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四)

觀自在菩薩

從「觀自在」起至「菩提娑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為經文正文;從「觀自在」起至「照見五蘊皆空」句,是明菩薩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觀自在」三字是別名。「菩薩」二字是通名。例如「法師」是通稱,「某某德號」是別名。先講別名:「觀自在」——即是觀世音菩薩。「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觀」讀去聲,是了達的意思,不可作觀看解)。「自在」是解脫無礙之義。

現在先解釋這位菩薩建立名號的由來,然後再說明「觀」與「自在」的意義。觀音菩薩何故稱為「觀自在」又名「觀世音」?觀音菩薩聖號,其內在含義有二:一是因中自利的修行工夫,二是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 因中自利:

是說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用般若妙觀之智,由耳根一門深入,背塵合覺,思維修習,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聞聲不循聲;聞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所以能夠反聞自性,不被聲境所轉,得到耳根圓通,因而被稱為「觀世音」。這是依據《楞嚴經》的解釋。凡夫依識成妄,由耳根對聲境而起耳識,循聲流轉,因而生起貪瞋之惑,名之為「妄聞」。菩薩稱性起智,從耳根聞性而聞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但起觀照反觀能聞之性,此即「反聞自性」,名之為「真聞」。《楞嚴經》卷六雲:「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以上是就觀音菩薩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詳細地說,菩薩觀聽圓明,得大自在,能夠觀空而不著空,觀有而不住有,根塵俱泯,空有無礙,是故能得大自在。《楞嚴經》所謂:「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就是這個意思。

二、果上利他:菩薩以大悲故,凡世間一切眾生,遇有危難困厄之時,若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智照無遺,觀見世間一切聲音,乃起大悲心,實時感應,尋聲赴感,有求必應,無苦不拔,是故稱為「觀世音菩薩」。這是依據《妙法蓮華經》的解釋。是經《普門品》中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眾生災難種種,苦惱重重,哀聲求救,菩薩隨機觀察,隨緣救渡,使之獲得解脫,安樂自在,以是之故名為「觀自在」。

菩薩「觀音」聖號之由來,即根據上述兩種事實:「因中自利」與「果上利他」而建立的。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觀」為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無論約因約果都是一樣的,而所觀之境則有所不同。因中修行所觀之境,是指能聞聲音之聞性;果上利他所觀之境,是指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稱念菩薩求救之聲音。這個必須分辨清楚。(又「觀世音菩薩」通常略稱為「觀音菩薩」,是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所以把「世」字省去,但稱「觀音」,後世遂沿用至今。)

我們要知道,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行者,所以必須兼顧自他兩利,才能不違菩薩的精神及宗旨。因此從自利方面去看,必須不忘利他工作;從利他方面去觀察,則亦必須不遺自利功德;能夠做到這樣,才配稱為菩薩。

所謂菩薩修自利功德,正為著要做利他事業;做利他事業,亦正為著莊嚴自利功德。是故《楞嚴經》說:「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救護眾生,得大自在。」這就是自利利他的具體說明。而《法華經》亦明示菩薩利他大用之中,即必具有自利之功德。因為菩薩志求成就無上佛道,必須在娑婆世界廣度無量有情,若不度眾生,就不是實踐菩薩道,就沒有成佛的資糧。所以說,菩薩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觀自在」之稱號,特別是根據本經,乃依菩薩修證工夫而建立的。因菩薩行深般若,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皆空,因而能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薩的自在妙用,純然由於照見五蘊皆空而來。為什麼呢?以其能了達五蘊皆是假相,皆為虛妄不實,所以不生執著,不被所轉,不為所縛,因而能獲得解脫自在,所以本經稱之為「觀自在菩薩」。

但是為什麼一般都稱此位菩薩為觀世音,而不稱為觀自在呢?原因是觀音菩薩與閻浮眾生特別有緣。隨類現身,尋聲救苦,這是衪歷劫度生的悲願,同時由於菩薩悲心救苦,有求必應,因此其形象深入人心,普遍為人們所認同。以菩薩有大智故,於一切事理悉皆通達無礙,是故名為「自在」;有大悲故,能夠隨類現身,尋聲救苦,所以稱為「觀音」。以上是觀音菩薩立名之由來。(未完待續)


 

 

上一篇:周齊教授:主體意識與主體解脫的悖論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啟示
下一篇:寬運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