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維摩诘經講記 佛國品 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維摩诘所說經》佛國品(三)
 
玅境法師宣講
 
前期提示:
 
〈佛國品〉第二講,佛正答寶積長者子,三聚淨戒是淨佛國土因行。菩薩為成就淨佛國土,就必定有清淨的因緣,在前期正答因中,科分:一、修善起淨土行:菩薩具足三心——直心、深心、菩提心的願力,是成就淨土的要因。二、攝善法戒:由願導行、積德利生,攝取無量無邊善法,行六度波羅蜜,是菩薩積聚淨土因行的種種功德。三、饒益有情戒:菩薩修慈悲喜捨四種三昧,行四攝法利益眾生,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不為,方便無礙。故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亦是菩薩淨土因行。 由三聚淨戒功德圓滿,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IV 三十七道品為淨土因
 
圖解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前面說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這是菩薩行苦薩道利益眾生的功德,用這樣的功德作為淨土之因。而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則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德,用這樣的功德作為淨土之因。
 
IV‧1 總說
 
三十七道品在佛法內是頗重要的法門,尤其是我們出家的佛弟子,一出家時,應該先學戒,而後就要學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的「道」是通達的意思,由此處到彼處交通順利,叫作道;三十七道品是凡夫由生死地到涅槃地的道路,走這樣的路能夠通達無礙,所以稱為道。而到涅槃的路不是一法組成的,共有三十七種不同的類別,所以名三十七道品。「道品」玄奘法師翻譯為「菩提分」。聖人的智慧叫作菩提,就是覺,可以分為三種: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三乘聖人的智慧叫作菩提。「分」是因義,由這三十七種因,能夠得到菩提果,所以這三十七種修學的法門都是菩提的因。
 
菩薩修行這三十七道品,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是清淨的。佛國的清淨相貌為何呢?菩薩成佛的時候,成就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功德的眾生來生其國,所以他的國土是清淨的,是則人清淨名為國土淨。
 
IV‧2 別析
 
IV‧2-1 四念處
 
「念」是明記不忘,對於曾習之事,能夠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地記憶,就叫作念。「處」是境界,四念處有四種境界。在修四念處時,對於這四種境界,要明了地在心裡面現出來,就是「念」,現出來後,加以觀察,如是觀察,就是智慧。心能系念境界的時候,就能夠除掉散亂;觀察的時候,就能除掉內心的顛倒;是名念處。
 
IV‧2-1.1 明四種所緣境界
 
這四種境界就是我們凡夫執著為我及我所的身、受、心、法:
 
一、身: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此住處是清淨的、美妙的(我所),我就住在這身體裡面。
 
二、受:我是受苦呢?我是受樂呢?這表示我的苦樂情況,並於此妄執苦惱為安樂。
 
三、心:就是我的自體。執我論者執誰是我呢?就是心,這個明明了了的心,它能明了一切情況,分別是非利害,對我有利益?對我有損害?它能思惟、觀察、判斷,這就是我的自體,執為常恆住不變異的。
 
四、法:即「我」的染淨情況,有染污法,有清淨法。若是放縱自己做殺盜YIN妄各式各樣的活動,愛著世間的種種境界,愛著禅定的境界,那麼我就是在生死中流轉,就是染污的境界。我若能夠相信佛教,修學戒定慧,除掉貪瞋癡,證得三明六通種種功德,我就從生死中得解脫,這名清淨法。
 
法與心有什麼不同呢?心是我的本體,法是我的作用,這樣子做,我就染污,是我的一個作用。這樣子做,我清淨了,我能得涅槃、得阿羅漢果、得佛菩提,也是我的作用。前面是流轉的作用,後面是還滅的作用,而以心為本體。我染污流轉生死的時候,我是受苦;我若得涅槃,得三明六通,我就受樂;這個身體就是我的住處。多數眾生執心為我,故作這樣解釋。
 
