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開千古行者不能成佛之謎
自從釋迦牟尼應世二千多年以來,修行的人,千千萬萬,為什麼沒有一個人能成佛?這個千古之謎不知困惑了多少行人。有人認為菩薩道難行,佛道難成,把成佛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有人認為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能成佛,把成佛看成是遙遠的未來。堅持這類論點的人,往往忽視了釋尊在《楞嚴經》裡說過的這樣一段話: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善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馔,縱經塵劫,終不能得。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清楚說明古往今來諸修行者不能成佛的原因,主要是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用攀緣心,緣所緣境,厭妄趨真。他們不知道攀緣心是沒有自性的。如空中花,生無來處,剎那即滅,滅無去處,如幻如化。依攀緣心起修,產生的惡果有;凡夫起於貪著,攀緣三界六塵之緣,或生天道,或成魔王魔屬,則為分段生死的根本。二乘起於厭惡,攀緣真谛涅槃。菩薩雙捨二邊,攀緣但中理性,則為變易生死的根本。這三種人之所以生死相續,跳不出生死的牢籠,毛病出在用妄想心起修,背離了妙真如心。如《楞嚴經》卷二說:
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釋尊在這裡將這個千古之謎的謎底,昭示人們。菩薩最初發心,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上求佛道的不生不滅的果位,何啻煮沙成飯!眾所周知,修證的規律,因為生滅,則不能該於果海,果若生滅,則不能徹於因源。前面說的三種人,都是以生滅心為因,得到的果自然是二種生死根本。佛的圓滿菩提果位是不生不滅的,必須依不生不滅,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為本修因,才能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成佛的果地修證。《楞嚴經》卷六:把這條修證的道路,總結成為一切諸佛,成佛的必由之路。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二、遨游在常寂光淨土的太空裡
《楞嚴經》說的修持,是從常寂光淨七起步並終日遨游在常寂光淨土裡。《楞嚴經》將常寂光淨土,稱作。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常",即是“常住真心”的簡稱,“明淨"是寂光的同義語。意謂“常住真心”的體性,有二個顯著特點:一是常寂(淨),一切煩惱雜染,無有自性,如空中花,了不可得。二是常光(明),一切智慧,圓滿具足。這個常住真心,即是吾人現前一念,了了常知,不可昏昧,故名為佛。《楞嚴經》說: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不汝還者, 非汝而誰。
旨在說明吾人當前一念,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豎窮橫遍,當體絕待。譬如一剎那中,所見明月,即是亘古亘今之月,不可說它是短暫的。又如在一杯水中所現之月,即是天上月之全體,不可說是月的一小部分。又吾人現前一念,其體雖不可蹤跡,不可名狀,離過絕非,然大用無盡。
《楞嚴經》說: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陰入處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
隨舉一陰、一根、一塵、一識,皆如來藏之全體,非是少分。如千萬人仰視圓月,各見全體。又如每個人向不同方向走去,各見圓月隨之而去。可見吾人之常住真心,非一非多,亦一亦多。《楞嚴經》又將常住真心稱作如來藏。此如來藏心,即是眾生本具之理體。諸佛所證,只能發明本有,並非新得。
此如來藏心,以不變之性,熾然隨緣,正隨緣處,全體不變。以不變隨緣故,能一切俱即。於十法界中,若染若淨,若名若實,若依若正,隨拈一法,即是全體如來藏心。以隨緣不變故,能一切俱非。非蘊處界,非十二因緣,非四谛智得,非六度彼岸;非如來三號,非涅槃四德。說明如來藏心的離言絕慮,什麼都不是,不是也不是。一切俱非,名如實空如來藏,一切俱即,名如實不空如來藏。如來藏性,祛爾具足空與不空二義,其體元非空與不空,故能雙照空與不空。故藕益大師認為如來藏心,只有一體三義,後人不察,條然安立三名,致使尋章逐句之徒,誤認三名各有別體,實是頭上安頭。理解如來藏一體三義,應如藕益大師讀《般若偈》的那樣。《般若偈》雲: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藕益大師翻偈雲:
若離色見我, 離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乃至亦即亦離,不即不離,均成邪道。若能離執,離分別計度,四句則成四門,門門皆可入道。能像藕益大師這樣圓離四謗,圓具四門,邀游常寂光淨土者,實為罕見。
