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安住身心 身心安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

2000/07/15玅境長老宣講於法雲寺佛學院

「安住身心,身心安住」,這是兩句話。前面的「安住身心」是約因說的,「身心安住」是約果說的,由因而果,是這樣意思。這裡一共是分四段來講這個題目,第一段是「釋題」。

一、釋題

雲何名安住、安住義雲何?

這是提出來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也就是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約名說,「安住」這個名是什麼意思?「安住義」,約名所诠的義來提出問題,安住的道理是什麼?這是問題,下面就回答。

彼身無危險,心亦無憂惱。身心得調適,安住義如是。

名也就是如是。我們的身體,行住坐臥也都是很平安的,沒有危險,內心在行住坐臥的時候,也沒有憂愁苦惱,身體也好、內心也好,都是調適的,都是安樂自在的,「安住義」就是這樣子。

身心的安住也就是安樂住,這是任何人都希望這樣子,任何人都不希望身心不安樂住,那麼這就表示身心不安樂的時候是特別多,安樂的時候比較少,所以我們才希望能夠安樂住。

剛才解釋的這是按照一般的情形說,叫做安樂住。下面就是約深一層來說。

不受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取於夢幻。勝義安樂住,佛子應善學。

這是約佛法的深義來解釋安樂住。怎麼樣才能安樂住呢?這樣子才可以。

「不受一切法」這句話,「受」就是接受、領納,叫做受;現在說「不受」,我們不接受一切法。接受、不接受這件事,當然我們從淺一層來解釋,我送給你一個面包,你不接受,或者我接受了,這叫受和不受。現在這裡面不是這樣意思。就是你內心裡面一動就是受了,就是接受了。這個地方是非常微細的,非常微細的境界。用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來解釋這個「不受」的話,譬如說是我歡喜吃餃子,人家就贊歎這個餃子怎麼怎麼好;我們只是這樣聽,然後我們就流口水了。流口水這個地方來反省自己,就是自己並不是明顯的想要吃餃子,但是流口水了,就表示你願意吃餃子。「願意吃餃子」這一念分別心是很微細的,微細到我們自己都不是明顯的知道;這可見「受」這個字是很微細的。

我們在學習《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也講到這裡,譬如說我們欲界的人,我們有苦、樂、憂、喜、捨,有這五種受。我們通常的人,我感覺到苦,感覺到痛苦,感覺到快樂,苦、樂,感覺到憂愁,感覺到喜樂,感覺到捨,有這五種的差別。這五種差別,苦樂是約前五識來說;憂喜約第六識說,第六識裡面的苦惱就是憂,那麼樂就是喜了;捨,就是不憂不喜、不苦不樂,那叫做捨,捨也是受。有這五種受。我們欲界的人這五種受都是具足的,但是若色界天上的人就有差別了。

初禅天的人他沒有憂,沒有憂的原因就是沒有欲了,有欲則有憂,沒有欲所以沒有憂,還是有苦。到第二禅天的人,沒有憂也沒有苦,但是有喜、樂、捨都有。第三禅天的時候沒有喜,就是沒有喜,還有樂、還有捨。到四禅天的時候,沒有樂,但是有捨受,有捨的感覺。無色界天的人還是有捨受。到滅盡定的時候,捨受也沒有了。那麼這可知道,滅盡定的時候是不受一切法的。

受一切法的時候,就有苦。我們說受樂受的時候不苦,其實受樂受也有苦。我們不願意受苦,要追求樂,追求樂也很苦。如果你沒有追求到,還是苦;追求到以後,要保護這個樂也很苦;若失掉了是更苦,所以樂裡面也有苦。所以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捨受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那不應該說是苦,也不是!因為這個捨受它不停留在那裡,在時間上它一直地向前進。一直向前進,不是遇見苦受,就是遇見樂受,遇見苦受是苦,遇見樂受也是苦,所以深一層來說,所有的受都是苦;若不受的時候就沒有苦了,是這樣意思。

「不受一切法」這件事,本來我們剛才說,你給我面包,我不要,那麼就是不受。但是若深一層說,你這個「不要」也是受,所以很難說不受的,很難達到不受的境界。那麼怎麼樣才能達到不受的境界呢?「本性無分別」,你若能通達這個道理,經過修止觀成就了,你就能不受一切法了。那麼這是「不受一切法」的一個方法。

「本性無分別」這句話怎麼講呢?「本性」這句話指過去說,是一切法的過去。譬如這個房子,這個房子已經造好二十年了,在二十年前沒有這個房子,那就是房子的本性。在本性的時候,沒有這個房子的形相。我們看見這個房子的時候,這個房子有多高、有多大,它的空間是怎麼情形,有多少窗戶、有多少門,能容納多少人,是做禅堂的、是做講堂的、是做寮房的,有種種的分別。但是在本性那裡都沒有這些事情,沒有這麼多的分別,所以叫做「本性」。這是一個解釋。「本性無分別」。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已經造好了的房子,它已經出現了它的體相用,我們看見它的時候,我們有分別,是有這分別,那麼怎麼能說「本性無分別」呢?我們若是學習《中觀論》的時候,我們也還是通達它無分別,就是它的自性是不可得的,就是房子的自性不可得。這個「自性不可得」怎麼講呢?這個房子是由因緣有的,房子自己不能有。房子一定是要有投資的人,有建築公司,要有建築師畫圖則,政府批准了,然後開工了以後把這個房子造好了,這叫做因緣有。這個是因緣有。如果說不需要因緣這個房子就有了,那叫做自性有。如果說是沒有因緣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空地,沒有房子,那麼叫自性空。在自性空上看,沒有房子,所以也是無分別。在自性空上看,沒有這個房子各式各樣的分別,也是沒有的,所以「本性無分別」,可以這麼講。

我們,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我們不學習佛法的時候,不修學止觀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在表面上活動,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若是你學習佛法了的時候,而你又能夠修禅的時候,你就觀察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你心在那裡停下來的時候,無分別,就沒有這個房子各式各樣相貌的分別。你遇見了一個人的時候,觀察這個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因為人也是因緣有,但是自性是空的;在自性空上看,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受想行識,一切都沒有。我們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分別,在色受想行識上分別,是有分別;在自性空上,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你就沒有分別。你觀察它自性空,就能遠離一切分別;遠離一切分別,就不受一切法了,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二個解釋。「本性空」是約過去說,「自性空」是約現在說。

