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道堅法師:佛教養生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養生學

道堅法師

一、中國傳統養生文化
(一)何為養生
1、養生之意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意思是順應自然,科學系統地安排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典籍《莊子內篇》最早出現養生一詞,養有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
2、佛經談養生一詞
佛經多提到養生之術,經中描述釋迦太子“又見習學書計、歷數、聲明、伎巧、醫方、養生、符印及馀博戲,擅美過人,身處王宮,厭諸欲境,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捐捨國位,逾城學道”,(《大正藏》卷11,第91頁下)這裡的養生是一種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方法。佛經又有“猶如大雨,普佛世界,滋育養生,等無差特。如來演法,一品如是”(《大正藏》卷9,第83頁下),這裡的養生是養育生命之意。
(二)道家及醫學養生文化
1、《黃帝內經》
(1)生命起源論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
(2)天人相應學說
順應自然的養生觀,如《靈樞本神篇》之“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頣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為防病養生之先河。
(3)生命發展規律的提出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生命周期的變化,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男子八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七歲為一生理階段。
(4)衰老的變化過程
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方面調節失當,導致早衰,
(5)提出養生總方針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越劇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2、飲食養生觀
《黃帝內經》: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氣。飲食有節,五味調和;飲食有常,物我相適;飲食以時,四季五補;飲食潔淨,進食宜忌。
3、起居養生觀
順應自然法則,起居有常,附以好的生活習慣。梳頭、洗腳、睡眠、漱口、叩齒等。
4、運動養生觀
華佗提出“動以養生,動以祛病”的觀點,發展導引術,如禽戲。
5、動靜結合養生觀
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孫思邈之“養生之道,常欲小勞”。心靜體動。多動則損。養生在心,養心在靜。靜者壽,噪者夭。龜鶴延年。
(三)儒家養生文化
1、強調精神調攝——禮
《禮記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養心與養形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精神為主導。《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行則從禮,君子三戒,即為寡欲。
2、注意身體護養
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
3、飲食衛生觀
《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孔子之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饪不食,不時不食。
4、情志養生觀
仁者壽,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大學》: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5、居安思危之道
性靜者多壽考。《易系辭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循易之道也。
6、孝道養生觀
《禮記內則》:“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伙食忠養之”,“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侯氏以飨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
7、胎教優育養生觀
《左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論,《周禮地官司徒》有“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晚婚觀念。漢代劉向《列女傳》: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

