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國達居士:觀想與觀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想與觀照

黃國達

一般人談到修持,多以宗派的格局來討論,如禅宗的默照或參話頭,淨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與觀想大手印、大圓滿,乃至最近的南傳佛法的四念處的修持。但若不以宗派來分類,而以佛教思想史的演變來看,則佛法的修持,從原始佛法的八正道,以如實觀照而解脫煩惱,到後期佛教的種種方便道,實有許多應予辨正之處。

解脫依於智能

在佛陀成道之前,印度宗教的修行包括婆羅門教與六師外道,其修持多以禅定觀想為主,信仰與德行及哲學思辨為輔。以各種觀境(如地、水、火、風、氣息、咒語等)進入四禅八定而得到身心的輕安、寂靜,甚至引發神通,即認為達到解脫煩惱的境地,或梵我合一的本體。而佛陀的創見則是觀察現實身心的苦、空、無常、無我,心離貪瞋癡慢,實現真正的解脫。對於禅定,則以八正道涵蓋,並以智能來淨化它,讓禅定成為解脫的方便道。因為離貪瞋癡慢的解脫不一定要有深定,所以有慧解脫阿羅漢,也有俱解脫阿羅漢。

但在佛法流傳過程中,智能解脫逐漸知識化、哲學化,親證者逐漸相對稀少,而修持者重「瑜伽」--禅定的修練而轉向各式各樣的觀想、法門,如念佛、觀像、持咒、觀四大、觀本尊,觀梵字等。表面上,佛法的內容豐富了,可以方便接引更多的眾生,而實際上,離佛法的勝義--空、無我,更為遙遠。

止觀辨正

由禅定、觀想可以得到降伏煩惱的功效,但要斷除煩惱,則要以智能觀照,明白真相。在「止觀」的修持中,禅定、觀想還在止(奢摩他)的范圍,而觀(毗婆捨那)則是思惟、抉擇的智能。有人把觀想、念佛誤為「止觀」雙運,認為不昏沉,不散亂即是止,了了分明即是觀,以為那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殊不知在觀想、念佛中的照並沒有智能之用,沒有見到緣起、無我、性空、如幻,都不能稱為觀或毗婆捨那,這在經論中是有證明的。如『解深密經』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婆捨那。」

就如觀察無我中,要在色、受、想、行、識中,遍尋而知無我,離五蘊也沒有我,五蘊不在我中,我不在五蘊中,種種觀察而確定沒有我,並不是修禅定、觀想而進入「無分別」、忘我的境界。

無分別的辨正

談到無分別,也有很多有待澄清之處。一般人談到「無分別」,常是泛泛而談,般若智能的無分別,以中觀的性空系而言,即是無自性,意思是所有經由意識而產生的分別相,如大小、美丑、對錯、各種自然現象、人事現象、社會現象、心理現象,都只是假名安立,相對建立的概念、名相、形式而已,並沒有絕對性,實體性和不變性。這是觀察真實世界所得的智能,無分別慧指的是這「總相智」--一切法的普遍性。

但有些人,沒有通達經典,修定到一個地步,進入意識靜止狀態,身心輕安,煩惱暫時沒有現起,便以為證到「無分別」的空性了。其實這當中,依印順導師的見解--『辨法法性論』中提到六種相不現(頁三○三至三○五)及離五種無分別(頁三二一及三二七)有詳細的描述。所謂六種不現,『辨法法性論』中說:「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間,悉皆不現故。」就是能取、所取、六根、六塵、六識及外境都是不現起的。所以導師說:「虛空粉碎,大陸平沉,無分別智現前,真正的證悟,是一切法不現,一切法不可得的。」

無分別智的辨正,要遠離五種妄執:

(一)不作意:即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二)超尋伺:尋是找尋,伺是如貓抓老鼠,靜靜的監視著。離尋伺仍然不能算是無分別智,只是二禅以上的定境而已。

(三)寂靜:連喜與樂的感受也沒有了,只有捨受,這是三禅以上的境界。

(四)自性無分別:如木石等無情,沒有心識的作用。

(五)執息念:如無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仍是外道定,這只是受蘊與想蘊暫時不現起而已。

六種相不現和無分別智,簡單說明,就是「法」(現象)本身就是沒有絕對的、真實的界限、區分,所有的界限和區分只是便利運用,以認知的模式作設定的產物。例如「人」的分別,是抽取所有現存的個別人類的特性而賦予的「概念」,這是不同於牛、馬、木、草等其它現象的存在,並不是連「人」的共通性也不存在。而每個人的存活,則是依於其它人和大自然的食物、環境,不能獨存的,「人」與自然是相依共存的,不能分割的。

緣起論與唯心論

在佛教流傳的過程中,智能觀照的方法也有很大的變化,早期佛法,以現實身、心、六根、六塵、四大、五蘊為所緣,觀察無常、無我,中觀更強調緣起性空。而到了後期佛教,則進入「阿賴耶識」、「自性清淨心」,不但逐漸進入禅定唯心的層次,遠離現實的觀察,而且在說明上也有哲學化、玄學化的形而上傾向,讓人在學習過程中,易於迷失方向,總想在現實身心、環境的緣起、無我之外,另尋常、樂、我、淨的超現實經驗,其實是捨本逐末,捨近求遠的。因為眾生心為煩惱所染,若不經歷無常、無我、緣起、性空智能的淬煉,洗清執見,是不可能展現喜悅與自由的心靈的。

如果不先清除雜染,而希求「頓悟心性」、「當下即是」、「欲樂的當相即菩提道」等等好高骛遠之論,很容易走入歧途。因為沒有真正如實知見法的真實,所有高深的理論都會流於大腦作用的玄想,或禅定觀想的觀境而不自知,成為脫離現實人間,在工作、生活之外的「玫瑰園」或「香格裡拉」式的自我心境而已,這是經不起現實考驗的。當然,這不是說「自性清淨心」、「煩惱即菩提」是錯誤的,而是強調以智能觀察現前的身心,才是關鍵處、下手的功夫所在。若只是口說般若,心不相應,那是沒有用的。

佛法的原義是「緣起論」,而非「唯心論」,只要精確把握佛法的「緣起無我」的中道正觀,精勤修習,不須曠廢時日,就可品嘗佛法智能解脫,慈悲喜捨的純汁原味。但是,若為了順應眾生怯弱不敢面對自我與現實真實相,在修行上停留在各式各樣的方便道、假想觀,其實是醉心於禅定、唯心,反而當面錯過「真實觀」而可以展現的「現法樂」--喜悅自在的當下體驗。

 

上一篇:黃國達居士:當下的十二緣起
下一篇:衍慈法師:酬佛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