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
妙境長老
之一
靜坐修止觀
從《阿含經》看出來,佛在世時的比丘,平時除了托缽乞食,或是聽佛說法以外,一日之中就是宴坐、經行,修習止觀,內心恆時如理作意、願求聖道。常常靜坐修止觀,能改善自己的思想、調伏內心的煩惱,使令自己的貪心、忿怒、愚癡逐漸消滅。如果不靜坐修止觀,縱使出家一千年,貪瞋癡不變動,還是老樣子,就失去出家的意義了。所以,我對於中國古德安排上早晚課的這種規定,不完全同意,我主張多靜坐!
靜坐,不只是修奢摩他的止,還要修毗缽捨那的觀!久遠以來強大的散亂煩惱習氣,我們初學者奢摩他沒有力量,花了很多力氣還是不能調伏;結果因為不能調伏而放棄,坐在那裡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乃至不願意靜坐了,這是不對的!如果修止不相應,可以用以下方法對治:第一、念大悲咒三遍乃至二十一遍,或者把《金剛經》在心中默念一遍,然後再修止。第二、一開始盤腿坐,可以先修幾分鐘的止,時間不要長,然後就修毗缽捨那觀。
一、無常觀:思惟自己的生命體分兩部份,一是生理,一是心理,從這兩部份修無常觀。
二、無我觀:當然先要學習無我觀的內容;《瑜伽師地論》中,關於修無我觀的數據非常豐富,你可以選擇其中一種修習。
三、不淨觀:無常觀和無我觀,是直截悟入第一義谛的方法!但是我們無始劫來的貪欲習氣很重,未成聖道之前誰也不必恥笑誰,都還是有問題的,這就要修不淨觀來對治。我們在《瑜伽師地論》中學過不淨觀,把那一段文背下來,靜坐時,先修三分鐘的奢摩他,然後就背不淨觀的文。反復多背幾遍,然後思惟不淨觀文中的義。思惟幾遍都可以,然後再修奢摩他;這樣奢摩他可能會好一點,妄想會減少一點。
四、苦觀:除了無常觀、無我觀、不淨觀,也可以修苦觀。這等於诃斥自己的習氣!自己的習氣為佛陀的正法(四念住)所诃斥後,力量稍微被折伏了多少。在一坐之中,若能修三分鐘,或者頂多五分鐘的觀,它就有多少力量;之後再修奢摩他時,就能安住一段時間,或者五分鐘,或者能安住一刻鐘。之後把修觀的文重復背誦思惟、思惟背誦,然後再修奢摩他。這樣,妄想就被折伏了,就容易寂靜住。妄想折伏而能寂靜住,奢摩他就容易有進步。
常常修不淨觀、苦觀、無常觀、無我觀,你的智能會增長。怎麼知道呢?就在日常生活中看出。不管遇見什麼事、什麼人,在什麼情形下,說了什麼樣的話,你的毗缽捨那觀(正念)能現前。我們的貪瞋癡就是因為久遠以來熟了,遇見什麼境界自然地就這樣活動;而正念不容易現前,就是因為不熟。但你現在能常常修觀,早晨到大殿靜坐修毗缽捨那觀,中午也修,晚間繼續修。久而久之純熟了,不靜坐時它也容易現前。若有人來贊歎:「你這個人有道心很用功修行!」立刻你的無常觀、無我觀現前,能以如理作意觀察,不會生歡喜心。這樣的反應,就不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了。如果人家毀辱、輕視:「你修行是裝模作樣,那裡有道心呢?」你還是用四念住來對治,有正憶念、有清淨心現前,瞋心就不動。種種的毀辱、贊歎,反倒是修四念住的增上緣,這樣不是很好嗎?
如果你不修(或不常修)四念住的毗缽捨那,而奢摩他也沒修好,別人贊歎你、毀辱你,還是原來的老習氣在作用著,隨時歡喜、隨時忿怒,甚至過了好一段時間還念念不忘。那麼雖然出了家,在佛學院住多少年了,完全沒有改變自己的思想。失掉了正念,隨著別人的舌頭轉,別人教你哭你就哭,教你笑你就笑。你能知道這是錯誤的嗎?能有慚愧心嗎?若是時時修止觀,奢摩他、毗缽捨那有進步了,偶然失掉正念,很快會知道不對,發慚愧心:「我怎麼可以隨著他人的舌頭轉呢?」輕視我,我不介意;贊歎我,我心亦不動。那麼,這就是有一點進步了。
我們出家人要有理智!出家是個理智的行動,不是感情上的行為。你離開了父母、兄弟姊妹等親愛的人,是違反世間情感的事。但是為什麼要離開?因為要求聖道!這就是理智壓倒了感情的行動。可是出了家以後,不加強理智、不加強般若智慧,一點也不能進步,這不是太不合道理了嗎?那又何必出家呢?所以,自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貪欲心很強?或是常常發脾氣,有一點事就忿怒?有缺點時,一定用智慧來消除。
這是關於靜坐的事。
求生彌陀淨土
我們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念《阿彌陀經》時要誠懇,出聲誦念比不出聲好,因為心比較容易專注。不論是誦經或是持咒,往往熟了就不攝心,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那有什麼用呢?所以要自己作意攝心,念誦之時,也把心安住於此。佛學院的同學都是讀書人,《阿彌陀經》的文不難懂。一邊念一邊隨義觀想,思惟阿彌陀佛國依正莊嚴的殊勝,阿彌陀佛國是一片和平的氣象,不似這個世界的動亂,生歡喜心、求生淨土。然後念「一心歸命」(慈雲淨土文)、「三歸依」。
這雖是短短的儀軌,但卻是一個完整的淨土法門。念《阿彌陀經》時,等於已經到阿彌陀佛國走了一遍。而遶佛時的持念彌陀名號,即是練習一心不亂。念「一心歸命」文時,就是回向願生阿彌陀佛國。然後「三歸依」,歸依三寶。天天這樣栽培一點淨土資糧,時間久了,積少成多就有力量。若有一天離開佛學院了,自己仍可以繼續學習淨土法門,繼續地栽培信願行,加上靜坐修止觀的力量,臨命終時,決定可以往生阿彌陀佛國,無有疑問!
