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寂靜法師:業障的來源與對治(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廣東化州南山寺2011年農歷正月念佛七法會

(十九上午寂靜法師開示) 業障的來源與對治(一)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罪在哪裡?或者叫:業障在哪裡?我們每一個人先審視一下自己:我們有沒有罪?有罪嗎?有一句話叫認罪伏法。那我們的罪在哪裡呢?你們知道嗎?罪是有表現的。我們生命中種種的障礙、煩惱、疾病、災難,所有這一切就是罪惡的現象,對不對啊?孩子不好,家庭不好,身體不好,這就是我們曾經造下了惡業的結果。用通俗的語言講,就是曾經犯下的罪,在今天得到報應了。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也不是光造下了罪業,我們也做了不少的功德。表現在哪裡呢?也表現在我們的生命中,比如說我們也有歡喜的時候,也有順利的境界,有一定的財富,家庭還可以,孩子也可以,這些都是我們所做功德的表現。尤其是大家能來到南山寺,這是我們過去做下了無量功德的結果。

我曾經給身邊的人總結過,我說,我們能進入佛門有兩大特點。一個叫功德無量。因為有功德,我們才能夠深信佛法。一個叫罪業深重,因為我們有罪業,所以生命中感招了種種的不如意、痛苦、災難,才推動我們來求助佛法。所以在我們身上同時表現著功德和罪業。

那到底罪業大還是功德大呢?如果我們對佛有信心,就是功德大。如果我們對佛的信心不夠,甚至沒信心,就是罪業大。只要我們深信佛法,對三寶充滿了不退轉的信心,再大的罪業比起來都很渺小,因為三寶的功德能把所有的這些罪業清除。我也曾經對一個人講,因為他對我說,他業障重。我就給他說,最大的業障是什麼?剛才講了,最大的業障就是沒有信心。其次最大的業障就是聽不懂法,不願意聞法,這是最大的業障。只要我們對三寶有信心,願意聞法,聽得懂法,所有業障都是可以清除的。

我根據佛的教誨總結了十個字:遇到、聞到、悟到、做到、得到。什麼叫遇到呢?佛教給我們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首先要遇到。比如說,有很多人來到南山寺,我們也正在開法會,他是遇到了,但是他在外面望了一望,就離開了,他沒有時間聽聞到正法。也有人遇到,也來聽到了,他聽不懂,就是悟不到,這就是第三個障礙。也有人聽得懂,也理解了,就是不願意去做,這是第四個障礙,最後還是見不到效果。所以我們要得到佛法的大利益,前面有四個關口,或者叫四種障礙,需要我們去逾越。

我們可以把這十個字記下來,用這十個字去審視自己被卡在哪裡。有相當多的人就卡在了第四步。經書看了不少,聽經也聽了不少,心中的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所以始終得不到。得不到也是罪惡的表現。所以我們在生命中要不停地忏悔,忏悔自己的罪惡,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是從罪的現象來講。

那罪的本質是什麼呢?罪的本質就是我們曾經犯的錯留在我們第八識裡邊了。舉一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老天就好像有一部攝像機。我們所說的、所想的、所做的,老天都用這部攝像機攝下來了,只要我們說過、做過、想過的,這部攝像機裡邊都保存有這些信息。如果攝像機裡邊保存的是好的信息,那就叫功。如果這些信息是不好的、錯誤的,這就叫罪。所以罪的本質,它不是物質,它沒有形象。按照佛法究竟意義來說,它是空性的,跟一張光碟一樣,它上面只有一個信息。如果裡邊是一個喜悅的場面,播放出來,我們就很歡喜,如果裡邊是一個悲傷的場面,播放出來,我們就很悲傷。人生的不如意,就是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存儲了不好的信息,這就叫做罪。人生的如意都是在我們內心存儲了好的信息。所以我們從自己生命的現象,就可以判斷自己的罪和功有多少。

剛才已經講了,我們的罪再大,今天遇到了佛法,也是可以徹底清除的。那這個罪具體是怎麼產生的呢?佛告訴我們:罪由心起,業由心造。萬法都不能離開我們這顆心,功也是這顆心造出來的,罪也是這顆心造出來的,所以我們這顆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獄,就看我們每天在造什麼。我們天天這樣念佛,就是想把佛的願力接受過來,改造自己凡夫的思想,改造我們這顆不好的心。當我們這顆心變好了,命運也就變好了。師父給我們這方面的開示非常之好、非常精辟,他告訴我們:精神比物質更重要,精神比我們的身體更重要,精神就是一個人的命,沒有精神就沒有命了。

那我們這顆心,它又是怎麼造業的呢?它通過思維就造出了一種業,這種業叫意業;又來推動我們嘴巴說話,就造了口業;心又指使我們身去造作,所以又造了身業。業障來源於三種,佛教把它稱為身口意三業。我們要避免自己造業障,也在這三個方面時時地反省。比如說,我們想了哪些不好的事,那就趕快忏悔。我們跟人說了不好的話,也趕快向人忏悔。我們身體曾經做了不好的事,那也趕快忏悔。這樣就把我們這三業清淨了。

