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圓瑛大師的“三求”與契時契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活中的佛教

圓瑛大師的“三求”與契時契機

提要本文通過介紹圓瑛大師的簡歷,來說明大師由禅入淨的修行過程。大師所創導的“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三求,是契機、契理自他兩利的,符合實際修行道路。

大師簡傳

圓瑛(1878~1953)大師,名宏悟,別號韬光,又號三求堂主人、一吼堂主人、靈源行者、離垢子,以字行。俗姓吳,名亨春,福建古田端上村人。5歲父母雙亡,由叔父照養,幼讀儒典,16歲應試中秀才。年齡漸長,感身世孤零,生出家之念,叔父不許。到19歲時大病中發願,如獲病愈,定出家為僧。

同年至鼓山湧泉寺出家,禮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為師。次年,從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先後於常州天寧寺冶開禅師習禅五載、後與太虛同隨天童寺寄禅等學法參禅6年。其後又從通智、谛閒、祖印、慧明等修習教觀,並精研《楞嚴經》。1908年開法於泉州湧泉寺後,聲譽漸著。宣統元年(1909)主持寧波接待寺,並於寺創辦佛教講習所。1914年,八指頭陀敬安為保護全國寺產,在上海聯合17省僧侶代表,成立中華佛教總會,大師任參議長。曾講經於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廈門和台灣等地,遠及南洋。1924年,任泉州開元寺住持,與轉道、轉物發願重興開元寺。1925年,於開元寺創辦佛教慈兒院,自任院長。1929年與太虛共同發起成立中國佛教會,被推為會長。1931年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時,與太虛見解有別,太虛退出,大師連任七屆會長。

1930年,師被選任寧波天童寺方丈,5月進院時即提出“為法為人,盡心盡力”的住持原則,並以“十二不”與大眾共勉:不貪名、不圖利、不舞弊、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強、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責、不徇情、不背理等。

1935年,大師在上海創建圓明講堂。1937年,接任鼓山湧泉寺住持。抗日戰爭時期,大師在上海組織僧侶救護隊,辦難民收容所,並赴南洋募集經費援助抗戰。1939年秋回國後,在圓明講堂組織圓明蓮池念佛會;10月,在圓明講堂突遭日本憲兵逮捕,以“抗日救國”問罪。日本憲兵隊曾企圖誘迫其合作,但遭堅決拒絕。出獄後,專心注經講學。1940年,於圓明講堂組成圓明法施會。1945年,大師鑒於弘法人才缺乏,開辦“楞嚴專宗學院”於圓明講堂,自任院長,還聘應慈、興慈兩位法師授課。

1952年代表全國佛教徒出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成立,被推選為第一任會長,為團結全國佛教徒和保衛世界和平事業作出新的貢獻。同年9月病逝於寧波天童寺。著作甚多,有《楞嚴經講義》、《大乘起信論講義》、《住持禅宗語錄》、《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勸修念佛法門》、《一吼堂詩集》、《一吼堂文集》等近20種,後合編為《圓瑛法匯》行世。

圓瑛大師由禅入淨的實踐

圓瑛大師,自21歲從福州到江蘇常州天寧寺,親近禅宗尊宿冶開禅師修禅五載。時常定境現前,身心廓然,曾於定中悟後寫了一偈:

狂心歇處幻身融,內外根塵色即空,

洞徹靈明無掛礙,千差萬別一時通。

到了26歲,轉到寧波天童寺,從寄禅和尚參究。至28歲的冬天,在禅七中覺到身心俱空,又說偈雲:

山窮水盡轉身來,迫得金剛正眼開,

始識到家無一事,涅槃生死絕安排。

36歲以後,因讀永明延壽和雲棲蓮池等大師的淨土著作,開始深信淨土念佛法門,並從此致力於禅淨雙修,由事念而歸理念。正如永明大師《四料簡》說的:“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圓公大師後來數十年,力弘淨土,到處講經說教,勸人念佛。曾經講演《阿彌陀經要解》、《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起信論》、《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等許多淨土法門的經論多遍,並對上述經論著有講義流通於世,利益眾生。又曾經講過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和《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力勸修念佛法門,普度眾生,同生西方極樂淨土。

在他76歲病勢嚴重時刻,仍堅持一心念佛,囑咐隨侍左右的許多弟子說:“我今身心,尚感安樂,無掛無礙。出家人置生死於度外,以疾病為助緣,余號‘三求堂主人’,平生都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為宗旨。現在福慧已求,最後只有求生淨土。汝等立身處世,須以三求為正確修學方針。更希望廣大佛教道友、信徒,以此三求為真正學佛宗旨。”並說偈雲:

