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俱捨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二(賈曾)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俱捨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二 

  賢。謂賢和。聖謂聖正。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總明道體性。二明道所證谛。三約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體性者。論雲。如是已說煩惱等斷。於九勝位。得遍知名。然斷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雲何。頌曰。

  已說煩惱斷  由見谛修故
  見道唯無漏  修道通二種 

  釋曰。前已廣說諸煩惱斷。由見谛道及修道故。於中見道唯是無漏。修道通二種 謂有漏無漏也。十五心位。見道速能治三界故 於四谛下。一剎那中。頓斷九品見所斷故。非有漏道有此堪能。故唯無漏。

  從此第二。明道所證谛。就中分二。一明四谛。二明二谛。就明四谛中分二。一正明四谛。二別顯苦谛。且第一明四谛者。論雲。如向所言。由見谛故 此所見谛。其相雲何。頌曰。

  谛四名已說  謂苦集滅道
  彼自體亦然  次第隨現觀 

  釋曰。谛四名已說者。謂界品。初雲無漏謂道谛。此說道谛也。擇滅謂離系。此說滅谛也。及苦集世間。此說苦集谛也。次第列者。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問今此品。列四谛。與彼界品所說體有何異耶。答頌言彼自體亦然。謂顯體同彼故。說亦然聲。問四谛次第。何緣如是。答頌言次第隨現觀現觀者。見道也。謂現觀位先所觀者。便在先說。問何緣現觀。次第必然。答謂暖等。加行位。如是觀故。問何緣加行位。如是觀耶。答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苦惱因。最初觀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集谛。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滅谛。次復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道谛。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愈。後求良藥。故良醫經雲。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第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如已觀地蹤馬奔馳。言現觀者。應知此目現等覺義。謂現前覺觀谛境也。問何故經中說為聖谛。答聖見四谛。無顛倒故。名為聖谛。故有頌曰 聖者說是樂(滅谛涅槃) 非聖說為苦(外道謂涅槃為苦也) 聖者說為苦(有漏也) 非聖說是樂(言有漏樂)。

  從此第二。別明苦谛。論雲。唯受一分(五受中苦受也)。是苦自體。所余並非。如何可言諸有漏行皆是苦谛。頌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應一切
  可意非可意  余有漏行法 

  釋曰。苦由三苦合者。標也。苦谛由三苦合名為苦谛。一苦苦性。謂苦受。生時苦。住時苦。名苦苦也 二壞苦性。謂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名壞苦也 三行苦性。謂不苦不樂受。由行成苦。眾緣造作故。無常性故。名行苦也。如所應一切者。一切有漏。如其所應。與三苦合。皆名苦谛。一可意有漏法。與壞苦合。名為苦也。二不可意。有漏法。與苦苦合。名為苦也。三余有漏法。與行苦合。名為苦也 謂除可意不可意。外名余有漏應知。此中說可意。名壞苦。說不可意。名苦苦者。且約別論。理實可意。及不可意。皆名行苦。無常性故。故一切行。行苦故苦。行苦微細。唯聖觀見。故經部師。鸠摩羅多頌曰 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覺 若置眼睛上 為損及不安 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緣是行苦)故諸愚夫。於無間獄。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以有頂蘊是行苦故。問若諸法中。亦許有樂。何緣但說苦為聖谛。答薩婆多宗中。有一類釋。由樂少故。如置綠豆烏豆聚中。以少從多。名烏豆聚。誰有智者。瀝水洗癰。有少樂生。計癰為樂 經部祖師。以頌釋言。能為苦因故。能集眾苦故。有苦希彼故。說樂亦名苦 婆娑正義解雲。理實應言。諸有及樂。體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言苦。為谛非樂 又依經部宗及大眾部等。定無實樂。受唯是苦 愚夫顛倒妄謂之樂。故世尊言。汝應以苦觀於樂受 薩婆多宗言。樂實有。佛言以苦觀樂受者。意顯樂受。有二種性。一有樂性。依自相門。自性樂故。二有苦性。謂依異相門。亦是無常變壞法故 故言以苦觀樂受者。依行苦及壞苦說。非苦苦也。故有頌曰。諸佛正遍覺。知諸行無常(行苦)及有為變壞(壞苦)故說受皆苦 於前兩說。論主評雲。對法諸師。言實有樂。此言應理 又薩婆多宗。苦集一物因果分二。即苦谛體為因義邊。亦名集谛 若依經部宗。唯說貪愛。為集谛體。以經唯說貪愛為集故 薩婆多雲。經就勝故。說愛為集。理實一切。皆是集谛。故薄伽梵。伽陀中說。業愛及無明為因。招後行令諸有相續。名補特伽羅 此頌既言業與無明為因招果。故知非唯愛為集谛。

