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其它法師:佛學與美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學與美學
道仰
閩南佛學

前 言

美學從根本上講是認識論的問題,因而美學從來就是屬於哲學范疇的。

美學是專門研究“美”的一種學問,而藝術是創造“美”的一種技能,所以美學又是一種實踐論,方法論。它是以整個的宇宙美,人生美為對象,美的對象卻是給與人們以美的感受,也可以說是一種完全徹底的美的感受。佛教是美學的宗教,佛教的理論實踐(解行相應)就是一部美學史,它深入人們生活,以正命解決生活,維持生命,進行修持善法,最終達到淨化人生,美化國土。

從內容看:一部三藏十二部的經典講的都是美學,可知佛學的美學思想十分豐富。太虛大師對佛教的美學思想有精辟的論述,卻多被人們忽略,今就四個方面談談虛大師對佛教美學的貢獻。

一、美的基本原則

佛教就是講美育的一門宗教,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本身就是一部美學的叢書,佛陀是美育的指導者、教化者。佛陀弘化的基本思想是教育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也就是佛陀美學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則,它揭示了佛教的根本內容,告訴人們一種達到美的途徑和唯一方法。虛大師說:“若能從一家一鄉推行到一國,立可成為‘風和俗美’‘刑措政清’的清淨國家。”佛教是以佛學之智而求“真”,以佛法之悲而求“善”,以佛教藝術而求“美。”這一途徑和方法,就是成佛的階梯,謂“真、善、美”而入圓滿,由人圓滿而成聖人,覺已覺人,覺行圓滿而成佛。佛教美的基本原則是淨化人生,美化國土。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黨中央提出了“五講四美”、其中的“四美”就是美學中的一個主題,重點也是在於人生和環境上。四美是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但是如何達到和實現這些美呢?沒有作實質性的具體交待。而佛教則在七佛偈中已明確指出達到美的途徑、方法和標准,使自己的道德、行為、思想等符合美、符合真、符合善的基本原則。虛大師說:“若欲達到人類安穩快樂之目的,即在奉行不殺不盜等十善。如能實行此十善業,無有不得成就的。”佛教實踐美的方法和途徑就是淨持五戒(戒殺盜YIN妄酒)、奉行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瞋、不癡),使其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有毀犯,廣修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善法,以此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佛教在四攝法中提出愛語攝,這就是“四美”中的語言美;七佛偈中的“諸惡莫作”和佛學中的三無漏——戒、定、慧,都是對治眾生貪、瞋、癡三毒,是為了淨化人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被佛法的三無漏學洗滌干淨以後,就達到了“四美”中的心靈美;七佛偈中的“眾善奉行”這就是“四美”中的行為美;菩薩具備“莊嚴國土”的思想,其目的就是為了美化環境,這就是“四美”中的環境美。以上這些就是佛教怎樣達到美的途徑和方法。

佛教在四攝法中提出愛語攝,這就是“四美”中的語言美,七佛偈中的“諸惡莫作”和佛學中的三無漏學一一戒,定、慧,都是對治眾生貪、瞠、癡三毒,是為了淨化人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被佛法的三無漏學洗滌干淨以後,就達到了“四美”中的心靈美,七佛愒中的“眾善奉行"這就是“四美”中的行為美,菩薩具備“莊嚴國土"的思想,其目的就是為了美化環境,這就是“四美”中的環境美。以上這些就是佛教怎樣達到美的途徑和方法。

佛教所謂的美,是佛陀對於美的認識和美的對象,它給與人的美的感覺是完全徹底的,它不是直接作用於肉體(物欲,人欲)感覺而產生的一種暫時的感受,同樣又不是一種表面的東西,而是一種超個人主觀境域的“美”,是一種佛陀的“常、樂、我,淨”的美的感受,推己及人形成一種崇高偉大的精神,由此而達到超過任何形式的“美”、最終來完成人類最高尚,最徹底的盡善盡美的境界。

總之,佛教就是講美育、美學的一門宗教,與美學的關系是不可割離的,所以離開美育,美學來談佛教是不科學的。綜上可知,佛學是一部專門講美學的美學,其目的是為了使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等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厭離偽、惡,丑等現象,最終使社會成為一種理想的大同世——人間極樂淨土。

二、美的層次

“美”從層次看:世間的美學是一種低層次的美學,因為它還沒有離開世俗的貪欲和人我是非等煩惱,所以對美的境界的體悟有限,怎麼能達到超然於物外呢?而佛教在理論上主張“無我”,“不思善、不思惡”,提倡用緣起性空法則去對待萬事萬物,破除執著,所以佛教所講的美是超然於物外的,它是一種高層次的美學。佛學中的美學可分為三個層次來說明:  (1)五乘共法的完人美學,  (2)三乘共法的超人美學,  (3)大乘不共法的超超人美學。下面依次說明。