另外一個解釋呢,我們的心遇見一切法的時候,我們心裡面就分別——這個人是高是低,是白是黑,是肥是瘦,各式各樣的分別。但是所分別的境界上,沒有高低、肥瘦、好丑的事情,所分別的事情上。你說這個人是高,高是你內心的分別,在高的本身是沒有高這句話的。說這個人是很丑陋的,在那個人的本身上沒有丑陋這件事,是我們分別的。這一切的分別是我們心裡面的事,不是所分別的境界上有這件事的,所以「所分別無故」。我們所分別的事情都是內心裡面的事,我們心裡面這樣作如是觀、作如是想,才有這個分別。在那件事的本身是沒有這件事的,所以這也是無分別。

「本性無分別」,為什麼本性無分別?我們所分別的這一切的事情,在本性上是沒有的,在自性空上也是沒有的,在所分別的境界上也沒有。當然這件事,是要我們學習經論,學習經論的時候,我們再能夠常常靜坐,作如是觀,你才能夠知道「所分別無故」。若說是你不學習佛法,也不知道這件事;你學習佛法,你不修止觀,也不行。雖然學習了很多的佛法,你不靜坐、不修禅的時候,你還是原來的舊家風。還是「你為什麼要罵我?」還是作這個虛妄分別。那你就是受一切法,你就有苦,苦、樂、憂、喜、捨的這些受,總而言之就是有苦受。現在說是「不受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你就身心安樂住了。這是「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

在《攝大乘論》上有這一個頌:「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就是這個頌。這個頌的意思就是提出一個問題,提出什麼問題?這個「本性無分別」,自性空也無分別,所分別的境界上也是無分別,本來就是這樣子的,那麼我們應該得解脫了。本來就是無分別嘛,我們應該是解脫的,為什麼我們沒能解脫呢?我們還是苦苦惱惱的呢?為什麼這樣呢?「無分別智無」,因為你沒有無分別的智慧。你沒有這個智慧的時候,你就不能夠見到本性空,不能見到自性空,你不能見到一切的所分別的境界上沒有所分別,你不能見到這裡。不能見到這裡,你就要分別;要分別,你就有受,有受就有苦,你就不能安樂住了,就是這樣意思。

「無取於夢幻」,這個地方又有一個意思。一切的因緣生法,我們簡單的說,它有兩個相貌。一個說是本性空,或者說是自性空,或者一切名言安立的分別境界都是空的,這是一個相貌。第二個相貌,雖然說空也還是有,因緣生法──你不能否認這件事,是有這件事。有這件事,但是不像我們分別的那樣子。我們分別的時候,認為是真實的。我們認為真實有一個房子、有一層樓,真實有個大蓮花,真實有條蛇、有老虎,都認為是真實的。但是若是你通達本性空的時候,同時也會知道這些因緣生法是假的、是虛妄的。虛妄的情形「如夢」,如夢中境,像做夢的時候裡面的境界。

這個夢中境,最容易知道是空,我也常說過,譬如做夢的時候有人請我吃飯,吃得很香、吃得很飽;但沒有吃的時候,肚子是餓的;有人請我吃飯我肚子很飽,等到夢醒了的時候肚子還是空的,並沒有飽啊!但是做夢的時候是真實吃到飯了,若醒了夢的時候知道,那是做夢的時候的虛妄分別,那個飽是你的虛妄分別。你看見那個飯好吃,是你的虛妄分別;你做夢看見老虎,那個老虎是沒有的,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不能說沒有老虎,但是就是假的、都是虛妄的,所以「如夢」,這件事還是要承認的,要承認。如果真實是完全是空的,佛不會來到世間教化眾生,佛不會做這件事,因為根本沒有眾生嘛,一切法都是空的,佛來度眾生做什麼呢?所以還是有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是眾生不知道這件事,就是為它迷惑了,佛才來度化我們。所以要承認一切法還是如幻有的,是如夢,如夢中境,如夢裡面的境界;如鏡中像;如幻,就是幻術所變的──這一桶水裡面什麼也沒有,但是那個幻術師一伸手,從水裡面拿出一條魚來,魚還會動,那是幻術所變,像真的似的,實在不是,是假的。

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我們要觀察一切法是本性空,同時也要思惟一切法是如幻有,要這樣子。這樣子就使令我們的心,我們時常這樣觀察,我們時常的這樣學習,我們的執著心逐漸逐漸地就消除了,就不執著一切法是本性有,不執著一切法是自性有,不執著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有,也認為都是如幻如化有。這樣子我們執著是真實有,這個執著也沒有了;不是本性空的執著也沒有了,叫做「無取於夢幻」。包括前面這個本性空,我們都不執著了;不執著了,就是不受一切法。

「勝義安樂住,佛子應善學」,這叫做「勝義安樂住」,就是最究竟圓滿的安樂住。不是我們平常所謂說:身無危險就是安,心無憂惱就是樂。不是!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心情認為那是安樂住,其實那個安樂住是靠不住的。我今天是身無危險,但是明天靠不住;我今天心裡沒有憂惱,但是明天不一定,隨時會憂惱,隨時會有危險。若是我們「不受一切法」,達到了「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取於夢幻」,這時候是安樂住。就在危險裡面,還是安樂住。

我昨天曾經說過,不要說是修學佛法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初開始悟入聖道的時候,譬如說是得了初果須陀洹,這個人不怕死,死亡的事情他不恐怖,他不恐怖,就能達到這個程度。我們沒有到那個程度的時候,我們心裡面總是恐怖,為什麼有恐怖呢?就是有我,執著有我,執著有我就有恐怖,就有恐怖的。一直地要希望我能夠安全;我們一般的人,我們一般的老百姓,也是,希望我們生活很安定、安全。乃至到有身分、有地位的,國家的領導人,他的心情和我們也是一樣,一直地希望安全,「我做總統做得很安定,沒有人能打倒我」,都是求安全的。為什麼?就是有執著,就是有個我的執著,有我的執著、有我所的執著,希望能夠安樂住。但是你若有執著,是不可能安樂住的,總是心裡不安。但是我們學習佛法的人,要達到這個程度——「不受一切法」,「無取於夢幻」——這時候是究竟的安樂住,「勝義安樂住」,這是最究竟的境界、最殊勝的境界,這是安樂住的。

「佛子應善學」,我們做佛教徒的人應該好好學習這個安樂住,學習這個安樂住的。不是說是「我有一百萬的軍隊保護我的安全!」那個軍隊不能保護你的安全的;說「我有核子彈!」核子彈也不能保護你的安全;「飛彈的防衛!」飛彈不能防衛你的安全,不能保護的,不能保護安全。只有我們內心裡面有無分別的戒定慧,有清淨的無漏的戒定慧,這時候是安全的。

這一段文是解釋題,就是簡略地解釋這個題。下面我們再多說一點。

二、假名安樂住

年少壯無病,廣積集珍財,恩愛勿別離,壽命得長存。如是如是事,世人所愛敬。

世人所認為安樂住是什麼樣呢?年紀輕、身體健康、沒有病,安樂住,這是我的安樂住。「廣積集珍財」,在學校裡要學習專業知識,然後在社會上大展身手,積集了很多的財富,這是安樂住。「恩愛勿別離」,恩愛的境界,我的父母,這是我的恩愛的境界,我的兄弟姊妹、夫妻、兒女、好朋友,這都是恩愛的境界;恩愛的境界永久的恩愛,不要分開,這是安樂住。「壽命得長存」,最後我還要長壽,長壽來享受這些安樂。這是我們的安樂住,我們就希望這個;我看,世間人就是希望這些事情吧!

