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艾雅·凱瑪:禅與自在解脫 第三章 禅坐對生活的影響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與自在解脫 第三章 禅坐對生活的影響

前面我已經談論了如何清除心靈染污,以及淨化心靈的方法。但是,你們也將會發現,還有一些碎片需要收拾。這些碎片是我們對外境所產生的心理反應,而漸漸在身體中積聚的種種習氣。

想象一下,一個已經居住了二三十年的房子,從來都沒有清理過,就會有很多殘余的食物、骯髒的衣服、廢棄物可能已經堆到天花板上了。如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是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在這房子住了那麼久的屋主,可能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朋友來訪時跟他說:“為什麼你不打掃一下呢?”所以他們就一起打掃了一個小角落。然後屋主待在那個小角落裡,覺得舒服多了也輕松多了。因此,他們就開始對整個房子大掃除,直到能從各個窗戶看到戶外,不僅有較好的視野,房子裡面也寬敞了許多。同樣地,因為毋須煩惱身體上的不舒適,人的心靈就能夠無拘無束,而有非常舒服的感受。

身體就是我們居住的房子。無論我們從城鎮到鄉村來往多少次,從公寓到家裡,從家裡到房間,甚至於在國際間旅游,這身體一直跟著我們,直到它的健康惡化、死亡,然後剩下一堆白骨,最後化為塵土。除非到了那天,否則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帶著身體一起走。因此我們需要對這房子作比較好的空間規劃,而能住得更舒適些。

我們的情緒反應會累積種種心理障礙,而造成心理上的封閉。這些是心靈造成的,所以也只有心靈能除去它們。在我們禅坐過程中的做法是“知道有那感覺,而不產生反應,然後就看著它生滅”。

對感受不產生反應

其次,禅坐必須要同時學習對感受不產生反應的訓練。這是我們內心真正達成平靜和諧的關鍵,否則如潮水般湧來的反應將會淹沒我們的心靈,而無法清楚地辨識禅修這條路,眼前只看見一片晦暗。我們或許可以聽到路上的聲音,或許稍微了解一些涵義,但是我們無法看到路上的一切風光,因為這只能用內心去看,也就是內在的心眼。然而這個內在心眼已經被種種反應--種種因情緒而產生的反應--阻擋了視線。

當我們在禅坐之中,觀察由身心所產生的各種感受時,完全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去產生反應。所以阻絕反應的產生是可能的,實際上剛才我們就已經在做了!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學習不因感受而產生反應。無論出現什麼情緒,我們只當作是感受來觀察,看著它的浮現和消失。如果我們在禅修時學習這項能力,那麼就是在學習一門如何駕馭我們自己的最有價值的課程。

因為我們活著,所以本來就知道如何生活--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錯誤觀念。這也是我們人類所有荒謬的其中一項。生活本身就是一項技術,大多數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或兩次的大挫折。一般人會稱之為悲劇或“我的”問題,事實上是沒有將這項生活的技術學好所造成的。

第三點,同樣是在禅坐中很重要的訓練,就是對無常的真實體驗。除非我們真的體會過,否則無常永遠只是一個名詞。單靠文字無法令人得到解脫,經驗才是必須的。佛法的目標是解脫--完整而全面的解脫--而且這必須是一種個人的經驗。在禅坐時,無常是一種相當直接的經驗:當你專念於呼吸的時候,你清楚地知道一息入然後一息出,而它們並不是相同的氣息。感受先浮現而後消失,後者的感受和前者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對一切身心感受都如此地檢視,你將會發現沒有任何感受是實在的。當腿傷的痛楚浮現,你就可以觀察到痛楚時刻都在變化和消失。感受總是來來去去,變動不居。

若是對於禅坐有一些經驗,就能輕易地觀察到感受本身的無常。但是,對於身體本身無常的觀照力,也是必須具有的。說到這個,似乎每個人都知道,只要懂得思考,全世界幾乎沒有人會不知道,自己和其他所有人的身體都是無常的。然而,我們全都覺得自己好像是永生的一樣,對於我們的身體早已受到自然法則控制的悲哀,好像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似的。

這顯然是錯誤的思想,而且很不合理,不是嗎?這是由於我們從來不肯面對現實,我們只在意令人愉悅的一切。事實上我們一直被迫去面對生活中的不愉快,使得我們因而學會彼此指責,有些人甚至於咒罵像在咒罵魔鬼一樣。管他咒罵的是鄰居還是魔鬼,這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必須接受,而且真正體驗人生無常的真理,才能因真理而生活。

當我們學習得比較深入的時候,即使對身體每個細胞持續的顫動都將了若指掌。在學校,我們都學過自然法則(那時候我大概是十一或十二歲):每隔七年身體中所有的細胞都會更新一次。記得我那時候試著要去想象,是否在七年後我身上所有的細胞會全部一起掉落,然後有一個新的身體跑出來。不過後來根本沒有這回事,我就不再去想了。那時候我完全不能夠想象這件事,現在我們都能了解真有此事。那是表示在七年之中,所有的細胞將會死亡和再生--這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

