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佛教學院主體寺院暨文化景區規劃理念
宗教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它必定要在服務於現實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實踐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它要在純化自身信仰理念的同時,有益於社會主體信仰的價值追求。從宗教社會學看,任何宗教都是觀念、宗教體驗、宗教行為、宗教體制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體系。這種文化體系要通過體系化的文化載體表達出來,但同時,這種文化載體所生發的文化符號又必須要契合內在理念的精神內核,才能發揮更持久的社會積極作用。我們在構築一種宗教文化載體或文化平台的時候,一定要高屋建瓴,立足於文化發展前景和最大的社會效益。
基於這種要求,針對河南佛教學院及其文化景區規劃和未來的發展,從當前中國佛教文化發展的大環境分析,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華嚴經》思想意蘊與現實追求
我們是依據《華嚴經》與華嚴宗的義理作為河南佛教學院主體寺院暨文化景區規劃的佛教立意的。但必須聲明的是,這裡只是作為佛教思想立意,來為構築文化園區所應體現或者要隱涵的文化精神服務的,並不是要凸現或者復興某種佛教宗派的。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華,指王冠、花環、裝飾品,嚴,莊嚴,形容菩薩行所展現出的莊嚴社會;大方廣佛,指十方三世諸佛。概括的講,本經名包含了形容諸佛菩薩修正的境界及其所處的現實世間,華美莊嚴;也隱含著推崇大乘菩薩行而積極入世、開放進取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因此,本經被稱為“經中之王”,它是最能體現佛教哲學思想體系的、而被各個語系佛教、各個佛教宗派共同崇奉的大乘佛教經典。
從東晉一直到北宋,有多種單譯本,現在最流行的是唐代翻譯的八十卷本。該經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在武則天時期,曾經被稱為“五帝門師”的高僧法藏等人依據《華嚴經》創立了華嚴宗,成為中國佛教八個主要宗派之一。與禅宗相比,華嚴宗重視“教”,禅宗重視“襌”。中唐之後,中國佛教“襌教合一”的呼聲很高,一直影響至今,其實質是主張華嚴宗與禅宗在義理乃至修行方式的融合。這種思想潮流,成為中國佛教持續至今的信仰價值取向,也對宋明理學中“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等理念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內核之一。到了宋初,禅宗五家七宗中最後一個宗派法眼宗的祖師文益,把華嚴理論奉為“祖佛之宗”了。
著名佛學家杜繼文先生在《中國華嚴宗通史》中認為,“如果說扶持禅宗意在解決流民問題,穩定社會,那麼,扶持華嚴宗,就是為了鞏固和擴大邊疆,經略西域,可以說全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屬於政治家的選擇。”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在於《華嚴經》以及華嚴宗的思想價值。
無盡緣起是華嚴經和華嚴宗的基本理論。它是從緣起的教理引發出六相、十玄等思想概念,體現萬物互為因果、相資相生、相即相入、互不妨礙、彼此圓融、重重無盡的真相或真理,激勵信仰者追去平等、和諧、團結、進步的社會理想,並為之培育自己的菩薩心行。這種理想的社會就是所描述的“華藏世界”的圖景。
