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楞嚴說約引語(陸西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說約引語

  淮海參佛弟子蘊空居士陸西星長庚述

  幽谷朽生。素無前識。因師覺悟。學讀蕊編。晚討竺墳。刳心健相。質成魯诰。自信同源。竊以。虞傳精一。孔絕四母。子思指實相於未發。曾子以定慮易止觀。與彼轲書知性知天萬物備我之說。儒門宗旨。何異西來。乃缁衣之流。專為密藏。始自左於吾儒。互有诤論。豈其然乎。談性術者多矣。未提正印俱落下骖。或有羊亡於塞讀。踵垂於葛籐。戲論相持。卑當勿論。君子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得其宗。一言而終。奚俟喋聒哉。夫庖丁解牛。未嘗肯綮。騞然委土。善刀而藏之。斯了義之三昧也。是目也。剪去枝葉。直露本根。會筆受之旨趣。獨取衷於環師。間嘗載之毫楮。以醒健忘。而一二同志。謂宜方便初機。請公剞劂。夫芹羹背[暻-京+恭]。野人之恆服。斯之用享。亦澹乎其無味哉。然人人各足。肯自承當。則取之無禁。至約在我。而言說可以盡捐。如來有所說法。不予欲無言。知者不言也。此無說之說。約中之至約者。三教聖人。曾二語哉。

  萬歷丙申獻歲元日

  刻楞嚴述旨.楞伽句義通說二經題辭

  往不佞。釋褐時。筮仕揚之與化。則聞興邑有畸士。曰陸長庚氏者。譚性命之學。而歸極於仙禅於道。若有聞者。已而絕意進取。入山著書。寫其所得。始為南華副墨。則會合三家。而各極其趣。好事者業已付之剞劂。海內多歆艷之。家世儒術。或勸之卒業。公車而竟弗卒業也。長庚質敏而好學。或蚤夜以思歆。然有會於心。則起而授簡。其所領悟。有人不及知。而彼獨知之者。然非於世售奇也。感遇師資。身面言說。所見異故。所得當自別耳。夫大道無岐。殊途合轍。分為仙釋。始與吾儒。聖人之教。間有異同。不知出世用世之法。未始不相成也。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震旦之旨。不異西來。苟有見於同。即釋即儒。亦佛亦仙。但混濫則茫無適從。分別則疲勞神識。深造而實詣之。則觸處洞然。隨其所入。故長庚於二氏之旨。少以儒術文之。更覺圓融洞徹。方便初機。接引來學。非小補也。夫人之生也。莫不各正性命兼善。而並修之。則玄之又玄。眾妙出焉。故溟涬無光之先。宇宙可以在手。二五妙合之後。萬化可以生身。長庚蓋屢言之。然非長庚氏之私言也。不佞蓋深味乎其旨。所謂三家之學。一體共倫。非推附而紐合之也。長庚作方壺外史。千萬余言。於彼契論經歌藏之盡矣。是刻為楞嚴述旨。楞伽句義通說。則迦譯也。述旨以宗古德。通說以為童蒙。皆如禅之要典。既又各於篇端。分章說約。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用心亦良苦哉。庚子杪冬。遠會京邸。以質新得。不佞分浼淮揚二守刻之。郡齋以公同志。蓋長庚遲莫之年。已耄期矣。莫逆之交。睽限南北。又得親見。其利益之及人。亦一大快也。

  萬歷辛丑二月朔旦貞明道人中州對泉李戴仁夫題於端揆公署

  楞嚴經述旨題辭

  楞嚴述旨。述覺皇之旨。重宣其義。而說之也。既有說矣。復重宣之。得無贅乎。曰覺皇邈矣。其說吾不得而聞。當其祗園結集之時。記於阿難。則阿難之楞嚴也。譯之天竺。則般剌密谛之楞嚴也。再譯之烏苌。則彌伽釋迦之楞嚴也。傳之震旦。筆受於平章房公。則平章房公之楞嚴也。皆述也。番梵之語。诘以曲。震旦之文。明以簡。今其言。則如尚書。所謂王若曰。雲爾已矣。若曰。亦述也。述則何俟於重宣曰。將以自便也。說是經者眾矣。類以己見。離經而說之。辭愈煩。而意愈晦。夫客浮於主。則傅不勝咻。況郢書而燕說之乎。經者徑也。循其文而徑人之得旨。斯已。不佞嘗謂。釋經之法。如攜兒入市。十步一顧。猶恐失之。若荒度海。覽兒去遠矣。且夫多言晦道。多聞溺心。以十證一。不如罕譬之喻也。子曰。予欲無言辭達而已矣。易則易知。簡則易了。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覺皇之意。讵不然哉。大禹之行水也。行所無事而已矣。梓人之樹木也亦然。故剪其煩。則枝干條達。疏其壅。則脈絡川流。又不觀庖丁之解牛乎。尋其肯綮。則游刃自利。吾宣楞嚴之義。而重說之。用以自便。而海內達尊。及以同志。謂當公之人人。以請印正。勉就剞劂。或謂。某章句腐儒素無前識。妄倚門牆。窺我室家之好。不亦淺乎。夫夫也。是大我慢。彼自以知識為善耶。不知吾無所知識之不為不善也。若乃騁雄辯。競機鋒。多其訊言。適滋語病。師心自用。轉益無明。安則為之。不復與語。

  萬歷二十九年歲次辛丑夏五月八十二翁淮海陸西星庚書於潞河舟中

 

上一篇:文珠法師:無邊願力的菩賢菩薩
下一篇:聖嚴法師: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一門深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