「如是如是事,世人所愛敬」,前面說這四句話,這些事情,世間人都歡喜這些事,就是歡喜這樣子。其實這些事情是靠不住的,沒有辦法靠得住的。

我們看歷史上,我認為我們佛教徒應該讀一讀歷史,歷史上的事情能警覺我們,對我們能夠警覺。我們一般說,人與人之間,我們看那個唐太宗是個很好的皇帝,他的大兒子叫「干」【按:唐太子李承干】,大兒子──他封他為太子,最後呢,他把他的大兒子貶為庶民。因為他大兒子要造反,要打倒他父親;父親和兒子還有這個問題。夫妻也有問題,夫妻同樣也是有問題,當然可能……,我認為有智慧的人,父母和兒女大家都有智慧,沒有這個問題;夫妻都有智慧,也沒有問題。如果智慧有問題的時候,你說「我和這些人是好朋友!」隨時會變成敵人,會變成敵人的,隨時靠不住的。世間上的人也是有人有智慧,但是有智慧也不是決定的。說現在他有智慧,過幾天又會胡塗了,沒有智慧了。說是他現在胡塗,但是遇見佛法的時候又可能開智慧的;過幾天不知道什麼因緣,「我不信佛了」,又胡塗了。這個智慧、胡塗都不是決定的,就是靠不住。只有你要常能修學佛法,得無生法忍以後,再不退轉了,他那個智能逐漸是高,逐漸增長,一直到佛圓滿,而不會退,不會失壞的。

《法華經》的〈譬喻品〉,說是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失火了,裡面有很多人物在裡面住,這個房子失火就不能住,要往外跑,只有一個門!才能跑!只有這個門,只有一個門,不是很多門。我們這個房子現在有三個門。但是《法華經.譬喻品》那個火宅只有一個門,這一個門是什麼?就是佛法。佛法才能使令我們從火宅裡跑出去,沒有第二個門。當然這種話說起來,其它的宗教就不高興了;佛教是門,我們也是門。其實不是,只有佛法是門;因為佛法有般若波羅蜜,你才能得解脫的,不然是不能得解脫的。

「世人所愛敬」,認為這是安樂住,實在這不是安樂住。因為什麼這不是安樂住呢?「年少壯無病,廣積集珍財,恩愛勿別離」,就算是滿你願,恩愛不別離,壽命真是長存,長存能存多少?能存多少年?就算滿你願了,長存了,還是不能安樂住的。因為什麼呢?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樂住不可得。

「以有煩惱故」,因為你內心裡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父子本來是——父親也愛兒女,兒女也愛父母,應該沒有問題吧;因為父親也有貪瞋癡,兒女也有貪瞋癡,利害沖突、不同的時候就是冤家。「以有煩惱故」,你認為的那個安樂住都會變,就變成苦惱了。「有諸罪業故」,說是這個人有智慧,父母、兒女、兄弟姊妹、夫妻,大家都有智慧,沒有沖突。有智慧的人能化解一切矛盾,就是沒有沖突。夫妻也的確是恩愛的,父母也是恩愛的,兄弟姊妹大家都好,都是心情快樂,沒有問題。但是不行,「有諸罪業故」,你過去生你造過罪,今生這個罪業發生作用的時候,還是不能安樂住,就有問題。你現在有智慧,你做不得主的,「有諸罪業故」,有罪業就不行,罪業使令你會苦惱。

我也想講個故事,但是我想不要講故事,下面講不完,不要講故事。「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我們現在這一生,你說你「年少壯無病」,老到來了,你的病來了、死亡來了,都沒有用了。「年少壯無病」這件事也沒有了;「廣積集珍財」到時候也沒有作用了;「恩愛勿別離」,非別離不可了;「壽命得長存」,死亡到來了,就是要結束了,不可能長存的嘛!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樂住不可得」,「年少壯無病」不行、不可能,「廣積集珍財」也不行,「恩愛勿別離,壽命得長存」完全不可以,都破壞了。

所以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樂住,實在是樂住不可得,沒有樂住好得的,都被這些事情破壞了。所以我們認為安樂住,那是假名的安樂住,不是真實的。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安樂住呢?這是第三段。

三、真實安樂住

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栽培慈愍心,安住清淨戒。

這是修學真實的安樂住的開始,應該這樣做才可以。

第一個就是「學習賢聖戒」,那麼就是優婆塞、優婆夷這五戒,或者是八關齋戒,或者十善戒;出了家,有沙彌戒、沙彌尼戒,還有正學女戒,還有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菩薩戒,聖人也是安住在這個戒裡面,賢人也是安住在這裡面。我們不是賢、也不是聖,我們學習──向賢人、聖人學習這個戒;學習這個戒,我們就安住在戒法上,不犯戒,這就是開始安樂住。

「遠離惡不善」,我們不要做錯誤事情,有罪過的事情不要做。當然這個地方也是有問題:如果我們不學習佛法,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事、什麼是罪惡的事情?也不是太明白的。要學習佛法然後才能知道,知道這件事是有罪的、這件事是無罪的,不然我們不知道。

剛才我和幾位居士說到一件事,當然那件事和這裡說的相合不相合,各位想一想看能不能合得上。我在一九六七年尾到日本去,到日本去,我到街頭上去,到那個店鋪裡面去買東西,但是我手裡沒有日幣,我就拿著美鈔向他買,他不要美鈔,「我要日幣!」就是這件事。若是我們今天到廣州去,或者到中國其它地方,我們若拿美金他是拒絕嗎?「我要人民幣,我不要美金!」有這樣的人嗎?那麼這表示什麼事情?這表示什麼?這表示日本人……,我們姑妄言之,日本人對於自己國家的錢幣有信心,也就是對國家有信心。「我不要,我不要自己國家的錢幣,我要美鈔、我要港幣!」那表示什麼意思?他對自己的國家沒有信心。為什麼沒有信心?你要問那個國家的政府;為什麼有信心、為什麼沒有信心,那個國家的政府要負責這件事。而老百姓自己有智慧,也是有智慧的。人家的人民有這樣智慧,我們國家的人民智慧不夠。