(1)完人美學:這是一種以人為主的不斷淨化的美,始從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終至菩薩乘佛果位,名之五乘共法。佛陀說明一切法都以此道理來闡述,是普遍的佛法要義。虛大師說:  “所謂學佛先從人做起,學成一個完善的好人,然後才談得上學佛,若人都不能做好,怎麼還能去學超凡入聖的佛陀?”所以學佛的人,敬佛法僧,信業果報,是最要緊的一著。不但流轉的六凡,出世的三乘,皆建立在業果上,就是最高無上的佛陀,也不出因果的范圍,因為要修大乘六度萬行的清淨殊勝因,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五乘共法,是以“進德增善美化人生",提倡“修習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的善生之道一一人生佛教”,這就是由持五戒作為做人的基礎,倡導“人成及佛成”,持六度而證得最高無上的究竟圓滿的佛果。這些五乘共法都是從現前人生而談起,從美化現實而建立人間淨土。從層次來講:五乘共法是佛學的美學思想基礎,這是從根本上淨化人心,由此次等到高級的美化佛果的境界,這種不斷淨化的美,是世間美學無可比擬的。

(2)超人美學;這是一種聲聞、緣·覺,菩薩聖人的超人的高層次美學,他們:由於以大乘之法作為自己共同遵循斷煩惱、了生死的共法。這些出世的聖人,認識了我們這個世間純粹是苦的、空的、不淨的,無常的,不自由的。所以積極的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下明了世界之真相,而知本來即是:常、樂,我,淨之世界,徹底推翻一切痛苦惡濁,得真解脫。求出世的涅槃之樂。這一美學之所以是超人的,它在於三乘聖人,依著四念處,四正勤以至八正道的基本道路,而去實踐進修,不求人天果報,唯一的目的,求證出世涅槃。教中所說的三法:印一一渚行無常,渚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三乘共法的標准,使三乘人了脫生死諸苦,證得涅槃寂靜。這三乘共法、較前高了一級,從他們首先遠離了有漏流轉法,此則不共人天,為求人天樂果的人所不能及。

(3)超超人美學:這是高級菩薩所有的,以實際行動去莊嚴國土,把大悲之心撒向一切有情,實現正報依報都美滿莊嚴的人間淨土,不厭生死,不住涅槃。虛大師說:“此大乘佛法,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學一切法門,普渡一切眾生,嚴淨無量國土,求成無上佛果,為其唯一的誓願,唯一的事業。"這超超人美學不共人天二乘的,唯獨菩薩專有,這就是“淨佛國土,當於眾生心行中求,眾生心淨,則國土淨。"

佛學就是一種高層次的不斷淨化人心,美化佛;國的美學,這種最高層次的美,是世間美學所不能及的。

 

三、佛陀的二報莊嚴

佛教的美,我們可以從佛陀的人生,宇宙的功德莊嚴窺其端倪。建設成就莊嚴的佛國淨土,  這是佛法界的宇宙,它是超出三界的諸妙淨土,所有莊嚴美妙,深廣無窮。《無量壽經》說:“法藏比丘發願之後,於不可思議劫,積植菩薩無量的德行。不生欲、瞋、害等覺念,不起欲、瞋、害等思想,不著色、聲、香、味、觸等法,由忍辱之力而成就,不計眾苦磨難,少欲知足,無貪,瞠、癡等三毒,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谄曲之心,和言愛語(愛語攝受眾生),先意承問,勇猛精進的志願永無厭倦,專求清白之法(善法),以惠利一切眾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父母,以大莊嚴具足眾生。令諸有情功德成就,住於空,無相、無願之法而無作無起,觀一切法如夢如幻。遠離粗言惡語和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之事,修習善法和自利利人,人我兼利之事。棄國捐王出家,絕去財色等法,自行六波羅密,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累諸功德。隨其生處、任意所欲(衣食隨意自至,諸寶行樹中隨意現十方國土之相),無量寶藏的自然發應(七寶池:八功德水)。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真正(菩提)之道。或為長者、居土、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王,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來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占如優昙缽羅,身上的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花香,繪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天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這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願莊嚴國土,創造和成就極樂世界的佛國。它是無量佛國之中的一個典型。試看:生活在極樂世界中的人們生活是何等自在,何等的自由,沒有半點煩惱,這就是佛陀法界的自然美。

佛陀法界的人生美,已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概括地加以說明了,經曰:“如是大小諸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釋迦牟尼佛在確證覺悟時贊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未能證得,如離妄想執著,一切智,無師智皆得現前。”

佛陀成就如是功德,顯示如是德相,即是無上的美,所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便是。佛陀的德能還體現在:“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這些都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佛陀是究竟圓滿、至善至美的聖人。《現觀莊嚴論》也說:求寂靜的聲聞種姓,遍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都是“補特伽羅無我”的智,引導趣入有余依、無余依的寂滅涅槃。大乘菩薩種姓,通達三乘因果差別道相的智慧(道種智),菩薩由此智為自利和利他,成辦世間諸眾生的種種饒益之事。到了究竟無上的佛果,證得一切相智,圓滿了諸法的性相,顯示諸法的實相,廣度有情,善巧說法,智慧辨才無礙。達到自利利他,至善盡美的境界。上述內容可知佛陀的依正二報的莊嚴。是不可思議的。

