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前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活中的佛教

前 言

因為我學佛有年,故常有朋友和我談起佛教與社會的關系問題。

他們大都認為佛教創立在2500多年前,當今社會進步一日千裡,現在還信這古老的宗教,好像太落後於社會,有的甚至還把信佛與迷信、落後、不科學等同起來。

我認為佛教雖是宗教,它可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它是永遠與時俱進的。因為,它是一種學問,又是一種教育,其教主釋迦牟尼佛則是偉大的教育家。佛學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廣泛,而且還相當全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你都能選出適合時代、與社會現狀相適應的內容,如將這些精粹的理論加以弘揚,不但可以同社會的發展相協調,還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不過,要全面地回答這些問題,也很不容易,更不是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和解決的問題。為解燃眉之急,我特在近年所寫的論稿中,選編與佛教徒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二十余篇成書,名曰《生活中的佛教》。它是否真的能為社會所用,與時俱進,這也不是我說了算,我只是提出問題,告訴你佛教徒日常所應做的事,其余不用我多說,你在讀了本書之後,就可以作出你自己的結論。

今將我這次所選的幾篇要文,作一簡略介紹:

《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本文說明佛教是一種教育,釋迦牟尼佛則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該論分“釋迦世尊的教育及其特點”、“釋迦世尊是為人師表的楷模”等兩大部分,在前篇中,詳述“釋迦世尊的教育對象和目標”、“釋迦世尊的教育制度”、“釋迦世尊教育的內容”、“釋迦世尊教育的顯著效果”等四個方面;後者則細講釋迦牟尼佛為人師表的十四個方面,一位教師能做到這十四點,可以說是十全十美了,這樣的教師以“偉大的教育家”相稱,一點都不過譽。

《佛教與淨化人心》一文,從因果與戒律是淨化人心的前提開始,說明佛學從超脫人生之本相來淨化人生。其具體淨化的道路,是依“八正道”去做。其培養高尚人格之目標的實現,則以施行六度作保證。現代的佛教,如能真正依其教義、教規去做,則一定是淨化人生的宗教。

《淨土思想並非消極》這篇論著說明,信仰淨土的人,在佛教內是一個相當大的群體,在一般人看來,信仰淨土宗的人一心向往西方極樂世界,好像很消極。但往生西方淨土的條件很多,而且十分嚴格。本文所舉的,只是佛經對四眾弟子要求的一部分,是淨土宗學人都應該做的。雖然只是舉出一部分,但只要照此實行,就具備了社會上做一個好人的道德標准。因此,佛教淨土思想及信仰佛教淨土宗的人並非消極,淨土信仰者完全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能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重大貢獻。本書中其余幾篇有關淨土之作,同樣能說明這些問題。

《天台忏法與社會和諧發展》,“天台止觀”向有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十境、百法成乘等,智者大師將其概括成“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和“圓頓止觀”三種。圓頓止觀不歷次第,初後不二,一塵一香,法法互具,當處圓融。其修持之法,具如《摩诃止觀》所述,此法門是智者大師在天台山華頂峰妙悟後之極談,是大師實踐門之真髓。天台宗圓頓止觀的修行方法,一向是以清淨持戒、忏罪悔過為基礎,進而修止觀以得定發慧,這正與中國佛教行之久遠的“禮忏”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中國忏法的精神含義與實踐要領,皆源於天台的教觀思想。而其中時常以忏悔罪業,來警惕自身之身、口、意三業,可使常人探取良知,對社會道德的提高,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天台忏法對我們今天的構建和諧社會,能發揮其重大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看禅與身心健康》,本文從禅及禅在我國的流傳開始,講明中國禅之特色,並以此說明習禅者所具的條件有:發菩提心、深信緣起性空的因果關系、嚴持戒律、素食等等。由於禅修,故其智慧深廣,處事有條不紊,心態平衡,身體健康。接著介紹了現代醫學對防病、治病,維護和開拓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研究措施,其結果正與習禅者對自身的要求不謀而合,故真正的禅人身心健康。本文以此說明佛教非但是與時俱進的宗教,也說明了禅在現代社會存在的必要性。

《正在被人們認識的佛教素食》,佛教是講慈悲平等的,故佛教徒主張素食,食素是我國漢地佛教的特色。特別是由於梁武帝的提倡,我國漢傳佛教信徒,迄今仍保持著素食的良好飲食習慣。佛教徒主張素食,其目的是實行戒殺護生,培養慈悲心,因此素食與佛教有殊勝的因緣。隨著時間的推移,素食已成為我國飲食體系中的一大流派,佛教寺院中的素菜烹調技藝,更以其色香味形俱佳,傾倒了古今中外多少食客;同時素菜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鹽、鈣、有機酸、蛋白質、糖分等,能調節人體器官的功能,增強體質,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由於素食的好處多多,吃素的人群在不斷增加,故我在無錫召開“人間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此介紹素食之文,以作弘揚。

《佛教景觀與旅游經濟的發展》,說明佛教特別是佛教景區對旅游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並談了開拓佛教旅游的九個新方向。

《圓瑛大師的“三求”與契時契機》,本文通過介紹圓瑛大師的簡歷,來說明大師由禅入淨的修行過程。大師所創導的“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的“三求”,是契機、契理、自他兩利,並且是有益社會的、符合實際的修行道路。