二、佛教養生文化
(一)佛教人道生命觀
1、生命輪回思想——生命的永恆
六道輪回,而人苦樂參半,為六道中樞,成佛成魔,皆在一心。人身難得。
2、因果報應論——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善惡無記觀,有如是因,則有如是果。
3、佛性論——生命的希望
生命的核心精神——佛性,人人本具,見性成佛。身體的健康只是永恆生命的驿站,成佛才是真正的養生。
(二)佛教重視養生嗎?
1、苦空無常的生命觀
(1)生命的基本規律——生、老、病、死,諸苦煎迫
雖欲藏在空  若處大海中
 假使入諸山  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  未曾可獲之
 是故精進學  無身乃為寧
(<<經集部17>>p.706.2 ~ p.706.3)
(2)生命的結局——榮華富貴總是空
常住於法有心意識。不解深妙空無之慧。心計吾我。五陰所縛六衰所惑。欲不老病。規拔此惡分離之患。志於常存終不可得。唯成法身陰衰悉蠲。無內無外進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難之患。(<<經集部17>>p.707.1)
(3)生命的本質——命在呼吸間,瞬息而逝
2、杜甫的感歎——人生七十古來稀
(1)古代高僧多高壽
杜甫的《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說明普通人活到百歲不易。而佛教卻“年雖百歲,猶如壯容”的唐代及五代高僧中,知名的有日照、慧昭、菩提流老、寶思維、儀宴等,其中慧昭生於公元526年,卒於公元816年,活了290歲(《歷代高僧卒年表》)。
其中活到70歲左右者占多數,活到百歲左右者可以舉出一批,如據《宋高僧傳》善無畏大和尚99歲;唐惠秀大和尚100歲,唐九華山金地大和尚99歲;禮宗大和尚97歲;神秀大和尚可100歲;智威大和尚95歲;懷海大和尚95歲;圓修大和尚99歲;志鴻大和尚108歲;定安大和尚111歲;等等。
(2)當代高僧也長生
以中國著名的高僧中,四川就有清定法師、寬霖法師、遍能法師、隆蓮法師,皆近百歲,而樂至報國寺離欲法師124歲,安岳的禅莊法師120歲,濟法法師100多歲,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師也有100多歲了。
重慶也出高僧,華巖寺心月大師80多歲時還習武練功,健步如飛;能仁寺遍空法師活了104歲;羅漢寺竺霞法師活了93歲;萬州慈雲寺老法師90多歲還能下田勞動;重慶佛教協會會長惟賢法師今年滿九十大壽,還精神健旺,處理佛教事務而操勞不已。原羅漢寺方丈大果法師,也是近90高壽的人。
3、什麼人可以得長壽?
(1)世間的成就與生死無關
財富、學識、地位、美貌等,均難保長壽。才子佳人,自古紅顏多薄命。年青氣盛都沒有保障,所謂“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聰明才智與生死無關,許多聰明人,反而早夭。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長壽,否則長壽太簡單了。
(2)營養、運動、道德和壽命
營養與運動是長壽之助緣,非正因。許多纨绔子弟吃得好,穿得好,游手好閒,卻壽命不長。近年李小龍天天拳擊運動,卻英年早逝。
道德高不一定高壽,如顏回為述聖,卻沒有終老天年。項橐七歲做了孔子的老師,可是卻很早地夭折。而盜跖為非作歹,隨從千人,橫行霸道,去總是死不了。導引許多人感歎“好人命不長,壞人活千年”。當然這只是個案,並不是說做好事的就不長壽,而是說做好事的不該短命。山上生活極其艱苦的百姓,吃著菜蔬,卻高壽者極多。
4、長壽的因和緣
(1)長壽因
祖輩德行所蔭——基因長壽說
善業所致長壽報——善有善報
三世因果報應——宿命報
存善心好心——長壽內因
(2)長壽緣
外緣:環境優美,家庭幸福,太平盛世,風雨有時,無有瘟病,社會祥和,所見長壽。
內緣: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心境和順,勞逸有度,知長壽道,恆心不退。

三、佛教養生之道

(一)、佛教養生總則
1、長壽的條件
《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
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厄;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A、經常做些主動的和集體要求的運動和勞動;
    B、出行要選擇適當的時間、路程和目的地;
    C、要斷除不正當的淫欲;
    D、飲食要適宜、適量,避免過生或過熟,要仔細盤算適宜不適宜;
    E、有病要服醫生之藥,照醫生的話做;
    F、要避開災害、厄難之事;
    G、要遠離凶險的戲樂活動。
2、十叟長壽歌
昔有行路人,海濱逢十叟。
年皆百余歲,精神加倍有。
誠心前拜求,何須得高壽?
一叟拈須曰:我勿湎煙酒。
二叟笑莞爾:飯後百步走。
三叟颔首頻: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安步當車久。
五叟整衣袖:服勞自動手。
六叟運陰陽:太極日日走。
七叟摩巨鼻:空氣通窗牖。
八叟撫赤頰:沐日令顏黝。
九叟撫短鬓:早起亦早休。
十叟軒雙眉:坦坦無憂愁。
善哉十叟詞,妙訣一一剖。
3、以法養生
 從法養生  不從衣食  是故當奉
 安住之法  則為孝順  報諸佛恩
(<<大集部13>>p.450.3)
    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風輪而得安住。以譬如來大智風輪,普攝眾生,皆令歡喜安住也。——安住之法,即是佛法。
安住之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或數息,或觀心,當須系緣一境,念念相續,安住其心,不令散亂也。
安住世間,謂如來乘如實道,示成正覺,安住世間,而不著涅槃,不著生死。菩薩稱佛無著而見,是名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
安住正行,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則身口意業悉皆清淨,而於正行安住而不捨也。
安住儀式, 謂菩薩習諸禅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
安住佛境,謂菩薩習諸禅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
安住正路,謂修菩薩行者,以多聞故,則於一切邪正諸法,無不明了,故不為非道所惑;而於如來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安住慈心,謂眾生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不加惱害,此為有依行也。
安住悲心,謂眾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憫之心,則於一切有情,見其受苦,普為救拔,令其安隱,此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謂眾生若能安住歡喜之心,見諸有情,離苦得樂,了無憎嫉之意,此為有依行也。
安住捨心,謂眾生若能安住捨離之心,則於一切有情,冤親平等,無憎無愛,此為有依行也。

