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宗密大師的佛學思想概述(高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宗密大師的佛學思想概述
高明
閩南佛學


  唐圭峰宗密大師,俗姓何,公元780互841年人。祖籍四川西充縣。28歲時從荷澤神會系下的道圓禅師出家。在幾十年的雲水生涯中,他志堅行苦,禅敦並弘,行解相宜,被後人尊為華嚴五祖。他的佛學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外會儒、釋、道三家,內通禅教二門的傾向。是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思想最豐富、最復雜灼大德之一。他的許多思想和見解,經過干余年的歷史風雲之後,逐現光輝,對我們的修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故此,筆者不慚淺陋,發幽光於萬一,拔一磚於寶山,對大師的主要佛學理論,做一簡單的概括和介紹。擊節引鳳,但如所願也。


  一、凡聖會通的性起學說
  宗密大師的佛學思想豐富多彩,但不是雜亂無章。在他現存的88卷共18部著述中,法界性起思想是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特別是在《圓覺經》和《華嚴經》的疏鈔和注解中,這一思想更為突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這一思想的產生和形成,究其來源,是對智俨、澄觀和神會等人觀點的繼承和發揮。他在讀誦澄觀的《華嚴經疏》時,曾這樣說:“吾禅遇南京,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舶之中,義天朗耀。今復得此大法,吾具幸哉!”①由此可見,《圓覺》和《華嚴》對他的思想體系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除此之外,《起信論》和唯識學,對他佛學思想的完善和成熟,也起過重要作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就是根據《起信論》一心二門三大的思想,來闡發他的一真法界學說的。
  一真法界的性起之說,是宗密大師宇宙觀和人生觀的具體體現。也是他建立其思想體系的基礎與核心。他認為,一真法界就是一心。“無有一法不是真界緣起。無有一法先於法界。”②“但唯一真法界,即諸佛眾生本源清淨心也。也就是說,宗密大師所講的一真法界,是宇宙人生的本體,這個本體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其沐是一,但又不是凝然不變,故有性起之義。所謂性起,就是體上起用,千變萬化而不離一心。所以,他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一中這樣說:“此宗所說真性,湛然靈明,全體即用故法爾常為萬法,法爾、常自寂然。寂然是全萬法之寂然。故不同虛空斷空頑癡而巳。萬法是全寂然之萬法,故不同遍計倒見定相之物。擁隔質礙,既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全是性起則性外更無別法。所以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熔融。”
  一真法界,除了性起之用外,還有緣起之相。宗密大師的緣起學說,與小乘的十二緣起相比,有著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周圓的理論。他認為,法界緣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染污緣起,二是清淨緣起。染污緣起又包括無始根本和展轉枝末。所謂無始根本,即獨頭無明。這個獨頭無明一方面不識自體法身真智,故稱迷真。另一方,面又別執妄心和一切質礙渚法,故又稱執妄。所謂展轉枝末,即煩惱、造業、受果三種障,都是依獨頭無明而起的,是無明熏真如的結果。
  清淨緣起也可以分力兩個部分。一是分別清淨,包括聲向、獨覺和權教菩薩。二是圓滿清淨,即實教菩薩與佛境。
  清淨緣起與染污緣起的關系,類似於十二因緣中的流轉和還滅二門。染污緣起是流轉生死的過程,清淨緣起是還滅成聖的必由之路。故而宗密大師把清淨緣起中的圓滿清淨開為頓悟和漸修二門。頓悟對治無始根本,漸修對治展轉枝末,並最終與性起相合,同歸一真法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統而言之,則淨緣起門翻前染緣起門,以合前性起門也。”④從而構成了法界緣起的“萬有即是一心”理論體系。當然,宗密大師的法界性起思想,並不僅此一點,他在《華嚴徑行願品疏鈔》、《注華嚴法界觀門》和《圓覺經大疏》等著作中,對法界緣起進行了許多重要的補充和發揮,特別是禅宗思想的吸收,使他的華嚴法界觀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征。


