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能弘法師:第三次閉關隨筆 修行 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行(二)

覺知是錯誤或正確,是有智慧的覺知還是一般的覺知;

感受只是感受還是執著的感覺;

想象、觀念、命名,還是放下;

起習氣反應,還是放下習氣反應;

關鍵的要點要清楚。

正確的覺知感受的生滅無常,放下想的命名、觀念,只是如實的覺知生滅,不起貪嗔執著。

客觀的觀察身心的實相,放下任何的標簽和執取。

客觀的觀察身心的實相,不起習氣執著,保持明了的覺知,生起必然滅去,不添柴加火,讓不淨的種子燃燒干淨。

內觀就是如實的覺知當下身心的實相(無常、苦、空),而非想象。

對這個世間產生任何的貪愛和嗔恨都是在傷害自己,讓自己陷入痛苦、束縛。經常去了知當下對任何人、事、物產生貪愛、嗔恨時的苦,學會放下,保持了知而不繼續執取的心,解脫貪、嗔所引生的苦。

貪愛所引生的苦是如此迅速,可能在你未提起正念時已然來臨,理論上知道十二因緣的內容,但十二因緣的生滅流轉就在迷惑的當下發生著,能夠當下觀照到事實的真相才能真正了解經典。

南傳佛教四種護衛禅是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死隨念,此四種修行法門能保護修行者免遭危難。

了解唯識或南傳的名色分析,越了解微細,才越知道佛法的精深和修行戒定慧的重要。因為即使了解清楚心識的運作,而無真修行的功夫,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凡夫的心行習慣。唯有從粗至細至精至深的修行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了生死!

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嗔恨,安般念(觀息法)對治散亂,佛隨念對治業障重、信心不足、內心暗鈍,死隨念對治放逸、不精進。南傳佛教有系統、詳細的指導方法。

要得定力,得專注一善法門,念茲在茲,不忘失。無論行住坐臥,都在此善法門上,不胡思亂想,不昏沉無記,不懷疑、猶疑不定,放下貪嗔執取其它之人事,只是一心一意在此善法門上。如此朝在此,暮在此,功夫純熟自然得定,除必須專注思考之工作外總如此。

物質、心念(身心)皆變化無停,剎那生滅,故是無常;其無常變化、生滅不可依靠,故是苦;其因緣聚散,生滅無停,故無實體可得,故是無我、空性。從專注一心中出定,可經常如此觀照,看破放下貪嗔執取之心,消除業力、煩惱。

觀世音菩薩與此方眾生最為有緣,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無人不知。初學者可修爐香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心經、往生咒、彌陀聖號、觀音聖號無數、三皈依、回向。

一、爐香贊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三、開經偈

四、普門品

五、大悲咒(一遍或三遍、五遍、七遍,乃至四十九、一百零八遍)

六、心經

七、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

八、彌陀聖號十稱,觀音聖號 百千聲

九、三皈依

十、回向

此課可為早課。下午可誦《地藏經》、往生咒、贊彌陀偈、彌陀聖號、三皈、回向。

如時間少,也可單修一法門。

佛法的修行法不出止觀二門,而止觀以戒律為基礎。

止觀不出心地法門。

培養止(止為定),成就觀( 觀為慧)。止要不出錯,須先具正見。正見和正思維屬觀。沒有定力,觀即不能深刻;缺乏正見,定即易出偏差。

修習四念處,可以從一個念處開始,一個念處通達即可全部通達四念處。

無論從哪一個念處開始,都必須圓證五蘊空性而解脫。

五蘊即名色(精神與物質),即色、受、想、行、識。修四念處,不論從何念處下手,都必須辨識色、受、想、行、識,即名色的因緣,以了知其無常苦空的事實。下手可以從止觀次第上來,利根者可從觀上入手,具體修法應有善知識指導。

本心清淨,本覺圓滿,本自無縛無脫。頓悟者,徹證本心;漸修者依次第發心而契本源。

上根之人了知無明非實,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本自圓成,也非次第。

中下根者依三士道次第修證,積功累德漸斷習氣,終究圓滿也無差別。

根器不同,故功夫分開兩路,頓悟和漸修,結果無二般。

靜坐至心凝一處,分別妄想暫歇,清淨心光乍現,不要以為即是得道而大意,需知此是有分未破【注1】,阿賴耶識現前,第七識我執仍強烈,習氣種子未清淨,煩惱障未了,如果放任,則又墮入生死之中。

