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境法師:佛遺教經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遺教經》

上玅下境長老講述

我們學習法華經剛剛的結束,現在由於不知道是哪一位提議這件事,而海公老法師、了公老法師慈悲,所以我們今天又繼續的有機會學習這一部經。

在佛法的立場來說,我們出家的人,比丘、比丘尼,在家的居士,優婆塞、優婆夷,我們能夠有因緣不斷的學習佛法,這倒是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吉祥。而佛遺教經,顧名思義,當然我們會感覺到,這是佛臨涅槃的時候,特別的或者說是顧命對我們特別慈悲教誡,當然我們會感覺到非常重要。所以若是對這部經,我們能夠拿出精神、時間去注意學習,倒是非常好的。

大家都拿這個本子,這是佛遺教三經解,我也是拿這個本子,這是蕅益大師解釋的。那麼蕅益大師,由他的注解上可以看出來,他是根據世親菩薩或者是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來寫的這部注解,其中也參考了我們中國古代的大德,但是主要是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

那麼遺教經論,這天親菩薩的確是大智慧,我們從經文上去閱讀,好像也很容易明白似的。但是經過了天親菩薩的解釋呢,又感覺到非常的深,非常的妙,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地白。那麼呢,我們大家不妨也可以去讀一讀這佛遺教經論。

佛遺教,這是這部經的別名,有的時候再多分別一點,這個佛遺教,佛,是能遺教的,教,是佛所遺留的。那麼佛這個字,我們講過好多遍了,但是在印度人的習慣,他們是重復的說話,寫文章也好,我們讀大般若經,可以讀的出來,他們就是不斷地重復。但是在我們中國人,漢人的習慣裡就是不願意重復,愈簡略愈好。那麼我們現在拿這個本子,就按照這個本子來說好了。

佛是能說法的人。遺教呢?是佛所說的法。人法雙標,能所並舉,所以叫做佛遺教。佛翻成中國話是個覺,覺悟的意思。這個覺悟的這個覺,說是覺悟當然是非常的恰當,但是應該知道這個覺,是無漏的無分別智慧,不是一般的分別心,不是這種事情。

那麼我們平凡的人,凡夫久遠以來在生死大夢裡流轉生死。而佛不是,佛是遇見善知識了,所以他能夠覺悟,他能夠斷除去這無明的煩惱,從生死的大夢裡邊覺悟了。那麼這可見,在做夢的時候是一種迷惑,在做夢的時候也有分別心,但是都是顛倒執著的。

如果說是想一想夢這個字,應該怎麼解釋呢?夢這個字,應該這樣說,執虛為實,執妄為真,是名為夢。做夢的時候,所有夢裡的境界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夢裡的人的心,不知道是假的以為是真的,所以那叫做夢,執妄為真就是夢。

那麼若是覺悟了,這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那麼回事。你能真實的那樣覺悟,那就是從大夢裡醒過來了。那麼這表示我們日常生活的這些事情,都是虛妄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都是虛妄,但是我們認為是真的,真實的。看見一些有形象的東西,聽見一點聲音,都認為是真的,不知道是假的,那麼這就是作夢。

幾時能夠不受一切法了,其心不動了,不為這些虛妄境界所動,那就是覺悟了。但是這裡所謂覺悟,剛才說是無漏的智慧,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在我們凡夫的地位來說,最主要覺悟的智慧是見真理的智慧,主要是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覺悟了。從大夢裡面醒過來,要有這個智慧。那麼第二個智慧是後得智。後得智就是分別這一切緣起的虛妄法,雖然是虛妄,但它還是有因果的。如是因,如是果,是虛妄,但是它會有果報,果報也是虛妄,也不真實。那麼呢,它還是有條理的,善得善報,惡得惡報,這個無漏的戒定慧,它就是趣向涅槃,得出世間的果報,它還是不亂的,雖然都是虛妄,可是不混亂,那麼這樣一個後得智慧也是一種覺悟,那究竟圓滿就是一切種智。所以這根本智,後得智圓滿了,名之為佛。

自己覺悟究竟圓滿,又能夠圓滿覺悟一切眾生。蕅益大師加上一句話,覺悟一切法無不究竟覺悟了諸法實相,所以名之為佛。那麼這是講佛智,就這樣說好了。不過,其中有一樣事情可以再多一點分別,就是覺悟一切法如,如來者,諸法如義,覺悟一切法如,名之為佛。但是阿羅漢如果是聽聞般若經,聽聞阿含經得阿羅漢,又和聽聞般若波羅蜜經得阿羅漢還有一點不同,所以也有利鈍之差別。什麼不同呢?就是用阿含經、四念處成阿羅漢,以覺悟一切法無常為主。聽聞般若經得阿羅漢,覺悟一切法如為主。同樣是得阿羅漢,但是有一點不同。

那麼佛也是覺悟一切法如,為什麼阿羅漢不名之為佛呢?為什麼佛才名為佛?這裡邊就是有一點差別。差別的問題就是阿羅漢覺悟一切法如以後,他入無余涅槃了,或者發大悲心,或者沒有發大悲,入無余涅槃了,那麼就是到此為止就不再說了。在大乘經裡不是這樣說,阿羅漢入涅槃後,還要發大乘心,他還要到十方世界去親近佛,向佛學習。也來到眾生的世界,學習無量無邊的世間法,世間上的一切法。發了無上菩提心的阿羅漢,一切的菩薩,他完全都要學習。世間上一切的事情,菩薩也完全通達無礙,通達無礙這個時候,又是觀於一切法如,他到十方世界親近佛也好,他到眾生世界去學習世間法也好,也還是一切法如。這樣子說呢,就是在阿羅漢的境界上

又進了一步,觀一切法如,這樣子自己修行圓滿,行菩薩道,這一切種智圓滿名之為佛,就和阿羅漢通達一切法如有差別,有這麼一點不同。阿羅漢雖然覺悟一切法如,而一切種智不圓滿,所以不名為佛。這樣的意思。

這個佛遺教,遺教就是他遺留的教誡,就是佛臨終的時候教誡這些弟子,佛入涅槃了走了,那麼這些弟子失掉了依止,沒有依止了,他們大羅漢的心情是不同一般三果或三果以下的,尤其是凡位的人。凡位的佛教徒,佛入涅槃了,心情是非常的痛苦,這個仰慕佛的心情非常的悲痛,所以佛不能不留遺教,也等於是個安慰他,那麼所以有這經的出現。

這個教在這裡說就是佛的教誡,佛的教應該就是經和律這兩種,這兩種教,佛的弟子對於經和律有所弘揚,所寫出來的東西,那麼叫做論。大體上是這樣說,但是十二部經裡邊也有個論議的,也還是有個論,那麼呢,但是佛遺教,臨命終的時候的遺教,也只是取要言之,也不是說的那麼廣,所以叫做遺教。

這個經這個字,通常解釋很多,那麼呢,其中解釋很多,其中一個解釋就是能貫能說攝。這個解釋我感覺到好,就是他能夠,佛能夠,也就是佛一切種智從他的大智慧海裡,無量無邊的法門的海裡邊,隨眾生根機所相應的,所適合的,他說出一個法門來,這個法門就是佛的智慧的安排,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那麼就是佛智慧的安排,那麼叫做貫,能貫。能攝呢,這個法門施設出來以後呢,能攝化眾生,能對眾生有所利益,使令他能從苦海裡面得大解脫,到涅槃岸去了,那麼能貫能攝名之為經。

亦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這第二個名字,也叫這個名字。佛垂涅槃,這個垂這個字,蕅益大師解釋為將入未入之時,將入涅槃還沒有入涅槃的時候叫做垂。佛要入涅槃的這個時候略說教誡,約略的取平常佛在世的時候,所說的法的精要就是這樣教誡弟子。

這裡要說涅槃這個字,翻成中國話是不生不滅,或者翻成解脫,這樣的意思。翻成不生不滅這個話,這個意思倒是很容易解釋。那麼就是阿羅漢若在小乘經上說呢,說佛也好,說阿羅漢也好,入無余涅槃的時候,就是前一剎那滅了,後一剎那不生,這就叫做涅槃。就是不滅不生,猶如虛空的境界,其實就是真如的境界,那麼就叫做涅槃。那麼這樣解釋涅槃。就是滅了又生,生了又滅,這不是涅槃。

其實滅了以後不生,不生以後也就不滅,這個生滅流動的境界是世俗谛。這不滅不生,不生也不滅寂靜的境界是勝義谛。那麼這就是一切聖人所居住的地方,那麼這叫做涅槃。這樣解釋本來也應該說是就明白了,但是從經論裡上的發揮又有四種的解釋。

一種是自性清淨涅槃,蕅益大師文上說,即一切諸法本來常寂滅相,佛與眾生平等無二,不增不減,此則不論出入,這就是自性清淨涅槃,這樣說就是在理性本身說的,不是說在修為上修證上說的。不論修證就是一切法本來如是,本來是清淨,不生不滅。我們凡夫惑業苦是個污染的境界,迷惑顛倒的心理向前進一步就有了行動,就是所謂造業了,造業以後就有果報,就有惑業苦這樣流轉。得到了果報以後,又繼續的迷惑顛倒,又繼續地去造業,繼續的受苦,久遠以來就是惑業苦在流轉。那麼現在有佛的大智慧境界,也就是一切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他觀察這惑業苦的因緣生,本性就是不生不滅的,本性就是常寂滅相的,就是沒有惑業苦,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都是畢竟寂滅的,那麼,這樣的寂滅相就叫做自性清淨涅槃。這個自性就它是本身,清淨就是沒有惑苦。沒有惑業苦當體就是寂滅的,那就叫做自性清淨涅槃。這樣講的涅槃,凡夫也是這樣,諸佛也是這樣,無差別相,無高無低,無增無減,無彼無此。

第二就是有余依涅槃,謂三乘已斷見思子縛,而所依果縛,身心尚在。有余依這個依字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叫做依。我們迷惑顛倒,也是要依這個色受想行識,你有所作為,或者做善業,或者做惡業,或者做清淨業都是要依這個色受想行識,所以它是個依。那麼現在得了阿羅漢果的人,他把愛煩惱、見煩惱都熄滅了,可是愛煩惱、見煩惱和這個業合和起得的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了。這色受想行識他還繼續存在,還有余,還剩下來一個色受想行識,所以叫做有余依。但是也是涅槃,就是他熄滅了愛煩惱,見煩惱的人,他隨時他能入不生不滅的境界裡頭。他隨時能夠有這種能力,他那個畢竟空我無我所的智慧一動,就入到不生不滅去了。他隨時能有這種能力,這是聖人的一種,他修行的一種殊勝的功德,殊勝的功德就是在這裡頭,所以叫做有余依。雖然是隨時他的心能契入不生不滅的真理,但是這個身體還是存在,所以叫做有余依。這就是謂三乘聲聞乘、辟支佛乘。

這個乘這個字就是運載的意思,就是從生死的這個地方,你若上來這個車的話,就能運你到涅槃那裡去,能動能出名之為乘。譬如說我們做世間的善法,我們同情一個人的苦難,我們能夠救護他,做種種利益人的事情,但是這件事一個如果不是發菩提心的人來做這種事,這樣也算是功德,也應該是贊歎,但他不能從生死的地方,運你到涅槃那裡去,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就是世間善法。但是在佛法僧三寶裡邊,你念一句經也好,你拜一拜佛也好,雖然說我們是沒有般若的智慧,我們心裡有這攀緣,是取相的煩惱還在,但是我們拜一拜佛也好,念一句經也好,你心裡面想一想,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法的這些經律論,這樣清淨的這樣的佛法,在我們的分別心熏習,它就有力量把你送到無余涅槃那裡去,所以這就是出世間的善根,所以叫做乘,就是他有這種力量。

世間善法不行,但是你若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那又不同。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在世間上做一些功德的時候,他回向無上菩提,他熱愛此功德得無上菩提,他回向一下那就不同了。世間上的人沒有這種智慧,沒有佛教徒這種智慧,他不能回向,做了功德他也不回向,但在心裡邊念念地愛著世間的榮華富貴,那就是回向了,所以他們就會得果報。

這個得了阿羅漢的人,那又不同,阿羅漢沒有我,也沒有你,無我無我所,心裡面是寂滅的,所以他做一切事情的時候,也做了一般的善法,也會做一點利益的事情,他也能做。但做這個事情,因為他這個心能入到寂滅去,都回向真如了,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所以他這些善法,不會牽動他在生死裡流轉,沒有這力量,不能動他的,不能動。

凡夫不是,凡夫就是歡喜有的,願意在人間享受富貴,願意到天上去享福,因為有這歡喜心,所以你這一歡喜,歡喜實在就是愛,這個愛取的煩惱,能滋潤這個業,幫助這個業去得果報。所以在佛法上來說,就是自作自受,這是對的,的確是這麼回事。

現在這裡說這三種聖人,他們斷除去見思的子縛,而所依的果縛,果縛就是身體。子就是因,種子就是因,就是愛煩惱、見煩惱,和愛煩惱、見煩惱所造的業,這都叫做子縛。這個子,它能系縛你,這個愛能系縛你,見也能系縛你。你造了這個惡業,惡業也系縛你。你造了福業,人天的福業,福業也系縛你,使得你跳不出去,就把你綁在那裡,你想跳出去還不行。現在這個聖人已斷見思子縛,而所依的果縛,果縛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身心還存在,就叫做有余依涅槃。

這個有余依涅槃,證果時入,就是你要得果的時候才能入,得果的時候,得初果的時候,得須陀洹果的時候,它那個無我無所的智慧成就了的時候他也是,如果是般若經,當然也一樣,也是照見五蘊皆空,那麼他就與不生不滅相應了,按天台宗的話也就是分證涅槃,還沒有圓滿,二果三果到四果才圓滿了,證果的時候入。前面的自性清淨涅槃,從無始劫來都是這個樣子,沒有出入的分別。

第三是無余依涅槃,無余依涅槃就是阿羅漢有特別的因緣也是有,一般的說他不會自殺的的,無論怎樣他不自殺,他就隨著壽命自然的延續下去,能活多久他就活多久,他壽命到了,他就棄捨這個身體,把它棄捨了,他就入到不生不滅了,那麼叫做無余依涅槃。這是謂三乘灰身泯智,復歸無名無物本體。

這三種聖人這是小乘,這阿含經就是這樣說了,把身體火化變成灰了,這個智也熄滅了。我那一天說過大毘婆沙論,解釋這阿含經的意思,聖人入無余依涅槃就是什麼呢,無情物了,就成了無情物了,所以沒有感應了,你不能夠,你想求他做什麼事情,不行,不能,也有感而無應,所以就是這樣。

彌勒菩薩將來成佛,所有釋迦牟尼佛法中栽培善根的人,就要找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三會說法得阿羅漢果,要這樣的,釋迦牟尼佛不管這件事了。在阿含經小乘佛法就是這樣說。

那麼現在說一說三乘灰身泯智了,阿羅漢、辟支佛灰身泯智了,那麼佛也是灰身泯智了,就歸無名無物的本體,就是入於不生不滅,離一切相的真如的境界了,從那以後,永久也不再有所作為。用凡夫的話來說就是休息,所以復歸無名無物本體,那麼就叫做無余依涅槃。今正約此論垂入也,現在說佛垂涅槃,就是約這個說。那蕅益大師這樣講,這等於說這個遺教經是小乘經,就是小乘經的意思。

那麼第四無住涅槃,這無住涅槃是什麼呢?這唯獨是大乘佛法裡面所講的,也就是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的意思。謂諸佛菩薩,有智慧故,不住生死,有慈悲故,不住涅槃。

因為佛菩薩有智慧,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雖然它是很染污的,但是不能染污佛菩薩,有智慧故,他不住,他不愛著,不愛著這生死的境界,這生死不能染污他,所以不住生死。這樣講阿羅漢也是。阿羅漢愛煩惱,見煩惱斷掉了,他也不住生死,生死也不能夠染污他。

有慈悲故,不住涅槃,謂佛菩薩有大悲心,他不住涅槃,他不能夠入於不生不滅的地方去,永久也不再有所作為,這件事是不忍的,心裡不安,我不想這麼做。這麼做的時候感覺不對,所以因為什麼呢,有慈悲心。眾生還沒有得解脫,他們還在流轉生死,很苦啊,我的父親在那裡,我的母親也在那裡,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姐姐,我的妹妹也都在那裡,我怎麼可以都不管了,我就到不生不滅的地方休息了呢,所以不可以。所以有慈悲心不住涅槃,不安住在涅槃那裡。不,我不去,不到那裡,這是這麼意思。所以不住涅槃,所以他還是來到眾生的世界,來到這裡。

當然你若是入於不生不滅,那就是超越了一切緣起法。如果你不到那個不生不滅的地方去,那就是在緣起這個地方。這是兩件事,一個是世俗谛,一個是第一義谛。你不在第一義谛,那就是在世俗谛。你不在世俗谛,就到第一義谛去。所以他若不入無余涅槃,他就是要到這世俗谛緣起的世間來,到這兒來就他就要有生命,要有生命這件事是緣起的。

緣起的就是怎麼樣呢,就是他佛菩薩久遠劫來,他自己修行的六波羅蜜的功德,廣度一切眾生的功德,由這樣的業力來緣起他的身體。那麼就是眾生有眾生的緣起,佛菩薩有菩薩的緣起。那麼就出來一個實報莊嚴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或者方便有余土,就出來這個世界了。出來這個呢,佛就是有身相,有身相,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前面說日旋三昧,常是在那裡注意,怎麼樣的教導一切的眾生,那就叫做無住涅槃。

在這有生滅變化的境界裡,他心裡面可以不執著,所以他也隨時,他一樣的入第一義谛,但是這個果報的緣起還保留,所以這叫做無住涅槃。

底下說不住生死,故能非滅示滅。因為他不愛著這生死的境界,我們平常的人,比如說,自己有很多可愛的境界,或者身體怎樣的特別的殊勝,心裡面也愛著,或者因此而有高慢心,或者有多少的財富啊,特別榮華的境界,要死的時候就苦,就捨不得,愛著。但是佛菩薩,我有看到經文上也說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愛著,隨時可以棄捨。有這種話,這就是他沒有煩惱的關系。他所以還保留這個身體,就是慈悲的關系,這完全是慈悲,完全是慈悲心。

因為以前在香港我也是擔任過寺廟的負責人,這個我們呢,我等於多說了幾句話喔,因這件事我就明白一件事,在大眾僧裡做一個領導人,你的動機是什麼?你為什麼做這件事,其實還是一樣,就是為大眾僧做事,這不是在思想上說,不是表面上,表面不算數,你是為誰做這件事,是為自己的名利呢?是為大眾僧。凡夫就是有這種差別,或者這樣子或者那樣子。而佛菩薩因為執著心沒有了,他不受一切法,一點也沒有這種執著,所以他純是慈悲,慈悲心,所以無住涅槃,就是慈悲心的關系,所以他還能夠到人世間度化眾生的,他完全是無條件的。

所以不住生死,故能非滅示滅,就是他那個圓滿報身,那他是無量壽,只是示現個化身,他非滅。那個圓滿報身是不滅,在凡夫肉眼當然看不見,只是看見個化身,這化身滅了,他也有老,有病,也就走了。

不住涅槃,故能非生示生。在佛菩薩清淨心裡,他沒有這種分別,沒有什麼是生,什麼是滅的這種分別。但是為了度化眾生,他會現出這件事,非生示生。佛久證此無住涅槃,今為有緣度盡,故示垂入無余涅槃,佛早已經是功德圓滿了,就是為了有緣的眾生。這個有緣的眾生這句話,就是在一個時期內的有緣的眾生度盡了,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有緣的眾生在,還要繼續度,但是現在這個時候不能度,他不受度,所以佛就示現滅度了,故示垂入無余涅槃,實不同二乘之一滅永滅也,和二乘一滅永滅是不一樣的。

所以二乘阿羅漢、辟支佛入無余涅槃就是慈悲心,他也不要,慈悲心不要的關系。

但是在法華經上曾經說過,他就是到了,也並不真實的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不是真實的。還是生到方便有余土去了,他還是有眼耳鼻舌意,不過就是入到三昧,入到滅盡定去了。他終究有一天或者他自己出定了,或者佛菩薩覺悟他出定了,他還是要聽法華經的。但是在阿含經的態度來說,那就是永滅,一滅永滅了。那麼這是佛垂涅槃。

此涅槃有三義,一是性淨涅槃,性淨涅槃即法身理體,也就是前面的自性清淨涅槃。法身理體,此則無出無入,沒得分別。

二圓淨涅槃,即是般若,就是你在凡夫的時候努力的修行,成就了圓明清淨的智慧,這個智慧一成就了斷惑,就能夠斷除愛煩惱,見煩惱,塵沙無明的煩惱都斷了,斷的究竟了,完全斷除去了,冥合性真。那麼你那智慧,無分別的智慧和諸法寂滅相的體性冥合了,契合了,如水入水,像水入到水裡頭。這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他也用這句話來形容,那麼此則一入永入。你成就了圓明的般若智慧,同不生不滅的理性相應以後,就永久的相應了,不會再退,就是不退轉了。

三方便淨涅槃,即是解脫。這個話怎麼講呢?方便示現起諸應化這個方便就是佛的大悲心、大智慧,隨順眾生之所應,所相應的,或者是在剎帝利,或者在婆羅門的種姓裡,又有父母又有生相又有出家種種的事情,這是八相成道了。方便示現起諸應化,此則數出數入,這有時候入無余涅槃,有時候也就不同了。也有行坐住臥,也有入定出定這些事情,這就是凡夫肉眼所見的境界,數出數入。

若以三義對上四種者,性淨即自性清淨涅槃,亦即無住涅槃之體。圓淨涅槃就是無住涅槃之形相。方便淨涅槃即無住涅槃之用。也就是圓滿報身所現出來之作用。化身是由圓滿報身所現出來的,即無住涅槃之用。

其有余依、無余依這二種涅槃,若在二乘分中,則攝屬圓淨,可以把它攝屬在圓淨涅槃裡面。因為圓淨之少分故,它沒有能夠究竟清淨,因為只斷掉愛煩惱、見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還沒有斷,但顯偏真,未顯俗谛中谛。這是天台宗這麼解釋,他只是偏真,偏於諸法空這一面,不能從空出假廣度眾生,所以沒有俗谛。那麼他也沒有覺悟到那個中道第一義谛,但淨見思分段生死,未淨塵沙無明及變易生死還沒清淨,若在如來分中,則攝屬方便淨,這就是方便淨涅槃,這個應化一切眾生,這是屬於方便淨涅槃。

初成道時,示同二乘之有余依。初成道時這個話就是最初成道的時候,但是在阿含經小乘人的看法,從成道到入涅槃一直是這樣子,一直是沒有入涅槃之前都是有余依涅槃。今滅度的時候,示同二乘之無余涅槃也。

略說者,是對平日廣說,平常的時候,廣為一切眾生說了無量無邊的法門,此為要略,現在說的遺教經,是一個簡略說。

又對大機所見大般涅槃經,此為簡略故。這有兩邊講法,大般涅槃經,那就是廣說,法華經才七卷,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本,也有三十六卷本,和遺教經對比起來,遺教經就是略,簡略的了。那麼這是這兩個題目,大意就是這樣解釋。

這底下第二出譯人。翻譯經的人,是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就是鸠摩羅什翻譯,由梵語翻成漢文,姚興是建國,亦稱為秦,他的國號稱之為秦,但是國王姓姚,把他的姓冠在國號前面,所以叫做姚秦。這個建國者是姚苌,姚苌是苻堅的部下,苻堅他組成一百萬軍隊,要滅東晉,結果他失敗了,他的部下就造反,很多人就分裂了,但是姚苌他的力量也是很大,就把苻堅殺死了,他就在長安建國就是姚,也叫做姚秦。但是在歷史上來看,姚苌做夢,苻堅來了,把箭射出一下子,就把姚苌殺死了,姚苌果然就這樣死了。所以世間上的有漏法做了很多功德,然後得大福報,福報大的就做國王。做國王的時候貪心很大,然後就造罪,就是這樣子。所以用佛法的立場看,世間上的事情都是苦,沒有福報的人苦,有福報的人是更苦。姚興是姚苌的兒子,鸠摩羅什法師是姚興把他請來,最初發起呢,是苻堅他請鸠摩羅什法師來,但是沒有成功,現在姚興他成功了,當時也是發兵,也是要經過戰爭才請來的。

三藏者,經律論也。經律論都名之為藏,經诠一心,律規三業,論開慧辯。這個經是顯示一心,就是定。這個經是诠釋,開示定學,戒定慧三學嘛,經是诠釋定學。這是律是規三業,規范我們身口意。論開慧辯,這個戒定慧分為經律論,論,是屬於慧,就是佛弟子從經裡面關於生死之緣起,涅槃的緣起,就是深入的去說明,所以叫做慧辯。其中也有問答,所以叫做深入慧辯。

經和論對比,這個經是佛的慈悲,隨順眾生的根性,演說出來的法門,所以它的次第,經上的次第是隨順眾生的根性來排列的次第,這大概這麼說。這個論呢,不是,論是佛弟子的智慧約理論,來排列它的次第,一個隨理,一個隨機,這是大概的說,有這樣的差別。其次呢,經都是佛說,但是六祖壇經呢,六祖壇經呢,六祖大師大概聲望太高了,弟子好像不說它是經他心裡不舒服,也用經來稱呼,這是一種恭敬心,也是好,但是通常來說,佛說的稱之為經,那麼弟子所說的稱之為論。經都是佛說的,經和經有的時候也有事情,那麼佛自己會有所交待,這個經那麼說,那個經那樣說,中間會有問題,佛會把那個地方調解一下。也有弟子會去提出來這個問題,佛會把它融化,把它融解一下,那麼它就沒有矛盾了。

但是論呢,這個佛弟子這樣寫,那個佛弟弟子那樣寫,前一百年的弟子,後一百年的弟子,這裡面就有問題,就是彼此有意見,就是有學派了。這是天台宗,那是華嚴宗,這是法相宗,那是唯識宗,那是三論宗,這樣子中間就是分了派了。所以出家人能夠和,在思想上的和,只有佛在世的時候,正法住世的時候可以和,以後就是不能和,思想上很難和的。

那麼現在這裡簡單的說,經诠一心,律規三業,論開慧辯,這樣子分。但是經實在裡邊也說第一義谛的,那麼當然也有智慧,也有說隨經戒。就是單獨會說些比丘、比丘尼、四眾弟子的戒也有說通於四眾弟子,通於其中的菩薩戒,單獨的有那樣的一部分,但是在不是主要說戒的經裡也有提到戒,那麼是隨經戒。所以經裡面應該也是有戒定慧,但是這地方說,經诠一心就是用戒定慧來分配。一心裡面也都有戒也有慧,應該是這麼說。

以茲三學,自軌軌他,戒定慧三學,自己來軌范自己,也軌范別人,那就叫做法師。那麼這樣說是約人說,其實那樣也是有法,沒有法怎麼能軌范呢。

鸠摩羅什此雲童壽,童年時便有耆德故,這個解釋非常的好。童年的時候就有耆德,就有長老的那種聖德,他年輕,小孩子的時候有大智慧,所以叫做童壽。但是這樣解釋,的確是好也是贊歎。可是在他傳上看呢,就不是這樣意思,就是他的父親名字叫做童,他的母親名字叫做壽,父母的名字合起來給這個兒子做名字,所以叫做童壽。

翻梵成華,名之曰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這底下入正文,分三科,第一科是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現在就是序,也是序分。

釋迦牟尼佛,那麼這是說法主。這怎麼解釋呢?釋迦,此翻能仁,能仁是佛之姓。牟尼,此翻寂默,這是佛的名字。約姓,則事相有異。你姓釋,他姓迦葉,各式各樣的姓就有差別,故論中稱為別相。佛遺教經論是別相。約名,則諸佛理同,故論中稱為總相。就是那個寂默,寂默是約理說的,所以理性此佛覺悟的理性,和十方三世一切佛覺悟的理性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論中稱為總相。大家都一樣,所以叫做總相

又能仁則具大慈悲,大慈悲心就是慈悲眾生,那麼他就不住在無為的涅槃裡面了,此相與二乘全別。他有大慈悲心不住涅槃,所以和阿羅漢、辟支佛入無余涅槃是不同的。寂默則具大智慧,大智慧呢就是他契證真如理的時候,是離言說相的。離言說相,所以叫做寂,離分別相,所以叫做默。

