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之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圓覺講座《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四)
 
時間:2011年07月09日
地點:台北科技大學
主講:智崇上師
紀錄:張春美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我們繼續講《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大家請看到106頁。下面大部分是波斯匿王在發表高論。他本來坐都坐不住要離開的,講到這個地方,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開始發表他的高論。我們就來看看他怎麼說。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聽佛在前面講了十善法,又講了因緣果報的那些實例,扇提羅等等。聽完了這些事情以後,太子祇陀就長跪叉手,向佛請問問題。
 
他說:「佛啊,您以前教我要守五戒。我現在想把這個五戒解除,來接受您的十善法。」他說:「為什麼這樣想呢?因為五戒裡面有一個戒酒,不可以喝酒,這個戒很難守,守不住就破戒了。」世尊就問他:「你喝酒的時候,有做什麼壞事嗎?」祇陀說:「我沒做什麼壞事呀!」他是太子嘛,這個國家裡面一些大家族,有勢力的那些人的孩子,他們常常會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就帶一些酒和食物,大家就飲酒作樂,吃吃喝喝很高興,沒有干什麼壞事啦!
 
他說:「我在喝酒的時候,就想到:『唉呀,我破了酒戒!』所以也不敢喝得太凶。所以沒有做什麼壞事。」佛就說:「那很好啊,你現在已經學會了這個智慧方便,曉得應變啦。如果世間的人,都像你這樣子喝酒的話,那沒有做什麼壞事呀。你這樣子喝酒沒有罪,應該還要得到福報。人行善的話有兩種,一種有漏、一種無漏。如果你行善是做了有漏善的話,你就能得到人天福報;如果你做的是無漏善的話,就能夠了生脫死,得到涅槃的果報。」
 
「如果像你這樣子喝酒,又沒有做壞事,喝酒的時候心是歡喜的,心裡面沒有煩惱,這樣的話就是善因緣。你做的是善事,就算是喝酒破了戒,還是善事;應該受到善的果報。所以你這樣子來守五戒,沒有犯戒呀!你一面喝酒一面想:『我可能破了酒戒。』這樣更增加你的福報。所以你接受五戒,現在又增加了修十善法,那麼你的福報會增加十倍;比只接受十善法還要增加十倍。」
 
這下子祇陀就沒話說了,可是他的老爸在旁邊就有話說了。接下來波斯匿王就發表他的高論了。波斯匿王說:「如果照佛您這麼說的話,心只要是歡喜的就不會起惡業,這樣子就叫做有漏善。我看不太對喲!」做國王的就是要唱唱反調。他說:「喝酒的時候心是歡喜的,心歡喜的話就不起煩惱:因為沒有煩惱,所以不會做什麼惱害惡事,就不會害到物,也不會害到人;那麼身口意三業就清淨,這就是清淨之道。清淨之道就是無漏業呀!」
 
我看到這個地方,覺得真是胡說八道。不過因為他是國王,所以佛也沒有立刻反駁他,說:「你這個不對。」佛沒有這個反應。所以波斯匿王就興高采烈的發表高論。其實我一聽他的話就知道,他根本沒有搞懂有漏和無漏的定義,只聽到這兩個名詞而已。
 
當然佛陀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跟他說:「有漏的定義是什麼,你弄錯了。無漏的定義是什麼。」沒講,一點反應都沒有,繼續聽他發表高論,所以他講得很開心。我想佛陀就是要他開心,然後他才會真正護持佛法。他說:「我以前去打獵的時候…」這個國王,就是以打獵當作一種游戲。打獵時忘了把廚子帶著,在深山裡肚子餓了想吃東西,結果左右的人告訴他,沒有帶廚子來。沒有辦法,馬上就趕回去皇宮。
 
一趕回去,跟廚子說:「趕快拿東西出來,我要吃飯了。」這個廚子是他的大廚,叫修迦羅。修迦羅說:「沒有東西啊,我現在馬上做。」但是波斯匿王已經餓得發昏了,就要手下把廚子立刻拉出去斬了。從這裡看出來,這個國王很霸道、很恐怖的。但是臣子們商議,只有這個廚子做的東西合國王的口味,現在把他斬了,那就找不到第二個人了,所以不能殺他。
 
