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立天教授:中國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質及現代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質及現代意義

方立天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倫理准則和理想價值觀念,鮮明地體現了佛教的人文精神,構成為佛教人道主義思想的重要形態。闡述中國佛教慈悲理念的內涵和特質,進而揭示其現代意義,是本文所要著意論述的內容。

一、慈悲理念的哲學基礎

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奠立在佛教世界觀——緣起論的哲學基礎上的。緣起論是說,世界萬事萬物都由因(直接原因)緣(間接原因)和合而生,也由因緣散失而滅。這是佛教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種種現象產生、變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論。從緣起論又推導出“無我”論:就人來說,也是由各種因緣聚會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種成分的組合,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獨立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為自身的主宰,人生無常,畢竟空無,這就構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價值基礎。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滿足與實現的痛苦。這就形成人生的一種根本的需要——撫慰痛苦,緩解痛苦,祓除痛苦。佛教慈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而被凸顯出來。

從緣起論還推導出“同體”論和“平等”論。按照緣起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離開因緣而獨立產生和獨立存在,同樣,每個人也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從三世因果關系來看,其他眾生的某某在過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親人,宇宙間各類生命實質上是一個整體。進一步說,佛、菩薩觀照眾生與己身具有同一的本性(同體),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質的同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佛、菩薩也由此而生起與眾生的絕對平等心,生起為眾生祓苦與樂的慈悲心。這是佛教提出慈悲理念的必然性和踐行慈悲理念的可能性的理論基礎。

建立在緣起論哲學基礎上的慈悲理念,成為佛教弘法度生的出發點。《長阿含經·大本經》雲:“以慈悲心故,為說四真谛。”《法集要頌經·有為品》也雲:“如是佛世尊,一切智中師,慈悲為有情,廣說真實語。”慈悲心是佛為眾生闡說苦、集、滅、道四谛的內在動因,慈悲精神也貫穿於四谛的學說之中。《中阿含經·說處經》和《增一阿含經·苦樂品》分別講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慈、悲、喜、護“四等心”。四無量心亦即四等心,是佛教修持者藉以成就阿羅漢果位的解脫心願和精神力量。在小乘佛教慈悲理念的基礎上,大乘佛教進一步深化慈悲理念,宣傳慈悲思想,弘揚慈悲精神,並把四無量心發展為四種廣大的利他心願,以引導和輔助無量眾生成就佛果。許多大乘佛教經典都宣揚慈悲理念,如《妙法蓮華經》,尤其是其中的《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是集中地宣揚菩薩,特別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精神。菩薩的這種大慈大悲精神,集中表現了佛、菩薩對眾生平等的深切關懷,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慈悲標志著中國佛教的根本精神。

二、慈悲理念的思想含義

慈悲是梵語Maitri-Karun的意譯。“慈”是慈愛眾生,給與快樂,“悲”是悲憫眾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稱為慈悲。簡言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佛教認為,慈從悲來,悲必為慈。“悲”原意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一個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產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對他人的友情,並擴展為對一切眾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愛。慈與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連,才能產生“與樂拔苦”的踐行和作用。

大乘佛教把慈悲分為三種,稱為“三緣慈悲”。《大智度論》卷四十雲:“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這三種緣是根據大乘佛教空宗思想劃分的,認為以眾生為對象的慈悲,是凡夫的慈悲,稱“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是指覺悟眾生無我進而覺悟諸法無我的道理而生起的慈悲,是聲聞、辟支佛和菩薩的慈悲;心無所緣,離一切差別,超越對立,畢竟空無,此為佛的“無緣慈悲”。

隋代佛教義學高僧慧遠著《大乘義章》,他在該著第十四卷中把“三緣慈悲”,分解為三種悲和三種慈,即眾生緣悲、法緣悲、無緣悲和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並分別就其意義,作出明確解釋,反映了中國佛教學者對慈悲概念的重視和理解。