這樣分開講,他已契證到真如理,真如理不是有為的,所以不住有為。此相與二乘略同,二乘也是住於無為的境界,但是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叫做略同,不是完全同。具此總別二相,名之為佛,就是這樣意思。那麼這個是解釋釋迦牟尼佛的名字。

初轉*輪這句話呢,就是佛在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他就從菩提樹下起來。起來有說三七二十一天佛沒有說法的喔,然後到鹿野苑去。佛在定裡一看,想要度化這兩個仙人,仙人已死掉了,那麼他就去度化五比丘。到了鹿野苑去轉*輪,所以叫做初轉*輪。

初就是成道以後,一開始為眾生說法。蕅益大師在這地方說前面那句話,論判此句是法師成就畢竟功德也。釋迦牟尼佛是大法師,他是功德究竟圓滿了。佛成道已,說法四十九年,度人無量,如果是三十五歲成道就不夠四十九年,應該說是四十五年度人是很多的。

今舉初後,以括始終。

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這是初。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這是後。初後就是始終,包括始終兩個時間。

初在鹿野苑中,三轉四谛*輪,憍陳如最先得度。這三轉四谛*輪,三轉就是,第一個是示相轉,第二個是勸修轉,第三個是作證轉。

示相轉就是開示苦集滅道的相狀。什麼叫做苦?色受想行識是苦,生老病死是苦,三苦八苦此是苦,三界裡都是苦,不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是苦。什麼是集谛?就是愛煩惱,見煩惱和一切的業力,它能夠集成這個苦。苦怎麼會有呢?是由自己的煩惱和業集成的,所以叫做集。集是苦的因。苦集滅,這個滅是什麼呢?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除了惑業苦,沒有惑業苦了,那麼無生無滅,寂靜的真理名之為涅槃。那麼呢,這叫做滅,那是大安樂安隱的地方。道就是涅槃的道路,修學戒定慧能解脫苦集契入涅槃的境界去,那麼就叫做道,道路的意思。開示苦集滅道的相貌,這是示相轉,其實示相轉倒是很重要,你應該是很詳細的。

第二是勸修轉,佛就是開示了苦集滅道的道理之後,又勸導眾生要修行。就是厭苦斷集也,慕滅修道。這個苦惱要生厭離心,厭離心是修道的開始,沒有厭離心是不能修行的,要有厭離心。所以我們平常凡夫的情形是愛。愛著這色受想行識,愛著這眼耳鼻舌身意,愛著這色聲香味觸。凡夫的情形是不想改造自己,是改造對方,對方不合我意,我改變他要合我意,凡夫是這樣意思。但是我們看經論上說,佛菩薩修行一開始不是,是開始改造自己,所以外邊人給我一搥,罵我一句,我們凡夫的情形我打他一拳。你打我,我打你,你罵我,我就罵你。但是佛告訴我們修行不受,你不受,告訴你不要接受,他罵你,你心裡不接受,他贊歎你,你也不接受,心裡不接受。這不接受不是一般人說的那種不接受,不是。就是觀察那是假的、空的,心裡面不分別,你照樣可以罵,你照樣可以贊歎,我心裡面不動,學習這不動。用戒定來幫助這一念心,不接受,佛菩薩告訴我們用這樣辦法。

我們出了家以後學習佛法真是不容易啊,很久很久也不知道什麼是修行,出了家很久了,還是這樣子,你不對還是這樣想。但是經論上的意思,勸我們修行不這樣,就是我的心若動了就是我不對,你對不對我不管,我自己要對,怎樣才可以使心不要動,不要分別。不要分別不只是止,一定要用慧,用智慧,用四念處觀察。

第一辦法是觀法無我,其次觀心無常。就是修無我觀,沒有我,他在罵我的時候,他在毀辱我,他在贊歎我,在利益我,向我叩頭,向我供養,誰是受供養者,誰受禮拜者不可得,而禮拜者也是不可得,心常是從世俗谛,走向第一義谛去,是這樣子,不過是我是這樣子分別,你們各位可以重新的想一下,去讀一讀般若經,你要是讀阿含經也是好,它就是告訴這樣意思,不受,不接受。

我們若是用凡夫的情形,去衡量聖道的話,也就是用聖道的立場,來看凡夫的境界,就是人家送你一個黃金你接受了,送你一大糞也是接受,他就是不能不接受,一切都要接受,所以我們不歡喜,一定是大糞我們不接受,其實就是受了,所以佛菩薩的辦法,的確是很妙,就是不受,這是內心裡邊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事情。

那麼這是講苦集滅道的示相轉勸修轉,勸我們厭苦斷集,證滅修道。慕滅修道,仰慕這當然也不是容易體會的。好像我們在這世界上,這色聲香味觸叫它如意,當然,有福報的人有多少如意,沒有福報的人就是很難如意。或者今天不如意,明天如意,或者今天如意,明天不如意,這總是變化的。變化這個事情,現在說是叫我們愛著色聲香味觸的人,去體會這不生不滅的是大安樂地方,是個大安隱的地方,還是不容易的。不過是吃了苦頭多的人,假設能夠退一步,假設能夠多靜坐,也可能體會多少,這不生不滅的地方是安隱處,這生滅流動的地方,實在是陷阱,很多的陷阱。自己不知道,就往陷阱裡邊跳,凡夫就是這樣子,所以叫我們慕滅修道,的確還不容易。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凡夫的智慧不夠,佛法學習了很久,也還不容易說出來這慕滅修道的意思。如果你見到佛了,佛若是告訴你慕滅修道,我們可能會容易明白,但文字上是這樣意思,厭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佛為五比丘說法,他就能夠厭苦斷集慕滅修道,三個月內得阿羅漢果,那麼憍陳如是先得初果,所以這是勸修轉。

第三是作證轉,就是證明這件事,此是苦,我已知。釋迦牟尼佛告訴五比丘,這色受想行識乃至到非非想天也在內,都是苦,我是知道的。所以這件事要佛才能知道,佛才能認識這是苦。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

此是集,我已斷,所以我們凡夫說是我有愛煩惱,我有見煩惱,我有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五種見煩惱,這煩惱能斷嗎?

哎呀!很不容易。佛說是能斷,佛告訴你是能斷的。此是集我已斷。大智度論上說佛能夠無量劫來的修行,得到那殊勝的果報,殊勝的威德,他說出來的話就是不合理,你也很容易相信,所以佛菩薩非要無量劫的修,栽培功德,栽培善根,得到那殊勝果報,才能夠沒有佛法的地方能建立佛法。這阿羅漢,辟支佛就不行。所以他說出來,此是集我已斷,我們能相信。

此是滅,我已證,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大安樂的境界,我已經成就了。此是道,我已修圓滿了,這樣子來發起聽眾的信心,所以作證。

三轉*輪,三轉四谛*輪,這四谛*輪,這樣轉了,而憍陳如最初得度。他是在佛的這一次成佛,無量無邊的弟子裡面,最初入聖道的憍陳如尊者,是這位大阿羅漢。憍陳如最先得度,乃至涅槃會上,須跋陀羅最後得度。

須跋陀羅,這個人是個外道。佛臨入涅槃的時候,他已經一百二十歲了。這時候他聽人說釋迦佛要入涅槃了,他心裡驚了,這時候來見佛,阿難尊者還拒絕他,不准他來見佛。阿難說佛現在就是身體有點不舒服,不能再去打擾他,佛當時天耳遙聞,說請他進來。佛為他說八正道,他得初果後,再為他說四聖谛,就得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他先入涅槃,他在佛入涅槃之前先入涅槃。所以須跋陀羅是最後得度,在一切弟子裡面,他最後得解脫。

在大智度論裡還說一個故事,說是無量劫前,在一個森林裡面起火了,三面都有火,有一面沒有火,但是那邊有一道河。樹林裡面有很多禽獸,都怕火燒,就要跑,三面都有火,跑不出去,於是向河這邊跑。有的獸能跑,有的獸不能跑,很多都不能跑,怎麼辦呢?這時有一個身體很長大的鹿,它就是此岸彼岸立在那裡,這些獸就從它的身體這樣過去了,就把它身上的皮肉都破壞了,那麼它就是忍耐的把這些獸渡過去。最後來個兔子,這個時候,這個鹿已經是不能支持了,還強忍耐把這個兔子渡過去,這個時候,這個鹿它的腰就斷了,它就掉到水裡面死掉了。

這個時候,釋迦佛說,那個大身的鹿是誰,就是釋迦佛。那麼多的獸就是佛成道所度化這些眾生,最初成道就是最先爬它身體過去,就是憍陳如,這五比丘。那麼最後這兔子是誰呢?就是須跋羅,就是他,度化這個人過去。那麼從這故事來看,釋迦佛的度化眾生,真是不惜自己的生命來度化眾生,這是不住涅槃的大慈悲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能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蕅益大師的分科,這一段文是序分,那麼昨天是講到初轉*輪,講到這裡,在這注解的裡邊,倒數第六行。是言轉*輪者,佛以自心中所悟四谛之法,度入一切眾生之心,名之為轉。這解釋這個轉字,佛以他自己的清淨心裡面,所覺悟的苦集滅道四谛的真理。這個谛這個字,是不顛倒的意思,就是真實不虛,沒有錯誤,是很正確的真理,那麼就叫做谛。苦集滅道這四種都是谛,但是說這四種都是谛,這是聖人的智慧境界,凡夫還不能知道是谛。

所以佛所覺悟的苦集滅道這真理之法,度入一切眾生之心,就是傳到眾生的心裡面去,叫做轉。就是佛講解苦集滅道的法,眾生由他的耳根聽聞佛的法音,由第六意識領解了,就是度入一切眾生之心,那麼這就叫做轉。此法能摧眾生煩惱業苦三障,名之為輪。這四谛的妙法,這樣子轉入眾生心中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滅除眾生的煩惱障、業障、苦障。這苦障就是色受想行識。能滅除這三種障礙,就叫做輪。這個輪,有一個破壞的意思。

但是這樣子的解釋,是眾生聽聞了苦集滅道的法門以後,還要在他的心裡面修這四念處。修這四念處,就是修止觀。這樣的修,今天也修,明天也修,到有一天成功了,太陽出來了,就是無漏的、清淨的、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出現了,這個見煩惱先斷出去,這個我見的煩惱先斷出去,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見到真理了。

這樣說這個轉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佛說法,轉入眾生的心,叫做轉。眾生聞法以後,自己不斷的修習四念處,常常的修這個止觀,這就叫做轉。轉幾時滅除煩惱了,名之為輪。所以這個轉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弟子自己在那修行也叫做轉*輪。但是自己轉*輪,沒有佛的引導,自己不會轉,所以還是說佛轉*輪,沒有說眾生自己轉*輪。

陳如聞此法故,見四谛理,出生死海,名之為度。憍陳如他聽了這樣的佛法,他見四谛理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見道。他真實的證悟了是苦,這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這愛見的煩惱它是集,它能夠集成生死苦。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那麼呢這不是聽人說,那不算數,是他自己證悟了,所以叫見四谛理。見四谛理就超出生死的苦惱了,這個時候得初果,無量無邊的生死,只剩下七番生死了,所以七番生死過去了,就得涅槃了。所以也就可以說,出生死海,名之為度,就是得解脫了。

梵語叫阿若,此翻為解,解翻成中國話是個解,這個解這個怎麼講呢?也翻為無知,這麼兩個翻譯。這個解,明見四真谛理,就叫做解。這個解是證悟的意思,證悟了這四真谛理,先得初果了以後,繼續修行得阿羅漢果。無知怎麼講呢?無知,其實就是知無。在別的經論上翻個解,其實還有兩個字叫本際,叫解本際。根本的本,邊際的際,叫解本際。那麼這裡,本際沒有說只說解,明見四真谛理就是本際。這個無知即叫做知無,這個無,就是本際,一切法的根本境界。無知者,根本智證見谛理,不存能所故也。但是這樣解釋又不同,根本智就是無分別的智慧,這個無分別的智慧,證悟了四谛理的時候,它並沒有能知所的分別,能證所證分別都沒有,沒有能所的這件事,所以叫做無知。就是沒有能知也沒有所知,但是也是明明了瞭的,所以叫做無知。那麼這樣子也就是知無了,也就是知道本際了。

憍陳如,前面阿若是他的名字。憍陳如,此翻火器,這是尊者的姓。這位阿羅漢,他俗家的姓,姓叫做火器。

須跋陀羅,此翻好賢或翻善賢。本是外道,住鸠屍那城。鸠屍那翻成中國話,翻個角,牛角的角。年一百二十,聞佛將涅槃,方往佛所,聞八聖道,遂得初果。那麼因即出家,嗣聞四谛,就成阿羅漢了。

是中初轉*輪及最後說法二句,論名為開法門成就畢竟功德。這是說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開演覺悟一切眾生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最初開演的是四谛法門,乃至到無量無邊的法門,成就畢竟功德,功德是究竟圓滿了,到了涅槃的時候,佛所作為眾生說法始願,這功德是圓滿了。

度阿若憍陳如及度須跋陀羅二句,論名為弟子成就畢竟功德也。這個遺教經上說,這是弟子成就畢竟功德,那麼在小乘佛法上,得阿羅漢果功德就是究竟了。

所應度者,皆已度訖。這句話怎麼講呢?明佛智鑒機,恆無忘失,得益之眾,算數莫窮。所應度者,皆已度訖,這是說佛的智慧照見眾生的出世解脫的善根,恆無忘失,不會忘掉的。你在這一個時期應該得到解脫,佛就會應時的去度化你。這個得到佛的教化利益的眾啊,算數莫窮,究竟有多少算不來的。論名為大總相成就畢竟功德也,這就是總相的來說,一切很多很多的眾生,得到佛的教化利益。

於娑羅雙樹間,這娑羅雙樹這句話呢?娑羅,此翻堅固。這樹啊,好像鐵似的。雙樹者,此樹四方各二。東西南北各有兩棵樹。各各一榮一枯,一棵是很榮茂的,一棵是枯萎的。上面的枝啊,是四方的各兩棵樹,都是聯合起來。下面的根,也是相連

的。以表四德,破於八倒。表示佛的涅槃是常樂我淨的四德。破除去凡夫的四種顛倒,和聖人的四種顛倒,就是八倒。凡夫的四種顛倒,就是常樂我淨。這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是無我,是苦,是不淨,但是我們認為是常樂我淨,所以是顛倒。其次,阿羅漢修無常、無我、不淨這四種觀行。到佛的境界,他也認為是這樣子,所以那也是顛倒了,破除這四種八種顛倒。

或惟見一雙,即表破於斷常。前面說四方各有雙樹,這是一個大乘的看法。或者是就是小乘佛教徒,他惟見一雙,不是四雙,只有一雙樹,只有兩個樹,這樣子呢,即表破於斷常二見的意思。這個大概的說,就是人執著有我,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邊,有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的體性,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另外還有個我,知道有我的人,多數知道這我是常住不壞的,那麼身體色受想行識,雖然是有老病死,但是我是沒有老病死的,它是常住的。是到天上去,或者到地獄去,這我是常住的,那麼這就是常見。

有的人執著人死了就斷滅了,那就是斷見。那麼現在是說,佛惟見一雙樹,就表示破除斷常二見,就是也不常也不斷。這就是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個常恆不變的我,沒有。但是眾生惑業苦,它還是相續不斷的。你若不遇見三寶,他就繼續流轉生死,它還是不斷,相續的,那麼相續的原因就是業力和煩惱。人死亡了,為什麼還會有新的生命呢?就是因為你有這個煩惱和業力,所以它有集成,招集生死的力量,使令你再得果報有這個力量。如果你斷除去煩惱,它就沒有了,他就不生不滅了,所以是不斷亦不常的。

繇大小機異,故異見耳。為什麼有見四方各二各有雙樹,有見只有一雙樹呢?因為大乘的根性,小乘的根性不同,所以所見的也不同。

中夜,即表中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這中夜,表示什麼意思呢?這個表示是中道,不斷不常就是中道。那麼大乘說中道,譬如說,一切法空,空就是中道,那麼這樣一個解釋。其次呢,空是一邊,有是一邊,非空非有,沒有二邊,那就是又一個中道,這解釋說法不一樣。現在說中夜,即表中道。大乘以非榮非枯為中道。這個枯就表示一切法空的意思,榮就是表示一切緣起法,就是有,現在非有非空就是中道。小乘以離斷離常為中道也。

寂然者,心行處滅。這個寂然,中夜寂然,就是中道的真理,是心所不能行的地方。我們的心能在色身香味觸法上活動,在人我是非上活動,這一切有為法上,有名有相的地方,心都能在那個地方活動。但是中道的真理是無名無相的,所以心在那裡不能活動了,所以心行處滅。心行於名相的處所,無名無相了,所以心行處就是滅了,那麼那就是中道。

無聲者,言語道斷。無聲這個話怎麼講呢?言語道斷。言語以什麼為道路呢?就是以名相為道路,要有名字的時候才會說話,如果沒有名,你不能說話的。所以中道這個地方,沒有名相,所以言語道也斷了。所以叫做無聲。這樣講呢,就是在中道的理性上說無聲。要是從表面上看呢?就是沒有,寂靜,這裡邊沒有聲音。是那樣意思。

無聲者,言語道斷,論名此四句,為因果自相成就畢竟功德。遺教經論上說這四句,前面說這四句,這四句,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四句。這幾句,論上說是什麼呢?說是因果自相成就畢竟功德。這裡說這個功德,元照律師,他有遺教經論的注解,他解釋呢,在入涅槃了,這叫做果,將入涅槃還沒有入涅槃,這時候叫做因,是這樣的意思。

這個自相成就,因的自相成就,果的自相成就圓滿了,那麼就叫做因果自相成就畢竟功德。他這樣解釋。謂雙樹間,是因自相,就是沒有入涅槃。將入涅槃,是因共果自相,將入涅槃呢,是因和果聯合起來了。是時中夜,是總自相。中夜就是中道,中道呢,因也好,果也好,都在中道這裡,是總自相,是總的體相就是了。寂然無聲,是果自相。這果自相,就是你已修行成就了果的自相。

諸弟子者,上首眷屬人位差別。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諸弟子是誰呢?是上首眷屬,就是佛弟子裡邊最上首的弟子。這個時候,阿難尊者也是上首,摩诃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須菩提尊者、羅侯羅尊者也應該算十大弟子之一。這些上首弟子的弟子,就是這樣這麼說了,但上首和上首這些弟子,這些人有點不同,因為差別不同,有的是阿羅漢,也有不是阿羅漢。

法要者,世出世間法位差別,有世間的法,有出世間的法。這裡就是佛所演說的一切的世出世間的因果緣起,遠緣起近緣起,那麼這也是法,在法的位上,也是有差別。世間有惡法,有善法,還有不動法。出世間有三乘聖法,那麼也是有次第不同。論名此此句,為分別總相成就畢竟功德也。遺教經論上說這是分別總相成就,就是佛為眾生說法的總相,總相來說不去詳細說了。

夫垂入涅槃,則無復再會。臨入涅槃的時候,這是最後的機會,從那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已在中夜,則為時不多,故取要略說,所以釋迦牟尼佛,為弟子取其精要,簡略的說法,以作最後警策。真不過啻一字一血矣,讀者可弗思乎。

那麼這序分講完了,這底下是第二正宗分,分兩科,第一科是明共世間法要,第二是明不共世間法要。

初中三,初對治邪業法要,第二對治止苦法要,第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對治邪業法要又分四科,初明根本清淨戒,其次明方便遠離清淨戒,三明戒能生諸功德,四明勸修戒利益。

現在第一科初明根本清淨戒。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這是說到根本清淨戒,贊歎戒的重要。我們就按照蕅益大師這麼解釋好了。比丘,此翻除馑。能夠除馑,這個馑就是饑馑,生活困難。若是你供養比丘,將來會得到人天的福報,那是世出世間的功德,所以就不饑馑了。能夠除馑,即福田之稱也,它是一個福田,你在福田裡面栽培善根,就能得到很多很多功德。

又含三義,一怖魔,能讓天魔恐怖。二乞士,就是自己不生產,要去乞求生活。這能表示他能捨掉了驕慢心。三破惡,能破除去煩惱的惡。

然佛之遺教,通誡一切四眾弟子。這遺教經是通誡,不是別別的誡告比丘,是誡告一切的四眾弟子,出家的二眾,在家的二眾都在內。而經中處處獨舉比丘者。這遺教經內獨舉比丘,亦有三義。

一者,示遠離相故。比丘表示他能遠離塵俗的事情,因為塵俗的事情能讓人生煩惱,所以遠離煩惱的因緣。其次呢,能棄捨內心的煩惱,就是內心裡面有貪瞋癡的煩惱,要棄捨它,要捨掉它,不保留它,就像屋子裡有個賊,要把這個賊驅逐出去。這心裡面有煩惱賊啊,要把它驅逐出去,所以叫做遠離相。

二者,示摩诃衍方便道。比丘這是小乘佛教學者,但是他是大乘佛教的權方便,是這樣意思。與二乘共故。他所修學的佛法,這是大乘佛法的權方便。就是和二乘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共有的,就是二乘聲聞、緣覺所修學的戒定慧,就是大乘佛法的權方便。

三者,比丘為四眾之首,舉其首以該四眾。包括四眾弟子都在內了。亦皆同遠離行故。都要修學遠離行,這個相信了佛法以後,當然是應該先要斷煩惱,煩惱的因緣皆應遠離,所以同遠離行故。

言滅後者,即示現遺教義。於我滅後,滅後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就表示佛現在是遺留的教誡。

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亦翻別別解脫。你能夠守戒,當然你就會得解脫,得入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得到涅槃的解脫。亦翻別別解脫,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亦雲處處解脫,我們能持戒,處處都可以解脫。所以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各地方,乃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處處都可以得解脫。

此即不盡滅法。這個戒啊,就是不盡滅法,不盡不滅的意思。這個話就是說,佛這個肉身,就是父母所生的身體是火化了,但是佛這個戒是不滅的,那麼這就是我們講法華經提到的,就是雜阿含經裡面說到,捨利弗入涅槃的時候,佛告訴阿難尊者說他入涅槃了,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滅了嗎?阿難說,弗也,說是沒有滅。現在說佛的生身是滅了,但是佛的法身常在,所以不盡不滅。

這個還可以分兩部分說。就是佛本身無漏清淨的戒、定、慧、解脫知見,是常住不滅,但是留在世間上的佛法,戒也是在內的,也是不滅,留存在世間也是常住不滅。但是佛法終究是要滅的,有的時候不能永久存在的。那麼呢,但是是不能滅,它繼續留存在世間,那麼就指這個佛法說。

依此法身,度二種障。依靠依據戒法身,我們初學習佛法的人,初開始修行的時候,就是戒,先要學這個戒,依這個戒法身去修行的時候,能解脫二種障礙。得度煩惱暗障,故雲如闇遇明。這個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要尊重,要珍敬。尊重珍敬這四個字,這個尊怎麼講呢?是這個戒的功德高勝,所以叫做尊,功德高勝叫做尊。能夠保持不失叫做重。我們能持這個戒,不要失掉這個戒這叫做重,利益弘生叫做重。保持不失叫做珍。謹慎不慢叫做敬。謹慎來受持這清淨的戒體,不要輕慢這個戒法,對於戒要尊重恭敬,不要輕慢它,對於戒要尊重恭敬,不要輕慢它。

我們看禅師的語錄,就公然的輕視戒了,我也不明白怎麼是那樣的態度,而實在這遺教經說,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那麼為什麼要那麼樣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呢?說是依此法身,度二種障,得度煩惱暗障,故雲如闇遇明。所以它是有特別重要,能解脫煩惱暗的障礙,貪瞋癡的煩惱這身見、邊見、邪知邪見這都是黑暗,黑暗是個障。現在要能持戒,如闇遇明,就像在黑暗中遇光明了。黑暗就是看不見什麼了,那麼這也等於是如盲得眼的意思。眼睛盲了什麼也看不見,現在忽然間得了眼睛了,所以持戒如闇遇明。得度空無善根障,故雲如貧得寶。得度空無善根障,這貧窮的人沒有財富,說我們要不持戒呢也就是貧窮的人。要持戒的時候,就是會栽培很多善根,就得了財富似的。所以無善根就是個障。現在能持戒就是有善根,就是沒有障礙,故雲如貧得寶。

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以戒作為我們導師。不能持戒,則同堂猶隔萬裡。不能持戒,就和佛在一個堂裡面共坐,那就和距離萬裡一樣。苟能持戒,則百世何異同時。雖然距離了幾千年,那和同時有什麼不同呢?金口誠言若此,

奈何捨此別求。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是根本戒,初明根本清淨戒,就是要護持這根本清淨的戒。

底下第二科明方便遠離清淨戒,方便遠離,把這些非法的事情你能夠遠離,那麼根本戒也就清淨了。

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

這段文我念念,還是按下面蕅益大師的解釋。這段解釋多少有不是那麼容易解釋。

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這段文裡面有兩段文,從初就是持淨戒的開始到墾土掘地,這地方是護戒令不同凡夫增過。就是若是我們護持這清淨戒的話,保護這個戒不要令它染污了,那就是叫我們不同凡夫增過。我們佛教徒不能同於非佛教徒的人,天天地在增長罪過。

從占相至不應畜積,占相吉凶底下至不應畜積,這一段文是護戒,令不同外道損智。我們若是能持戒呢,就不同於外道,有邪知邪見損滅他的智慧。其實外道也會增過,凡夫也會損智,但是凡夫增過比較明顯。那麼至於什麼叫做我執我見,一般的凡夫不是太明白,所以說是凡夫增過。外道呢,他也是研究真理的,他是搞錯了,所以才生出邪知邪見,這是損智。

初中凡十一事,頭一段凡十一事,在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上說十事,蕅益大師這地方多算了一樣,所以十一事。第一是不得販,持淨戒的人,他不可以販賣貿易,不可以做生意的,比丘不應該做生意。第一是不得販。就是便宜的買回來,貴價出售這叫做販。販是方便求利過,就是利用這種方法去發財,做這種事就會增長過失,增長罪過。

第二不得賣,是現前求利增過。你不可以賣,是現前求利增過,就是他也不是說是去做生意那樣子,但是自己現在有什麼東西,比如說有寶珠,或者一塊黃金就是貴價出售,那就叫做不得賣。現前求利增過,這現前倒不是做生意,就是你現在不是有什麼因緣,有這個東西,你要出售,要的價錢特別貴,特別高,那麼這是不對的。

三不得貿易,是交易求利增過。交易就是彼此交換,那麼這也是不對。若依市價,無求利心,不犯。就是你若是自己有什麼東西,把它同別人交換,你依這個市面上的價錢,無求利心,不高價,不要高過人家,那麼無求利心,不犯,不算犯戒。賣買法式,如律廣說,廣律上有講。

四不得安置田宅。這安置田宅怎麼講呢?是所居業處求多安隱增過,就是這個置,也是個買的意思,買這多少田地,這裡能生產,或生活,或圖利什麼的。或者這個宅呢,就是造了多少房子,或者是在田地上造了房子,那麼宅能安身,田能充口,這樣子安置田宅,是所居業,所居住的地方求多安隱,總是感覺到不安隱,我再弄一點田,弄一點房子,使得自己更舒服一點,生活更安隱一點,是這樣意思。但在做這樣事呢,就是增過。

五不得畜養人民,是眷屬增過。這畜養人民,就是畜養了很多的人。這下邊有個奴婢,奴婢應該就是工人,但是前面說人民,不是工人。或者說是屬於人,這個是做這種畜養很多的人民,這是眷屬增過。此示外眷屬,非同意者。這個外眷屬,那麼就表示還有個內眷屬。內眷屬,那應就該說是出家人,已出家的弟子,或者是已經相信了佛法的,那也算是內眷屬。這個受了三歸五戒的這些人,或者出家的弟子,都是屬於內眷屬。這個內眷屬和外眷屬有什麼不同呢?內眷屬是相信佛法,能接受佛法教化的人,所以那是個同意者,就是他的思想和你相同。現在你畜養的人民,只是個外眷屬,就是他決定不是信佛的,他不學習佛法的,他的思想和你不同,非同意者,他沒有佛法的思想。這種人你畜養他就有問題,就是他就容易有些漏,有漏的漏,就容易滋生出來很多非法的事情,就是有這種問題,所以不得畜養人民。但是世間上的事情,福報大的人,他本身如果是沒有發菩堤心的話,那他也是很有自在力,當然他要畜養人民,他就能畜養,那他有他的用途,這也不是站仙班的,但是這就是容易有問題。