往生阿彌陀佛國太好了!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做你的老師,為你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算不能立刻得無生法忍,但也接近了!因為你在娑婆世界時也是學習《金剛經》,常常隨順修我空觀、法空觀。曾經熏習栽培過,所以到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為你說《金剛般若》,很容易得無生法忍。如果你現在不願意參加晚課、念《阿彌陀經》,沒有熏習,求生淨土的力量微弱,將來能否往生就不一定了。
所以,要學習佛法、多靜坐修學止觀,但也念《阿彌陀經》、持阿彌陀佛名號,不斷地慢慢栽培。今生就算止觀修行未能到達善根成熟的程度,但還有一個最後的淨土法門,保證我們到阿彌陀佛國去,這樣不是很好嗎?若非如此,將來你到那裡去?再來此世界嗎?如果止觀修得好,再來也還可以;如果止觀沒修好,再來這個世界時是什麼樣子?我看多數是苦惱境界!如何得知?「大眾僧的事我若比別人多做,就吃虧了!」有這樣的想法,不願意為大眾僧服務,你的福報不會很大。就算前生有福報,這也是無常法,逐漸的享受就減少了!若有這樣的心理,就看出來教義的學習有限,智能栽培得不夠。福報既不多,智慧也不高,再來這個世間,就注定你是個苦惱人。
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的法門,和藏文佛教不同!藏文佛教還願意再來這個世界。若是前生有幾十年的用功,第二生再來時,有福報也有智能,能繼續學習佛法、栽培善根,的確也是不錯。但是,求生阿彌陀佛國更殊勝!生在依正莊嚴的彼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沒有種種障道因緣,一定是精進不放逸的修學聖道。成就無生法忍後再來這個世界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那是完全不同境界!所以我認為,提倡這個法門是非常有意義的。
拜大悲忏
我們每星期安排一次大悲忏共修。為什麼要拜大悲忏?如果目的是為攝化在家信徒,我也隨喜。但是我們這裡拜大悲忏,是為自己拜的!我感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業障很重的,常常要看醫生,而且有時會有嚴重的病。為什麼會這樣?說是早晨衣服穿少了而著涼咳嗽,這還屬平常;若是生大病,則可能是自己過去生造的罪業,現在以冷熱等為增上緣而引發出來了。這時候想靜坐不可能,既不能學習教義、也不能念佛,只有告假出去看醫生,能不能治好也不一定。就算沒那麼嚴重,但心不安故,一樣會影響到靜坐及教義的學習。這個業障一定要靠忏悔來破除!
若說:「我現在沒有病,靜坐、念佛、上課都沒有問題。我沒什麼業障!」這話就說錯了!一切法是「無常」的,今天雖然很好,但終究有一天可能會倒霉的。怎麼辦呢?要至誠懇切地拜大悲忏!若不這樣的用功,就沒有辦法消除過去的業障。而念大悲咒能破除業障令人開智慧,對於學習教義修學止觀有幫助,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若說:「等我有病了才去拜忏!」病一旦來了還能拜忏嗎?頭疼、腰疼、腿疼,磕個頭都有困難!所以,應該在身體健康、沒有病痛的時候用功,此時拜佛能專心,維那師父一唱「一切恭敬!」你一心地觀想,功德才能成就。
無形中消除了罪業,靜坐修止、修觀也減少了障礙。這是一個很強大、很微妙的增上緣,所以要拜大悲忏。這樣,你在我們這個小小的佛學院,將能很順利的畢業。有些人才華很高,但是業障一來,非得告假離開,不能繼續在這裡學習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我們佛學院安排靜坐、念佛的課程,也安排拜大悲忏,希望各位同學盡可能參加。如果說不出來什麼理由,就是不高興去,你要用智慧來化解,思惟它的功德,慢慢地就會發歡喜心。不是別人強迫你去做這些事!自己思想上的障礙,應該由自己想辦法慢慢化解,問題當可解決。如果不想化解,一直放縱自己種種沒有智慧的想法,很難有進步。將來終究有一天後悔了,就來不及了!
之二
各位同學!我們從加州搬到這裡,中間有很多的事情,大家辛苦了!在我的想法,加州的北院很好,但現在的新南院更好。各位同學的心情怎麼樣呢?
陋室銘
剛才吃飯時,我想起小時曾經讀過劉禹錫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不在乎高不高,若有仙人居住於此,此山即是名山。「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不深,若有龍潛藏其中,此水即有靈氣。此二譬喻襯托出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居住的房子雖然破舊簡陋,但是我的品德高尚,這裡就是個好處所。
劉禹錫在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重點是不在乎外在環境的優劣,而在於內在品德的好壞。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的孔老夫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在《論語‧裡仁》中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也是同樣的見地。居住在一個地方,要先看看鄰居的品德怎麼樣;若能與有道德的人為鄰,是最美好的了。如果想要選擇一個好環境,而不以人的道德為重,怎能算是有智慧呢?我想各位同學來到這裡以後,亦應作如是觀,心情自然快樂。
正法、像法、末法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佛法的教主,是一個有非常大智慧、大慈悲的人。釋尊所宣揚的佛法,流行於世間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如何分別?「正法」:佛陀所宣揚的正法,在你的內心產生斷惑證真、轉凡成聖的作用,令你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得無生法忍。此即《俱捨論》所說之「入正性離生」,亦如天台宗所說之「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性」。不管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學習佛法能達到這個程度,在個人來說,就是正法住世的時代。
「像法」:佛陀所宣說的正法,在你的內心有調伏煩惱、令不活動之作用。得了禅定之後,在定中修學四念處,雖然尚未成就聖道,但遇緣對境時正念有力,能調伏煩惱令三業清淨。這就是像法時代。
「末法」:佛陀所宣揚的正法,在你的內心力量微弱。雖然出了家、受了戒,平時也靜坐修止觀,但止沒有力量、觀也沒有力量;或許不至於發動麤重的煩惱,但種種煩惱還是不斷生起。佛的正法在你內心雖不是完全沒有作用,但力量很小,這對你來說就是末法時代。如果我們四眾弟子學習佛法之後,在內心完全沒有產生任何力量,煩惱仍舊活動的很厲害,那對這個人來說,佛法就是滅亡了!
我們從北院遷移到南院來,環境是不同了。但無論在加州的北院,或在新州的南院,我們都與有出離願的同梵行者共住,應該都是有道德的人。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戒、定、慧,依戒增上心,依心增上慧,依慧得解脫。雖然目前還沒有成功,但能不斷這樣用功修行,佛法在我們的內心當逐漸有力,如是一切一切都是吉祥的!
之三
各位同學!我想講一講關於靜坐的事情。
先止後觀
靜坐前第一個條件,當然先要持戒清淨;以淨戒為基,而後修學定慧。定慧就是止觀!定慧是果,止觀是因,由因而得果。所以靜坐應該同時運用止和觀二個方法,不應只是修止而不修觀。但是學習靜坐的人,或者不知道應該修觀,或者知道但不願修,所以多數只歡喜修止;但這是不符合聖道次第的!