與上述三種慈悲緊密相關,佛教還把慈悲層次化,分為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三個層次。《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雲: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譬如,有人諸子系在牢獄,當受大辟。其父慈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離苦已,以五所欲給與諸子,是大慈。如是等種種差別。問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為大?”答曰:“四無量心中,慈悲名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說大慈悲,名為大。復次,諸佛心中慈悲,名為大,余人心中(慈悲),名為小。”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復次,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憫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憫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據上所引,區別慈悲層次的標准有三:一是慈悲踐行者身份的不同。佛的慈悲為大:菩薩的慈悲相對於佛為小,相對於二乘為大,也可說菩薩的慈悲是中,是中慈悲;二乘即聲聞與緣覺的慈悲為小,是小慈悲。二是動機與效果的差異。小慈悲只是主觀的同情、憐憫,停留在心念、心願上面,而大慈悲則給予眾生以實際的關懷、幫助,使眾生真正得到快樂,脫離痛苦。三是自他有別與平等一體的區別。小慈悲是主客有別、自他有別的,大慈悲則主眾生平等、佛與眾生平等,是一種無差別的、普遍的慈悲,這也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最高層次的慈悲。

三緣慈悲偏重於從慈悲的對象來區分,大、中、小慈悲則偏於從佛教修持者的認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下來立論。兩者的關系錯綜復雜,如以眾生為對象的“眾生緣慈悲”,也可以從動機與效果的差異角度區分為小慈悲與大慈悲。又如“法緣慈悲”,因慈悲踐行主體二乘與菩薩的不同而有小慈悲與大慈悲之別。至於“無緣慈悲”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佛的大慈大悲異名同實。慈悲的種類與層次的關系,雖然復雜,但從思想實質來看,兩者又是統一的。

大乘佛教強調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雲: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覺悟。“阿僧祗”,意為極為漫長的時間。就是說,慈悲是佛法中最重大的原則,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菩薩的特征就是全力踐行大慈大悲的原則,以普度眾生為自己的崇高職責和偉大理想。

中國佛教極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釋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說:“菩薩興行救濟為先,諸佛出世大悲為本。”中國佛教以諸佛、菩薩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學習修持的榜樣,也以救度一切眾生為最高願望。這正如《大乘起信論》所說:“眾生如是,甚為可憫。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菩薩都有大悲願,慈悲濟世,救度眾生,不度盡眾生,誓不證菩提,不成佛道,這也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主導思想之一。

三、慈悲理念的善行要點

隨著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發展,佛教越來越強調慈悲與智慧的結合是解脫之道的兩大環節,也是大乘菩薩德性的兩個方面。慈悲是在踐行上要求自我犧牲和無私奉獻,智慧是在認識上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悲智結合,悲智雙運,是為解脫成佛的正道。大乘佛教把“戒、定、慧”三學的戒學、定學歸結為慈悲,慧學為智慧。“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也被定為慈悲之度,最後第六度智慧即是智慧之度。於此可見,慈悲在佛教修持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大乘佛教,尤其中國佛教對慈悲理念的踐行主要側重於布施和不殺生兩個方面。佛教崇尚布施,認為布施具有無上功德。小乘佛教的布施有兩種:一是“財施”,將財物布施於他人,破除自我的貪心和吝啬,以免除來世貧窮;二是“法施”,向人說法傳教,使人成就解脫智慧。大乘佛教在此基礎上又增加“無畏施”,給人增強無畏的信心,使之面對茫茫人生之苦而無所畏懼,在修持解脫的漫漫長途上勇猛精進。大乘佛教還將布施與慈悲教義聯系起來,用以濟世利他,普度眾生,把布施的對象擴大到遍及一切有情(眾生),並把它納入“四攝”和“六度”之中,且居於兩者之首項,這就表明,布施是大乘佛教道德修養與解脫修持中最重要的善行。

不殺生是佛教“五戒”的首戒,指不殺人,也指不殺鳥獸蟲蟻,還指不亂折草木等,表現了對一切生命的尊重,也體現了戒律所包含的慈悲的本質特性。佛教也認為,對社會和自然有害的東西,如害蟲害鼠,非殺不可,殺了,也是慈悲心的一種體現。中國佛教還特別反對戰爭和刑殺,並提出斷酒肉、素食、放生的主張。自南朝梁武帝提倡斷酒肉以來,素食成為漢地僧人普遍的飲食生活准則。

