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蔣維喬居士:因是子靜坐法續篇 第二章 正修止觀工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章  正修止觀工夫

第一節  修  止

止者入坐時止息妄念也。修止之法有三。

㈠系緣止。系者,心有所系也。心中起念時,必有所依附之事物,謂之緣。吾人心之所緣,忽甲忽乙忽丙忽丁剎那不停,謂之攀緣。今則系此心念於一處,令不散亂,譬如以鎖系猿猴,故名系緣止。至其方法,則有五種。(甲)系心頂上,言坐時專注其心念於頭頂也。此可治昏沉之病。然行之若久,則有頭暈之患,只可於昏沉時,偶一用之。(乙)系心發際。發黑肉白,於此交際之處,專注其心,心易停住。然久則眼好上視,或眩暈而見黃赤等顏色,亦不宜恆用。(丙)系心鼻端。此法可覺悟出息入息,來無所從,去無所之,刻刻不停,了無常相。吾人生命之表現,即此呼吸出入之息,既知息無常,可了知生命亦無常。然此法亦不宜恆用,有使血液上行之患。(丁)系心臍下。此法較為穩妥,故自來多用之。今試一言其理,蓋吾人心念,專注於身之何處,血液亦隨之而集注於此,此生理上之定則也。系心於頂及發際鼻端,有頭暈及見黃赤顏色血逆之病者,即頭部充血所致。可見血液應使下降,方無患害。此系心臍間,所以為較妥之法,且能治各種疾病,亦不外此理。(戊)系心於地。此法將心念專注於座下之地,不但使氣血隨心下降,且能使吾之心念,超出於軀殼之外,亦頗適宜,然初學之人,毫無依傍,不能安心,故禅家亦不恆用。

㈡制心止。制心者,隨其心念起處,制之使不流動也。習系緣止後,稍稍純熟,即當修制心止。是由粗入細之法。蓋所謂心者,若細言之,則有心王心所種種之名詞。然若就現在專談用功之便利而簡單言之,即將心字看作胡思亂想之心亦可也。今所言制心止者,制之之法,即是隨吾人心念起處,斷其攀緣以制止之,心若能靜,則不須制,是即修制心止。然有意制心,心既是一個妄念,制又是一個妄念,以妄制妄,其妄益增。譬如家有盜賊進門,主人起而與之抵抗,未必能勝,反或被害,倘端坐室中目注盜賊,毫不為動,則盜賊莫測所以,勢必逡巡退出。故余常用一種簡便方法,於入坐時,先將身心一切放下,然後回光返照,於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間,看清念頭所起之處,一直照下,不令自甲緣乙。於是此妄念自然銷落,而達於無念之境。念頭再起,即再用此法。余久習之,極有效驗,此猶目注盜賊,令其逡巡自退也。

㈢體真止。此法更較制心止為細。前二法為修止之方便,此法乃真正之修止。又制心止可破系緣止,體真止可破制心止,是由淺入深,由粗入細之工夫。體是體會,真是真實。細細體會心中所念一切事事物物皆是虛妄,了無實在,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無依無著。妄想顛倒毋須有意制之,自然止息。是名體真止。至於修體真止之法,當於坐時先返觀余身自幼而壯而老而死,刻刻變遷,剎那剎那不得停住。倘吾身有一毫實在者當有停住,今實無法可使之住,可知吾身全是因緣假合假散。又返觀余心,念念遷流。過去之念已謝,現在之念不停,未來之念未至,究竟可執著哪一念為我之心耶。如是於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周遍求之,了不可得。既不可得,則無復有心,無心則無生,又何有滅。吾人自覺有妄心生滅者,皆是虛妄顛倒,有此迷惑。久久純熟,其心得住,自然能止,止無所止,方為體真止也。此所言者,乃專言用功之方法耳。若據實而論,則吾人此身,乃是煩惱業識為因,父母為緣,因緣湊合而成者也。又唯心之外,別無境界。所謂一切唯心是也。

第二節  修  觀

觀是觀察,內而身心,外而山河大地,皆當一一觀察之。而以回光返照為修持之主旨。今因對治三毒,為說三種觀法。對治者,吾人應自己觀察貪瞋癡三毒,何者偏多,即對此病而修觀法以治之也。

㈠淫欲多者應修不淨觀。試思吾身受胎,無非父母精血污穢不淨之物,和合而成。胎之地位,在母腹腸髒糞穢之處。出胎以後,得此不淨之身。從頭至足,自外至內,不淨之物,充滿其中。外則兩眼兩耳兩鼻孔及口大小便,共計九竅,無時不流臭液。遍身毛孔,發散汗垢。內察髒腑,膿血尿屎種種不淨。及其死也,不久腐爛,奇臭難聞。如是男觀女身如一革囊,外形雖美,內實滿貯糞臭。女觀男身,亦應如是。久久觀察,淫欲自減。是為對治淫欲修不淨觀。