但按照佛法來說,我流轉生死,我得涅槃,「我」是凡夫的迷執,是錯誤的。應作如是觀:身是不淨、受唯是苦、心恆無常、法實無我,流轉者、還滅者不可得,以此四觀除掉以前的種種顛倒執著,是名四念處觀。
 
IV‧2-1.2 四念處觀法
 
IV‧2-1.2.1 觀身不淨
 
南傳《法句經》「老品」148頌:
 
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常存者。
 
此頌共有六種不淨觀:
 
一、粉飾觀:謂此身體是極丑陋的,所以須要裝飾打扮它、種種飲食資養它、沐浴它,才覺得可以和人見面。
 
二、瘡傷觀:傷是身體為病所害之意。身為瘡所傷,流膿流血,故名瘡傷。此句是譬喻。吾人的身體有九瘡:雙眼、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口,如是九瘡時時有不淨之垢流出,如是思惟不淨,是名瘡傷觀。
 
復次,人的全身毛孔皆時有氣體流出,此氣者即是微細的分泌物。津液流出之後即積存皮膚的表面,即毛孔的周圍,若久不沐浴,即有臭味發出。由於此分泌物初流出時,其量微小,以嗅覺遲鈍不能自覺知,故周身毛孔皆可以名之為瘡也。故有頌雲: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故此身實是不淨。
 
三、骨觀:頭部的髑髅骨,以下為頸骨、肩骨、脅骨、臂骨、腕骨、指骨、脊骨、髋骨、大腿骨、膝骨,乃至腳趾骨。眾多的骨節互相連接,筋纏皮裹,會走路、會說話、會罵人。無論男女老少皆一堆骨而已,實是不淨。
 
四、疾病觀:身體多病,五髒六腑、眼耳鼻舌,若上若下若內若外,無有不病之處,令人苦惱萬端,亦是不淨。
 
五、多思惟:此譯本附注:「思惟此身美麗微妙等」,意即思惟自身美麗微妙,實在是人之妄想顛倒,有何美麗可言!
 
六、非常存者:長壽雖是人之所欲,然而終有死亡之日。離別所愛的財寶、離別所愛的朋友、離別所愛的眷屬、離別所愛的自身,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此亦是不淨。
 
於奢摩他中觀察如是六種不淨,可以破除淨的顛倒。
 
IV‧2-1.2.2 觀受是苦
 
受是領納之義。根、境、識三法和合之時,有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由此三種觸生三種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對此三受,要觀樂受為壞苦、觀苦受為苦苦、觀不苦不樂受為行苦。
 
觀樂受為壞苦者:苦受的不可愛,令人厭惡,是世人共所知的。唯樂受也觀之為苦,有何所以?樂受是令人滿意的,然而有變壞之時,因之引生苦惱,故名壞苦。
 
不苦不樂受雲何是行苦?不苦不樂受時,並非解脫了苦苦及壞苦。其內心中潛藏著發生上述二苦的粗重性。在時流的前進中終必又遭遇到苦苦或壞苦,故名行苦。
 
苦受雲何名為苦苦?謂順苦受觸能令身苦心苦,故名苦苦。又無常法有生住滅三時之異,苦受生起之時,生時、住時皆苦,故名苦苦。
 
復次,眾生於諸樂受多生染著,由此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身壞命終生諸惡趣,受諸苦惱。若諸眾生由此樂受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身壞命終生人天中,受樂果報,然而終不能解脫生苦、老苦、病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是樂受是眾生的貪心生起之處,能生當來五道中眾苦。
 
又諸眾生於苦受中,多起瞋心,不如意事現前之時,違於心之所欲,便生種種愁惱怨歎。如果挺而走險,行身語意三種惡行,則墮諸惡趣,受諸苦惱。如是苦受,是諸眾生瞋怒心生起之處,能感現生、後世眾苦。
 