  從此第二明二谛。論雲。谛有二種。一世俗谛。二勝義谛。如是二谛其相雲何。頌曰。

  彼覺破更無  慧折余亦爾
  如瓶水世俗  異此名勝義 

  釋曰。彼覺破便無者。若彼物覺。物破便無。名世俗谛。如瓶被破瓶覺則無。如衣被破衣覺亦無。故瓶衣等名世俗谛。慧折余亦爾者。謂若有物以慧折余。彼覺則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分折色香味觸時。水覺則無。如折火亦爾。火覺則無。故此水火。名世俗谛。如瓶水世俗者。如瓶世俗屬初句也。如水世俗。屬第二句也。然此瓶水。未被折時。假立此名。稱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谛。異此名勝義者。異此瓶水。名勝義谛。如青色等。碎至極微。色覺常在。及慧折味等。乃至極微。味覺常在。及慧分折受等四蘊。至一剎那。彼覺常在。故彼色等。名勝義谛。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谛 依經部說。如無漏智及此後得世間正智。所取諸法。名勝義谛。除此已外。余智取法。名世俗谛。

  從此大文第三。約聖道辨人。就中分三。一明聖道加行。二約三道辨人。三明諸道差別。就明加行中。復分為二。一總標。二廣明。此下第一。總標加行者。論雲。已辨諸谛。應說雲何方便勤修。趣見谛道。頌曰。

  將趣見谛道  應住戒勤修
  聞思修所成  謂名俱義境 

  釋曰。將趣見谛道。應先住戒。然後勤修聞思修慧 因聞思修。所成慧故。慧名所成。依聞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問三慧何別。答聞所成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所成慧。緣名及義。未全捨文而觀義故。頌言俱者。謂名義也。修所成慧。唯緣義境。已能捨文而觀義故。

  從此第二。廣明加行。就中分四。一明身器清淨。二明五停心位。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此下第一明身器清淨。論雲。諸有欲於修精勤學者。如何淨身器。令修速成。頌曰。

  具身心遠離  無不足大欲
  謂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無
  治相違界三  無漏無貪性
  四聖種亦爾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後業  為治四愛生
  我所我事欲  暫息永除故 

