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楞嚴經說約 第十卷空字集(陸西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卷空字集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連上虛字集)  修羅趣(此雲非天。福力等天。而無天行。為多嗔故)

  欲證菩提。要除三惑。三惑不盡。落於魔道。魔有四種。鬼道以護法力。從卵而生。鬼趣所攝。天道降德墜貶。從胎而生。又有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帝釋爭權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別有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冗□。旦游虛空。暮歸水宿。因濕氣生。畜趣所攝。凡此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轉。皆由隨順殺盜淫故。若能反此。則既不以有業而沉鬼倫。又不以無業而升天趣。無有無無。二無亦滅。則輪回之性不起。而真如之性常寂矣。故欲斷妄輪。須修正定。

  詳辨魔境品第二十九

  陰魔

  天魔

  心魔

  見魔

  前法既終。當機無問。佛復自說真止觀中微細魔事。乃最後深慈。佛言學人修禅飾定。與菩薩羅漢吻合無間。故能銷殒虛空。振裂魔界。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魉妖。精於三昧時。鹹來惱汝。但彼在塵勞。汝居妙覺。覺悟無惑。雖有神力。無奈汝何。凡汝禅那成就破亂。皆由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一破色陰現境(其目有十)

  色陰所由。蓋因父母與己。三妄交結。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學人修觀。銷落諸念。定力雖爾。而色陰未破。如明目處暗。是為色陰。區宇盡則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是則能超劫濁。(最初一念。空見不分。名為劫濁)現境有十。一者身能出礙。二者體拾蛲蛔。三者空聞密義。四者默現佛境。五者空成寶色。六者暗室如晝。七者身無所覺。八者見能洞觀。九者夜或隔見。十者漸發魔事。此名善境。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漸歇。若作聖解。即墮群邪。

  二破受陰現境

  受陰無體。但虛有所明。故曰虛明。妄想以為其本。色陰破盡。內外虛融。見諸佛心。如鏡現像。清淨虛凝。了無形礙。雖具妙體。而未能運用。如魇魅人。是為受陰。區宇盡則魇咎已歇。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是則能超見濁。(見濁妄起見覺。淚擾湛性)從此漸發魔事。現境有十。一者抑伏生悲。以招悲魔。二者感激生勇。以招狂魔。三者慧劣自失。枯渴沉憶而招憶魔。四者慧力過定。亡失恆審。招易足魔。五者新證未獲。心生艱險。招憂愁魔。六者身體輕安。無慧自持。招喜樂魔。七者見勝生慢。招我慢魔。八者得少為足。招輕清魔。九者執空撥無。招彼空魔。十者綿味發愛。招欲愛魔。眾生頑迷。逢此因緣。茫不自識。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三破想陰現境(其目有十)

  想陰者。融通妄想。以為其本。受陰破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雖無別知而言有章次。是為想陰。區宇盡則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死生。首尾圓照。是人則能超煩惱濁。(憶識誦習。發知現塵)漸發魔事。現境有十。一者貪求善巧。天魔得便。附人說法。遭其迷惑。又或怪鬼成魔。附體惱亂。好言某佛出世。劫火刀兵。二者心愛游蕩。天魔得便。現身化佛。魃鬼附體。好言諸佛應世。三者精思契理。天魔得便。說法開悟。魅鬼附言。佛有大小先後真假男女。菩薩亦然。四者貪求辯拆。天魔得便。附言見在。即佛無別淨居。亦無金色身相。魇鬼附體。好言穢染。以為真淨。五者貪求冥感。天魔得便。化現聖賢。前世知識。厲鬼附體。好言過去因緣佛陀處所。六者貪求靜谧。天魔得便。說法令人各知本業。大力鬼魔附體。好言未然禍福。七者貪求宿命。天魔得便。附言詭異符箓。山林川岳。鬼神附體。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八者想愛神力。天魔得便。變現神異。撮火履冰。透垣越牖。山海諸精。附體擾亂。好言神通自在。九者想愛深空。天魔得便。依空變現。年老精靈附體擾亂。撥無因果。一死永滅。十者想愛長壽。天魔得便。飛精附人。倏忽變易。瞬息萬裡。魔眷附體。食吸精氣。厭足生心。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四破行陰禅那狂解(其目有十)

  此後更詳。蓋以禅理精密。必須辯晰。使無迷惑。

  行陰者。念慮之微。陳陳不斷。新新不住。有如瀑布流泉。是謂幽隱妄想。彼善男子想陰盡者。夢想俱無。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但見幽隱之中。熠熠清擾。是謂行陰盡。則擾習消滅。歸於元澄。如波澄為水。無復遷流。超眾生濁。(生滅不停。業運常遷。曰眾生濁)由此凝明正心。魔不得便。故已後無復魔事。惟是修禅失趣。狂解妄計。能失正知。墮落外道。其目有十。 

