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祥法師:對發心出家居士開示 三 發心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發心(三)

發心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二〇〇五年為發心居士開示系列

◎妙祥法師講述

時間: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初六

地點:遼寧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聽眾:道場內男居士約三十多人

●發心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我主要告訴大家要盡心盡力。

第二個問題:在發心階段應注意哪些問題?

剛才我已把它講了,大家已大體知道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發心階段,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一點就是依教奉行。因為我們終歸是個凡夫,剛發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麼去做,還有很多的習氣和毛病。有時互相要產生抵觸,自己的知見可能勝於別人。那我們該怎麼去做,怎麼樣才能達到把這種發心堅持到底,特別注意的就是要依教奉行,這是個無價之寶。

什麼叫“依教奉行”?也就是放下你的執著,也就是無我。只有依教奉行,在滿心不願意的情況下,我們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甚至胸腔裡生滿了嗔恨、煩躁,以致要爆炸了,但是我們如果能夠按照依教奉行這種做法去做,努力去做,它馬上就被抑制住,逐漸地被化成清涼。第一次抑制住了,第二次就起得不大了,第三次,內心可能逐漸就平了。所以說,這個依教奉行是修行中最好的一付藥。

過去我在五台山時,那裡的小米有很多沙子,山西地區的米有些比較好,但大部分沙子很多,多到什麼程度呢?有時候吃一碗飯,能剩一個碗底的沙子,有這麼多的沙子。每天做飯前淘一遍,這個沙子根本就淘不淨。那天大家在一起談論這個問題,這個沙子怎麼辦?因為淘一次米大約得一個多小時。吃飯人多,有時候一百多人,多的時候三百多人,要喝早粥,這個沙子是很多的。那時候沙米是我沙,討論這個問題時,其中有一個師父就說了:“這個得沙兩遍。”兩遍,從時間來講,就來不及了,他就說了:“那你不會早起一點,你一點鐘起來。”他毫不負責任地告訴我一點鐘起床去沙米。當時我的工作量已經有一定程度了,他又說出這麼一句話。而說出這話的人,他並不是寺院的一個主要的負責人,只是一個老人,就是在寺院的時間長。

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裡也有斗爭,該做不該做?還沒等我想呢,他就接著說:“依教奉行。”他替我把這話說了。因為他看我平時的行為都是按照依教奉行去做,雖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知道我平時以依教奉行來約束自己。我現在想起來還挺奇怪,當他說出這句話時,我的念馬上就轉過來了。以後就是按照他的說法,一兩點鐘起來,要去沙米,每天都是這樣。有時候晚上九、十點鐘才休息,凌晨一點鐘起來去沙米,最後成了整個寺院起來最早的人。是依教奉行使我獲得了這一段的考驗,所以說非常好。(編者注:沙米:此處“沙”音shà,通過搖動,使米裡的沙子等集中,然後清除出去。)

依教奉行,不光是師父們和負責管我們的人說的話,我們要依教奉行;就是和我們平等,甚至比我們低下的人,我們都要依教奉行;甚至一個小孩說的話,我們也要依教奉行。這個依教奉行是無價之寶,所以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要依教奉行。

另外,發心階段應該注意的是少說話,多努力。我們因為剛發心,有很多習性,有時在理論上有我們自己的追求,喜歡要自己的面子,特別是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表達出來,不喜歡受委屈,所以我們有時候就講得多。當你講得多的時候,實際上也就形成了知見。知見一立的時候,你的無明已經成立了。過不長時間,就要發火了,就要發脾氣。為什麼我們的脾氣會生起來?就是我們說得太多,我們的理論太多。所以說,理論出來了,無明也就出來了。本來是無我的,我們卻樹立了一個標准,用這個標准來卡一切事物。也就是說,用有相的去衡量無為,這是一種顛倒。顛倒的東西必然要受顛倒的果報,所以無明就要生起。