  釋曰。身器清淨略由三因。一身心遠離。二喜足少欲。三住四聖種。具身心遠離者。身遠離者。離相雜住。心遠離者。離不善尋 無不足大欲者。第二因也。無不足者。喜足也。無大欲者。少欲也。前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問無不足無大欲。此之二無。差別雲何。答頌言謂已得未得多求名所無。謂已得衣等。更多希求。名不喜足。是喜足所無也。若未得衣等。更多希求。名為大欲。是少欲所無也。治相違者。此明喜足少欲。與此不喜足大欲相違也 界三者。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無漏者。通九地。所治二種唯在欲界 無漏無貪性者。喜足少欲。亦通無漏。無貪為體。所治二種。以貪為性。四聖種亦爾者。釋第三因也。能生眾聖。故名聖種。四聖種體。亦是無貪。同前喜等。故言亦爾前三唯喜足者。一衣服喜足聖種。二飲食喜足聖種。三臥具喜足聖種。四樂斷樂修聖種。謂樂斷煩惱。樂修聖道也。問第四聖種。既非喜足。如何亦用無貪為體。答以能棄捨欲貪有貪故。此第四亦無貪性。問何須立此四聖種耶。答頌言三生具後業。前三聖種。助道生具。最後聖種。助道事業。以諸弟子捨俗生具及俗事業。世尊哀愍。立此助聖道生具事業。令修行者。解脫非久也。問何故安立如此二事。答頌言為治四愛生。一衣服愛。二飲食愛。三臥具愛。四有無有愛。治四愛故。立四聖種。我所我事。欲暫息永除故者。此更異釋。我所事欲者。衣服等三。此上起貪心。名我所事欲也。我事欲者。謂身也。身上起貪。名我事欲。為佛意欲令諸弟子。暫息我所事欲。故立前三聖種。永除我所及我事欲。故立第四聖種。

  從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就中有二。一總標。二別釋。且總標者。論雲。如是已說修所依器。由何門故。能正入修。頌曰。

  入修要二門  不淨觀息念
  貪尋增上者  如次第應修 

  釋曰。正入修門要者有二。一不淨觀能治貪欲。二持息念能除亂尋。

  從此第二別釋。就中分二。一釋不淨觀。二釋持息念。就不淨觀中。復分為二。一明行相。二諸門分別。且初明行相者。論雲。此中先應辨不淨觀。如是觀相雲何。頌曰。

  為通治四貪  且辨觀骨鎖
  廣至海復略  名初習業位
  除足至頭半  名為已熟修
  系心在眉間  名超作意位 

  釋曰。修不淨觀。正為治貪。貪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緣青瘀等。修不淨觀。治顯色貪。緣蟲食等。治形色貪。緣蟲蛆等。治妙觸貪。緣屍不動。治供奉貪 若緣骨鎖。修不淨觀。通治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故。今應且辨修骨鎖觀。此唯勝解作意相應 言勝解者。假想觀也。謂於色中。作不淨殊勝解也。此不淨觀。少分緣故。不斷煩惱。夫斷惑者。要須遍緣故也。但能伏貪。令不現行 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位。二已熟修位。三超作意位。修不淨觀。應先系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余。隨所樂處。安止其心。心得住已。依勝解力。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觀第二。漸次一房一寺乃至遍地。以海為邊。骨鎖充滿 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白骨。齊此漸略。不淨觀成。名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惟半骨。齊此轉略。名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頭半骨。系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名超作意位 論雲。有不淨觀。有所緣少非自在少。應作四句 作意已熟。所緣自身。名為第一句。作意熟故。非自在少。所緣一身故名所緣少 作意未熟。所緣至海。名第二句。作意未熟。是自在少。所緣至海。故非所緣少 作意已熟。所緣至海。為第三句。自在所緣。俱非少也 作意未熟。所緣自身。為第四句。自在所緣。二俱少也。

  從此第二諸門分別。論雲。此不淨觀何性(一問)。依幾地(二問)。緣何境(三問)。何處生(四問)。何行相(五問)。緣何世(六問)。為有漏為無漏(七問)。為離染得。為加行得(八問)。頌曰。

  無貪性十地  緣欲色人生
  亦淨自世緣  有漏通二得 

  釋曰。無貪性者。答初問也。謂不淨觀。無貪為體。十地者。答第二問。通依十地。謂四根本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 言四近分者。謂四禅各有近分也 緣欲色者。答第三問。唯緣欲界顯形色 人生者。答第四問。唯在人趣生。除北俱盧。以天趣中。無有青瘀等。故無此觀 不淨者。答第五問。以不淨為行相 自生緣者。答第六問。若在過去。緣過去世。若在現在。緣現在世。若在未來。緣未來世。名自世緣。若不生法。通緣三世。有漏者。答第七問。既是假想觀。故唯有漏。通二得者。答第八問。通離染得及加行得。若曾修得。有離染得。曾未得者。有加行得。