 

四、美的文化和生活

虛大師認為美學思想(或美的文化)是屬於生活的,離開了生活就無從談起美的文化。所以虛大師極力推從用文化藝術來美化環境,美化生活,提倡用美術對人們進行感化,豐富人民的生活,陶冶和淨化人們的身心,故把藝術同人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主要有二個方面。

(1)美的文化

大師認為:若欲人類文明,世界和平,非將工藝,文學等等基本生活充實起來,創造新的美術不可。新的美術出現,則人之精神高尚,生活有以寄托,行為亦善。行為善,則粗暴憂患自除——除則中國亦成安寧之中國。

這裡虛大師聽盼望“新的美術出現”,是把社會人類之和平結合起來對待,同時又把美術之美與善等同對待,希望在這基礎上建立一個“安寧之中國”。可見虛大師沒有把美學當成抽象的學問,而是把它當成淨化現實人類社會的銳利武器,說出美的真正價值,這一真知灼見,洞察美的真正內涵,實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佛教中的美學思想對於我國文化藝術領域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其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虛大師僅對我國藝術提出了個人的見解,他說:

在中國固有之美術,惟圖畫、音樂等,至於雕刻,塑像等則肇造於佛徒,後來漸成普及。

虛大師對我國的東方藝術中的美術極力稱贊,並又從其文化價值上,提出要保護其中的美術造像,大師認為:

單言之,東方文化最有價值者推美術,美術中以造像為最,造像復推佛教為最。由是觀之,則佛教美術在美術界之價值,可想見矣。

虛大師極力推崇美術,這也是有其原因的,事實上,美是調解矛盾的方法,使其超入和諧,所以美對於人類的情感沖動有著一種“淨化”的功能和作用,這一功能和作用以物質欲去代替,也是達不到如此理想的效用。所以大師認為:

美術即是由自心覺悟,而用各種方法顯示出來,使他人也能得同樣的覺悟,這就是佛教藝術的真義。

(2)美的生活,虛大師提出佛教美學的根本點就是美育,它的著重點在於提高人生的價值,不但要求物質生活上的享受,更要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使人生更加美滿與充實。事實上就是;佛法同人類生活如何結合。大師認為:

守持五戒,人倫的道德無缺,取得人的資格。學菩薩,應從做人起;否則,人格尚虧,菩薩的地位,便無從安置。

那麼,如何真正淨化人心,使人生更加有意義,生活更加美滿?虛大師認為:單單消極地去守持五戒,這遠遠還不夠,還得再要去積極地行持十善,利益社會,利益大眾。他說:

能行十善,便可進入從人而天,緣無貪、無瞠,無癡、其心境平靜清寧,已入於天人的境界,唯學菩薩者,是在成佛,不求個己享受為足,於人於天的境界中,更淬勵其智慧德行,淨化其他的大眾。菩薩,是永與大眾為友,不捨大眾,於大眾中學菩薩道。

人們在生活中,應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學習菩薩,建立一個有著美滿生活的人間淨土,人人行十善,持五戒,大家都來美化現實之人生,讓生活更加美滿充實。

 

五、太虛大師的美學思想

虛大師的美學思想,可以說是把實踐的美學和美學的實踐,加以很好的統一,內容是非常豐富多采的。太虛全書對美學方面的論述,占有很大的篇幅,大師將人生佛教,人間淨土等思想同美學加以結合闡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講美學,首先就要美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提倡用佛法來改造社會,淨化人生。主張以“進德增善美化人生”,  “修習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的善生之道”的人生佛教。又從美化現實之人生,而積極建設人間,將人間建設成為莊嚴的佛國,並以行動來付之於實踐。

虛大師的美學思想又可以說是佛學美學的中心,就是以進取之心對待現實的人生和世界,教導人們用進善之心,發願生生世世莊嚴國土,實現正報,依報都美滿,莊嚴人間淨土。    ;

虛大師的美學思想是非常豐富的,涉及到世間各個領域,其中有些論點,見解,實為精辟。這在當前的美學領域裡,還是理論上的禁區,至今未有那位美學大家能予突破。這美學論點、見解,主張,為美學的領域拓寬了研究的課題。隨著美學這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它的研究課題將更寬更廣,這一思想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們的普遍重視。另外,我國佛教美術藝術將會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們重視,這無疑將更好地起到淨化社會,淨化人生,美化國土,美化環境的作用。所以太虛大師的美學思想應在我國美學領域裡,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成就是光彩奪目的。

結    論

綜觀太虛大師的美學思想,對我們當前中國佛學研究提出了一門新課題,這就是佛教如何同社會相協調,如何更好地貫徹中國佛教協會提出的建設人間佛教的思想,發揚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和人間淨土思想。這些無疑會對當前的“兩個文明”建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今天如何對待建設人間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為佛教立足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起了鳴鑼開道的作用。
 

 

上一篇:林國良教授: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下一篇:林國良教授:“五重唯識”觀辨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