《淨土宗與終極關懷》,許多人都希望長生不老,但死亡不會因人們的懼怕而消失。現代醫學的進步,可以減輕許多人患病時的痛苦,但絕不能使人長生不死。某些疾病確會對瀕死的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於是有的病人就希望早日結束生命,因此“安樂死”應運而出現;也有些老年人不希望自己因久病臥床而給別人添麻煩,免得年輕人把他看成累贅,因而希望早些死去,這樣又往往產生“自殺”。為了減輕臨終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科學家致力於運用科學的心理輔導方法,高超的臨床護理手段,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和生理痛苦,讓彌留之際的傷病人員平靜安詳地告別人世,於是“臨終關懷”研究應運而生。“臨終關懷”的研究,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工作,即使調動醫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護理學的科學工作者,還難以使人“優死”。隨著人們對死亡認識的深化,“安樂死”也應運而生,但其與“臨終關懷”相比,則後者更積極,更能符合多數人的意願。直到現在為止,人們總覺得“安樂死”也好,“臨終關懷”也好,都遠遠未能解決患者懼怕死的心理。佛教徒與一般入不同,人們忌諱談死,佛教徒是懂得有生必有死,是最能正確對待生死的。同時,在佛教中早有一套最好的“終極關懷”的方法——淨土宗的臨終助念。我們佛教的其他宗派雖然也很重視生死,然其操作卻不如淨土宗那樣處處可行。特別是淨宗的教義與修持在正視死亡方面,早已渾然一體了,這是社會上所有的“終極關懷”方法望塵莫及的。人總免不了要死,這是任何人也逃脫不了的事實。學佛修持,非但要活得有意義,死時也應安詳自在。佛教對“死亡”這一生命現象,早就圓滿地解決了。佛教徒能安詳捨報,有的還能自知死期,於沐浴、禮佛後或坐脫或立亡,而毫無痛苦,這種境界是非佛門弟子無法達到的。當然,也不是所有佛教徒都能做到這一點,他們有的雖對死亡早就有清楚的認識,不會有懼怕的心理,但業重者臨終時仍會有痛苦,或心情不安,故須對其作開示、助念佛號,以增長其正念,助其往生。如臨終前的關懷工作做不好,則病者往生隨業受生,因此說臨終之一瞬間甚為重要。助人臨終時往生極樂淨土,是最好、最大的終極關懷。

《立社念佛萬古師》,我國人知有西方淨土,當從大乘佛經開始傳譯為始。東漢支婁迦谶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和《道行般若經》,是為我國大乘佛經傳譯的開始,般若與淨土思想同傳我國。阙公則與其弟子衛士度的信仰彌陀淨土,是現存文獻中有關彌陀淨土信仰的最早記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為一代佛教之偉才。大師僧格尊嚴,不畏權勢,惟道是從,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僧格形象。大師道盛德隆,威神莫測,迻譯佛典,啟建蓮社,譽滿寰宇,終得上品往生。今文略其余,專談大師結白蓮社念佛,以明淨土宗師之風范。

《學佛修行萬善同歸——兼論延壽大師的(四料簡)》,永明延壽(904—975)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他精通三藏、著作甚豐,不但是禅宗中很有名的祖師,又是禅淨合一的創導者,是淨土宗的宗師,為自宋以來學佛四眾最崇拜的人。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到唐代大乘八宗都很盛行,特別是禅宗和淨土宗,在民間已很普及。到宋朝,因為經歷了五胡之亂的戰爭破壞,研究佛學和修行的人逐漸衰少,可以說當時學佛的人,不是習禅的就是念佛者。因為禅淨兩宗的入門方便不同,用功的方法又兩異:禅宗講明心見性,立地成佛;淨土宗則是念佛名號,發願往生淨土。禅宗旨在仗自力而即心悟道,即身成佛;淨土宗則仗他力求生極樂,待花開見佛,證悟無生。又由於當時多數的學佛者,不明兩宗要旨及其本體上的一致性,故多相互攻擊,有勢不相容之狀。因此,禅淨兩宗對立嚴重,參禅者不許念佛,念佛的人絕不參禅,中間有條明顯的鴻溝。永明延壽大師見此情況,遂作《萬善同歸集》。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強調悟與修的統一,大師說:“萬法唯心,應須廣行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滯真修”。主張禅淨雙修,對禅宗學人輕視佛教善行,不重佛教經典,輕視他宗等作了批評,提倡禅淨融合、禅淨雙修,在大師的《四料簡》中,更具體地明確了這一觀點。大師的主張,使修學佛法的人,對於禅淨兩宗的無二本體和人們不同的修行方法,更加明確,從而使我國佛教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禅淨兩宗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其余各篇因限於篇幅,就不作一一介紹了。

此外,在筆者舊作“三路”:《一生解脫之路》、《祥和灑脫之路》、《通向極樂之路》及《香光居文選》的《名山古剎漫游》、《佛經典故趣聞錄》、《觀想念佛淺講》等其余各書中,都有可資參考的材料,以上各書除《名山古剎漫游》系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以外,其余都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有此需要的讀者,可自行檢閱。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序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佛教教育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