又諸眾生於不苦不樂受中,因無正智觀察之故,隨欲而轉,迷惑顛倒,追求壞苦或苦苦,造種種罪,難以覺悟。
 
所以佛說諸所有受皆是苦也。
 
IV‧2-1.2.3 觀心無常
 
從變動上觀察
 
觀心無常簡單地說: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時,有時是樂受、有時是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忽而是貪心,忽而是瞋心,忽而是愚癡心,忽而是疑惑心,忽而又是高慢心。有時作惡業,有時作善業。這個心常常在變動,所以是無常的。若是常,它應該永久是那樣子不變異。而現在我們觀察自己的心,實在是變動的,所以知是無常。因為觀察它是無常,也就知道是無我了。
 
從緣起上觀察
 
另外一種觀察是從心識生起的因緣去分析:首先,心要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活動。但是眼耳鼻舌身意有剎那的變動,所以心也是變動的。復次,眼耳鼻舌身意是由業力而得的果報,這個果報有老病死。當死亡之後,第二種業力繼續得果報時,又得了新的六根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時又有心的現起。所以心是無常的。
 
其次,心要依靠六種境界與六種根的和合,還要加上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引心趣境的心所),心的活動才能生起。因作意的不同,所以心也就有變異。
 
因為心要靠眾多的變異因緣才能生起,所以心是無常的,若是常住就不靠因緣。從這個地方觀察,心是無常,無常故無我。
 
IV‧2-1.2.4 觀法無我
 
這從我的作用上去觀察。我這樣的活動是染污,這樣的活動是清淨,這都是法——色受想行識的活動本身有染污或清淨——不是我。而這一切法是清淨,是染污;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都是因緣有的,都是本性空的,那有法可得?那有我可得?都是依賴因緣而有,是不自在的,是無我的。
 
四念處就是這樣觀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IV‧2-2 四正勤
 
此是說修四念處的時候要精進勇猛的修行,所以名四正勤。
 
四正勤是:「未生諸惡令其不生,已生令滅;未生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廣。」這又分成兩類:一類是善法,一類是惡法。善法裡面又分兩種:已生長的善法及未生長的善法。惡法裡面也分兩種:已經生長的惡法與未生長的惡法。
 
IV‧2-2.1 對治惡
 
修行的次第應當是先受三皈五戒,乃至出家人的具足戒,或菩薩戒,這表示此人已有出離心或大菩提願,而後修四念處觀。修觀的時候,應用心於所緣境上。若是打瞌睡,或是打妄想——想其它是非煩惱的事情、放逸的事情,乃至貪欲、瞋恚、疑惑等各式各樣的煩惱,簡而言之,只是昏沉與掉舉,這叫作惡法。這些惡法已經生出來,就要除掉它,趕快把心收回來修四念處觀。這是已生惡法令滅除。正修四念處觀時,有時候止,有時候觀,也要注意未生惡法,不令生起。
 
IV‧2-2.2 修善法
 
善法中的二種是:未生諸善令其得生,已生令增廣。什麼是已生善或未生善呢?
 
四正勤之後的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就是善法;之前的四念處也是善法。四念處裡說智慧,信進念定慧裡面也有慧,但成就五根時智慧較圓滿一點。這五種善法未生時,應努力修行四念處觀,把五根培養出來。已經生出來時,要努力修行,叫它增長圓滿。或者說,止觀即是善法,增長擴大時即名五根、五力。
 
能夠勤修善法,斷除惡法,所以四正勤也叫作四正斷。因為一定要假藉修習善法,才能斷除惡法,所以斷惡生善,二者不相離。
 
IV‧2-3 四神足
 
IV‧2-3.1 依《大乘莊嚴經論》注1釋
 
微妙難測謂之神,即指六種神通而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神通的境界不可思議,所以叫作「神」。足,是依止義。六種神通怎麼能有的呢?神通要依止禅定而有,所以稱作「神足」。
 