他們正在談論的時候,波斯匿王的皇後­­末利夫人知道了。這個末利恐怕是茉莉花的茉莉。末利夫人知道了以後,曉得把修迦羅殺了是不對的,她愛惜這個廚子,知道這是國王肚子餓的關系。她馬上就准備好酒、好肉,還帶了一些藝人;經裡面常常有所謂的伎女,應該是現在我們所稱的藝人,不是妓女的那個含意。皇後自己也沐浴,打扮得香噴噴的,就這麼來了。
 
波斯匿王說:「我一看到我的夫人,這麼端莊,這麼美麗,又那麼香噴噴的;帶了酒啊、肉啊,還有好多藝人到我這個地方來,我馬上就不生氣了。為什麼我不生氣呢?因為末利夫人持佛的五戒,她是不飲酒的。以前要她喝酒,她都不喝;而且每個月有六天要齋戒吃素,所以我覺得很無趣。現在看她帶著酒啊、肉啊,還有一些藝人,自己又穿得端莊美麗而來,所以我就很高興的飲酒作樂。」
 
這個時候,末利夫人就派她的部下假傳王命,告訴外面不要殺那個廚子。大臣們以為得到皇帝的命令了,所以就沒有殺廚子。波斯匿王飲酒作樂到半夜才睡覺,早上一醒來,他就很懊悔,心裡面很煩惱、很憂愁。夫人就問他:「你煩惱什麼?憂愁什麼呢?」王說:「昨天因為肚子餓,結果下令把廚子殺了,現在很後悔。這麼好的廚子,全國就他一個,現在把他殺了,真是懊悔。」夫人就說:「你放心,這個人還在,沒有被殺掉。你不要擔心。」國王就說:「真的嗎?你是開玩笑吧?」她說:「是真的,不然的話,你叫人把廚子叫來!」他就把廚子叫來,咦,真的沒殺。他很高興,憂愁就解了。
 
這個時候,他就拿這件事情來問佛。他說,他的夫人是要持五戒的,不能飲酒;每個月還要吃素六天。每天又都要守五戒,五戒是不能間斷的。現在她又喝酒、又妄語,假傳聖旨是妄語吧?這個八齋戒裡面她已經犯了六戒。那麼這個事情到底怎麼說呢?她犯戒的罪是重呢?還是輕呢?
 
世尊就回答:「如此犯戒是大功德一件,沒有罪。為什麼呢?她是為了利益眾生啊。如我前面所說的,人的善有兩種,一種是有漏,一種是無漏。末利夫人所犯的戒,是入有漏善。」她犯了戒,還變成有漏善。「至於她沒有犯的部分是無漏善。」用文字上來定義的話,就是「破戒修善,名有漏善」,「凡心所起」只要是從心裡面所起的善,「皆無漏業」。我覺得這個地方,是佛陀在巴結國王,編造出來的。這裡是隨順他,所以說這是無漏善。
 
祂說有一個部分是有漏善,有一個部分是無漏善,完全順波斯匿王。我覺得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見人說人話。但是這個也可以看出,佛陀要度眾生是多麼體貼,不會一板一眼的說:「你這個地方不對。」要把你糾正,不是這樣子。尤其他又是國王,這個時候讓他開心,巴結、谄媚一下,這個叫做懂人情世故。像我的話就不懂人情世故,看到這個地方就給人家糾正,那就糟糕了。
 
這時候國王又跟佛說:「世尊您這麼說的話,末利夫人飲酒破戒,因為不起惡心,反而有功德,也沒有罪報。」既然對於皇後的作為是這麼解釋,這就顯現國王的架勢,一切的人民不應該也是這樣嗎?波斯匿王就說:「最近我們國裡面有一些事情,捨衛城中有好多豪族,都是剎利王公,都是可以當國王的剎利族,這個種姓階級的。為了一點小小的爭議和競賽,就互相對壘起來;兩派各自結盟擁兵打起來了。這兩家都是這個國家裡面重要的豪族,又是親戚,這樣子纏斗起來,勸也勸不聽。」
 
