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亡為友
呂凱文
凡人皆會死,無一能幸免。死亡不僅是生命的現象,也是生命的實相,不管我們主觀上喜不喜歡它,客觀上終究有一天還是會與死亡相逢,它看似這麼地可憎,卻又是與我們如此地親近形影不離。死亡是每個人都會必經的歷程,也是一期生命的終點。所有的生命就其時間動態方向的表現,本質上就是一種「向死的存在」。甫自受孕與出生的那個剎那,所有一生的活動都朝向死亡這個終點前進。然而,死亡也具有平等性與不可逆性。種種絢爛璀璨或甚至是卑微渺小的肉體生命在此結束,死亡永遠是生命活動的終點與歸宿,無論貧窮貴賤或何種種性階級,不管薪水高或低,完全平等無二無別。死亡也是不可逆的,不論彼此恩愛有多深、怨憎多重,一旦完全死亡,斷無復活的可能,不僅再見無期,若真有輪回存在,見面亦不識,兩岸隔絕、人天永別。
在「四谛」的教導裡,死亡是苦谛的「八苦」之一的「死苦」。它說明我們今生一期的生命裡有著一條無法跨越的界限,一切世間成就至此歸零。一切煩惱源於對無常的抗拒、也源於不接受當下的現況。佛陀說的「死苦」,主要著眼於一般人抗拒死亡而產生熱惱。死亡正是一種無常的現象,人們一旦抗拒死亡的必然性、轉而執著永生的幻想,將導致苦的生起。凡人不願意接受死亡,視死亡為苦,這是因為在無常大海之前,一旦死亡的波濤襲來,不管此生多麼精采,所有豐功偉業猶如美麗的沙雕城堡剎那歸於波臣中,再多的歎息與驚慌,再多的祈禱與咒語,都無助於這短暫美麗泡影的永久逝去。「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遙想當年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盡隨煙雲化成西山薄暮。如此說來,生命的意義又何在呢?一般人因為無知而害怕死亡,不但害怕死亡本身,也害怕死亡所帶來的生命虛無感吧!
印度人認為生命有多種形式,死亡是一期生命的結束,亦是下一期精采生命的開始,像是買了一張不回頭的單程機票,移民赴另一個新鮮的國度重新開始。佛陀認為生命本身更是一種珍貴的禮物,要能「善生」(好好地活著)才能學習「善終」(好好地死),從生到死的這一切歷程都值得細細觀察與品味;但是佛陀也認為,無知將帶來恐懼,很可能讓一場快樂的單程天國旅行被自己想象成恐怖的世界末日。死亡就是死亡,相當單純,別被低俗而不長進的術士給恐嚇了,不但自己嚇自己,也要連帶著別人一起嚇到底。當我們死亡,應該帶著此岸滿滿的祝福,安詳地單飛另一個全新的國度。
佛陀對於人們如何安詳地面對死亡的教導相當多,六隨念法門裡,經常提到的「死隨念」,就是把死亡當作是一種提醒。佛陀視死亡為一種無常的提醒。如果死亡在某種意義上象征著此次見面後無法再見的離別,則這樣的離別是饒有深義的,因為它提醒我們必須珍惜每一位有緣在這個當下相逢相在的眾生,不論緣深緣淺,不論識與不識、熟與不熟,不論性別、長幼或膚色,它提醒我們,每次的見面都可能是無法再見的離別。每一次見面不僅是第一次的見面,每一次的見面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見面,因為我們有可能從此不會再見。每天每日的生命世界,原本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觸對象的整體集合,這不僅是一個人我互動實質往來的網絡世界,也是一個存在於我們個人記憶中的世界。我們的記憶就是每天每日的生命世界。佛陀提到「死隨念」,提醒我們把死亡放在心上,就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要讓彼此成為記憶中的遺憾,要善待每一位記憶中的他者,感謝他的參與,豐富我的生命,即使帶來痛苦,也感謝他涵養我們生命的刻劃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