四、慈悲理念的形象創造

對於廣大信徒來說,任何一個宗教的神格形象,對宗教教化的神聖性、權威性的確立,都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在大乘佛教諸多佛菩薩中,集中體現慈悲理念的神格形象是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地藏菩薩。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又因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而稱為“接引佛”。據《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九願說,凡誠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者,在臨終時,阿彌陀佛必親來接引往生。彌陀信仰在中國流傳久遠,東晉時竺法曠、支道林、慧遠等就信奉往生淨土法門。後經昙鸾、道綽至善導,更創立了以持名念佛,即口頌“南無阿彌陀佛”為主要特色的淨土宗,提倡以修行者的念佛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彌陀淨土。這種以信佛的因緣願生淨土,憑借阿彌陀佛的願力便得往生,是為修持成佛的“易行道”。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國土,使眾生離苦得樂,從人間火宅升入極樂世界,這中間表現出來的崇高的慈悲形象、偉大的慈悲情懷,令眾多信徒感激贊歎,趨之若鹜。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是以慈悲濟世,拯救眾生為本願的菩薩。“觀世音”稱號的含義有三:一是觀世音,觀眾生發出求救的音聲即往拯救;二是觀世意,觀眾生發出求救的意願即前往施救;三是觀世身,觀眾生身受苦難而往解救。因觀音菩薩達觀自在,理事無礙,又稱為觀自在菩薩。有關觀世音菩薩的經典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妙法蓮華經》,該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以《觀音經》為名單本別行。又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佛說觀無量壽經》和《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等,也是有關觀世音菩薩的重要經典。觀音菩薩是佛教塑造的大慈大悲理念的典型神格化身,其慈悲精神的特征有三:一是現實性: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能解救眾生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苦難,滿足眾生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願望和要求。二是隨類性:觀世音菩薩“隨類度化”,對於眾生一視同仁,不分貴賤賢愚,隨順眾生的類別、特性來不斷變換自己的形象,開示教化,度脫苦厄。三是融通性:觀世音菩薩為了拯救眾生的苦難,滿足眾生的要求,應化無方,融通自在。觀世音菩薩的應化形相千姿百態,如多首、多臂、多目,非男非女,變男變女,乃至清代以來,更有送子觀音,並與道教結合而有“觀音娘娘”之稱。觀音信仰無論在中國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中,均極為普遍、深入,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對諸佛與其他菩薩的信仰。這其間有著深刻的社會和思想的原因。

地藏菩薩也是中國佛教重點崇奉的菩薩。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等載,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的囑托,承諾在釋迦牟尼身後和彌勒菩薩成佛以前的中間無佛時期,地藏菩薩將現身世間,救度眾生。據傳地藏菩薩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置身於地獄拯救惡道眾生。《地藏菩薩本願經》還稱,若是崇奉地藏菩薩,必能使人世間獲得豐壤良田、無水旱天災等十種利益。民間還以地藏菩薩為地獄的最高主宰,稱之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管轄十殿閻王。

在中國大乘佛教信仰中,上述三位佛菩薩以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最為突出,在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中,又以後者居於首位。三位佛菩薩的角色定位是,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解救眾生的現世苦難,地藏菩薩則賦予世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他們互相配合,各有分工。這就是說,大乘佛教慈悲濟世,既滿足了人對來世的期待,又幫助人解除現世的痛苦,同時還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調和了現實與來世、此岸與彼岸、社會與自然、現實與理想等人生和社會的根本矛盾,給廣大信眾帶來情感和思想上的滿足與愉悅,希望與期待。

五、慈悲理念的內在特質

佛教慈悲理念是與其解脫論緊密相聯系的,歸根到底,是為了眾生的解脫,成就佛果。不過從中國人佛教信仰的動機和重心來看,則偏於祈求佛和菩薩幫助解決現實的問題與困難,滿足現實的功利與福祉。