六不得畜奴婢,是難生卑下心增過。你畜養奴婢的時候,你有很多的工人侍奉,你本身就容易高慢起來,你可以隨時下命令什麼什麼的,就是很難生卑下謙虛的心,容易生高慢心,所以有過失。以向此等人,易生我慢故。你面對這些人的時候,你這高慢我慢心就起來了,所以也有這種過失。

七不得畜畜生,是養生求利增過。那麼你畜這個畜生的目的何在呢?可能是要出售,養豬、養鴨、養雞,或者是養馬,或者是什麼什麼,那麼也可以出售販賣求利,那麼這也是一種過失,也是不對。

八不得一切種植,你不要種田栽植些什麼什麼事情,是多事增過。因為做這些事情,就會引發很多事情來,那麼你就會對自己有很多問題。這些裡邊這麼多的事情,就是簡單的說兩樣過失,一個是增長很多的煩惱,第二樣妨礙你修學聖道。人都是這樣的,顧此則失彼,你的精神、時間放在那個地方去,要做生意賺錢,你賠本了,那是另一回事。就是你精神放在那裡,就不能放在佛法上。放在佛法上,就不能放到那邊去。所以你做那些事情,妨礙修學聖道。說我自己不做,我畜養人民,我找一個經理,你不能夠與你沒有關,你隨時還是要作總司令的,所以就是一個妨礙修學聖道。一個增長煩惱不得畜畜生,是養生求利增過。八不得一切種植,是多事增過。

九不得畜諸財寶,是積聚增過。財富太多了,就有很多問題。

十皆當遠離,如避火坑,是不覺增過。這皆當遠離,如避火坑,這一句話在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上,是放在後邊。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這一句後面。這經文這樣子,但是天親菩薩的論上面,他就放在後面解釋。所以這一句就是總結前面,這一共十句,他本身不計數的,所以只有十個,蕅益大師這裡就是算一個數,是皆當遠離,這幾樣的非法,你都應該棄捨遠離它。那麼樣的情形是不覺增過,你不覺悟,那就有過失。

十一不得斬伐草木,不可以墾土掘地,是不順威儀及損眾生增過。因為土裡面有很多蟲,你若墾土掘地,就傷害了生命了。又不順威儀,這大比丘去做這種事,這威儀上也有問題。

其次後邊還有解釋,我們比丘做這種事,做國王,大臣就驅使我們為他們做事情,佛說不可以做這種事,他們就不敢來叫我們做什麼事情。

此十一種增過事,修行菩薩宜速遠離,不應該親近,或有為眾許開者,具如律說。其中為大眾不是為個人,也有開緣的地方,那在律裡面有說。大須精審也,比丘對這件事,你要特別地慎重。

第二文中,先總遮五事。第二段就是護戒令不同外道損智,那麼第二段文,先總遮五事,不許可做這五種事,次明三處波羅提木叉。先五事是什麼呢,第一是不得合和湯藥,二是占相吉凶,三是仰觀星宿,四是推步盈虛,五是歷數算計。凡此皆屬邪心求利,就是心不在道,不在佛法的聖道上面,去求世間的財利,所以這叫做邪。不達正因緣法,故遮止也。而這些事,合和湯藥,占相吉凶,在佛法上不屬於正因緣法,所以佛不許可。

次身處波羅提木叉,有五句。一節身,對治他求放逸障。這底下我們照著說,這底下解釋都很詳細。身處波羅提木叉,分身口意。身波羅提木叉,蕅益大師這個地方這五事就是這麼講都沒有解釋,我倒是稍微解釋一下。

合和湯藥,實在就是做醫生,做醫生合和湯藥為他人治病。那麼在這裡說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是不得合和湯藥去給人治病,不可以,那麼這是不准做這種事情。

占相吉凶也是不可以,占是占卜,相就相面,看人家氣色這種事情,從這兩個方法去推知它的吉或者是凶,這事情不可以。

仰觀星宿,就是天空星相和底下這連起來講,仰觀星辰來推知它們的星步,這個星到什麼地方,那個星到什麼地方,就可以知道盈虛,就可以知道這世界,國家或者天地的盈,天地的虛,其實也就是吉凶了。

歷數算計,這個歷就是陰陽歷,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是陽,子丑寅卯是陰,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個陽歷於陰,陰歷於陽,那麼就成了六十甲子了。從這個數上去計算人的吉凶禍福,皆所不應,這都是不應該做這種事。這個蕅益大師,這個地方批評,不達正因緣法,這個不屬於正因緣法,佛教的理論,你自己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吉祥了,你不要去推算這件事情。

底下次身處波羅提木叉,有五句。

一節身。節身怎麼講呢?是對治他求放逸障。這節身就是節制,自己的行動。自己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動,是這個意思。那麼節身了會有什麼好呢?對治他求放逸過,這他求啊,他就是對自說的。他求和自求,自求是什麼?就是四念處,這是我們份內的事情,我們在四念處去求聖道,這樣修行。現在不自求而他求,求什麼?求世間上的名利了,所以叫做他求。這放逸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裡面沒有得聖道,沒有得聖道,心裡面也有貪心,有瞋心,有愚癡心,有各式各樣邪知邪見,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你不知道去對治它,而就放縱它,貪心來了就放縱這個貪心,瞋心來了就放縱這個瞋心,而不知道節制。現在你能夠節制自己的身體,節制色受想行識,就可以對治他求放逸障。不癡求,不奔住世間上的名利,這些事情都停下來了,所以叫做節身。

時食,怎麼講呢?時食就是從早晨到中午,叫做時食。過了中午以後那就是非時食了。現在時食,就是過午不食這條戒,對治內資無厭足障。前面是對治他求,其實就是外。現在是對內資,就是我們身體裡邊為內,無厭足障就是早晨吃一餐,中午吃一餐,晚上還要吃,所以那叫做無厭足。現在對治,你要時食,現在就沒有這件事。人家有人一天只用一食,我們怎麼會為什麼晚上還要吃呢?所以對治內資無厭足障就是時食,再說晚上不吃東西也有好處,就是欲心會輕一點。所以應該不吃是好,節身時食。

第三句清淨自活,清淨自活是什麼呢?對治共相追求障。這對治共相追求障,這話都是天親菩薩遺教經論上說的。那麼共相怎麼講呢?共相就是大家都這樣子,你也有這種情形,我也有這種情形。那這情是什麼呢?共相追求障,前面已經說是對治他求放逸障,那麼這共相追求是什麼呢?這個???是他解釋,他說就是什麼呢?就是誰人有錢,那個人是有錢的人,那個人是高官,有權利,我想一想辦法見見他,拜訪他送給他一點禮物,就做這種事情,這叫共相。共相追求障,那麼這樣子呢,就不能夠清淨自活了。清淨自活的時候,就避免共相追求障。

四不得參預世事,是自性止多事。不參預世事,就是世間上的事情,世間上有什麼事呢?世間上就是名財色食睡。社會上的人還有什麼事呢?就是這個事。那麼我們出家人,佛教徒不參預世事。世間上的事不參與,這樣講呢?那麼我們出家人就參加政治活動是不是,是不是呢?所以自性止多事,這自性止多事怎麼解釋?那麼或者這樣解釋,就是我們出家人份內的情形,出家人,佛法,佛法上合法的。出家人的這種思想,就不應該有這些事情.不應該去參預世事。有人解釋,不是說遺教有人表示意見,比丘是很高貴的身份不參加政治活動,但是菩薩是可以,受菩薩戒的人是可以。

五不得通致使命,這通致使命是什麼呢?就是這些有權勢,社會上的這些富豪,他們有什麼特別秘密的事情要同你連絡,他托你,要你去給他通消息,給他去做這件事,那叫做通致使命。是自性尊重,不作輕賤事,這個是出家的比丘這個自性,是特別尊重,不給人家做這種事情,要做這種事情就是輕賤事。

次口處波羅提木叉,前面這是身的戒,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這就是口業波羅提木叉。這地方有二種邪語不應作,這邪語就是說話說得不對,那就是以心為本。語言是口業,還是以心為本。就是內心裡面有不正當的動機,所以說出來的話,可能表面上是很好,但心術不正,那個語就是邪語了,不應作。

一者,依邪法語,依邪法發出來的語言,謂邪術惱眾生語,前面這咒術,咒術在這裡說就是邪術,這邪術明白點說就是巫術。我們講法華經的時候,提到這些起屍鬼這一類的事情,就是用咒術把這鬼招來,命令這鬼去害人,那麼這都叫做邪術,這邪術就是惱亂眾生的。你在這方面發出來的語言,念咒,念念有詞這些事,都叫做邪術惱眾生語。

及依邪藥作世辯不正語。就是哪個仙藥。那個仙藥的仙字呢,就是對於這個金、木、石、草,這世間上的藥物有研究,吃這些藥物,使令它有多少神通就是這些事情,所以叫做仙。那麼這些人就誇大其詞,可以長生不死,可以得到什麼神通這些,其實都是謊話,所以叫做世辯不正語,說這種話就是不正語,那麼這兩方面就叫做咒術仙藥,比丘不要去參加這種事,去搞這種事情。

二者依邪人語,前面是依咒術,依仙藥發出來那種邪語。現在第二種依邪人語,說這邪知邪見的人,思想不正確的人,謂與族姓同好,多作鄙媟語。及親近族姓,多作我慢語。即結好貴人,親厚媟慢是也。謂與族姓同好,這比丘和族姓,那麼也就是富豪有權利這個人,大家有相同的愛好,或者是會下棋,或者是畫畫,或者是有相同的愛好,那麼就是多作鄙媟語,就是說一些放逸的話。比丘和他們那些人在一起,就會有這種事情。及親近族姓,多作我慢語,你和這些有勢力富豪的人,同他常一起親近,而你自己當然聖道就不能修行了,這煩惱就起來了。我和這個人在一起,我了不起,什麼事情我都能辦,什麼地方我都能搞得通,那麼就多作我慢語,就會我慢,說大話了。即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的意思就是了。就是和貴人去拉攏關系這個意思,結好貴人,親厚媟慢,和這些人把關系建立的很好了就是同,就會有很多放逸的語言,也可能有放逸的事情了。

次意處波羅提木叉。前面這個是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這是口處波羅提木叉。以下還有六句,就是次意處波羅提木叉。有六句,一是當自端心,二是正念求度,三是不得包藏瑕疵,四是不得顯異惑眾,五是於四供養知量知足,六是趣得供事不應畜積。這一段一共是六句。

第一是當自端心,端正自己的思想,對治多見他過障。這也是我們容易犯的過失,就是看不見自己,總是看見他不對。他有什麼不對了,去議論別人的事,這就是說你不要去。對治多見他過障。不要這樣子,就看自己的思想對不對。當自端心,對治多見他過障,不犯自淨心故。那麼你能對治了,你就不會違犯了,那麼常常能夠自己清淨自己的思想,就是常使自己修學四念處,應該這樣子。

第二正念求度,這正念求度,這句話是什麼呢?就是對治邪思惟障。邪思惟,怎麼講呢?就是和正思惟相對的。正思惟是什麼呢?就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正思惟。如果你不修四念處的時候,那麼心就是邪思惟了。聖人他能夠入定,也是無漏定,能離一切分別相。他若分別呢,也是清淨的。我們沒有得聖道的人,自己不用四念處來清淨自心,那當然就是邪思惟了。

所以現在這段文,佛說正念求度,也就是修學四念處,來希望能得解脫生死了,正念求度,對治邪思惟障。能自度下地故。你若能夠這樣子,你就能夠超過了這個下地。下地是什麼呢?就是凡夫地。就能夠從凡一般的凡夫地,到佛法裡面的外凡,由外凡到內凡,由內凡就跑到聖,就到了聖位了。就是能超越凡夫的境界了。如果不這樣不修學四念處的話,不行,那沒有辦法得解脫。

三不得包藏瑕疵,不污淨戒,不受持心垢故。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這包藏瑕疵,瑕疵就是玉裡面邊的毛病。或者人身上有病,叫做疵。玉裡面的毛病叫做瑕,不得包藏瑕疵,就是我們心裡面,我們的身口意裡面有錯誤,把它隱藏起來,不要叫別人知道,你要知道但是就是算了,只是隱藏而已,現在說不得已藏瑕疵,就是不污淨戒,不受持心垢的意思。就是佛所制的戒,我受了,我要清淨的保護。第二呢,心裡面有垢,有污染的時候,我不受持,我不包藏,趕快用四念處的法水把它洗淨,把它沖出去,這是這樣意思,這樣叫做不得包藏瑕疵。

的確是我們出家人一天說是,當然這事情,我們現在是大家共同的學習佛法,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是說哪個人啊,不要誤會。就是自己有的時候起了煩惱的時候,過去就算了,照樣還是很自在的這樣生活,那些事就忘了,自己心裡面有土匪好像沒有一樣,的確是有這個問題。現在佛告訴我們不得包藏瑕疵,就要趕快的把它去掉,那樣還是要努力的修四念處了,或者我們歡喜念佛也是好,也是一樣。

四不得顯異惑眾,遠離無緣顯己勝行,令他不正解故。不得顯異惑眾,不可以表示自己,我和別人不同,我有修行,我高過你們一切,那叫做顯異。這樣子,事實上自己也並不是那樣子,就是來迷惑人,欺騙人叫做惑眾。不應該這樣子,所以遠離無緣顯己勝行,這句話是要遠離無因緣的顯己勝行。這個話就是要有因緣也可以,要有因緣的時候,什麼因緣呢?就是為了佛法的因緣,為了佛法的因緣,你現在有現神通都可以。或者是有其它的勝德,殊勝的道德,你可以顯示一下也是可以。若是沒有因緣的時候,你要是這樣做,你的目的何在呢?這就是名聞利養了,這樣子就是無因緣,無因緣就不得顯己勝行。你若是自己有希圖名利的心情,那也表示自己的修行不是很高,也還是可能有一點修行,但那修行就是很有限度。你要顯異惑眾的時候,就叫別人不正解,別人認為你很有道德,不過也有可能大智慧的人,如見其肺肝然,那也反倒不妙。

那麼這個遠離無緣顯己勝行這個地方,我講一個故事,就是我們中國佛教那個三武一宗滅佛的這件事,毀滅佛法這件事。就是在第一個魏武帝,這魏武帝拓拔壽,他本身也並沒有心要毀滅佛法,就是他的部下有個叫崔皓這個人,這個人在他的部下裡面,是個很重要的人,另外還有個寇謙之,是張天師他們的後代。崔皓好像是做過道士什麼的,他對於佛教記恨,所以在魏武帝這裡說佛法的壞話,認為佛法對人民沒有利益,只有傷害,在那裡不生產,消耗國家的財富,可以毀滅它。那麼今天說,明天說,這魏武帝他是在太平七年那一年,開始毀滅佛法,就是佛教的廟,金粟塔,下令都燒掉它,所有出家人都要還俗,這種作法。

當時有一個比丘昙始法師,昙花的昙,開始的始,他這個時候就是隱居在深裡面,很遠很遠的地方。但是到了拓拔壽,這魏武帝這個太平的末年,太平一共是十二年,太平七年開始毀滅佛法到十二年,這應該是前後五年的時間,到十二年末年的這個時候,他就來了。昙始法師就來了,就是自己直接到魏武帝這個殿上過來。

當然他們是有把門的人,攔不住,就是向魏武帝報告說是有一道士來了,有一個道人來了,這個道士他這個足是白的,他沒有穿鞋,他的足是白的。那麼魏武帝就下令他的軍隊用刀子殺他砍他,但是這些軍士不能令他使他受傷害。那麼軍士就報告魏武帝,魏武帝自己就拿他自己所佩戴的劍,來砍殺這位大德,也是沒有辦法殺,就砍他身上,你砍他一刀一劍,就看到有一道線就完了,還是不能砍。所以這時候,魏武帝就下令他的北部有個花園有只老虎,把他捉去喂老虎。喂老虎的時候,老虎看見他就離他遠遠的,不敢動。

這個時候,報告魏武帝,魏武帝說這樣子把寇謙之拿去,把他放在老虎邊看怎麼樣。當然放在那邊,老虎就吼起來了,要吃他。這個時候,他下令把他請到殿上,來磕頭,魏武帝向他磕頭,有點害怕,怕他。就感覺到佛教啊,不是黃老所能及,就向他磕頭忏悔。

這時候這位昙始法師,當時傳上說也叫做白足和尚,白足和尚就對他開示善惡果報的道理,佛及佛法不可以破壞的。那麼這個拓拔壽,就害怕了,向他磕頭忏悔,便下令恢復佛教,不可以再破壞了。可是這個時候,崔皓和寇謙之這兩個人也得了惡病,而這個魏武帝就下令,把這兩個人都殺掉,把他們家裡的人也都殺掉,因為這件罪過的事,是由他們兩個發起的。可是拓拔壽,也是發了惡病就死掉了,有這種事情。

由這件事情上,這上面說遠離無緣顯己勝行,就是要有因緣的時候,為了佛法的不滅亡,弘揚佛法,佛法有難,你能顯現神通,那也是可以,那就是像白足和尚這種事情了。像那種人,你最初的時候講道理還是不行,現神通有效。

可是這個地方也看出一件事,這個魏武帝初開始破壞佛法的時候,這位昙始法師他不出來。就是到了後來,所以說這時間上也是有關系,所以他才出來現神通,如果不是那個時間,他還是不來的。所以遠離無緣顯己勝行,如果不是為了佛法,不是為了三寶的事情,自己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顯己勝行,令他不正解故。

五於四供養,知量知足,這四種供養,你要知量,要知足。知量,就是數量,不能夠無限量的去貪求這四種供養。知足,就是內心裡面要知道滿足,不要無厭足的貪求。對治於受用眾具中無限無厭足障礙,你要是對四種供養知量知足,就能對治這四種受用中,無限和無厭足障礙。因為這無限無厭足又是把我們精神,時間都放在那兒上去,又不能修學聖道了。那麼假若財富太多了,也會引起很多人內心裡面的問題,那麼也就會妨礙聖道了。

若入三昧分,則知量,若入道分,則知足故。若是自己能夠修學正道,得到了禅定的話呢,得到禅定的人他自然是沒有欲,沒有欲的時候,他的身體存在,還是需要四事供養,但是他能知量,這個量已經足了,不要太過量。若入道分,若是你得無生法忍了,你就會知道足,不會無厭足的貪求,你不會的。四供養,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

六趣得供事,不應畜積。趣得供事,這個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隨你的因緣遇見了是什麼,遇見了那個因緣,你得到了供事就好了。不應畜積,不應無厭足貪求,要把它保藏起來,繼續地增多,不應該這樣。遠離貪覆心貯積眾具故,遠離這貪心,覆就是藏,其實也就是積聚,遠離這貪覆的心,或者這個覆呢,自己有貪心還說自己沒有貪心,隱藏起來,那麼聰明的人就會這樣子做,那麼遠離這貪心貯積眾具,積聚了很多很多。

以上方便遠離凡夫及外道過失,則令戒身清淨,使得我們所受的這個戒體就清淨了。堪紹如來淨法身也,就有能力繼續弘揚,繼續佛的清淨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可以繼續下去,那麼聖道就會興盛起來。那麼我不做這些事情,你的精神,時間用在聖道上,那麼你五分法身都可以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可以成就,就是堪紹如來淨法身也。如果把自己的精神,時間放在塵勞的事情上呢,如來的淨法身就很難繼續下去了,就不容易了。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

這是第三段明戒能生諸功德。這前面這一段是略說持戒的相貌。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這個戒是正順解脫之本,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你若能夠持戒,戒若清淨了,依此戒就可以能生諸禅定,四禅八定都可以生出來,及能夠成就消滅身諸苦的般若智慧,所以這是正順解脫之本。得到禅定了,能解脫欲界的欲。欲界的欲,使令人苦惱,使令你的心老是不安,使令你的心老是要向外攀緣,這個欲界的欲是這個樣子。若是得了色界定,無色界定的時候,這個欲沒有了。欲沒有了,人的心就安心了,他不向外去攀緣。但是得了禅定,還不能夠究竟解脫,所以還要有般若智慧,才能解脫生死

之苦。而這兩件事都是以戒為正順之本,要有戒的基礎,才能隨順禅定的生起,才能隨順般若的生起。若是沒有戒,就不行,就困難。你想要得禅定也不行,得般若也不行。

所以戒體惟一,所謂無作。無作的戒體,就是因作而成,就是白四羯磨,你能心裡清淨,不要打妄想,那麼這個戒體就生出來了。生出來以後就不要再作,它自然地相續下去,相續的存在你的心裡面,所以叫做無作。所以受戒的人,心裡面有個無作戒體,而那沒有受戒的人他沒有那個戒體。所以戒相是很多的,所謂五篇七聚,今舉恆情最易犯言之。一般人的常情容易犯的,歡喜錢,要做生意發財。故名略說。

繇此戒故,能度身口意惡彼岸。這個身口意的惡,身惡、口惡、意惡,這是生死的此岸。你能持戒,就能超越身口意的此岸,達到彼岸去。到彼岸是什麼呢?成就三業解脫,成就你的身口意在這惑業苦上都能得解脫。是故行人若欲正順解脫,必以此戒為本,因戒會生定,因定會發慧,他容易有成就。如果不持戒,這三業都污染了,被煩惱污染了,在污染的基礎上,定慧生不出來的。所以諸善功德,皆不得生。你若按平常的生活,就應該感覺出來,若是自己和人家沖突了,有什麼問題,心裡面會和人家吵上一架或者是怎麼樣,而這問題還沒解決,這個時候,你想靜坐就有困難,所以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所以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戒是最殊勝的,一切功德的住處,戒為最殊勝。

是中凡有五勸,一當持淨戒,是勸不失自體。就是勸我們不要生煩惱,就不會失掉了戒,戒的這個體會清淨的保護,保護得很清淨。二勿令毀缺,是勸不捨方便。就是不要棄捨持戒清淨的努力。三能有善法,是勸常集功德。那麼常常的努力,去栽培自己,常常的積集功德或者是拜佛,或者是誦經,或者是靜坐,或者是念陀羅尼。四若無淨戒等,是勸知多過惡。你若不持戒的話,就會有很多很多的過失,就會有很多很多的罪惡。五安隱功德住處,安隱功德住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勸住安隱處,勿住不安隱處也。因為破了戒就有罪過,這罪過將來要受惡報的,那麼就是不安隱處。雖然惡報還沒出現,但是得惡報的力量已經在那裡了,那就是不安隱。所以若持淨戒呢,就是住安隱處。若是破了戒,就是住不安隱處。

初對治邪業法要竟。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辔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這底下是第二科,對治止苦法要。前面是對治邪業法要,就是要持清淨戒,不要犯戒。這底下說是我們有很多苦惱,有什麼辦法能破除去呢?所以這裡說這個意思。對治就是破的意思,破除去苦惱的方法。分三科。

一根欲放逸苦對治。根就是六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五根是地水火風組織成的,那麼第六意根,在這裡面看完全是屬於心法。天親菩薩的解釋也是這樣意思,同這南傳的上座部有一點不同。那麼初根欲,就是放逸。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從欲來的,但是沒有根也不行。所以根和欲它們合作,於是乎就放逸了,放逸就是苦,現在來對治這個苦。二多食苦對治,三懈怠睡眠苦對治。

初中二,初根放逸苦對治,二欲放逸苦對治,那麼分成二科,現在第一科,根放逸苦對治。汝等比丘,已能住戒。這是前面那一科說,你能夠發清淨心,發出離心,發菩提心安住在淨戒上面,那麼應該制五根,制服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我們簡單的說,到底下注解再稍微說詳細一點。

譬如牧牛的人,他執杖,這牧牛的人手裡拿著杖看這個牛,不令縱逸,犯人苗稼。這個犯,就是咬爛。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辔制,將當牽人墜於坑埳。你不用辔來制服它,那還是危險的。如被劫賊,這底下說是賊,賊來劫財,苦止是一世,這五根的賊啊,來擾亂我們,它的禍殃及累世,不只這一世,多少生以後都受到禍害,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這個持之的持啊,或者當控制講,或者當防護,防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就像防護那個賊似的。不令縱逸,賊若是來了的時候,你不能放縱他,隨便他偷你的財富跑了。若是放縱自己眼耳鼻舌身五根,那也就是一樣,不能放縱它。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看蕅益大師的解釋。

已能住戒,指前面根本,方便二種說的,方便清靜戒,根本清淨戒。以下正明護根法要。前面那句話是結束前文,這底下生起後文。這護根法要,這一大段裡有三個譬喻。

初,當制五根下,是牧牛的譬喻。這一個譬喻裡邊,先法,後喻。先正面說佛法上的事,然後再說譬喻。制五根,當制五根。五根是什麼呢?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它有幫助這五個識生起的作用。五欲是什麼呢?勿令放逸,入於五欲,五欲謂色聲

香味觸。就是眼根所緣的是色,耳根所緣的是聲,乃至身根所緣的是觸,就是冷暖澀滑這些。牛喻五根,持戒的人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那麼怎麼樣來防護它呢?制服它呢?說一個譬喻。

譬如牧牛之人,牛譬喻什麼呢?就譬喻五根,用牛來譬喻五根。牧牛的人譬喻什麼呢?比喻比丘。牧牛的人執杖來牧牛,比丘呢,他來控制自己的五根。用什麼辦法來控制呢?執杖。現在牧牛的人手裡拿著杖,這個杖,是譬喻什麼呢?譬喻戒和正念,就是所受的戒,用戒來保護五根,不要被五欲所染污。這個念就是正念,若是失掉正念就不行了,失掉正念也就是不能持戒了。那麼正念常在的時候,五根就不會放逸,不會到五欲裡去放逸了。這苗稼是什麼呢?喻諸善功德。苗是種的谷,在田裡面種的谷叫做稼,由種的種子生出苗來,那麼就生出功德來了。苗稼,喻諸善功德,諸善功德是定慧等法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些無漏的功德。

次,若縱五根下,是惡馬喻。這樣說,比丘常能夠持戒,有正念現前,這個五根就不會放逸到五欲裡面去了。犯人苗稼這個話,這上面說是喻諸善功德。那麼這個牛啊,牧牛的人若不執杖視之的話,這個牛,就跑到苗稼那去吃新鮮的苗去了。那麼呢這個意思說也有譬喻五欲的意思,就是要沒有正念,不持戒的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就跑到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上去放逸了。所以這苗稼也可以譬喻五欲,但是譬喻苗稼也是可以,譬喻功德也可以,就是你在五欲裡面放逸,就失去功德就沒有定慧的功德了。

次,若縱五根下,是惡馬喻。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這個是惡馬的譬喻,亦先法,後喻。惡馬譬喻什麼呢?譬喻五根。辔制呢?譬喻戒念。這個辔,就是制服馬或進或退的那條網繩,用它來制服這個馬的。那麼在這裡就譬喻修行人的戒和念。坑埳,喻三惡道。就是亦如惡馬,不以辔制,就是我們具足煩惱的這五根,你若是不用戒念來制服它,這煩惱的五根就將當牽人墜於坑埳,就墮入三惡道去了。蓋縱五根,不惟妨善,又必墜惡,故雲,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也。這得先一先解釋這個話,這若是放縱我們眼耳鼻舌身,這個時候,不但是能妨礙善法的生起,因為若是放逸,就是造罪了,造罪又必墜墮到惡道去了,是故雲,非唯五欲,將無涯畔,沒有邊際的,有更多的苦惱來了。

三,如被劫賊下,是劫賊的譬喻,劫賊的譬喻是先喻後法,殃及累世,其禍甚於劫賊。這劫賊啊,把我們的財寶偷跑了,只現在這一世,生活受到影響,但是不會影響到來世。若是我們的五根造罪了話,其禍就甚於劫賊,比劫賊還要厲害。倘非制而不隨,豈得名為智者。倘若不能夠制而不隨,若是能控制五根,不隨煩惱活動,倘若你若不這樣子呢,豈得名為智者,難道算是有智慧的人。

又假令縱之,不久磨滅。假使一個人不修正念,不持淨戒,放逸自己的五根到五欲裡面去造罪的話,皆亦不久見其磨滅,造罪能造多久呢?那麼也就幾十年就完了。又假令縱之,不久磨滅。如刀刃上的蜜,不足一餐,很少的。小兒舐之,這小兒他不懂,他就用舌去舔它,徒遭到舌之患耳。

但是在遺教經論上面,天親菩薩在這個地方的解釋不是這樣意思。他前面是說我們的煩惱很重,就是作意生起來很多的煩惱,造罪,要用戒,要用正念去制服它。底下說,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其磨滅。這一段是表示輕微的煩惱就是經過了長時期的修行,這煩惱已經很輕微了。輕微的時候,你本身內心裡面,這個正念的定慧的力量,有了定慧的力量了,但是有的時候,這個定慧不那麼強,那麼煩惱也會起來,雖然起來了,但是也不會很久。假令縱之,假令你的正念沒有能夠很努力的,力量不強,皆亦不久見其磨滅,那一點的放逸心也很快就熄滅了,天親菩薩也這樣解釋。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

這底下第二段欲放逸苦對治。在前面說五根,五根是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質,都是地水火風,它怎麼能會放逸,沒有,它不可能會放逸,放逸。也還是有欲,這個意思就是在我們初學用功的人,就是沒有靜坐,在色聲香味觸上辦事,在散亂的時候,這個時候要用戒念來控制它、清淨它,來調伏它。

那麼現在底下說,欲放逸苦對治,是指第六意根說。說你在靜下來用功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以心為導的。心,它要作善就是作善。它要作惡就是作惡,它要作善也好,作惡也好,都是用六根來協助它。但是前面把五根單獨算一大段來說明這件事,這底下又單獨說到這個欲,實在這件事是合,是不可以分開的。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把這句話說出來,這五根它本身不能夠決定什麼事情的,是誰來決定呢?是你的第六意識,你的第六識是做主的。它若作惡就是做惡,若作善就是做善。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所以佛告訴我們要好好地來制伏這第六意識,制伏它。

心之可畏,可恐怖,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這底下就是用譬喻,來形容我們煩惱的恐怖。

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踯。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看蕅益大師解釋。

五根是色法,都是地水火風組成的,是頑鈍無知,它是沒有知,沒有明了性的東西。它本身是不知道怎麼活動的,它是依心而轉,隨順我們的第六意識去活動的,故皆以心為主,為主導者。所以欲制五根,莫如制心,不如就是制伏,來清淨自己的第六意識。

言好制心者,應知此心有有三種三昧相,有三種不同的定,三昧三個等次三種障法,我們的心有三種三昧相,還有三種障法,三種障礙三昧的事情。那三種呢?