波斯匿王非常的擔憂,回想自己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個他父親手下的大臣,叫提違羅。他的宗族很強,對這個太子很輕視、瞧不起,常常故意戲弄他,把他當狗一樣戲弄。當時他受到這樣子的對待很生氣,想要把提違羅殺了;可是他沒有這個力量,跟他父親講他父親也不理,他心裡面又氣又恨,生活起居飲食都不正常,弄得人很憔悴。
 
他母親看到他這麼愁苦,就開導他,勸他,但是怎麼勸也沒用。他的母親愛子心切,就要人帶了好酒勸他喝,他不要喝。因為他們拜婆羅門教的天神那羅延天,那個天神是不准喝酒的。他說:「我們是以婆羅門為師的,今天如果我喝酒的話,恐怕會激怒天神,會被婆羅門處罰。」他母親心想:「我這個兒子弄得心神不寧,這樣子憔悴下去,恐怕會把命都送掉了。」
 
所以到了晚上的時候,她把宮門關起來,把所有的人統統請出去,連婢女都請出去。他母親就跟他說:「天神也是有慈悲的,祂也會來救苦,婆羅門也應該是這樣子的。你現在心裡面這麼憂愁、這麼怨恨,這麼搞下去你命都會沒有。天神也是要救我兒子的命的,所以你應該要服藥;這個酒就是藥,可以把你的憂愁、煩惱消除,可以保全你的性命。婆羅門沒有天眼,不會知道你的事情,就是你喝酒了,他也不知道。」就勸他喝酒。
 
被他母親這樣子勸啊勸的,他就喝了。喝了以後,真的不憂愁了,怨恨也沒有了。他母親看到兒子這麼好了,心裡就很高興,再召請了宮女、歌女,三七日,就是二十一天在那裡飲酒作樂。經過這樣子,他的恨意、怨恨的心就消失了。波斯匿王回憶起他做太子時候有這樣子的事情,現在看到那些豪族在那裡打來打去,就想到了這個方法。
 
他讓手下的臣子去買好酒來,准備好多食物,把這些豪族的家族眷屬全部請來,一起來討論國家大事,雙方各來了五百人。在皇宮的殿上,就奏上太樂,應該是他們最好的音樂;又請臣子准備了玻璃碗,那個時候有玻璃碗應該是滿不錯的,裝了三升的酒,每一個玻璃碗裡面都裝滿了酒。他自己先當眾拿了一碗喝下去,好像在演電影一樣;然後就說:「我們這個國家的大事,大家應該都希望把它做好,所以我們來開會,來想一下國家的大事。講這些大事之前,每一個人先喝一碗,喝完以後再來討論事情。」這個酒變成甘露良藥了。
 
大家都很高興,就喝起酒來。又聽音樂、又喝酒,心中就很歡喜。大家在那裡飲酒作樂的時候,這兩家人,本來好像有仇一樣的,互相殺來殺去,這麼快快樂樂的喝酒以後,仇恨都沒了,大家就玩在一起了。這個時候,看大家都和氣起來,沒有對立了;波斯匿王又拿出一碗酒來,跟大家講話。所以要講話的時候要拿酒講話,像我們現在是拿麥克風,他是拿酒。
 
波斯匿王說:「士大夫是要修德的,而且這個德要歷世相承。你們應該要遵守這個道理、規矩的,你們為什麼會因為一點小事情,爭鬧到這種程度,打起架來呢?你們如果繼續這樣子的話,國家都會給你們搞亂了,我現在勸你們,不要再這樣子鬧了。」大家喝酒喝得好開心,已經和好了嘛,所以大家就說:「那就遵命啊!」就都同意啦。然後大家又喝酒,事情就解了。
 