注1:有分未破:第八識未破。

深信眾生同一種性,由所聞佛法而信解眾生即諸佛,自己佛性具足,此只是解悟階段,屬於始覺;還須進一步的持戒、修止觀以達證本來面目,即理覺;理覺雖證,而習氣、煩惱未了,還須保任,消一分習氣證一分法身,此是證覺;證覺逐步圓滿,乃至等覺、妙覺。至妙覺才是真正三身四智圓滿而修成佛了。

所以初階段不能以為聽明白了就結束了,自以為真明白了,此是增上慢人,未證言證則犯大妄語。須知聽明白而信解佛性具足,眾生平等無二,一念覺為佛,一念迷為眾生,這只是解悟,從言語聽聞而來,並非自己證悟所出,故祖師曰:“從外入者,不是家珍。”要證悟還須落實戒定慧三學,而未曾達到妙覺,都不得自以為圓滿。今人每每易於驕躁,不肯老實真下功夫,稍有所得,即自大傲慢,於聽聞佛法,有點明白,即以為開悟,其實離真開悟還甚遠。

說眾生本來是佛只是本覺,能信解即是始覺,一般人只是聽聞信解就自以為是,實是可憐!有的則戒定慧未完全,道德為人不務實,稍有一點定中景象就以為開悟,其實是光影門頭漢,播弄精魂而已。

須知信解行證,缺一不可。行即曰四攝六度萬行須落實,然後才能實證了生死,至成就大覺。

有的聽人說法,聞得一、二句妙語,也以為是開悟了,其實不知祖師曰:“一句合頭語,萬年系驢橛。”真開悟(指證悟而非解悟)須證理體以上,若非歷劫善根深厚(頓悟),或無甚深戒定慧力(漸修),哪能頓斷疑根,了生脫死呢?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此屬頓悟漸修之見地、功夫,可悟本心而於日常間用功觀心、歷境驗心。即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消習氣臻圓滿。

依菩提道次第發心,修戒定慧三學屬漸修至頓悟者,須持戒、修止觀,再至證悟本心而歷境驗心。

此二路見地、修法出發有異,至圓滿處則一般無二。皆在破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但前者適合上根利智之士,後者適合中下根器者。

開悟次第:

開悟本無次第,應一悟即徹,然有立三關者——

一、初關,分別妄想暫歇,第六識暫止,心光乍現,了了分明。如神秀大師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因此時初歇妄想,第七識未空,阿賴耶識未淨,須時時照察保任,以免又落無明造業受苦。

二、重關,不單分別妄想歇,而且我執第七識空,證真如本性之真空境,了無一塵。如六祖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諸法空性,分別都無,無始我執破,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三、末後牢關,轉八識為大圓鏡智,證中道。真空妙用無二,橫說豎說,舉手投足無非妙道,所謂道在平常日用中。如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然三關要破,有次第破,也有頓破(即頓悟、頓了者,如曰:一镞破三關也。此非過來人不能)。想六祖市集上賣柴,聞《金剛經》“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悟,也是一時因緣際會而契入,並非一悟而徹,然其大丈夫氣象非同一般,敢於承擔,明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初見五祖聽其說“獦獠”時,即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之言,實令人驚詫,至五祖“令隨眾作務”,則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其語句句出人意料,可謂震爍千古,特別是當時是一個鄉下樵夫漢子,豈是不令人驚詫萬分麼?可見其自聞《金剛經》後,時時無所住的正念未失,故見五祖之應對皆是甚深般若。到槽廠苦行,聞神秀偈而出“本來無一物”之語令人大驚,以為肉身菩薩,可惜大眾似明白非明白,五祖又故意用鞋擦偈,遮止其事,既是保護六祖,也是令其能更深入,至日後槽廠問答,“猶欠篩在”之語,則證明無我空性之功夫純熟,故三更傳法,聞《金剛經》即悟中道,而傳佛心印,繼祖師位,此實千古之大徹悟表率!六祖其心至直,在集市聞《金剛經》語有所契入,即能自始至終,正念不失,斯為其大徹悟之原因。故六祖後來常教人行一直心,所謂“直心是道場”,此實是其見地、實踐之過來語;《六祖壇經》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皆是六祖自行實踐所以教人者,要明六祖徹悟之功夫,須從此二三昧上入手,此也即不離《金剛經》之見地也。

解脫道之破有分、破密集,一一從修證中來,其深刻性為一般人所不知。可參見帕奧禅師之南傳著作《如實知見》、《智慧之光》而有所了解!

