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佛光法師:解讀《圓覺經》之普賢菩薩篇 第三講 修斷無明的三步置換法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講 修斷無明的三步置換法則

我手頭上這本書是圓瑛法師用古科判形式寫的《圓覺經》講義,古科判法是佛學院教課使用的。佛經加上古能人秀士的規程(中國古人對文字的理解有一個程序),就不是我們現在人所能接受得了的。學古文的是少數,能學通的更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古大德的講義一旦出世以後,基本上是當做經典收藏,而不能廣布流通,這也違背了大德的初衷,因為本身他希望這些講義能利益眾生有益後學者。中國文化的斷層是中國人的災難,用我們70年以後的人接受的教育模式,跟原文基本上沒有相通的地方,只能是束之於高閣。

非常可惜,人家圓瑛法師寫得相當好,而且系統詳細,完完全全是非常正規的形式。但是叫我們現在去學習很吃力。按照這種講義模式,不單是古文的意義,還有佛經的教義,這雙重意義通過這種形式很難理解。所以我們還是直接去學經文,直接去取其義而不去取其語。

大方廣了義經典上都是說的萬法唯心的概念(就是我們所說的唯識),唯識的概念本身按照專業來說非常復雜,估計我們這些人不可能讀懂的。就一個心所(心所對境),五十種,別說認識這五十種心所境界了,就是背過這些詞匯,那真的要點兒功夫。我現在也背不過,只能記住大概幾種,但是可以從實際當中去觀察它,認識它以後,相應的名稱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是用心而不用識。

這裡(包括我們學習過的《楞伽經》、《楞嚴經》)教授我們一個觀點:用心不要用識。用心是可以解脫的開始,用識是輪回的開始(是執著和輪回、煩惱的緣起)。識是分別、判斷和執著,形成我們現有思維模式的基礎。

像這一類的經典,去跟老太太們講,她們能識動嗎?夠嗆。所以一開始學佛修行的人都是年輕人而且很有文化修養、各種素質都很好的。佛陀時代為什麼都是年輕有智慧的人在學佛?因為如果沒有智慧,佛講出來跟不上他的思惟。如果心很慢、很落後,暗鈍,別說聽明白了,根本就記不住他講過什麼話。

你們都夠聰明的吧?很多人聽我講課已經兩年了,現在一堂課下來,能不能把我講的給復述下來呢?我講了半堂,忘了一半,我下課,也就差不多忘完。我自己給自己開心一下:是不是我講得很好,令你們進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了?

我清楚問題在哪,因為我講的是道,不是學問跟知識,不是憑聰明可以接受的。“聰”,是指的耳朵,耳朵能聽進去。“明”是能看得見。只要耳朵能聽,眼睛能看,就能把識心了知和識別的理掌握。道不同,有句話說“道不同不相以為謀”,道跟人家不相同,一切主張和概念沒辦法叫人家接受。所以我講了很多,你們聽完就忘原因也就在於此。

這就需要反復去熏習,反復去聽,哪怕能把一句話真的入心了,所有的煩惱會迎刃而解。《金剛經》等大乘經典上說的,能受持一四句偈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偈”是總結語,“受持”是不單記住而且履行到行為規范裡頭去,在生活行為當中去體現它、體悟它、感受它,這叫受持。一切緣起以它為原則作為開始法則的時候種性發生改變,那時所謂的無明就破掉了。

我們的無明怎麼破?必須得把舊有的形成意識的法則換掉。我們舊有的形成意識的法則是追逐和記憶的過程,完全活在前面一個念頭裡頭,所以不能去觀察現有的本來真實的東西。無論是從身心和世界哪個方面都是這樣的,只能是活在前面那個環境裡頭,所以會不斷地分別、不斷地判斷,拿現在的感受,去套前面的意識(分別念),會發現有很大的區別性。

比如現在是到晚上了,但是我們多半的心際是停留在下午(如果你這個人心比較大,比較有福的話),晚上的判斷感受還要用下午各種感受延續下來,慣性思維會產生什麼感受?疲憊,第一個是累了一天了很疲勞了,然後一天當中積累的種種分別念到晚上就開始起作用了。起作用就影現到什麼?要不就去玩兒一會兒放松一下,要不就去看看電視,反正要找點兒事兒干。不然坐到那兒心會很亂,得完全叫心境釋放出來,把一天(以一天為說,實際不止一天)積累的信息量完全釋放出去。