華嚴宗歷代祖師都各自發揮“十玄無礙”思想,其中創始人智嚴、法藏所講的最主要。法藏所講的十玄包含了哲學與宗教的兩方面意義,多角度的闡發事物的關系。簡要的講,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是說每一事物都屬於宇宙和諧共存的體系之中;第二“諸藏純雜具德門”,講佛教各種修法都具有功德,處於相互融攝的關系中;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講事物相容相異性,佛教各宗派義理都既有區別又有包容,不相妨礙;第四“諸法相即自在門”,萬物相即同一性;第五“秘密隱顯俱成門”,講人們認識的不同而發現事物不同的側面特點;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講極其微細的事物都可以包容並與其他事物相容;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講萬物無論大小粗細都可以相互滲透交涉、重重顯現、無窮無盡的;第八“托事顯法生解門”,講任何現實事物都能呈現出真理,通過事物了解真理;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講事物通過過去、現在、未來相互聯系著,相隔相別但又融通無礙;第十“唯心回轉善成門”,講一切事物、佛教一切的功德都是根據人心的回轉而變化的結果。十玄的概念要揭示是萬物之間存在的是“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的理論命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揭示個體與整體的關系應該是圓融無礙的普遍聯系的,這對隋唐時期結束南北對峙,推動多民族融合,共同繁榮具有積極意義;而且也對激勵個人負擔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神聖使命,具有內在的力量。
相即相入,解釋萬物彼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關系,最後顯示“事事無礙”的宇宙真相和修行境界。用六相來揭示現象的構成與現象之間的總別、同異、成壞的關系。其中,經中說“總相者,一含多德故;別相者,多德非一故,別依止總,滿彼總故;同相者,多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異相者,多義相望,各各異故;成相者,由此諸緣起故;壞相者,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用十玄來說明性相、一多、隱顯等宇宙萬物相互依賴、包含而形成的無窮無盡的關系。這是宗教從主觀的應用范疇和重要概念去分析本體與現象以及現象之間的關系,來構築重重無盡的宇宙圖景和諸佛境界。
總括起來安看,華嚴思想從認識論上講,解釋了現象與現象之間有依次推進的四層關系:相互差異、同時並列的關系;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關系;相互包容的關系,相互同一的關系,由此形成整個宇宙萬物彼此相即相入,相互融溶、等同錯綜復雜、重重無盡的關系網。宇宙處於對立統一、圓融無礙、矛盾調和的規律中。
所謂“圓”,具有圓滿、圓融、圓通、圓妙等意義。追求圓滿的人生是任何時代的人都期望的人生實際。《華嚴經》最後一章《入法界品》占四分之一多的篇幅,是最重要的一品,濃縮了全經精神。寫的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他是一位真正向往並追求真理智慧的人,因為自己知道自己並不能憑借一顆赤裸裸的心靈就能接觸這個極為駁雜的世界,於是他走向現實社會,游歷了110個城市,接觸各色各樣的人,有了深刻的人生體驗。特別是參拜了眾多的羅漢、菩薩、高僧等有智慧有道德的社會精英,接受他們的教誨,最後得到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的教示,於是改變並提升了自己的心智,進入無礙解脫的法門之中。實際是將菩薩修行的歷程,通過善財童子的實修實證完滿的展現出來,樹立了佛教信仰和人生追求的楷模。
如果歸結起來講,《華嚴經》的佛教義理主要體現出平等與圓融、開放與進取、慈悲與利世的大乘佛教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智慧、行願、超拔。可以激勵不同的社會人群追求真理而堅忍不拔,鼓舞不同的社會階層志存高遠而積極進取,能夠促進不同文化體系平等交流,引導不同信仰集體和諧相處。
二、“華藏世界”信仰價值與景觀設置
宗教空間往往不是實有空間,而是意念世界,而且復雜多變,不是單一的,也是多維空間。有些是感覺經驗的,有些是抽象的。但抽象的是能夠通過藝術形象化而成為實有空間,成為最高價值的理想空間。佛教中習慣將重要概念賦予空間結構,並分屬不同的眾生與諸佛的“世間”,這為佛教藝術創造提供了本源。