當代南傳佛教傳承不同,但其真修實證實為了不起!如阿姜查之簡樸修行、帕奧禅師之系統修行皆是傑出代表。可資借鑒、了解!

平常人(凡夫)雖有佛性,但未聞法而不覺,未經修證而不能顯現無量妙功德,只因無始無明妄想習氣所遮,故即使信解,也須下功夫修行,非一朝一夕而能破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的。

凡夫的智慧屬慧心所有漏有為之覺察,而善惡之心理狀況經常起伏不定,並不象聖者之智慧乃無漏無為之洞照,故凡夫若不經常修戒定慧三學(無漏有為之善法),而以為一時之慧心所有點明白就放下功夫的話,則善惡有漏之心理就依然現前,煩惱、業障照樣不停。故此,以聽聞上有點明白,也只是意識分別而已,根本未歇下妄心,即使初歇分別心,未破我執,也是未證真空理體,只是心光初現而已,稍有不覺,習氣種子即現前遮蓋,豈可大意!

須知凡夫的慧心所是時起的,而佛之慧心所是恆起的、無為的,況凡夫之慧心所屬有為的,帶污染性,有時有漏,有時無漏,有時真明白,有時錯明白,其明白不能徹底可靠,故以分別意識學佛,未證空性,再廣學多聞,也是對境難自主的。真修行應在正見指導下,落實止觀,逐步斷有漏證無漏,從有為到無為才可靠。當然,功夫不能時斷時續,應恆常堅持,一門深入,逐步伏斷習氣、無明始可;即使當生未證無漏,但因總在正見正念之薰習中,也能臨終無錯亂,增上生沒有問題。

如果因果正見未樹立、五戒十善不真行、孝親尊師有虧、為人道德動機不純、出離心未發、五欲沉重,即使修學高深佛法,也是往往口說慈悲智慧,行為存心卑劣,違背因果,造諸惡業,必受諸苦。修行當務實,若資糧未足,還是按三士道次第培養資糧為是,這樣學佛才能得真實利益!

學佛的過程也即圓滿修行菩提道次第而究竟徹證佛心的過程,所以學佛修行本有非常明確不容錯謬、沒有偏差的道路,即是菩提道次第。修行人即是不斷提升修行而趨向成佛的過程,此一條道路從凡夫到成佛,毫無含糊的指出修行的方向,重要的就是依之實踐了。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應不斷對照自己,修到何階段,真實踏實的落實教法。六大修學體系即是此道路契理契機的指導!

發心不妨高遠,但修行切須實在,學而不修只是空談,修而不學易於盲修,學修並進乃為穩當。為學行持需在真實中下功夫,自然受用。若虛而不實,只是自欺欺人,也難真正受用,終是浪費生命罷了!

依菩提道次第發心:依因果正見之向上心,厭離六道之出離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菩提心,然後在具足世俗菩提心【注1】之修法上,落實止觀。止,修九住心【注2】至初禅或二禅、三禅、四禅(此止的下手功夫可據各人的情況而修對治善法門);然後修觀,以般若空性(從善知識聞思後落實於修觀)入初禅乃至四禅,出定而起慧觀,以徹證空性,證勝義菩提心【注3】,最後會歸佛心而究竟。此是一般漸修之路徑。今一般人根基未穩,不務實修或無方向,實違此故。

此與禅宗的下手處不同。禅宗一開始即發最上乘心(菩提心),藉教悟宗(悟佛心,勝義菩提心,圓成實性),然後以理除事,以悟消欲,達摩祖師所謂二入四行,六祖大師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是與此一脈相承,都是從最上一乘,直接從悟本心入手,至近世之參話頭也是以果覺【注4】為因心做下手處。然而今人不易悟,在忘失二入四行之教。若能以理入(如聞思《金剛經》妙義,依之而落實四行)則修行自然上路;或老實依六祖所教,做心地功夫而消積習,行二“三昧”,焉有不成之理!