一者,心性差別障,我們的心有各式各樣不相同的形象,它障礙,它能障礙什麼呢?能障無二念三昧。這是有三種三昧第一個,無二念實在就是無雜念,沒有雜念的禅定。

二者,輕動不調障,第一個障是心性差別障,第二輕動不調。我們的心沒有定力,隨時就動,有一小小的風,心就動。就像水似的,就是有小小風,不要說大風,小小的風,水就會有波浪。我們的心也是,有點境界,心就動起來,它不調伏,不清淨,沒有定力,那麼這是輕動不調障。這輕動不調障,能障礙什麼呢?能障調柔不動三昧,能夠障礙我們內心的調柔。

這調柔就是對剛強,剛強是什麼東西呢?剛強就是煩惱,煩惱是剛強的相貌。調柔就是沒有煩惱了,他的心裡面很調柔,很溫和。不動就是外邊的一切,不管是什麼境界,是順心的境界,不順心的境界,是清淨的,是染污的,心都是不動的。

那麼這就是禅定的形相了。輕動不調障,能障礙調柔不動三昧。

三者,失諸功德障,能障起多功德三昧。失諸功德障,就是我們心裡面就失掉了很多的功德,就是無漏的戒定慧功德,我們都沒有成就,那麼這個呢,就能夠障礙起多功德三昧。就是在三昧裡面,能發起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你的三明六通,就是從禅定裡頭發出來,乃至到佛菩薩無量無邊大自在境界,都是從禅定裡邊發出來的。所以起多功德三昧,這樣說就是有三種三昧,還有三種障。這三種障實在就只是一個三昧,一個三昧從三方面說呢,就列出了三名字。

文中心之可畏等,文裡面說,當好制心,為什麼要制服它呢?因為心很可恐怖。先明心性差別障,這三障裡面先說心性的差別障。心性有什麼差別呢?貪分煩惱,瞋分煩惱,癡分煩惱,等分煩惱,就是有這麼多的差別。

現在先說貪分煩惱,這貪分煩惱,貪呢,就是外邊可意的東西,他把它吸過來屬於我的,這是貪。那麼它能吸噬善根,這個善法就都被它吃掉了,就是毀滅了。過於毒蛇,比毒蛇還要厲害,這貪煩惱的毒害比毒蛇還要厲害。

瞋分煩惱吞害善根,過於惡獸。惡獸,禽獸的世界是弱肉強食的境界。那麼這瞋分煩惱用這惡獸來譬喻,它能吞害很多的善法。

癡分煩惱損滅善根,過於怨賊,比怨賊還要厲害。這是癡分煩惱,這是用怨賊來譬喻這個癡,這樣隨順貪瞋癡的次第用毒蛇,惡獸,怨賊來做譬喻。但是也有人解釋這毒蛇譬喻瞋,瞋煩惱。這怨賊比喻貪,賊來偷我們的財富來比喻貪。那麼惡獸譬喻愚癡,也有這麼解釋的。總而言之,是譬喻貪瞋癡。

這大火越逸,這個譬喻什麼呢?譬喻等分煩惱。什麼叫做等分煩惱呢?前面這三種煩惱,是說我們不管是貪煩惱,不管是遇見特別可愛的境界也好,是不很可愛的境界也好,它這個貪煩惱生起來的,都是很猛烈的,這瞋煩惱,愚癡煩惱也都是這樣子。

現在這裡說等分就不是那樣意思。等分煩惱是怎麼解釋呢?是說他的煩惱本身不定,隨著境界有變化,就是特別可愛的境界呢,他的貪心強一點。如果不是那麼特別可愛,他的貪心就輕微一點,就是這樣子說。境界的優劣和內心的煩惱強弱是相等的,所以是等分煩惱。

或者說前面的貪瞋癡這三種煩惱,都是特別猛烈的,這等分煩惱就是說,它都不是強都是輕微的,這樣講也是可以。但是在這裡說可不是,那麼不是說輕微。等分煩惱焚燒善根,過於大火越逸。這大火一燃燒起來,很迅速的就燒了很多很多的地方,故雲未足喻也。所以說還不能夠譬喻那麼樣的,十足地,還是不能夠形容煩惱的厲害。

那麼現在這段文就是譬喻心性差別障,原來就是煩惱的不同,各式各樣的煩惱,傷害自己的善根不得成就,障礙自己的善根不得成就,障礙這無二念三昧。

次譬如有人下,明輕動不調障,輕動不調障。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輕動不調障,看怎麼解釋?這個蜜器怎麼講,譬如有人,手執蜜器。蜜器,喻五根受五塵樂。譬如我們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它就願意接受合意的色聲香味觸的快樂,願意接受這件事。底下這個器,裡面要裝這個蜜,這樣意思。譬如有人,人或者說就是一切眾生,手執蜜器,這個手啊,那這上面沒有說,沒有說過個手是誰?譬喻誰,那麼或者這樣說,這個手就是第六意識。因為前五根也還是由第六意識來作主的。

動轉輕躁,這個譬喻什麼呢?動轉輕躁,就是喻轉識,隨逐諸根,念念不定。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動轉輕躁就喻轉識,轉識這個字,它這個轉是這個名

字,是唯識,這個經論上用這個名字,這裡因為是動轉輕躁也是個轉動的意思。所以也就用識來轉識,但是在這裡應該說就是六識,眼識耳識乃至第六意識,這第八識在這裡應該是不說,但是,當然還是有第八識的。這裡說轉識就是說前六識,前六識隨逐諸根,念念不定。它隨逐六根,念念不固定,忽此忽彼,忽然貪心來了,忽然瞋心來了,各式各樣的變化,隨逐諸根,念念不定,這地方叫作隨順諸根。

但觀於蜜這句話,動轉輕躁,隨順諸根,動轉不定。這個但觀於蜜這句話怎麼講呢?喻六識唯緣現世六塵,這個譬喻我們六識,只是去攀緣現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叫但觀於蜜。只是觀蜜。只是觀現在的六塵。

不見深坑,喻不知未來障礙。不知道未來有障礙,這也或者說放逸的人,他不管來世還受不受什麼苦,受不受什麼果報這些事,現在願意怎麼放逸就怎麼放了。所以不見深坑,是譬喻不知道未來的障礙。

但是未來的障礙有二種,一生處障,生處障這怎麼講呢?障就是障礙,要能自由自在的,就是快樂的境界,那麼現在不能自由自在的有障礙,那就是苦惱的境界。所以生處障就是不見深坑,你還動轉輕躁,當然就是墮落到深坑裡面去了。就是墮落到不如意的地方去了,這個意思,生處障礙。二修一切行時困苦不能成就障礙,是說一般的非佛教徒這樣子,說是佛教徒相信佛法他是用修行的,修行,但是因為心老不能安定下來,一直動轉輕躁,所以修一切行時,困苦不能成就障礙,修什麼法門,因為心裡面老是動轉,那就是徒勞辛苦了,都不能成就,都是被障礙住了,那麼這也是一種障礙。

狂象無鉤,喻心無三昧法所制,猿猴得樹,喻心緣六塵境生染,故當急挫。譬如狂象無鉤,前面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這是一個譬喻。底下又說一個譬喻,譬喻這狂暴的象,沒有鐵鉤來制伏它,馴象的師父用這鐵鉤來控制這個象,來訓練這個象,現在沒有鉤,那麼狂象可以自由地活動了。喻心無三昧法所制,比如我們散亂的心,這第六意識若是沒有得到三昧的時候,這心也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隨意的活動。若是三昧呢,三昧就能把這踰越心制伏住,是三昧所制。現在無三昧法所制的時候,就像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這又說一個譬喻,這猿猴它得了樹時候,它就騰躍踔踯,在樹上從這裡跳到那裡,從那裡跳到這裡。但是那個踯,騰躍踔踯,這個踯,是停在那裡不動。當然它也可能停一會兒,但是還是要跳。那麼,這裡面譬喻心緣六塵境生染污心了,生染污心的時候,一直的不能停下來。

故當急挫,所以底下說難可禁制,這猿猴得樹,不容易去禁止它,制伏它的。那麼我們的心輕躁動轉的時候,當急挫之,要急急地把它降伏住,勿令放逸,不讓它放逸。那麼這表示什麼呢?令入調柔不動三昧也,這表示修禅定的時候,照著一念心能調柔不隨煩惱活動,那麼不要輕動的放逸,叫他心裡面明淨而住,是令入調柔不動三昧也,當然這都是需要長時期修行才有效的。

次縱此心者喪人善事,明失諸功德障。功德都失掉了。

次制之一處句,因為心常是妄想,不停下來,那麼佛法裡邊,有很多很多功德不能成就,就是障礙你成就一切功德,叫失諸功德障。制之一處,這一句,示無二念三昧相。這表示你能制伏它了,心能靜下來了,就表示你成就了,沒有妄想雜念的禅定了的相貌,叫做制之一處。

這無事不辦,這一句話,沒有事情辦不成的,都能辦成。示起多功德三昧相,就是得到了四禅八定了以後,你能夠修學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樣子就可以得三明六通了,也成就種種殊勝的功德,所以叫做起多功德三昧相。

精進折伏汝心句。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示調柔不動三昧相,就是心裡面原本是剛強不調柔,現在你當勤精進,折伏汝心,那麼就表示成就了調柔不動三昧的相貌了。這是欲放逸苦對治,這樣對治,這一段文等於說在修禅定的意思。

前面是說持戒,這底下兩段文等於說是在修禅定。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這以下兩段文等於是說修禅定。所以你在靜坐的時候,用心觀察自己的心,所觀察的也是心,能觀察的也是心,正好就是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的意思。前面說戒,這兩段是說定。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主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取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這底下是說多食苦對治。前面是根欲放逸苦對治,那麼這是修禅定。這底下第二段多食苦對治。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的時候,當如服藥那樣子,於好於惡,不要生增減之心。

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就好了。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多食能障三昧,吃太多了能障礙你的禅定。這話的意思,得禅定的人,這吃飯的確是與禅定有直接關系,不吃飯還是不行,吃太多了容易有病,一有病就不能修禅定了,這也是障礙,故以五觀治之。

一當如服藥,是受用對治觀。受諸飲食,當如服藥那樣子。當如服藥,就是有病我要吃藥。用藥來治病。現在我有饑渴的毛病,所以要吃飯。受諸飲食,這是受用對治觀。我受諸飲,食用它來對治我的饑渴的毛病。

二勿生增減,第二個觀察,不生增減之心,是好惡平等觀。是於好於惡勿生增減,這回吃這一餐,再預備的非常好,不要生心我要多吃一點,不要這樣。說這位齋飯做得不好,你心裡不要說我少吃一點,不要有這種想法,所以叫做好惡平等觀。但是看底下這個文。

三支身除饑渴,是究竟對治觀。這個話呢,又不像是表面上的意思,也就是觀察所吃的飲食,都是畢竟空的,這好的飯也是因緣所生,不好的齋飯也是因緣所生,都是畢竟空的,這是平等觀,有這個味道,終日吃飯,沒有嚼到一粒米,也就是這樣意思。勿生增減,不要用好惡的分別心去吃飯。

第三支身除饑渴,是究竟對治觀。就是趣得支身,以除饑渴。這趣這個字,下面有解釋。趣得就是不管是好的齋飯,不好的齋飯,我們用它的時候,只是說它有營養,能支持我們生命的存在,能除饑渴就好了,不要去分別好吃,不好吃,那麼這句話是支身除饑渴這句話的意思,是究竟對治的觀察。這個意思呢,我們凡夫的這種身體,有這樣的身體不吃飯還不行。但是觀察這身體是畢竟空,就變成法身了,法身上面沒有饑渴的問題,也沒有飲食的問題,就是從有飲食除饑渴的境界,轉變到不需要有飲食無食三昧,沒有饑渴的問題了,那麼就是到了究竟對治觀。到了究竟對治的境界也就是到了法身,聖人離一切相的境界上去了,所以是究竟對治觀。

四如蜂采華等,這什麼意思呢?先喻後法,先說譬喻後說法。是不損自他觀,也不損害自己,也不損害他人。

五譬如智者籌量牛力等,下邊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這是知量知時觀。要知道時間要這樣觀察。

藥以療病,食以療饑。這底下蕅益大師從前面開始解釋,這藥是治病的,我們受諸飲食是來治療饑渴的病。苟可療饑則已,能夠充饑就好了。奈何於好便貪心增噉,生了貪心了,要多吃一點。於惡便瞋心減受耶,怎麼可以這樣呢?

趣者,裁取。趣得支身,以除饑渴,這趣這個字怎麼講,蕅益大師說是裁取的意思,就是取的意思,就是取其能滋養我們的生命,繼續存在,可以修行就好了。別的好不好那個不要注意,就是這樣意思。裁就是從中取出一部分來,就是只取這一部分,它能夠有營養,支持我的生命,可以修行就好了,支者,是支持,我這四大身體沒有營養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這叫做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就好了。

蜂喻比丘,如蜂采華,這蜂,譬喻比丘,修行人。華喻供養,供養你的飲食。味喻借此修道除惱,但取其味。如蜂采華的時候,但取華的味,不損色香,這表示說比丘受諸受人供養飲食的時候,只是得到一點味,譬喻借此來修道除去饑渴的惱而已。色香喻自他善心,自己的善心和齋主的善心。

貪食多求,既損自三昧善亦損檀越善心也。如果是好東西,或者不好的,又生了貪心,生了瞋心,那就是損了自己的三昧善,也損害檀越的善心。檀越的信心,這裡說貪食好的多吃,這樣子你這貪心一起來呢,這三昧善就沒有了,因為這還是屬於欲,欲就是破壞了自己的禅定了。既損自三昧善,亦損檀越的信心,他越看你這個人好東西吃那麼多,他對你的信心也受到影響了。

牛能負重,然所負過分,其力則竭。前面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這個解釋完了。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這個牛,牠是能負重,能荷負重量,荷負物品,然所負過分,其力則竭,你太重了超過牠的能力之外了,牛的力量就窮盡了,這樣子也不好。喻比丘既為人世福田,比丘能夠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能斷煩惱,所以世間人供養比丘,也就能夠得到福德,所以為人世間的福田。然貪受多供,你貪心一起來了就不算福田,這福田有點缺了,有所損了。則其道自敗矣,自己的戒定慧道,就被破壞了。所以牛力所堪多少也,譬喻自己的這種道力,那麼你貪心來了,那就破壞你自己的道力。那麼你負的太多,牛力就竭了。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並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這是第三段懈怠睡眠苦對治。遺教經都實在是就在事實上,在比丘日常生活上,問題上,佛有所教誡,教誡我們。

這是第三科,懈怠睡眠苦對治。歡喜睡眠的人,睡眠是樂,睡眠很快樂,尤其是你減少睡眠的人,稍微睡這五分鐘,心裡很快樂,愈減少睡眠的人,還是愈想睡,有這種事情。那麼現在佛菩薩的慈悲心說那是苦啊,懈怠睡眠是苦啊!現在那麼怎麼辦呢?要想辦法對治,看底下解釋。

心懶惰故懈怠,現在懈怠睡眠,這個懈怠怎麼講呢?就是懶惰的意思,這個心啊,就是提不起勁來精進用功,所以就懈怠了。身悶重故睡眠,這個悶重就是形容想要睡覺之前的那個身體那個感覺,就是那樣的感覺,就是想要睡,所以就睡眠,此二相須共成一苦,合起來成一個苦惱。就是懈怠的人,不想做什麼事,就只想睡覺。睡覺的人,他自然是懈怠,就是他們兩個人是一回事,但是相貌不同。共成一苦,障於定慧,令不得生,障礙我們自己這個禅定和智慧,這無漏的禅定智慧不能生起來,時間就被懈怠和睡眠耽誤了。然此睡眠,從三事起。然而這個睡眠,怎麼我們會有睡眠呢?不睡眠不可以嗎?不是,有三個原因要睡覺。

一從食起,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要吃飯,我們這個段食啊,一吃飯它就要睡覺,所以吃完飯的時候,它就是要困,從食起,從飲食上生起的睡覺。

第二從時節生起,這時節生起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你天天那個時候睡覺,你到了那時候就得睡,不睡就不行,不睡他就難過,所以從時節起,這是一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從心起,就是從懈怠起,因為懈怠,不願意做事,那麼就干什麼,就去睡覺,那睡覺就來了,愈睡就是愈多。

我聽人說有一個人,一天要睡十二鐘頭覺,哎呀,睡這麼多,這是第三個原因,從心起就是從懈怠心生起,單方面就是有睡覺這回事。

經中勤修善法,無令失時。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白天的時候要精進,修習戒定慧,修習善法,無令失時,不要把這寶貴的光陰都糟蹋了。經中勤修善法,無令失時,是對治從食所起睡眠,從飲食上所起的睡眠,那麼你常常的精進,就把這一類的睡眠能對治,可以不睡覺。

初夜後夜,亦勿有廢。初夜這段時間和後夜這段時間,這段時間也不要把它糟蹋了,那麼這一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對治從時所起睡眠,從時間上生起來的睡眠。天天在這個時候睡覺,所以這是從時間上生起的睡眠。當念無常之火以下,皆對治從心所起睡眠。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這以下這一大段文,這是從懈怠心生起的睡眠,要用這樣的觀來對治的,這樣對治呢。

復有二意,還有兩個意思,初從當念無常至不自警寤,是觀察對治。是初從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至不自警寤這裡,是觀察對治,用觀察的方來對治睡眠。二從煩惱毒蛇至無相異也這一段呢,是淨戒對治,用淨戒來對治,清淨的持戒可以對治睡眠。

現在先說第一個,初觀察對治中,說是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這無常怎麼講呢?

一者,一期生滅,為,一期就是一個時期。心如拿人來說,我活了二百歲,從一歲到了二百歲,這算一期。一期生滅也就是一生一死了,這種無常是粗淺的無常。這是很粗淺的無常,這是容易明白的無常,就是不能夠永久的住世,就是死掉了,變化了,就是無常。

二者,念念生滅,為細,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譬如像燈光似的,它剎那剎那的變化,這是微細的無常,你若不注意是不容易知道的。

世間亦二。這無常之火,燒諸世間,這世間也有二種。

一者,三界依報,是器世間。欲界的依報,色界天的依報,無色界天的依報,這都是器世間。我們欲界所居住的房,大地,這當然是器世間。欲界天,它也有它的世間,空居天,色界天,它們也是很廣大的,他們居住的宮殿非常廣大的,那也是器世間。無色界天,他們也是有居處。經論上說,他在人間修無色界的四空定,他成功了,他在死了以後就在那個地方,那就是他的器世間,也應該是這麼說。

二者,六道正報。從地獄到乃至天道,這六道,他們的身體是主要的果報,所以叫做六道正報。是眾生世間,這就是有情世間。

是依正皆歸磨滅,不管是依報的器世間,或正報的有情世間,都是要無常,敗壞的,是必朽之物。無可停留,不可能永久的存在,所以都是無常的,故如火燒。無常這兩種世間都是變化,都是由有而無了,就譬如火燒諸世間,把一切生物都燒沒有了,就是類似這樣子。

且愛見二種煩惱,現在說是世間上的火,那麼蕅益大師就想到煩惱火,愛煩惱,見煩惱這兩種煩惱火,約三界九地,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就是我們欲界是五趣雜居地,那麼天上色界有四禅就是四地,那麼無色界天它們也是空天也是四個地,那麼加起來就是九個地。則見有八十八使,愛煩惱合起來有八十一品,是無不是以傷法身,戕慧命。這些煩惱,愛煩惱也好,見煩惱也好,都能夠傷我們的法身,殺害我們的智慧命,都有這種作用,這就是煩惱火燒諸世間的意思。

戕慧命,傷法身。其實法身是不可以傷害的,法身怎麼樣傷害呢?不可破壞的。但是說傷法身,我們的心啊,不能入到第一義谛去,第一義谛就是法身,我們不能入到第一義谛,那就叫做傷法身。就是我們不能夠成就這件聖道。

戕慧命,這倒是這樣子很明顯的,你想要成就四念處的智慧,這貪瞋癡的煩惱,愛煩惱,見煩惱作障礙,總是不容易成就,那麼就是戕慧命。但是成就了以後就是不可破壞的的,那麼現在是說凡位的時候修行的困難,你有這愛煩惱,見煩惱,它就能夠障礙你不得成就聖道。故尤甚於怨家,這煩惱的傷害人,是比怨家傷害人還是要更厲害的。

如此觀察警寤,名觀察對治也。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這底下這一段,就是表示這個意思,用這樣的道理去觀察,來警覺自己。這個寤就是覺,就是睡醒了,那麼這樣觀察,就是觀察對治,用這樣的理智,勉強自己減少睡覺,逐漸的,逐漸的就可以不睡覺了。

不過在大毘婆沙論上說,由懈怠心生起的睡眠,我們能精進的修學聖道,是能除掉,能除掉的。由時間來的睡眠也可以除掉,最難的就是由飲食來的睡覺。由飲食來不容易除掉,那麼誰能除掉呢?就是得神通,俱解脫的阿羅漢。當然慧解脫阿羅漢,他想要得神通也很容易,那麼這樣有定慧這樣阿羅漢,他精進起來是能夠除掉睡眠的,由飲食來的睡眠也能, 夠除掉。就是那樣說完全不睡覺了,他就是入定就可以了。

可是從阿含經上,佛他也是承認有睡眠,佛承認他有睡眠,就是外道問佛,你睡覺不睡覺。佛說,我也睡覺。那麼外道說,睡覺是愚癡相,你若是睡眠,你就是愚癡。佛說你不懂得什麼叫做愚癡,什麼叫做不愚癡,你不懂。有貪瞋癡煩惱的叫做愚癡,沒有貪瞋癡煩惱不是愚癡。那麼佛就說,他一天的生活,白天當然是不睡覺,夜間也是不睡覺,就是天要光的時候,天要光還沒有光,佛就是到外邊經行,經行一會兒,然後回到寮房裡頭,臥一會兒,不睡覺,只是稍微臥一會兒,不睡。那麼什麼時候睡呢?就是夏天的時候,最熱,天氣最熱的時候,為調身故,睡一會兒。是這樣的睡,還是睡得很少。

那麼這裡邊說,由飲食來的睡眠,不容易除掉.只有大羅漢才可以。如此觀察警寤,名觀察對治也。

次淨戒對治中.前面說是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這話的意思就是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那麼你想修學聖道,來生就不知道事情了,所以趕快啊,趁著這一口氣還沒有斷要用功,最重要的是要早得無生法忍。早得無生法忍,決定不會再到三惡道去了,是得了初果,不會再墮落三惡道。就算是不到佛世界去,也在人天的世界。那麼就好的多了,所以要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諸煩惱賊常伺殺人,這煩惱賊,它常常找機會要害人,比怨家還厲害的。安可睡眠,不自警寤,自己不警覺自己。

那麼這底下是淨戒對治中,謂煩惱雖不現行的時候,不起煩惱並不能說沒有煩惱,所以還是有,那煩惱在哪裡?亦未嘗不眠伏在汝藏識心中,那個煩惱,它就在你阿

賴耶識裡面睡覺了。這煩惱睡覺了,就是在那裡不動了。這是一個譬喻,說我們人,可以做種種活動,但睡覺這時候就休息了。說煩惱有時出來活動,有時候不活動,不活動,它就在阿賴耶識裡面睡覺了。所以眠伏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就是煩惱的種子在那休息了。

而此煩惱毒害可畏,可恐怖。猶如黑蚖,就像那黑色的毒蛇似的。不起則已.它若是不活動就沒有事。它若起來活動,必殺人法身慧命。這貪瞋癡各式各樣煩惱,就是殺害我們,障礙我們修學四念處,不能修行的。

自非持戒之鉤,何能並除,若自然是你沒有持戒之鐵鉤,怎麼能夠驅逐這毒蛇跑出去呢?說是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這小乘佛法也是這麼說,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在你睡覺的房子睡覺,那你心安嗎?當以持戒之鉤早並除之,用這鐵鉤把這蛇驅逐出去。現在修行,要去掉這煩惱的毒蛇,要怎麼辦呢?要用持戒的鉤就可以除掉這一切的煩惱。睡蛇既出乃可安眠,睡眠就是這個蛇,要把它除掉了才可以再睡覺。像阿羅漢他內心裡面的煩惱,愛煩惱,見煩惱都除掉了,他睡覺也沒有關系,不能障礙他的聖境。

自非持戒之鉤,何能摒除。

言戒鉤者,這戒鉤指什麼說的呢?木叉戒,木叉波羅提木叉戒能防身口,能防護,能保護我們身體和口業的清淨,使人能清淨,沒有染污。定共戒,能伏心惑。道共戒,能斷心惑。具此三戒,永滅八識田中煩惱種子,名為睡蛇既出,這樣意思。

這定共戒,就是你修學禅定,受律儀戒以為基礎,然後修學禅定,修就是修奢摩他,修這奢摩他的時候成功了,這時候有定共戒,就是戒和你這個定在一起,在一起自然是清淨。那要比律儀戒更清淨了,因為不只是身口,心裡面也清淨了。因為定,能降伏你心裡面的煩惱,使令它不活動。我們凡夫的心,因為沒有禅定,你不能夠使令這個煩惱不動,不能。就是有的時候能,就是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時候,煩惱也不動,但是有的時候,煩惱厲害了,如理作意生不起來,就是有時能,有時不能。若是得到禅定,就是決定可以控制煩惱,使令它不動。所以得了定共戒,的確是三業清淨了。

道共戒,能斷心惑,道共戒就是四念處。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觀身不淨,這四念處的聖道,你長時期的用心修行,你就能夠使令煩惱賊完全死掉了,能深入諸法實相,就把煩惱的種子斷滅了。因為修定也好,修四念處觀也好,這煩惱是不能活動的。不能活動,這話的意思呢?就是煩惱和你的戒定慧不能夠同時存在。你的戒定慧現前的時候,煩惱就不在了。煩惱來了的時候,戒定慧也就不在了,就是不

能同時存在的。那麼怎麼戒定慧能夠斷煩惱呢?就是戒定慧修成功了,能斷煩惱的種子,使令你內心裡面那個微細的煩惱的能力沒有了,它有這個力量,那麼,這個道共戒能斷心惑。

這時候,具此三戒,永滅八識田中煩惱種子,名為睡蛇既出。就是所有的煩惱都除掉了,從此所作已辦,從這麼以後,你所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不受後有,將來的生死也沒有了,名為乃可安眠。這時候,就是睡覺也沒有關系。