有的人靜坐容易相應,修奢摩他時心能安住所緣,既不昏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半小時、一小時,乃至幾個小時,感覺好像只是五分鐘而已!這樣的人自然歡喜靜坐。但靜坐不相應的人,或許不明白靜坐的方法,也可能知道方法但不得力,心不能安住在所緣境,時時跑到其它雜亂的事情上,整支香一直地打妄想,想把心收攝回來,還是又跑掉了。奢摩他修得不相應,對靜坐就沒有興趣,不願意靜坐了。照理說,你應該把靜坐的困難報告老師,希望能解決;但有的人他不向老師說,也不想解決,寶貴的光陰就這樣混過去,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先觀後止
如果止修得不相應,應該先修觀!佛為初學靜坐者說了五個方法(五停心觀),以適應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你可以選擇其中與你相應的方法修觀。先把這些文句背下來,而且要熟娴,靜坐時就在心裡默念這些文句,然後思惟其義。初開始若未能熟背,可以預先寫在小紙片,隨時拿出來看一看,再多背它幾遍,然後依文思惟。這比修止容易!修止時,要使這一念心寂然不動、明靜而住,它不聽你招呼,叫它不要動,它偏要動!而修觀就是依照文義去思惟,應該不難!
各位同學最低都是高中以上的程度,文字上的認識與理解應該沒有困難。在佛法的學習上,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來說,有老師為你講解,也有《披尋記》等參考書的注釋,藉由這些助緣應該可以明白文義,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和同學互相討論。將文義都搞通了,靜坐時憶念背誦,如理思惟。試問此有何難乎?和打妄想一樣嘛!不同的只是修觀的內容是清淨的,不同於妄想是染污的。
別明因緣觀
可以根據十二緣起去思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當然這十二緣起的文要背下來,義也要理解,然後靜坐中即如是思惟。
何謂「無明」?《瑜伽師地論》解釋得很詳細;要言之,不知不信世出世間的因果(四谛十二因緣)即是無明,乃至不明一切法無我、如幻如化,不明畢竟空寂都是「無明」。
三界內一切眾生由無明故,內心總是有所欲、有所求;因為有欲求,就會引發行動把所歡喜的事物取來,而心一動就是造業,不是福業,就是罪業,或者是不動業。從過去世到今生的因果而言,由無明而造業而有識,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從今生到未來世的因果而言,就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由此惑業苦三種雜染道理故,三世生死輪轉不息。
「行緣識」:如是了別性的識,是我們的果報主。眼識依眼根而有,若根壞,識就不能發生作用了。識的發動以六根為增上緣,六境為所緣緣,還有種子的親因緣;但其中以「行」(業力)為主要的推動力量。若這一生的果報,得到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人的色聲香味觸法,發動出來的就是人的眼識乃至意識;若此「行」的業力是在畜生世界,得到畜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畜生的色聲香味觸法,發動出來的,就是畜生世界的眼識乃至意識。若無根、境,則識不能動;而根、境是由「行」來決定的,沒有「行」就不會有六根、六境,也就不會有六識。「行」是很重要的,故雲「行緣識」。
「有緣生」:「生」,是識、名色、六處、觸、受,亦即我們的果報體。無有即無生;有乃是行的業力,沒有業力就沒有果報。果報由業力而來,故果報本身是無自性的。十二因緣的道理,簡單說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理則。「此」即因緣,「彼」即因緣所生法;無因緣即無所生法,所生法無有自性,無自性即是「空」。「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此有故彼有」,是雜染生死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此無故彼無」,是清淨涅槃的還滅。從思惟十二緣起的事相中,通達一切法無自性之理,這是從凡入聖的一個次第。
在靜坐中如是思惟,最低限度二遍(來回各一遍),乃至四遍、六遍;打瞌睡就提起精神,心散亂了就收攝回來,繼續思惟。若時時如此,能從無常的變化中,通達一切法是因緣有、是自性空的,心情歡喜。思惟完了就修奢摩他的止,將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動,因為先修觀的關系,止容易相應。
通說余觀
願意修其它觀也可以。譬如對於《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中某一品或某一段文特別感覺到歡喜,就把它背下來,而且一定要熟。靜坐時默念這一段文,思惟其義,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不要怕重復,然後再修止。或者《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诘所說經》,乃至《瑜伽師地論》,都是依這樣的次第去修觀。
修觀能滅罪
止觀若不相應,原因可能是生疏。另外,還可能是過去罪業的障礙。《普賢觀經》雲:「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修觀的好處之一,就是能滅罪!罪雖然不會立刻就完全滅除,但逐漸地障道因緣能減少,修行聖道就會順利。努力背誦經文、思惟其義,即如《金剛經》所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佛陀告訴我們,如是聽聞、思惟、修習,最後能得無生法忍!這樣用功,久了就不可思議!
止觀互增上
修觀能幫助止,修止也能幫助觀,兩者互為增上。止若修得好,能由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欲界定最後的境界(如九心住的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雖然還沒有輕安樂,但為時不應甚久,即應到了有輕安樂的未到地定,此時身心自然精進,應不久即得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彼時有強大的堪能性,在此禅定中修四念處,修我空、法空觀,能見第一義谛、得入聖道!所以,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只要肯努力就有成就。我們應該用這樣的方法,來調順自己的道次第。
發出離願
有的人初開始用功就相應,這是過去生栽培的善根;有的人修得不相應,應該依上述所說的方法調整。但其中有一個首要之處,就是要有得聖道的願!如果沒有一個堅定有力的願,遇到困難就向後退轉、放棄修行,何時能有成就?所以,每天早晨禮佛時要發出離的願,無論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清淨大海眾菩薩,跪在佛前要至誠發願:「我弟子某某,已經出家,在此修學聖道,願解脫生死大苦,見第一義、得證涅槃,發大悲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如是念三遍。
若每天真能以至誠心發願,佛菩薩會護念你、加持你,慢慢地你就會成功!如果沒有得聖道的願,那佛菩薩也很難幫助你。所以每天早晨起來,自己先在佛前舉行這個短短的儀式,然後開始用功學習佛法、修學止觀,終究有一日會有成就,不會徒勞的!
之四
我們的學院成立於九六年三月,到現在有五年了。這幾年當中一直有新同學陸續加入,也有人為了各式各樣的因緣而告假離開。離開以後,有的人默然,但也有人說這樣的話:「他們提倡修四念處、提倡靜坐是騙人的,並沒有修嘛!某些同學說話像刀似的!」我們反省一下,有沒有修四念處呢?