要修習四神足,需修八斷行(或說八個足),就是:一信、二欲、三勤、四猗(安)、五正念、六正智(正知)、七思、八捨。
 
前面說念住、正勤,是精進勇猛地修學四念處,其中也有修禅定。但是修四念處時,慧的力量強過定,二者不平衡,還不能得解脫,即於此時要增長定力,所以要修四神足。
 
IV‧2-3.2 依《雜集論》注2釋
 
另一種解釋,神就是禅定。因為禅定的境界不可思議,謂之神。禅定有四個足——依止處:欲,是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精進,於所修法專注一趣,無有間雜;念,於所修法,憶念不忘;觀,即是思惟,若有昏沉掉舉之時,思惟對治,不今忘失。
 
IV‧2-3.3 釋八斷行
 
八斷行中第一個是「信」,修學禅要有信,你要相信有禅、有神通這件事情,並且相信自己能成就。有了信心以後,第二便能生起「樂欲」:我想成就神通,我想成就禅。要有如是願。
 
由於所生起的欲是很強烈的,因此能發起精進,就是第三步驟「勤」;也就是采取行動,真實勇猛精進地修行、不間斷地修行。由於能精勤不間斷,就可以得到禅,得禅就有輕安,這是第四個步驟,即「猗」。
 
但是正修行中,還未成功時,有的時候心裡面打妄想,心遠離了修禅的所緣境。假設你是修數息觀,心本來應緣取息的出入相,這時心不能注意息的一出一入,跑到貪瞋癡的境界去了,就是失正念。修行的時候不要這樣,心要憶念所緣境,叫作「正念」,這是八斷行之五。若是失正念時,馬上覺悟,叫作正知,趕快把它收回來,繼續緣念所緣境,即八斷行之六「正智」。
 
第七個是「思」。譬如說靜坐時打瞌睡,心裡面完全不明了,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這時候要怎麼辦?要思惟光明,或者緣取電燈的光明,或者思惟太陽的光明。這樣的思惟光明,可以破除昏沉。
 
另一種思,是思惟法義。譬如你把《金剛經》背下來,於修止觀時,一方面背誦,一方面思惟其義,就把昏沉破除去了。
 
第八個斷行是「捨」,捨是什麼呢?捨用來破掉舉。當心裡面打妄想時,要思惟這與修止觀有障礙,是無益而有損的,要捨掉它,再把心住於所緣境。得平等位,故名為捨。
 
把這八個方法攝為四種方法,就是欲、勤、心、觀。若能依此次第修習,能精進勇猛,就可進取禅定。得到禅定以後,再修神通很容易成功。把四個開成八個,或八個合為四個,雖有開合之異,內容是一致的。
 
IV‧2-3.4 釋四足處
 
欲、勤二足處,與八斷行的信、欲、勤、安相同。對於心三摩地則有另外的說法:
 
有的人也沒有特別用功,不用一天只吃一餐飯,也不修不倒單,他好像是輕描淡寫的這麼一坐,就得定了。這怎麼回事?論上說,這個人前生修過定,他修定所栽培的種子很有力量,現在稍為修行,以前的種子就發生作用而得禅——心一境性。前世修定的種子、定的功能,隨著你的心流到現在來,遇緣再現,現在得到攝心的因緣,定就出現了,這叫作「心三摩地」。
 
觀三摩地的「觀」是觀察:我的心現在是掉舉呢?昏沉呢?抑或正明靜地修四念處觀呢?常當要這樣警覺,這叫作觀。因這樣的正觀而得禅稱為「觀三摩地」。
 
其它經論上也提到,未修四念處觀以前,要先檢查自己什麼樣的煩惱偏重,是散亂心重?貪心重?瞋心重?或有別的業障?或是慢心太高?檢查之後,就修對治,使令心裡面調和,沒有障道因緣,這時候再修四念處觀,心能夠正念有力,就容易成就禅。有些情況是,精進勇猛修四念處,智慧增長了,定沒有增長,所以定慧不平衡,慧多定少,這時候修四神足,增長定的力量,定力與智慧平衡了,就容易得解脫。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大正31,643頁下欄)
《雜集論》卷十。(大正31,740頁上欄)
IV‧2-4 五根與五力
 
