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明堯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決定志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決定志願

所謂決定志願,就是要有堅定的出離心,發願此生一定要打破生死疑團,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不達目標決不罷休。

決定志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生死心切。就是要對生死無常生起真切的怖畏之心,打破日常生活中那種悠悠忽忽、渾渾噩噩的無明狀態,時時拿“生死”二字來警策自己,趁色力強健時精進修行。

既辦此心,要理會這一著子,先須立決定志。觸境逢緣,或逆或順,要把得定、作得主,不受種種邪說。日用應緣時,常以無常迅速,“生死”二字貼在鼻孔尖頭上。又如欠了人萬百貫債,無錢還得,被債主守定門戶,憂愁怕怖,千思萬量,求還不可得;若常存此心,則有趣向分。(《示妙明居士(李知省伯和)》)

二是看破放下。名聞利養本來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一旦執著於它,被它控制,它就會成為障道因緣和生死的羅網。因此,對立志求解脫的人來說,必須看破名聞利養,淡化自己塵世間的欲心。塵世間的欲心一破,其它的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汪彥章是宗杲禅師的在家弟子,官至內翰,雖然也發心學佛,但是其生死心不切,到老了,仍然對世間的名聞利養放不下。當他向宗杲禅師請問修學之道時,宗杲禅師苦口婆心地勸告他說:

一個汪彥章,聲名滿天下。平生安排得、計較得、引證得底,是文章,是名譽,是官職。晚年收因結果處,那個是實?做了無限之乎者也,那一句得力?名譽既彰,與匿德藏光者,相去幾何?官職已做到大兩制,與作秀才時,相去多少?而今已近七十歲,盡公伎倆,待要如何?臘月三十日,作麼生折合去?無常殺鬼,念念不停。雪峰真覺雲:“光陰倏忽暫須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嶺年登三十二,入閩早是四旬余。他非不用頻頻舉,己過還須旋旋除。為報滿城朱紫道,閻王不怕佩金魚。”……百年光景,能得幾時?念念如救頭然。做好事尚恐做不辦,況念念在塵勞中而不覺也!可畏!可畏!(《答汪內翰(彥章)》)

這段文字可作我們後代禅人真實地發出離心的一個很好說教。

三是勇猛精進。生死心切也好,看破放下也好,不能停留在口頭或知見上,最終要落實到修行中去,持之以恆,百折不撓,不時緩時急,不一曝十寒。若時緩時急,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則說明生死之心還不切,還沒有真正放下。

今時士大夫學道,多是半進半退——於世事上不如意,則火急要參禅;忽然世事遂意,則便罷參——為無決定信故也。(《示妙證居士(聶寺丞)》)

既知無常迅速,生死事大,決欲親近善知識,孜孜矻矻,不捨晝夜,常以“生死”二字,貼在額頭上。茶裡飯裡,坐時臥時,指揮奴僕時,干辦家事時,喜時怒時,行時住時,酬酢賓客時,不得放捨。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緊急未了底事礙塞,決欲要除屏去、教淨盡,方有少分相應也。若見宗師說時,方始著急理會,不說時又卻放緩,則是無決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斷,則無有是處。(《示永寧郡夫人(鄭兩府宅)》)

生死心切、看破放下、勇猛精進,這三者實際上是一個東西的三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增長。要培養生死心,必須學會看破放下。反過來,生死心培養起來了,自然就能看破放下。生死心既切,同時又能夠看破放下,修行自然就會勇猛精進。

 

上一篇:黃明堯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一、決定信心
下一篇:黃明堯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則 1、在念頭上用功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