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教公眾形象的思想內涵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荊三隆
關鍵詞:佛教公眾形象內涵
內容摘要:佛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資源。其弘法利生中關於修身、自然、倫理、自律、處世等是佛教確立社會公眾形象中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對於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都可以起到積極得作用。建立中國佛教普度眾生、施善祛惡、受到社會普遍歡迎的公眾形象是我們教學兩界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佛教教義中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對世界各地區的社會文化生活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發掘佛教寶貴的思想資源,對於促進社會和平安定,對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時保持互諒和睦,在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時圓融會通,做到對待不同價值觀念和信仰觀念時的彼此寬容和相互尊重,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佛教思想是當代社會文明建設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且代有傳承,生生不息。其博大宏贍、系統致密的理論主張,浸潤著人們的心靈。當代中國佛教公眾形象的思想內涵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文僅扼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次:
一、豐富而深刻的修身理論與實踐
作為外來的文化系統,佛教在長期中國化的進程中,不僅形成了完整的修身理論,展示了廣闊的理論空間,同時又構成了一整套獨特的修身方式,對中國歷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行為方式以及社會大眾的文化心理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成為知行兼備、定慧雙運的實踐和體驗。其修身理論是以修“心”為出發點的,一切修行方法都要落到對治“妄心”上。“心常調暢第一安樂”(《實相般若波羅蜜經》),認為人如果心平氣和,就如傍臨一泓清泉,自然會覺得身心清爽,從而知妄除幻。修身要修心,即不斷修悟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看法,這反映的是佛教對於人的基本認識。其對治妄心的實證,把人的思維推向了極為精巧的階段,對人的理念、思辯、心理探究的貢獻難以估量。在物質主義至上觀念日益凸顯的今天,面對紛擾的現實世界,如何化解內心沖突、祛除煩憂、培養健全的人格,佛教反省自心、反觀內照、探索對治妄心形態的思維方式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這也正是佛教獨特的意蘊所在。近幾年來,中國佛教的許多寺廟都緊密結合當代社會人心浮躁、心理疾患層出不窮的現實,舉辦了許多有益於佛教公眾社會文化活動。例如,廣東從2004年起,組織省內10個市的18個重點寺院開展了以“傳承禅宗優秀文化,共建和諧美好社會”為主題的廣東禅宗歷史文化長廊系列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歷時達8個月之久,為建立廣東佛教公眾形象做出了積極的嘗試,此外,許多佛寺都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夏令營活動,如深圳的弘法寺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四百多位青年俊傑參加了此項活動。其間交流思想,教學兩界共同開展心靈對話。筆者巧遇機緣,參加了其中一次活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河北的柏林寺,也開展了此項活動,有廣泛的社會影響。這些活動都為建立佛教良好的公眾形象做出了表率。
二、萬物融攝,眾生平等的自然觀
佛教的生態環保理論不僅是完整系統的,而且有著十分豐富的生態實踐。佛教自然觀的理論基礎是緣起論,即一切現象形態都是由因緣合和而成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因緣法,此生故彼生,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融合、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即融攝一切,人們如果傷及自然界中的生命和一切事物,最終都會傷及自身。所以佛教教義中的不殺生就體現了尊重生命的精神,這與我們今天提倡保護環境、尊崇自然、保持生態平衡的主張不謀而合,與當代環境保護學說中的系統性理論、整體論學說是一致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佛教自然觀指導下的實踐效果,既有歷史的貢獻,還有現實的示范性作用。華夏大地,幾乎所有的佛教文化場所,都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都是環境優雅、景色怡人的人文和自然景觀。這是千百年來,佛教四眾精心呵護的結果,這既是對佛教獨有的生命理念及其自然觀最有說服力的诠解,也是佛教生態實踐的最好證明。
三、對人生倫理的價值判斷