上面菩提道次第發心雖為一般人之對機,也實為禅宗之根基,也是一切求成佛果宗派(各大乘佛法)之共同道。若菩提道次第尚不能切實修行,又空談禅宗,自以為是上乘之修行,目空一切,難免兩邊落空無有是處。故此,若禅宗之修法不契,還是從菩提道次第上來,到最後證悟,也與禅無別。

注1:世俗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發起誓求佛道度一切如母

有情的宏願。願菩提心認為有能度的“我”和所度的眾生;行菩提心是在願菩提心的基礎上,受菩薩戒、學菩薩行。行菩提心還在能救的“我”和所救的眾生這種有為的觀照裡,沒有達到般若空性的觀照。

注2:九住心:出自《大乘莊嚴經論》。 一安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或數息,或觀心當須系緣

一境,念念相續,安住其心,不令散亂也。二攝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攝心寧靜,則禅定可成,若覺一念稍動,即便攝持,令心安住也。三解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既解知覺觀之心,攀緣外廣,即當收斂安住也。(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禅味曰觀。)四轉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覺心既息,不妄搖動,得靜定功,轉樂安住也。五伏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心住靜定,久或生厭隨而折伏,益加精進也。六息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忽覺內心動亂而生過失,於一念間即令止息也。七滅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或由外緣,忽起貪愛等念,即當猛省,方便滅除,無令增長也。八性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既能息諸妄念,則知心性本來明靜,任運安住也。九持住心謂修行之人,於習禅時,功行純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運,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

注3:勝義菩提心:勝義,即第一義谛,即空性。沒有能救度的“我”和所救度的眾生及中間過程相的執著。三輪體空,無所住救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

注4:果覺:果上的覺悟。

持戒清淨,良心無愧,縱遇恐怖之境也不驚,所至無畏,有助修定;修定至一心,遇境不慌不亂、鎮定從容。靜中能一心,還須動中也一心,方是動靜一如的功夫;白天能一心,還須夜中能一心,即夢醒一如,乃至生死一如方徹底。

有正見,遇境能識破,不論靜中動中諸境須皆能識破,不被所瞞,才是正見堅固。乃至生死識破、宇宙人生識破,方是究竟識破之大智慧。

然而,功夫是次第用來始得,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到後面的效果的。

應該經常省思:有什麼人、事物是恆常的呢?比如一棵樹,一個人……

由無明、貪嗔執取的人、事、物非常厲害的殘留在我們的八識田中,時不時會現行出這些已過去的景象,要清醒的認識到它們是無常、不真實的殘影,不要繼續貪嗔、執著不放,要看破其虛妄,並放下它們,那麼它們所帶來的痛苦就會減弱乃至消失。不斷地清醒地了知其虛妄不實,然後放下,這就是修行。而且,平時也應如是覺醒,對這個世間任何執取,只要出發點是無明貪嗔,將會導致苦惱;唯有果斷的放下,才能解脫它們的困擾,回歸心靈的平靜、安詳!

修定力需要長期做專注的功夫。對一般人來說,一開始是比較困難的,五蓋(貪、嗔、昏沉、掉舉、疑)不斷,簡直不可能,但必須有信心,持之以恆做工夫,不氣餒,調整心,讓心放松、專注,保持平等、平常乃至平靜,不要想得太復雜,或著急要成就,越簡單越好,持續地放下一切與定無關的事,只是一直去做,自然會有經驗。

高談闊論往往沒有好處,只有落實教法才能真正受益。老實的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起心動念中觀照,這樣,才能真正受益。

也不要盲修瞎煉,我們需要了解次第和正道,依照正確的指導去落實修行,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八正道的教法。老實的落實修行的步驟,只問耕耘,不問結果,收獲就是自然而然的。

依照正確的指導方向,功夫越踏實越受益,不要因為有一點收獲而得意,止步不前,狂妄自大,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我們還是凡夫,需要謙虛的前進。

妄念來去,此心清清楚楚的覺知不隨來去。黑暗、光明、香、臭、美、丑、冷、熱、有聲、無聲、酸、甜,雖有變化,而此覺知清清楚楚並無變化。此覺知即佛性之一分微明,雖是佛性之微明,但非佛性之全體,如在昏沉、睡眠、無記空時即不能現前。佛陀永遠是覺而不迷的。若無正念則當下認境為心,隨法塵而追逐,迷而不覺,其覺被妄執所遮,雖慧心所現前,卻非正慧、卻是妄覺,故此時時保持正確之覺知和正念就是修持的重點,直到靜中能覺、動中也不失覺,醒能覺、睡也能覺,閒能覺、忙也能覺,此一覺醒無迷之功夫打成一片,才是真正入道之時了。此非真正下功夫時時觀照不可,更需知“無分別是智,有分別是識”,應以智為本。