說我們佛教徒,我們如果不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就沒有佛法的智慧;你沒有佛法的智慧,你說你是佛教徒?你可以說嗎?「我是佛教徒的代表!」你敢說這句話啊?所以是智慧的問題。這件事是善事嗎?這件事是惡事嗎?你知道嗎?佛教徒,我們能學習戒,但是你還是要學習佛法的,學習經律論,我們若開智慧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喔!這是有罪過的事情。」

我說一個小事情,我再說一個小事情。我給你,或是你給我,你從台灣或者從什麼地方寄給我一本書,還有一封信放在這個書裡面就寄來了。這件事有什麼問題嗎?有什麼問題?有一年,這個人現在不在,謝冰滢在舊金山,她借我一本書,她還給我,同時也給我一封信,她不放在書裡,單獨另外寄。另外寄一封信,這個書單獨寄來,書和信不放在一塊兒。那這是什麼意思?有人給我寄書,信放在書裡,另外沒有寄信來,這件事有什麼意思?當然是,我把這個信就夾在書裡一同寄給我,我就省掉了郵票,就不需要花那個郵票錢了;我若另外寄,就要另外花郵票錢。寄書當然也要有郵費,若寄信也要有郵費。

這件事我在想,如果我們要持戒的話,「學習賢聖戒」,持戒的話;我看郵政局他也沒有提到這件事,他也沒有規定這件事,但是若按照道理說呢,你寄信是另外一個信紙,你就放在書裡面寄來,你就向政府偷這個郵票了,你就犯盜戒了。你省那個郵票錢,你就是犯盜戒了。如果你單獨寄,那就是合法的,你沒有犯盜戒。我不知道各位同學你們學習戒,這件事怎麼觀察?這些事情都是要學習,從學習中才能知道這件事。

說「我不學……」,有的人願意靜坐、願意學習佛法,有的人願意靜坐而不學習佛法,有的人學習佛法而不靜坐,也有的人也不學習靜坐、也不學習佛法。我對人說「我是佛教徒。」這是四句。你不學習佛法,你知道什麼呢?你能有什麼?你什麼也不知道。佛法裡面的寶,佛法裡面那些財富,你完全得不到,完全得不到的。

所以這一個地方若有個寺廟,就是香火廟,功德無量,都有無量功德。因為你供了佛像了,有人到那兒去磕頭了,這就是栽培善根。若是你在這裡弘揚佛法,使令這個地區的人在這裡開大智能,功德有多大?所以發心造廟,功德是很大的。當然我再說一句話,你能夠幫助成立一個佛學院,你的功德還是更大!因為大家在這裡學習佛法,他將來學習好了,他有這個能力去弘揚佛法,他的功德都有你一份,都有你一份的。所以這上面說:「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這裡包括學習佛法在內,不然這個事你做不到的。

「克己勿縱肆」,說我學習戒,我不要殺盜淫妄,我遠離惡不善,有的時候明知道不對,還是做不得主,還要做錯事,那怎麼辦呢?「克己勿縱肆」,你要降伏自己,不要放縱自己,要這樣做才可以。「制心勿恚害」,要制伏自己的瞋心,不要煩惱,不要輕易煩惱,要制伏自己的心,不要煩惱。要用理智觀察問題,不要說「你罵我,我就不高興。」不應該這樣子。罵我可能罵得有道理,你還是應該接受的。就是罵得不合道理也不在乎,也不要在乎這件事。若是「你罵我,我不高興,我不來了!」那就是另有問題了。所以我想這件事,「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應該這樣子。

「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你不要這樣子來對付那個人。別人罵我,我不歡喜,我也不要罵人,這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人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那我也不要對別人說謊話。別人對我說謊話,我不高興,但是我同樣的欺騙別人,那合道理嗎?這不合道理。所以你若這樣想呢,「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若這樣想,就能夠對於你「學習賢聖戒,遠離惡不善,克己勿縱肆,制心勿恚害」,這件事就容易做到。你就這樣想,「己所不欲者,勿施與他人」,你持戒就容易一點。

「栽培慈愍心,安住清淨戒」,常常安住自己,安住在慈愍心。這個慈愍心很重要,「我們大乘佛法重視慈悲!」這句話是對的,實在所有的佛教徒應該栽培慈愍心。說是一個螞蟻,我不要碰到牠,不要把牠弄死了,因為牠也歡喜生存;我們從這裡開始栽培慈愍心。說我對我的父母恭敬、供養、愛護,別人的父母我也愛護,從這裡栽培慈愍心。這個「慈」,慈能與樂,就是歡喜別人身心安樂,歡喜別人得到如意的事情,這就叫做慈心。「悲」,悲愍是什麼意思?就歡喜別人不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別人有不如意的事情,我同情他,那就是悲愍心。你若有這樣的心情的時候,你持戒也容易持戒,那麼你就不容易殺嘛,你就不會殺了,不會殺害有生命的動物、一切物了,也不會盜,殺、盜、淫、妄都清淨了。說是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智慧,用「栽培慈愍心」的智慧,「安住清淨戒」,這也是一個身心安樂住的開始,從這裡開始。

奢摩他調心,滅除於散亂,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

前面就是用這樣的正憶念,如理作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個智慧,加上「栽培慈愍心」來「安住清淨戒」,也能使令我們遠離過失、能增長功德,但是還有事情辦不到。雖然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栽培慈愍心」,我們還是有些事情做不到。說我不生貪心,但是有可愛的境界來了,這個貪心就是來了;有些不高興的事情,心裡面就忿怒;這個貪瞋不容易調伏,那怎麼辦呢?佛告訴我們:「奢摩他調心,滅除於散亂,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就是用奢摩他、用毘婆捨那的方法來調心,這件事就辦到了。

「奢摩他」翻到中國話是止,就是修定。用止的方法來調這個心,調者轉也,我這個心裡面……;現在說「滅除於散亂」,我們心裡面就是願意東想西想,是非常自由的,什麼都想;現在呢,我們用奢摩他的方法來轉變這個散亂,叫這個散亂不散亂,滅除這個散亂。當然這個地方,《瑜伽師地論》關於這件事說得詳細,很詳細的說。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裡面也說得很詳細,就關於靜坐這件事,怎麼樣使令心不亂,叫它寂靜住,那上面說得很詳細的。天台智者大師的《釋禅波羅蜜》這本書,還有《摩诃止觀》這些書,還有《小止觀》、《六妙門》這些書,也都說到這些事情。要多讀這些書,你就會掌握到奢摩他的方法、和毘婆捨那的方法。這裡我們不詳細說了。