所以我們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少講話,這也是很重要的。當然,有問題發生時一定要自己反復思量。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來完成,不要依靠別人。若依靠別人,當你真正依靠的時候,它就會倒了。平時說“我依靠得挺好”,那是你還沒真正依靠,等你真正依靠的時候,它就倒了。為什麼?因為他不真實,倒是必然的。只有依靠我們自己才是真實的。

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要不貪、不占,要無私,要肯幫助大家,特別是在利的面前要謙讓。比如一張床,是上下鋪,當讓你選擇的時候,你應該把下鋪讓給別人,自己選擇不好的;當不讓你選擇的時候,別人給你好的,你應該謙虛,讓給別人;當別人給你壞的時候,應該歡喜地接受。

在發心階段,最注意的就是和大家和合,要忍辱。我們這裡是幾位居士住一個房間,每個人從外邊來到這,都有他的習性。比如這個屋住了五個人,這五個人有幾個可能沒洗腳,甚至渾身有一些氣味等等,我們應該歡喜地接受。有的人就不干了:“這誰弄的味這麼大!”你首先就提出毛病,就失去了這個機會。那是無價之寶,本來是甘露,那就是在對治你心裡的貪嗔癡和你的淫欲心。但你不認識,認為這是誰帶來的臭氣。所以說,我們在修行中有很多的時候會失去機會。有的人可能到現在還認為自己有理呢,“那還行了?這屋裡叫他搞得這麼臭哄哄的,這哪行啊,我呆都呆不下去,連呼吸都不行了。”你看著是腳臭,其實那比你的淫欲心不知道香多少,你那種心是砒霜,這種臭味才是良藥呢!所以說,我們有時候不認識寶貝。

以前在五台山,我和大家住在一起,那時候休息的位置,我兩側的人是一個褥子寬,我是半個褥子寬,而且兩邊褥子都壓在我的褥子上面,他們要是不疊褥子,我的褥子都疊不上。在這中間我只能側身躺,而在炕上腰的位置正好有個大包,能有碗那麼大。而我這前方呢,人家拿個皮包把腦袋那塊擋住了,那位置只能放下一個腦袋,再多一點活動余地都很少,鼻子得對著那個皮包,貼著皮包。但我生起的是歡喜心,“好,這個機會很難得。”

後來其他人看到我的地方小,而且沒有怨言,正好別的地方有床位騰出來,他們叫我上那去,我不去。他們以為我謙虛,實際上不是謙虛,我覺著這是無價之寶,我不能捨去,我多睡一天,多得一天福報。就這樣,堅持了許多天。後來裡屋又騰出來單獨的床,非讓我進去不可。我真不想進去,真心實意的不想進去,但他們就認為我謙虛,強迫我進去,一致同意我進去。最後沒辦法,進去了。但是我知道,如果不進去,我會獲得更多益處。進去後,自己占一個床,慢心馬上就生起來了,“啊,你看我這多好修行,我有一個好床。”我跟你說,在利益面前不是毒藥就是甘露,所以我們在修行中沒有什麼可選擇的,只有一條路:你想了脫生死,你就別占便宜。你想占便宜,絕對不能了脫生死,天下沒有便宜事情可得的。所以說,在便宜面前、好的面前要謙虛,要謙讓,包括吃、穿、住,都是一樣。當我們有了所謂的工作,狀況好一點的時候,應該隨時要把這個功德捨去。

原先我有個徒弟,也算是我的徒弟吧,大家知道,叫性空。我在五台山的齋堂,那時候是管炒菜。那寺院炒菜不像咱這小鍋,是非常大的鍋,得有咱這四個鍋那麼大,炒菜時得拿大鐵鍬翻,而我的體力有限。每天到做菜的時候性空就來了,就替我翻菜。等翻完菜了,快下殿的時候,當家師就要到齋堂來看一看,要檢查一下,在他檢查之前,性空就悄悄地離開了。原先不知道,以為他就是到時候就走了。每天都那樣,沒有一次故意留下來,或多呆一會兒,讓誰來看一看,而是幫助完了就走。後來我才發現這個秘密。所以說,這個人的品德是非常的高尚,我們在名和利面前要向他學習。有的人就不是這樣,我把粥都煮好了,當家師快來了,他跑到我跟前把鏟子拿過來,在那兒攪和,等當家師走了,他也不攪了。這就是兩種人。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怎麼選擇,怎麼樣去做。在利益面前,絕不能有半分是為自己打算的,哪怕是一口吃的,也不能為自己而自私,要同甘共苦。