理上要覺而不迷,事上則應該看破放下,唯看破放下才能真正證空性——心的本來面目。看破即是以緣起空性覺照身心內外,放下即放下妄起我法為實之習氣,如是貪嗔癡,身、口惡業,內外一切妄執皆須切切看破放下,如此才能徹證空性,究竟解脫。

觀照自心,保持覺醒,不隨妄念而造作輪回之業。看破放下,直到現證空性,還復本來面目。

其實心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它被蒙蔽罷了。即使是昏沉、睡覺,它本身也未失去清淨,只是被煩惱蒙蔽罷了,然後顯現為迷昧的假象,其實不論醒夢,心的實相是清淨無染的。

修行就是要去掉此後天的迷昧、蒙蔽。我們煩惱久了,好象不可能似的,但其實無始迷蒙也只是一念無明而已,經常覺破迷蒙的貪嗔癡,令心保持覺醒不迷,即是返回本來的面目。本來面目,具足一切功德,三身四智、無量妙用,此心本自圓滿,只要破迷開悟,即同諸佛。

雖然修行的過程中,當覺醒不足時,我們會隨境起貪嗔、造業受苦,但需知道,這是因為習慣性的反應而已,應該及時覺醒,及時看破放下,令心回到正念。明白心的本覺、本淨,並不等於我們已經達到覺淨而永遠無迷了,這是需要一個訓練的過程的,工具就是八正道,也即戒定慧,它需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恆的努力。只要去除一分業習,心就會清淨一分,一切修行離不開自心的觀照。戒即是克制心、語、行,令它們不造慣性的惡業,更深蒙蔽心;定即是令心專注、調柔,堪於運用;慧即是看破放下。只要堅持訓練,令心安於正道,心就會越來越缜密,迷昧、蒙蔽就會越來越少,心的覺淨本性就會越來越清楚,苦惱越來越少,解脫也就越來越接近。

先是戒,接著是定,有了定,在入定後,還須出定而以智慧觀照身乃至心的實相。得定應練習到出定入定自在,然後即可起般若深觀身心實相,破除微細煩惱。因為,如果執著深定之境,而不起慧觀覺破身心假相,還是停留在靜境,而不能在動境中解脫,而且我執未破,苦只是暫時的降伏而已,並未斷除。故此,得定後,須練習定的自在,然後即可起慧觀,破身心實執;但在入定中並不能起深般若慧觀,因定是一心專注的結果,慧觀則必須善分別身心諸法,所以必須出定再起慧觀。那為何要先入定呢?因為這樣,先入定,然後出定,即可仗定的力量起深刻智慧來觀察身心實相,這樣的觀照與平時用分別心的思維法的實相,深度是不一樣的。由定力起的慧觀屬於聞思修慧的修慧層次,與平時的聞思是有層次的不同、力量的不同的。沒有定力的聞思還是比較粗糙的智慧層次;由定起慧觀屬於精細的層面,因為要得定本身就須練習,令心拋棄粗重的惡業、伏住五蓋才能得定,得定的心的本身就須精細。如果一個粗糙、妄想昏沉、掉舉散亂、疑的心又怎麼定下來呢?所以佛陀說戒律、威儀、正見、正念都是為定慧做准備,使心由粗至細、由細至精,才堪於得定起慧觀而破不同層次的煩惱而證大解脫。

六度系統修行——自利,自覺。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福。

專心一門修定。

聞思般若,由定起觀修慧。

福慧雙修,圓滿證果。

起用即四攝——利他,覺他。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自覺覺他即菩薩,覺行圓滿即佛。

融六度四攝二門,而歸最上乘者則是達摩祖師之二入四行觀也!