「勤習勿懈怠」,當然這件事呢,就是不容易,應該說是不容易。因為我們久遠以來心裡面亂,成了習慣了,你忽然間叫它不要亂,這是很難的。很難的呢,「勤習勿懈怠」,你精進地來學習這件事,你不要懈怠、你不要放松,我今天也靜坐、明天也靜坐、後天也靜坐,常時的學習呢,「得定不為難」,得到禅定也不是難的事情,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我現在又有個妄想,我還是把這個妄想說出來。我也感覺到這個廣大的社會,不管是全世界各地方都是一樣,有才華的人也是很多,那個聰明智慧都是很好的,他們如果學習佛法,學習奢摩他、學習毘婆捨那,應該都會成功的,應該都會成功。但是他們把那個寶貴的精神、時間,不歡喜學習奢摩他、毘婆捨那,學習什麼呢?就學習去……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學習得到一個滿意的色聲香味觸,就在這上活動。到最後一無所得,什麼也都沒得到,一口氣不來就走了,社會上的人都是這樣子。所以若是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這些有才華的人,精英之士,他用他的寶貴的精神,這個寶貴的精神就用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面,到最後一無所得就走了。

當然每一個人——有才華的人,他心裡面他都認為前途有很多好事等著他,他很有希望地向前沖。有才華的人認為那些笨的人都能成功,何況我有才華呢?都是認為很有希望,很快樂的在那裡奮斗,都是感覺「我一下子就拿到了」,都是那樣子。但是我們在佛法上看,拿到了也好、沒拿到也好,到最後一無所得,什麼都沒有成就。但是我們佛教徒,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學習,靜坐的時候感覺心裡面亂,「唉呀!這件事辦不好,我不坐了」,走了。社會上的人他感覺那件事很困難,他也努力地去做,一定要成功,他會這樣。而我們佛教徒,「唉呀!很困難,算了,我不干了!」這是不合道理的。社會上的人認為不能成功,「我非成功不可!」他有這樣心情。我們佛教徒,「唉呀!太難,算了算了,我不坐了!」這個事,我看有點不一樣,有點不一樣的。所以是「勤習勿懈怠,得定不為難」,不是太困難的,只要你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又肯努力去做,一定會成功的。

毘婆捨那觀,諸行何有我,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毘婆捨那觀」,「毘婆捨那」是外國話,翻到中國話是觀,就是觀察思惟的意思。前面的「奢摩他」是止,就是使令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明靜而住。這個「毘婆捨那觀」就是思惟觀察,這個是動;前面那個止是靜,有靜也有動。所以修行這件事,究竟是心裡面分別、是不分別呢?修行這件事也是分別,也要不分別;不分別也要分別。而這個不分別就是奢摩他的止,分別就是毘婆捨那觀,這是屬於智慧。

「諸行何有我」,怎麼樣觀察呢?就是修這無我觀,修無我觀。我們為什麼要修無我觀呢?說是你修行的方法,你怎麼知道它是正確的?你這個修行方法,你用什麼理由說這個方法是正確的?我認為我們佛教徒應該提出這個問題來。你這樣子用功修行,是對嗎?你這樣修行是對嗎?是錯的?是不錯的?你怎麼知道它是不錯?你怎麼知道它是錯呢?你應該提出這個問題。

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佛教徒是想要得涅槃,涅槃為上首,一切佛、一切阿羅漢、一切辟支佛都在涅槃那個地方;他們成功了,都在涅槃那個安樂處,在那裡,我現在學習佛法也要到那個地方去。那麼這是涅槃,就是清淨的緣起。說是我們不學習佛法的人,這是染污的緣起,就是生死的緣起。生死的緣起是怎麼回事?就是認為有我,執著有一個我。我們通常的人,我們也沒有學習哲學,社會上做醫生、做律師,只是在社會上做這些事情,沒有去思惟這件事,我們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我也並不知道;只是日常習慣上說:「這是我,我瘦了,我胖了」,就是這樣子。但是在印度其它的宗教,他不是這樣子,他是觀察這個身體裡面有一個我,是有體性的;在色受想行識之外,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這個是我的體性。有我論者,應該是色、受、想、行、識、我,應該是六個。但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認為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五個,沒有那個六。所以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加上我就是七個了;釋迦牟尼佛說沒有我,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沒有那個我的,是這樣意思。

我們凡夫沒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的思想也好,日常的語言、日常做事也是「我」,也是常常這樣講。那麼這個我有什麼問題呢?要保護這個我,你不可以傷害這個我。保護這個我就是愛,愛這個我,要保護,這是愛,愛就是貪;你若傷害這個我,你就是我的敵人了,我要恨,我要殺害你,就是貪、瞋;執著有我,不明白道理,那就是貪瞋癡。所以從這裡就會分別出來種種的問題,所以生死緣起就是這樣子來的。現在你想要改變,改變你的生活態度,那就是要無我;無我的時候,就不貪、不瞋、不癡了。我這簡單的說就是這樣子。

所以為什麼要修無我觀?因為執著有我,這是個生死的緣起;一切苦惱的根本,從執我開始的。所以現在我們要身心安樂住,要從無我才能夠身心安樂住,要觀察無我觀。這樣說呢,修無我觀是正確的,因為它不是生死緣起,它反生死緣起的。所以修無我觀,這個修行的方法是對的,是這樣意思。

「諸行何有我」,「諸行」,簡單說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這五個法都是生滅變化的,所以都叫做「行」,是這樣意思。另外「行」這個字是什麼呢?實在這個「行」就是心,就是我們的分別心;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在動,所以叫做「諸行」。「諸行」實在就是心行,就是你的分別心,一切一切都是心,都是內心的分別,這裡邊沒有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沒有。「諸行何有我」,那裡有我呢?修這無我觀,這個地方應該多說,現在我們不要多說,就說到這裡。

「如夢幻泡影」,這個諸行一切的境界都「如夢」中境,「如幻」術所變的境界。「如泡」,下雨的時候,地面上起那個泡,你若注意的時候,那個泡很迅速地起來又滅了,起來又滅了,「如泡」。「如影」,那個樹,太陽一照這個樹就出來一個影,那個影和樹相似,但是那個影不是樹,是虛妄的,不是真實是樹。這表示世間上一切的境界都是不真實的,這樣觀察、這樣思惟。

「如露亦如電」,像那個露水,就是早晨起來,你看那樹葉上有一滴一滴水,那叫露;太陽一起來,那個露水沒有了,這是無常的意思。「亦如電」,像陰天,下雨的時候虛空那個閃電,即生即滅,這表示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都不是堅固不可破壞的。你要作如是觀,作如是觀的時候就能增長智慧。