五根與五力同是信、進、念、定、慧。
 
這五種稱為根,根是增上的意思,它有很大的力量,能使令我們修學的善根,漸漸增長堅固,所以稱作根。這與前面所講的四正勤一樣。修三十七道品時,先是精進勇猛地修四念處觀(四念處及四正勤);後來又加上禅的力量(四神足);但還是繼續修四念處觀,就有了信、進,以及念、定、慧了。初修時,也有此五法,但是不夠堅固。
 
IV‧2-4.1 信
 
信究竟是信什麼?還是苦集滅道,你能相信世間五蘊是苦,世間有苦有集;出世間是滅、是道。或者相信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寂的,是無我的。在未修四念處觀之前,我們初開始接觸佛法,從語言文字上面的了解,對於佛法觀察世間現象的種種道理,有的人也會得到一點信心,例如世間事相的千變萬化是無常,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容易認同;但是這種信心不牢固。若能繼續學習,多看佛教經論,對於語言文字的佛法信心又增長了一點,但還是不牢固。若能修四念處觀,又修習奢摩他,有成就時,於定慧中所得的信心就與前面的不同,是更加深刻、更堅固的。對於佛所證悟的法、對於聖人成就的勝義,也有了真實的恭敬心。這種由自己修行而得的信心,就是五根中的信,它不同於由語言文字上所生的信心。
 
IV‧2-4.2 進
 
進實在就是四正勤,但這個時候是特別的精進而不懈怠,勵力勇猛的修行。
 
IV‧2-4.3 念
 
念是不忘失,不忘聖言。於精進修行之後,念力也大大的增長了。
 
IV‧2-4.4 定
 
定就是四神足,現在還是修定,這時定力也增長了。
 
IV‧2-4.5 慧
 
慧是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智慧,即是四念處中後二種念處。
 
由於信進念定慧很堅強,所以稱作根。可以說這時候的五根,是煩惱、魔障所不能屈服;日常中的貪欲、瞋恚等煩惱都不能夠勝過它。若是繼續修行,信進念定慧的力量可以降伏煩惱,可以降伏魔障,這時候就稱為「力」。
 
辨內外凡位
 
三十七道品的修學,在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的階段,尚屬外凡,若是成就了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就進入了內凡。以內凡位的暖、頂、忍、世第一來配屬五根五力,暖、頂位成就五根;忍、世第一位成就五力。到了忍位時,雖然還沒有入聖位,但是他已決定不退轉,《成唯識論》把忍位分為三品忍,中品忍兩剎那,上品忍一剎那,世第一一剎那,無間入於見道位,也就是得聖道了。
 
IV‧2-5 七覺支
 
「覺」字怎麼講呢?從無數劫以來就在生死裡面流轉,現在忽然覺悟真理,如從大夢中覺醒過來,所謂「久處生死大夢,於今方覺真谛」,今天開始覺悟了這是怎麼回事了,所以叫作覺。就像人睡眠覺醒過來,這時候入於聖人的境界了,所以稱為「覺」。見道位,在小乘佛法裡是證須陀洹果;在大乘佛法,就是初歡喜地。
 
七覺支有七個支分,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IV‧2-5.1 念覺支
 
念,即是明記不忘,「不忘尊教」。什麼是尊教?有兩種解釋:一、佛說的法門,你依著它來學習,起修時,這個法門的情況在你心中明明了了,都能憶念。二、你受邬波陀耶(親教師)或阿阇黎所教示者,就是「尊教」。你在行住坐臥中,心裡面能把這個法門現出來,是名不忘尊教。
 
這裡面應注意的一點,就是修行的法門不是自己的虛妄分別,是佛菩薩所開示的,要根據這個法門修行,所以說不忘尊教。
 
IV‧2-5.2 擇法覺支
 
擇法:擇是觀察的意思。初修三十七道品時,修學四念處,要修不淨觀、修無常觀、修苦、修空、修無我觀;但是到了擇法覺支的修行時,沒有那麼多的事了,只是修一個無我觀,或者是空觀。擇是智慧,就是無我智,是能夠透視人無我、法無我無漏無分別的智慧。法,即是淨慧所緣的空性。
 