那還有一個罪表現在哪裡呢?就是我們的煩惱。煩惱是一切罪業的根本。所以有些時候看到我們內心生煩惱了,其實就是看到罪業來了。那我們的煩惱又分哪幾種呢?佛說的,我們的煩惱有八萬四千種。所以我們如果不學佛,不持戒,我們永遠會活在煩惱中,第一個煩惱沒有消除,第二個煩惱緊接著又生起了。

這八萬四千煩惱,把它總結起來,有六種最根本的煩惱:第一個叫貪,貪是一切煩惱的第一個根源。第二個是嗔,嗔就是仇恨,就是生氣,就是不滿,就是嫉妒。

第三種叫癡,愚癡。愚癡表現在什麼地方啊?就是糊裡糊塗,主要表現就是不相信因果,不明白因果。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要教孩子,第一個就是要教他明了因果。我們自己要成長,要想有美好的未來,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深信因果。一個人只要不相信因果,這個人就注定墮落和失敗。一個人如果深信因果,就注定成功。所以相信因果,就可以破掉愚癡。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聰明的人,也遇到我們感覺很有智慧的人,那到底他聰明嗎?他智慧嗎?現在我們有檢驗的標准了:他相不相信因果。只要不相信因果就是愚癡,跟他的地位、錢財、學問沒有關系。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因果關系是宇宙的客觀規律,是自然的基本法則。它就在萬事萬物中,我們一秒鐘也不能離開它。宇宙如果有一秒鐘沒有因果,這個宇宙就不存在了。所以這麼重要的規律,他都不相信,你說他有智慧嗎?沒智慧!注定失敗和墮落。《地藏經》還告訴我們不信因果就要墮地獄。為什麼不信因果墮地獄呢?剛才講了,因果規律是自然的基本規律,是宇宙的客觀規律。我們如果不相信,就處處與這個規律相違背,這就造下了重罪。是重罪讓我們墮落了。這是六種根本煩惱的第三個:愚癡。

第四個就是傲慢,或者叫驕傲。覺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別人,這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煩惱、很多的罪過。第五個就是懷疑。懷疑因果,懷疑佛,懷疑真理。我們之所以不能夠對佛法有大信心,不能深信因果,就是這個懷疑在裡邊搗亂。所以這個“疑”,要通過忏悔通過實踐去消除。

這五種煩惱,每一個人都有,但是輕重有差別。有些人有對治的方法,有些人沒有對治方法。有些人認識到了,有些人沒有認識到。所以我們今天講出來,讓沒有認識到的也認識到。只要這六種根本的煩惱不減,我們的生命就不得安祥。

第六個叫惡見,惡見裡邊又分五個。總的來說,什麼叫做惡見呢?就是種種錯誤的見解。比如說我們認為身體是自己,這就是錯誤的見解。師父跟我們說精神才是自己,沒有精神了,就沒有命了。用電腦來比喻也能理解,電腦如果沒有軟件了,電腦也就廢了。電腦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功能,最大的作用就在軟件。

我們今天明白了種種罪惡的現象和來源,以及它是怎麼產生的,那我們現在怎麼消除它呢?六種根本煩惱,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所以我們忏悔也可以分這六個方面:

貪用什麼解決呢?佛法是對治法,就是用反方向的力量去對治。就是布施,用捨去對治。我念大學的時候啊,非常吝啬。我買一點糖都躲在被窩裡吃,怕同學看到了,要把我的糖分一點。這就說明我天性裡邊是悭的、吝啬的。但是學佛以後,這一切是可以改變的。到現在我雖然貪心依舊,但是比過去好多了。

第二個嗔恨,怎麼解決?首先是忏悔。怎麼對治呢?佛教給我們開方便門,用慈悲心對治。比如放生吃素,比如觀想眾生的苦難去拯救,可以對治嗔恨心。有專門的一種修法,叫慈心觀,用修觀來對治嗔恨,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心。比如我們下午的晚課有一個蒙山,有念變食真言和甘露水真言,就是救渡地獄道和餓鬼道的眾生,並且給他們食物,這個也可以增長慈悲心。我們在念的時候,就要用心去觀想。比如說甘露水真言,念的時候就可以觀想到整個天空甘露普降,當甘露到地獄裡邊的時候,地獄的烈火都熄滅了,裡邊的受苦眾生都解脫了,餓鬼道的眾生也得到甘露的滋潤。這是從修觀來對治嗔恨心。

第三個愚癡,剛才說了,就是用因果來對治。第四個是傲慢。傲慢用謙卑來對治,處處恭敬人。不要以為他是小孩,就可以欺負他。不要覺得他是新來的,我來了好久了,我就可以做老大。也不要以為他的地位比自己低,就可以隨便地輕視。這個可以消除我們的傲慢。

第五個是懷疑。懷疑可以用實踐的方法來對治。我們說:念“南無阿彌陀佛”靈不靈驗?這就是懷疑。我們來參加法會,念一個七、兩個七,看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當我們用事實去證明以後,信心就增加了。當我們看到別人身上得到佛的功德,身體變好了,有種種好的感應了,我們的信心也就增加了。

最後我們來總結罪業如何消除。最主要的就是兩個:一個是接受報應。這個罪報應了就沒有了。二個是發露忏悔。下午專門給大家講忏悔,上午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上一篇:寂靜法師:怎樣念佛
下一篇:寂靜法師:業障的來源與對治(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