一個很明顯的,我昨天曾經說過,譬如說現在你若能修無常觀,修這個「亦如電」,就是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你在奢摩他裡修觀的時候,作如是觀的時候,就會發生智慧。發生什麼智慧呢?譬如現在有人來贊歎你,贊歎你,心裡就歡喜了,「唉呀!這個人對我好,他贊歎我。」但是你若修無常觀的時候,修如電觀的時候,就感覺那一剎那那個人在贊歎我,第二剎那那個人就不是贊歎我的了,第二剎那的人就不是第一剎那的人了。你若修這個如電觀,就會有這樣的觀察。所以他來贊歎你,或者他毀辱你,也是這樣作如是觀,那就不同了。若我們沒有這樣修觀的時候,你這個人罵我,過了幾十年了,「喔!你這個人你多少年前罵我」,還是這麼想;但是若修無常觀,那一剎那早已經過去了,不是這個人了,我們就會覺悟到這裡。

所以,修這個如電觀、如露觀、修如夢觀、如幻、如泡、如影,這是六如,要這樣觀察。

法性本空寂,違從俱寂滅。

前面修無我觀,下面是修法空觀;但是先觀察一切法不真實,如夢是不真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都是不真實。由不真實再進一步,就觀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法性本空寂」,一切法本來都是空無所有的。

我剛才在「本性無分別」那裡曾經說了一段。這個呢,我們佛教徒也應該努力地去學習「法性本空寂」的道理。一般的,我們說這個是無常的、剎那生滅的,這還比較容易懂。但是觀一切法,我看見這真實是有嘛,那麼觀察是空的、是沒有,這比較難,比較是難的。但是在我們學習《中觀論》,或者是《大智度論》、《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它就是在說這個「法性本空寂」的道理。《金剛般若經》也是,也是說明這個道理的;「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就是諸法本空寂,「法性本空寂」,就是這樣意思。你能這樣觀察的時候,也自然就是沒有煩惱,也就是不受一切法了,自然是這樣子。

但是這段文呢,不是一開始就觀察「法性本空寂」;一開始先觀察無我觀,然後再觀察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再進一步觀察「法性本空寂」,是有一個次第的,這樣觀察。

「違從俱寂滅」,你不隨順我也好、你隨順我也好,令我滿意也好、令我不滿意也好,都是畢竟空寂的。你令我滿意,我心裡也不感覺到歡喜;你令我不滿意,我心裡面也不忿怒;你心不動了。「違從俱寂滅」,都是空寂的,所以心裡面不動,就是不受一切法的意思。下面舉一個例子。

如李廣射虎,知石則不入,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實性不可得;

李廣這個人是漢武帝的時候一個將軍,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很有名的一個將軍。他有一次,就是大白天,看見草裡面有一條虎臥在那裡;他這個人,他不是佛教徒,他趕緊拿起弓箭就射。一射呢,但是看牠不動,那麼他到那一看,是個石頭,不是虎,可是這個箭是射到石頭裡面去了。這時候他心裡面感覺到奇怪,這個石頭怎麼能射進去呢?那麼他又再射,射了多少次,射不進去了。這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一件事,不是佛教徒造謠,編出來的故事,不是的。

在這件事上,我們就應該覺悟到「法性本空寂」,應該覺悟到這個道理。就是你心裡面認為是虎,這個虎牠是肉長的,肉是個柔軟的東西,所以你射就能射進去。等到你認為是石頭的時候,你就認為石頭不是肉,是特別堅硬的,那時候你再射,射不進去了。一個射進去,一個射不進去,原因在那裡呢?就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認為是石頭也是內心的分別,認為是老虎也是你內心的分別,是這樣的。說是石頭,是你內心的分別,你就射不進去;射不進去,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認為是老虎,能射進去,也是你內心的分別。離開了你內心的分別,另外沒有虎,也沒有石頭的;也沒有石頭、也沒有老虎。所以,法性本來是空無所有的,不是真實的。說那個人在罵我,那個罵也是本性空寂的;我們認為是罵,是我們內心的分別,是這樣意思。所以從這裡能覺悟到「法性本空寂」,不是真實的,不是真實有這件事。

我們再多說幾句。我們眾生有多少種類,六道裡面我們是人,人的這一類;蛇、老虎、兔子,那是畜生世界的一類;另外還有鬼的世界、有地獄的世界、有天的世界,這是一類一類的。在佛法裡面講,這都是我們的業力所變現的;我們造這個業力,造這個業了,這個業若成熟了的話,它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出現這個境界。譬如說我們現在是人,我們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後,就變成一條蛇的時候,人的世界沒有了,就是蛇的世界了。為什麼變成蛇的世界?就是你的業力。忽然間,人死了以後還跑到地獄裡面去了,地獄裡面實在什麼也沒有。為什麼有了地獄呢?就是你業力的變現。你若沒有這個業力的時候,沒有地獄。譬如說我們現在,我們是人的業力發生作用,也可能我們內心裡面有地獄的業力,但是那個業力沒有發生作用,我們就是沒有地獄,地獄的這些形相不顯現出來。我們人的業力顯現出來,就是人的境界顯現出來,都是不真實的。若是我們這個業力結束了,這個境界就沒有了;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內心的分別。

但是,這裡面另外有一點不同呢,就是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個人,有我的境界,也有你的境界,大家都是人,有一點類似;同是人,這個業力就有一點類似,就變現出來這個境界,都是不真實的。如果若是真實的話,那可是有點問題,有什麼問題?就是這個人死掉了的話,他的業力所變現的境界應該繼續存在的,如果是真實的話。但事實上不是。他的業力,這個人死掉了,他人的業力結束了,他變現的一切境界都沒有了,都不同了,所以都是假的、都是畢竟空的。

為什麼出現這個境界呢?就是你內心的分別。你內心為什麼這樣分別?與業力有關系,這業力影響你的識。所以十二緣起裡面,無明緣行,行緣識,那個識是以行為緣而有識的。你這分別心,是由業為因緣才出現這個分別。說我現在是個男人,就是你的業力變成這麼一個境界,你就有男人的思想。如果死掉了,你的業力會變成女人的話,前生你是男人,今生你的業力變成女人,你就做女人的思想,業力使令你的心要這樣分別。但是我們若學習佛法的時候,佛法這個大智慧,你若重新的如理作意,就能改變一切的虛妄分別,就重新的變化了,就不同了。