是故阿羅漢斷心眠已,不斷食起時節起眠。這阿羅漢斷了放逸心,懈怠心的睡眠以後,他不斷食所起的睡眠和時節所起的睡眠,他不斷,亦不斷。以彼眠不為蓋故,為什麼不斷呢?因為他睡覺,對他也沒有什麼障礙,是這樣意思。

今若煩惱種子未斷而辄安眠,煩惱種子還沒有斷,你就睡覺。則不知尊重己靈,心裡面的煩惱賊還存在,就像你的臥房裡面有個毒蛇和你同住,那麼你對自己不夠尊重了,名為無慚。不知羞己過惡,自己有煩惱就是過惡而不知羞,名為無愧。

不希聖賢,不能希聖希賢,名為無慚。我現在是凡夫,我不希望成為聖賢,這就是無慚。不恥卑下,自己有煩惱,就是很卑下的人,但是不羞恥名為無愧。

慚愧二善心所,這是十一個善心所裡面的二個善心所。起必同時,他要生起有慚就有愧,就有慚。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正在此耳。我們人不同於禽獸,就是因為有慚愧心,若是沒有慚愧心,就沒有什麼不同了。可弗勉乎!?二對治止苦法要竟。

我講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故事可能各位都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有那麼一幫的商人,做生意的,要到很遠的地方去。他帶了一條狗,走遠路中途,大家休息的時候,那麼這些商人還帶了一些肉,那麼休息的時候,這狗就偷偷地把肉給吃了。這些商人休息完了,起來的時候,發覺這個狗這個樣子,就把這個狗的腿打斷了,就棄之曠野,就丟曠野裡面,不管了。

這些商人就走了,走了這時候,捨利弗尊者這大羅漢真是大慈悲,那麼他就晝三時,夜三時入定,入定就是日旋三昧,他去觀察那個眾生應該去度化,這時候他就很遠的看見了這條狗,腿被打斷了很苦,沒有東西吃,又餓又痛苦。他捨利弗尊者就去托缽,去乞食,乞了一缽食的時候,乘著神通就到狗這裡來。到了這狗饑餓的時候,他就把這飲食就給這狗吃了。狗吃了,心裡很歡喜,然後捨利弗尊者,在牠的耳邊就為牠說佛法,那麼牠聽得也很歡喜就死掉了。

捨利弗尊者那麼又回來入定,說這狗到哪去了呢?到了捨衛國一個大長者家投胎了。過了沒多久的時候,捨利弗尊者就故意的從這長者家過,就看見了這大長者。這大長者就說,阿阇梨,你怎麼一個人,都沒有個徒弟,沒有個沙彌做你的侍者。

捨利弗尊者說,是的,我沒有我沒有侍者,那你有沒有小孩子,可以送給我做沙彌,給我做侍者。這長者說,我現在,小孩有是有,但是太小,等他長大了時候,再送給你做侍者。他說好,你記住這件事。

那麼這時候,捨利弗尊者過了七年以後,捨利弗尊者又來到這裡來,又見著這位長者了,說你多少年前說你有小孩,要送我做侍者,你想起有這回事嗎?他說,我記住,我沒有忘,說現在這小孩七歲了,如果你同意的話,可以送給你做侍者。

那麼他就領他,就回到祇樹給孤獨園。七歲的孩子,那麼捨利弗尊者就教導他修行,他很快就得到阿羅漢果了,也有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的境界了。那麼但是這件事,這位沙彌名字叫做均提沙彌。均提沙彌得了阿羅漢的時候,就入定,他說我怎麼那麼幸運,這麼年輕就出家,又遇見大阿羅漢做我的師父,我怎麼那麼有福報呢?這一入定一看,哎呀,我的前生是個狗,很苦惱,被人家把腿打斷了,沒有東西吃,我的師父給我東西吃,為我說妙法,因此才棄捨了狗的果報,投生人了。所以就自己發願不受比丘戒,永久做沙彌來侍奉師父。

這時候,阿難尊者就問佛這個均提沙彌,這麼年輕就得阿羅漢果,很多人修行很慢都不得聖道,他為什麼善根這麼厚,這麼容易有成就呢?那時這時候,佛就回答他說是在迦葉佛的時候,一個寺院裡面有很多比丘在那坐禅,修四念處,用功修行,因為有一個年老的比丘的音聲頓拙,這音聲很不好聽,但是他歡喜出聲音,唱一唱,當然這可能是開心的時候或者不一定什麼時候,那麼這做維那的妙雲比丘,他的聲音非的清雅,非常的微妙,令人歡喜聽。他看這老比丘有這麼破的聲音,還歡喜出這聲音,心裡不高興了,就說你這個老比丘這聲音還不如狗吠,你還唱什麼?這年輕的比丘或許是輕慢心,瞋心就罵這大比丘,老比丘。

這老比丘聽見他這樣子,就對他說,你認識我是誰呀,這年輕就說,我知道呀,你就是迦葉佛時代的大比丘,你老比丘嘛。我不只於此,比丘應該具足的威儀,功德我都具足了,我是大阿羅漢,你這樣罵我,可以嗎?哎呀,這一說,這比丘很害怕,就向他忏悔。但是他這比丘死了以後,五百世做狗,現在是最後第五百世了。第五百世,因為他在迦葉佛的佛法裡面,出家做比丘持戒清淨,所以現在能遇見捨利弗尊者,遇見佛,所以他很快就得聖道了。

所以現在說,我們的臥房有黑蚖,有黑毒蛇在那裡住,這件事是問題,那麼這黑蛇一動了,說這惡口,罵阿羅漢,這口啊。不如狗吠,這一句話,就傷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就變成狗了,五百世。這一世遇見捨利弗尊者,是睡蛇既出,那麼他就得了阿羅漢果。

所以無常之火,燒諸世間。這以下是用觀察的方法來對治,我們不妨也就是想一想這個故事,心裡面有煩惱,這煩惱賊在的時候,煩惱毒蛇的時候,的確是很危險,的確是個問題,那麼若是能這樣想,常想我的臥房有個毒蛇,我心裡有什麼感覺,用這個來警覺自己,心裡面有毒蛇比那個還要厲害,可能會精進一點,有可能會精進一點,有可能會把睡眠減少一點,此是有這個可能的。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

這是第三科對治滅煩惱法要。前面是滅苦的法要,這是滅煩惱的法要。分三科,第一科是瞋恚煩惱障對治,二是貢高煩惱障對治,三谄曲煩惱障對治。

現在是第一科瞋恚煩惱障的對治。汝等比丘,若有人來。這底下指出一件事,假設有人來節節支解,就是拿著刀劍,把我們的身體一節一節的,或者是一個肢,身體這四肢,一肢一肢的把它解開,就是用刀劍把它割開,這樣子來殺害這身體,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若是我們出家受了大戒的比丘,遇見了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呢?說當自攝心,無令瞋恨。應該自己約束自己的心,叫它不要瞋恨,不要憤怒。亦當護口,勿出惡言。也應該保護自己的口,不要說出來這種很暴惡的語言,來罵辱對方,也不要這樣子。若縱恚心,若放縱自己的憤怒,就是對方的勢力非常大,自己失掉了自由,但是心裡面的妄想和口頭上的說話,還是能辦得到的。如果是放縱自己的憤怒,這樣有什麼不好呢?則自妨道。那就是自己妨礙自己的戒定慧的聖道,失掉了這無漏的功德利益了,這件事有妨礙了,這樣的傷害自己。

這種境界,在我們凡夫來說,這可是非常的,非常難的。這若是聖人,得無生法忍的人呢,他能辦得到,你這樣傷害他,節節支解他,他正念提起來呢,他的心能夠不動。他也能夠把自己的心,利用止觀的方法,安住在第一義谛上面,也就會不感覺到苦,那麼心,當然也能不憤怒。若我們凡夫做這件事,這可是舉出了最難的事情,還能夠容忍到這種程度,心能夠不動,不憤怒,何況是日常生活中輕微的事情呢?應該是更能夠容忍了,令心不動的,就是舉難況易,這樣的意思。也是引出來聖人的那種德行,來勉勵我們凡夫,應該努力的學習忍辱,學習降伏其心,不要憤怒,這用意應該是這樣的意思。

而這個地方呢,就是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這一段文的要點就是這兩句話,意思是說我們出家人,佛弟子應該是常常的使令自己的心安住在聖道上面,就不要說平常的時候四大調和,一點也沒有什麼壓力,很輕松愉快的時候,心情自在,要安住聖道。就是到了節節支解的時候,心還是要住在聖道,這可見就是出家的佛教徒是身口意三業,若是沒得無生法忍,在凡位的時候,也要念念的向於聖道,應該要注意這件事,這意思應該是這樣意思。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

這個當然每一個用功修行的人,常能夠約束自己的身口意,很難說去故意的去觸惱哪一個人,不會這樣做。但是自己約定自己,不要說是盡形壽,不要那麼說,說我在我約定我在一百天以內我不動瞋心,就希望我不要說避免,我希望有人來毀辱我一下,我看看我的心能不能夠不動,心不憤怒。那麼如果自己有這樣的約期自己,欲這樣做的話,還真是有那麼機會看一看,也還是不錯的,應該生歡喜心才對。當然這是說日常生活上這一些小小的境界,倒不是說節節支解,那麼嚴重。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

前面說是則自妨道,失功德利。這底下說瞋恚的害處,就是破諸善法。就把這些功德善法破壞了。壞好名聞,好的名聞也破壞了。

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雳起火。非所應也。

我聽人家說一件事,就是瞋恨心大的人,常常容易發脾氣的人,這種人,有些人的眼睛很特別,一般人是沒有這個事,有這特別眼睛的人,就看見那個人不是個人,就是毒蛇,就看見那個人是毒蛇。就是常常瞋恨,憤怒的人,現在阿賴耶識,它還能負責保持人的果報,但是因為常常的瞋恨,就把將來的果報,在現在已經先現出來了,但是這要特別的眼睛能看見的。也不是固定的,如果能夠回心轉意,他還會變。那麼看蕅益大師的注解。

文有六節,初若有人來節節支解,是舉所忍之境。這是舉出來所容忍,所忍受的境界。以重況輕,這是很嚴重的節節支解,那麼來比況輕微不如意的事情,這種嚴重的事情,不會常常有,也可能一生之中也沒有,只是日常生活裡邊,就會有些輕微,不如意的事情,那麼更應該是容忍。支解尚在所忍,余諸逆境何足介懷。這個支解這麼嚴重的傷害,尚且佛告訴我們這也是我們所容忍的,也應該容忍,在這范圍內,其余的逆境這些境界何足介懷,那哪足以注意,在意。

次當自攝心等,第二段當自攝心,這以下,正示堪忍之相。當自攝心,無令瞋恨,這底下正式的開示我們能夠,堪者能也,能容忍的相貌。無令瞋恨,則身意清淨。勿出惡言,則口業清淨也。我們心裡面不瞋恨,這個身也清淨,意也清淨。勿出惡言的時候,這個口業也清淨。這個心為主,說心若清淨,也就不會發惡言,也不會有什麼粗魯的行動,就三業清淨了。

三若縱恚心等,明不忍之失,則自妨道,失功德利。這底下明不容忍的過失。自妨道者,不能自利。就是自己妨礙自己的戒定慧的聖道,雖然是來到佛教裡邊來,做了佛教徒,但是你沒能夠成就你本身上聖道的利益,你沒能成就。失功德利,這句話呢,是不能利他也。不能夠用佛法的功德利益眾生了。恚心一起,二利俱喪。這瞋恨心一生起來,自己和他人聖道的利益都失掉了。甚明其不可縱也,這是很明顯的說出來,是不可以放縱自己的瞋心。

四忍之為德等,第四段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這以下說的是什麼呢?深歎勝力,以勸修行。這深深的贊歎忍辱不瞋恨,它有殊勝的力量,來勸我們修行忍辱,不要發瞋心。這底下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這是怎麼回事呢?底下說,蓋持戒者,未必能忍辱,能持戒未必能忍辱。忍辱者,決無不持戒。但是能忍辱的人,他也決定能持戒。所以六度之中,戒居第二,忍居第三,戒波羅蜜在六波羅蜜的次第裡面是第二,忍波羅蜜是第三,這表示什麼意思呢?以前不兼後,能學習布施的人未必能持戒,持戒的人未必能忍辱,就是前不兼後邊的。後必具前故也,能持戒的人他也能夠布施,能忍辱的人他也能持戒,後必具前故也。

以我心而持戒,則報僅在人天。如果這個人不能修無我觀,破除我執,他還有我的執著心的人,他能持戒,他的持戒功德果報到什麼程度呢?則報僅在人天,在人間,在天上得尊貴身就是。以無我而行忍,便成出世大道。他若能觀察無我無我所,能這樣修行,而又能夠修行忍辱,要修行忍辱一定要無我,無我的時候才能夠容易忍辱。因為我們凡夫的習慣,這個我是最重要的,你傷害了我,這是不可以的,就很難忍。若是沒有傷害我沒事,那他是傷害別人,與我沒關系,我們的習慣是這樣子。現在能觀察無我的時候,所以毀辱我,傷害我,沒有我嘛,所以就是沒有傷害我,這樣子才能夠行忍,便成出世大道。這樣子你的持戒,修行種種功德,就超出世間的聖道了。世間是小道,出世間是大道了。

犯而不校,譬如海闊天空,一任鸢飛魚躍,故名有力大人。別人來觸犯你,你不計較,心裡面不介意,不在意,觀察都是不可得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心能夠注意無相的境界時候,那麼就犯而不校,不計較。不計較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呢?譬如海闊天空,譬如大海或者天,都非常廣大無邊的境界。那麼你能夠修無我,用無我的智慧修忍辱的時候,就像海那麼樣的廣大,像天空那麼樣的廣大。一任鸢飛魚躍,就是鸢,老鷹在天空怎麼樣的飛,魚在海裡面怎麼樣的躍,你心裡都沒有什麼事。就是無論怎樣毀辱我也好,贊歎我也好,心裡面不在意,就是無障礙的境界了。故名有力大人,所以,這個人,他是一個有聖道的力量的大人,不是小孩子了。能用無我觀這麼修行,就算是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他已經向於無生法忍了,所以算是有力大人。

五若其不能等,第五科,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若其不能等,重明不忍之過,再說明不忍辱的過失。以誡行人,以警誡修行人。甘露,是不死之藥。是天上的一種食品,吃了這種甘露,就能令他長生不死,這是甘露的意思。

因他惡罵,成我忍力。因為別的人惡心,狠毒地來毀罵我,我遇見這個境界的時候,我能修忍辱,我的忍辱力,常常的在這惡罵的境界上來鍛練,我的忍辱力量就成就了。

如豬揩金山,金則愈光。就像豬,牠到了黃金的山那裡,去擦牠的身體,那麼這樣子做了以後,這金山被牠這麼一擦,金山愈發光明。石磨良劍,像劍鈍了在磨石上磨一磨,劍則愈利,愈發銳利。這樣說我們能夠修忍辱,假藉這些逆境,這些惡罵不如意的境界,來磨練自己忍辱的道力,愈磨練你的道力愈高,道力愈高深。

所以歌利,調達,皆是釋迦真善知識。所以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金剛經上的故事。調達就是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世世的來傷害釋迦菩薩,所以他們兩個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真知識。迦牟尼佛道力的成就,他們做了增上緣了,所以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善知識。所以世間上的事情,沒有定論,就在乎你怎麼樣去理會,你向道上理會,這都是善知識。如果你向惡的地方去分別,去虛妄分別,用取著心去分別,就不清淨了。所以歌利調達,皆是釋迦真善知識。設不於惡罵作甘露想,不能歡喜忍受。所以我們佛教徒,假設不能夠在這惡罵的境界上,作善知識想,作聖道的觀想,甘露是不死之藥,常是譬喻涅槃的道理,涅槃是不生不滅的,就是你不能夠用不生不滅的智慧,去觀察所遇見的惡罵境界,那你不能夠歡喜忍受,便是愚癡。設不於惡罵作甘露想,不能歡喜忍受,便是愚癡。這意思如果你能夠用佛法的無我,我空、法空的道理,去觀這些惡罵的境界,來訓練自己的道力,那麼應該是很歡喜的忍受才是對的,你自然是歡喜忍受,因為這是我的善知識,使令我能成就道業,所以應該要歡喜忍受。但是你若是不能作甘露想,不能向道上會呢,那就不能歡喜忍受了。不能歡喜忍受,你就沒有佛法裡面的智慧了。那麼瞋心就起來了,這便是愚癡。

這樣的人,未聞道故,他沒有能夠聽聞佛法,等於說是雖然是佛教徒,嚴格的說,這個人未聞道,沒有聽聞過佛法的,所以這個聽了佛法呀,就像耳旁風似過去了,那麼遇見了這種境界出現的時候,當然不知道向道上會,那也就等於是沒有聽聞佛法了,說未聞道故。我剛才說過,現在再重說,如果你有意的修忍辱行,應該容易忍受,人家罵我,冤枉我,說我什麼什麼的壞話,你就有意的去忍辱。最初的時候,不要要求自己圓滿,怎麼高明的忍辱波羅蜜,不要,就是取著,用佛法的真理,用執著心,咦,就是這樣好了,去觀察件事是無所有的,那麼就有意的去修忍辱,應該是容易辦到的,不妨可以試一試。

況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破諸善法,何能自利。壞好名聞,何能利他,這底下有舉出這個是一個承句,何況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所以不應該動瞋心,瞋心是不可以動的。但是我昨天看這個文,百萬障門開,怎麼解釋呢,我就查了大辭典都沒有解釋,我現在姑且這樣解釋,看這樣對不對,百萬障門開,這個開,是開始的意思。門是通達無礙的,現在瞋心起來了,就是不通達了,就是障,門被障住了。原來這個門是百萬,百萬門,這表示處處是無障礙的。但是一念瞋心起,處處都是障礙,這個障礙的境界開始了。我這麼解釋看對不對。破諸善法,何能自利。你瞋心起來了,那麼自己的功德沒成,這就是哪裡還能自利呢。壞好名聞,何能利他,你自己瞋心一動起來,一發脾氣的時候,也可能有更嚴重的錯誤出來,於是乎大家就很快的傳說,妙境怎麼怎麼發脾氣,他打人了,這個名譽很快就傳出去了,那麼誰還能利他嗎,是不可能的,這不可能。

今世無二利之因,後世無二利之果。現在自己也不能利益,不能用佛法來利益自己,又不能利益他人,沒有這個因。後世也沒有二利之果了,得不到更好的果報。誰當喜見之者,這種人誰歡喜看見呢?因為這瞋心太大了,將來一定是相貌丑陋,或者變成了毒蛇,誰看見了心裡都不舒服,所以誰當喜見之者。所以修了善法,這個果報就莊嚴,果報莊嚴一定就是歡喜看了。

所以欲護自利善法,當防瞋火。所以想要保護自己,不要動瞋心,這樣自利的善法,當防瞋火,應當防備這瞋心的火。這瞋心的火會燒掉,燃燒掉自己的自利善法。欲護利他功德,當防瞋賊也。這瞋就是個賊,就使令你的功德不成就。

六白衣受欲等,當知瞋心,甚於猛心,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劫,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這以下這怎麼講法呢?是結況不應,這是把最後一段結束

這一段文。這是用白衣來比況修道的人,修道的人不應該有瞋心。從人至六欲天未入道者,皆名白衣。從人間到欲界的六欲天,實在是沒有來佛法裡面的人,都叫做白衣。

彼有二過,一者受欲,白衣有兩種過失,一個是受欲。他們接受色、聲、香、味、觸,五欲,愛著這五欲,在欲裡面生活。欲與瞋相為表裡,有欲的人,他愛著這個欲和這個瞋心是相為表裡的,不是分離的。它這個欲,若是隨心的時候,這個瞋心就隱藏在裡邊。等到不如意,瞋心就跑出來了,所以有欲的人一定是有瞋。

二不行道,他們有兩過。第一個是他有受欲,受欲就是有愛也有瞋。第二個過失,是他們不修學佛法出世間的聖道,他不這麼修行的。無善法以制心,他不行道又是怎麼情形呢?就是沒有戒定慧的善法,來調伏自己的心。他不用戒定慧來調心,他就是放縱這個心在欲裡面生活,就是這樣子。那麼來到佛法裡面的人,是以善法來調心的,常用經律論的戒定慧,來調自己的心,使令他不貪、不瞋、不癡,成就聖道。所以白衣受欲,他不行道,沒有善法來調心。

故瞋猶可恕。所以他那個瞋心,沒有經過佛法的對治,調伏,所以它自然是要活動,有機會就出來活動。所以那個瞋心動了的時候,還是可以原諒的。所謂俗人造罪,是其分內。那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是其分內,他的本分以內的事情。不足深責也。不值得深深地去責怪他,呵斥他。

出家行道,出家人修學聖道,用聖道來調心是沒有欲的。如清冷雲,就像天空裡面那清冷的雲,雲是涼的,清涼的,裡面不熱,想要用聖道調心的時候沒有欲。豈容懷瞋恚心,如起霹雳火耶。這種修行人怎麼可以心裡面還有瞋恨,懷藏著瞋恨心,就像清泠雲裡面,發出來這霹雳火。霹雳就是打雷,很大很快的雷。在清泠雲裡面是不打雷的,那麼現在怎麼忽然間打雷了呢?這是很不合常理的。說是行道無欲之人,怎麼可以有瞋恨心呢?這個譬喻。

瞋恨心的確是不容易調伏的。所以經上說就是修慈悲觀,修慈悲觀的時候,常常的修,它也有力量,它就會有力量。這樣說修無我觀也是有力量,修無我觀,修慈悲觀,或者是修一些法空觀,都是會有力量。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謂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心而行乞耶。

這底下第二貢高煩惱障對治,貢高就是高慢,這也是個煩惱,煩惱障。在遺教經上看呢,這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的事情,這上來講對治,不是高談玄妙,不是。高慢心也是障道的,那怎麼樣來對治它呢?就是說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律上說比丘早晨起來,先摸摸頭,摸摸自己頭,摸摸頭啊,我是剃發出家的比丘。這個還有一件事,初小孩子出家,出家久了時候,做夢總是自己是出家人。那麼半路出家的人,我也沒問過誰,是不是做夢的時候,在夢裡面,我是個出家人,是不是。所以這摸頭,就是表示常不要忘記了我是出家人的意思,警誡自己。

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應器就是缽,以乞自活的人,自見如是,自己看看自己是這樣子。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那這是佛告訴我們不要生高慢心。

看這底下的解釋,這段文有二節,初汝等比丘下,正設對治,先說出來對治高慢心的方法,第二段增長憍慢下,較量不應,就是和在家人來對比,世俗的人是白衣和佛弟子來對比,這樣子嘛,佛弟子是不應該高慢的。初中,有五句,頭一段就是正設對治,這裡面一共有五句對治。

第一句是當自摩頭,無冠冕以嚴首。還是戴一個高貴的帽子,是古代的人,皇帝或者說大官的,有冠冕戴特別的禮帽,那麼表示是很高貴,有身份的人。我們一摩頭,我就是個比丘,我也不是皇帝,不是做大官,只是一個平常人,那麼當然不應該有高慢心。

二已捨飾好,第二句已棄捨了飾好,則無劍佩以飾身。已捨掉了一切的飾好,所以也沒有劍可佩,也沒有黃金,白玉帶在身上,也不是個富貴的人,沒有這些來裝飾身體。

三著壞色衣,就是我們出家人三衣,則無五彩以煥服,那麼這一看也不是世俗的人,富貴的人,冠冕堂皇,正好這樣意思,穿的很豐采,各式各樣的好衣服,光明照耀這樣子,也不是這樣子。

四執持應器,則無僮僕以供役。這應器是自己吃飯的這個缽,要自己拿著的。除了佛有侍者,其它的人都是自己拿著缽的,那麼這樣子也沒有僮僕,來供自己的役事,那麼我就是這麼樣一個人。

五以乞自活,則無帑藏以積財。以乞自活,表示我是要飯的人,自己不生產,靠人家施捨維持生活,我也沒有一個保障,庫藏,裡面積聚了很多的財寶,那麼這也就是很窮苦的人。

故應用智慧常自觀察,就是自見如是,這一句,我自己用智慧來觀察,我就是這麼樣一個窮苦的人,很平常的人,社會上一點地位也沒有的人。設起憍慢,便應疾疾滅除之也。若起憍慢,當疾滅之,說我若是憍慢的話呢,我趕快的要滅掉這憍慢心,不要有憍慢心。

佛在世的時候,捨利弗尊者向佛告假,要到人間去游行,已經告假了,捨利弗剛告假走了,另外來了一個某某比丘,某某比丘就向佛告狀,說捨利佛尊者,他這個人驕慢,瞧不起我,佛說好好,你這麼說。佛就派阿難尊者,你去通知請捨利弗來,也通知大眾僧都集會到這兒來。那麼就是大家都來了,佛就問捨利弗說,剛才某某比丘到我這兒來,說你瞧不起他,你高慢,瞧不起他,是不是。捨利弗尊者說,不是,我沒有高慢心。為什麼我沒有高慢心呢?譬如說一個裝油的瓦器,這瓦器都爆失,它的各方面都爆裂了,這油就往外漏。我觀察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裡面都是不淨,都往外漏這臭氣啊,我有什麼值得驕慢的呢?阿羅漢就是這樣說話,觀身不淨,我這身體都是臭味的,我自己感覺自己很不值得高慢的,怎麼能生高慢心呢,看那一段話,就是觀身不淨,用觀身不淨來說明沒有高慢心。

這底下說,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是不應該高慢。壞色衣,即三種袈裟,就是我們著這三衣,及一切下裙坐具等,這都是壞色衣,皆用青、黑、木蘭三種壞色。應器,即缽多羅,缽是體、色、量,皆悉應法,這三種都是合法的。體是什麼呢?體惟瓦鐵二物,或者是瓦做的,或者是鐵做的,瓦缽,鐵缽,這兩種物。色則熏如鸠鴿,這個缽的顏色要熏成鸠色,鸠鳥或鴿鳥的顏色。量乃隨腹大小也,體色量,所以你啊,這個腹,你吃飯你能吃多少飯菜,你那個缽的大小,就應該那樣規定。

次文舉白衣較量,這底下這一段,增長驕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白衣尚不宜驕慢,況求解脫者耶,況且入到佛法裡面,來修學戒定慧聖道的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為了希求得涅槃,得無余涅槃,自降其身,自己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降低了是什麼呢?就是以乞自活,以乞自活這身份是很低劣了呀,本來一人雖然說不能百分之百,但是有百分之九十九,我們在社會上也都能生活,現在以乞自活,就是為了求解脫,把精神,時間就完全放在求解脫上面,所以沒有去自己生產。說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更不應該去生高慢心了。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谄曲但為欺诳。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

這是第三谄曲煩惱障的對治。前面是對治高慢心,這一段看底下解釋。逢迎希合之言,名谄。就是用言語取悅於人,就是已知那個人歡喜什麼,那麼是就是迎合他的心意,去說一些他歡喜的話,討好那個人,就是所謂巧言令色,名之為谄。隨境逶迤之念,名曲。就是谄曲這個人,他也有一種聰明,他能夠善觀那個境界的差別相,他隨順,那個情況去運心,去動心,那就叫做曲。這樣說呢,這個曲是在心裡面,那麼谄是表現於外,表現於外的語言叫谄,深藏內心的,那叫做曲,一內一外這樣解釋。

谄則不質。這個谄呢,這就是不真實,它就是虛偽的,因為討好他,他別有所圖。曲則不直。就是不正直,你若向哪邊有所求的時候,你若是太正直了,那就不一定,若是令人歡喜呢,就有可能會滿意,滿願但都不決定,就是遇見什麼樣的人,所以用這種討好的語言去向對方說,實在來說也有一個愚弄人的意思,但是人的習慣,就是歡喜聽悅耳之言,但是做這種歡喜行為的人,也應該想一想就是這個???只能做一次,第二次就不靈了,所以這個歡喜谄曲應該想一想。

祗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做種事情,說這種谄曲,只能自己欺诳自己,也是欺诳對方,但是常欺诳還是不靈的,決非入道者所有也。這種行為不是入於佛法的人所應該有的,入於佛法的人不應該這樣子。

直心是道場,心言直故,永無諸委曲相。直心就是真實的心,很坦白,真實的心,真實的心是道場,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真實的心,它能夠增長聖道,直心就是真實的心,就是誠實的心,能生出聖道來。你修戒也好,修定也好,修慧也好,都是要直,要實在,虛偽就不行了,虛偽就很難生出聖道來。直心是道場,心言直故,是永無諸委曲相。你心裡面很誠實,說的話也是誠實,這樣子你常常這樣做,永久也不要再有谄曲這個虛偽的事情,虛偽的語言,虛偽的行動都不要。