所以波斯匿王就說:「你看,這些人在爭鬧,他們爭鬧不是因為酒,他們是因為其他的事情在爭鬧;但是因為有酒,所以他們就不爭吵了,把這個爭吵解掉了,得到了太平。這樣子的話,酒不是有功勞嗎?對一般人、對我的部屬也是一樣有功,不只是對皇後是好事,對其他人也是好事啊。」到底還是一個國王,所以有那個見解,下面他還有:「你看看啊,這世間一般的升斗小民、奴婢啊,還有蠻夷人;他們也是因為節日啊,或者在酒店裡面聚起來時喝酒,喝了就歡喜。沒有喝酒的時候都不會想要跳舞,喝酒以後,不需要人教就要跳舞。這些升斗小民,一喝起酒來,就會拿起簡單的樂器奏起樂來,大家喝酒、跳舞、聽音樂。人因飲酒則致歡樂,心歡樂時不起惡念,不起惡念則是善心,善心因緣應受善報。那他們喝酒應該就會得到善報;想要得到善報,只要喝酒就得到了。」他的意思就是這樣。
 
不但這樣,這國王的見解是比較廣的:「就算是猴子喝了酒也會跳舞。」猴子怎麼會喝酒呢?有些水果放著,就自然發酵變成酒了,猴子吃了以後就會頭暈,一暈起來就集體的跳起舞了。在有些樹林裡面會看到這些事情,我就聽過有些猴子喝了酒跳起舞來的事。「猴子都這樣了,何況人呢?就像世尊您所說的,施善就善報,施惡就惡報。如世間人,因為前世有布施、種福德,所以今生就富有。今生富有了以後,看到貧窮的人就吝啬不給,因為吝啬不給了,這個因緣就受到餓鬼報。或者有這個世間的人,有男有女長得很漂亮;男人長得漂亮的,女人就愛他,女人長得漂亮的,男人就愛她。如果有一個外加的力量,要把這樣子相愛的男女分開,不讓他們合在一起,那他們就苦惱了。那麼像這樣子造成的罪,到底要算給誰啊?那個業報要算到誰的頭上啊?」
 
「末利夫人因為前世做了布施,現在得到好報。那麼世尊,您為什麼還要讓她持五戒,每個月還要行齋戒,六天吃素又不喝酒。所以她也不打扮得漂漂亮亮,也不會去聽歌跳舞,也不會去注意她老公長得多帥。這樣子的話,她所做的就是沒有施善,就是施惡,就要得惡報。那麼她前輩子所種的善,得到的好報,你教她修持這個五戒,不是害她嗎?」這個波斯匿王,我覺得滿有意思的。「那樣子是沒有幫助的呀,她這個好命是因為她前世的布施,又不是她持五戒,每個月齋戒六天得到的,您要她做這樣子的苦事干什麼?」
 
佛就告訴波斯匿王:「大王啊!您給我的這個指摘不對。」祂說:「末利夫人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守五戒、修智慧,所以才有今日的德,才有現在的這個修為。她不但自己得度,而且還能度你國王,她才有這個功力呀。這樣子的功力應該算誰給的呢?末利夫人因為我教她,她就如同我教的去實踐,所以才有現在的智慧方便啊。若沒有我這樣子教她,沒有她這樣子的修為,遇到您國王這樣濫殺無辜,這麼胡作非為,她就沒有辦法、沒有智慧來處理、面對了。她現在有這個能力,來解你的這些胡作非為的事情,是因為她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守五戒,做這樣子的修持,而有了智慧方便,所以才有這個能力的。」
 
祂說:「就像一般人家有了小孩,希望這個小孩將來能夠成就,就會把他送到學校去讀書。學校裡面,老師教導的時候都有規矩的,如果你不照規矩、不聽話;學校裡教你文藝書疏、人望禮儀,就是灑掃進退這些,教的時候你如果沒有遵守,在那裡亂來,學校會處罰你的,會不准你吃飯、不准你睡覺,就有各種處罰。這麼一做下來,有些犯了規就被罰,它是有一個制度在那裡的。這樣子的話,大家學習起來就有規矩、有秩序了。這些小孩,他們因為怕被罰,怕被棍子打屁股,所以就專心的學習。專心學習了,長大以後就變成有學問,就可以教人、可以做事,就有才能了。」
 