根據《華嚴經》與華嚴宗的義理,我們試圖將河南佛教學院所在寺院為主體的佛教文化園區,命名為“華藏世界”。《華嚴經》第五品是“華藏世界品”,又稱“華藏莊嚴世界海”、“蓮花藏世界”等,是盧捨那佛住持和教化的佛國世界,也是本經為信仰者和人類構造的理想世界。
華藏世界就是把《華嚴經》義理藝術化之後的多維空間,包含可以經驗的可以意象的世間景象。因此,它一方面深植於現實的人間世界,一方面又騰沖超拔趣入理想勝境,既有現實世界的反映,又有理想世界的構想,寄托著信仰者或人類全體都期盼。當宗教理念與藝術形象巧妙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等於在物質世界層面,建立起了生命領域、心理世界、靈魂世界,展現出“心物空間”。——這正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統一之後,透射出的文化光芒,正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助推力量。普遍認為,經中的語言多屬於“取其像表其道也”。或者說,經中善於運用形象的藝術語言,來表達深刻的理論概念。這為我們構建“華藏世界”景觀,提供了思想和規劃取向的資材。
經中對華藏世界的描述很繁雜。簡單的說,這個世界有無數的佛國世界、須彌山、香水海環繞、大蓮花包藏,“善住部雜亂,各各悉自在”。怎樣才能感覺到這個世界存在呢?要象佛一樣襌定中即“海印三昧”中,就能顯現無余。關於這一世界的描述,經中有:“此一世界中,一切世界,依種種莊嚴住,遞相連接,成世界網,於華藏世界海,種種差別,周遍建立。”這是描述眾生、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的,反映出的是一種生態平衡、具備多元文化景觀的“世間勝境”。
《華嚴經》經文布局形式的特點是十句式,並立“十”數為則,顯示“十十無盡”,“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經中敘述諸佛菩薩修行所經歷的階位依次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藏為武則天講解《華嚴經》天帝網、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乃以金獅子為喻,比喻經典的意義。這在《華嚴金獅子章》中論述的很精彩。為我們展開藝術想象提供了范例。《華嚴經》全文以佛境為對象,來發揮眾生心地本來具有的佛境的道理。《華嚴經賢首品》中用印度神話傳說“天地網”來形容佛境,說天神帝釋天宮裝飾的珠寶網,珠光交相輝映,重疊無盡。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所以,華藏世界園區將要具備佛教教育功能、社會協調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生活休閒功能“四大功能”。為此,在園區中,要根據佛教立意,分三期四大板塊建設,其宗教信仰活動區域將涵蓋諸佛“世間”,把現實生命空間與信仰的靈魂空間有機的聯系起來,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和生活空間。
大致想來,在華藏世界景區內,將要按照藝術化了的“十玄門”,來劃定“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的佛教殿堂群落;依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史跡特征和意象空間,來構築一個彼此相連又單元獨立的“十公裡佛教文化長廊”;其中,都要有標志性的凸現華嚴思想的藝術造像。
三、“華嚴三昧寺”文化內涵與教育理念
從社會學角度看,寺廟建築結構要承載與純化宗教信仰意識,或者說是教義教理的直觀外化;要宣喻教義的發展與進化,體現出信仰的現實追求,要傳輸著新的信息和符號。中國佛寺繼承了印度一些傳統,參照中國宮廷建築形制,以庭院為單元群落,沿中軸線平行或對稱分布。但有關殿堂院落的宗教信仰功能設置,都要基於一定的經典或宗派義理,有序的排列,並蘊涵著既有普遍性又有新穎個性的思想和理念。