這種釋放就像牛吃東西一樣叫它反刍出來,自覺不自覺都在反嚼,讓它運行一遍,感覺很疲憊了,就會睡著了。這個疲乏是意識分別不願意動了,我們總是用淺顯的分別力(念頭的分別作用),它的記憶性你不去發行,因為不知道它的記憶性從哪來。但是有個追憶性(追逐的記憶),追逐的過程裡頭去體現它的存在性。這是欲界眾生所持有的心,總在眾緣和合當中升起,總在很多條件當中發生這種力量。把它看得很清楚的時候,就能去避開它。怎麼避開?我剛才說過要置換法則。

我們總在追憶當中有得失的感受,得失的觀念。“這個事情我看得到”,“這個事情我觀察得到”,“這個事情我認識得到”,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在判斷,突然一下子,這個事情跟你的所依緣不一樣(失去所依)的時候,沒有判斷的所依緣了,會覺得好像空落落無所得。恰恰分別能力(念力)沒有所緣境界的執著的時候就要體現本有的空體性。

我們不適應空體性,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適應的是一切有法。不光是這一天,無始劫以來必須得有個所依緣才能感覺到存在。這時候才覺著你是真的,境界才是實在的。我們都感覺境界是實在的,我們的心是真的,這個身體感受很真實。這是眾緣和合升起來的現象出現了。

怎麼去置換?從現在就開始,不要去造成有所得的緣。一念判別以後,不要把一念判別這個現象,再做個真實性存在去追逐它。作為欲界眾生來說最大的無明就會破掉,所謂的粗相生死,一切現象都會破掉,一念無明就會消失。

無明是什麼?就是妄心有所得(總在思維有所得),總在所依緣當中去患得患失,在有無之間去判別,這就是欲界眾生當中所持有的一念無明。這裡有個關鍵的轉身的地方是什麼?一念判別以後要自己警醒自己,這個判別的心念非實有性,不要生見取心。練起來可能一次不容易,兩次不容易,但是集中心念五分鐘,訓練四次五次,就能體會到不可得心。

不可得心是修行階段,心不可得是證悟階段,這是很關鍵的問題。什麼叫不可得心?要清楚一切現象緣起都是不可得的,這是我們要建立的觀念,用心(一念分別)去看自己的身心和世界。世界是生活空間,暫且不用去理會。就看身心感受(對自己的認識、感受),要記住這個不可得,這是叫不可得心。體會它,“這一切一切都不可得”,這種認識要建立得很清楚,觀察得很清楚。隨著熏染的力量越來越強,有這種認識和感受以後,會知道心念當中的無一物可得,它的本來就是那樣,這叫心不可得,是證悟階段。

這是很細致的,能去修斷一念無明的關鍵的三步。無明斷滅,所謂的三界煩惱當下就了脫了。這也叫入如來會,但是不叫平等法會,正像《佛說四十二章經》講的開始調服自心了。是真正地開始建立信心了,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是怎麼回事。這三步的修行是完成對念佛概念的理解,是對自己心性認識的開始。對於一切信心的認識開始建立基礎(不僅是佛法的修行,所有的層面,所有的行當),要想成熟,要想得利,必須得有這個過程的熏習和修行階段,我只是用佛法這種層面給你總結出來。

這個道理適應於每一個我們所說的法界,每一個社會層面境界裡都適用。要想得其道,必須得通過這個見道的過程。做任何事沒有這個過程那真得慢慢練,不知道練到什麼時候,很難很難。通過這樣的思維,這樣內心世界結構的更替(建立),很快就入道。在你所特有的生活環境裡依這種法則去建立,兩個層面的修行,三步進取的過程,就快了。這是個總持法,它適用於任何的地方,能記住大概的路程嗎?