那麼這個直心,怎麼樣才能做到呢?設非正念真如,豈得名端心哉。所以若是你不能夠正念法實相的話,你怎麼能夠端心,端正其心,怎麼能做到呢?做不到的,非要是念諸法實相才可以的。其實正念真如,就是照五蘊皆空了,照五蘊皆空,離一切分別相,離一切差別相,這心是安住在這裡面,就是真實的,就是直心了。從這個直心上發出來一切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成功了,所以直心是道場。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

初明共世間法要竟,共世間的法要圓滿了。

這以下是第二科明不共世間法要,這不共世間怎麼講法呢?謂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也,就是聖人了,這明白的說就是聖人了。文分為八分八段,第一個是無求功德,第二是知足功德,第三遠離功德,四不疲倦功德,第五不忘念功德,六禅定功德,七智慧功德,八畢竟功德,分成八科。現在第一科無求功德。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無求就是少欲,但是現在先說多欲。多欲的人,他要多求利,老是嫌少,要多求利。多求利嘛,所以他的苦惱也是很多。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看底下的解釋。文有五種所知覺相,這一段文裡面一共有五種所知覺相,所知覺相這話就是天親菩薩遺教經論上的話,他最初翻譯就用知覺這個知,所知覺相,其實就是所覺知的境界,就是所覺悟的境界。一知覺障相,第一個他覺悟了障的相貌,什麼障呢?謂多欲是煩惱障。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多欲是什麼障呢?是煩惱障。就是貪欲,貪心很大,多欲是煩惱障。多求是業障。因為心裡面貪欲心多,他不能停留在那裡,他一定要向前進,貪心若向前進,就是有了行動了,所以多求求,了多少了,還不知足,還要再求,所以多求就業障。生死的業力很多很多了,苦惱亦多這句話是報障也,這就是報障。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些有取著心,所發展出來的一切,都是障礙聖道,所以都叫做障。這是所知覺相,第一種知覺障相。

二知覺治相,第二段五種所知覺相,第一種是知覺障相,第二是知覺治相,來對治這煩惱障的。知覺治相是什麼?謂無求無欲,則無此患,就是這句話,你無求無欲,則沒有苦惱亦多的事情。

三知覺因果集起相,謂少欲無患,已應修習,況能生諸功德。那麼這是知覺因果集起相,你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果,就能集起這樣的功德。少欲無患,已應修習,少欲是怎麼講法呢?就是修行人你要在這世間生存,不能說一點欲沒有,因為這身體的存在,就要有滋身之物,一定是需要的,但是少欲就是我向人有所求的時候,少少就夠了。對於別人的東西,我向他求的時候,少少的就好了,這叫少欲。這個少欲你就沒有患,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情。已應修習,少欲無患就應當修習少欲。況能生諸功德,況且少欲,不但無患,而還能生出來很多的功德,成就無量的聖善法。什麼功德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聖道,能成就聖道呢,所以更應該修習了。這個還是佛法在世間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學習佛法的四眾弟子,心裡面應該念念的在這無量的聖善法這裡。若是少欲的時候,你的精神,時間就比較充裕,就能夠在佛法上的學習時間會多

起來,你若是多欲多求,佛法的修習時間就少了,這就是這個問題。

四知覺無諸障畢竟相,這是第四科知覺沒有障的時候,這個畢竟的相貌,是什麼呢?謂無谄曲,少欲之人,則無谄曲,是無惑障,是沒有迷惑,煩惱障。無求人意,是無業障,就也不需要去做這件事了。以求人意,谄曲是求人意,就是先要去揣摩那個人,他歡喜在什麼地方,求得了以後,然後說出那個話和他歡喜的相合,那麼就有可能會成功了,所以叫求人意,求人意這實在有這種事情,那就是業障。無求人意,是無業障。不為諸根所牽,亦復不為諸根所牽,這句話是無苦障。被諸根所牽,就是苦惱。這底下解釋,蓋眼根牽人受色,我們長了眼睛,這個眼睛它就是要看,所以就是牽動我們,去接觸各式各樣情況。乃至身根人受觸,你有了這身根的時候,你就是要和這些冷暖輕重澀骨要接受,令人不得自在,這個意思就是我們沒有成就聖道的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就是要受,沒有本事不受。所以眼根牽人受色,乃至身根牽人受觸,令人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就是苦,是大苦,是大苦故,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那麼這就叫做知覺無諸障畢竟相。

這底下第五段知覺果成就相,知覺果成就相這是好相。謂心則坦然,故法身成就。無所憂畏,是般若成就。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是解脫成就。就是行少欲者,心則坦然。這以下這一段,這裡面說就是??也,心則坦然,故法身成就,那就是這個少欲之人,他修學聖道,他見到法性理了,他心能夠安住在法性理的時候,心就坦然,自在了,就沒有苦惱的事情了。故法身成就,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我們這一念的修學聖道的清淨心,遠離一切相了,同無相的境界相應了,那無相的境界,就是無相的法身,那麼與那個境界相應的時候,心就平靜,平凡。我們的心若在色聲香味觸的這些相上活動呢,心就不安,所以叫做心則坦然。

無所憂畏,是般若成就。就是你這個心成就了無所得智慧,同那個離一切相涅槃境界相應的時候,就無有無所憂畏。這無所憂畏這句話,如果初成聖道的人,他還有這臭皮囊的存在,他也有種種的問題,但是他與聖道相應的時候,心裡面不憂也不畏,所以是般若成就。若是他般若波羅蜜成就以後,就去從空出假廣度眾生,那就又不同了,那麼肉眼看上去,那當然他是無所憂畏的。

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是解脫成就。這個聖人他遇見觸事,觸就是遇,他遭遇到的事情,他都是很充裕,都是有余的。你給他一缽飯,他就感覺很多了。或者完全沒有,就是空缽的時候,他心情也是很自在的,並不是凡夫肉眼所能知道的,所以觸事有余,常無不足。他沒有感覺不足的時候,因為他一念心,一入到聖道裡面去,就是涅槃的境界了,世間上還有什麼事情能干擾他呢?所以是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是解脫

成就。就是沒有苦惱的境界,一切苦惱都解脫了。

三德具足,名大涅槃。法身般若解脫這三種功德都圓滿了,就是大般涅槃的境界。說是有少欲之人,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這樣子說呢,是知少欲為因,涅槃為果也。所以知道少欲是個因,涅槃是個果。由少欲而得涅槃。這是說到少欲的功德能這麼樣的殊勝,佛遺教經就是遺教,告訴我們少欲,少欲就是不要多求,多求則是有苦惱。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前邊就是無求,少欲則無求。現在是第二科知足的功德。汝等比丘,若想解脫一切苦惱,你應該去觀察知足的功德。知足這樣的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就是富樂,就是安隱的處所。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看這個解釋的文,前無求功德,是遠離他境界事。就是辨別少欲和知足的差別,少欲和知足有什麼不同?這樣解釋,前邊說無求就是少欲的功德,是指約什麼意思說的呢,是遠離他境界事。這他境界就是別人所有的資身之具,別人所有的財物,或者這麼說這些別人所有的財物,你不要生貪心就是這個意思。是遠離他境界事,他境界這還是他人所有權,不是你的,你還沒得到手裡,沒有得到手裡的時候,你不要生貪欲心,那就叫做無求,那就叫做少欲。

今知足功德,是於自事中遠離也。現在這知足是他的功德,約什麼意思說的呢?是於自事中,是在你已經屬於你的了,屬於你自己的事,遠離也,不要生不知足的心情,要遠離這不知足。就是已經得到手了的時候,你生知足心,這就叫做知足功德。這樣子說來分別少欲和知足的不同,這樣講。

文中欲脫苦惱,前面說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是對治苦因果。若欲脫諸苦惱,是對治這個苦的因果。富樂安隱,是復說清淨因果。對治苦因果這個話怎麼講呢?就是若欲脫諸苦惱,若是你想解脫不知足的苦惱,你不知足,感覺就是不夠,還是不足,你這個心生起來,苦惱就來了。你若想解脫這不知足的苦惱,苦惱是果。不知足就是因,是苦因。不知足會生出來苦惱,所以苦惱就是不知足的果。現在是說若欲脫諸苦惱,是對法治苦因果的意思。富樂安隱,是復說清淨因果。就是知足是富樂安隱

之處,這是一佛教徒清淨因果的境界,這就是知足,知足是清淨的因果。

次地上與天堂對辨,其次這段文是,知足者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這一段是地上和天堂對辨,對辨知足不知足的苦樂。是約二處示現差別,是約地上和天堂這兩個地點,來示現它的少欲,知足不知足的差別。這知足不知足的差別,是隱藏在裡邊,現在把它現出來,把它顯現出來,把它開示出來,顯現,表示出來,是叫示現差別。用這兩個地點來表示差別。所以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這是知足的一個現象。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那就是現出來不知足的現象。

又富與貧對辨,這底下,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這是富與貧來對辨,是約二事示現差別。前面是二處,這底下是約這兩件事來表示它們的差別。

又欲牽與憐愍對辨,這下面這個,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這是用欲牽和憐愍來對辨。是約二法無自利有自他利示現差別。一則常為五欲所牽,不知足的人,他就為色聲香味觸的五種欲,牽著他活動去,這樣的人是一個苦惱的人,他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他在佛法裡邊得不到利益。一則五欲不牽,他知足了,這個欲就不能牽著他動,那麼這樣的人,他就有時間修學戒定慧,是有自利,又能憐愍不知足者,是有利他也。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愦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這是第三個遠離的功德。前面有少欲,知足兩種功德,這底下說到遠離的功德。這一段文在佛遺教經論,天親菩薩解釋非常的好,解釋非常的妙。看底下解釋。

文有三門攝義,這一段文裡邊就是有三個門,來包含它的道理。第一是自性遠離門,體出故。自性遠離門怎麼講呢?就是法的本身是遠離的。這遠離是什麼呢?就是遠離我們凡夫心的分別的境界,我們凡夫分別那個境界,如此如此,如彼如彼,各式各樣虛妄的境界。而在法的本身呢?沒有我們分別的那個境界的,這叫做自性遠離門。

攝大乘論上有四句頌,所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所應知一切法,它的本體是沒有分別的。譬如說我們分別他是好,分別他是壞,分別他什麼什麼的,這是我們的分別心這樣子分別,在一切法本身,是沒有這些事情的。所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以為什麼這樣子呢?所分別無故,其實這一切在法上沒有這些事,所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若是所分別無故,那麼一切法都是佛境界,那麼是大解脫,大安樂的境界。我們怎麼老在這兒苦惱呢?為什麼沒有得到大解脫呢?無分別智無,因為就是我們沒有成就無分別的智慧,所以我們常是苦惱。

唯識的法門,也是非常微妙,它告訴我們一切這些苦惱境界,就是由我們分別心來的,我們若不分別就沒有事,現在說自性遠離門就是這個味道。一切法本身沒有我們那些分別境界,體出故,一切法本身的清淨境界,很分分明明顯現在那裡,並不是隱藏的,所以叫做體出故,你們各位可以看看遺教經論,看看我這麼解釋可不可以。

示現四種對治。一共有三門,可以用三門來概括這一段文的義。現在第一個門是自性遠離門,體出故。這一門裡面示現四種對治,謂寂靜無為安樂,對治我相執著障。自性遠離是遠離什麼?就是我相執著障。就是我,我我所,這是一個執著的障。我相執著障,我們執著我,就是你執著我,這個我是什麼樣子,自己又會說出來我是什麼什麼樣子,執著障,你執著有我這就是個障。現在來對治我相執著障。

謂寂靜無為安樂。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這句話就是對治我相執著障。現在這裡解釋,什麼叫做寂靜,欲求寂靜無為安樂,這寂靜是什麼,即法無我空,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我是不可得的,我空。色受想行識也是不可得的,就是法無我空。這段文就是這樣解釋。你若是在大莊嚴經論上面,它說空就是我空,只是指我空,不指法我空,但這裡是這麼解釋。

寂靜,即法無我空。前面這寂靜怎麼能算法無我空,我們若能夠修無我觀,不要說修法空觀,先不說,就修無我觀,你才能夠觀察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生滅的變化,在生滅變化裡邊,沒有不變化的一個常住的我,你常能這麼觀察。觀常當然這個修無我觀的人,當然應該把四谛,苦集滅道四谛加上十二因緣,這些佛法都要學習,你修無我觀的時候,配合起來,你這個心就能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上面去。所以就是依據佛的智慧說的法門,你去修行,修行它就能這樣子,那麼你達到了我空的時候,雖然色受想行識不是我,另外也沒有我,那你是什麼樣呢,你就是猶如虛空那樣子,無有少法可得,那麼到那個時候不就是寂靜了嗎?

你若有一件事,它就是有生滅變化,有生滅變化就不是寂靜的,而是流動的,就是有生死輪回的流動,那就不是寂靜。你要修無我觀或者修法空觀,能達到無有少法可得的境界時候,就沒有,無生亦無滅,無來亦無去,那就叫寂靜,寂靜是聖人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寂靜,即法無我空的意思。

無為,即無相空的意思。前面寂靜,底下說無為。無為是指什麼說的呢?無為就是無生滅的境界,但是天親菩薩這解釋無相空,就是空也不可得,寂靜也不可得,寂靜相也不可得,沒有相了,那麼即無相空的意思。如果這個空只是指我空說,那麼這樣的無為就指無相說,那麼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是我空,就是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也不可得,是無相,就是沒有色受想行識的相。

安樂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即無取捨願空也。遺教經論天親菩薩的文上說,即無取願空也,沒有捨字。那麼這個地方可能蕅益大師有意加個捨,無取願空也,就是空無相無願,這無願的意思,就是修行人他沒有願生三界的意願,不願生三界,不願意在三界裡流轉生死了,就是厭離三界的意思,即無願。那麼現在說我也空,法也空了,法無我空,又是無相了,這個時候,無有法可取,也沒有法可捨。有取有捨就是願,現在沒有取沒有捨,那就叫願空,蕅益大師這麼解釋。那麼這樣說,寂靜無為安樂,就是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三解脫法門。

當離愦鬧,對治我所障。前面說是示現四種對治,現在是寂靜無為安樂是第一種對治,對治我相執著障,就是用寂靜無為安樂,來對治我相執著障,我執法執都稱之為我相執著障,人我跟法我都是我相執著障。現在底下當離愦鬧,這一句是對治我所障。前面說自性遠離門,就是遠離我我所的意思。現在說當離愦鬧這句話,我們從字面上解釋,當然這個地方很吵鬧,很多人在這裡住,有很多雜亂的境界,這是愦鬧,我們要遠離這個地方去。可是這個地方解釋,當離愦鬧,對治我所障,來去掉來熄滅我所有的這個障礙。

我所有的是什麼東西呢?五陰亂起,無有次第,名愦鬧也。五陰是舊的翻譯,新的翻譯翻成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們有了這色受想行識的時候,所有的時候有問題,四大有的時候有問題,受也隨時會有問題,想也是隨時有問題,行也會有問題,色受想行識隨時都會有問題。你受苦受餓會引起很多煩惱,四大有的時候,地水火風它調和不調和也會有很多問題,色受想行識都會有問題,所以這是亂起,就是令我們苦惱就是了。那麼這些東西沒有一定的次第,所以叫做愦鬧。這樣講的愦鬧,不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固然也是愦鬧,但是現在主要是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愦鬧。我們有了這個身體,隨時是有很多問題,那叫做愦鬧。當離愦鬧,就是可以知道是離色受想行識,要捨棄色受想行識的意思。這叫做愦鬧,色受想行識是愦鬧的意思。

獨處閒居這句話,對治彼二無相障,現在是第三個,有四個對治,示現四種對治,獨處閒居這句話,是對治什麼呢?對治彼二無相障,彼我我所,我也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這就是總起來說,謂我及我所也。本自無相,本來我也就是沒有我的,本

來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了,本來一切法是這樣子的,我們有我我所是自己的虛妄分別。本自無相,正好就是自性遠離,那個遠離的意思。

今修三三昧,顯無相理,彼障隨滅也。現在佛教徒,他修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也是三種定,實在在三昧裡面也是有慧的,你修成功了的時候,這我是無相的,我所也是無相的,無相的真理就顯現出來了,就是沒有虛妄分別的障礙了,彼障隨滅也。我相執著障、我所障,這兩種障礙都沒有了。獨處閒居,若是獨處,就是沒有我所,你一人在那裡住,沒有人陪伴你,沒有我所。閒居就是無我,獨處是無我所,閒居是無我可以表示這個意思。

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這底下是什麼意思呢?對治無為首功德障,什麼叫做對治無為首功德障。靜處是可重法,寂靜無為安樂離開了愦鬧,獨處閒居,這是可尊重的一種敬意,一種法。於諸善法最為首故也,這樣的善法,這可尊重的空相無願,在一切善法裡面是最殊勝的,最殊勝的佛法了,所以是無為首功。帝釋諸天所共敬重,那麼就是對治障礙我們成就無為首功德,這種障礙就取消了,那麼也就等於是諸天都敬重這件事,那麼我們應該去修學三三昧,也就是說當離愦鬧,獨處閒居。

二修習遠離門,方便出故,己眾,謂五陰心心所法。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這句話是什麼呢?修習遠離門,前面是自性遠離門,一切法本來就是這樣清淨的,但在我們分別心還在活動的人,他就不是那樣子。所以現在第二科要修習遠離,要方便的修行,修行這三三昧,遠離我我所。方便出故,你若能夠發起這樣的行動叫做方便,才能夠從生死,從我我所解脫出來。

己眾是什麼呢?謂五陰心心所法,就是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加上很多的心心所法,這個識,六個識,識還有心所法,善心所,還有惡心所,很多的心所法,這是己眾。他眾,謂師徒同學。有做師的,有做徒的,還有同學這些人,他眾謂師徒同學,這是在識上說的,那麼現在是故當捨己眾他眾,這句話這麼講。

空閒獨處,如法而住,空閒獨處就是寂靜無為安樂了,如法而住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谛上了,安住在諸法空相上面了。是方便慧成就,你能夠空閒獨處的話,就表示你精進修行叫做方便,由精進修行,你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那根本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成就了,這樣說就是得初果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是這樣了。

思滅苦本,空閒獨處,已經得無生法忍了,但是並沒有所作已辦,還有很多煩惱在,還有很多功德沒有成就,所以要繼續的思滅苦本,你繼續的要思惟聖道,要熄滅這苦的根本,熄滅苦的根本,初入聖道的時候滅除分別法執,還有俱生來的我我所執,我執,法執。那麼那就是苦惱的根本,我我所執是苦惱的根本。思滅苦本就是還是從聞思修,滅除去這一切我我所的執著這些煩惱。遠離起因,遠離苦惱生起的因,就是我我所執這一切的煩惱。是善擇智成就也,你繼續修行,你觀察一切法,擇就是觀察,觀察一切法,觀諸法實相智慧成就了,就是根本智繼續的圓滿了,而後得智也繼續的圓滿了,那就是修道最後就是無學道了。

三受用諸見門,一共是有三個門,現在是第三個門,受用諸見門。這受用諸見,主要就是我我所的這種見,執著有我,執著有我所這一切的見,我們承認我們歡喜我這個我,我所,愈多愈好,就是受用。但是諸見都是自己系縛自己的事情,常苦惱自己的事情,所以常縛故。謂樂眾者,這受用諸見指什麼說的呢,底下若樂眾者,則受眾惱。樂眾怎麼講呢?謂樂眾者,則受眾惱。前面己經說了,眾有己眾,他眾。你愛著這色受想行識,那你就是為色受想行識所苦。說是你這裡面有很多法師在這兒住,或者有什麼樣人在這兒住,你心裡面不能觀一切法空,有所得啊,那也是苦惱,也還是苦惱。

大樹,譬喻什麼呢?底下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大樹,譬喻什麼呢?譬喻第六識。眾鳥,譬喻諸心所法。此約己眾言之,這樣解釋就是約自己色受想行識的了。第六識,它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一定是這樣的。大樹,喻比丘,這裡約他眾解釋。大樹,譬喻比丘。眾鳥,喻同學弟子等,此約他眾來說的。約事相說的。

從此諸見集生,喻招枯折之患。前面說是有色受想行識,喻第六識,諸心所法,你在這裡面執著有我,有我所或者常見斷,見種種的見,集聚起來就發出來的諸見。喻招枯折之患,就譬喻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你這眾多我我所的知見,就會傷害了你的戒定慧,就是枯折之患。

又因見成業,你有了我我見,也一定會有貪瞋癡的煩惱,它就是要活動就成業障,因業障就招感來很多的苦報。故喻如老象溺泥,這底下解釋那一段,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故喻如老象溺泥,象老了,牠沈溺在泥裡頭,牠自己出不來了,沒力量,這是個譬喻,在法上怎麼說呢?

老。譬觀智衰微,修行人他修四念處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沒有力量,衰微,這叫做老。即是惑障。你觀智不強,那就表示你的煩惱重,所以叫做惑障。

象身重大,象身又重又大,譬縛著情厚,譬喻這個人的煩惱,執著心特別的厲害,特別多,那他也就是他業障重,所以即是業障。

溺泥,譬沒於眾苦,他的業障多,他得的果報也是很苦,所以就是沒於眾苦,就是沉沒在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苦惱面去了,即是報障。這樣子,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加起來,總而言之就是。一不遠離,三障恆縛,你不能遠離我我所,你的煩惱障,業障常是在系縛你。奈何不深思出要乎,為什麼不深深思惟出離的法要呢?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現在是第二大科明不共世間法要,這一大科裡面是分成八科,第一科是無求功德,就是少欲。第二知足,第三科是遠離的功德,現在是四不疲倦功德,少欲知足,然後才能有時間修學三三昧寂靜的功德,修學三三昧,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成就的,所以第四科要不疲倦,就是精進的意思。

勤則不惰,精則不雜,進則不退。勤,一個人能夠一次又一次很勤力的去修行,他就不懶惰,這也是一個習慣性,常常這樣做,他就不懶惰,你若懶惰一回,就有第二回。精則不雜,精進這個精,是不混雜的意思。進就是不向後退的意思,那麼這個字可深可淺,如果說是你內心裡面修學三三昧的時候,用無我觀的智慧,觀察一切法,都用無我觀來觀察,那麼就是精了。那麼你一直這樣觀察,那麼就是精了。那麼你一直這樣觀察,它就會向前進步,那麼就叫做精進。

所以三乘聖果,克獲無難。說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不要說世間上的,就是出世間的聖道,聲聞,辟支乃至佛道,出世間的無上菩提道,克獲無難。你想成就都可以成就,都不會困難的。不同外道無益苦行也,佛法無量無邊的法門,出世間的無上菩提道,是不同於世間邪知邪見的外道修學那無益的苦行,你就是怎樣的精進,你也不會有什麼成就的。無益苦行,這是和那不一樣的,所以則事無難者。

次以小流穿石,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能夠精就會有成就,所以應該精進不會徒勞的。那說一個譬如小水長流,小水長流則能穿石,這什麼意思呢?是譬喻恆不休息的功德,恆不休息就會有這麼大的功勞,有這麼大的成就。這可以說,石頭就譬喻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能把煩惱斷掉了很不容易,就像那個石頭,你想給它穿個孔是不容易的。但是小水長流就能穿石。就是你能常常修這個無我觀,修這個四念處,修這個三三昧,即能穿石,就能把三界的煩惱破除去,就得解脫了,會有這種能力。

鑽火數息,喻懈怠失念之過。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一次又一次地懈怠,松懈,我不去靜坐了,我不修了,我今天休息,數數的這樣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就像古代的時候,沒有現在這種火柴,鑽木取火,在鑽的時候,木還沒有熱,你就停下來了,那麼火是很難得到的。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在聖位的次第上說呢,有暖頂、忍世第一,那正是用火來做譬喻,火就譬喻得聖道的時候,所成就的無漏的智慧叫做火,聖火。熱呢?就是得聖人的智慧火的前相,沒有得智慧火的時候,先有個暖。就像鑽木取火的時候,沒有得到火先有暖,那正是啊。四善根的第一個位次,這個暖跟頂的暖位,就是修四念處,這個時候雖然也有很好的成就了,雖然是沒有得到聖人的智慧,可是有相似的智慧出現了,所以叫做熱了。那個熱和火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未熱而息,你還沒有相似的智慧,你就停下來不做了,不修行了,那這樣講就是沒有熱,就是外凡位。暖跟頂是內凡,這樣子你在外凡,停留在外凡,你不精進修四念處了。雖欲得火,你想要得聖火,火難可得,這是不能的。所以一定是精進,一直的不休息,火就容易得到了,是名精進,這叫做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

這個前面修這三三昧,就是修遠離的功德,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愦鬧。那麼一定要不疲倦,那就是要精進才能有成就。底下不忘念,就是修學這個聖道要不忘念,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不要忘失了正念,這樣子修行才會有成就的。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不忘念就是正念常在。經上說一個譬喻,正念譬喻什麼呢?譬如一個有身份的人,他這個家有守門的人,門口有一個人在那裡守護著,那個人有什麼責任呢?就是好人准許他進來,壞人就拒絕他不准他進來。修行人的正念也是這樣子,就是合乎你修行法門的這個善法,可以容許它出現,容許它在心裡面現前。如果是不屬於這個法門的,或者屬於染污的惡法,那就拒絕它,不准它現前,那這正念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意思,就是修行人的心裡出現清淨的,或者是不清淨的事情,都是由念的力量出現的。但是修行人這個念是重要的地方,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由這個念的力量,就把惡法、染污法就排斥了,所以也就是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的意思。雖然這個人他還不是聖人,但是他常有如理作意,這煩惱它不能生起來。那麼這一切清淨的戒定慧的法門,他容易有成就,就是因為這正念的力量。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諸煩惱賊不能入,被這正念排斥了。

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铠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這也是這個佛菩薩他是過來人,他知道人心理活動的因緣,所以我們是未得聖道的人更是重要。得了聖道的人,但是還沒有圓滿,他還是需要這樣修行。那麼如果說是我自己作不得主,我這心有種種雜念,有種種染污心,我想要清淨就辦不到,怎麼辦呢?佛說你就用這個念來控制,若是你不念,它就沒有了嘛,你不念就沒有這個事,你念什麼就有什麼,就是念的力量,你在這個地方能控制住,問題就解決了。

看這注解,此不忘念,是一切行上首。不忘念,不要忘了正念,這是一切修行的法門裡面,最在前面的一個,一念的清淨的力量,在一切法門裡邊,完全都是以正念在前面的。你沒有這個正念,一切法門都不能出現在你心裡面,所以它是上首,它最在前面的。

言一切行者,這一切行,一切的修行,我們修行佛法的活動很多很多事情,現在略說三種。

一聞法行,就是要聽聞佛法,這也是修行裡邊一個重要的事情。即求善知識,前面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知識是什麼意思呢?即聞法行,就是聽他來講解佛法,用意在這裡。所以求善知識,就是求法的意思,當然這裡邊也包括自己閱讀在裡面。

二內善思惟行,即求善護。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第二件事就是內善思惟,內其實就是心,心裡面要思惟所聞的法,所聞,聽聞的法,心裡面要再思惟。因為只是聞這麼一次,心裡面若是不思惟,那和不聞差不多。所以心裡面,要再加上一番努力,就是深刻地去思惟,去思惟所聞的法義。這樣一思惟呢,就是不但這個法在你心裡面,能夠存在不失掉,而且能夠假藉所聞之法,發生作用,能改造自己的。能深刻去思惟,雖然這時候還沒有斷煩惱,但多少能夠調伏煩惱的。即求善護,就是求善知識,求善護助。這個護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失掉,所聞的法義能護著,能保護助不失掉。第二護呢就是用你善思惟了以後,能保自己的清淨。三業的清淨,也能保護不受染污法的影響,有這種作用。

三如法修行,長時期思惟了以後,你就熟了。熟的時候,你就可以用,常用這個法義,去修行自己。能改造自己,就能夠斷煩惱,能夠開智慧了,那就叫做如法修行。即求善助,就是那個助字,求善護助這個助字,這個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得利益的意思。這樣子就是你由聞思了以後,你能如法修行的話,你就能夠在佛法裡邊,得到出世間的功德利益了,這叫做求善助。一切行,現在略說就是聞思修三種行。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這三種行。