㈡瞋恚多者應修慈悲觀。當念我與眾生,本皆平等,有何彼此分別。慈者,推己及人,與以快樂也。若我身心,願得種種快樂,如寒時得衣,饑時得食,勞倦時得休息之類。應發慈心,推廣此等快樂,及於我之親愛。修習既久,應推及疏遠之人,更進而推及向所怨憎之人。怨親平等,了無分別,方謂大慈。悲者,悲憫眾生種種苦惱,我為拔除之也。亦對親疏怨憎了無分別,方謂大悲。如此常常觀察,瞋恚之病自然消除。是為對治瞋恚修慈悲觀。

㈢愚癡者應修因緣觀。愚癡即無明三毒之中,最難破除。故亦得謂前二法為修觀之便,此法是真正之修觀。世間一切事事物物,皆從內因外緣而生。如種子為因,水土時節為緣,因緣湊合,種能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即不能生芽以至生實。無水土,種子亦不能生芽生實。時節未到,種子亦不能生芽以至生實。然種子決不念我能生芽,芽亦不念我從種子生,水土亦不言我能令種子生芽以至生實,時節亦不言我能令種子生芽以至生實。可見凡物之生,了無自性。若有自性即應永久常住,不應因緣湊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死。我身亦然,前生之業為因,父母為緣,因緣湊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死,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剎那剎那,不得稍住。如是常常觀察,自能豁破愚癡,發生智慧。是為對治愚癡修因緣觀。

以上止觀二法,在文字上記述之便利,自不得一一羅列。至於實際修持,則愈簡單愈妙。宜就各人性之所近,擇一法修之,或多取幾法試之。察其何法與我相宜,則抱定一法,恆久行之,不必改變。此應注意者也。

第三節  止觀雙修

前文所述止觀方法,雖似有區別,然不過修持時,一心之運用方向,或偏於止,或偏於觀耳。實則念念歸一為止,了了分明為觀。止時決不能離觀,觀時決不能離止。止若無觀,心必昏沉。觀若無止,心必散亂。故必二者雙修,方得有效。今略舉如下。

一對治浮沉之心,雙修止觀。靜坐時,若心浮動,輕躁不安,應修止以止之。若心昏暗時欲沉睡,應修觀以照之。觀照以後,心尚不覺清明,又應用止止之。總之當隨各人所宜,以期適用。若用止時,自覺身心安靜,可知宜於用止,即用止以安心。若於觀中,自覺心神明淨,可知宜於用觀,即用觀以安心。

二對治定中細心,雙修止觀。止觀法門,習之既久,粗亂之心漸息,即得入定。定中心細,自覺此身,如同太虛,十分快樂。若不知此快樂本來虛妄,而生貪著,執為實有,則必發生障礙,不得解脫。若知是虛妄不實、不貪不執,是為修止。雖修止後,猶有一毫執著之念,應當觀此定中細心與粗亂之妄心,不過有粗細之別,畢竟同是虛妄不實。一經照了,即不執著定見。不執定見,則功候純熟,自得解脫。是名修觀。

三均齊定慧,雙修止觀。修止功久,妄念銷落,能得禅定。修觀功久,豁然開悟,能生真慧。定多慧少,則為癡定。爾時應當修觀照了,使心境了了明明。慧多定少,則發狂慧。心即動散,如風中之燈,照物不能明了。爾時應復修止,則得定心,如密室中之燈,照物歷歷分明。是謂止觀雙修定慧均等。

第四節  隨時對境修止觀

自第二章第一節至第三節,所述止觀方法,皆於靜坐中修之。密室端坐,固為入道之要。然此身決不能無俗事牽累,若於靜坐之外,不復修持,則功夫間斷,非所宜也。故必於一切時,一切境常常修之,方可。

何謂一切時,曰行時、曰住時、曰坐時、曰臥時,曰作事時,曰言語時。雲何行時修止觀。吾人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事欲行。若為煩惱及不善事無益事,即不應行。若為善事有益事即應行。若於行時,了知因有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了知行心及行中所現動作,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自息。是名行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動其身,見於行為,因有此行,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行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行者及行中所現動作,畢竟空寂。是名行中修觀。雲何住時修止觀。吾人於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事欲住。若為煩惱及不善事無益事,即不應住。若為善事有益事,即應住。若於住時,了知因有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了知住心及住中所現狀態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自息。是名住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先起心以駐其身,見其住立,因有此住,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其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住者及住中所現狀態,畢竟空寂。是名住中修觀。雲何坐時修止觀。此坐非指靜坐,乃指尋常散坐而言。吾人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事欲坐。若為煩惱及不善事無益事,即不應坐。若為善事有益事,即應坐。若於坐時,了知因有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了知坐心及坐中所現狀態,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自息。是名坐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先起心以安其身,見此坐相,因有此坐,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坐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坐者及坐中所現狀態,畢竟空寂。是名坐中修觀。雲何臥時修止觀。吾人於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即不應臥。若調和身心,即應臥。若於臥時了知因有臥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幻夢,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自然不起。是名臥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暗,見此臥相,因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臥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臥者及臥中所現情狀,畢竟空寂。是名臥中修觀。雲何作事時修止觀。吾人於作事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事、無益事,即不應作。若為善事、有益事,即應作。若於作時,了知因有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業,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作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先起心,運其身手,方見造作,因此有一切善惡等業。即當返觀作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作者及作中所經情景,畢竟空寂。是名作中修觀。雲何言語時修止觀。吾人於言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事欲語。若為煩惱及不善事、無益事,即不應語。若為善事、有益事即應語。若於語時,了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皆是虛妄不實,毫不可得,則妄念自息。是名言語中修止。又應作是念,由心鼓動氣息,沖於咽喉舌齒腭,故出音聲語言,因此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語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語者及語中所有音響,畢竟空寂。是名語中修觀。