這是覺悟你的摩诃薩的,把覺性練好。這樣只是“入如來會”,能體會真理的力量了,能體會“道意”(道的意思)了。“道”是我們的一念平等心,一念分別的作用是平等的。無論是不可得心,和心不可得,都是它的作用。正是因為都是它的作用,所以就平等性發生,無論是往裡頭融攝(攝受)一些境界,還是顯現一些境界。但是攝受跟顯現是兩重天。

攝受是接受(就是我們說的聰明),形成意識種性,接受完了會顯現,在接受的同時也能顯現。在接受新的觀念的時候,本來的觀念也會顯現出來。能作用的一念平等心是不是這樣的?能夠接受也能顯現。突然(不是預謀)想出來一些事,這些事從哪來?從你的累積(過去的種子)翻出來的。也能收也能放,這就是它的平等性,我們思維這段經文就是為了體會一念平等性。

認識一念心的平等,一念無明斷盡。因為一念思維的是平等性(是不可得的),就超越了一念的執著和分別。分別是往裡收,執著是顯。在你們的生活裡頭都能感受得到,但是兩者都不要在意。往裡頭攝受的時候不要在意,好壞沒有,不加好壞觀念的時候,受就不產生(所謂善惡業就不產生),顯現的時候也就不會產生受。我們成天好加一個好壞善惡的觀點(無論是對身心、世界都要加),一旦顯現的時候就開始受,因為這兩者是同時的,攝受的同時也在釋放。

我們一天攝受到一念(欲界眾生的心)裡頭來的,釋放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姑且以白天說是攝受,夜晚就是釋放(放松了就好像沒那麼累了),兩者是平等的。為什麼第二天會感覺輕安了?因為你放下了(這個放下不等於放棄),把一天的執受釋放是不執著了,不執著的前提是不分別了(不在乎了,一天下來累了,不想它了)。好壞善惡分別這些知見通過一晚上一念一念很快就放完了。睡一覺,很清醒地過去,就好像所謂的“夫妻沒有隔夜仇”。因為人家倆關系很好,頭一天吵完了第二天為什麼沒事兒了?放下了。

這就是本來的佛性,也就是我們經文裡講的“清淨覺地”,但是我們不覺悟它(不認識它)。所以說你的“覺地”叫無明,沒有明、沒有亮。《金剛經》形容有心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人無心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這個無心就是告訴你不加判斷,不加好壞思維,一下什麼緣起都看得到,很清楚。

什麼叫無心?不加任何的觀點。布施,是我們面對所有的生活境界、身心世界。當我們用分別心對待所有的生活境界,不去強加是非好壞善惡這種自己的觀點,自然“日光明照”,心光會照見這一切一切的真實的發生過程,“如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那有心布施呢?有相思維,加一個觀點進去,就看不見別的東西了,正像戴著眼鏡看東西是變形兒的。怎麼面對呢(怎麼去修這個觀呢)?實際上我們都會修放下這種解脫,不會禅定不要緊,你說“我坐不住”,沒事兒,那是你認為的禅定。欲界眾生有欲界眾生修習禅定的辦法,什麼呢?人人都會,就是睡覺。

別小看睡覺,它類似禅定。但是你是昏沉境界,因為在睡覺以前沒有弄清楚這個作用會產生的機理在哪,叫無明。雖說睡起來把舊有的東西沒了,這是心性本來就有的作用,但是根本不覺悟心性作用,所以還叫煩惱眾生。

我們每天很清楚地過活,首先從理念上都很清楚這一切法究竟是無所得的,然後真的就會“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禅定功夫越來修得越好,會發現智慧是睡出來的,這樣睡覺增長的是智慧不是隨眠無明煩惱。

根本無明(人的我執)會隨著睡眠在增長。為什麼呢?因為你沒破它,在清醒的時候要修禅觀破它。怎麼叫修禅觀?我們平常用心進行觀點思維的時候,要破我執,修定的時候力量就會發生。就不會再生我執想,我執受也就不會再有。清醒的時候修禅,睡覺時候在修定,這叫定慧等持。

不要荒廢休息,休息很有用。但是有個前提條件,必須得清楚自己。理智不清楚,越睡越糊塗,越睡越麻煩。恰恰理智很清楚了,睡起來叫渾身輕安。當然這裡頭還有很多細致的工作會做才行,還要調息,條件很多的,不是說人人都會睡覺就完了。這是個方向,掌握這個方向粗相煩惱能解脫,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自然就消除了。