那時候每天中午過齋我都吃在最後。為什麼最後吃?因為我有個想法,願所有的眾生都先成佛,我最後成佛。所以不管什麼事情,我都要按照這個去做。應該時時處處都按照這個做,這才行。不是說,等我成佛的時候才這樣做,我現在發完願就完事了,事情是事情,發願是發願,那不行。必須要把願力落實到每一件事情上,哪怕吃一口蘋果、一口飯,都要這樣做的。

有一次,那是九五年,我在本溪,那時正下大雪,我和性空准備到蓋縣去。從居士家出來,冬天嘛,非常冷,我戴個觀音斗(僧人的一種棉帽子),性空沒帶觀音斗,居士也沒有帶帽子,唯獨就我一個人戴了。那時天非常冷,我說:“你們怎麼不戴呢?”他們說:“不冷。”實際上,我已經體驗了,手都凍得不得了。在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是回去給他們取帽子?還是如何?那已經來不及了。怎麼辦?咱們挨凍就一起挨凍得了,所以我就把帽子摘了。他們說:“師父你戴著。”我說:“不戴。”為什麼要講這個事情?就是說,我們不光要有福同享,更要學會有難同當,不是咱保留一個是一個,不是這樣。因為人心就要這樣,我就希望和大家永遠的保持一樣,管它吃虧或是占便宜呢,是不是?

所以說,在發心階段,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你不注意這些,你就保持不了初發心和長遠心,你就不會在僧團裡很好地接受考驗。我們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我們是否是這樣做的。包括一個板凳、一個桌子……絕對不能為自己著想,永遠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我剛才說那時候吃飯吃在最後,吃什麼呢?都是別人吃過的飯,剩下來的飯菜,我從那裡去打飯菜吃。因為那時是我做菜、做飯,那飯菜有時候剩一盆,都是新的,我可以從這裡打。但是外面盆裡有行過的飯菜,攪和得已經非常稀了;菜呢,已經只剩稀湯了。我哪次都是從那裡打,因為這個飯菜沒用完,我不會重新打新的。而在這裡打又得注意什麼問題?有一次,有個師父給我打,他從那稀的裡面給我撈干的,拿個勺子已經撈出來了。我讓他放下,他不放下,後來我把勺接過來了,又給他倒在桶裡,就隨便的撈兩下,不故意去撈干的,但它確實已經沒有幾個菜葉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我打菜,打飯也沒人,因為我這人太不近人情。我寧可為此事而使得沒有人給我打飯,也不允許他們給我搞特殊。雖然在別人來看已經不特殊了,吃在最後面,是剩的,但是這裡還有特殊,應該把它控制到最微小的地步。這都是我們初發心時應該注意的。

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我主要告訴大家要盡心盡力。我以前在發心的過程中,有一天走了很遠的路,身體很疲勞,到一個師父的道場去了。正逢干活,那我就接著干,最後兩個胳膊都抬不起來,還接著干,沒有一鍬停下。說這一鍬我歇一會兒,我停留一會兒,緩解緩解身體,沒有,都是盡心盡力去做。後來這位老師父看著我這樣,他也很感動。只要有口氣,就不能為自己著想,一定要真實。就是這樣,也不見得真實。你能做一時,也不見得能長久地做下去。但是這一時我得做,我得努力。所以說,我們在這個發心階段首先就是要盡心盡力。

另外,在發心階段得注意,就是臉皮要厚,不要怕挨說。在佛法來講,特別是出家後,不是以年齡來論高低,而是以出家的先後來論高低。你今年可能是四十歲、五十歲,或六十歲、七十歲,但出家後,有的師父可能只有十幾歲,他也比你大,因為他出家早。以法為身,不是以年齡。世間人以年齡,在修行上不是這樣。所以批評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忍受批評。這個很重要。