  一於圓元中計本末無因

  二於圓常中計四偏常

  三於自他中計四顛倒

  四於分位中計四有邊

  五於知見中生矯亂虛論

  六於行相續中因計後有

  七於陰相滅中因計後無

  八於存滅中而計八非

  九於後無中計七斷滅

  十於後有中計五涅槃

  圓元者。於同生基中。見已動元也。(動元即行元)既見有。此遂以一切眾生生滅皆圓。於此不復進窮識陰。止以眼根功德。見彼八萬劫中眾生業流灣環。八萬劫外寂無所見。遂謂本自無因。又八萬劫中。人則生人。鳥則生烏。烏本來黑。鹄本來白。無復遷改。若我本來不成佛。雲何更能成佛。是末亦無因也。如斯計度。是為斷見。

  何謂圓常。圓常者。執彼圓元。以為常道。以修習心境二法。故知眾生二萬劫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如循連環。本無散失。此撥生滅而計常也。又計地水火風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眾生生滅鹹有恆體。此存生滅而計常也。又計心意識中本性恆常。眾生依之循環不失。此認識神而計常也。又計想陰已盡。更無生滅想心。流止運轉。理中自然成不生滅。不知行陰即生滅元。是依想滅而計常也。如斯計度。落於常見。

  又於自他計四顛倒。一者妄立神我。凝明不動。為有常性。眾生於我中。自生自死。真無常性。此由自他而分計者也。二者離自本心。遍觀國土。見劫壞處。為無常種性。劫不壞處。為究竟常性。此離心觀土而分計者也。三者觀於心精密運。能起生滅。其不壞者。名為常性。一切生死。從我流出者。名無常性。此以一性而分二計者也。四者以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滅盡。無有為無常性。此又於彼四陰而起分計者也。此皆亡失正知。惑菩提性。墮落外道。

  又於分位中。生計度者。墜於四有邊性論。一者三際分位。計過未為有邊。計見在為無邊。二者見聞分位。觀八萬劫前。寂無見聞者為無邊。有眾生處為有邊。三者彼我分位。計我偏知得無邊性。而曾不知彼之知性如我遍否。則我為無邊。彼但為有邊。四者生滅分位。窮行陰空。昔有今無。半生半滅。內根外器。一切皆然。生為有邊。滅為無邊。此皆窮道失趣。展轉妄計。禅那狂解。謬迷若此。

  又於知見中。起四種顛倒。生不死矯亂遍計虛論。外道計天為不死。語不矯亂。方生此天。凡有問者。不敢實答。恐成矯亂。佛言。此之妄計虛論。真矯亂也。其目有四。一者觀化迷理而成矯亂。謂觀萬化。常變生滅增減有無。遂生。異解。為言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一切問時。互語矯亂。二者觀於滅處。見互互無。執口答無。而成矯亂。三者觀於生處。見各各有。執口答是。而成矯亂。四者觀境有無。其心內亂。兩可其辭混濫應答。而成矯亂。是皆中無所主。妄計虛論。

  又於行相續中。而計後有。以為生滅滅生。相續不絕。發心顛倒。而計雲色是我。雲我有色。雲色屬我。雲我在色。如是循環。色受想行有十六相。妄計死後復有。又或旁計煩惱菩提。畢竟循環不相凌奪。是皆於無盡流中。妄起意見。

  又於除滅色受想中。發心顛倒。計死後無。言色受與想既已滅盡。無復連綴。陰性消散。死後雲何更有諸相。因約四陰現在因亡。後來果滅。因果合論而成八相。死後俱無。從此旁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

  又於存滅中。計八俱非行陰存是有相也。色受想滅是無相也。存者終盡。則雖有非有。滅前曾有。則雖無非無。四陰雙計。共成八非。由此旁計諸行一切俱非。死後昏瞢。無可道故。

  又於後後無。訃七斷滅因。行陰念念滅處妄計。設生人天七處。後皆斷滅。七處謂欲界人天二處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及無色也。窮盡七際。皆現前消滅。滅已無復。

  又於後後有處。計五涅槃。或以欲界悟圓明理。遂以欲界為轉依處。或以初禅離憂。二禅離苦。三禅極樂。四禅極捨。即轉依涅槃。不知諸天皆屬有漏。非無為果。非究竟處。如上十種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是謂心魔。自起深孽。眾生不知。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五破識陰禅那狂解(其目有十)

  識者狂覺影明。原無自體。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修三摩者。行陰已盡。於涅槃天。將大明悟。行滅識見。深達十方十。二種類依正二報。皆識所變。以獲其同。以定慧力。消磨六門。使六用不隔。通鄰互用。如吠琉璃。內外明徹。此識陰盡也。是人則超命濁。於中復有狂解十種(吠琉璃寶。能隔山見物)。

