觀察的結果。

佛陀也常常關懷臨終者,為其解說此一生命之真相,聽者若能言下悟入,便可於此透脫生死之束縛,證得緣覺聖位,而獲得現實生命的解脫。如《十二因緣經》及《緣起聖道經》就說,佛陀正是從“老死”開始觀察,思維老死的來源,一直追溯到無明(癡),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永滅,然後就證得聖道了。

所以,十二因緣的直接契機就是“老死”,如果臨終者能夠最直接地觀察身心狀態,或者我們能夠幫助臨終者分析思維這十二因緣法,引導他們追尋生命中痛苦與解脫的內在因素,勇於承認現實的局限、狹隘、貪欲、無知,認真體認自己生命內在的超越性,那就可以在了解十二因緣法的生命結構時,獲得安心,從而邁向不生不滅的解脫之道了。

3、促進成佛度眾生

除了上述人天乘和二乘的關懷之外,佛法的精華和獨特之處還在於大乘的菩薩道,在菩薩道上對於臨終者的關懷,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殊勝之關懷”。

修學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無二慧,最大動力就是四宏誓願,根本方法就是六度(乃至十度)、四攝。所以,大乘佛教的臨終關懷,就是要促進臨終者能夠成佛度眾生,生死一如的理念。大乘佛法的正面臨終關懷之方法,極為豐富多彩,其思想理論和實踐方法都構成了完整的體系,可謂“死亡的一條龍服務!”

由於大乘佛法對臨終者的殊勝關懷之方法完備,為了讀者實際操作之方便起見,此處就集中介紹淨土宗、密宗對於臨終者的殊勝關懷,而於下一章專門介紹。

--------------------------------------------------------------------------------

[1] 見《大正藏》卷十二,第348頁下。

[2] 見《大正藏》卷二,第237頁下。

[3] 見《大正藏》卷十二,第693頁下。

[4] 見《大正藏》卷一,第204頁中。

 

上一篇:達照法師: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二節 真情與愛心的關懷
下一篇:雪漠:為人做人,都應學會取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