  二、《原人論》的五教說
  《原人論》是宗密大師的代表作之一。我們一般都認為,此書是作者對自己判敦觀的論述,但如果僅僅就此來認識此書的價值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宗密大師著《原人論》的目的,在該書的自序中說得很清楚。他說:“萬靈蠢蠢,皆有其本,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未有無根本而有枝末者,況三才中之最靈,而無本乎?……余今還依內外敦理,推窮萬法,初從淺至深。於習權敦者,斥滯令通,而極其本,後依了教,展示展轉生起之義,會偏令圓。而互於末,文有四篇,名《原人》也。”⑤由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原人論》一文,除了闡述自己的判教觀以外,還有考究萬物根本和會通內外各教,調解當時儒、釋、道三教矛盾的目的。不過本文只擬就其前一問題做一簡單介紹。
  宗密大師在《原人論》中提出了與華嚴原始判教小、始、終、頓、圓完全不同的新五教說。這五教是:
  1、人天教   
  是指“佛為初心人,且說三世業報,善惡因果,謂造上品十惡,死墮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故佛且類世五常之教,令持五戒,得免三途,生人道中。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修四禅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故名人天教也。”⑥很明顯,宗密關於人天敦的定義,包括印度少數外道和中國本土的儒道二家,佛教內部沒有證得出世離欲者,也在這個范疇之中。
  2,小乘教
  指以修無我智,求自我解脫為主的聲聞和緣覺。
  3、大乘法相教
  指大乘有宗,亦即唯識宗。此宗主張“一切有情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識阿賴耶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皆能變現白分所緣,都無實法。”⑦宗密大師認為這種說法是不了義和不究竟的。
  4、大乘破相教
  即大乘空宗,包括印度的中觀系和中國的三論宗等。其基本理論是主張心境皆空,空是根本,空是究竟,其立論風格是以破為主,不僅破大乘有宗,而且破小乘教和人天教,自已是一法不立的。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自己也受到破斥。宗密大師認為:“若心境皆無,知無者誰?又若都無實法,依何現諸虛妄?且現見世間虛妄之物,未有不依實法而能起者,如無濕性不變之水,何有虛妄假相之波?若為淨明不變之鏡,何有種種虛假之影T又,前說夢想夢境同虛妄者誠如所言,然此虛妄之夢,必依睡眠之人今既心境皆空,未審依何妄現?故知此教但破執情,亦未明顯真靈之性。故《法鼓經》雲:‘一切空經,是有余說。’《大品經》雲:‘空是大乘之初門'⑧故此,在宗密大師看來,空宗也是有缺陷的。
  5、一乘顯性教
  即主張菩提自性人人本具的華嚴宗和南禅。宗密大師認為,這是如來最圓滿最究竟的教法。此宗的所依經典,主要是《華嚴經》。該經出現品雲:“佛子,無一眾生不具,育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⑨但是,把南宗也歸入圓教,這是宗密大師與其他華嚴諸師不同的地方。這為唐宋以後禅宗大行於中土,奠定了重要的理淪基礎。同時也是我們研究宗密大師的思想時,應當特別注意的一點。


  三、《<禅源諸诠集>、都序》的撣教一致論  
  宗密大師,不僅是華嚴五祖,精研華嚴教義,而且是一位研究禅宗思想和禅宗史系傳承的專家。他曾經把禅宗各家诠釋佛法心印的句愒編輯成冊,叫《禅源諸诠集》(亦名《禅那理行諸诠集》),此書共收錄了著名禅宗大師的論著“殆且百家”,可惜的是原書已佚失,僅存其《都序》四卷和裴休的敘文一卷。盡管如此,我們仍可窺見宗密大師的禅宗思想頗有獨出心裁之處。另外,他為回答裴休之問而作的《禅門師資承襲圖》,用簡明的圖表和文字說明了禅宗的發展歷史以及宗中各派思想上的異同,也是研究禅宗的非常重要的歷史資料。   
  在《都序》一文中,大師首先提出了三禅三教之說。三禅是指禅家三宗,三教是指教下三派。三禅與三教各有深淺的不同,但又互相匹配對應,其關系是:

