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法的博大精深,有八萬四千法門,禅宗、淨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個人學習哪個宗派可能更適合呢?
答:我送你十六個字,來自禅宗三祖僧璨禅師《信心銘》:“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就害怕你選來選去,“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既沒有喜也沒有厭,馬上就明白。所以開宗立派之初,前三代人可能是受益者,第四代之後百分之九十都是受害的,所以我非常討厭宗派這件事。有人問我是禅宗哪一派,還是南傳,我說我這裡只有佛法,最後連佛法都沒有了。所以,就是這十六個字:“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當年天皇道悟禅師,他的徒弟龍潭崇信禅師本來是個賣燒餅的小伙子,每天拿十個燒餅供養天皇道悟禅師,不管生意好壞,買得出賣不出,三年如此,每天都供養。有一天,天皇道悟禅師拿了一個餅還給他,小伙子心想,我的餅供養給你了,你怎麼又給我呢?天皇道悟禅師說:“是呀,你的餅我給你呀!“小伙子回到家裡,睡不著覺了,“我的餅給我呀”,想呀想呀想,第二天找到和尚:“師父我要跟你出家。”“為什麼出家?”“我的餅給我呀,我在哪呀?”開始有問題了。
好,出家,三年啥也沒教,苦苦惱惱的。三年後,他說:“師父,我跟你告別。”“為什麼要走呀?”“看三年了,你啥也沒教我”,“我怎麼沒教你呢?”
“是啊,你又沒有給我講法,又沒有給我授經,什麼都沒有。我來給你磕頭,你就還禮,我給你送飯,你就吃飯,給你遞水,你就喝水……”
“這難道還不是佛法嗎?”
輕描淡寫,原來佛法一切現前呀。但是馬上他又有問題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禮拜就還禮,每個人都是,“為何他不是佛?”天皇道悟回答:“只因他千般計較,萬般思量”。
吃飯的時候千般的計較,睡覺的時候萬般的思量。思、量,總是在琢磨,用輪回的心來想這件事。於是他也不走了,本來包袱都打好了,准備從此行腳,去參禅訪道,結果這回知道師父真有法了,才死心塌地跟著他;後來龍潭崇信禅師度了德山禅師。禅宗講“德山棒,臨濟喝”,禅宗著名的德山禅師,那是很厲害。
所以這個宗派,我是很討厭的,但是有時候人家問我,“你什麼宗派的?”
我說:“臨濟宗的。”
“第多少代傳人?”
“第45代。”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是給誰用的,給那些要用的人用的,不是給你用的,但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
《法華經》中有著名的幾個句子要記得:“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打破了所有的對立,那在藝術上大俗即大雅,大雅即大俗,然後“不壞世間相、世間相常住”。六祖說得更徹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有角嗎?離世覓菩提,胡說八道。三祖僧璨禅師的信心銘非常好,四字壓韻,像千字文,把這個問題解決,修行解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