唯有一宗事,但念阿彌陀,求生於淨土,上品紫金台。

大師還把古詩:“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改為: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前程何處是,念佛度春秋。

又囑咐弟子寫了一張紙條貼在病房的牆壁上:“來者念佛,是真蓮友。”由此可知,大師身染重病之時,仍能作得到主,真正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不愧為三求堂主人。

試析“三求”的內涵

大師提倡的三求是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不懂佛法的人看起來這好像很粗淺,亦帶有為個人求這求那的自私自利的味道,但絕對不是這樣的!首先福和慧是成佛的根本,稱為兩種莊嚴。佛稱兩足尊,沒有最大的福和最圓滿的智慧是不能成佛的;這對求生淨土的佛弟子來說,也很有必要,沒有福慧是不能信受這個易行難信之法的。

有些人的發心很高,他說:“我要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也要在娑婆世界成佛”。看來這個發心很好,但真正要在這裡成佛是很困難的。佛雖然告訴我們,佛法的一切法門都能了脫生死。不過你要一生了脫,除非你是上根利器者,若中下根的人則需歷劫修行方可,而且往往投胎受生,容易昏迷退墮,那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出離輪回了。所以我們末法學佛的眾生,應該作認真衡量,不要捨易求難,好高骛遠。

福的分類與求福

福與禍相對,古人謂福運、福氣,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幸福,想得到幸福就需要求福。一般人所求的是世間之福,人們稱財色名食睡為五福,以為“五福臨門”就是最幸福的事。以佛教徒來說,如果不積福、不種福田而只知盡情地享福,禍也往往會伴之而來,因為這是人天福報,是有漏之福。故一般不信佛的人所求的是世間之福,其福少而狹,並且易失。佛教所講的福,包括世出世間之福,這才是大福報,有此福報才能最後成佛,因此佛教徒也必須求福。下面我們就簡單地談一下佛教對福的看法:

據《增一阿含經》卷十二所說,福業有三種:一施福業,施與貧窮之人,由施而獲世出世之福利,謂之施福業;二平等福業,以平等之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因而成世出世之福利,謂之平等福業;三思維福業,以智慧思維觀察出離之法,為出世福善之業,謂之思維福業。在陳孝義居士編的《佛學常見詞匯》中,說到三種福業是世福、戒福、行福。其中:世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發菩提心,修行佛道。因為大師講“=求”,其目的在求生淨土,故我再以《觀無量壽佛經》為例,該經說.“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要得到福,必須求福。這個求福不是求佛菩薩賜福,而是要我們腳踏實地去做,像農民種田一樣地付出辛勤的勞動,故名之為種福田。佛教最常講的福田有八種,如《梵網經菩薩戒義疏》所載:“八福田者,謂佛、聖人、僧三種,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濟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若人能向此八種恭敬供養,慈愍惠施,則皆能生無量之福果,故稱為福田。這好比農民之努力耕種田地,則可獲秋天的豐收。下面對八福田稍加解釋:

一、佛田佛,梵語具雲佛陀,漢譯為覺,就是覺道具足圓滿,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人能恭敬供養,豈但獲一切福,亦能滅一切罪,故名佛田。這裡的“世出世間”的意思是:世指人、天;出世間即聲聞、緣覺、菩薩。

二、聖人田 指聲聞、緣覺、菩薩,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名聖人田。“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僧田僧,梵語具雲僧伽,漢譯為和合眾,謂處眾和同,敬順無诤,是佛弟子。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僧田。

四、和尚田 和尚,梵語邬波遮迦,古於阗國譯雲和尚,漢譯為力生,即教授師。謂出家者,因師教誨之力,生長法身,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和尚田。

五、阇黎田 阇黎,梵語具雲阿阇黎,漢譯為正行。以能糾正弟子之行,就是求戒時教授、得戒等師。因依阇黎所教授之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阇黎田。

六、父田 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於長,教誡育養,其恩極大,但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父田。

七、母田 母親自懷孕、分娩,以至乳哺撫育,護持長養,愍念劬勞,其恩極大,做子女的理應竭力奉養,雖不應有求福之念。但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母田。

八、病田 指見人有病,應當念其痛苦,用心療救,給與醫藥,則能獲福,故名病田。

又賢首大師的《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談到:“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橋梁、三平治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苦厄、八設無遮大會”為八福田。