三、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轉,具有轉捨,轉得二義。依,指染淨,迷悟等法之所依。轉依,即轉捨染法迷法之所依,轉得淨法悟法之所依。菩提是佛的究竟智德,照於菩提,照於解脫,照於涅槃,名為般若之果。涅槃是佛的究竟斷德,斷於三惑,斷於三業,斷於三上生死,名為解脫之果。這就是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的內涵。
轉依的具體內容: l、轉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依法,報,應三身菩提。
2,轉有漏,偏真無漏,出假神通非有漏非無漏三業,依空、無相、無願三解脫。
3、轉同居分段,方便變易。實報變易三報,依性淨,圓淨,方便淨三涅槃。
了解轉依的具體內容之後,還要掌握.染與淨,迷與悟之間的辯證關系。依圓理,開圓悟,起圓行,才能證圓果。明確認識到三惑即是三菩提,以離菩提性,無別惑可得,如離目無瞪。三業即是三解脫,以離解脫性,無別惑可得,如離手無拳。三土生死即是三涅槃,以離涅槃性,別無生死可得,如離空無花。所以大乘佛經反復強調,惑即般若,業即解脫,苦即祛身。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為了使人們明白這個道理,佛舉喻說: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水之與冰,從表相看來,堅流各異,但濕性相同。九法界眾生隨於染緣,迷本藏性,轉菩提為煩惱,轉涅槃為生死。喻之如水成冰,不唯失其流潤之相,連它的濕性,也使人難以辨認。然深思之,冰的濕性未嘗不在。因濕性在,其流潤之性沒有絲毫減少。唯有如來隨於淨緣,悟本藏性,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喻以冰還成水,不僅濕性昭然,還時而白浪濤天,時而滾滾東去,時而飛流直下。然水雖周流潤澤,而濕性無增。
因其濕性無增,流潤之性,也沒有絲毫增加。《楞嚴經》對此以濁水清水喻之。九法界眾生,生死五陰,喻諸濁水。佛界法性五陰,喻純清水。水的清濁雖異,體用沒有差別。體則同一濕性,用則同其流潤。以濁水中有清水性,不能於濁水之外,別求清水。於濁水中求清水,唯有澄濁法。《楞嚴經》用濁水外無清水的譬喻,說明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又用澄濁水得清水的道理,說明轉煩惱依菩提,轉生死依涅槃。《楞嚴經》所說依的重要原則,是先即後轉,不有即義,哪成轉義?不知眾生在迷的如來藏性,啷有諸佛所證的圓滿菩提了假如不信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性,或雖信本有而不相信現前的煩惱,業、苦,即是如來藏的全體大用,則何有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這般直下承當的本地風光?
四,轉依的道路——耳根四通
《楞嚴經》為開示眾生的道眼,在十番顯見,發妙明心之後,又舉四科,七大,本非因緣及自然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闡四科全事即理,明七大;全相皆性。依圓解,起圓修,二十五聖各陳圓通。依性德而起修,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十門一切門,一切門一門。若就此方根機,則獨以耳根為最超勝。故《楞嚴經》卷六說;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地, 實以聞中入。
旋汝倒聞機, 更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耳根圓通是以不生不滅的聞性為因果。因為一切眾生現前聞性,都是圓滿周遍,通達無礙,湛然常住。依此起修,便成不生不滅的果。如何修學耳根圓通?藕益大師在《楞嚴經玄義》卷下,概括為十個方面:
1、觀不思議境:我人現前一念聞性,即是不思議境。具足十界五陰,百界千如,無不炳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若迷此本聞,循聲流轉,則十界苦集,浩然無涯。·若悟此本聞,守於真常,則十界道滅,宛然無缺。是知三千性相,理具事造,總不離此現前一念聞性。
2、真正發菩提心:《楞嚴經》卷六說,觀世音菩薩回憶恆沙劫前,在觀世音佛前發菩提心,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此即觀世音菩薩,於圓通常性,廣興同體慈悲,願作無緣與拔。真正菩提心的只體內容是悲智雙運。上求自性佛道名智,下化自性眾生名悲。
3;安心止觀:觀世音菩薩介紹修證經驗時說: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入流是三止,止於三谛。亡所是三觀,破於三惑。最後達到入十法界道滅之流,亡十法界苦集之所。
4、破法遍:用圓頓止觀,破五陰諸法,無有不盡。
;5,識通塞:動靜二相是塞,了然不生是通。乃至寂滅現前,精妙未圓是塞,忽然超越是通。
6,道品調適;圓念處觀。能滅惡生善,即四正勤;能成就神通,即四如意足,能生善根,即五根,能摧五障,即五力,能分別道用,即七覺,能於安穩道中行,即八正。此之道品,又有觀行道品,相似道品,分證道品,深淺之不同。
7、對治助開:行者遇到魔障時,須結壇持如來佛頂神咒。如果因位若不用咒助修,果地如來何故出此秘密章句。