祂說:「末利夫人奉齋持戒的道理一樣啊,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你不經過這樣子的修持,怎麼可能變得有功德、有才能。」釋迦佛繼續舉例,祂說富樓那──當時祂的一個大弟子;富樓那是一個妒嫉心很強的人,他因為嫉妒的關系,他嫉妒什麼?我猜想應該是別人的學問很好,很有學問,他就很嫉妒。因為嫉妒的關系,他也想要很有學問;所以他就跟他的夫人、父母、兒子脫離,跑到深山去修煉、去學。穿草衣,忍耐饑寒,立下了誓言,要學會當時的九十六種經書記論,要悉令通達,做不到的話,就不再跟父母妻兒見面。
 
他為什麼會這樣搞?佛陀很厲害一看就知道,他根本是因為嫉妒心促使他這樣做的。他要下苦功,要有學問,如果修不好就不出來。這麼學了二十年,一切都通達了,又回到王捨城。因為他覺得自己通達了,他有一個很奇怪的行徑;頭上戴了一個火炬,胸腹綁了一個銅做的盔甲,在路上這樣走。而且自己這麼唱說:「我」一切智至我所,而謂我言……這個意思就是說釋迦佛,「釋迦你們這些沙門,竟何所知?你們懂什麼?」他的行為就透露出來,他去學這些學問,他的初發心是嫉妒。
 
因為他的初發心是嫉妒,所以當他學成的時候,就說:「你們算什麼,你們哪裡比我行?你們懂什麼?釋迦你們這些沙門懂什麼?」這就是自傲。結果釋迦佛就指著他說:「你這個癡人。」然後就說了一個頌:「若多少有聞,自大以憍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說你這個大癡人,你多少聽了一點點,懂了一點點,就這麼自大起來了。就像一個瞎眼的人,頭上戴了一個火炬,把別人照亮了,自己還是看不見。用這樣子來責罵他。
 
富樓那一聽這樣子的指摘,一下子驚嚇到,就醒悟了。馬上就把這個火炬、還有身上的盔甲拿下來,五體投地拜在釋迦佛的面前,忏悔、悔過。他為什麼那麼快,一下子就忏悔、悔過呢?他前面二十年所學的學問還是真的,變成多聞了,真正有智慧的多聞,所以被這麼一指摘就驚醒了。當然這是有智慧的。也有人這麼學了以後還更狂妄,完全不會忏悔,也不會認為自己錯的,那個就是真的癡人。
 
一被指摘以後就驚醒了,這個是有智慧啦!因為他已經真的得到智慧了,他是一個利根的人,所以拜下去還沒有站起身來,就斷掉了三界的漏,也就是出三界得羅漢果了。就這麼一下就得了,這就是智慧的力量。他那麼苦修,做出來的事情還是這麼蠢,可是一被指摘的時候,他的智慧就發揮力量了。就這麼快,一下就得了羅漢果,出了三界。
 
祂說:「就好像你要牽象或者牽牛,它是隨著牽著的鉤走,你只要把那個鉤一帶,大象就會跟著轉、跟著走。智慧就好像牽大象的那個鉤,如果沒有這個鉤,你要那個沒有訓練的大象走,它不會聽你的,你怎麼使喚得動它。所以能夠這麼輕巧的就可以使動大象,這個鉤就是智慧。所以說『隨鉤而轉』。大王你要知道,學習都是靠禁制,控制、忍受五欲的煎熬,然後才變得通達無礙。這樣子的學習,學到的智慧就稱為無礙智。無礙智具有四辯,富樓那具有這樣的四辯才,這些辯才都是苦學來的,都是接受戒律的限制,苦學而得的。」
 
所以釋迦佛就說:「夫慧解者有七德才,何謂為七。第一信才,第二精進才,第三戒才,第四慚愧才,」你看這個慚愧,這個是很重要的。「第五是聞才,第六是捨才,七是定慧才。」總共有這七個才,你看這七德才的第一個就是信才,「信」是一個才能耶,很多人就是不信,那就沒有信才;樣樣都懷疑,就得不到信才,就沒有所謂信才的這件事情。
 
第二是精進才,要努力不懈。第三戒才,就是要能夠守戒。第四慚愧,慚愧原來是一個才能。我們現在很多人都以為慚愧,好像我還需要慚愧,表示我比較差勁,好像我做了壞事才要慚愧。錯了,慚愧是一個才德、才能,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富羅那沒有慚愧才,他怎麼可能得到羅漢果,得不到的。第五聞才就是多聞,知識廣博。第六捨才就是能夠捨得下。第七定慧,就是定慧均等的能耐、能力。一般人大概會把定慧當作是需要修習的才能,一個功德、才德,這個固然是,但是這也不過跟信才、精進才,其他的才德同等而已。並不是只有這個才算才能,其他不算;不是,其他都算,平等的。
 