其實這也很好!我們的程度只是如此,以真實的面貌示人,不必說謊掩飾。但是我在想,學院開始以來,我們學習了《四念處》、《攝大乘論》。接著學習《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已經結束,從第三十五卷起是〈菩薩地〉,目前已經上到了四十二卷。這不都是說明修學聖道、調伏煩惱的方法嗎?我們學習佛法,天天有靜坐的課程,難道沒有進步嗎?
若止不相應、觀也不相應,那麼天天靜坐時是怎麼過的?若從來不修學四念處、我空觀、法空觀,遇見逆緣時完全沒有正念,說起話來沒有佛法的味道,如刀似箭毫無顧忌地刺傷人,我們真能忍可自己是這樣的相貌嗎?沒有慚愧心嗎?
每天宴坐經行,內心應該如理作意;日常起居作務,也要如理作意。與人相處交談,要如理作意;默然獨處,也要如理作意。若時時熏習正法、如理作意,般若智慧將在你的內心逐漸熟悉、逐漸有力。與人接觸時,不管人家違逆你、還是隨順你,正念智慧自然現前,就不會令人譏嫌:「你們提倡修四念處是騙人的!」
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同學們就從現前的虛妄分別開始修學起!「君子愛人以德!」應發慈悲心修學四念處調伏煩惱,對新舊同學以饒益心情彼此愛護,這樣同梵行者之間能互相和合增上,在生活裡、在佛法中就能同獲義利。不要令無始劫來的習氣,輕易地冒出來觸惱人,破壞了我們自己的清淨心。
我以前說過,從佛光山佛學院出來的人,就贊歎佛光山;從萬佛寺佛學院出來的,就贊歎萬佛寺;從福嚴佛學院出來的,就贊歎福嚴;從圓光佛學院出來的同學,就贊歎圓光。那麼,從法雲寺佛學院出來的同學,怎麼樣呢?
之五
我今天想要說一說「習慣」這二個字。
有那樣的因緣出現時,自然有那樣的反應,名為「習慣」。明白點說,就是隨順「我」、不違反「我」的意願,「我」就生歡喜心;如果不隨順我」,不管合不合道理,「我」就不高興,就是「習慣」。但是,我們離開了煩惱家,來到非家--寺廟,若繼續隨順自己的習慣,這件事好嗎?
有一回在台北一家素食店裡,一位女子忽然跑來向我磕頭,說:「我的脾氣很大,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她有意願要改變自己的缺點,值得贊歎!當然她可能是因為發脾氣傷害了自己的利益,非常後悔,但是無法改變,所以問我怎麼辦?
我說可以這樣做:「你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在寂靜處坐下來,閉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人罵你、毀辱你,然後再睜開眼睛看看--沒有!沒有人在罵我,是我自己的虛妄分別!然後再閉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人罵我、毀辱我,再睜開眼看--沒有!沒有人罵我,是我自己的虛妄分別!每天作如是觀,一天三次,連續三天,看看情形是否改善。」
我在家時,曾聽一位老先生說過一件事:齊齊哈爾市有位律師,有一回打輸官司,心裡很不舒服,因此出家為僧,法名普照,和一個同參一起住在北京以北黃羊山中的一間廟裡用功。有一天不知何故,這位普照老和尚發脾氣,與他的同參吵了起來,惡言相向。事情過去以後心中後悔,就向這位同參道歉,說:「我下次若再發脾氣,你就打我!」後來經過多久,他又發脾氣了,但同參沒有打他。事情過後,這位普照老和尚說:「我說過,我若再發脾氣你就打我,你怎麼不打呢?」同參說:「我們是道友,怎麼好意思打你呢?」他說:「沒關系!我若再發脾氣,你一定要打我!」如此,再發脾氣時,同參真的打他了。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發脾氣了。這件事應該是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之前發生的。各位法師都是生長在中國南部的,年紀也輕,但年紀大一點的北方老法師,應該都知道這位普照老和尚。
南岳懷讓禅師初來參訪六祖慧能禅師時,「祖問:『甚處來?』曰:『嵩山來。』祖曰:『甚麼物,恁麼來?』師無語。遂經八載,忽然有省,乃白祖曰:『說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遂假修證也無!』師曰:『修證則不無,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祖燈大統》卷七.一八六頁)
又懷師傳文初:「通天丙中受戒,習毗尼藏。久乃歎曰:『出家者,為無為法,天上人間,無有勝者。』」傳文中言,此時懷師已通達無為法;但其後時來見六祖,何故不能答「甚麼物,恁麼來」一問?讀此傳前後文意,無言回答是實,「出家者為無為法」一語,恐是好事者增益也。
至於「遂經八載,忽然有省」一事,如果懷師曾經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應不至於須時如是之久。此經雲:「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是妙文,讀之思之,法味彌深!
前文所引普照老和尚的調心方法,是請求同參實時打他,以調伏瞋心,從此不再發脾氣;雖生實效,然而若能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通達了一切法無我的勝義,又能靜坐實修止觀,則不只調伏煩惱現行,兼能深入法性,得成聖道,不亦美乎?
各位同學中,有的人生來修養就好,有的人還要努力,也有人計劃若干年後離開佛學院,就到某地住精捨,專修禅觀。此計劃雖美,但是人命無常,何必待若干年後?現在就開始修無我觀、修法空觀!殊勝的功德,是由精進波羅蜜多成就的,不是懈怠。若肯努力,假以時日止觀現行決定無疑!
我們由經論中獲一消息:一切佛子理應精進坐禅,斷惑證真,不應安於凡位,不求勝進。吾侪心服佛化,口誦佛語,而三業不清淨,為順佛意乎?
之六
我以前常表示個人不同意「看話頭」的想法,各位同學可能已經知道了。但是,現在我想進一步再談談這件事。
很少有人根性能像捨利弗尊者,只是聽聞了四句頌:「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當下就得初果。但這四句頌則是很明白地說了個道理,不是只問「念佛是誰?」如果完全沒有學過經論的人參「念佛是誰」,我看開悟的機會非常微小,一百人中一百個不能開悟,一萬人中一萬個不能開悟。若是已經學習過經論者,用這句話頭參,那便應是同於止觀的方法。
而學習過經論者,用話頭為觀察思惟之所緣,即使有所覺悟,還是平常人!只是因為有了經論的啟示、佛菩薩的法語的開示,這句話頭能變成隨順毗缽捨那的觀察思惟,須經過一個時期的訓練,對於「念佛是誰」的道理,才可能更分明了點。但僅止於此而已!