此三行亦名三慧,三種智慧。慧以照了為義,這智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於世間上,當前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切事情,原來沒有聽聞佛法的時候,那就是貪瞋癡在這上活動,不明白諸法的真實義。現在從佛法的聞思修上,有這個智慧,你就能照了這一切法的真實相了,有這種智慧,和以前不一樣了。行以進趣為義,行,這個三行,三行亦名三慧,亦名三行,這個行是什麼意思呢?以進趣為義,就是向前進。這個趣者,向也,有個目標,對准那目標向前進,那叫行。

照了進趣,悉繇不忘念也。所以你看的明明白白,然後向菩提道那裡去前進,這是一切佛教徒的一種軌范,功德是悉繇不忘念也,完全要由不忘念來成就的。這樣說呢,即是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你若沒有這個念呀,那聞思修還不成就,所這不忘念是很重要的。

無聞行,如覆器不能受水。如果你不能夠去求善知識,聽聞佛法的話,就像一個器把它倒過來,比如說一個盆,把它倒過來放著,不能受水,你向裡面倒水,它不能接受,都流跑了。所以無聞行,我們若不聽聞佛法,心裡面就沒有解脫的希望了。

無思行,沒有思惟的這種修行,如漏器雖受而失。這個器雖然沒有倒過來,但是它漏,它有洞,那麼你往裡面放水,它也流跑了,不能夠承受。雖受而失掉了,說是我們如果聽聞佛法不思惟呢,也失掉了,就是忘記了。

無修行,如穢器,雖不漏失,穢不可用。如果我們不能如法修行,如穢器,就像一個器裡邊有污穢的東西,你往裡面放水,雖然它沒有漏失,但是被這污垢的東西污染了,這水就污濁不能用了。就是雖然你學習了很多佛法,但是你沒有修習斷煩惱,沒有斷煩惱這種法也不能用,沒有作用。所以臨濟禅師說有人問他,禅宗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教下也是樣說嗎,有什麼不同呢?臨濟禅師說,荒草未曾除,我這麼想他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你這個虛妄分別,貪瞋癡沒有除掉,那不行,不如禅中有修行,能斷煩惱,大概他是這樣意思。

所以這裡說你只有聞思,你沒能斷煩惱,你心裡面不清淨,那就有問題。所以按佛的意思,在凡夫的時候有神通也好,沒有神通也是好,如果你有神通,因為你內心有煩惱,你這神通為煩惱所用,也可能會有罪過。所以如穢器雖不漏失,穢不可用,所以非要有修不可,聞思修都是需要。

前過這一大段文,這八種法,是大人用於警覺自己的。所謂大人就是聖人,就是得了初果以後的人,他要用少欲,知足,要修學三三昧,要不疲倦乃至不忘念的功德。但這裡邊說求善知識,求善護助這表示聖人還需要這樣子,他還是要聞思修的,也要聞,也要思,也要修才可以。

今有不忘念,則有三行。你若能不忘念,你就知道去由聞思修去修學佛法。有三行者,能破無始煩惱怨賊,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前面若有不忘念,諸煩惱賊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底下這一段文,有三行者,能破無始煩惱怨賊。無始劫來的煩惱怨賊,主要就是貪瞋癡這三種煩惱賊,就能破除去。用聞思修,用念把聞思修的修行集聚起來,能破無始煩惱怨賊,是故常當攝念在心,常當攝念在心才可以,把這個念常常放在心裡面。

即著堅铠入陣,則不被賊害,而能殺賊矣。這底下一個譬喻,譬如著铠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這是古代作戰的時候,將軍都是著堅固的盔甲,那麼入了戰陣裡邊的時候,能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被賊所傷害。那麼你若能夠有念呢,就是內心裡邊都是清淨的善法,就沒有這些煩惱,入不進來了,就不會為煩惱所害,而能殺賊。那麼這是說不忘念的功德。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不忘念是一切佛法裡面的法門的上首,這是佛開示我們要常常保持正念,所有的功德就容易成就了,這是通說。這底下就是別說禅定的功德,但是修禅定的人,也一定要有這個念,這個念是什麼呢?就是念這所緣境,你常憶念這所緣境,他就沒有其它的雜念,入到心裡面來了,數數地憶念所緣境,就沒有妄想。

修禅定的人,初開始的時候,有兩件事,一個是昏沈,一個是散亂,或者說是掉舉。掉舉是單獨從染污心說的。那麼這兩個毛病,這掉舉,妄想好像很難排除出去,不知不覺就來了妄想。但是佛告訴我們,排除妄想的方法,很明白告訴我們,就是你數數地憶念所緣境,這妄想就不來。一次又一次憶念所緣境,這妄想就不來,他心就繼續地安住於所緣境,而不散亂也不掉舉了,所以這個念,是得禅定一個重要的方法之一。所以前面說到不忘念,所以這底下就說第六禅定的功德。

攝心,謂善巧方便,诃棄下地心行,便能次第證入諸禅。攝心就是沒得禅定的人的心,就是東想西想,是散亂的。現在不要叫它散,把它攝,把收回來,叫它不要散亂。不過這裡邊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八種法是聖人用於自己常警覺的法門,就是已經得入聖道的人,所以這後邊是出世間的功德。初成的聖人,他沒有禅定,聖人應該是有多少的,就算是沒有得深定,沒有得色界的四禅,無色界的四空,沒有得到,他也一定要有未到地定,不然的話,散亂心裡面,很難見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這樣說他沒有得到色界的四禅,他還需要進一步努力的修行,這是一個說法。其次也有說他要有欲界定,沒有得到未到地定,也一定要有欲界定,欲定也是定,當然比未到地定淺一點。這樣說他還沒得到未定,那當然還是要繼續努力修定,一直進步到四禅四空才可以。得定,第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攝心,說若攝心者,心則在定,你要能夠攝受這個心,使令它不散亂,那麼心就定來了嘛。所以這個攝心是善巧方便,謂善巧方便。

诃棄下地心行,這诃斥也是個方法,就是自己內心裡面,若是起了在欲界雜亂的妄想時候,自己诃斥自己,也是有力量的。那麼棄捨下地心,就是欲界這個欲的心行。攀緣就是欲的一種特征,棄捨這下欲界的分別心,诃斥它,棄捨它,然後攝心安住於所緣境,便能次第證入諸禅,你長時期這樣努力修行,你就能夠由淺而深的次第,由欲界定,就會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就會得到色界四禅和無色界四空,便能次第證入諸禅。乃至出生種種三昧也,這就是得到禅定了以後,在禅定裡面修學佛法裡邊無漏的禅定,那就無量無邊的三昧都可以成就了,所以乃至出生種種三昧也。

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為什麼定就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呢?心既在定,則如杲日當空。心在定的時候,這裡面有個什麼意思呢?我們心散亂了,心的能力就不明顯了。如果心能夠定下來以後,心的力量非常大,就像光明的太陽在虛空裡面,明照萬象似的都現出來了。心若在定的時候,心的能力強了,故即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所以它就能夠知道,世間上的因緣和合就生了,因緣離散就滅了,這一切無常變化的法相,在心裡面就現出來了。就是得到色界四禅的時候,就算是沒有神通,心裡面的力是很強的,它那個知覺,那個覺知性非常的敏,就能容易知道世間生滅法相。你能修四念處觀,那也就是能通達世間不生不滅的法相了,那就是得聖道了。或者是以前已經得初果,若得到色界四禅,那就進步到三果以上去了。所以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習諸定,這時候能力加強了,所以應該修定。

言精勤者,這精勤怎麼講呢?對治三種懈怠,這三種懈怠障礙我們得禅定,若能精勤,就能破除這三種懈怠。哪三種呢?一精勤修習節量食臥,調出入息,對治不安隱懈怠。第一樣就是精勤修習,修習禅定,你要節量食,吃東西啊,飲食不能吃太多,吃太多不行要節量,太少也不行。第二臥,睡眠也要節制,不能睡太多,愈睡愈多愈胡塗,修定就越困難。如果自己若是常常靜坐,你就會感覺到睡眠多了的問題,自己會感覺到,這是睡眠多了的問題,自己會感覺到,這是一個精進。精進的節制飲食,和節制睡眠,你若能調和,合適了,這身體的不安隱就沒有了。

這底下第二調出入息,把這個出入息要調的適中,出息入息,這是佛說的二甘露門之一,出息和入息是愈慢愈好,就是愈微細愈好,那麼這樣能夠調的好呢,你就你的心能得安隱,心的不安隱就是妄想多,坐那裡感覺到煩燥,不要說腿還沒有疼,沒有痛,這心就煩燥,坐不下去,心就是不安隱。若能把息調好了,他感覺到很快樂,雖然沒有輕安樂,但感覺到很舒服,那麼就是心也安隱了,所以精勤修習節量食臥,調出入息,來對治我們身心的不安隱。身心若不安隱,就不能修禅定,就懈怠了。現在對治調好了,他就會精進。那麼這是身心的不安隱,是精進的一個障礙,現在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它,就沒有這懈怠了。

二精勤修習覺知諸定,有通慧功德,能盡苦源,及能成就大希有事。這二個懈怠怎麼辦法來對治呢?就是精勤地修習禅定,但是你要知道這諸定,四禅八定是通慧功德。得到禅定的時候,在修神通就能有神通,在禅定裡面修智慧,智慧很快就來了,禅定有這種功能。

能盡苦源,其實這些話,都是遺教經論上的話,但是看這遺經論上呢,能盡苦源這個能,是個及,能盡苦源。就是諸定有通慧的功德,還有及盡苦源的功德。就是能夠斷除一切煩惱,煩惱是苦的根源。

及能成就大希有事,這個及字,論上是沒有的,遺教經論上沒有這個及字。能成就大希有事,大希有事可以分兩個部分說,你有神通,這也是個希有事,能有聖人無漏的智慧,這也是希有的事。我們凡夫沒有聖人的智慧,就是這麼一個胡塗境界,若是得到聖人,不要說得到無漏的智慧,就是得到禅定的時候的智慧就不得了,何況得到聖人的智慧,所以那是一個希有的大事情,這是一。第二能得無上菩提,所以是大希有事。禅定,我曾經說過,沒有高深禅定也可以得聖道,但是想要在佛法裡面有大成就,沒有禅定還是不行的。

是對治無味懈怠,你能這樣思惟,得禅定的時候能有神通,智慧,大希有事,能盡苦源,你這精進的力量就出來了,就是對治無味懈怠就能去掉了,在這裡靜坐,心裡面妄想也不是那麼容易調伏,有時候腿還痛,一點沒有什麼滋味,修什麼禅定,就不高興,就懈怠了,不高興修行,對治無味懈怠。如果你能夠知道有通慧功德,能盡苦源,能成就大希有事,那就不同了,你就會勇猛精進了。所以把這無味懈怠就對治了。

三精勤習觀察生老病死苦,及四惡趣苦,我未能離,對治不知恐怖懈怠。第三個理由,精勤修學禅定,為什麼能夠精勤呢?你要觀察生老病死苦,這多數在人間有這些苦惱的事情,及四惡趣苦,阿修羅放在惡趣裡面,惡趣的苦惱也是不得了,刀山劍樹也是很苦的,那麼這是四惡趣苦。前面觀察生老病死苦,是人間的苦,人間的苦還

不只生老病死苦,還有其它很多的苦。這些苦我未能離,我沒有能夠遠離這些苦,我還有啊,我現在在人間有生老病死苦,我有無始劫來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這可能一念之間跑到三惡道四惡趣裡面去了,那麼心裡面就會恐怖。這裡邊沒有說到天上,六欲天,色界天,諸天,說他們是苦惱,諸天現實的情形,苦惱特別少,所以就不提了。說諸天為樂所迷,為欲樂所迷,為三昧樂所迷,修學佛法是不容易的,除非是在人間已經信佛,到天上去還有可能修行。所以現在是思惟四惡趣苦,思惟人間的生老病死苦,我還沒能離,我將來怎麼樣呢?這是沒有把握的事情,我不如好好努力學禅定,就可以解脫這些苦惱了,那麼由這個死怖心,來勉勵自己的精進,所以說對治不知恐怖的懈怠。

繇修習此三對治已,由於想要得禅定的人,他修習這三種對治的方法,心則不散,他的心,他就努力的修學禅定,心就不散了。長時期修行,就算是沒有得定,散亂心會減少。那麼沒有散亂,也就沒有所對治,就是成就禅定了。便能發無漏的智慧。那麼在禅定裡邊修四念處觀,修空相無願三三昧,那麼就能發出來無漏的,清淨的,聖人的菩提智慧了。斷惑證果也,這聖慧一起來,就像太陽一起來,就沒有黑暗了。所以是斷除去愛煩惱、見煩惱,一切煩惱惑都斷除去,斷除去就得聖果了。

舉喻合法,在文易知。底下說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譬如這愛惜水的人家,他能夠修好蓄水池,那麼水就保留住了。行者亦爾,修行人也是這樣子,為智慧水故,無漏智慧的水,你要善修禅定,使得智慧水不失掉,那麼這就叫做定。如果是不修禅定,禅定是沒有,智慧水也沒有,所以應該修禅定。說是我們不修禅定,我們好好歡喜念佛,念佛要一心不亂,其實就是禅。所以修念佛法門要一心不亂,應該注意這件事,注意攝心不亂,久了得念佛三昧了。

經上說到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說是一個比丘,在河邊那裡修行,修行了十二年,他也沒什麼成就。這時佛的大智慧,他就知道他這個時候可以得度了,那麼佛就化現一個比丘,到那裡同他在一起用功,陪著他用功修行。

這一天的時間,月亮很圓,很光明,就在河邊的樹下,看前邊水裡面出了一個龜,這個龜向前爬。從那一邊來了個野干,這個野干很饑餓,就跑過來要吃這個龜。結果龜看到野干來了,就把頭和足和尾都縮到殼下面去,就臥在那兒不動。野干和狗類似,差不多,那麼牠也就旁邊蹲在那裡等,等著牠出頭,出足,但是等了老半天,牠也不出頭,也不出足,也不出尾,這野干心裡面很憤恨而去。因為著急了,很餓,那麼牠不出頭,不出足,牠心裡不高興就走了。

走了以後,那麼這個龜,頭也伸出來,腳也伸出來又向前走,繼續爬過去。這個時候這個化比丘,佛的化現的比丘就對那個比丘說,你看這件事怎麼樣呢?看這個龜和野干的情形,這個龜有護命之殼,野干不能得其便,這句話是那個比丘說的。這個化比丘說,世間上的人是不如這個龜,世間上的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被魔王引誘,引誘去,眼就貪色,耳就貪聲,乃至意就貪法,它就是出來貪著色聲香味觸法,就出來貪瞋癡了,魔王就得便了。

那麼我們出家人,比丘,若不要被魔王得到機會,要跟那個烏龜學,不出頭也不出足,也不出尾,把六根收回來,攝念在心。攝心者,心則在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

這麼一說,這個比丘,他立刻的他這就是善根成熟了,心就回來了,就得初果了。然後一注意呢那個比丘是佛,化比丘就現出佛身來。那麼這個意思就是用前面的不忘念,就是正念把心收回來,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如果不攝心,六根發出六識來,常在向外攀緣,那是很困難了,那是很不容易。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前面說禅定,佛法裡面說禅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得這個智慧,得無漏智慧,所以說了禅定以後就說智慧。看解釋的文。若有智慧,則無貪著,是標實慧離障功德。若有智慧,則無貪著,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是標實慧離障功德。實慧不是我們虛妄分別的智慧,是聖人的智慧。聞思修這三種智慧,修慧應該是在定裡邊,在定裡邊去觀察諸法實相的智慧叫做修慧。這樣的修慧是通於凡聖的,沒有斷煩惱之前,修慧它就是還是幫助。但是斷煩惱之後,修慧就是無漏的智慧了,通於凡聖。現在說這實慧就是無漏的智慧,聖人的智慧。

這上面說,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就是你若得了聖道了,在禅定裡邊得到成就聖人的智慧呢,這貪著心就沒有了。因為聖人的智慧,是通過世俗谛入於第一義谛,入於第一義谛,對於世俗谛是無分別,無分別心,所以就無著,所以無著是聖人的境界。那麼貪瞋癡是障礙聖慧生起的,所以是障。現在說只要有智慧則無貪著,是標實慧離障功德。你成就了實慧,就遠離了貪瞋癡的障了。這只是單說一個貪,其它的煩惱也包括在內。

謂遠離真實義處障,真實義就是第一義谛,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那個地方有障,就是我們貪瞋癡障礙它不出現。現在實慧離障,那麼就是遠離真實義處障,就是遠離貪瞋癡。

及世間事處障故,第一義處障和世間事處障,這是兩個障。這兩個障也都是貪瞋癡,貪瞋癡能夠障礙我們不能夠契合第一義谛,也能障礙我們不通達世間上的一切緣起法,不明白。及世間事處障故,底下蕅益大師解釋。

繇斷迷理無明,故六七二識,不貪著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我法。由於修行人,他修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也就是修無我觀,就是斷除去迷理的無明,不通達第一義谛,這不通達就是迷理的無明。無明斷除去了,故第六識和第七識這兩個識,不貪著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我法,那麼就是原來沒有斷迷理無明的時候,第六識和第七識是貪著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我法的。

這樣的解釋是指特別的一種人,若是我們一般人來說,我們愛著色聲香味觸法,愛著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是我,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所。特別修行人就是非佛教徒也可以這樣說,那麼他觀察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假的,不固定的,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固定,但是我們內心裡面的第八識之見,這是佛法的話,若是那個修行人的話,他感覺這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靈明不滅的真常,就是那個明了性,明了性那一念的清淨心,是不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不著於一切法的,它是湛然獨立的。第八識是無記性,它也不苦也不樂,也不貪也不瞋,那個第八識的見分,所在沒有斷迷理無明的時候,這是一個修行人的境界,他不貪著第八識的見分,就是那個第八識的明了性。第八識是頓緣一切法的,不像我們現在這明了性的前六識,它緣於一切法是次第的,一樣一樣緣。但是第八識它的明了性,三界裡的一切法,它一剎那間遍緣一切法,是頓於一切境界,那麼能緣就是見分,也就是它那個明了性。那麼沒有斷迷理明的那個人,認為這個是我的真心,我的常住真心,這是一切法的根本。現在斷掉迷理無明了,就不執著這一念心是我是法,這一念心也是緣起,也是畢竟空寂的,是名遠離真實義處障。蕅益大師這樣解釋,在遺教經論上,沒有明顯的說這個話。

繇斷迷事無明,故前六識,不於六塵境界而生貪著。修行人他斷了迷事的無明,被這色聲香味觸所迷惑這樣的無明,這樣的無明這是一般人都有的。斷了這無明了,故前六識不於六塵境界生貪著,這些境界都是陷阱,都是苦惱,他不愛著,都是空無所有的,故他不在那上面生貪著心,是名遠離世間處障也。

在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上就是前邊這兩句話,謂遠離真實義處障及世間事處障,這兩個意思就是按照一般解釋法,就是真義處就是第一義谛,世間事處那就是世俗谛,就是一切染污的緣起。生死緣起和涅槃緣起。緣起性空就是第一義處,這是按照二谛的意思來解釋。

這樣子嗎前面第一義谛是迷理,那個義處障就是迷理的無明,世間世處障不明白世俗谛,那麼這就是迷事的無明。而迷事的無明分兩類,就是我們一般的凡夫在世俗不大明白,這是膚淺的一面。另外聖僧就是阿羅漢還不是完全明白。通達一切法的緣起,那要佛才圓滿,究竟通達的。所以佛能斷除去迷事的無明,這樣講那就是又深了一層。可是蕅益大師偏要這麼講,蕅益大師的思想是中國傳統佛教思想,但是我姑望言之,蕅益大師沒有進一步想這件事,參禅的人容易誤會這件事,那麼這是不貪著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我法,這反倒是有一特別了。

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從這字面上看,常自省察,不令有失,不是短時間,要長時間不要忘了你的正念,要去觀察這一念心,要它一直的能與第一義谛相應,不能叫它違背第一義谛的。所以常自省察,不令有失。

現在看蕅益大師怎麼講,蕅益大師說,是總勖增益聞思修慧。這句話是總說勉勵修行人,雖然有多少修行了,你不能得少為足的,你還要增長你聞思修的智能,你還要增長。大智度論上說,彌勒菩薩還要聽佛說法,他都等覺的位了,為什麼還要聽佛說法,龍樹菩薩說,等覺菩薩還有很多事情還不明白,所以還需要聽法,有這個話。增益你的聞慧,增益你的思慧,修慧的意思。這是總體來說。

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謂繇三慧,得證實智慧也。是則你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那麼這句怎麼講呢?這句話就是說修行人,謂繇三慧,聞思修的三慧是有漏的智慧,由有漏慧努力修行,就得證了真實的無漏的聖慧了。

增益三慧以證實慧,乃名道人。底下是說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就是這句,增益三慧以證實慧。你不斷努力增長你聞思修的智能,才能夠證悟聖人的真實智慧,這樣才名為道人,就是一個修道的聖人了。未曾出家,乃名白衣。當然淺白一點講,就是沒有出這個家,父母、妻子、兒女的家,那麼就叫做白衣。但是這裡邊看,似乎是要深一點。今既出家,又無四慧,進退鹹失,故無所名也,進也沒有真實慧,退又沒有四種聞修的智慧,進一步又不是道人,退一步又不是白衣,故無所名也,沒有辦法稱呼他了,那麼這是一個勉勵我們的話。

次以四喻,喻實智慧,說是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這以下是用四種譬喻,譬喻真實慧的功德。見苦谛智,如堅牢船。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實智慧就是得了初果以後,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這個智慧是超越老病死大海的堅牢船,不可破壞的船,坐這個船就可以度老病死的大海了,這是見苦谛的智慧。

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這句話是斷集谛的智慧,斷除煩惱,無明黑暗就是集谛,那麼這個智慧就像大明燈那麼樣的光明。

證滅谛智,猶如良藥。就是一切病者之良藥也,有病的人的良藥,有色受想行識就是病,能夠滅除色受想行識,入於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滅谛是良藥,那麼這是滅谛的境界。

修道谛智,猶如利斧。就是伐煩惱樹之利斧也,這利斧能伐煩惱樹,這譬喻什麼呢?譬喻道谛的智慧,戒定慧的智慧。

然實智難證,故必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這個見四谛的智慧這是真實的智慧,是不容易成就的,不容易證悟的,故必當以聞思修慧的這種智慧而自增益,常常的要向前進步。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這種智慧是不容易得到的,很難的,所以要常常的要求進步,怎麼樣進步法呢?

名字位中,聞慧增益。聽聞了佛法的名字,就是佛所覺悟的真理,用種種的名字把它表示出來,那麼我們就由佛說的種種語言名字,去覺悟這個真理,那麼這是屬於聞慧。是名字位中,聞慧增益,得入停心別總相念。

觀行位中,思慧增益,那麼由語言文字上的佛法去學習,再進一步就要修行,修行就是先開始去修五停心觀。多貪眾生就不淨觀,多瞋眾生就慈悲觀,愚癡眾生就因緣觀,多障就是念佛觀,但是也有說是修緣起觀,修界方便觀,散亂眾生修數息觀,這是五停觀,五停心。別總相念,就是別相念、總相念,我們一般說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別相念。那麼總相念就是觀身不淨,受心法都是不淨。觀受是苦,其余的身心法也都是苦。觀心無常,其它的身受法也都是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也都是無我。那麼那就是總相念處,這樣修行就是觀行位。從名字,文字上的佛法,進一步去開始修行的時候,叫做觀行位,觀行位的時候,思慧增益,就是思惟的智慧增長了,得入暖頂忍世第一法。

相似位中,修慧增益,再進一步,從觀行位上進一步,就得了暖頂忍世第一了,這四種善根位,暖忍這二個位次還有可能會退,也可能不退,但就是沒決定。忍世第一是決定不退,它絕對是向前進,而不會向後退,所以它有這樣差別。在退的善根裡邊就是一個暖,一個頂。在不退的善根裡邊是,一個忍,一個世第一。相似位中,修慧增益。這四個位次,它們成就的智慧,與聖人的智慧是相似,有一點類似,但還不是,但是有點類似,這個時期叫做修慧。就是比前邊觀行位力量大了,它能夠改造自己,所以叫做修。修慧的力量增長了。得見四聖谛理,發無漏實慧,證四道果。這就入見道位。以後就是修道位,那是由相似位去修行,進一步一念相應斷了煩惱見到真理,見到四聖谛的真理了,就發出來無漏的真實智慧,就證四種道果,一果二果三果四果。

因中三慧,未具天眼,慧解脫人,亦無天眼。說因中三慧,或者說是沒有入聖道之前,在名字位,觀行位,相似位,在因中三慧的時候,他還沒得到天眼,就是或者有了禅定,沒有修天眼通,還是沒有天眼通的。慧解脫人,得了阿羅漢果,已經不是因而是果,他因為沒有高深的禅定,他也不能夠得天眼通。要有禅定以後,修天眼通才能得天眼。那麼這是說因中也沒有高深的禅定,果上也沒有高深的禅定,這樣的修行人都是沒有天眼通的。

然皆四谛分明,不墮邪見,但是他們對於苦集滅道的道理,在他們的修奢麼他毗婆捨那,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境界裡邊,還是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是不墮邪見,他們的心能保持正見,而不會墮落到邪知見裡邊,違背了佛法,自己說自己是佛教徒,實在自己是非佛徒還不知道,所以他們皆四谛分明,不墮邪見,則是明見人矣。

且約藏教義解如此,蕅益大師他是天台宗的,所以說姑且約天台宗的藏教,去解釋這個道理。不過,我要挑毛病也不好,實在這裡邊,你說第八識見分為我,這不是藏教上的意思,但是事實上的確有這種問題,我認為好多修行人有這問題,且約藏教義解如此。通教例知,天台宗的通教以此為例也可以明白了。以是三乘共方便故,因為佛遺教經,蕅益大師的意思,因為這是屬藏教和通教,那麼大家共同的以此為方便入於無上菩提,他的意思是這樣解釋。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這是第八畢竟功德,畢竟是什麼意思呢?畢竟就是究竟的意思,功德到了究竟圓滿的時候。這是八種大人,用這種法來警覺自己的,這是聖人修學的法門,就是八大人覺的意思。但是八大人覺經那八個方法,和這裡又完全不一樣。前面的七種,你看這個文。

上來七種功德,皆是長養方便功德。就是前面那七種功德,都是聖人來長養自己的道心的權方便的功德,就是因了,畢竟功德就是果,是這樣意思。由前七種因,得最後第八畢竟功德的果,就是這樣意思。長養,這個養其實即是長或者是培養,把這個道心漸漸的培養使令它更強大,壯大起來,更圓滿,所以那也是增長的意思。方便功德,不是真實的,是真實功德的權方便,以前面七種功德為權方便,那麼成就了最後的畢竟功德,這樣意思。

此示自性遠離,非對治法。這一段文的畢竟功德是什麼?就是寂滅樂。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寂滅樂,這是聖人所成就的涅槃境界,所以這個功德是本來如是,所以叫自性。本來是這樣子,遠離一切戲論,是聖人所成就的。非對治法,這個不是可以用什麼方法可以破壞的,所以非對治法。故名畢竟功德也,所以這叫做究竟的功德。

真如涅槃,本性清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這個真如,也就是一切法如,就是不生不滅的理性。這種理性,也就是聖人所得的涅槃,所以叫做真如涅槃。

本性清淨,這真如涅槃的本來體性,就是遠離一切污染的戲論,就是清淨的。你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一切眾生和一切佛,本性都是平等清淨。但是凡夫說不清淨,那就是他自己虛妄分別。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本性清淨的真如涅槃,語言道是沒有的,不能用語言去形容它的,你形容不到那裡。

心行處滅,用你的心裡,在那上活動,也是不可以,也不能在那上活動。心行的處也是沒有的,就是我曾經解釋過言語道是名相,心行處也是名相,就是在真如涅槃本性清淨上,是離一切名相的,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非戲論所行境界,這個真如涅槃,本性清淨,寂滅樂的境界,本來就不是戲論所活動的地方。這戲論是什麼呢?就是沒有真實道理的言論,這種言論沒有真實義,所以就叫做戲論。也就是說這樣的言論,你對真如涅槃來說是不合適的,你可以種種的分別,可以說出來種種的言論去形容,但實在真如心,真如涅槃那裡沒有這回事,所以本非戲論所行境界。

繇戲論故,違寂滅樂。如果我們凡夫,因為沒有那無分別的智慧,就虛妄分別心,用種種名相去分別,與寂滅樂,與真如涅槃是相違的,所以繇戲論故,違寂滅樂,已經相違反,所以一直的就是有障礙了。