  從此第二。別釋持息念。就中分二。一明念差別。二明息差別。且釋念差別者。論雲。說不淨觀相差別。已次應辨持息念。此差別相雲何。頌曰。

  息念慧五地  緣風依欲身
  二得實外無  有六謂數等 

  釋曰。此有八門。息念慧者。第一出體門。此之息念。以慧為體。息即是風。念持息故名為息念。體雖是慧。而名念者。由念力持。慧於境中。得分明故。經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雲遣來。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此雲遣去。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五地者。第二依地門。謂依初禅近分。及二三禅近分。並中間欲界。此念唯與捨受相應故。在近分中間欲界。非余地也。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持尋 故唯捨受 緣風者。第三境界門。此定緣風 依欲身者。第四依身門。唯依欲界人天趣身。除北俱盧 二得者。第五辨得門。通離染得及加行得 實者。第六作意門。此與真實作意。相應非假想也 外無者。第七簡邪門。佛教方修。外道無有。以諸外道無說者故。自不能覺微細法故 數等者。第八辨相門。此相差別。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者謂系心。緣出入息。從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離此三失。是名正數。中間錯亂。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 隨謂系心。緣出入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止謂系念。唯在鼻端。或於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謂觀察此息風。已並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心所法。具觀五蘊。以為境界。轉謂移轉。轉息風覺。乃至世第一法位。淨謂勝進。入見道位等。乃至盡智等。為攝六相故。說頌曰 持息念應知 有六種異相 謂數隨止觀 轉淨相差別。

  從此第二明息差別。論雲。息相差別雲何應知。頌曰。

  入出息隨身  依二差別轉
  情數非執受  等流非下緣 

  釋曰。此有六門。入出息隨身者。第一依身門。謂息隨身。以息是身一分攝故 依二差別轉者。次第二依息門。身心名二。息依身心轉也。要具四緣。息方得轉。一息所依地。謂欲界初二三禅。名有息地也。二風道通。謂口鼻也。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粗心現前 前三名身差別。後一名心差別。生無色界。四緣俱阙。若羯剌藍。頞部昙。閉屍。健南。四位唯有粗心及息地。阙余二緣。及在欲界初二三禅。入二無心定。唯有三緣。阙粗心一也 若在欲界等。入第四定。唯有二緣。阙粗心及毛孔開。以第四定極淳厚故。引彼大種。遍滿身中。毛孔不開也 若身生第四定。有風道通。謂口鼻也。及容有粗心。謂起下地威儀。通果心也。阙余二緣。此上諸位。隨阙一緣。息皆不轉故。論雲。謂要身中(息所依也)。有諸孔隙(孔是風道通。隙是毛孔開也)。入出息地。粗心現前(第四緣也)。息於爾時。方得轉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時。息最先入(謂息先無故也)。入第四定等。及後死時。息最後出(息新斷故)情數者。第三依情門。息是有情數攝。身一分故。非執受者。第四非執受門。息非執受。不與根合故。等流者。第五五類門。息是等流性。同類因生故。非下緣者。第六息觀門。息唯自上地心之所緣。非下地心緣上地息。如身生欲界。起欲界心。自地心也。起上初二三禅心。緣欲界息者。上地心也。若初禅息。唯三地緣。第二禅息。通二地緣。第三禅息。唯自地緣。若生下地。無上息故。又生上地。起下地心。非是緣息心。故下地心。不緣上地息也。如生初禅。起欲界心。唯是通果。然此通果。唯緣欲界所變化事 若生上二禅等。起初禅等心。通威儀通果。威儀唯緣初禅身業。通果亦唯緣初禅變化。故起下地心。而不能緣上地息也。

 

上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11 緣起的流轉門
下一篇:體方法師:解脫之道講記 b12 緣起的還滅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