虛雲老和尚說到參話頭的方法,一開始就是提起「念佛是誰」這個話頭;等過一會兒,「念佛」兩個字不提了,只提「是誰」兩字;再過一會兒,「是」字也不要了,只提「誰」一字。我們漢文佛教禅宗的人,可能百分之百都認為虛雲老和尚開悟了,而他認為話頭就是這樣參的。有人問他:「教下有所謂止觀,那是怎麼回事?」虛雲老和尚回答:「那是古法。」換言之,古代的佛教徒是用止觀的方法修行,但現代的修行人學禅就是參話頭,不用止觀!
虛雲老和尚沒有說看話頭開悟了以後怎麼辦?也許他說了我沒看見。如果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問我,我的回答是:「修止觀!」因為所謂開悟,一定要和修多羅的道理相合--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诘所說經》,或與《解深密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相契合都可以。
《楞伽經》說到四種禅:愚夫所行禅、觀察義禅、攀緣如禅、如來禅。「愚夫所行禅」,很明顯地是指小乘佛教學者的禅法,而「觀察義禅、攀緣如禅、如來禅」屬大乘禅法。「觀察義禅、攀緣如禅」在內凡位;「觀察義禅」乃觀察所緣的境界是空的;「攀緣如禅」則進一步思惟能觀之智也是空的。如是契入無分別境界,就得無生法忍了。「如來禅」則是佛的境界,能有不可思議的微妙大用度化眾生。這是說修我空觀和法空觀,此經有唯識義。
若參話頭開悟和經論相契合,也就是明白了我空、法空的道理。但此時還是生死凡夫,還要繼續修我空觀、法空觀,才能轉凡成聖。若未學習經論,單是看一句話頭就能明白我空、法空的道理嗎?我認為很不容易!《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但什麼是「我相」?必須要深入研究大德們的批注,而且這些批注一定要與《阿含經》、《阿毗達磨論》、《瑜伽師地論》所說道理相合,不能以自己的虛妄分別加以解釋。就算是學習經論多少年的人,要把什麼是「我相」講得明白,都不容易。
這其中有個定義:執著有我是凡夫,通達無我則是聖人。多少批注《金剛經》的書,解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句話時,能契合這個分際?《瑜伽師地論》說: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這就是我空、法空,其中的道理更深。
如果有人說:參這句話頭,開悟就是佛,所謂「即心是佛」。這樣講是有問題的。古代禅師語錄中也說到:「開悟後要繼續地修行!」但內容是什麼,又沒有詳細地說明白。如《論語》中子路問死,孔夫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雖然答復了,但沒有說明白。現在我們學習經論,佛菩薩也一點不含糊,明明白白地說,就是繼續要修止觀--修我空觀、法空觀,加上奢摩他。若是業障重者,必須先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然後再修「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無常觀、無我觀通深通淺,也包括中觀和唯識的我、法二空觀在內。若你只是學習南傳佛教,那麼北傳的法空觀就不在內了。
從這個地方看,開悟了還是生死凡夫,要繼續地不違經論、隨順佛語修我空觀、法空觀。從外凡位進步到內凡位,然後破除見煩惱、愛煩惱,得無生法忍;逐漸再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最後圓滿成佛。絕對不能違反經論所說的法門次第,也就是不能違反三三昧的道理。
古代的禅師,如六祖參五祖時,弘忍禅師為他講《金剛經》,四祖道信主張念《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達摩禅師主張學習《楞伽經》以之印心;這完全依據經論來修學聖道,沒有離開經論去看話頭。明白一點說,看話頭這件事是禅宗衰微時,佛教徒不能學習經論故,才提出這麼個方法。
我以前表示過「看話頭不如修止觀好」的意思,現在我進一步地說,就算看話頭開悟了,還是要修我空觀、法空觀。所以,我們不要拐這個彎去參話頭,應該直接學習經論,修四念處,修我空、法空觀,用這個方法趣入聖道。假設能真心用功,奢摩他也能相應,你現在就有得無生法忍的希望!
之七
南泉山普願禅師(748-834)鄭州新鄭(今之河南鄭縣)王氏人,生於唐玄宗天寶七年。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十歲,跪請於父母,乞出家獲允。投密縣大隈山大慧禅師受業。苦節笃勵,胼胝皲瘃,不敢為身主,其師異之。代宗大歷十二年三十歲(777),詣嵩山會善寺暠律師受具戒,習相部舊章,究毘尼篇聚之學。後游講肆,上楞伽山頂,入華嚴海會,抉擇《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觀之關鑰;領玄機於疏論之外。後扣大寂之門,頓忘筌蹄。
德宗貞元十一年(795)拄錫池陽南泉山煙谷,刊木以構禅宇,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文宗太和初年(827)受請下山,學徒湊集,言滿諸方。太和八年(834)十月二十一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方明,告門人曰:「星翳燈幻亦久矣,勿謂吾有來去也。」言訖而謝!春秋八十七,僧臘五十八。
這是普願禅師的略傳。十歲出家作沙彌,三十歲才受具足戒,其中間的二十年只是行苦行嗎?受戒之後學戒,學《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學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楞伽經》中有唯識義,《華嚴經》、《清涼疏鈔》亦兼以唯識義釋之。「領玄機於疏論之外」,謂其不滯於名言,而能深悟離名言的第一義谛。此句的贊歎雖妙,然而未言及從那一位大德學習,略嫌不足!
後又到名稱普聞的馬祖道一(大寂禅師)處參學,「頓忘筌蹄」仍然是離名言之義。從三十歲開始參訪,學習經教十余年,貞元十一年入池陽南泉山(今安徽貴池縣)居阿蘭若三十年,息諸緣務,專心禅觀,極為殊勝!
太和初年,才開始為人說禅,其時這位禅師已是八十歲的老翁了。至太和八年謝世,中間只有八年弘揚禅法。這位禅師修禅之前有十八年的義學基礎,然後轉入禅的自證,此即與「不學而禅」不可同日而語也!
茲錄其法語三則如下:
一、在山下作務,僧問:「南泉路向甚麼處去?」師拈起鐮子曰:「我這茆鐮子三十錢買得!」曰:「不問茆鐮子,南泉路向甚麼處去?」師曰:「我使得正快!」
二、「師歸丈室,將何指南?」師曰:「昨夜三更失卻牛,天明起來失卻火。」
三、僧辭曰:「學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麼生?』未審如何祇對?」師曰:「但向他道:近日解相撲!」曰:「作麼生?」師曰:「一拍雙泯!」
第一則:此僧問路的本意,應是去南泉山親近普願禅師,學習雲何證悟第一義谛法門(即是四聖谛中的道谛--涅槃路),但不知去南泉山的路在何處,所以請問向甚麼處去。
今普願禅師直接按其本意而教授曰:學習中觀無相般若,是為趣證勝義之路也。「茆」即是草,「鐮」為斬草之刀,「子」是口頭語;鐮能割草,譬喻無相中觀,如法修之,可以斷惑證真。「三十錢買得」謂學習中觀非難事也。禅師的回答,雖然是直接痛快,但是那位法師沒有聽懂,反而認為禅師誤會了他的問意,所以加以簡別說:「不問茆鐮子,南泉路向甚麼處去?」禅師不變原意說:我學習無相中觀已三十多年了,覺得很好用!