還有《賢者五福德經》講到,說法能得到五種福德:

一、長壽指前世說法時,所講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一一皆善。若好殺者,以聞法故,而能止殺,是故今世得長壽福德。

二、多財謂前世說法時,所講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教人布施。若盜竊者,聞法不盜,便能行施,是故今世得多財福德。

三、端正無比 謂前世說法時,所講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隨順正法。令聞法者,和氣安心,顏色悅怿,自生光澤,是故今世得端正無比福德。

四、名譽遠聞 謂前世說法時,所講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善及人。令聞法者,歸敬三寶,相從者眾,是故今世得名譽遠聞福德。

五、聰明大智 謂前世說法時,所講經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樂說無吝。令聞法者,妙慧開解,是故今世得聰明大智福德。

以上所舉之多種福田,皆是弘法利生之大事,是學佛者的本分。如佛教徒都這樣做,非但其本人能求到大福,亦大有利於人,不是既利己也更利人的好事嗎?

慧的含義及其重要作用

佛經中所講的慧,不是一般所認為的聰明才智,它是絕對正確的、無有私見的、既能自利更能利人的大智慧,在漢語中沒有確切的詞語可翻譯,因此在佛經中就直譯其音稱“般若”。

所謂般若,實際上它是由禅定證得的智慧。這種智慧是指認識真理,且能把握在認識真理時,又可貫通萬法,並應用於萬法中的、無錯誤的“知識”。這種智慧能生一切法樂,是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名根本智,它冥符於真理,而無能緣所緣之差別。《三藏法數》卷五載:“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謂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又根本智之名,相對於後得智而言。據《攝大乘論》所載:“從真如流出正體智,正體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經,名為勝流法界。通達勝流法界得無邊法音果。”分別有為事相的智,在佛為後得之權智;在凡夫則是虛妄之計度,凡夫若能離此虛妄之計度,而與真理冥合,則得“無分別智”,亦即佛之根本實智。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根本智慧,是認識眾生與萬法緣起性空的真理,也即是明了宇宙萬有之所以是普遍共同不變的原則;後得智慧,是認識真理後發生起的智慧,即是對機施教。於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緣現前,如果恰能給予適當的安排,使於法中都能發揮其差別的作用,而又不違背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後者亦叫如量智。如此說來學佛直至成佛的過程,也即是求智慧並達到智慧圓滿的過程,智慧在佛學中的作用即在於此。

學佛與求生淨土

從理上說,在世間上長期修福、修慧,即可達到成佛的目的。雖然一切法門皆能了脫生死,但要自力了脫,須具上根利器;中下根者歷劫修行亦難出離,因為中間往往投胎受生,容易昏迷退墮,深堪慨歎!故明代高僧蓮池大師,在《往生集》卷三中說:“士大夫英敏過人者,多自僧中來……迷而不返者什九,不負宿因者什一。其故何也?五濁惡世諸多退緣,賢者所難免也。故戒禅師身後為東坡,青禅師身後為曾魯公,哲禅師身後耽富貴多憂苦……古今知識,所以勸人捨五濁而求淨土也。”從上可知,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想得到了生死,是十分不易的。

在娑婆世界了生死十分不易,但往生極樂就不同了,《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說明一經往生,即永不退轉。為什麼能這樣呢?古大德有個比喻:在娑婆修行,如混濁的水,雖經澄清,渣滓未除,一經攪動,便沉渣泛起,仍變為濁水;在極樂修行,如澄清之後再去除渣滓,雖經攪動再也不會混濁。得阿鞞跋致,是圓證三不退了。在娑婆修行,要待見惑斷盡了證須陀洹果,才得位不退;到思惑也斷盡了證阿羅漢果,方可得行不退;直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時,才證念不退,但還沒有圓,要到等覺菩薩位才能圓證三不退。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不同了,即使你是帶業往生去的,見思惑都沒有斷,但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得阿鞞跋致,只有進步沒有後退的修行,自然成就無上菩提在握,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阿彌陀經》是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成就眾生最殊勝的法門,要有大福報的人才肯相信,圓瑛大師有大福報,他老人家相信這個法門,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呢?