在《阿含經》中說,擇法覺支斷去了三種煩惱:
 
一、斷身見,即不執著在色受想行識中有我可得,覺了五蘊唯是虛妄、不真實、因緣有、如幻如化,其中沒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
 
二、斷疑,對於迷悟因果,猶豫而無法決定的情況也斷除了。有三種疑,即疑自、疑師、疑法。
 
三、斷戒禁取見,對於外道的修行方法,不再疑惑是對,是不對。也決定不再去學習外道的修行方法。
 
IV‧2-5.3 精進覺支
 
觀察無我的道理,是需要勇猛精進才成功的,不可以懈怠;是名精進覺支。
 
IV‧2-5.4 喜覺支
 
由於精進獲得了成功,就是從大夢裡面覺悟過來,成為聖人了,這時候心裡面大歡喜。大乘佛法裡面說十地,第一地就是歡喜地,和這裡說的喜覺支意思一樣。在小乘佛法中,就是證了初果聖人。大乘佛法中說,證入聖位之前,在勝解行位已經經過了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長時期的努力,經歷種種的艱苦,現在得到成就,心裡面歡喜。
 
IV‧2-5.5 安、定、捨覺支
 
前面說喜,是證得聖位有所成就的歡喜。這裡說輕安,是身體裡面有了輕安樂。輕安樂從那裡來?從禅得來。欲界的人得到禅,在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中,有了色界的地水火風,令他覺得快樂——輕安樂。然而還是在定中,心裡面是明靜而住的,如果是須陀洹,應是未至定。這時候,這位修行人雖然心裡面有念、擇法、進、 喜、安、定,但是他心裡面的境界是捨的境界。
 
捨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
 
心平等性,是不昏沉、不散亂,又能夠明明了了地,很寂靜。正直性,就是明靜的境界可以一直相續下去。無功用住,這時候他的心中一點顧慮也沒有,不顧慮我是不是還有妄想?會不會有昏沉來打擾我?他沒有這些顧慮。平常修行的時候,或者也能平等正直,但是心裡面會顧慮,這樣的境界能不能持久?也許就昏沉了,或者要打妄想了吧?但是這個時候沒有這回事,稱為「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是名為捨。
 
若有人問:修行初得聖道的境界是怎麼樣的呢?得聖道的境界是不可言說的,強言之,就是念、擇法、進、喜、輕安、定、捨,這就是初得聖道的相貌。
 
IV‧2-6 八正道
 
前面說過,循此方法而修行可以到達涅槃,所以稱為「道」。「正」是「見道」的意思。入聖位的層次分為見道、修道、究竟道;道前還有資糧道、加行道。
 
IV‧2-6.1 資糧道
 
我們想要修行以前,先要准備一下修行的條件,也就是積聚修行的資糧。前面說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屬於資糧道。
 
IV‧2-6.2 加行道
 
五根、五力是加行道,為了得入聖道,精進勇猛的修行,叫作加行道。
 
IV‧2-6.3 見道
 
七覺支是見道,這時候開始睜開眼睛了,有了慧眼能見勝義的佛法。那是離名言的。
 
IV‧2-6.4 修道
 
八正道是修道位,從這個時候開始修行聖道,由有學位而無學位。前面說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還是凡夫的修行;到七覺支時才睜開眼睛,才看見什麼是道,但是還沒有完全成功,還要繼續修行。因為七覺支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疑三種煩惱,但是貪瞋癡的煩惱在初果聖人都完全具足,還須要修八正道來除掉這些煩惱。
 