心變了境就變了。當煩惱消除的時候,比如一些小小的願望會真的好辦,心想就能事成了,因為你能駕馭你的心。不需要練很長時間就可以了,但要符合道義,不符合道義的也很難。能把妄想打成的需要甚深的禅定,估計憑你那點兒功力不行,先調服再說。

我已經把菩薩要問的問題基本解釋得差不多了,但是他的問法更專業一些,更系統地問出來問題:怎麼把平等法性觀建立好?怎麼去讓心性恢復本來?他問得很清楚。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大悲,並不是理解成心眼兒很好。悲能拔苦,慈能與樂,這是慈悲的定義。父母對孩子只是叫慈愛心,孩子身心世界的不要說根本痛苦,很多東西都幫助不了他。父母希望他快樂,但是對他的執著是一種愛心,並不能去拔他的苦,所以叫慈愛心。

從這裡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父母好不好?絕對好,人沒有父母活不了。但是父母絕對不能跟佛相提並論。佛完完全全去啟迪你的智慧生命,父母只是慈愛心。我們沒有不孝的意思,絕對沒有任何情緒上的執著。父母跟佛是平等的話,釋迦牟尼佛就不用出家了。他在皇宮裡父母照顧他,既能行孝又能修行,何樂而不為呢?為什麼他還要捨親出家去求道真理呢?

父母是給與我們業報現象生命的恩德人,父母對我們的恩德要記住,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絕對不是智慧的啟迪,從根本意義上是有很大差異性的,根本跟佛不能相提並論。但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心是絕對不能小,不單對父母感恩,我們對好朋友還要感恩,學佛要清楚,不是人雲亦雲。

作為世間道孝敬父母是第一善,但是作為出世間解脫道來說,求證智慧解脫是第一善。為什麼?求證到智慧解脫這種功德的時候父母同時得到利益,因為他是跟你有緣的,自然而然地你就會回向他(他跟你最有緣、對你最有恩惠)。所以說哪個利益最大?佛法真理的利益對我們自身最大,對我們父母的回報也是最大的。世上任何的東西不能解脫他們的生死煩惱的痛苦。

生老病死這些痛苦你解脫不了他,只有掌握佛法智慧這個真理,升起來真實的智慧時對父母是至孝。世間孝是三餐六飯去伺候供養他,他死的時候你沒有辦法,陰陽兩相隔。地藏菩薩以他親身的實踐告訴我們,佛法的真理是沒有時間空間的障礙的。在他沒有成聖道解脫以前,只是憑仗三寶的功德威力加持,父母死以後依然還能利益他,世間任何法做不到。

世間再有錢、再有權的人,父母死了辦法沒有利益他。孔子講孝道,要守墓三年,用三牲錦绫去祭祀父母,看著很孝順吧?天天給父母吃肉殺生?世間道中看沒有問題,換一種觀點(遞換思維),有很大的纰漏性。這是真實的理,我們去發揮至孝,至孝順義是人生最寶貴的。

為什麼稱佛為“大悲世尊”?“”是沒有分別、沒有界限(沒有心和世界的界限),他對一切眾生都是無私的。父母對孩子的心是有私的,因為他是凡夫,有執著的觀念。所以不要把佛跟父母相提並論,那樣會折父母的福。對父母的感恩心絕對要有,而且絕對不能忽略父母。我每回想起爹媽的時候,更願意修行成道,以自己的道德和智慧功德來回向他們。這是真的,他自然而然就會轉變。

這是我們從狹隘的意義上說今生的父母,那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呢?心量打開的時候,真正會認識到我們眼前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爹娘。再往大處去,一個國家的國王,清楚的君主會“民重君輕”,因為是老百姓在養活他。他很清楚,但是他的清楚只限於意識淺表,沒有入心,所以他可以做一些陽奉陰違的事,叫不孝。

為啥儒家把忠孝仁義放一起?忠孝仁義是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講我們人要有正面的東西,不要有負面的東西,忠孝仁義的負面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對生活層面四種人(朋友、父母、國王、兄弟)的態度。這四種人全是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對他們有沒有感恩心?陽奉陰違就叫心因不真,果遭迂曲。