根據中國佛教教育“學修一體化”的傳統設置,“華嚴三昧寺”(暫名)的建築主體要為河南佛教學院師生教學的功能需求服務。同時,整個寺院建築的佛教內涵要與佛教教育理念相互協調,與整個文化景區的格調相適應。因此,河南佛教學院及其寺院建築設置仍然依據《華嚴經》的信仰理念來鋪陳。
第一,中軸線上,從“六相門”(雙層拱門牌樓)到“十玄塔”(最後塔院)都要體現出華嚴思想。《華嚴經》裡面雖然講大乘佛教中著名的四位菩薩,但凸現的是文殊和普賢兩位菩薩。文殊是佛陀等諸佛的老師,早已成佛,但為度眾生而現菩薩身。普賢最能彰顯佛陀的願行精神。兩邊配殿院落突顯追求智慧和行願的大乘精神,而設置“文殊殿”、“普賢殿”等。
第二,從“華嚴三昧寺”等的命名可知,要繼承並發揮中國佛教圓融無礙思想,教宗互通,五明兼學,熔鑄一種積極開放的教育理念。這為拓展河南佛教教育的社會價值,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的。
第三,寺院既然是開放的修學場所,必須開發或者是還原寺院殿堂原有的使用功能,提升其社會現實價值。因此,有關殿堂應該不只於供奉和象征功能。比如,寺院藏經樓原來供奉佛教藏經,表示尊法奉佛。事實上,歷史上它是佛教信仰者的“圖書館”,現在應是一個學習和研究佛學的地方。
如果歸結到佛教學院教育理念的特色,簡要的講就是:1、教襌合一;2、兼容並蓄;3、重在實踐。
四、社會、文化、經濟效益分析
華藏世界佛教文化園區在服務於開展佛教教育的主體價值追求的同時,理應成為推動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因素,在多元有序開發優秀佛教文化潛質的過程中,追求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華藏世界的佛教文化特質,具有可資發展的優勢。
第一,河南佛教學院開放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將是中國佛教教育的一個亮點。當前的中國佛教教育基本遵循二十世紀初期太虛等人試制的模式,需要進一步與當代國民教育接軌。那麼,如果真正落實了辦學的初衷,並取得實際的成果,那必定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使河南佛教學院成為推動文化景區社會知名度的名牌。在中國佛教教育被黨和政府密切關注並支持的背景下,這是自然的結果。
第二,這裡實際將成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園區,將成為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國際性文化社區。隨著多民族文化的全球性的交流,這裡將成為觀賞、探求、學習中國佛教文化精神特質、文化內涵、現代轉換的一個捷徑。
第三,由於華嚴思想圓融平等的特質,能夠彰顯出獨具特色的“人間佛教”和“智慧人生”的精神,具有理性的人文關懷的情致。這裡佛教文化設置的內在品質,可以引導人們在體驗人生過程中提升並改進自己的生命形態,成為信仰者的過濾器,成為非信仰者的淨化器,共同為建設和諧社會塑造健康的心智。
第四,目前,中國佛教旅游景點一個特點就是,從寺院建築式樣到信仰設置,大多屬於“復制”,缺乏獨特的個性特色。而絕大多數寺院都號稱是禅宗的,即使號稱歸屬某一宗派,除去個別殿堂造像有個不同命名之外,基本上大同小異。正是它們是“已有”,就增加了顯示鮮明佛教精神的難度。按照某一佛教經典義理構築整個佛教寺院景區,並與佛教教育結合而確立佛教文化的主體價值追求,這裡有開創之功。這種社會文化價值必定帶來相應的社會經濟效益。
第五,過去,河南的佛教文化旅游主要在以鄭州為中心的城市群落中。南陽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礎,數十所現存的佛教寺院散布在各個縣市的風景區裡,歷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絕大多數都有比較詳盡的歷史記載,而且都正在逐步恢復建設之中。桐柏山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這裡走出去的僧人遍布國內外名山寺院,而且有不少頗有影響。在中西部經濟發展熱潮中,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開工建設,寧西鐵路的貫通,必將促進南陽旅游經濟的迅速提升。南陽佛教協會設在桐柏山,主要領導又是這裡的住持高僧,有利於南陽乃至河南佛教寺院旅游網絡的形成,有利於提高華藏世界園區的知名度。