IV‧2-6.4.1 正見
 
八正道的第一個正見,就是七覺支的覺,也就是無我的智慧。見道的那一段時間,在小乘佛法中說一共有十六剎那。在見道的時候,是無分別的境界——無我的智慧與真如理性相應——離一切分別,離一切相,這就是根本智。十六剎那後,或者他出定了,或者還是在靜坐,這時候他會憶念見道的形相,此時稱為後得智。根本智和後得智合起來稱為正見。
 
正見是聖人無漏的智慧。根本智也好,後得智也好,都是無漏的。無漏是沒有煩惱,是清淨的,是能真實覺悟一切法是因緣有的、無常的、無我的。這樣的智慧名為正見,是不退轉的。
 
IV‧2-6.4.2 正思惟
 
正思惟是屬於後得智的。見道的聖人於見道之後,為了能用語言文字把見道的相貌表達出來,則需要先思惟所見之緣起無常、無我之理,而後用語言文字表達,為弟子們開示無我、無常、空、不淨、七覺支等等的道理。
 
IV‧2-6.4.3 正語
 
能夠論議抉擇佛法的真義,開演見道的境界之語言,稱為正語。此時當然是遠離了其它的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等等虛妄欺诳的過失。
 
IV‧2-6.4.4 正業
 
在人間修學成功得了聖道的聖人,還有有漏的身體存在,因此他需要乞食,或為衣服、飲食、臥其、醫藥等生活所需去求乞化緣。在化緣的時候,他對於自已的往來動靜,或者一舉手,或者一投足,一切行住坐臥的威儀中,他的內心都能正知而住。
 
「正知而住」這句話很好,這也是修行的方法。就是自見其心,令心清淨,好像有一個監視的人注意著你在干什麼。這位修行人自見其心有沒有貪、有沒有瞋……, 照住自心,並且約束他,叫他明明了了、清清淨淨地相續下去,這叫作正知而住,也叫作正業。這個時候,雖然沒有靜坐修止觀,或許也做點雜事,但是他心裡面總是正知而住,稱為正業。
 
IV‧2-6.4.5 正命
 
前面說乞食化緣是出家人的生活來源,或乞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等生活所需,沒有非分不合理的貪求。我沒有飯吃,我就去乞食,沒有衣服就乞衣服,於維持生命所需的活動中,沒有虛偽,實實在在的,是名正命。
 
IV‧2-6.4.6 正精進
 
就是精進的修行。
 
IV‧2-6.4.7 正念
 
雖然是聖人,但是這時候修行還是不忘尊教,還是要根據佛的教導而修行,稱為正念。
 
IV‧2-6.4.8 正定
 
入聖位後的修行也要入定,攝心不亂地在定中修行。當然,聖位以後的定還有深淺的不同。
 
IV‧2-6.4.9 結語
 
把八正道歸納來說,正見、正思惟屬於智慧,也就是毘缽捨那;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正語裡面有一部分也屬於慧;正念、正定屬於定;正精進則是在戒的基礎上精勤地修學定慧。總括地說,是依止戒而精進地修定、慧,以斷除沒有斷盡的煩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所系的煩惱悉數斷除以後,或者證得阿羅漢果、 或證辟支佛果、或者證得無上菩提究竟圓滿。這就是「道」。合起來共是三十七種。
 
四念處的修學,裡面有定也有慧,但以慧為主。四正勤是精進地修學四念處之意。四神足是在修學四念處中,加強止的力量,還是依此繼續修行四念處。得到了五根(內凡位的暖、頂位)時,還是繼續增長四念處的修學。得五力之後,就是見道位——七覺支。見道後,還要繼續修四念住觀——八正道,從有學入於無學。這樣解釋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佛法的意思,屬於大乘佛法的《維摩诘經》雖不同於小乘,但其意義還是相似的。
 
前說四無量心、四攝法和方便,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三十七道品是菩薩自己修行的功夫,所以說三十七道品也是菩薩淨土的因行,當菩薩成佛時,成就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的眾生往生他的淨佛國土。
 