對於現實社會有一整套“俗谛”的理論,論出世“真谛”並無礙於理性面對客觀的人生和社會。佛教面對現實世界,仍有其系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只是更具理想信念,更超然於物外。佛家倫理的突出特點在於:把人生倫理的善惡與業力果報、因果輪回學說緊密結合,以業報、輪回來闡發倫理,以達到施善行、除惡業、斷輪回的清澄之境。其中蘊涵著更為廣闊的倫理觀念,諸如“三世兩重”因果,具有當代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人際倫理意義,有代際即前代、當代、後代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從而把人際倫理納入到一個極為寬廣的時空坐標中來加以審視。可見佛教不僅要求協調和處理好人際關系,還要求代際公平,當代人不能以資源、環境的破壞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要給後代一個平等發展的空間。佛教主張一切生靈的平等,把道德關懷的對象從社會延伸到自然領域,從而達到人與自然、人與自然界的生靈和諧相處。在關注生命、珍惜生命的同時形成了倫理的價值判斷,這對當代倫理建設無疑具有可資借鑒的認識價值。
四、自我完善的行為自律與實踐
自律是佛教經典“三藏”中“律藏”學說中的組成部分。佛陀制定的各種戒律,不僅使自律成為佛教戒、定、慧“三學”中的戒學理論,而且是全體佛教信眾行為的律條,是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因此,佛門的行為自律,是把完整的學說與人生具體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的,成為信者必持的宗教實踐。
佛律為出家人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行為規范,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別從行為(身)、言論(口)、思想(意)三個方面進行了規范,從基本教理到衣食坐臥都有詳備的規定以及對犯者相應的處罰。這種嚴格的制約,對於世俗的社會和人生無疑是矗立了一面理性主義的大旗。四律(《十誦》、《四方》、《僧祗》、《五分》)表明了人對於自身所具有的改造、約束和完善的本質力量,這是人類文明史上一份厚重的文化遺產。如YIN戒、殺戒、盜戒、妄語戒,是佛家四條根本大戒,以後制訂的一切戒律,都是由此發展而來的,如果違反了這些戒律,就會被逐出佛門。漢傳大乘佛教,還形成了專門以精研和傳持戒律的宗派——律宗。佛教的行為自律,雖是建立在宗教的道德准則上的,同時也符合現實社會中人們揚善懲惡的願望,四大戒也同樣是社會倫理道德中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五、為人處世與交際往來
在為人處事、交際往來上,佛家的觀念大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世俗社會的往來,二是佛教內部各僧團、寺院、教派乃至不同國家佛教機構之間的聯絡。其特點在於:佛教的交際觀念,首先是建立在否定等級貴賤思想基礎之上的,主張人皆平等,鮮有君臣等級、禮法刑治的主張,從而更能深谙世事、體察人心。在與人相處方面,《佛所行贊?卷一》中從各方面顯示了佛陀的為人之道。主張以慈悲心對一切人,即使在與自己有怨仇的人相處時也要“以德降怨敵”,即以德報怨,用道德感化人。而且要“軟語而教敕,矜施以財物”,度化人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要以物質利益去引誘。要做到“成人饒益事,遭難不遺棄”,從而進入“捐棄世榮利,進步隨我來”的境地。佛門善於將義理寓於人情之中,引導人們擺脫世俗名利的約束,走向清澄,這種理趣往往體現出精巧、細致的特征。在處世上,面對世事的紛擾,人們對功名利祿、酒色財氣的追逐,佛家選取了“捨”與“施”的態度,“錢財非常寶,宜應速施為”,“世利皆有盡,聖利永無窮”,“唯念貪嫉苦,慈心欲令安”。(《佛所行贊?卷三》)認為金錢、財富應當盡快地產生效益,為社會服務。人們所追求物質的利益,會隨著生命的逝去而消失,而對精神價值的追尋卻會代有傳承。
總之,佛教慈悲喜捨、普渡眾生的教義和情懷,在千百的流傳和演變中,已經成為民族精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當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寶貴文化遺產。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對於我們妥善解決環境污染、能源緊張、貧富差距、地區爭端和教派沖突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都具有積極意義。佛教平等無際、揚善止惡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全人類一切善良人們的普遍願望,對於協調不同信仰、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方面人們的利益關系,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正,都是有益的思想資源。進一步挖掘佛家豐富的文化資源,開掘佛教公眾形象有價值的思想內涵和踐行方式,有極其廣闊的發展空間。以此為主題,把“人間佛教”的思想融匯其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思路,是應當引起高度關注的佛教文化形象,同時也可以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是把理論和實踐、現實和未來緊密結合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們應該共同踐行的佛教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