顯然一定有方法可以了解這種現象。只要我們的心沉靜專注,就能夠感覺到身體表面和裡面的顫動。從此我們對自己以及世界,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觀感,因為現在我們能夠直接體驗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固定不變的,尤其是這個身體。

科學家已經證明,宇宙間一切物質最基本的結構粒子,並不是以有質量、體積的形式存在。每個存在的物質,都是由以能量形式存在的粒子所組成,這些粒子移動的速度極快--迅速地組合又隨即分離--而造成了如同是固體的假象。佛陀在兩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經知道了這些粒子,而有相同的見解。然而,他並不需要一間實驗室去測試和證明,他的結論是靠自己親證得來的,他也因此而悟道。科學家們對這結論完全明了,但是我敢說他們還沒有悟道,他們所缺少的就是親身的體驗。

我在哪裡

無論在何處,我們都可以知道,沒有任何事物是堅實不變的。即使只是普通的智力測驗、邏輯推理,都能夠證明--如果世界上存在有任何堅實不變的事物,那麼就不會有人類存在,存在的只是一具軀殼。但是,只有邏輯性的推理是不夠的,必須要能夠親自去體驗才行。只有在禅修過程中親自體驗,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明了。如果能夠親自體驗這現象,就沒有人會反駁。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對你說:“不對,不是這樣。你為什麼不認為你是堅實的呢?你為什麼不摸摸看自己的身體?它是實在的,不是嗎?”你不會想去爭論,更不可能被動搖。過去佛陀說法時,如果有人提出反駁,他不會去爭論,不會去死守某一觀點,佛陀只會提出自己的經驗。

如果我們的心靈能夠更加地專注並且更深入觀察,就能夠觀照到我們內心不停地在變動。因此,心靈就能了悟到,如果內在不停地變動,外在也必定相同。所以,哪裡能找得到堅實不變的事物呢?心靈可能會說:“如果一切都不停地在變動,那麼‘我’在哪裡?因為感受都已經改變了,連一剎那前的感受也留不住。身體在變動,沒有任何事物是‘我’所能依附的;思想也在變動,那所謂的‘我’在哪裡?”當然,人們接著會提出一些想象的可能解釋,以供人們去找尋自我。比如說,是一個比較高層次的自我、本體或是靈魂等等。但是,再深入一點探討那些解釋就會發現,那也不過是另外的一種假象。由此可知,體驗無常是必須的。

佛陀於《念處經》中提到我們修習禅坐時的另一觀照層面,就是思惟四大:地、水、火、風。“地大”會令人產生身體堅實的感覺。禅坐時,我們也能感覺到坐墊是實在的。世界上到處都有“地大”。水中有“地大”,否則我們無法在水中游泳,或在水上行駛船只。“風大”中也有“地大”,否則鳥兒不能夠在天上飛,飛機也不能。

“火大”--就是溫度--也是存在於所有物質之中。只要我們留心一下,就能夠在自己身體中直接地感覺到它。通常只有在我們全身冰冷、發熱以及感冒發燒的時候,才能感覺到“火大”的存在。但是,溫度總是在那裡,它存在於所有生物體和物質之中。

“水大”存在於人體內的血液、唾液以及尿液中。“水大”也有聚合力,當你有面粉而且想要做面團的時候,你必須將面粉和水揉合均勻才可以。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發現到水是具有結合力的。沒有了水,生物體中所有不停運動的細胞,將會分崩離析。如果沒有了可將我們身體聚合成一個個體的結合力,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坐在這裡了。

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不是嗎?但是除非能夠親自體驗,不然,這將毫無用處,頂多是另一項可以和朋友玩腦筋急轉彎的消遣娛樂罷了。然而,當我們有了體驗,就能借此從深入的角度,如實了知萬物存在的現象。對事物的知識和見解要“如實知”,這是佛陀時常用的字眼。

現在我們可以增加“空大”(space)成為第五大。到處都有“空大”--所有孔洞--包括我們體內,或是口鼻中。我們身體內部有很多空間,宇宙本身也是空間。如果了解到,我們體內的空間和外界各處的空間,事實上是相同而且相通的,我們就能夠去除部分的人我偏執:“這是‘我’,我要好好照料‘我’,要盡可能用這世界最好的一切來照料。那些比‘我’長壽又幸福的人,我可不想太接近他們。”若是了解到,我們也只不過是一些能量粒子的聚集和離散,除了這五大之外什麼也沒有,那我們如此處心積慮保護的“我”究竟是什麼?世界上還有什麼事物能讓我們感到威脅呢?

禅坐的最終目的在於覺察,覺察是佛教徒禅坐的目標。所有的方法只是工具,你要盡可能正確地運用這些工具。或許每個人使用的工具會有些許差異,我們運用得越熟練,就能夠較為快速、容易地達成目標。我們必須全心投入學習工具的使用,而非在想著結果。只有如此,才能夠熟練而又輕松地向前邁進。

 

上一篇:艾雅·凱瑪:禅與自在解脫 第二章 禅坐的重要與方法
下一篇:寬運法師:慶生放生 增福延壽──放生之意義與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