V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佛回答寶積長者子問佛國的因行時,先說三心,而後說六波羅蜜、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修這麼多淨土之因,有了那麼多功德,就要回向。回向的意義是很微妙的。回是回轉,轉變一下;向是方向,也就是目的,轉變目的地叫作回向。
 
不相信宗教的人當然是需求世間的五欲境界,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五欲的境界豐富、更豐富。不論是作那一行的,都是希望生活美滿一點、和樂一點;為什麼要和樂呢?好讓大家能安下心來享受。這就是眾生的一個方向。
 
修學佛法的人方向要轉變一下,不要一心老在追求五欲。學佛的人不求五欲嗎?也不能一點都不求,因為還要維持生命體的存在,這在佛法上也是同意的。但是應該抽出時間和精神做更重要的事情,成就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利益一切眾生就是更重要的事。這是我們佛教徒的一個方向,所以叫作回向。回向可以分為兩種:
 
V‧1 作功德後的回向
 
作了功德以後的回向有三種:第一種是作了拜佛、讀經、忏悔、修六波羅蜜、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等的功德後。若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這就是回向。若說我為了得世間的五欲,那就是沒有回向,方向沒有轉變,還是原來的老家風。回向無上菩提,是第一種回向。
 
第二種回向,是願以此修行功德利益一切眾生。但是這個說法與《大智度論》所說有些不同。《大智度論》說,你所作的功德實在是不能布施給眾生的,就好像說我作了罪,把罪送給別人一樣,是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能回向一切眾生呢?是所作的功德得果報時,你可以自由的處理所獲得的果報,可以分送給他人。這是慈悲心的作用。
 
第三種回向,是觀察所作的功德、能作功德的人都是空無所有,這叫作回向實際。實際是真實的境界,真實的境界是空無所有的如義。虛妄的現象看上去好像有,但是觀察它的真實性,其實是空無所有。回向實際也就是觀察所作的功德是因緣有的,所以是空的,能作功德的人也是空無所有的。這叫作回向實際,於功德無所著。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的因行之一,菩薩成佛時,他得的國土具足很多很多的功德,這些功德怎麼有的呢?是由回向來的。
 
V‧2 未作功德而回向
 
另外一種回向是沒有作功德,什麼也沒有作,就在佛前發願:「我願得無上菩提,我願度一切眾生,我願斷一切煩惱,我願學習一切佛法,我願親近善知識,我願學習聖道能夠順利,遠離一切魔障。」就在佛前發願,這也是回向。
 
但是這個地方說的回向,是作了功德以後的回向。
 
V‧3 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這句話在《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上說得非常詳細。為什麼能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呢?有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看見社會上有土匪、盜賊搶劫財物,作種種惡事。菩薩見到這個情形就發願:「當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沒有盜賊。」他走到曠野看見毒蛇、惡獸,就發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沒有三惡道。」也就是這位菩薩看見種種不如意的境界、或如意的境界,因而發願,願他成佛的世界有種種的清淨、種種的莊嚴。
 
V‧3-1 人莊嚴
 
前面說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六波羅蜜是菩薩淨土,乃至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這麼多菩薩淨土,所表達的意義就是:菩薩成佛的時候,他國土的眾生都是有道德的人。文中沒有說到菩薩自己的依報國土是怎麼回事,只說他成佛的時候裡面的眾生是怎麼回事——都是有道德的、清淨莊嚴的人。
 
V‧3-2 事莊嚴、法莊嚴
 
「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當然包含人莊嚴,但是還有其它的莊嚴,其它什麼莊嚴呢?就是法莊嚴、事莊嚴。菩薩成佛時所在的國土有佛和他的弟子在那裡弘揚佛法, 那個世界有佛法的流行,這是法莊嚴。事莊嚴是什麼呢?就是他的依報世界不像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境界,而是種種七寶莊嚴。我們讀誦《無量壽經》時,對佛國的淨妙就能有所了解。
 
 

上一篇:其它: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郭朋)
下一篇:其它:“印順思想”——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佛學思想(郭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