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唱的行履
寶唱,俗姓岑,吳郡人(今江蘇蘇州)。生於劉宗泰始元年(465)前後,年十八,投僧佑律師出家,佑江表僧望多所,制述……唱即始陶津,經律咨禀,承風建德,有聲宗祠,住莊嚴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①僧佑在莊嚴寺遍學經律,同時又從顧道曠等人研究。經史莊易,略通大義。②天監四年(505)被敕為新安寺主,先後幫助僧文編撰《眾經要鈔》,協助智藏等人編寫《義林》;輿僧朗合作撰《大般涅槃經注》;又同蕭綱編寫《法寶聯璧》等。自己執筆撰《續*輪論》七十多卷、《法集》一百三十卷。天監十一年(512)參與僧伽婆羅譯場筆受《阿育王經》、《解脫道論》等十一部經。天監十三年(514)開始自撰《名僧傳》三十一卷。十五年(516),華林園佛殿是梁武帝用來收集佛經的地方,曾命僧紹編撰《華林佛殿經目》。書成,梁武帝不滿意又敕命寶唱重撰。寶唱以此經綠為基礎,住述合離,甚有科據,編為四卷。同時,寶唱又撰《經律輿相》五十五卷,《比丘尼傳》四卷(據《開元釋教錄》卷六)。此外又撰有《眾經飯供聖僧法》等五種十七卷及《出要律儀》二十卷,然而均已佚失,《比丘尼傳》,《經律異相》尚存。
二、《比丘尼傳》的內容結構
《比丘尼傳》有序說佛法傳來後,最早的比丘尼是兩晉之際的淨檢,此後比丘尼增多,有的以苦節,禅觀著稱,有的隱逸、學問廣博而聞名於世。為了將她們的事跡記載下來。而年代推移,清規稍遠,英風將范於千載,志業未集乎方冊,每懷慨歎,其歲久也。始乃博采碑頌,廣搜記集,或訊之傳聞,或方之故老,诠序始終為之立傳。⑧起止年為357—361年,到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共一百五六十年。全書收有六十五人的正傳,而附見於,傳中的比丘尼五十二人(不含外來者)。比丘四十七人。卷一收柬晉十三人,卷二收劉宋二十三人,卷三收南齊十五人,卷四收梁十四人。
《比丘尼傳》分科不太詳細,綜觀全傳。一些比丘尼的類型也清晰可辨,如可例入:
(1)法師篇:有道馨。道儀善《小品》,道儀、淨曜能講《維摩》,智勝、淨行、妙擰、惠晖精通《涅槃》,妙樟講《法華》、《十地》,淨行學《成實》、《毗昙》、《華嚴》,惠晖講解佛性.又如淨檢。慧果,僧果、僧敬始受尼戒,道儀研究律藏,淨秀、法宣等人學習《十誦律》。
(2)彈師篇:如光靜、僧果、靜稱、法辯、僧蓋、法全、慧緒、淨秀、昙晖、僧述等均可列入彈師之類.
(3)神異篇:淨檢、道容、靜稱、馮尼等有神真之力。
(4)經師篇:如智賢、道儀、慧玉、道壽、玄藻、普照、僧念、惠晖誦持《法華》。慧玉誦《楞嚴》,慧本誦《大品》,僧端、馮尼誦《涅槃》,道貴誦《勝曼》及《無量壽經》。
(5)寫經造像:如慧瓊、安令首、慧睿、僧猛、淨秀、惠晖建寺安僧。而道瑗、慧木、智勝、僧述。法宣又以造像寫經為主。
三、《比丘尼傳》的史料價值
(1)記載了中國早期尼僧受戒。出家和修行情況:淨檢是中國內地最早的尼僧,她在西晉末年輿二十四位婦女從西域僧智山受十戒出家,住洛陽竹林寺。此後又從日支傳人《僧祗尼羯摩》及戒本,外國沙門昙摩竭多在洛陽立戒壇,淨檢等四人又從他受具足戒(見卷一《淨檢傳》).此為漠地尼僧團建立之始。元嘉十一年(434)割賓的僧伽拔摩於南林寺立戒壇,並請獅子國鐵薩羅等十一位尼僧為師,向僧果、寶賢、僧敬。德樂等三百余位比丘尼授戒(見卷二。三僧果、寶賢等人傳記),這是中國比丘尼二部僧受戒之始。④
(2)比丘尼輿上層社會的關系:《比丘尼傳》所收錄的尼僧,大多數是南朝的首都和各大城市為帝王貴族所供養,她們出身門第較高,出家後出入宮庭,為皇室人員所敬禮。因此也有尼僧干預政事的現象。如卷一記載,支妙音在晉孝武帝時得到司馬道子的寵信。常與晉孝武帝談論文章,珠玑不斷,後成為簡靜寺主。富傾都邑,貴賤宗事。⑤桓玄通過她示意皇帝任命殷仲堪任荊州刺史。宋·法淨參剿乙熙先的政變事件,也見於本書記載。此五公貴族與尼僧交往的記載也很多。
(3)反映了南朝尼僧僧官制度:南朝的尼僧僧官制度可溯源於束晉,如太元十年,尼支妙音被任命為筒靜寺主,成為一名有權有勢的基層僧官。劉宋時期,擔任尼寺寺主而著名僧史者,有青州景福寺主尼慧果,廣陵南安寺主尼慧瓊,京城寶賢寺主尼寶賢,永安寺主尼僧端,南晉陵主尼令玉⑥;在此基礎上。又於泰始二年(466)在京師設置尼僧僧局,敕任尼寶賢為都邑僧正,尼法淨為京邑都維那,全權監管京城一帶的尼僧事務。
從記載來看,這些尼僧僧官都有較高的行政能力,處理僧務的效率一點不遜色於男性僧官。如尼慧果綱紀景福寺,克已奉公。“贖遣之物,悉以人僧,眾業興隆,大小悅服”尼僧端治理永安寺。綱紀從務,均愛等接,大小悅服,久而彌敬”。尼寶賢和法淨的政績也很突出,她們在任上遇到尼僧紛紛二次受戒的問題,經她們果斷的處理也得到解決。尼僧僧官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個創舉,值得稱道。
(4)從側面反映了東晉南朝的佛教興盛情況:《比丘尼傳》所載的尼僧,多在南朝的首都和附近地區,其中三十七人住在首都建康;十三人散住在距離建康的各大城市,五人住在洛陽,三人住在江陵,還有一些分住在邊遠地區。《比丘尼傳》主要以南朝的首都和各大城市為帝王貴族所供養的比丘尼為主。而本書的起止時間。正是中國佛教的逐漸成熟時期。西域高僧束下,漢地名僧輩出,義學爭鳴,文化繁榮,《比丘尼傳》反映了此時的佛教興盛情況。
注釋:①②見《續高僧傳》卷一《寶唱傳》。
③《大正藏》五十卷P934
④《佑鄉卷十《後出雜心序》
⑤《大正藏》五十卷P936
⑥《比丘尼傳》卷二、卷四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