(二)養生之養心術
1、常存清靜心
清靜心為無疑之信心也,又無垢之淨心也。中阿含經四十一曰:‘清淨心盡脫淫怒癡,成就於三明。’勝鬘寶窟上本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又金剛經(大八七四九下):“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即指無執著之心。
(1)毫不懷疑的心。
(2)沒有污染的心。
(3)沒有煩惱的心
(4)沒有執著的心
2、常存平常心
平常心又稱趙州平常心是道,或平常是道。意謂無思量計較的平常心就是道。據《趙州真際禅師語錄並行狀》卷上所述,趙州從谂問南泉普願︰‘如何是道?’南泉普願答說︰‘平常心是道。’南泉以為此道不屬知與無知。言知,唯是妄覺。言不知,即是無記。擬議即皆乖反。故達不擬之道,寥廓洞然,猶如太虛。《無門關》第十九則,頌雲(大正48?/SPAN>295b)︰‘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搬柴運水,無非妙用,穿衣吃飯,即是神通。
3、常存歡喜心
凡夫境界,於順情之境而身心喜悅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歡喜踴躍。’
證得菩薩境界,成就歡喜地。十地之第一地。菩薩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斷惑證理之一分,大歡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間,經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譯仁王經下曰:‘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觀經天台疏曰:‘歡喜地者,初證聖處,多生歡喜也。’
十行中有歡喜行,謂由前十住進修,功滿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於十方剎土,隨順饒益眾生,自他俱喜。經雲: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4、常存善良心
指與慚、愧二法及無貪、無嗔、無癡等三善根相應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經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語。
5、常存和悅心
和,六和敬,身和共住(謂生活上互相照顧)、口和無诤(謂言語上互相勸善止過)、意和同事(謂思想上彼此友愛敬重)、戒和同修(謂遵守共同的戒律)、見和同解(謂見解一致地共同修學)、利和同均(平等受用合法的財物)。
悅者,悅意,謂如來音聲,歡悅一切眾生意也。悅樂,謂如來說法音聲,悅可人意,而愛聽無厭也。悅耳,謂所發語、能令聞者、利益安樂,是名悅耳。悅眾,謂知其事、悅其眾之意。
6、常存安樂心
安樂,身安心樂也。文句八下曰:‘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據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載,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四種,稱為四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之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之安樂行為。
7、常存慈悲心
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十二利:一、福常隨身。二、臥安。三、覺安。四、不見惡夢。五、天護。六、人愛。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喪。十、火不喪。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見法句經。
8、常存菩提心
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SPAN>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之內容,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證’之四弘誓願,前一為利他之願心,後三為自利之願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願心,其體廣大,其德無邊。
9、常存諸佛心
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發見佛性謂之成佛。
其義有三:(一)指如來充滿慈愛(大慈悲)之心。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二)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來具足之清淨真如心。

 

 

上一篇:高振農教授:國內佛教研究概況
下一篇:道堅法師:“作風整頓”與羯磨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