「如李廣射虎,知石則不入」,就是你認為是石頭的時候,你射不進去;因為你執著那個是石頭,它很堅固。不是那個石頭令你射不進去,是你執著石頭那個執著令你射不進去。說是那個虎,認為牠是柔軟,令你射進去,也不是,是你的分別心令你射進去的。因為牠那個柔軟是你心的分別,是心的分別的境界。所以「知石則不入」。「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所以從這個事例,從李廣射虎這件事,所以知道世間上一切的行相都是內心的虛妄分別。

我們可能想:是大乘佛法這樣講,小乘佛法沒有這樣講——你可能會這樣想。其實不是,小乘佛法也這麼說。小乘佛法裡面講,在《大毘婆沙論》上有一句話:「鹿游於野,法歸分別,真人歸滅。」它是四句話:「鳥歸虛空,鹿游於野,法歸分別,真人歸滅。」「法歸分別」怎麼講?就是世間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內心的分別,那麼這句話就是唯識的思想,你不能說是唯識不是佛說的,不可以這麼說的。

「故知彼諸行,虛妄分別有」,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而有的。「實性不可得」,離開了你內心的分別,那件事情的實性是沒有的,那件事沒有真實性的。

應作如是觀。

我們修「諸行何有我」,修法空觀,同時也……;「諸行何有我」是修我空觀;這一段文是修法空觀,應該作這樣觀察。

止觀勤修習,逮得自在力,超越於假名,

「止觀勤修習,逮得自在力」,我們修止、修觀,不要懈怠,要精進地用功修習。「逮得自在力」,止得自在、觀也得自在的時候,「超越於假名」。得自在力的時候,就是這個境界出現的時候,你觀察它是空的,那就是空的。我們初開始修止觀心裡不自在,我要我的心安住不動,它偏要動,你說了不算,你不能做主的;觀察一切法空,偏要執著是有;自己和自己矛盾,初開始修行不行,它不自在。成功的時候,觀察是空的就是空的。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我們常常靜坐,有的時候感覺這個身體沒有了,不感覺有身體的存在。這件事在我們沒有靜坐的人,「你說這身體沒有了,這話是妄語嘛;大家都有身體,怎麼能說身體沒有呢?」但是你真實靜坐達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感覺身體沒有了,有這個感覺。當然這個是感覺,而不是智慧;現在是觀一切法空是智慧,這智慧和感覺還不同,還不同的。

所以「逮得自在力,超越於假名」,得到自在的時候,世間上一切的……。「假名」是什麼?就是人說話,一切的文章、文句都是假名,說話也是假名,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假名字;不會受這些假名字的動搖。你贊歎他,他心裡也不歡喜;你不贊歎他,他心裡也沒有不高興,這就是超越了假名字了。

最上捨現前,無擾亂懷喜,真實安樂住。

達到這個自在力,超越一切假名的時候,你內心裡面對於一切境界都不執著了,最殊勝的捨的境界現前了。捨的境界,就是一切境界都不現前了,也就是不受一切法的境界出現了。「最上捨現前」,不是苦樂憂喜捨的捨,和那個不同。

「無擾亂懷喜,真實安樂住」,這時候的一切境界,苦樂憂喜捨的境界都不能來擾亂你了;你在一切的境界裡面,一切境界不能擾亂你,那你內心裡面有大喜樂的境界。「真實安樂住」,這個時候心裡面真實是安樂住了,而不是虛妄的。

下面「結贊」。

四、結贊

金剛不壞身,不動如須彌,大悲利有情,同歸無上覺。

「金剛不壞身」是什麼?我們現在這個身體不是金剛,很容易就有病了,要去找醫生,也可能看好了,也可能還沒看好,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境界,這個不是金剛。若我們,像前面學習賢聖戒,還學習奢摩他、學習毘婆捨那成功了的時候,有無漏的眼耳鼻舌身意,那是不可破壞的,那就是「金剛不壞身」。那個身體逐漸地逐漸地到佛的境界圓滿,就是圓滿報身,叫「金剛不壞身」。

「不動如須彌」,須彌山,世界上最高的一個山;八風不動,四面八方來的風,你不能飄動須彌山的。你得到「金剛不壞身」的時候,世間上一切境界不能動搖他,不能動搖他的。「大悲利有情」,這個時候的大悲心能普度一切眾生。「同歸無上覺」,和一切眾生大家都得聖道,得無生法忍,成就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

這個時候這位聖者,他的大智慧光明普照無量眾生、無量的世界。「壽命無數劫」,他的壽命不可以時間來計算的;沒有老病死了。

惑業苦皆遣,常清淨自在。

「惑業苦皆遣」,原來在凡夫的時候迷惑,造種種的罪業、受種種的苦,這個時候完全都排遣出去了。「常清淨自在」,他的身口意常是清淨的、是自在的。

圓滿無量德,安樂解脫者。

「圓滿無量德」,無量的功德都圓滿了。「安樂解脫者」,這個時候是一個安樂,得大安樂、得大自在,解脫一切惑業苦的一個聖人。那麼這時候是身心安樂住,而不同於凡夫的苦惱了。

這裡邊有些地方應該多講一點,但是我很對不住,我不能講太多,就講到這裡。

我們是到八點就停下來,還有幾分鐘,或者我們再延長一刻鐘,各位如果有問題,我們准備一刻鐘的討論時間。

問:師父剛剛說有個故事要講沒有講。

答:要講故事啊?我講了李廣的故事了。我看這個故事也是可以講,但是我想如果你們有什麼問題我們提出來討論,這個故事我們再有因緣再講,好嗎?

問:師父慈悲!那我先開始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剛才師父講第一段的時候,有個「勝義安樂住」,那「勝義」好像師父有提到是究竟?

答:對,究竟的境界。

問:那假如我們照字面來解釋的話,這個「勝義」是不是能說是殊勝的義利,可不可以這樣解釋?

答:可以。但是經論上現成的解釋,「義」當個境界講,殊「勝」指聖人的智慧說;殊勝的智慧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谛。第一義谛是佛菩薩的勝智所緣之境,所以是勝義,就是殊勝智慧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是安樂住,是這樣意思。

問:另外好像以前師父有講過好幾遍,就是義利跟利益有不同?義利跟利益是不一樣的。

答:是的。

問:能不能再請師父再解釋一下,利益跟義利有什麼不一樣?