“三求”與利益眾生

由於篇幅的限制,我們只能簡略地以《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三福為例來談。《觀無量壽佛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下面所講的三種福,是修淨業最初下手的修行方法: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一先修世間凡夫之福,就是說,你欲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是生到極樂世界,就可一生成佛了。既是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辦,故今應先做一個好人,若不先修成一個好人,那就成惡人,惡人造罪業,罪業會起障礙,有障礙那怎能生到西方去呢?所以應先修人間凡夫的福報。修世間凡夫什麼福報?第一孝順父母,第二奉事師長,因為父母師長對我們有大恩。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沒有父親母親,根本沒有我們這個人;沒有父母撫育,縱然生出來了,亦不會長大成人,所以父母的恩最重。第二、奉事師長,師長有教育之恩,沒有師長,我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一切做人的本領,全都沒有;還有我們都是學佛的人,師父教導我們做人與學佛的方法。所以,師長對我們有大恩,故應該報父母恩、報師長恩,也就是應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能知道報父母師長恩的人,推而廣之,其他親戚朋友,不論任何人,只要對你有好處、有恩惠,我們都要報答。人人都存報恩之心,那社會就會安定、就和樂,世界自然和平,所以這是關系到世問的治和亂的大事,很重要。

修十善業是佛法的基礎工夫,若不修十善業,則造十惡業,若是天天在造罪造惡業,這還算是修行者嗎?所以修十善業,是修行的基礎工夫。十惡業是身口意三業造出來的,身惡業有三種:殺、盜、YIN;口惡業有四種:妄言、绮語、惡口、兩舌;意即心意所造之惡業,亦有三種:貪心、扆心、愚癡心。因為十惡業中殺業最重,故特別提出不殺。怎樣才算不殺呢?要發慈心呀!對上面父母師長要發恭敬心,對下面一切眾生發慈悲心。慈悲心者,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法以慈悲心為根本,我要度一切眾生成佛,怎麼可以殺害他們的生命呢?眾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個,若把它唯一無二的生命斷了,那是最痛苦的事,所以造殺生業,是最重的一種惡業。慈心不殺是佛制的戒律,第一不許殺人,若是殺了人,便犯殺戒的重罪,不許忏悔。第二不許殺畜生,我們發大慈悲心,普度一切眾生,當然也要度畜生,度它還度不好,怎麼可以殺它呢?所以要有慈悲心,不可殺生。再進一步身口意三業,都要停止造十惡業,而修十善業。就是十種惡業統統不做,變成十種善業,這是修學佛法的基本工夫。這第一個福報,就是世間福報。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兩種福業,同於聲聞、緣覺二乘。此二乘人的福,是出世間的福。“受持三皈”: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佛法僧三寶之後,能得大福報,所以必須皈依三寶。皈依是初入佛門的第一步工夫,它是佛教的總綱,在家居士應當受三皈,出家還是要受持三皈,因為三皈,通徹全體佛教,它通於小乘,亦通於大乘。

