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夢參法師:夢老為清泰園為出家眾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夢老為清泰園為出家眾開示
夢參法師

      你們是發菩薩心,將來在這照顧病人、照顧殘廢人的,這是我們辦的慈善基金會。因此這個地方跟大乘寺不同,跟山上普壽寺不同,得發大悲心。山上的人不發大悲心?大乘寺的人不發大悲心?那個大悲心跟現在是不同的,現在付諸實際。不過剛才如瑞法師介紹的你們有些是因為身體不好來這裡,那不算。身體不好的,不是發菩薩心來照顧病人的,是自己作為殘疾人到這來的,養好了你就回大乘寺了,或者回山上去了。但是一部分老師父他是發菩薩心來護理病人的,護理眾生的,這個一定要清楚,不然你還不曉得到這裡來干什麼的。這是行菩薩道的,平常我們在廟裡頭講大慈大悲。怎麼樣大慈大悲?不過現在咱還開始,還沒有吸收病人。你們最初來了是發菩薩心,將來真正有病人了,真正收老人了,那你們都不是護理病人的,得單請護士照顧病人,你們現在到這來等於鍛煉管理。
將來收的病人當中,也許有殘廢人,也許有老年人,這叫慈善基金會,知道吧?這個道理一定懂,這不是普壽寺,也不是大乘寺。大乘寺都是師父,或者在家居士道友。這個地方是將來我們把以前佛經上所說的,我們現把它付諸實行,不是光在經本上說說大慈大悲。
      做慈善基金會,將來是醫院性質,收養的老年人,養他們,完了還把他們引入信佛學佛,幫他消災,來度他們。那你這個菩提心得知道,這就是發菩薩心,這就是行菩薩道。如果你在山上的時候光是學,那是自修;現在不是自修了,現在是幫助他。你們念心經的時候,觀自在菩薩要觀一切世間什麼都是假的,連自己的身體也是假的。那是自己自修,等你修成了,你就自在了,觀自在!在法華經上,觀世音菩薩不同了,觀世音不是觀自在了,聽見世間哪裡有疾苦的音聲,你就去度人家去了,那是完全利他,沒有自利了。
      你們在山裡頭那是自利,自己修行,或者在大乘寺自己念經念佛,他們那大學部的同學也是行菩薩道的,學著行菩薩道的。沒有行菩薩道,只是學,學怎麼進入世間。那你們諸位菩薩來這裡是實行的,也不是學的階段,也不是在五台山自修的階段。什麼呢?利他階段。利他階段,現在我們還沒有招收,還沒有收社會老年人、病人,還沒有開始;沒開始,先籌備階段。我們現在不能開始收,條件還不具備,得有了他們的住處,能有人照顧他們,將來逐漸的就要開始實行。那個時間還很長,恐怕還得個三兩年。三年之內能做得到做不到,到那個時候你們才進行職責。進行職責不見得是你們,還招收些個人,還培訓他們。我們還招收些醫生,那得是在家人做的,或有發心的道友,或者醫生、護士。那是殘疾醫院,現在我們還做不到那一步,恐怕得十年之後,不是現在。在你要收的這些人來,照顧老年人,讓他念念佛,到安心,他家裡沒人照顧他,我們在這照顧照顧他。這是行菩薩道,照顧眾生。
      我們跟世間法不一樣的,我們在這收進來照顧他的時候,還要勸他念佛,還勸他信佛,我們這是佛教辦的慈善基金會,不是社會上辦的。因此你現在大家就得思想打個基礎,這是行菩薩道來了,不是自己修,自己修的過程過了。但是我們現在到這來,在這沒有的時候,你自己要自修,你念佛干什麼也好,咱自修這個功德是給給別人的。假使我們現在有老年人,或者有殘疾人,那我們念佛的功德或者我們做的所有功德就給他們回向了,知道不?你們是不是這樣發心?你跟他講清楚了嗎?來的時候是這樣子嗎?因為你目標還不清楚,當初他沒跟你們講,把它當成了一個到這來也像我們將開辦好像是普壽寺下院一樣,到這裡來念念佛修行修行。這性質完全不是那樣子,這個地方出錢做慈善事業的人,是為了對社會進行救濟的,明白嗎?(如瑞法師:現在明白了。)不是養活我們的,不是讓我們來這裡修道辦道場的。那你們諸位來干什麼?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的,不是自修。我犧牲自己,沒有自己,我要利益別人。是不是發這個心?不對。最初來的時候沒講清楚,我看你們到這來好像自己來養老似的,自己來養病來了,那這樣的目標就錯了。(法師:先養自己,後養別人)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你們自己修養,因為我們還沒收,還沒有辦,這是開辦階段。
      我跟大家說清楚,在三年之後你可以回普壽寺去。這個心我不發了,我發不了,你還回普壽寺去,看還有誰發心來替代你。你現在可以隨時自由的,不是勉強的。如果你做不到,沒有這個心力,還回普壽寺念佛去好了。有幾位年齡大的老師父,你還可以塔院去自修。這個地方要付出,付出什麼?生命,不是開玩笑的。菩薩行菩薩道沒有想到自己,自己的身心性命都給給眾生了,貢獻給眾生的。如果你做不到,到一定時候可以跟如瑞法師請示回去,還回山上去。咱們這是自由的,不是勉強的,也不是固定的。你幾時發心要做就在這做,說我感覺自己不行,這個心發不起來,還回山上去,還是自己自修去。