菩薩乘不離六度四攝之修法。

大事記:

2009年閉關中繼《修行三步驟》【注1】後提出:學佛修行次第五要點(概括修行要領)

一、正見(親近善知識,聞思正見)。

二、發心(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

三、持戒,培養道德人格。

四、修止觀成就定慧。

五、證道。

注1:見本書法師第三次閉關筆記“弘法思路”修行三步驟。

修學三步驟之落實理路當從有入空,再連空也空,證畢竟空。次第從深信因果業報、恭敬三寶、三皈五戒,至解脫道《俱捨論》、《大念處經》之無常苦空,至菩薩道之法相唯識,至中觀至如來藏系,最後徹悟佛心成道。

以上是就全面掌握佛陀一代時教的修學說。當然,如果適合唯識、中觀、如來藏系其中一系之見地,也可至菩薩道時單獨選一系之見地而修觀,則也可成就。

從菩提道次第的因果正見之增上心到出離心、菩提心,從戒定慧三學到證解脫,明悟自心、究竟成佛,都是一個由粗至細至精的用功夫的過程。無始輪回業習種子,非一朝頓除,若非痛下功夫,如何能敵業習種子之欺蒙?世上沒有無修而成之佛,頓悟、漸修皆須修行。頓悟者今世無明業習少而易頓悟,也是歷劫漸修的因緣成熟而於今生易悟而已,只因蒙蔽少而頓悟;漸修者無明業習深,故今生須次第勤用功夫而除蒙蔽之無明業習,徹悟時也與頓悟無別。故佛說菩提道、戒定慧須切實落實以破無明業習,還歸本來清淨。若非真用功夫落實所學,縱博學也無法令業習除盡而證無漏解脫的。

學戒持戒、念誦、聞思法義、止觀,依法而修確實是日常不可少的。修行之三步驟、五要點應切實做到,成就也就把握在手了。

修行從低至高,下面越踏實則上面越容易;也不容易出錯出偏,又可避免空疏、盲目、感性之弊病,乃能無誤健康成長法身慧命,何樂而不為呢?

附:《修行三步驟之落實理路》即是此落實之指導思想。

如果戒律、正見有一定的基礎,平時也知道省察自心,改正習氣毛病,也即前行、助行【注1】有相當的條件後,應加強止觀(定慧)之修持。首先各宗有其所倡之三昧,如淨土有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禅宗有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天台宗有四種三昧之倡導。

如淨土說念佛至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如入禅定。一心不亂是定,由專注所生;心不顛倒是慧,是看破放下的結果,如是達到定慧平衡,如入禅定。那麼如何修持,即是前行、助行有相當基礎的修行人所應探討、下功夫的了。自知時至、坐脫立亡的功夫由此培養。

一心不亂有從事入,有從理入。從事入者可持名念佛,或觀像念佛,或觀想念佛。為了達到心不顛倒,應看破放下,配合事入能一心、能專注,平時應了解無常苦空之理、 緣起空性之理而看破放下,怖畏生死,發出離心、菩提心,一心專注其法門。理入,從實相下手,可了解唯識、中觀、性宗,開圓解明心性,則易入理一心不亂。

注1:見本書法師第三次閉關筆記“弘法思路”。

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而大悲心則是般若之母,更是三世諸佛之祖母。《網明菩薩經》曰: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故此,發大悲心,不忍眾生輪回苦而欲救度之是為成佛之根本。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菩提心即是在大悲心的基礎上誓求最無上的成佛之道以救度眾生也!故此欲成就最無上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當發大悲心。

經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是救苦,慈是與樂,大是無盡、無量、普遍之義。悲以慈為基礎。

慈有次第之不同,分三種:一、眾生緣慈,即觀實有眾生而起慈心,這是凡夫、初發心者之慈心,未離我、人、眾生、壽者諸相。二、法緣慈,即無我、人、眾生、壽者諸相的對眾生起慈心,三輪體空,緣起無住,這是見道以上菩薩之慈心。三、無緣慈,即佛陀無條件普遍一切眾生的大慈,是離煩惱障、所知障究竟圓滿的慈心。所以學佛應該從眾生緣慈的上面發心,乃至發大悲心也是如此,以實有眾生受苦為對象而發慈悲心(而慈悲心應以因果正見、出離心為基礎),進一步發菩提心,然後再了解緣起性空正見,在願、行菩提心的世俗菩提心基礎上,再以緣起性空正見淨化、提升為勝義菩提心,如此,則最終會見道成就法緣慈等,乃至成就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圓滿心地。