我們透過“大悲”講出來這些道理,所以真正稱得上“大悲”的只有佛,佛是沒有任何的私心和執著,因為他是在絕對的境界裡頭,所以一切都是他自己。他愛護所有的人,愛護所有的眾生。你愛護自己嗎?就宛如此意。因為他心量真的認識到了,而且真的能感受到,這一切真的就像他的身心世界是一樣的,自然是無偽的。沒有任何虛偽摻雜的心發生出來,他就會愛護每一個眾生,無私成就大悲。

念大悲咒關鍵兩個字要做到——“無私”。念大悲咒能念得嘴都麻了、舌頭都木了,有感應沒有?有點兒小感應。要知道念大悲咒的功德了得,真正的以大悲心來念一遍大悲咒,須彌山都能碎為微塵吶,能把四大海水咒得開鍋。你說“有那麼大熱量嗎?”還真有那麼大熱量。你們去看看早上起來我的屋子裡整個跟有蒸汽一樣,窗戶上的哈氣形成水珠往下淌,在哪個屋睡,哪個屋有那些。我還沒有大悲心吶,只修點兒慈悲心而已,就有這個力量發出來了,何況人家那些久修得道的菩薩聖人呢?更不要說佛陀了!

為什麼說佛的臉亮得就像千百日光?“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比一千個太陽還要亮,誰能靠近他?但是又誰都能靠近他。誰也離不開太陽,但是誰敢靠近太陽?這叫畏愛兼報。

所以“大悲世尊”意義很深的,不是簡簡單單的。我們理解慈悲就是好心眼兒,有些人斤斤計較,沒有滿他願就會抱怨“學佛的人一點兒不慈悲”,照他那意思是說學佛人就該倒霉,學佛的人就該受氣,學佛的人就該怎麼樣怎麼樣,當然我們不會跟他們爭執什麼,不過不要太不像話,憑我們現在的修行還不能無诤。

善業轉變的力量很大,不要把善業轉成惡業,這樣就結成惡緣了,傷害人家的同時,實際上就是在傷害自己,罵人家的時候誰先累呀?累得口干舌燥的,氣得吼吼的,怨誰呀?所以盡量別罵人。我們要學大悲世尊,要有無私的愛心,無私的慈悲。

人有愛心的時候,身體裡就會出現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一種芳香,經典上記載佛身上有香,人們一聞他的身香就解脫了,沒有煩惱了,對他的感覺就不一樣。這種智慧的香氣能讓你的身心發生一種變化,所以越是無私,越是慈悲心,就會產生無限魅力。美得就像觀音菩薩,人見人愛,動物也會喜歡你。

修大悲心會是人緣最好的,所以想改變形象工程,多念大悲咒。但要真的相信才行,把這個道理弄明白再念,力量更大,這叫事理圓融。人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建立在智慧上,有智慧的時候建立你的行為,你這個人就沒法說了。《地藏經》上二十八種利益有個“人見清淨”,誰看見都非常景仰你。人隨著心的變化,你的氣息就變化,周圍的緣法就在改變,所以你整個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修行就是這樣來的。

釋迦世尊有徹底的悲心,到現在咱們還在追逐人家吶,什麼魅力呀!人家都已經死了好幾千年了,見了人家還那麼崇拜,你有這魅力那就本事了。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他問的問題就是請佛為參加法會這些聖眾講“如來本起清淨”。我們怎麼樣讓真理開始運行沒有任何的障礙(清晰地開始)?“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這句話代表幾重意思,第一“如來”是我們的理體實相(真實的心力作用稱為如來本體心相)。

第二“本起”怎麼樣從根本上讓它運行起來?我們的實相作用(真實受用)怎麼樣讓它從根本上發生起來,我們不再去起任何虛妄和錯誤的認識?讓一切從真實開始,一切從本質開始。首先發心(我們一切從實質開始,一切從本質開始)就是這樣,這叫“本起”。

第三“清淨”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准確的,這叫清淨義,我們不清晰的叫不清淨。某件事不清晰的時候你的行為方式就含糊,模糊不清。清晰的時候你很准確地就可以達到目的。

第四“因地法行”這是種性的變化。因為前邊這種思維(智慧)的建立,後面是種性的發生。因為這樣的種性發生這樣的緣起,哪樣的種性呢?“如來本起清淨”就是前邊我解釋的那一堆。

 

上一篇:佛光法師:解讀《圓覺經》之普賢菩薩篇 第二講 認識法身
下一篇:曾其海教授:淺談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推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