第二則:「丈室」,是寺內領導人住處名稱。在此室中住,即表示此人是一寺的住持,故雲歸丈室。既任住持,有責任領導大眾修學聖道,然而諸方施設法門,各有不同,不知仁者以何為禅的宗要教導大眾共同修學,故雲「將何指南?」普願禅師回答:一、觀心了不可得;二、能觀之智亦不可得,皆是性空寂滅相也。如是,以無相中觀為指南。
「牛」譬喻心,牛是喜歡犯人苗稼的,吾人的心牛,常是放逸於五欲中。今習禅之人,以無相的中觀,覓心了不可得,無住為住,住於畢竟空寂捨,無有所緣境可以放逸。所以《遺教經》說:「汝等當好制心。」不但是白日,夜間亦如是觀心,故雲「昨夜三更失卻牛」。這位禅師同於天台智者大師,選心為所緣境,也可能他讀過《摩诃止觀》。
「火」譬喻中觀之智,心為所觀,智為能觀。觀心性空、寂滅、無相,復觀能觀之智火,亦如所觀之心,寂滅無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三十唯識頌》:「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雲何攀緣如禅?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上述三文,皆是一義,是名「天明起來失卻火」。
第三則:「解相撲」,即以無相智撲滅內心於境有得的執著。「一拍雙泯」,即是能所皆寂滅,契入無分別、無戲論的第一義谛。
這位禅師的禅修隨順聖教、以聖教為依止,不是輕忽聖教,愚而好自用的!
之八
前言
按世間的常態說,若居住的大環境不理想,有種種的問題,我們可能會想辦法辦理移民,從這個地方搬到另一個理想一點的住處。結果可能令你滿意,也可能不滿意;但是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第一次移民--由天上到人間
追溯人類移民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依佛法講,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壞空,雖然是一個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業力輪轉,但就世界的初成而言,人類的出現,是由天上移居而來的。
《瑜伽師地論》中說到,有情所作能感成壞業,而壞業緣起時,有情所依止的器世間也會散壞;所以壞劫出現時,就有三種災壞器世間。先從無間獄起大火燒壞世間,乃至到初禅天;次起水災壞第二禅天;後於第三禅天有大風起,風干消盡一切。從此,器世間即俱沒已。又經過二十中劫的空劫之後,復由一切有情的業力增上力,感得器世間成。最初在虛空中第三禅天,器世間成;其余第二禅天、初禅天、欲界天,乃至四大部洲相續成就已。
此時世間成已,即開始有人居住。其中有二種情形:一種是極淨光天的有情死了,隨業流轉,生到人間來;另一種是,極淨光天的有情還沒死,但因為他們有禅定,也有神通,就飛到此世界來看看,感覺這地方好,因為這是有情的福力所感得的,所以地面平正,不需種植自然就生長出豐美的地味。這些由天上來的有情,自吃了此地的美食之後,身體變麤重了,從此不能飛,故回不到天上。
第一次的「移民」,從天上移居到這個世間,過的是安樂的生活,因為有情的貪瞋癡都還沒動,所以成就的世界,是一個清淨的福地,大家彼此平等無诤的生活著,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些事。後來,逐漸地人越來越多,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滿足越來越多的欲望,人就起了惡心,接著又有了種種邪行出現。彼此之間也有了是非糾紛,為了管理調解,於是就有了國王、政府的組織,也有了法律。
但惡念不斷的增上,殺、盜、YIN、妄等種種惡行就無法止息;這樣,天災人禍不斷,苦惱越來越多,三惡道的惡報,也就因此創造出來了。如是,樂土變成濁世,這地方再也不適合安居了。所以,我們應該發動第二次「移民」!
第二次移民--由凡轉聖
第二次的移民,也有二類情形。第一類可以稱之為「優先移民」,原動力主要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來到人間宣揚佛法;有些人因為聽聞或者閱讀經論,相信了佛陀所說的法語,依循至教量修學聖道。一旦成功了,就從世俗谛遷移到第一義谛那裡住,也能超出無邊苦惱的三界火宅,安居於究竟安隱的涅槃城中。
另一類的移民可謂「中間移民」,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阿彌陀佛國;這是佛開示的方便法門。佛認為此土危險、不宜安居,趕快念佛移居到極樂淨土,先拿到彼土的永久居留權再說。但是到了那裡以後,還要再加一道手續,就是聽聞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修學四念處,才能從世俗谛移居到第一義谛。為什麼要多這一道手續呢?智者大師的法語中說到:往生阿彌陀佛國的人未必都是聖人,可能凡夫居多。只要是凡夫,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則問題還不能根本地解決。所以,到了阿彌陀佛國還要修學四念處,才能通達第一義谛,通達第一義谛,才能究竟離苦得樂。
目犍連尊者遺偈雲:「我今何用膿血身,荷負眾苦無休息;今已除盡蚖蛇毒,安隱當趣涅槃城。涅槃城中絕諸患,緣生眾苦悉皆無,佛及聖眾在中居,輪轉愚夫不能入。」諸佛、菩薩、阿羅漢等一切聖人,都是住在第一義谛,是離一切相的;而世俗谛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盜賊,是一切災患及眾苦的根源。所以我們應該主動地自願申請移民。
怎樣辦理移民手續?
洞山禅師說:「東去、西去,萬裡無寸草處去!」至於怎麼去,並沒有說。而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告訴我們「不受一切法」,這就是辦理移民手續的方法。這方法怎麼用呢?就是當這一念心和虛妄的境界接觸時,有人罵你、毀辱你,或者贊歎你,這時候你一定要用般若的智慧「不受一切法」,來轉變這一切虛妄的境界。如果不這麼做,立刻就生憤怒或者歡喜等等分別,那就表示你還沒開始辦理移民。
當然,不要忘了修止觀是主要程序。在修奢摩他時,要數數地憶念所緣境而不忘失,令心相續明靜而住。修毗缽捨那時,可以依南傳的方式修四念處;或者按北傳的方式,依《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維摩诘所說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而修四念處。無論何者,都應先將經中的文義娴熟通達,然後於靜坐時作正憶念,如理思惟觀察。這就是非常可貴的方法。
起初,這樣的方法或者不容易做到;若是辦理的過程不是那麼順利,我們可以至心地拜忏,消除宿世的障道因緣,幫助手續順暢些。如果我們能精勤修學止觀,不斷向前進,恆常不忘失正念,內心逐漸能「不受一切法」;久而久之,功夫深了,就可以從世俗谛遷移到第一義谛那裡去了。最後,由自己批准--移民成功!