8、知位次: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句、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等位次漸增,不起增上慢心。或自謂滿足以濫極位,或未證謂證,未得謂得,誤將化城當成寶所。
9、能安忍:雖有五十種強、軟陰魔,不為所惑,我自巋然不動。
10、離法愛:即《楞嚴經》說的“盡聞不住"、“空覺極圓”,“生滅既滅”
的“不住"、“極”、“滅”等境界。皆於相似順道法愛,不起貪著之心,才能百尺竿頭再前進。
五、佛的生命觀——生命不息,奉獻不止
證得妙覺的位次,即是佛的果位。圓證法報應三身,圓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法身德統一切法,遍一切處,總攝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事物。般若德是佛的知見,稱為第一波羅密多。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是指佛觀察一切問題,無不符合客觀的實際。佛以般若德為報身。解脫德是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台。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佛以解脫德為應化身。佛的三德是集中在佛的應化身上。即是說佛以般若智照如如境,生起解脫的大用,只能體現在應化身上。
佛的應化身,即是菩薩行。因此大乘佛經說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王、大勢至、彌勒等諸大菩薩,皆是久遠劫來,;已經成佛。為修菩薩行,往返十方國土,隨機應化,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由此可見,佛的生命是奉獻、奉獻、再奉獻。奉獻即是菩薩行,《楞嚴經》稱為“諸菩薩萬行”。
行有二種,一慧行,二行行。就六度而言,般若名慧行,五波羅密名行行。慧行是正行,行行名助行。助行有顯密二種,清淨律儀為顯行,結壇心咒為密行。
《涅槃經》說菩薩行有五種:
(一)聖行。即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聖行有四: 1、具足根本,業清淨戒,菩薩要嚴持四根本律儀,皎若冰霜。
2,前後眷屬,余清淨戒。持四根本戒,一切枝葉,自不能生。心:三口四,生必無因。3,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心滅貪YIN,持佛淨戒,心地清涼,名覺清淨戒。
4、護持正念,念清淨戒。必便YIN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名念清淨戒。
定聖行有三:1、世間禅,即四禅,四尋、四空,總名十二門禅,一切凡夫外道r以六行觀修之,所謂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2、出世間禅,有觀、練,熏、修四種。3,出世上上禅,《楞嚴經》獨指觀音耳門三昧。
慧聖行,即四聖谛慧。有生滅四谛慧,無生四谛慧,無量四谛慧,無作四谛慧四種。
(二)梵行。梵是淨義,無二邊愛見,故名為淨。即是無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遍拔法界眾生之苦,遍與法界眾生之樂。為《楞嚴經》二十五聖所同證,因觀音當機,故詳述之。
(三)天行。天指第一義天。《楞嚴經》稱為涅槃天。初破識陰,登圓初住。
從此發行,進趣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覺,乃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皆是由理成行,故名天行。
(四)嬰兒行。菩薩依無緣大慈,觀眾生有種種小善之機,若不加以開發,不得生長。故以慈悲根力,和光利行。令諸眾生,得見菩薩同其始學,或示五戒十善之行,或示色無色界因行,以此俯同群小,提引成就。如《楞嚴》、《法華》所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隨類說法,皆屬嬰兒行。
(五)病行。菩薩證無緣大慈,觀一切眾生病,如同已病,故示同病而度脫之。如阿難於空王佛所,巳發菩提心。而今示墮YIN室,悔責多聞,發啟楞嚴大教,普利有情。
五聖行中,聖行、天行,為上求佛道之行。梵行、嬰兒行、病行,為下化眾生之行。此五行修時一心具足,故稱一心五行。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即圓頓五行。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即圓聖行。—向專心發菩薩願,即圓梵行。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捨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即圓天行。應身生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有情,與其同事,稱贊如來,即圓嬰兒行,圓病行。圓天行成,稱為大雄,圓聖行成,稱為大力,圓梵行、圓嬰兒行、圓病行成,稱為大慈悲。大雄、大力、大慈悲,即是如來奉獻不止的生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