初果得實智慧,見四聖谛,分別煩惱雖已永斷,而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皆是無始名言戲論熏習所成,令心擾亂,不契真常。這裡解釋什麼呢?就解釋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這句話。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這個意思,我們凡夫,固然有這個問題,就是沒有圓滿的聖人,也有這個問題,當然比凡夫輕微,是這樣意思。

初果得實智慧,這初果須陀洹,他經過長時期的修三三昧,修無我觀,修四念處,那麼最後他成功了,得到真實的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得到了這個智慧之後,見四聖谛,他不是聽人說,他自己有這智慧,能直接的見到苦集滅道的真理了,苦真實是苦,道真實是道,他見到了。

分別煩惱雖已永斷,這個時候由分別而起的煩惱已經清淨了沒有了。就是分別心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真常不壞的我,實在這只是這樣分別,並沒有這樣的我。那麼他長時期修四念處,觀一切法無我,這個我的煩惱就沒有了。分別煩惱已經永久的斷掉了,他可以真實的確認,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色受想行識不是我,離開色受想行識,也沒有我。我們如果試驗這樣修行,你久了的話,你也會感覺這裡面有味道,有意思的。說是初果聖人分別煩惱已經斷了,雖然是已經斷了,而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還是在的。

這個欲界五趣雜居地,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九地前面解釋過,說過,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四禅是四地,無色界四空是四個地,加起來就是九個地。但是色界四禅四個地,也有個名稱,就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捨念清淨地就是第四禅,離喜妙樂地就是三禅,定生喜樂地是二禅,離生喜樂地是初禅。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是八地,加上欲界五趣雜居地,就是九地,九地八十一品思惑。八十一品思惑,欲界的思惑就是貪瞋癡慢。疑沒有了,因為初果見到四真谛理以後,他沒有疑了,所以只貪瞋癡慢,這四種煩惱。那麼色界天。無色界天去掉瞋就是貪癡慢,這瞋沒有。色界無色界各三個加起來就是六個,加上欲界的四個就是十個,十個煩惱。這十個煩惱,在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貪瞋癡慢分九品。色界的四地貪癡慢每一地分九品。無色界的四空地也是每一地分九品。九地各九品,九九八十一品思惑,這樣意思。

皆是無始名言戲論熏習所成,這種貪瞋癡慢是怎麼來的,就是從無始以來由名字、語言上、有名字才能說話,所以叫做名言,無始劫來生死凡夫,從自己的名言戲論上的熏習,就成就了這麼多思惑的煩惱。貪瞋癡慢,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自己從名言上分別來的。戲論,就是凡夫說的這些話都是戲論,沒有真理。

令心擾亂,那麼由這個名言的分別,就使內心裡面擾亂自己的心,不得清淨。不契真常,就是連這個聖人,得了初果乃至三果,四果向這些人,他無始劫來還有熏習的這個煩惱還沒斷掉,那麼他入定,色界天,無色界天這都是三果聖人,他心裡面還有這種戲論,有這種戲論就障礙他不契真常,就和真常的法性不契合,就有這個問題。欲界的初果,二果的聖人也是一樣。

是故當急捨離戲論。說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這個意思就是雖然你已經入了聖道,但是還有這麼的戲論系縛你,沒得解脫。是故比丘,當急拾離亂心戲論,那麼這樣講,戲論就是自己的煩惱。乃得涅槃寂滅之樂,你棄掉了這個戲論,你才能夠得,才能獲得這涅槃不生不滅的安樂。

言善滅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這善滅怎麼講呢?即以所得四谛實慧,重慮緣真。前面說當急捨離戲論,怎麼樣捨法呢?就是以你已經成就的苦集滅道四谛真實的智慧,其實就是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當然其實還是四念處,那麼這四念處的實慧。重慮緣真,就是你在得初果的以前的時候,用四念處的智慧,觀察無我無我所,就能緣第一義谛。現在得了初果以後,重慮緣真,還要再一番重又來思慮,去觀察第一義谛,還是這樣觀察。

看雜阿含經裡面,有人問捨利弗尊者,說最初入聖道之前怎麼修行,如果得了初果怎麼修行?如果得了阿羅漢果怎麼修行?捨利弗尊者回答,就是四念處。從凡夫修四念處,乃至到了大阿羅漢果,照樣還是修四念處。

數數觀察,就是重復的,一次又一次的這麼觀察。淨除業識種現,這樣子深入的觀察,有什麼作用呢?就能夠清淨的去除,滅除阿賴耶識裡邊這些戲論的種子和現行,就得清淨了。所以重慮緣真,數數觀察,淨除業識種現。

業識是起信論上有這種話,業轉現的業識,但是在楞伽經上有這種義。起信論的解釋是無明熏習真心的時候,真心就動了,那個微細的動向,就叫做業識。但是印順老法師解釋業識,就是阿賴耶識裡面一切種子如暴流,那就叫做業識。就是阿賴耶識裡面,從無始劫來熏習的一切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就像暴流似的,像水的暴流那樣子,剎那剎那的變動,那就叫做業識,他這麼解釋。

但在這裡的意思,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的種現,這樣講是契合的。但這兩種解釋都是對的。有了無明的熏習,這一念心,在微細的心裡面動,它不寂靜。那麼或者說是無始劫來的名言種子,在裡面動,當然沒有無明這一切種子也都沒有了,也是不即不離的。

淨除業識種現,令其究竟不生也。使令這些名言種子,這些戲論究竟的不生不滅了,那麼就是真如涅槃,本性清淨就恢復過來了。此亦且約三藏義解,這樣解釋也是按照天台宗的三藏教的解釋。蕅益大師他寫東西是寫的很快的,很快的就寫出一部書來,我這麼想這句話就是當時是太快了,三藏教那裡談到這裡的事,沒有談到這種。

若開顯者,真居事外,仍是戲論。若開顯者,就是到了法華經的時候,把這三藏教的道理,把它開顯一下就變成圓教了的話,那個時候就解釋就不一樣了。怎麼解釋呢?就是真居事外,仍是戲論。第一義谛在世俗谛之外,那還是戲論,那還是不對的

,這個意思就是在藏教還有這種嫌疑,藏教就是滅除去世俗谛,才能有第一義谛,那麼就是真居事外的意思。現在說真居事外就是戲論。

即事恆真,乃非戲論。就在生滅流動的緣起事相上,就是第一義谛的不生不滅,這樣的才不是戲論。這當然是深了一點,可是通教也就是這樣意思。

又即空不具,仍是戲論。說雖然即事就是真,不戲論,但是你只是空,而不能在空裡面具一切法,那還是戲論,那還是錯誤。在這個地方,天台智者大師引大品般若經上的話,大品般若經上的確是有這麼一句話,就是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智者大師是根據這句話,來解釋就是一切法空具一切法的意思。諸法都是空無有的,那麼一切法怎麼有的呢?就是這麼有的,這麼解釋,這也是表示空裡面是具一切法的,所謂空就是有,就是這麼意思。

而印順老法師特別地解釋這句話,諸法自性空,所以無所有,所以是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是因緣有,就是有什麼因緣就有什麼法。不是說諸法空如是有,這就是否定智者大師的這個意思,那麼現在這裡面解釋,智者大師的意思就是即空不具,仍是戲論,這還是不對的。當然這個地方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說,你要去看摩诃止觀,因為天台智者大師解釋的和嘉祥大師解釋的不一樣,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中觀論上的一個解釋法,就是青目菩薩的解釋法,頌是龍樹菩薩作的,論是青目寫的,而嘉祥大師綜合三論中的大德的解釋,和智者大師解釋不一樣,你看摩诃止觀可以看得出來。又即空不具,仍是戲論。

中道不空,乃非戲論。藏通二教說世俗谛和第一義谛,就是一個空,一個有。那麼若是在別教和圓教來說呢?這個空和有是邊,另有一個不空不有的第一義谛,那就是中道,這樣說就是三谛了。可是在別教和圓教也說二谛,說二谛裡的那個第一義谛,那個真谛就是中道說的。而藏通二教說的那個空是攝屬在世俗谛裡邊,天台宗是這樣意思。所以說到中道,其實也可以名之為第一義谛。而第一義谛是不空的,是具一切法的,乃非戲論。

又離邊立中,那就是別教了,別教是離開了二邊,另外有個中道,那還是戲論。即邊即中,乃非戲論,就是在世俗谛的有邊,和一切法自性空的空邊,也就是不空的第一義谛。

又對權明實,仍帶戲論。對權明實,天台宗的意思。華嚴經還有個別教,有圓教,對別明圓。像般若經,方等經也還是有些藏通別的方便,般若經是帶通邊二權理說圓教的。方等經是帶藏通別說圓教,那都是對權明實,那還是戲論。

開權顯實那就是法華經了,所謂的藏通別都是圓教。無麤非妙,藏通別都是麤,也都是第一義谛的妙了,乃非戲論。

又說權說實,說本說,也都是戲論,那就是荒草未曾除,這樣意思。觀心若起,本俱絕,乃非戲論,就是你自己修行見到第一義谛了,那才不是戲論。

又唯貴默然,墮絕言見,說是指貴重默然的不可思議,絕言,你若執著這一點仍是屬於戲論。知四句皆不可說,你知道有也不可說,無也不可說,亦有亦無非無非無,都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有斷惑證真的因緣,也可以說有也可以說空,也可以說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都可以說。說與不說,性自平等,諸法本性,是無差別的,不作二解,不作一解也,不作平等解,不作亦一亦二解,不作非一非二解,乃非戲論也。就是沒有取著心,怎麼樣都是對的。你有取著心怎麼都是不對的。

以上正宗分竟,下邊就是流通分了。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這是第三科流通分,裡邊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勸修流通,第二證決流通,第三斷疑流通,第四囑付流通。現在是第一科勸修流通,佛慈悲勸我們用功修行,這就是流通。

諸功德,第一汝等比丘,於諸功德。諸功德,指什麼說的呢?指正宗分中共世間法要三種對治功德,及不共世間法要八種大人功德,指這兩部分的法要說的。第一部分是共世間法要,有三種對治的功德。第一個是對治邪業法要,第二是對治止苦法要,第三是對治煩惱法要。就是對治惑業苦的法門,這三種對治功德,判為共世間法要,這是約所對治的惑業苦,是屬於世間法,所以就名之為共世間法要。若是按照能對治的戒定慧來說呢,也應該說是通於出世間的,只是約一部分的大意作這樣的分判。及不共世間的法要,就是後邊已經說過了的八種大人的功德,就是已經成就聖道的大人,他們常這樣用心修習的,所以是屬於大人的修行法門,指這兩部分叫做於諸功德。

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常當一心怎麼講呢?是依第一義心而修也,就是佛告訴汝等比丘對於前面說的這兩種法門,應該安住在第一義谛,安住在離一切相的無分別心裡面,去修諸功德的修這些世出世間的法要,應該這樣修行的。

捨諸放逸,如離怨賊者,遠離一心相違行也。這是遠離與第一義心相違的那種修行,與第一義心相違的,那就是我們用取著心行於世俗谛的境界,我們在色聲香味觸上面,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色受想行識的這一切法上面取著分別,那就與第一義心相違了。這樣說捨諸放逸,就是我們有一念取著心,就是放逸了,那就是第一義相違了。如離怨賊,用這樣的字來形容我們的心,若在世俗谛活動的時候,就像來了有怨的賊。這可見是念念要與第一義谛相應,這樣去修行的時候,對治邪業、對治止苦、對治煩惱都可以成功了。說是捨諸放逸,如離怨賊者,遠離一心相違行也。這說是天親菩薩的解釋,他能夠深知道佛的這句話的著落點,這句話這樣解釋,真是解釋的好。

所說利益,皆已究竟者。底下說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這句話,這是什麼意思呢?是無限劑大悲,於法無遺吝也。無限劑這個劑,在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上,就是那個齊沒有那個利刀,當然這兩個是通的,這句話說是所說利益,皆已究竟這個話呢,就是佛那個大悲心為眾生所演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來利益眾生的這件事,皆已圓滿了。但是天親菩薩解釋說無限劑大悲,佛的大悲心是沒有邊際的,不是說這人對我好,我就對慈悲,那人對我不好,就不慈悲,沒有這個分別。於法無遺吝也,對於能解脫眾生惑業苦的這些法門,佛是沒有吝惜心的,說是保留一點,沒有這件事,所以能夠無量無邊為眾生演說。但是到所有度眾生的因緣結了,圓滿了,入涅槃了,當然這也就算是一個限際。

此中雲何修,謂宜勤而行之也。底下汝等但當勤而行之,就是佛那個無邊的大悲心現在雖然是要入涅槃了,以後不為眾生說法了,但是為眾生說的佛法已經無量無邊,足可以應用了。何處修。

此中雲何修,怎麼樣來修行呢?謂宜勤而行之也,就是比丘佛教徒應該是在第一義心裡面,精進的去修行,應該這麼修行。

何處修,在什麼地點呢?謂山間、空澤、樹下、閒處靜室也。在這些地方修行,或者在山裡面,空澤應該說是就在水邊,在樹下,山林樹下,在空閒的地方,沒有喧鬧的地方,或者是寂靜的房子裡面也好,就在這地方修行。

何所修呢?謂念所受法也。何所修,你修什麼法門呢?念所受法,就是憶念你從經論裡面,從師長所秉受的法門,依據那個法門去修行,就是念所受法,勿令忘失。

何故修,謂勿令忘失也,為什麼原因要修行呢?就是把第一義谛,在自己的清淨心裡面現出來,就是為這件事修行,這樣子呢,勿令忘失,不要令第一義谛失掉了,常與第一義谛相應的意思。無令忘失是這樣意思。

以何方便修,用什麼為權方便,用什麼方法來修行呢?謂常當自勉,精進修之也。你常當自勉精進為方便為修行,常要自己努力,精進不要懈怠這麼修行。雪峰禅師他說了一句話,相續也大難,說這禅師開悟了,他能夠用功修行,但是你能夠把你開悟的境界,相續不斷下去,不容易。相續也大難不容易。所以這裡佛告訴我們要自勉,要常當自勉,精進修之,常要自己努力,勉勵自己,勉強自己一點,要這樣子才可以。

若未入真實,皆名空死。這底下是解釋無為空死這個話,空死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來到佛法裡面修行聖道,結果到最後臨死的時候,一無所成,沒成就,什麼都沒成就,那就是這一生是白死,徒生徒死,白死掉一回,沒有所得,無所得,沒有成就,無為空死。可是這裡邊,如果是自己努力修行,從外凡來到內凡,由內凡來到見道,就看這個文的意思,常當一心,捨諸放逸也,就是應該要見道,最低限度要得初果,如果你沒有得到初果,那就是空死了,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是要要求的要高一點,假設若只是由外凡來到內凡,還沒有能見道,那麼在這裡說那就是空死了。可是能達到內凡,實在也是不錯了。

若得少為足,後必有悔,如果一個人修行得到一點功德,有多少成就,但是不是很多,到那時候就滿足了,那樣子就不努力修行了,後必有悔,那麼以後你會後悔。其實你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嘛,所以就不努力,不努力以後就後悔。悔何及哉,後悔也來不及了。

約滅惡拔苦,喻如良醫。底下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這一個譬喻,是約滅惡拔苦說的,滅除去虛妄分別的苦惱,滅除去這種惡法,除掉了種種的苦惱,就像良醫能治病痛。

約生善與樂,喻如善導。約修行人能成就戒定慧,成就了戒定慧的善法,心裡面就會有安樂。去除掉了貪瞋癡,那麼就會滅除一切惡法,那麼這就叫做喻如善導。善知識他能夠領導,能教導我們在善道上往來,修學善法得大功德,這樣意思。服與不服,非醫生的過失。聞之不行,那也不是善知識的過失。約生善與樂,喻如善導。

佛不負眾生,眾多負佛耳。佛就像大醫生似的,佛就像善導似的,教導我們努力修行,演說了很多很多的微妙法門,所以佛對我們沒有什麼對不住,佛沒有辜負我們。眾生多負佛耳,但是眾生的懈怠、業障,學了佛法而沒有什麼成就,那是辜負了佛的大慈悲心了。可不悲夫,前邊是勸修流通。勸我們努力的修行。

現在第二科證決流通,這個證決流通就是引佛作證,證明來決除去一切疑惑這樣意思。或者說是自己修行有了大的成就,於所證法中,決定沒有疑惑,決斷了一切的疑惑,這是證決流通。

汝等若於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 。眾無疑故。時阿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谛不可令異。佛說苦谛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余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谛中。決定無疑。

如來一代教法,義理雖多,四谛攝盡。佛這一代成道以後到涅槃,這一代之中所說的教法裡邊,教法是對證法說的。就是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谛,那是離言說相,為了覺悟眾生,用語言、文字善巧的安立,來覺悟眾生,那是屬於教法。在教法裡面所表達的義理,雖然是很多,苦集滅道的四谛也就包括盡了。

以苦集二谛,攝盡世間的因果。世間上的苦,是世間的果,世間的集,這個集是世間的因。這個苦是世間的果,世間的果,就是色受想行識。但說苦是果呢,這是佛的一個評判,佛的大慈悲、智能,評判世間的果報只是苦而已。攝盡了世間的因和世間的果。

滅道二谛,攝盡出世因果。滅是出世間的果,就是滅除了惑業苦,無為清淨的境界是果。道呢?就是戒定慧的道,是出世間的因。

故於四谛懷疑,則一切法鹹皆有疑。所以一個人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谛,心裡面有疑惑的話,那他對於一切的佛法,就完全都有疑問了。

苟於四谛無疑,則一切法皆得無疑,所以垂滅殷勤三唱,深顯除四谛外更無余法也。所以前面這一段文就是佛臨涅槃的時候,要入滅的時候,殷勤三唱,不只是一次乃至於三次的宣唱,來問大眾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深顯除四谛外,就是深深的顯示出來。

(此中漏一大段)

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既然是佛為我們說的佛法,你自己修行得大利益也好,去用這樣的佛法利益眾生也好,這些法都具足圓滿了,便可依之修道,你可以依據這樣的法門去修道。

至於會必有離,自是世法應爾。聚會在一起,雖然是很快樂,但是一定要分離,這是一切世間的因緣法,一定是要這樣子的。且我久住,於汝無益。佛若是要久住世間,佛也有這種能力,但是久住於汝無益,也沒有什麼好處。何用悲感為哉,何須要悲痛呢,不需要,這是第一段段義。

二從應可度者,至得度因緣。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這一段是說什麼呢。即斷電光見道之疑,這裡有什麼疑惑呢,謂有疑曰,佛住世時,聞說即皆得度,那樣是他們有大善根,能見佛,聽佛說法,就能得解脫了。佛若滅度以後呢,見道無繇,滅度以後,我們見不到佛了,我們怎麼樣能夠聞法見道呢?沒有這種因繇了。故今釋曰,所應度者,我已度訖。佛說眾生裡邊善根成熟了,應該得到佛的度化得解脫。我已度訖,已經度化了。縱未度者,皆已為作得度因緣,縱然還有人沒得到解脫,這些人我已經為他們准備了得度的因緣。因緣若到,勿愁不見道也。就是有佛法流傳世間,這就是得度的因緣,因緣若到了,勿愁不見道,你不必擔心他不見道,這是把這一段疑惑解除了。

三自今以後至而滅也,底下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這一段即斷滅度何疾之疑,滅度為什麼那麼快呢?應該久住世間嘛,這是所作已辦的阿羅漢的感覺。底下說既弟子展轉行之,則因分住持不壞,就是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就是佛所說的教法流傳在世間,世間的弟子在學習,弟子變成師父了,又教授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後來又變成師父了,又教授他的弟子。展轉的修習,這樣子說這就叫因分住持不壞。就是修因,修戒定慧的因,不斷的住持下去,它這個佛法不會斷滅,教法不斷滅,那麼這是因分住持不壞,也就是常在的意思。

住持這兩個字怎麼講呢?佛法存在世間叫做住。持是什麼呢?就是保持,保持原來樣不變,這就是住持。這個話的意思,是世間上人的智慧,今天這幾十年內是這樣子,過幾十年就變了,就是發展了更好了,或者是向後退,倒退什麼的。但是現在佛的意思不那麼說,你能保持原樣就好了,不用再發展。那麼意思就是佛說的法,已經到了圓滿的境界了,不可能有更圓滿的佛法。佛的智慧所說的佛法,就是到了圓滿了,我們佛教徒應該相信這一點。佛的大智慧說的佛法就是那樣子,我們能學習保持原樣已經很難了,我們凡夫的智慧怎麼能和佛的智慧相比。所以住持這兩個字,我實在不會講,而我這樣解釋從哪來的呢?從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來的,看印順老法師的講記上來的。住持不壞,佛的法能夠不變樣,繼續地保持下去,不壞,這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佛的教法,它有殊勝的力量,我們從在這上面起聞思修,就能得聖道,所以只要保持不變就夠了,所以它不壞,不要壞就好了。

既法身常在不滅,則果分住持不壞。法身常住不壞,這什麼說的呢?這可以分兩個意思說,一個意思就是我們佛教徒,依據佛沒有變質的佛法,我們能修這個四念處,修各式各樣的佛法,修行得成聖道,見道,證悟了不生不滅的法身了,不生不滅的法身是常住不去,而永久也不會壞的,既法身常在不滅。教法應該說是無常的,我們

說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那麼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就是住世一萬二千年,以後就沒有了,沒有了,那當然不能說它是永久存在,不能那麼說。但是我們依據無常的教法,你能夠修學成就了五分法身的時候,那就是永久常住不滅,所以叫做法身常在不滅。

則果分住持不壞,那麼法身常在不滅,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結果,果的這一部分,它是永久住持而不破壞的。這是約弟子說的,約佛的弟子說。若約佛本身說,約那些阿羅漢說,他們入無余涅槃,只是他們的肉身化成灰了,但是他們的五分法身,也是常住不壞的。那麼在大乘佛法來說,那麼就是法身,也就是法身常在不滅,則果分住持不壞。

因果俱常,因也是常住,果也是常住。何雲疾滅,你怎麼能說是世尊滅度,雲何疾哉,我沒有入滅度呀,是這樣意思。但在阿含經裡邊的確是有這件事,可是在阿小乘的佛教學者,好像是忘記了這件事似的,就是認為佛和這些阿羅漢,都入無余涅槃以後,灰身泯智,再也不能有感應了。

然此仍對權機,故且說五分法身為常住耳,這就是方便的根性的人,就說五分法身常住的。若入實者,若是入於大乘佛法真實的說法呢,應化亦常,不但佛的法身,報身常住,佛的應化也是常,就是相續常住。

靈山一會,俨然未散,靈鹫山的法會,或者說法華經,或者說般若經,那還是很莊嚴的在那裡,沒有散會,還繼續的在說法。非欺我也,這種說法不是欺我,是真實不虛的。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這是第三科重說有為無常相,有為法是不長久的,是勸我們修厭離心,努力用功得解脫,早求解脫的意思。是故當知,世皆無常。底下文有二意,從初至無堅牢者,世實危脆,無堅牢者,這是正明無常觀門,這是說無常的。當知世皆無常,世間上不管是山河大地也好,色受想行識的正報也好,都是要變化的。會必有離,聚會在一起,一定是要分離,不能常在一起。勿懷憂惱,不要因為佛入涅槃了就憂惱。世相如是,世間法就是這樣子。當勤精進,早求解脫。當勤精進的修學三解脫門也,就是修四念處,早早的求得解脫惑業苦的生死,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正明無常的觀門,用無常的道理來修行,要生厭離心。

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以智慧明,滅諸癡暗,就是用四念處,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明,滅諸癡暗,滅除去我我所的執著。這我我所就是癡暗,沒有我而執著有我,那就是愚癡黑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們這色受想行識,前面以智慧明,滅諸癡暗是修無我觀。這底下,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是修法空觀,這色受想行識都是有時間性的,它是危脆,很容易破壞的。一切都是沒有真實性,都是無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無堅牢就是無自性的意思,修法空觀。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這樣意思。

從我今得滅以下,是引已作證。應該是己,不是已。引己作證,就是引佛自己的事情來作證明,世實危脆,無堅牢者,都是無常的,這個意思。佛妙色身,等真法性,無量功德莊嚴顯現,而雲是罪惡物,喻以惡病怨賊者,示同凡夫,令警省耳。說我今得滅,佛自己說我現在是滅除去,放棄了這個身體入於涅槃,放棄這個身體如除惡病,就像人有病,把惡病除掉似的。這樣的惡病,就譬喻這個身體,佛用惡病來譬喻他的身體,這樣的來厭棄這個身體。此是應捨之身,這個身體應該棄捨,這個罪惡的東西,假名之為身體,它這個身體是沒在老病死生死的大海裡邊,沉沒在大海裡頭,那是一個苦惱的境界。

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哪裡說有智能人若是滅除了罪惡之物,滅除了它,就像殺死了怨賊似的而不歡喜呢?都會歡喜的。

佛用那麼樣高貴的身體,佛妙色身,像等真法性那樣子,無量功德嚴顯現,而雲是罪惡物,喻以惡病怨賊者。示同凡夫,令警省耳,這是佛示現同於凡夫,佛那麼高貴的身體,清淨的身體,佛還這麼樣說,那麼我們不是那樣的身體,我們應該怎麼譬喻呢?所以令警省耳,叫我們警覺,要省悟,不要愛著這個身體,要趕快的修行來解脫它,這樣意思。

這是斷疑流通竟,第四是囑付流通。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這是囑付流通。佛說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這和前面的意思一樣。常當一心,就是第一義谛的相應心,由這個心精進的尋求出離生死的解脫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世間。動不動法,欲界都是動,都是變動的。色界無色界天,也是變動,但是他們有禅定,就稱之為不動,這樣意思。這些法呢,皆是敗壞不安之相,它們都是一定要敗壞的,都是要為無常破壞的,都不是一個安定的事情,沒有安相的。

汝等且止,勿得復語。這地方也是勸我們還是生厭離心,不要愛著。可是呢,一切世間動不動法,都是敗壞不安的相,但是佛弟子修學的無漏的戒定慧是常住,在小乘佛法裡面還有這樣意思。汝等且止,勿得復語,你們現在就是有什麼話也不要說了,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了,滅度的時間,佛是在中夜滅度,這中夜要過了,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常當一心,是囑令住於實慧,是囑付叫我們佛教徒,我們這一念心,要安住在真實的智慧上面,真實的智就能契證第一義谛,能見真理,所以安住在實慧,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谛的意思。勤求出道,這句話呢是囑令方便修習。那麼方便修習,這句話怎麼講呢?以實慧難得,故勸令精進以修之也。因為真實的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不是容易成就的,所以勸我們要精進的去修行才可以的。欲界是動法,色無色界是不動法,雖有動靜之殊,總屬無常無我,色界無色界還有欲界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我的,不可不思出離也。

勿得復語這句話,是勸止三業,成就寂滅無我法器。汝等且止,勿得復語,不只是不要說話,是勸止三業,身業也好,語業意業也好都要寂靜下來,成就寂滅無我法器。這表示什麼呢?身體也是離一切相的,口意也是離一切相的,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谛上面了,那麼勸止三業,是這樣意思。就算是我們還沒能辦到,但是這個法性之理,本來是這樣子,所以成就一切眾生,本來是成就寂滅無我法器的,這個本來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修行就可以成就,這個意思,是表示我們都有這個希望,是載道之器。

時將欲過,是示當歸滅。這表示佛祖要入第一義谛去了。不離中道以為究竟,佛是在世的時候,雖然行住坐臥,雖然說話,他心還是與第一義谛相應,是究竟圓滿的。現在表示要入涅槃,還是不離中道以為究竟。最後教誨,這句話是正顯遺訓。前面這一部經是佛臨涅槃的時候遺留的教訓,住持法中最勝最要,佛所說一切教法裡邊,遺教經是最殊勝,是最重要的。嗚呼,末後殷勤,悲心極矣,為弟子者,宜何如镂骨銘肝也。要把佛這個遺訓,刻在骨頭上,記在肝裡面去,這表示一定不要忘記了佛的遺教,要努力修行。

這遺教經,我們只是這樣讀這個文,好像不是太難懂。但是若讀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那會感覺到那不是容易懂的,所以我們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也可以看一看天親菩薩的遺教經論,就會知道這個遺教,佛遺教經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了。

 

 

上一篇:潘宗光教授:佛教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道德“軟實力”的重大意義
下一篇:潘宗光教授:潘宗光教授談佛教與科學(訪談實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