  一立真常因成外道種

  二計我生彼成遍圓種

  三計彼生我成倒圓種

  四計物各有情成倒知種

  五崇水事火成顛化種

  六計永滅依成斷滅種(永滅依外道之涅槃也)

  七貪長固身成妄延種

  八留欲固命成天魔種

  九證滅自休成纏空種

  十存覺立證成不化圓種

  夫識由行流。行空則識還元矣。已滅生滅。而尚依識元。故於寂滅精妙未圓。但消磨六門。使其根合隔開。互用清淨。亦與十方諸類。覺知通淴。同入圓元。亦庶乎歸復圓通之性者。若於所歸。立為真常。因地而生勝解。是人則墮因所因執。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圓通背涅槃。生外道種。

  又以所歸攬為自體。遂執我能生彼。而實不能。是人則墮能非能執。立能為心。成能事果。生遍圓種。

  又以識元我所依歸。翻計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認生起流出之處。為真常無生之體。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是人則墮常非常執。立因依心。成妄計果。名倒圓種。

  又計知體遍圓。因知立解。十方草木各有情識。通淴我知。木死為人。人死為木。未明一體。謬計遍圓。是人則墮知無知執。計圓知心。成虛謬果。生倒知種。

  又以根互用中。得其隨順。計一切法。水火風土。清淨光明。周流成就。皆能圓化。吾身四大。皆彼所屬。勤心崇事。冀生勝果。是人則墮生無生執。立妄求因。求妄冀果。生顛化種。

  又於圓明中。計明中虛。破滅群化。歸永寂依。不知其非。是人則墮歸無歸執。圓虛無心。成空亡果。生斷滅種。

  又於圓常中。將謂色身同彼精圓。固身長住。是人則墮貪非貪執。立固妄因。趣長勞果。生妄延種(勞謂苦心修煉。勤勞不休)。

  又以識為命元。互通三際。識陰若盡。化命亦無。便於定中。化諸欲境。卻留塵勞。不令銷盡。欲證真常。而不知其非。是人則墮真無真執。發邪思因。立熾塵果。生天魔種。

  又明眾生受命元由。以生滅由識。精粗由業。故依四谛分別。以苦集為粗偽。以滅道為精真。居滅即休。更不前進。是人則墮定性聲聞。圓精應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得少為足。證於偏真。生纏空種。

  又於圓融清淨覺明。研為深妙。立為果證。而不前進。是人則墮定性辟支。圓覺淴為因心。成湛明之滯果。生覺圓明。不化圓種。如是十種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修三摩者。識心已盡。諸根互用。於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干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最後請益品第三十

  阿難問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並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佛答五陰妄本。色陰者。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凡汝色身。先因父母妄想。汝心非想。則不能於想中傳命。如想酢口水。想高足酸。良由體因妄結。故能與妄通倫。命以想傳。正謂是爾。受陰者。如前所說臨高妄想。能令汝體實受酸澀。則汝現前逆順二境。本皆虛妄。亦能令汝色身。實受損益。故曰虛明妄想以為其本。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虛實不倫。而能相使想融之也。心生虛像。形能作成。心形異用而能相應。想通之也。至於寤寐搖變。能使心逐境生境隨心變。想為之也。是故想者。融通妄想。以為其本。化理密移。日夜相代而不自知。此若非汝。雲何體遷。此必汝真。汝何無覺。是故行者幽隱妄想。以為其本。又汝以精真湛不搖處。認為恆常。若實精真。不容妄習。今汝能藏昔記。一見不忘。即妄習也。則此精湛不搖之中。念念受熏。納種在識。容妄多矣。當知湛非真湛。特幽潛沉匿而不自覺。譬彼急流之水。望若恬靜。但以急不見流。非無流也。此真憶想之元。容妄之體。故曰。識者罔象虛無。以為其本。直須破盡識陰。消磨六門。使妄習無寄。然後習性可滅。是五受陰者。五妄想成。本無有界。由妄相因。色不自色。因空有色。惟色與空。成色邊際。離不自離。因觸有離。惟觸與離。是受邊際。忘不自忘。因記有忘。惟記與忘。是想邊際。滅不自滅。因生有滅。惟滅與生。成行邊際。湛不自湛。因行不流逸。性入元澄。合乎湛了。成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孤山曰。生則由內造外。從細至粗。如著衣然。故迷理有識。乃至有色。滅則由外至內。從粗至細。如脫衣然。故悟理色盡。乃至識盡。

  楞嚴說約(終)

 

上一篇:其它法師:和諧社會談覺之教育(釋隆迅)
下一篇:慧門禅師:清淨的心一閃即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