“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具足眾戒中,包括四眾弟子的戒法。在家二眾戒,就是先受三皈依,然後進受五戒和八戒。出家二眾戒,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具足者各按本位具足圓滿受持。剛才說三皈依通於大小乘,受戒不同,小乘有小乘的戒法,大乘有大乘的戒法。大乘戒法就是菩薩戒,四眾弟子都應該受,出家人受出家菩薩戒,在家人受在家菩薩戒。這就是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威是很莊嚴的意思,即孔子所說“君子不重則不威”之威,是莊重的意思,不是威猛的威。儀者儀則,即是規則。出家人受持具足戒法,行住坐臥,都有一種威儀,統名四大威儀,詳細分析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應當全部如法受持,不得毀犯。為什麼單指著出家人講?出家人是人天師范,不但為人作師父,還要為天道眾生作師父,行住坐臥,不莊重怎麼行呢?所以出家人不可犯威儀。在家居士在整個佛教來說,他們既是佛教的護法者,同時也是學佛者,所以持居士戒也要注重威儀的修習。這持戒和守威儀,都是求福的。犯戒就造罪,能持戒就是修福。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是同於大乘菩薩修的福。我們要學大乘菩薩,第一要先發菩提心,菩提是梵語,譯成漢語是覺有情,即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為發菩提心。第二要深信因果,若是錯了因果,背了因果,就造了罪,故當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者,在凡夫位,以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信因果,這是現世因果。能了知因果通三世者為深信因果,如經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知道因果通三世,而只顧現世因果的話,有些行善的人,以因果說應當享福,他卻生活艱苦;有的造惡之人,理當受苦,他卻生活優裕。因此對因果便生懷疑,不敢相信。今示以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當知那行善之人,生活艱苦,是他前世沒有修福,故今生受苦;那個造惡者生活優裕,是他前世修了福,故今生富裕。“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惡人享福,是他前世修來的,但他今生作惡,來世決定沒有好結果,不但當個貧窮人當不到,還可能墮落到三惡道。那善人生活艱苦,還能行善,來生一定有好結果,因為他雖是個貧窮人,還能行善事,來生一定有好的結果,不但生人,還可能生天,一定在人天道享福。這就是今生作的什麼因,來生得的什麼果。講深信因果之“深”義,以能相信因果通三世,可算是深了。但只是在在凡夫位上,可說是深信因果,若較諸二乘因果,則凡夫位的三世因果是世間因果,為淺位因果。能相信修四谛、十二因緣法,可超出三界,了脫六道輪回,證得阿羅漢、辟支佛果,這個信心就深了,叫深位因果。這裡講到第三種福業,發菩提心以後的因果,是大乘的因果。和二乘因果比較起來,那是淺信,一定要相信大乘因果,才得名為深位因果。大乘因果,就是因位作菩薩,果位能夠成佛。作菩薩修的什麼因?六度萬行是也。修六度法門,開為萬種行門,這就是成佛之因,將來必定得成佛之果,能相信此等因果,才可謂深信因果。大乘又分權教大乘和實教大乘。權教大乘是權巧方便,為二乘人令回小向大,說的權巧方便大乘法,他們修的六度法,是依事相修的;而實教大乘是真實的大乘,他修六度是按理性修的。所以相信修六度之因,可以成佛,若是著了事相,非深信因果,要相信修六度,而依著六度的理性起修,亦即依自己本具之佛性起修,那才是真正成佛之因,才能真正證到成佛之果,要相信這個道理,才是深信因果。這第三種福是大乘福,先發菩提心,次要信因果,而且是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的工夫,自利利他,發了菩提心,信了因果,那只是個信心,要怎麼樣修行,怎麼樣了解呢?學佛法有四個步驟——信、解、行、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屬“信”;還需要了解甚深的佛理,要求解。求解從哪裡求?“讀誦大乘”。對本日讀,背本日誦。先對著大乘經典讀,讀熟了再背誦。有人說:大乘不是不著相嗎,為什麼還要讀誦經典?須知大乘不著相,是用功用到不著相的時候,才能夠不著相。大乘不著相,尤其是不著文字相,今者“讀誦大乘”,拼命的讀,拼命的背,若認為是著文字相,那是不懂佛法不著文字相的道理。佛法說不著文字相,是即文字而離文字,不是根本不讀大乘經為不著相,為離文字相,這樣就和那些不學佛法者一般愚癡,怎能叫做大乘的不著相,應叫做愚癡。所謂不著相者,是即文字而離文字,先當努力讀,讀熟了再背誦,腳踏實地的用工夫。讀時和誦時,隨文作觀,要了解它的道理,先是依文解義的了解,再進一步大開圓解,將經中圓滿的道理,統統解悟出來,到那時候,才能說不著相,因為他已開悟了,這叫做即文字而離文字;若是最初下手,經還沒有看,就要不著相,那是十足的愚癡行為。“讀誦大乘”是自利的行門,大乘經要利他,以下“勸進行者”這一句,就是利他的行門。勸是勸導、引誘。眾生不信大乘法,我要勸他信,這叫勸導;勸導他不聽,必須用方便引誘他信,就叫勸誘。進者將眾生接引到佛門裡來,叫做引進,再進一步,勸他努力修行,叫做精進。行者就是修行的人,此指新學的菩薩。先進的老菩薩,對未信大乘佛法的眾生,勸導他信仰大乘,既信之後,再勸勉他努力修行,這就叫做“勸進行者”。

上面所講的: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凡夫有漏之福業。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小乘之業。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業,但這大乘業須是真實大乘,權教大乘業還有不淨。所以不能落到權教大乘上。

