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心悟
“道由心悟”,出自於《六祖壇經》。據經中記載,皇宮內侍薛簡奉诏來迎請六祖進京,而六祖以有身疾相辭,願終林麓。後薛簡向惠能大師問法,他說京城的禅師們說過:“欲得會道,必須坐禅習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他就此問惠能大師,京城的禅師們如此之說對否,惠能大師當即回答:“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道由心悟”,這是六祖的教誨,是過來人的切身體驗,是指示一切學佛人學佛修持的要旨。如今親近佛學、佛教的人日趨增多,真可謂佛緣盛世。但對於“道由心悟”領會、著力的人不多。不少居士是看重學佛的方法,而不注重學佛的心悟,故而有不少人學佛多年卻一直是在佛門外徘徊,不得要領。對佛法理義的見地,對佛法的悟心,卻並未有什麼長勁。
佛學是一門教育,既是教育,就必須是心得。佛學是智慧之學,是智信,並非迷信,也非盲信。故此,佛法所得必須靠心悟,不是靠一招一式,靠高僧大德加持,或者念得幾個咒語便可以得到。招式也好,咒語也罷,那只是一種求法的輔助,不是學佛修持的目的。千萬不可將佛學作為一門神學來對待,不要將學佛搞得神秘化,搞得懸之又懸。這些觀點有的人信,有的人則不信。信的人中也有人提出:我就是在走一條心悟的路,但悟了多年,為什麼就悟不㈩一個頭緒來呢?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有心悟卻悟不出來,根結到底在那裡呢?根結在通理上。
“道由心悟”,悟什麼,其實就是悟理,悟法,悟佛法的實相。佛教中常有開悟之說,什麼是開悟?開悟就是將佛理悟透了,大徹大悟,悟出了佛法的真性、本性。若是佛理不通,如何悟?悟什麼?豈不是瞎悟。對此,有的人會質疑說,我們不是在讀佛經嗎,我們不是也是按照佛理所說的在悟理嗎,怎麼就悟不出來呢?這裡有個大障道,就是不信,因為不信或者信力不深,對佛理無法吃透,也就無法開悟。至此,又有人質疑,若說不信,又如何會來學佛?既是已經學佛,那肯定是信了。
一旦學佛,就真能解決“信”的問題了嗎? 《金剛經》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惠能大師說: “自性迷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對於大多數學佛人,要深信並透解這些佛言祖語是困難的,更不用說運用了。若是一個學佛人真正相信並透解了佛理,並將佛理融人到自己的意識、思想中,融化在整個生命之中,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場所和環境,都能本能地、自覺地用佛理認識世界,認識人生,這就是開悟了。
“道由心悟”之關鍵,首先要解決信的問題。因為只有信,才有信力,才有願力,才能通達佛理,也才能開悟,這是一個有機的鏈條。那麼如何解決信的問題呢,首先就要投入,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實話,真實不虛。既有心學佛,就要發大願。什麼是大願?就是了脫生死之願,這是學佛的真正願力。沒有這份願力,沒有出離之心,想悟法,那是不可能的。有了大願,就有願力,就會產生一種正信之力,在正信之力的支持下,學佛修持就有一種內在的動力,那麼無論處於什麼條件和環境中,都會精進學佛。如此學佛就是一種投入,一種生命的投入。這就是緣,就是佛緣。佛緣必定與過去世有關,但與今生的努力程度也有關。生命是自己的,生命的一切緣也都是生命自己創造的,沒有任何外在力量來左右。增強佛緣在自己,淡化佛緣也在自己。
心悟是一種現量,一種直覺。不是靠思維去認識、分析、判斷、推理。思維的這些功能在學習佛理時,可以用來加深對佛理的理解。悟是一個修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當思維深人到一定的程度,疑成一團,處於死角時,頓時一切放下,豁然開朗,打成一片,這就是悟。禅宗在修持上不是有棒喝、窮追猛打之說嗎?這就是切斷內外一切,直指人心,明心見性。心悟之境不可說,也無法說,一切只有自己去親身實踐,才會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