佛教每一宗的目的都是解脫乃至成佛,每一宗都有自己的宗趣和立場、角度,不論其如何的互相批判和激揚,無非是顯揚自宗的殊勝,只要是不違三法印、實相印,修行任何一宗都能解脫乃至成佛。其實,所有的宗派都離不開自心的觀照,只是契入點不同而已。如果不明這一道理,難免眼花缭亂,莫知所從。所以初修學者應從各宗的共同道(即因果正見之上進心,乃至出離心、菩提心三士次第)學習,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宗精進即可,必定成就。如果智慧高廣,能夠統攝、圓融諸宗,會歸真如自心,則不妨廣學多聞,圓攝諸宗,融匯貫通,那也是佛教的難得人才。

關於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如《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果只是文字上的理解、明白,那只是文字般若,並不能伏斷煩惱,有沒有在實際生活中依之修行,起到轉迷為覺的作用才是關鍵。比如:平時工作、獨處,或者念佛、誦經、打坐的時候,有妄念(貪心、嗔心或一般雜念)來,能夠覺察其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是緣起空性、無常不實的嗎?能看破其實質而放下執取、妄想(貪、嗔,乃至進一步要行動),依然保持正念於清淨的心做(繼續)當下的責任、修行嗎?如果能夠,才是文字般若的落實,即觀照般若,如此才能降伏煩惱;而觀照般若的功夫越深刻,則煩惱會越少,心越清淨,修念佛、誦經才越得力;進一步達到醒夢皆明了專注,則得定自是早晚之事。如果在得定的基礎上,修般若深觀,待功夫到家,照見諸法實相,徹證本來面目,才真正證實相般若,此時的對於文字般若表達的真相自是徹骨銘心,非觀照般若可比。這必須是見道以上的功夫了。

所以佛法的修行不能停留在粗淺的階段而自以為是,得少為足往往自誤,所謂“謙受益、滿招損”也!

修行不能停於口頭、分別意識的理解上,不然縱能說會道,理解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不是究竟受益之道。

比如基礎的孝親、尊師、因果業報、五戒十善。

如果只是表面上理解、會說,並不表示實際行動以及由此帶來的受益,必須分三個層次說:

一、只是理解孝親、尊師、因果業報、三皈五戒十善,縱然理解得再好,說得再好聽,是否已實行呢?

二、已實行,開始做,但不自然,有時還忘失,但邊做邊策勵自己,有耐心、恆心,有真心,真努力,以古德為榜樣,向古聖先賢、高僧大德學習,那麼越做越受益,體會越深,跟文字的理解自是層次不同,深淺不可一概而論。

三、做到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觀照、努力,純乎本心流露,功夫爐火純青,此可謂真正的明白,那麼此時德行之高尚自是與以前判若兩人,可謂真正脫胎換骨,再來講說孝親尊師、因果業報、三皈五戒十善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那麼更往上出離心之八正道、菩提心之六度萬行的落實層次也是同樣道理。所以修行是有層次的不同的,而不同在於有沒有依理而行,依理而行所達到的程度如何,根本不能馬虎一概而論,自欺欺人的。

修行就是靠親近善知識明白道理,然後踏實而行,不能停於無益戲論,整天著相妄想。

真正依照道理修行,念佛、誦經,自是不同,簡單的法門也能成就不簡單的果實。經典都是諸佛聖賢修證所流露,依理修證,即使一般人也能慢慢理解高深的佛理。不依理落實修證,即使再博學,懂得再多道理也不能了生死。

一心專注於念佛或誦經,無著妄想,也不昏沉無記,日常也觀照好心,真用功夫,自是心易得定,得定後修觀,依智慧破我執,如此比光學不修大不相同。言說可能要半天,而功夫卻在當下見分曉。

(2009年)第三次閉關綜合唯識、菩提道總結:

成佛次第

此是六大修學體系,修行三步驟之進一步深化,成佛之路越來越清晰、深入。

菩薩道經第一資糧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後,到第二加行位,加行位分四,即:暖、頂、忍、世第一法,此是在成就禅定基礎上進一步修觀,以期見道。