何謂一切境,即六根所對之六塵境,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也。雲何於眼對色時修止觀。凡眼所見一切有形之物皆為色,不僅指男女之色而言。吾人見色之時,當知如水中月,無有定質。若見好色,不起貪愛,若見惡色,不起瞋惱,若見不好不惡之色,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又應作是念,今所見色,不過內而眼根,外而色塵,因緣湊合,生出眼識,同時即生意識,強為分別種種之色,因此而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緣色之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見者及所見之色,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雲何於耳對聲時修止觀。吾人聞聲之時,當知悉屬空響,倏爾即逝,若聞好聲,不起愛心,若聞惡聲,不起瞋心,若聞不好不惡之聲,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又應作是念,今所聞聲,不過內而耳根,外而聲塵,因緣湊合,生出耳識,同時即生意識,強為分別種種之聲,因此而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緣聲之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聞者及所聞之聲,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雲何於鼻對香時修止觀。吾人嗅香之時,當知如空中氣,倏爾不留。若嗅好香,不起愛心,若嗅惡香,不起瞋心,若嗅不好不惡之香,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又應作是念,今所嗅香,不過內而鼻根,外而香塵,因緣湊合,生出鼻識,同時即生意識,強為分別種種之香,因此而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緣香之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嗅者及所嗅之香,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雲何於舌對味時修止觀。吾人於嘗味之時,當知是虛妄感覺,倏爾即滅。若得美味,不起貪心,若得惡味,不起瞋心,若得不美不惡之味,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又應作是念,今所嘗味,不過內而舌根,外而味塵因緣湊合,生出舌識,同時即生意識強為分別種種之味,因此而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緣味之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嘗者及所嘗之味,畢竟空寂。是名修觀。雲何於身對觸時修止觀。吾人於受觸之時,當知幻妄接觸,倏爾即無。若受樂觸,不起貪著,若受苦觸,不起瞋惱,若不樂不苦之觸,不起分別想。是名修止。又應作是念,輕重、冷暖、澀滑、硬軟等,謂之觸,頭、胴、四肢,謂之身,觸是虛假,身亦不實,因緣湊合,乃生身識,同時即生意識強為分別種種之觸,因此而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即當返觀緣觸之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受觸者及所受之觸,畢竟空寂。是名修觀。意對法時修止觀,與前文靜坐中所述方法相同,茲不復贅。

第五節  念佛止觀

若多障之人,學習止觀,心境暗劣,但憑自力不能成就者,當知有最勝最妙之法門,即專心一志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也。若修持不怠,則臨命終時,必見彼佛前來接引,決定得生。此法是依仗佛力,極易下手,惟在信之笃、願之切、行之力。所謂信願行三者,不可缺一也。

問:念佛與止觀何關。答:各種修持法門,無非為對治妄念而設。吾人之妄念剎那剎那,自甲至乙、至丁、至丙等等攀緣不已。念佛則可使此粗亂妄念,專攀緣在此“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之上,收束無數之妄念,歸於一念,念之精熟,妄念自能脫落,是即修止。又念佛時,可心想阿彌陀佛,現在我前,無量光明,無量莊嚴。應知眾生之所以不得見佛者,蓋由無明遮蔽故也。今若能專心念佛,久久觀想,則我與佛,互相為緣,現在當來必得見佛。此即修觀也。

此法修持最易,無論何時何地,均可行之。又一字不識之愚人,讀書萬卷之智者,若行此法,其成功相等。惟吾人為習見所囿,最難生信,故以信為最要。往往有才智之人,信心不及愚人之堅,一則無成,一則有成者。故佛門中惟在能深信力行,世間聰明才智,至此幾無所用之也。欲知其詳,應讀淨土諸經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乃淨土宗之要典也。

 

上一篇: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於東林寺開示: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
下一篇:夢參法師:傳授三皈——善用其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