之九
不明正法,愚生死長
為什麼我們無始劫來不斷地流轉生死?原因就是「無明」!「無明」,簡單說就是無知;不知無我、不知一切法畢竟空,就叫作「無明」。因為無明,我們發動身口意造作種種業--福、非福、不動業;有了業力,就不能沒有生死的果報。這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乃至純大苦蘊聚。」
佛在世時,有一天大眾集合聽佛說法,忽然來了只獅子,臥在旁邊聽法。這時,佛對獅子說四句話:「疲倦者道長,不眠者夜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南傳法句經》)獅子是誰呢?原來在毗婆屍佛時,他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學者,教過的學生中很多是社會上有成就的人;他聽說毗婆屍佛出現世間宣揚真理,感到好奇,就到毗婆屍佛那裡去聽法。
但此時就出現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因為此人年紀大,有學問、有道德,也有地位,不管在那裡都受到尊重贊歎,可是到毗婆屍佛這裡聽法時,卻沒有人理睬他,他心裡不舒服,就想:「你們這些人沒有知識、不懂禮貌,對我都不知道恭敬!」瞋心一動,對大眾僧罵了一句:「禿驢!」罵完了,還是憤恨不平,故毗婆屍佛說的法,他半句沒聽進去,一點好處也沒得到就離開了。由於一時無明火的發動,造了辱罵大眾僧的罪過,命終後就墮入畜生道--從毗婆屍佛一直到釋迦牟尼佛,九十一劫一直地做獅子。所以,佛對他說:「不明達正法,愚者輪回長!」這個故事在《大智度論》(大正二五.三○七中)中有提到。
這就是「我」!當然,沒學問也沒地位的人,不論到什麼地方去、人家理睬不理睬,心裡應該不大在意;而一個人若習慣處處受到恭敬贊歎,忽然間人家不恭敬他,心裡不習慣就忿怒了。為何會這樣?因為有「我」的執著!所以,修無我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達了「無我」的道理,別人恭敬、贊歎也好,輕視、毀辱也罷,內心完全不為所動,無愛也無憎。這樣,逐漸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就到涅槃那裡去了!
趣入聖道不為難
當然,從生死到涅槃,中間須要經過聖道的修習。什麼是聖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換言之,就是戒定慧,亦即止觀!有人說:「太難了,我辦不到!」實在來說,修學聖道這件事並不難!
一天清晨,佛拿著缽,到一戶貧苦人家去乞食。乞食時,佛隱藏原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身相,化現成很平常的比丘模樣。這戶人家的一對夫婦都不信佛。此時丈夫不在家,而妻子看到比丘來乞食,就驅趕他:「你不要站在這裡!趕快走開!」比丘說:「我是個出家人,也不要求很多東西,只是一餐飯而已,你布施一點也好!」女人答言:「不要!你趕快走開!你在這兒等到死,也不會給你飯吃的!」
忽然間,這個比丘變成死人,身體種種臭穢骯髒的境界一下子都出現了。女人一見生大恐怖,揚聲大叫:「不得了!」但忽然間,這個比丘和這個境界又都不見了。她心裡還是很害怕,驚慌失措地就跑去找她的丈夫。她丈夫說:「發生什麼事嗎?」她如此如此一說,丈夫就火大了,回家拿了刀、弓箭等,急急地追著那個比丘去了。
追到一個地方,看見比丘坐在一個琉璃城裡。他心想:「哎呀!這個比丘有琉璃保護著,我打不到他,怎麼辦呢?」於是就大喊:「開門!開門!」比丘說:「你把弓箭、刀都丟掉了,我就開門!」他一想:「也可以!沒有刀箭,我用拳頭打也一樣。」就把刀箭丟了。但見比丘還是沒開門,就說:「你怎麼還沒開門呢?」比丘又說:「我的意思是要你把心裡的刀箭丟掉,不只是手裡的刀箭。」他一聽,心想:「哎唷!這個比丘有神通,知道我心裡想什麼。這可不是平常人啊!」心裡一畏懼,就跪下來說:「您是真人!我們對您沒有禮貌,請神人原諒!我去找我太太來向你賠罪!」
於是兩夫婦就跪在琉璃城外,向比丘磕頭忏悔,比丘即為他們宣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二人當下便得須陀洹果。此時,佛即現出原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殊妙境界,兩夫婦見佛相好,生大歡喜,向佛大力磕頭禮拜,聲響不絕。這個故事見於《法句譬喻經》(大正四.五七八中)。
我們看佛世時那些人,好像很容易便成就聖道了;當然,這是有善根的關系,而佛也是觀察到這兩夫婦善根已經成熟,故特意用此方便度化。現在我們如何能成就聖道呢?首先,必須學習經論,掌握聖道次第後,再修止觀,深入地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如此,得初果(或無生法忍)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
我曾經說過:就像造桌子似的,把零件一個個都先做好,最後拼裝起來就成功了。得聖果即類似如此!先從經論裡通達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道理,這點搞通之後,其它的因緣就不是難事了。
如修奢摩他,對一般人來說起初可能難了些,但若能對世間上的事情放下一點,再有諸法空的智慧來調伏,奢摩他也應該容易成就,然後於奢摩他中再修毗缽捨那觀,成功了就是聖人了!
破除修行的障礙
盧山慧遠大師於其所寫的〈禅經序〉裡說了一句話:「禅無智無以深其寂,智無禅無以窮其照。」修行一定要有止(禅),但也要有觀(智)才行。有些人靜坐就只歡喜修奢摩他寂靜住,不歡喜修觀思惟法義。這樣有什麼問題呢?修行人若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捨那,一旦心裡有點相應,就會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但事實上,就算得了四禅八定,還是生死凡夫啊!