釋迦佛就再告訴波斯匿王:「末利夫人雖然是女生,但是才高智博,不同於一般人;而且很謹慎自己的身口意,一心專修智慧。因為有智慧,所以就解脫了。她以智慧來解悟天下,就是幫助其他人;譬如你國王就被她幫助了,沒有她的幫助,你可能就把這個廚子殺掉了。你看這個多重要。」
 
所以就再說了以下的這個偈子:「聞為金翼鳥,威勢武力強,聞為行寶藏,所在相利益,聞為大橋梁,濟度眾苦厄。聞為大船師,濟渡生死海。多聞令志明,以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聞行法安,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善解甘露法,從是得泥洹。聞為知律法,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仙人敬事聞,諸天亦復然。撿心不放逸,積聞成聖智,慧能散憂患,亦除非邪衰。欲求安隱吉,當奉事明者,盲從是得眼,如暗中得燭,開導世間人,如明將無目,是故應捨癡,離慢豪富樂,務學事明者,是名積聚德。」
 
世尊說完了偈子,又告訴波斯匿王說:「波斯匿王啊,你今天的福德,聰朗博義,皆由前世親觐明師。」你前世有拜到明師,跟一個明師學。而且「謙苦奉侍,習學所致。」是受到了善知識明師的教導,你今生才有這個福報、福德的。因為這個因緣的關系,讓你今生為國王,而你做為國王,智慧明達,陸宜撫接,世間難有。你做得還不錯。「是故我說,般若智慧有四種義。」所以我說般若智有四種道理,哪四種道理?這個般若是甘露,般若是良藥,般若是橋梁,般若是大船。祂在前面第十五頁裡講的,般若就有這四種比喻。「你們想要學三乘修行的話,想學大中小三乘佛法的話,就要學般若智慧;就可以離開三惡八難的苦患,得到人天的快樂果報。總而言之,你要求一切的福德的話,都應該要學智慧方便。」
 
「如我前面所說的那些例子,像阿逸多王,勤苦習學,智慧力故。後來雖然有失德,接受了人家獻給他的一百個美女,然後胡搞所以就失行、失德,墮入了三惡道中。可是他在三惡道中,常識宿命,識宿命故,改惡修善,速得解脫。感致諸天,濟接供養,以智慧力為諸天師,以是因緣我說般若有四義。」所以般若智慧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這邊的智慧啊,一般人恐怕不知道慚愧、悔過也是一種般若智。有些人博學多聞,然後就貢高我慢,一點都不會慚愧、也不會悔過,那就是沒有智慧,沒有智慧方便。有智慧方便就會曉得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如果不知道自己做錯,不會悔過、不會慚愧,就是沒有般若智慧。
 
這個時候,波斯匿王聽到佛這麼說,他說:「喔,那智慧方便的功德、因緣,就很重大啰。」所以他就很歡喜,他的太子、皇後、群臣士民,一切來聽的大眾,都了解了這個道理;大家都恭敬的對佛禮拜。做完禮拜以後,又回坐在座位上。你看,他們坐得多牢靠,前面一下子都坐不住;現在佛講了那麼多了,他們還坐在那裡。
 
這個時候,國王就叉手說:「如佛所言,『世人修善凡有二種,一有漏善,一無漏善。』有漏無漏,二義歸一。」這兩個其實是同一個意思。「世尊,雲何說差別耶?」這個國王很有意思的,跟他說有漏、無漏,然後他說,有漏無漏應該是一樣的,那你為什麼要說有漏無漏,又把它分開,分成有漏無漏的呢?道理就只有一個啊!
 