第六,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道場,而這些信仰的本源集中在《華嚴經》中。著名的“五方佛”理念成就了包括無錫靈山大佛在內的佛教景區,而五方佛的概念主要反映在《大日經》裡,分別代表五種智慧,引攝眾生。《華嚴經》裡文殊菩薩是最高智慧的代表,這可以為以後全國著名佛教景區“聯網”提供思想基礎,“信息共享,效益雙贏”。
河南佛教學院主體寺院暨文化景區規劃理念
(第二稿)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所 劉元春
佛教立意,也重新寫出了,算是第二稿,用的是我的筆名(釋體印)。究竟如何,後來是否按照去做,暫且不論。我只是依據自己佛學研究的心得,以及結合家鄉的地理人文條件,表達了個人的想法而已。為了集思廣益,得到大家的高知明慧,希望發表在網上,引發大家討論。或許有益於後來者借鑒吧。
一、佛教立意與景區布局
佛經中有言:“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福慧雙修”、“福慧雙全”是眾生成佛的必由之道,也是眾生修行的理想追求。福德與智慧,是人生圓滿的根本,既是因,也是果。物質的供養與施予,精神的撫慰與激勵,讓社會群體平等和悅,最終同升極樂,所謂“法界悉充滿,福慧鹹廣大”——這正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精神實質。也符合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考量。
佛教信仰活動中,把修行布施等善行,謂之福德。習慣上,又分為“三福業”:用布施善行來探求解救貧窮之法,用平等愛心保護一切生靈,用智慧思維尋求解脫之道。其內涵已經是福慧融合、雙修雙全的,這與學修並進等理念實質,也是一體不二的。投資者捐辦河南佛教學院,並且將要興辦利世利人的資生事業,就是要弘揚大乘佛教“以出世情懷,作入世功德”精神的。因此,我們試把“福德與智慧”作為整個景區建設的精神立意。
為此,再根據當地山水地理等自然與人文資源,我們設定了主要的景觀布局:一個中心兩條基本線三個活動區(包括兩條文化長廊)。簡要言之,分列如下:
(一)福慧園:岳家莊中心區。主要是第一期工程“河南佛教學院”(出家學僧為主的佛學系)暨主體寺院“福慧寺”及其附屬建築;第二期工程“河南佛教學院其它科系與社會培訓教學區”(包括相關的實習工作間等)。
(二)福道線:從進山牌坊“福慧門”開始到田王寨,以公路為串聯線的風景鏈,劃為第一基本線。這條基本線最長,分兩段,串連了“福樂園”和“福觀園”兩個活動區。從福慧門到福樂園,近五公裡的公路(包括景區電瓶車路與景觀步行道)沿線,依山勢環境散建著多個殿堂、露天雕像、休閒景點等,共同構成一條立體景觀線。從福樂園到福觀園,長達數公裡的山路陡峻,山石飛瀑,茂林修竹,是一條攬勝探險的徒步山路。根據佛教義理以及民俗追求吉祥的心裡,因地制宜,設置景點,構築一條佛教與吉祥文化的藝術長廊,通達最高景區福觀園。其中,可以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存資源,涵蓋進取。
(三)福林線:從法冠山(寺院背山,擬改稱之)經龍鳳山蜿蜒到龍潭河水庫中心的龍潭山風景鏈,劃為第二基本線。這是一條要展現佛教多元文化藝術特征的、凸現整個景區藝術品味的靓麗風景線,景觀(尤其是夜景)線條將構成一條“巨龍臥波”的靈動氣象。龍脈結穴,水庫收氣,山游水而風,水護山而動。水中央,山之上,將矗立一座金剎玉體的“圓通塔”(暫名),與藍天、綠樹、碧水,相映成趣。
(四)福樂園:上劉灣文化交流活動區。金蟾山下,群脈平闊,竹綿樹古,水繞玉帶。金蟾山四周,扇形環繞著多處靠椅穴地,將以“福樂堂”為中心,散布著“普願閣”、“安養院”、“報恩院”、“居士林”等建築設置。這裡將是佛學院師生才藝展示、四眾弟子願行實踐、社會救助與社會文化交流、游客休閒等的場所,也是佛教入世精神展現的磁場。
(五)福報園:龍鳳灣生命關懷活動區。生命關懷不等於臨終關懷,它也包括基於佛教因果報應理念上的對現實人生的引導活動。這裡,有兩條山澗流淌不息,滋潤著千畝農田,當水庫蓄水後,水波相連,不宜建築食宿生活群區;適宜圍造千畝(數百畝)荷花池,既能淨化水源,有契合佛教景區的立意——規劃依山形地勢建造“接引殿”、“地藏院”,配以“九品蓮花”,正好構成一個極樂世界的景觀園區。生達極樂世界是信仰者的“福報”。為此,將在荷花池上修建“四十九轉回廊橋”,“般若石舟”等,把有關殿院連接起來。這樣,在山環水繞、荷花飄香的福報園裡,構築了一條回廊悠悠的“生命隧道”長廊,人們將從佛經描繪的三世因果圖畫等,在情感與理性中,在對生命輪回的探求中,提升自己的行為品格。當然,這裡應有一定規模的宗教祭祀用品銷售場所。
