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靈陽寺2009農歷八月念佛七法會開示錄
(初五上午) 如何念佛往生
念經和誦經有什麼不同?用心念叫作念經,用嘴巴讀出來就是誦經。心中接受叫作念。我們平時講憶念,憶念不是用嘴巴憶念,是用心憶念。生命的解脫,生命就是人的心靈,心靈的解脫也叫生命解脫,心靈不解脫生命就有障礙。
憶念有兩個層次,第一是理解,第二是重在接受。比如《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說的“如母憶子,如子憶母”。母子之間,久不相見,在憶念當中目的就是想見面。但是於佛的道理,要重在理解受用,沒有理解就難得受用。比如我們念佛,都認為是念死人的,這種念頭就錯了。經文是教我們往生的,但是人又偏偏說往生是死的。如果往生是死的,祖師大德為什麼不說往死呢?為什麼又叫往生呢?
真正的念經念佛,就是要有受用。我們平時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叫誦佛,也叫作稱名號,稱名誦佛,這種不是念佛。念佛是於稱名當中念著佛。如何達到這個層次呢?方法是自己念給自己聽,而不是念給別人聽。自己念給自己聽作用是什麼呢?表達自己接受。你們念給別人聽,意思是叫別人接受,不是你本人接受。那別人接受是別人得到好處,你自己接受自己才得到好處。就像你請別人吃飯,你只看著別人吃,你自己不吃,那別人吃飯別人飽,自己不吃自己不會飽,明白嗎?
既然佛所講的道理是生命解脫的道理,純粹稱名和誦念就能得到解脫嗎?我們知道飯能養命,光是嘴巴說“吃飯吃飯”,不真正吃下去肚子能飽嗎?人一定要吃飯才能得到養命。念佛名號,不一定是讀出聲來;稱佛名號就必定要說“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名號,也可以包含嘴巴讀出來,但是重於心中接受,這才叫作念。你心中沒有接受就是等於沒有吃飯一樣,你心中接受,等於你吃飯了。如同人有病了,要吃藥,光念藥、光說吃藥,沒有真正吃藥,病能好嗎?實實在在地吃下去才有作用。
如何念佛名號才有作用呢?經典曾經講到,念佛名號要一心不亂。有人說一心不亂就是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我認為這只是修行的一種層次,真正往生的方式不是這樣。往生方式是把念頭放在極樂世界裡面,不准有其他念頭。唯有一個念頭:我一定把命放在極樂世界裡面。然後我們念佛號就是等於把命運送到極樂世界,這是我理解的一心不亂。
這種方法,為什麼佛幫我們定位十念必生?就是你先把念頭放在極樂世界裡面,等於你把命放進極樂世界裡面了,然後念一句佛號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佛於名號中接引我了,第二我於名號中接受到了。這樣叫作一念一接受。
所以往生和修行不要混淆在一起。修行是訓練要功夫,而往生不是訓練要功夫的時候,是完成心願的決定。大家懂得完成心願的決定是什麼意思嗎?等於你的心願決定以後,於十念當中肯定沒有疑惑了。為什麼這樣解釋呢?因為經文有這麼一句話:至心信樂。至心就是唯一一個念頭——我必定要往生西方,沒有其他念頭。決定往生沒有動搖,就是《阿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
修行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是訓練為未來做好准備,往生是現在決定、現在完成。如果你是重病人,你不可能念到功夫成片,如果功夫成片那就不是病人了。病人的做法是一念一接受,自己能有力氣念出一句就接受這一句,假如下一句念不出來就算完成了。
那種閉氣十念的方法也不是往生的方法,是修行的方法。要斷氣的人能這樣念嗎?所以我通過實踐,就是一句一句地來,才是往生的方法。當然,那種閉氣十念的方法大家在修行當中也可以用,絕對沒有錯。但是你想接受十念必定往生的時候,絕對不能用那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