那麼,我們學佛修行,為什麼要先修此三福呢?因為福與罪是相對待的,不修福就必造罪。我們要把凡夫轉變成聖人,把凡夫轉變為佛,若天天造罪,怎麼能成佛呢?若是修福就不造罪了。造罪則生障礙,不造罪沒有障礙,天天修福,則福報愈修愈大。求生西方要修淨業,要修福,還不要著相,理論愈讀愈高,愈讀愈深,但是下手必須從事相上下手。學佛本為求佛智慧,而佛號稱兩足尊,即福慧兩俱足的世尊,足者修行圓滿之意。修福如何修?行布施持戒。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都是培福。其次持戒修福,分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三皈戒、五戒、八戒,及在家菩薩戒等,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等都是修福的。戒律雖分多種,功能則統歸一致,止惡防非。我們眾生不知何者為非,何者為惡,佛有大智慧,他早就為我們抉擇出來了,哪些不應作,作了就是非,哪些不應做,做了就是惡,若是為非作惡,就是造罪。若是持戒清淨,不為非作惡,處處防非止惡,那就修了福。所以在家居士持戒亦修福,出家比丘、比丘尼持戒亦修福。以上所說的行布施持戒是修福,修福又名培福,即以新福培養夙福。修福培福既已得福,還須惜福,惜福即不要捨福,而盡量保存前生前世布施持戒修得來的福,不要濫用。這等於銀行存款,是從前賺得來的錢,現在不要隨便亂用。捨福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奢侈浪費,名為捨福。惜福是愛惜福報,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儉德。務須明白,儉是節儉,儉非悭吝,節儉在佛教謂之惜福,是對自己的生活,不要奢靡。節儉省下來的錢財,拿去布施救濟貧民,這時不能悭吝不捨,這道理必須了解清楚。

福報關系很重要,關系到自利,亦關系到利他。若是福報不夠,福太薄,乃是前生的關系,前生沒有修好。佛教不是定命論,定命論者說你該窮,該窮就得受窮。佛教是因緣論,我今生福薄,是前生沒有培福,即前生對布施持戒都做得很差,但可以在今生努力培,因為大家都懂得佛說布施持戒是修福的,同修蓮友們都可以在今生加倍努力的修,這就是因緣論。聽經修行這都是求智慧非修福,若是不注意修福報,而沒有福報的話,要修行就很困難,會有許多魔障,第一個是病魔,不修行用功沒有病,一修行用功,這個病那個病全來了。因為福報薄沒有錢,害了病也沒有醫藥費,如此怎麼去修行呢?此名病魔。福報不夠,想修行也不能修,因為福報不夠,生活就很艱苦,因為生活不充裕,從早忙到晚,收入還不夠吃飯,為謀生而辛勤勞苦,做得精疲力盡,也沒有時間好修行,這是事務魔。病魔、事務魔,統屬煩惱魔。煩惱者紛煩惱亂,使你身不安,心不安,怎麼能修行呢?這是貧窮的佛弟子,前生沒有修到福,今生薄福貧窮,所以今生要急起努力修福。你若是自利利他,福報愈培愈大,結果就能得到成佛的果報。三世諸佛都要從培福作起,才能夠成佛。即是說,若沒有福報,自己吃飯都成問題,怎麼能修行用功?自己生活不具足,怎能夠上供三寶,下利眾生?所以說一定要有福。前生培的有多少,我們自己不知道;今生栽培,自己可以作得主,這就是圓瑛大師提出要求福的原因所在。

大師所提倡的三求是相互關聯的,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必須有智慧,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更好地“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要想早日圓成菩提大願,就必須求生淨土,要求生淨土就必須修福、修慧,在修福、修慧的同時必能利益眾生,所以這是契時契機的,是與時俱進的。求慧和求生淨土兩個方面,上文都已談到一些,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再詳說了。

大師提倡的“三求”是實修之路

人之修行與不修行,主要在身、口、意三業。若身行惡事,口說惡言,意起惡念,即是不修行。我們能求福、求慧、求生淨土,能令三業清淨,即是修行之法。照上面所說能至誠、懇切地去求福、求慧,當然心、口、意三方面不雜亂而清淨。聞此念佛法門,對求生淨土深信不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字字從心生起,句句從口念出,字字從耳聽入,句句念得分明,無有間斷。心中唯有佛,佛外更無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則意業清淨,此即是意業修行;口念佛號,不說閒話,聲聲不離佛號,則口業清淨,此即是口業修行;意業不起念,身業無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攝,則身業清淨,此即是身業修行。如上所舉念佛能令三業清淨,可為修行之明證。所以說,念佛即是修行之法。

“三求”是圓瑛大師對學佛修行的簡要總結,淨土法門確實是收機最廣,影響最大,歷代以來之所以得到四眾弟子的信受奉行,其原因就在於它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穩當、最直捷、最圓、最頓的無上法門。最後,我懇切希望各位同修,遵循圓瑛大師所教導的“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侶(撰文者按:居士則‘侶’應改為‘師’)僧伽”,對淨土法門深信無疑,共發菩提大心,生以佛心,做好所應做的一切工作,祥和地生;終無遺憾,諸事圓滿告別親人,往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景觀與旅游經濟的發展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籌建“極樂世界苑”的設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