佛就回答他說:「人有二品,人有兩種;一種是利根,一種是鈍根。為這個鈍根的人說二種善,對鈍根的人要說兩種,有漏善、無漏善。利根的人就不說兩種了,為什麼呢?眾源泉流,終歸一海。鈍根之人,諸根暗塞,是故為說分別法耳。」喔,這個佛陀實在會拍馬屁,祂說:「啊,有漏無漏是為鈍根人說的,你喜歡只有一個,這樣子的話,你是利根人啊!」祂又把他捧回去了,好會捧。
 
這時另外一個麻煩來了。爾時國王太子祇陀,他就對世尊說:「十善戒法,有差別也,同一義耶。妄語戒義,一耶?多耶?若一義者終不可持,若差品者,願佛說之。」哦,這個是反的。你如果說是,不是一個,那我就不知道怎麼做了,我不會做,我沒有辦法做。如果是有差別的話,我願意接受。這兩個父子是唱反調的。
 
佛告之曰:「妄語有二,一重二輕。何謂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癡無智,不能教化興隆佛法。為是之故,人所輕慢,不得供養,貧窮困苦;為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展轉相教,宣向諸人,比丘苦行精進,得禅境界。或言見佛見龍見鬼。如是之人名大妄語。犯是罪者墮阿鼻獄。」妄語有兩種,一種重,一種輕。
 
重的是什麼呢?如果一個受了比丘戒的人,不修智慧;他不修就愚癡無智。因為愚癡無智,就沒有辦法教化人家,也不能興隆佛法。因為沒有能力,所以人家就輕視、看不起他,就得不到供養,因此就窮苦潦倒。為了想要得到供養,他就裝得很精進;表面裝得很精進,內心裡面是有邪見的。用這樣不正確的這些見解去教別人,又向人家宣傳,說某某比丘苦行精進,得到禅定境界;又說他見到佛、看到龍、看到鬼,這樣就是大妄語。犯這樣子的妄語戒,罪很重,會墮阿鼻獄。
 
另外有一種妄語,就說:「我能夠殺人;或者有能力殺人,能夠把你破壞;或者答應人家到期要還多少錢,要給什麼東西,失約給不出來,讓別人心裡面懷恨。」這樣子的妄語是輕的。這樣做也是犯戒,墮小地獄。其余只是為了調戲說的話,還有一些自己的歪理說一說,或者是藏匿、隱匿不報的那些事情,或者是有的說成無,無的說成有,這種小事都不算犯戒。平常人做的,這種事都不算。
 
太子聽了以後就說:「好,我願意受十善法。」佛言善哉!甚大隨喜,宜知是時。佛就告訴他:「好,你這個疑惑已經消除了,那麼就算傳你了。」
 
好,時間已經到了,經文還剩一點點。我們還有一次,那就下一次再講了。今天就到這裡。
 
【現場問答】
 
問: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女生有豐滿的胸部時,都會想去觸摸她的胸部乳房。請問這是行淫嗎?
師:是。這個是意業,是。
 
問:十善法中,於一切眾生起清淨意,不起淫行。這一切眾生有無包含自己的太太?若有包括,則已婚夫妻該如何修這一條?
 
師:好,這裡就告訴你,對自己的太太起了你以為的淫行,那不是淫行,那是清淨行。那不是淫行,那是清淨行。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很實際,也問得很真實。我想我的回答應該也很清楚。
 
問:既然宇宙是唯心的,業力可否視為就是念力?眾生心念活動之力。
師:是的。
 
問:因果報應源自業力,可否解讀為因果報應,源自被害者的報復念力,與受恩者的報恩念力?
 
師:可以這麼解讀,可以這麼去看。但是這樣子的說法並不完整。原因就在於何為心?心是什麼?你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知道你對心有你的一個認知和定義,有一個認定。但是我知道你的認定,要去了解我剛才給你的回答是不夠的,所以我只能說,你可以這麼看,至於實際的狀況,是超出這個范圍的。
 
問:是否能多開示有漏及無漏?
師:不需要,因為這邊的有漏和無漏是客套語,是應酬的話。所以你不需要認真。佛陀是為了適應當時的場合,所說的應酬話、客套話。這裡沒有要為有漏和無漏做嚴格定義的區分,所以我們這邊也就大家一起來客套一下就好了。好,謝謝各位。
 

上一篇: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之三
下一篇: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之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