      到這來沒有自己,自己的身心性命都給給眾生了,這就是大菩薩,是觀世音菩薩。那你做不到這部分,還可以回去,還修觀自在吧!還按心經自己去修好了。你們自己在這一段時間考慮,考慮你自己心想,做得到將來發心做,做不到可以告假回山上修行。但是做的時候,將來做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把那些來這的病患,把他們當成菩薩、當成佛,恭敬他們,照顧他們。因為你們不知道性質,現在我跟你們說清楚,將來自己選擇。
      我可以跟大家講講這個故事,我在四川邊境西康地區,醫院都在山上,離開人間的。什麼醫院呢?痲瘋病院。害痲瘋病的人跟人間要隔絕,傳染性非常強,那些法國來的醫生、護士小姐,在國家一出來就訂了合同,不能再回國了,死而後已!到了中國,一進到痲瘋病院再不能出去了,進去就是死亡。不論任何人就是封閉了,那山上整地封閉山上東西不能出來,人也不能出來,傳染性很強。
那些個法國人大多是天主教徒,不是耶稣教。耶稣教跟天主教有新有舊,天主教徒就跟我們出家人一樣的,清淨修道士;耶稣教就是新教,他們可以結婚,可以在社會上干什麼,天主教不同,所以舊教跟新教的分別。但是到康區這些個醫院發心護士也好,那些小姐,那些醫生,都是天主教徒。
那些醫生到這來犧牲自己,給這病人治病,這個病人好了也不能離開這個醫院。沒有好,這種痲瘋病沒有好,過去是沒好,中國要一檢查你是痲瘋病,就把你送走了,都送到四川邊區裡頭去,少數民族地區。山上修個大醫院,衣食住行山下往上送,送到地方,人就撤回來,山裡頭人出來這取。那些都是發心犧牲的。
      但是我們這個清泰園不是這個性質,跟這完全不一樣,我們也不是這個病。我是跟你講那些個醫生或者護士小姐發心犧牲自己,利益他人,雖然他們不是菩薩,也不懂得佛教,我把他們看成佛菩薩看待。沒有自己了!一進入那醫院,永遠就完全隔絕了,跟家庭,跟社會,乃至於到疫區,到他國,來行菩薩道,我把他們看成菩薩。
      我去過,我也到那醫院去過。為什麼?因為我在監獄裡頭,凡是害痲瘋病的人,沒人給他送飯,就等於餓死。我就發心給他們送飯,我也給他們洗碗,我也沒死,我也沒傳染上,不是說的那麼厲害。說得很厲害,但是實際上確實是檢查時候,你只要沾染就帶有它的病菌。但是我沒有,我也沒有病菌。後來有一年,最初不知道是痲瘋病人把他抓了,後來知道是痲瘋病人,凡是痲瘋病一律不逮捕,都把他弄到山上,馬上就隔絕。那是以前的時候,因此我懂得這些個,別人才給我介紹,我才到山上去看。
      咱們這裡不是那個性質,但是要發這種心。能嗎?(眾法師齊答:能!)發這種心也沒有這種困難,咱們不是這樣子,我跟大家是講做例子的。因為咱們這是自由的,你到這服務一個階段,你感覺自己發不起來這個心,你再回山上去修行去。發心,沒有自己的,把病人或者是老年人,咱們收養殘廢人,要把他看成是佛菩薩,那你這個心才發得起來。無緣無故的我來照顧你,但是因為我發了菩提心,我把他看成是菩薩,這就不是無緣無故了,把一切眾生當成菩薩看。我是先跟大家說一下子,你們自己考慮。
      將來你們要培訓一些人,還帶些新手,或者在家發心的。但是我們的性質跟他們的性質不一樣的,我是講來做個例子,犧牲自己,維護別人。那些還不懂得佛法,還不知道發菩提心,像我們大家都懂得行菩薩了。這是什麼?成佛的根本。
      你們現在第一個先考慮好,到這來不是清閒,將來會有很多事情要辦的。那你事先得降伏煩惱,不要對那些將來要收的殘疾人跟我們發脾氣干啥,一定要忍耐,把他們當成菩薩,不要跟病人發脾氣,不要跟我們收養的殘廢人發脾氣,那就失掉咱們慈善的意義了,你們自己考慮。這跟一般的吃苦不一樣的,不是我行苦行,跟那不一樣的,是大慈悲心,讓他們一切人體會到佛菩薩那慈悲心是什麼樣子,你們都是菩薩了,你們的慈悲心就是佛的慈悲心。因為我們都是佛弟子,要考慮好。要是做不到,跟當家說,回山。或是到大乘寺,再當你比丘尼。這個地方不要把自己 “我是比丘尼的身分”,就把這個要放下。
      將來對待老年人、對待病人,我還不曉得我們將來這個目的收些是什麼樣的人?(如瑞法師:孤寡老人。)對!那我們就得怎麼樣付出。他家裡什麼都沒有了,乃至他自己子女都不照顧他了,我們收的是這樣人。(如瑞法師:替天下兒女行孝)對!我們對象是這樣子。明確了嗎?不過現在這兩三年,你們還是在自修階段,這鍛煉你大悲心,你自己把自己得定位“我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 薩怎麼做,我也要怎麼做。
      這我囑托你們大家的,等到有時間我們慢慢再談吧!好不好?今天我跟大家說這麼幾句。
 

 

上一篇:蔣維喬居士:因是子靜坐法續篇 附錄 靜坐要訣 修證篇
下一篇:蔣維喬居士:因是子靜坐法續篇 附錄 靜坐要訣 調息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