  佛心宗                             佛言宗
  (禅)三宗                          (教)三教
  1、自妄修心宗 ←———— →   1、密意依性說相教
  ①人天因果教
  ②斷惑滅苦樂教
  ③將識破境教
  2、泯絕無寄宗 ←———— →    2、密意破相顯性教
  3、直顯心性宗 ←————→     3、顯示真心即性教 
  以上三禅和三教,雖有深淺,頓漸和    權實的不同,但可會通一味,其關系是:“三教三禅是一味法,故須先約三種佛教證三種佛心,然後禅教雙忘,心佛俱寂。俱即念皆佛,無一句而非禅教。”所以禅與教之間,本質是一致的,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為了建立這一理論,大師死舉了十條理由,現逐條引釋如下:1、師有本末,憑本印末故。
  此謂諸宗始祖都是佛陀,經是佛語,禅是佛心,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至於達摩所傳的心印法門,雖曰“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但其目的只是看到此土學人唯以名數為解,事相為行,執指為月,不知萬法唯心的道理,故而加以诃責。
  這是除病不法,不是要離文字而說出世部解脫。
  如果說達摩祖師的目的是除法,則他教授其得意弟子時,便不會頻贊《金剛》和《楞伽》了。他傳授法時,也不會內傳心印密語,外付衣缽了。
  2、禅有諸宗、互相違的反故。
  禅法傳到中國後,宗派林立,義解紛呈。有的以空為本,有的以知為源,有的認為寂寞方真,有的認為行坐皆是。有人雲:見今朝暮分別為作,一切皆妄;有人雲:分別為作而一切皆真。有的萬法悉存,有的兼佛亦泯。有的放意其志,有的拘束其心。有的以經律為所依,有的以經律為障道。在弘揚自宗的時候,總是毀污他類。不知至道歸一,精義無二的道理。所以大師在研經習教,遍修諸禅的基礎上,提出“法本稱理互通,通即互順”的觀點。調和了禅宗自家內的各種矛盾,化解了認為禅宗內部互相違反的疑團。
  3、經如繩墨,楷定邪正故。
  大師認為:“繩墨非巧,工巧者必以繩墨為憑,經論非禅,傳禅者必以准。”
  4、經有權實,須依了義故。
  謂佛陀講經說法時,有時是隨自意說r有時是隨他意說。有時是稱畢竟之理,有時是就當時之機。因此佛的教理,必然有頓、漸、大、小之別,了義和不了義之分。但是文雖敵體相違,義卻圓通無礙。龍藏浩瀚,旨歸是一,備尋一芷,即句句知宗。
  5、量有三種,勘契須同故。
  量,是佛家邏輯學的重要概念,是指決定事理的標准和知識。任何一項宗義的確立,都必須具備現量、比量、聖教量三個條件。現量是我們的感性知識。比量是感性知識基礎上通過推理而產生的理性知識。聖敦量是諸佛親證的宇宙人生真理,以佛陀所說的了義經典作為標准。這三種量,在勘契某一觀點是否正確時,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如果僅憑佛語,不白比度證悟自心,則是泛信,於己無益。如果僅取現量,不勘佛語,則不知正邪,等同外道諸師。如果僅用比量,則比度定犯;過失。故此我們立論時,要三量具足。現在禅宗已有現量和比量,若再以佛語這一聖教量印之,則三量備矣,堪稱完美無瑕。
  6、疑有多般,須通決故。
  宗密大師在辭眾入山習禅時,經常有人到他那裡提出疑難問題。有的當時就隨機作了解答,但大部分還要重新作一通解,故而他開了三禅三教之義來評一代禅教,總地回答眾人之問。
  7、法義不同,善須辯識故。
  宗密大師認為:“凡欲解諸法性相,先須辯得法義。依法解義,義即分明。以善诠法,法即顯著。”但是,“今時禅者多不識義,故但呼心為禅。講者多不識法,故但約名說義,隨名生執,難可會通。”所以他提出“約三宗經論相對照之,法義既顯,但歸一心,自然無诤。”的理論來。
  8、心通性相,名同義別故。
  心的概念,在佛教典籍中使用相當廣泛,有的毀心是賊,制令斷除。有的贊心是佛,勤令修習,種種相違,難以盡說。
  宗密大師參閱《勝鬉經》和《密嚴經》的講法,把心分為四種:①纥利陀耶,意為肉團心。②緣慮心,指八識。質多耶,意為集起心,專指第八識。④乾栗陀耶,意為堅實心,即真心是也。這四種心,前三是相,後一是性。依性起相,會相歸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他引用《勝鬉》為證曰:“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
  9、悟修頓漸,似反而符故。
  謂諸教下的權實二說與宗下的頓漸二門,看起來互相違背,實際上圓融符契。所謂頓漸與權實之分別,都是就機而言的。深奧的道理講給小學生聽,理是頓,但學的人不能接受,故其實是漸。淺顯的道理講給大學生聽,學的人很容易懂,看起來快,其實是慢了。所以真正的頓修頓悟,都應該是契理而又契機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宗密依此為據,用三宗配三教,充分顯示了其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
  10,師資傳授、須識藥病故。
  意即師傅在開示徒弟時,要有善巧方便,對症下藥。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教理知識與習禅經驗、在解脫之道上,已有所成就。其次要了解徒弟的根基種性,洞察他的毛病所在。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傳法授徒。用一個比喻來說,習禅學敦是識藥,觀察機緣是識病,只是病藥都懂的人才能作一個合格的醫生。否則,才閃一意、便謂已足,依恃小慧,即為人師,是非常危險的。以已之暗暗,何能示他人之昭昭呢?道理不是非常明顯嗎?
  綜上所述,宗密大師作為一代祖師,其思想博大精深,難以蠡測。從總的特點上看,他的一生都在力圖調和教內教外的矛盾,促使佛教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他的這種思想在當時尚有爭議,認為他“不守禅行,而廣講經淪,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但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宗密大師的佛學思想,卻有著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這是不言而喻的。
  注釋:①《法界宗五祖略論》
        ②(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一
        ④同上
        ⑤⑥⑦⑧《原人燴》
        ⑨《華嚴經.出現品》
        ⑩(11)(12)《禅源渚诠集都序》
          (13)《都序.敘》   
          (14)《勝鬘經》(14)《高僧傳》卷6

 

 

上一篇:周叔迦居士:唯識研究 第十二章 十二因緣
下一篇:周叔迦居士:唯識研究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