暖:依“明得定”起下品尋思,依唯識觀知成就定力所取的善法門(影相、概念)實是不離能觀的心識,乃自心識的變現,而智慧之火初生。

頂:依“明增定”起上品尋思,再重復觀知所取的對象實是自心識所變,了無自性,畢竟不可得,令智慧之火愈大。

忍:依“印順定”起下品如實智觀,對能取的觀心,所取的對象之空性堅定認可,明悟心境皆不可得而安住。

世第一法:依“無間定”無間斷的定起上品如實智觀,印定能取所取皆空。如無間斷用功夫即會入第三見道位(通達位)。

第三通達位即十地之初地。

初地乃經四加行後能所雙亡而見道,證真如實相。斷身見、疑、戒禁取見證通達位,如解脫道初果,而功德超勝,轉六、七識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六祖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六、七識因中轉即初見道、開悟而轉。圓滿轉八識成大圓鏡智,五識為成所作智則是佛果上之事。初地圓滿菩薩之布施波羅蜜,證能所雙亡,三輪體空,布施已非觀照,而是徹底通通放下了,以後也不會執有我、我的東西之類思想了,如此布施波羅蜜才圓滿。

二地以後屬第四修習位,至十地依次圓滿菩薩之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波羅蜜,功德越來越殊勝,其中至第八地、不動地時斷盡煩惱障如阿羅漢,而功德超勝,了分段生死,不受三界生死,此時才真如如不動了。

再往上是了變易生死的過程,至第九地圓滿度眾生之力,第十地圓滿大法智、至等覺,為一生補處菩薩,果地僅次佛,是候補佛,所以是等覺。

至妙覺時為第五究竟位,由等覺菩薩入金剛喻定破最後一品無明了變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圓滿。

這就是通常成佛之歷程。而禅宗、天台、華嚴則有頓成佛、圓證成佛之修法,不過也涵蓋了這五個位的成佛歷程。

禅宗說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其修與先修定後修觀的次第禅不同,乃是一心禅,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頓超三大阿僧祇劫,達摩祖師《血脈論》等有開示。

天台、華嚴則依其圓頓止觀、法界觀也有快速成佛之說。

但必須提一下的是禅宗需要上根利器及明眼善知識引導或本宗經典印證;天台、華嚴須具圓機,有大智慧通達其教觀為基礎。

那麼簡單總結一下成佛之次第:

一、資糧位

(一)積集福慧資糧

先具弟子相,親近善知識,聽聞正見,理清菩提道次第(上進心、出離心、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供佛、拜佛、念佛,斷惡修善,修福德資糧。此是成佛之共同道。三士道之發心修法有一定基礎之後,聞思唯識正見、緣起性空正見,積集智慧資糧。

(二)修禅定

待福慧二資糧有一定堅固基礎時,可轉修禅定。專注一善法門,克服五蓋,經九住心而成就初禅乃至四禅之定力。

:為何要先積集福慧兩種資糧呢?直接修定乃至慧觀不行嗎?

:一、無福德資糧,修定難成。二、無智慧資糧修定易成外道,出錯都不知。

:那日常為何先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呢?

:修定得有令心能安穩的、專注的基礎。布施是教你放下貪執、牽掛,讓心能定;持戒令你不造惡業以免令心不清淨,難調順,讓你心易調柔順;忍辱讓你能安心,不易被境牽(如修定時內境影相,身疼痛,外境誘引、干擾);精進斷惡修善,讓你決心、恆心、勇猛止惡行善,培養正念,斬斷邪念,讓心易專注善法境,沒有這些前提,定難修成。供佛、念佛、拜佛修福,得加持、消罪障易順利往上修行。

二、加行位

在成就定力的基礎上修四加行,(此修觀,即由定起觀)成就暖、頂、忍、世第一法。

三、通達位

成就四加行後見道,能所雙亡證真如空性,開悟斷三結(身見、疑、戒禁取見)。轉六、七識成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圓滿布施波羅蜜。

四、修習位

悟後起修,斷習氣,地地升進,至十地圓滿十波羅蜜(其中八地斷煩惱障,了三界分段生死)。

十地後進入等覺。

五、究竟位

八識轉成四智、三身具足而成佛。由等覺斷最後一點無明,斷所知障,了變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圓滿。

此是通常成佛次第,如果是轉向禅、天台、華嚴宗或密宗之修法,也必須在積集福慧資糧之共同道上有堅固的基礎上,如此修行則現生、當來的果報會越來越增上,乃至究竟證果,最後圓滿成佛。

淨土宗在積集福慧資糧之過程中不忘發願往生淨土,則越往上修,品位越高。

專注一善法境以修定。

心放松,專注光明遍或月輪觀,無我無人。時間能長而不散則易定,伏住煩惱。依此起慧觀能斷煩惱。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佛法不殺:佛教的戰爭觀
下一篇:洪修平教授:對中國佛教文化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