從思想史角度理性地審視佛教的慈悲理念,我們會發現,它的出世性、神秘性、寬泛性等局限性,是易於引起一些人的質疑,難以讓人普遍認同的。但是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應當思考作為擁有數以億計的眾多信徒,並構成中華文化儒道佛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其基本理念慈悲是否也是對人生和社會的省察、反思的成果?是否也是維護人類生存的智慧表現?是否與世俗社會提倡的價值、道德、精神也有共通、一致之處?我們認為回答應當是肯定的。大乘佛教慈悲理念所包含的價值理論和人文精神內涵是豐滿的,也可說是深刻的,這表現在:

人本思想與人道主義。佛教慈悲觀念的提出,主要是緣起於對人類的局限性的反思,對人的生命脆弱性的關切,對人生苦難的憂患,這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的解脫為本位的人本思想,與以關懷人尊重人為特征、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是相互會通的,且有相互一致之處。

利他思想與集體主義。佛教慈悲觀念以利他為原則,強調要有利於他人,要為救濟一切眾生而致力行善,這與我們提倡的助人為樂、大公無私,一切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集體主義思想,也是相近、相通的。

平等思想與同情博愛。平等是佛教慈悲的思想基礎,慈悲是平等的道德體現。佛教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人與其他生物之間平等,強調對他人,對其他生命主體性的尊重、關懷以至敬畏,這與儒家的“仁愛”、“博愛”、“民胞物與”(仁民、愛物)是一致的,與中國哲學,即以“天人合一”為基本理論架構的整體生命哲學是相通的。佛教平等思想所蘊涵的尊重一切生命的偉大同情心和博大的愛心,是值得肯定的。

六、慈悲理念的現代意義

從社會史的視角觀察,我們不能不承認,佛教的慈悲理念符合相當多人的祈望和希求;從古至今,受到人民,尤其是下層人民的普遍歡迎。雖然佛教慈悲理念在古代社會的作用是復雜的、多重的,但是,從佛教慈悲理念中所折射出來的信息中我們不難發現:人的有限性、脆弱性、人的現實困境乃至深重災難,人的追求和理想難以滿足與實現,凡由此種種切身感受而導致的仰望神靈的慈悲、扶助、賜予之心,是真誠而強烈的,一部分信徒從中得到了程度不等的情感慰藉,也是真實不容置疑的。從這方面來看,佛教慈悲理念無疑發揮了某種撫慰社會人心、穩定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的作用。

在歷史上,慈悲理念的意義不斷得到新的诠釋和新的發展,浸潤人心,生發作用。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佛教慈悲理念是否也有其現代價值與意義呢?我們認為,佛教若能審時度勢,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結合社會的需要、人民的生活和容受的條件,運用現代的思想、理論、概念、術語對佛教慈悲理念作出新的合乎本意和情理的诠釋與闡發,必將有助於慈悲理念的弘揚,進而有益於社會的發展。

我們認為,在當代社會,佛教慈悲理念具有以下新的現實意義:

有助於提高國民的素質,尤其是道德素質。倫理道德建設必須建立在符合人性的本質和要求上。可以說佛教提倡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的弱點與優點共存的本質、去惡從善的要求、離苦與樂的願望,以及平等博愛的追求。提倡慈悲理念,必將有助於發揚團結和互助友愛的精神,有助於實踐無私奉獻、濟世利人、救死扶傷、扶危濟困等美德善行,有助於社會公德的完美與職業道德的提高。

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雖然當今世界總體來說是和平的,但是種族、宗教、地區的沖突此伏彼起,恐怖主義活動猖獗,核擴散問題形勢嚴重,人類面臨自我毀滅的危險。為了消除人類和平、安全的威脅,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采取相應的堅決措施。就思想文化方面而言,以關懷、尊重生命價值為基礎的佛教慈悲理念,實是一種跨種族、跨宗教、跨國界的博愛文化、和平文化和安全文化,有利於調整人的觀念進而導致在行動上維護和平與安全。

有助於生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佛教強調宇宙萬物的不可分離的依存性,佛教慈悲理念主張尊重他者、尊重異類、尊重動植物的生命,反對濫殺濫伐,任意糟蹋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若將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應用於生態學,無疑將有助於建立完整的生態倫理學,進而也必將有助於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溫金柯博士:佛陀的師承與超越
下一篇:蔡惠明居士:念佛與止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