答:這個「義利」,我們頭幾天講《瑜伽師地論》裡面也講過了。「義」是福報的境界叫義,智慧的境界叫做利;世間的福慧是義,出世間的福慧叫利,也可以這麼講;或者說是,大慈悲是義,大智慧是利。悲、智,福、慧,世間、出世間,這麼來解釋這個義利。

這個「義利」,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常是這麼用,義和利這麼用。我們後來的人寫出來文章,也有時候這樣用。但是我們通常又說利益,利益可以單說,可以單獨的解釋。譬如說是我們得到福報了,做什麼功德,將來得到什麼福報,那麼是得到利益了,也可以單說。或者是你讀《金剛經》的時候開智慧了,得到利益,可以單說。這個「利」對你有「益」,對你有什麼什麼好處,也可以這麼講。或者是利益,利是因,益是果,約因果也可以解釋。當然這地方,它不會單獨的用利益兩個字,前面應該還有一句話,那麼也要相合;你解釋的時候不能矛盾,讓它相合就可以了,可以這麼解釋。

問:謝謝師父。

師:阿彌陀佛!

問:我每一次跟小孩子講輪回,他都說「我不信!我上輩子的事我怎麼不記得。」我今天是第一次聽到師父講為什麼不記得上輩子的事情。師父可不可以把這個再簡單的講一下。我因為記了半天,我看我自己記的東西好像不對。因為這樣的話,我假如回去的話,這個不信的人,他們不信因果的人就說:「我怎麼不記得上輩子的事情!」常常用這句話來反駁我。師父可不可以再講一下,簡單的講一下,我可以容易記下來。

答:在《大毘婆沙論》上解釋這件事,為什麼人不能記憶前生的事情?他說出來一個理由,就是這個有情(我們說人),這個人在出胎的時候,因為門那個地方狹小,他這個頭從那裡出來的時候,頭被動了。那個頭從那裡出來的時候,被擠得…他那個腦受到動,搖動了,所以過去的事情就記不住了。這是一個解釋。《大毘婆沙論》是這麼解釋的,這是一個解釋。

這是第一個解釋,還有第二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就是前生的福德智慧的栽培不夠,所以他的記憶力不行,記憶力前生的事情不能記住。若是你的福德的智慧栽培得強,譬如說這個人前生是靜坐的,前生常常靜坐,常常靜坐的時候,當然這裡面也有問題。譬如說他若是得到色界定,靜坐的人得了色界定,他就不在人間了,他就到天上去了,到了色界天了。若是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就是欲界頂天,若得到其它的一般的……,天台智者大師解釋那個,有粗住、有細住。欲界定分兩種,粗住和細住。若能夠心裡面有多少寂靜的功夫,那他就是到了欲界的空居天,而不是地面上了,不是在地面。而天上的人,天上的女人不懷孕,所以天上的人都是化生,不像我們人間的人是胎生。天上的人化生,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自己前生怎麼回事,都知道。那麼為什麼他們能這樣?他們的福德大,天上的人的福德比我們人間的人大,所以他們天上的人不經過住胎、出胎的這件事,所以天上的人都知道他前生怎麼回事。我們人間的人福德的智慧不如天,所以就是不知道前生的事情。但是也有的人間的人,前生也栽培多少福德,但是沒生天,來到人間,也有知道前生的事情。但這種人少,不是很多。所以,不知道前生的事情。若是我們肯學習佛法、肯多靜坐,若是得了神通就知道,你就能知道前生怎麼回事,知道自己前生怎麼回事情,就會知道的。我就講到這裡,這麼解釋好吧!所以若是剖腹,他還是不知道前生的,也可以解釋了,也可以解釋。也是,不知道前生。

我們若是多做善事,不要造罪,那麼福德智慧就會大一點;福德智慧大一點,你修行也容易有成就,也容易成就的。但是我們從《大毘婆沙論》,這個書應該讀,那個說到很多的事情。他說到一件事,譬如說那個狗,或說是那個豬,或者是那個狼、那個狐狸,牠們多數有神通,有點宿命通,也可能有一點他心通,牠們知道前生的事情,也有可能會知道未來的事情,這些畜生的世界有這個事情的。我們人就是比較少,多數不知道。雖然有神通,但是牠還是狗,牠還是羊、還是豬,這果報困住牠,牠不能解脫,還是很苦惱的世界。那個老虎,牠也是的,也是有一點神通的。

問:是不是這樣說:地震的時候動物先跑?

答:是。

問:這不是開玩笑的,很多研究地震的人都知道,地震以前動物先知道。

答:先知道喔,是的。所以我們從《大毘婆沙論》,當然它不是大乘經論,但是它有很多事情,有很多事情我們所不知道的;我們若閱讀的時候,就會知道很多事情。

我講這個「安住身心,身心安住」,講的是有一點……有什麼問題?是不是講得深了一點,是不是?

問:師父,我再問一個簡單的問題。

師:阿彌陀佛!

問:關於因果的問題。通常我們講說得果報有好幾種,一種是異熟果,一種是等流果,一種是增上果,當然還有幾種。那我的問題是說,假如是現世報的話,這種的果報屬於是那一種果?

答:現世報也可以說士夫果,也可以說是增上果,看是什麼報。

問:通常我們講增上果好像是屬於依報,屬於這個環境方面的?

答:是的。我們可能會得到財富,得到財富要說是增上果也是可以。譬如說現在有個阿羅漢,你供養他,那麼你得到現報;得到現報,有可能會得到財富,也可能是這樣子。那麼這叫什麼果?不能說是異熟果,也可以說是異熟果嗎?或者說是增上果,也可以說是士夫果,也可以說是……,不能說是異熟果。

問:像我們今天拜忏的話,假如拜得好的話,重罪輕報,

答:是。

問:本來要下到三惡道,說不定就頭痛,或者怎麼就過去了。

答:是的。

問:那是現世報,對不對?那這是什麼果?

答:那個說是增上果也可以,說士夫果也可以,就是人為的努力,你肯努力也會得這個果報,也可以這麼講吧。

問:謝謝師父。

師:有五種果,一共是五種果,有離系果、異熟果、增上果、士夫果,還有什麼果?

生:等流果。

師:等流果,還有一個等流果。那麼說這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等流果也可以?

師:說是等流果也可以。

生:那師父剛剛講的「士熟」果是那兩個字?

師:異熟果,士夫果。

生:怎麼寫那兩個字?

師:士就士農工商的「士」,大丈夫的「夫」,士夫果。譬如說這個匠人他造一個桌子,造一個書桌,那麼這個桌子就是士夫果。或者工程師造出來一個房子,那麼這叫士夫果。但是由財產的所有人來說,也可以說是他的增上果。在工程師來說,是士夫果;在所有權的那個人來說,也可以說是增上果。

生:那有的時候可以說是等流果。

師:也可以說是等流果。對!

生:就不是異熟果,異熟果不能。

師:不能說是異熟果,異熟果指身體說的。

生:對。謝謝!

 

 

上一篇:林克智居士:學佛修行 萬善同歸——兼論延壽大師的四料簡
下一篇:林克智居士:正在被人們認識的佛教素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