有的人就怕挨說,你若不說我,怎麼都行,你要一說我,我的小脾氣就來了,甚至躲開,或是有其它的想法。你若是這樣的話,就沒人再批評你了,因為你不值得批評,不具備修行人的特點。只有願意挨批評的人,而且歡喜地接受,才具備修行人的特點。那批評往往就是無價之寶,因為你這個人夠格,人家願意幫助你,所以才批評你。如果你不夠格,別人說都不說你,沒有意義。

另外,我這人還有個特點,你越發心,我越說你。發心多,毛病顯現的也多,我對他的要求也越嚴,最後,你可能什麼事兒都做得很好,但是我可能就不講理了。好也不行,好也是壞,別人的責任也是你的責任。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為什麼給你們講?因為有前車之鑒。

有個師父在發心階段曾經就這樣,別人的工作他都積極拼命地做,做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跟我說:“那邊有個事,這個事怎麼處理?”實際上和他一點兒關系也沒有,我說:“你講的這個事怨你。”他說:“怎麼怨我呢?”我說:“這個事你不用跟我說,你應該知道怎麼處理。”他當時就愣了:“和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最後生氣了,愣愣地瞅著我,實在不理解,當天晚上就跑了。跑出去,後來明白一點又回來了。回來以後,後來也出家了,但是終歸沒有在道場站住。為什麼?就是當時的考驗沒有經受住。

就像做手術似的,你有一塊腫瘤,可能在切除腫瘤的時候有疼痛,因為你忍受不了疼痛,就把腫瘤留下了,最後終歸有一天要被腫瘤所害的。所以說要忍受批評,不光是師父的批評,還包括其他師父的批評,其他居士的批評,老的批評,小的批評,甚至外來人的批評。

為什麼叫你尊師重道?因為從師父那開始你能尊重,你才能尊重別人;如果連師父都不尊重,別人就更不用想了。並不是只尊重師父就可以了,而是通過尊重師父,對所有人都要尊重,這是目的。有的人說:“我就見師父尊重,其他的人我才不在乎呢!”那你就沒有尊重師父。尊重師父的目的是讓你對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恭敬心、尊重心,只有這種心才和佛菩薩相應,和無我相應。

在發心階段應該注意,當我們身體有病的時候應該忍受,不能因為病而影響我們的發心,應該作好想。有病,這是我們消業的過程,這是因為我發心了,我的這個腫瘤要拿出去了,在做手術,應該感到歡喜,這樣才行。特別是在有病時,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容易在病中進道,一個是容易在病中退心,所以我們一定要自己調整心態。如果你沒有這種決心,很可能就被騙。

原先從五台山往回走的時候,我那時候就是,胸背疼得比那個腿鋸掉了還疼,五髒六腑都像揪著疼。那時候我們兩個人往前走,他走得快,大步流星;我走得慢,又疼。從山西走到遼寧,用了兩個半月,在此期間,我從來沒有跟他講過一句“我這疼,走不動了”。從來都不跟他講一句苦,不跟他說,你看出來看不出來無所謂。但自己知道:這是個機會,難得的一個消業的機會,也是在得到不斷地治療的機會。果然不假,原先的那種粘連,最後通過長期的走,確實抻開了,以後突然不疼了。那天突然想起來:“哎呀,這怎麼不疼了?”早就不疼了,不知道。疼和不疼已經忘掉了,不疼了也不知道,疼的時候也沒有往深裡想,疼就疼去吧!只有這樣,我們初發心階段才能夠很順利地完成。

第二個問題就講到這裡。

好,今天就講這一個小時。還有很多問題,給大家講多了,就吸收不了。

 

 

上一篇:馮學成居士:漫談《信心銘》 第二講、心地法門的關鍵
下一篇:馮學成居士:漫談《信心銘》 第三講、建立人生的根本道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