附注:因為貨運公路(也是出口公路)經過這裡,往西是比較平闊的山坳,可以開發修建成當地土特產展銷群落,以及旅游紀念品集中銷售的場所。——這些也屬於生命關懷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六)福觀園:田王寨(擬改稱“天王寨”)閒適和悅活動區。觀,有觀想、襌觀等內涵,也有憧憬、瞻望的意蘊。這裡山勢是景區最高處。根據佛教對未來佛的信仰,准備建築彌勒兜率宮。石塔寺院,既是禮拜殿堂,又是觀景高台。回歸自然,也是人性的回歸,人類只有與自然協調共生,才能有美好的未來世界。這不僅是佛教的,也是社會普遍的價值期求。因此,在這裡不要生活做飯,盡量少些喧囂,而配置一些諸如“一味樓”、“淨息園”等閒適和悅、自然天成的休閒園林。
為了構築一個光明無限、光光交互、多彩圓融的美好意象,將在六個景區的標志性建築上,設置激光照射光源,加之周圍山頂處的光源照射,節日的晚上必將構成一個光景奇妙的美好空間。
二、主體寺院構築風格與功能特點
根據投資方要求,主體寺院采用隋唐建築風格。這與山勢風貌相應,凸現古樸雄渾的風尚。中國佛教成熟於隋唐時期,佛教文化也繁榮於隋唐盛世。從歷史文化發展的內在脈絡看,當今的佛教教育都不能離開對隋唐佛教文化的承續。河南佛教學院依托的主體寺院,確立這樣的風格,自然也有形質相輔的意蘊。
寺院主體及其附屬建築,分三個有機相連的區域:從山門(三門)開始的中軸線四重主要殿堂及其兩邊配殿等,為核心區——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佛殿(暫名)、般若樓(藏經樓),兩邊四個配殿(暫不名)後面院落,分別是“普敬院”(左,是佛學院師生生活區)、“普供院”(千人大齋堂和寺僧生活區);佛學院教學區“三學堂”,是一座園林庭院式建築;山門與“六相門”之間是寺前廣場,包括中心的圓形放生池、音樂休閒平台、對外素食餐飲和賓館(上客堂、下客堂)等附屬設施。三個建築群落,有機相連,和諧統一,引水入寺,茂林修竹;背依法冠山,左青龍,右白虎,案山重疊,如封似閉,構成了一座完整的佛教寺院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主體寺院建築在繼承傳統與創新的理念基礎上,我們在建築形制與使用功能上,都有一定的改進。突出的如:(1)山門及寺前廣場——山門閣樓考慮了大型演出需要,依山勢構築了一個相應的可作舞台的前台,是佛教藝術系師生們面向社會演出的露天劇場,也是社會大型文化活動的一個合適場所,一舉多用。(2)般若樓,取佛教追求智慧修學意義,改藏經樓為般若樓。擬建三層,包括一樓容納三百人左右的講堂(會堂)、二樓禅堂、三樓藏經樓,作為圖書館。它既是寺院最高建築景觀,又服務於佛學院師生修學需要。
三、佛學院構築與內部功能
根據佛學院教學需要安靜的環境,又借助地形空間可能,我們把佛學院教學區即“三學堂”建造在寺院左後方的空地上,山泉入院,在院落中心形成一個曲徑回廊的園林景觀,可供師生課後休息放松。前門通往普敬院、普供院生活區、般若樓等,側門通過山澗拱橋沿石階路,與第二期的教學區、操場等相連。
院落以兩層主樓為中心左右分區,連接兩邊延伸折轉的三層教室、電教室、多個小型學術會議室、報刊閱覽室等。主樓設置會客室、教務處、辦公室等。
有關房間設置可以供300人以上師生教學用。
四、環境保護問題
因為景區的龍潭河水庫是供給數十萬城鎮居民生活用水,所以環境保護是景區建設最為重要的頭等大事。方法要因地制宜,生態環保,等。為了排污方便,景區生活區集中建設。
五、水電節能問題
利用山泉水,修建水塔等。
六、交通問題
為了環保,不破壞景觀,又要考慮不同年齡層次信仰者、游客,應有兩條交通線——即福道線,主要走景區電瓶車(雙車道,可走消防車)配以石階步行線,供游覽者、朝拜者行走方便。因為從福樂園到福慧寺、再到福報園距離不願,而且景點密集,不必車行。防止污染,也不宜車行。另一條從國道經龍鳳灣等地到佛學院和福慧寺的,主要用於生活貨運和游客離開景點。
七、景區聲光問題
八、消防問題
當地山水相間,泉水豐富。景區的都有穿越的山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