有位仙人住在山裡,旁邊常伴著一只狐狸聽他讀書、說法;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狐狸對仙人說:「我可以做獸中之王了!」(這話的意思,就是牠開悟了!)說完後,就離開了仙人到別的地方去,遇見一只有病的狐狸(他不先找健康的),威脅牠說:「你若不聽我的話,我就殺你!」病狐狸心裡害怕,就聽牠的話,隨著牠走。後來,又遇見了幾只有病的狐狸,都這樣如法泡制;病狐狸沒有抵抗能力,受到恐嚇,只好低聲下氣地服從。這樣,這個狐狸就有了多少隨從者。之後,即使遇見了健康的狐狸,牠也這樣恐嚇;健康的狐狸本來很強壯,不必怕牠,但對方人多勢眾,只得畏懼三分。這樣,牠就有了一大幫的隨從者,是狐狸中的王了。
作了狐狸王後,牠又開始降服大象。大象體型大,本來不怕狐狸,但狐狸數目太多了,牠也有點恐懼,只好聽從狐狸王。此後,狐狸王就騎在大象身上,降伏了更多的大象,再接著降伏其它野獸,最後降伏老虎、獅子,終於作了獸中之王。
和人一樣,成功後就沖昏了腦袋!牠作了獸中之王後,忽然間打了個主意:「我是獸中之王,不應以同獸的狐狸作伴侶,應該娶人間國王的公主做太太!」所以就率領著眾獸,把一個大城巿包圍起來。國王派遣使者去談判,狐狸王對使者說:「我要娶國王的女兒!若不照辦,我就要破壞你們的國家。」國王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召集臣下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有大臣說:「牠們有老虎、獅子,還有大象等很多的野獸,勢力很可怕,王何必愛惜一個女子而大動干戈呢?牠要就給牠嘛!」但另外又有人說:「從沒聽過將人間國王的女兒,獻給禽獸作伴侶的事情。我們不能就這樣投降,應該和牠們斗一斗。」
這位大臣提出一個辦法,就是作戰那一天,先讓城裡所有的人以棉花塞住耳朵,再派使臣向狐狸王說:「作戰時我們先開戰,然後你再讓獅子吼。」狐狸口頭同意了,但心裡想:「他們提出先戰後吼的條件,一定是害怕獅子的吼叫聲。那麼,我要下令讓獅子先吼叫。」到了開戰時,獅子就先吼;這一吼就不得了了,狐狸王自己嚇得心髒破碎,當場從大象背上掉下來死了。狐狸王一死,所有野獸四處散走,國王即戰勝了這一仗。這個故事出於《五分律》(大正二二.一八下),《法苑珠林》(大正五三.六九一上)裡亦收錄。
從這個故事看出,做什麼事成功時不要高慢,高慢心一生,就一定會失敗,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人一有了些許優點或成就,就容易仗勢而生高慢,但「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修行人若有了高慢心,就障礙你不能得聖道。
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捨那的人,或許也能覺悟自己有高慢心,但是無法破除!若修奢摩他的止,同時也修毗缽捨那的觀,就能反省並察覺到自己的問題,也能進一步用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高慢心。此時,你容易有進步,不會自己作障礙,就能得聖道!
萬裡無寸草處去
《維摩诘所說經》雲:「不斷YIN怒癡,亦不與俱!」這是大菩薩的境界,不是平常人!若是凡夫菩薩,雖然發了無上菩提心,還是要先全心注意斷除YIN、怒、癡、慢等種種愛見煩惱這件事,逮得無生法忍後,有了聖道的大智慧光明,那時才可以說到達「不斷YIN怒癡,亦不與俱」的程度。但怎麼斷YIN怒癡呢?
唐朝有一位洞山禅師,是禅宗很有名的一位大德。一年,結夏安居圓滿,洞山禅師對大眾說:「秋初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三月安居結束了,大家就要離開這裡,到別處去參學,或者東邊去、西邊去,無論到何處,你不要到有草的地方去!過了一會兒,洞山禅師又說:「只如萬裡無寸草處,作麼生去?」萬裡無寸草處怎麼去呢?提出來這麼一個問題。當時,大眾上下並皆默然,無人能答。
後來,其中一位禅者到石霜禅師那裡。石霜禅師問:「和尚有何言句示徒?」洞山禅師都是怎麼對大眾開示的?這位禅者就如是如是地說了。石霜禅師又問:「有人下語否?」有沒有人回答這一句話呢?說:「沒有人!」石霜禅師就說:「何不道出門便是草!」出了這個門外就是草!這個禅者後來又回到洞山禅師這裡,就轉述石霜禅師的回答。洞山禅師聽後就贊歎說:「大唐國內能有幾人?」大唐國裡,能有幾個石霜禅師呢?這等於贊歎石霜禅師的回答是對的!但當我們讀這段記載時,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這句話可以引《維摩诘所說經‧觀眾生品》中的「畢竟空寂捨」來解釋。維摩诘居士在什麼地方住?在畢竟空寂那裡住!畢竟空寂就是他的房子,故雲「畢竟空捨」。我想洞山禅師是讀過《維摩诘經》的,「萬裡無寸草處去」應該就是從這一句話來!「畢竟空寂捨」是廣大無邊的,但這個房子裡沒有草!「沒有草」是什麼意思?「草」就是虛妄分別!若常常在畢竟空寂這裡學習止觀,就能滅除我們內心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滅除後就沒有草了,也就是證悟了畢竟空寂--諸法如的意思。所以,東去、西去、南去、北去……,不管到什麼地方參學,總而言之,應該學習向第一義谛那裡去!若老是停留在虛妄分別的境界,就是空過光陰了。
何處是「萬裡無寸草處」呢?即是第一義谛,亦即諸法如或涅槃。這個地方怎麼去?洞山禅師沒有講,而石霜禅師的回答是:「出門便是草!」若離開了第一義谛,就是落入虛妄分別。而心裡一虛妄分別,煩惱就現起,並不是發大瞋心、大貪心才叫作煩惱。心念一起,才動眉毛就犯了祖師規矩;不與第一義谛相應,就是煩惱境界、就是生死流轉。我認為古代的禅師是閱讀經論、如理作意的。石霜禅師應該也是學習經論且修止觀的,所以他能回答這句話。
《金剛經》雲:「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夫總是在一切法上虛妄分別,所以是「住一切法生心」。現在學習佛法,常常思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舉心動念與法相合,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觀一切法皆是如,就是趣向第一義谛!有人罵你、毀辱你,向道上會,觀「即空、即假、即中」;贊歎你、恭敬你,也觀「即空、即假、即中」。能這樣,就是萬裡無寸草處去而沒有出門。安住在那裡修止觀,不生煩惱就是沒有草,亦即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能念念在道作如是觀,久了就得無生法忍。明白點說,我們佛教徒應該做這件事--一定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常常這樣修習,才能漸漸由凡而聖,斷YIN怒癡等愛見煩惱之草,到「萬裡無寸草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