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
鄭石巖
第三篇 教導的原則
提要
正確的教導原則是傳遞父母之愛的最佳途徑,教導錯誤,將引致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結局;教導得法,不但孩子的智慧得到啟發,功課日益進步,孩子在待人處世上也必然和諧。而且親子之間的情感也更為融洽,我想這就是天倫樂的所在。
本篇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訴你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父母,怎樣有效地教導孩子,指導其功課,維護其身心健康。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透過有效的教導方法,引導孩子,啟發孩子,以促進其身心的成長。因此,教導的方式的技術,決定了愛的品質。
在親子之間,愛之適足以害之的情況並不是沒有;愛之深責之切,而導致親子的對立者比比皆是。因此,教導的方法,是每一位父母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
教導的目的不是為了管理孩子,不是他服從命令,遵從庭訓,也不是阻止他惹麻煩;而是要他在疑惑中學習醒覺,在失敗中吸取教訓與經驗,在日常生活中認知與成長。所以教導本身就是接觸孩子的錯誤與失敗,並引導他向成功。要他面臨未知的困境,從中學會待人處事的能力。父母要在孩子學習與成長過程中,容許並接納孩子的錯誤,但期待著透過教導,使孩子走向成熟。
教導方法很像一種烹調技術,你所用來教導孩子的種種計畫和材料,就像廚師的烹調材料。你調配得好,就能做出好菜,讓孩子的心靈享有美食,孩子也就一天天健全的成長,顯露出活潑、朝氣和睿智。反之,若把原本很好的材料,糟蹋成不堪入口,那就不能責對孩子不上教了。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指導,才能有效地學習。世上無師自通者,畢竟少數。作為父母的天職就是教導孩子。如果你不講求一點方法,就很難如願以償,獲得舐犢情深之樂,享受“有子萬事足的快樂”。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觀念,養子不教是父母的過錯,養是容易的,教確實很費心血,很多人因而疏忽,而沒有盡應盡的責任。孩子跟母親之間有著與生俱來的子宮締結關系,所以才有母子連心之說。孩子跟父親則存在著倫常的相屬意識,所以有舐犢情深之喻。如果子女長大,因為沒有接受好的教導,而生活於顛沛困境,適應發生困難,父母都會因此而心酸落淚。子女是你延續後代的生命現象,當你看到他走向成功時,你會發現自己感受到無比的豐足和得意,那就是生命意義的一部分。
你的孩子正期待著父母之愛,他得到你正確的愛而成長茁壯。你因為得當的教導使孩子走向成功的人生而欣慰,這就是倫常的意義,是兩代互相平衡的生態契機。
講求教導的方法,才能真正把心中的愛傳遞出去,溫暖孩子的性靈,點燃光明的生之希望。
第八章 做一個稱職的父母
一個人要想做父母並不難,只要結婚生子,或者認養孩子就成了。但是要做一個好父母,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古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乍聽起來,父母好像很好當,但是倒過來想想,就不得不省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沒有不是”。
比如說,父母親自己不以身作則,不循規蹈矩;平常生活懵懵懂懂,游手好閒,不重視公共秩序道德,孩子當然也就仿效學習。日積月累,父母的身教不好,約束困難,孩子就很容易誤入歧途。這又怎麼稱得上是“沒有不是的父母”呢?
民國七十五年父親節的前夕,台灣電視公司的新聞節目,播放訪問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有關怎樣當一個現代好父親的意見。林先生說了三點,大意是說:
(1)讓孩子有自由發展的機會。
(2)要常常反省,避免傷害了孩子。
(3)能夠跟孩子做一個永久的朋友。
我認為林先生所談到的,已經涵蓋了做一個好父母的原則。這是很值得現代父母時時自勉的三個教子銘訓。現在我要針對怎麼做個好父母,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
當然,做父母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愛心,要打從自己言行舉止中流露出來,像光一樣照亮自己的孩子,孩子才會有個光明的人生。父母之愛表現於對子女的關懷,對其成長的需要負責,重其個性和彼此之間的了解。不過要有這樣的表現,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條件。
耐心
無論你的孩子是男是女,是內向或外向,是活潑或是文靜,資賦高或是低,體能好或不好,都絕對需要你的耐心關注。有耐心才能發覺孩子的成長情形和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發掘其優點,有效的鼓舞孩子的學習動機,才不會因為一時的憤怒,傷害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
耐心的教導孩子,有助於培養平心靜氣的習慣。平靜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孩子將來能夠穩扎穩打,水滴石穿的性情根基。
什麼叫耐心?耐心是你能等著,讓孩子把話講完。在責備孩子之前,騰出時間,把事情弄清楚。請記住!沒有讓孩子把話說完,就自以為是的答覆孩子或責怪孩子,是父母的毛躁,孩子很快就學會你的毛躁。沒有耐性把事情弄清楚,率爾下批評責罵孩子,就會傷害孩子。孩子將來也會跟你一樣急躁。
比如說,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興致勃勃地告訴父母說,他在學校看到豆子發芽的經過,不到幾個鐘就從一顆豆子長成綠油油的豆苗。有些父母親可能直覺的反應道:“少說瞎話,那簡直是騙人!”或者說:“你什麼時候學會撒謊!”等到孩子很認真地辯駁說:“我是在學校的電影裡看到的。”父母親則又很可能說:“傻瓜!那是電影,是假的!是攝影師拍下來的!”所有的對話,急急躁躁的就此結束。孩子被弄得滿頭霧水。更糟的是這段交談使孩子得到兩個觀念:第一,學校的電影所告訴他的豆子發芽過程是假的。第二,我好笨。
就這個例子而言,父母親應該有耐性地聽完孩子的說明,然後告訴他整個發芽過程是經過長期拍攝和“縮時技巧”與剪輯之後,才制作出來的影片,事實上,豆子長得很慢。另一方面你還可以向他解釋“縮時技巧”是什麼。
耐心地聆聽孩子的陳述,你會發現孩子的好奇心美得像晶瑩剔透的珍寶。他們確實能夠協助你學習到以前你沒有注意過的問題。同時能使你有機會協助孩子,打開他求知的心扉,而喜不勝收。
父母親對孩子的誤導,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急躁,比如說,孩子弄得滿身是污泥,從外頭回來,大部分的父母會怒目責難,不問為什麼,就罵得驚天動地,說他像豬!像沒有人管的“小乞丐”。其實,你只要平心靜氣的問他,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玩了一個非常精采有趣的團體游戲——躲貓貓。連你聽了都會因為情節的滑稽而捧腹大笑。
請記住!孩子是在歡笑中學習和成長。快樂往往存在於那些小事情之中。這就是最活潑的生活教育。
做父母的人當然也不是聖人,更不是神。由於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緊張,為孩子不聽話或不守規矩偶爾發脾氣是免不了的。但這並不能影響你的耐性。脾氣偶爾發作,一旦過去,就必須像過天晴一樣,讓孩子正常地陶浸於你的煦陽春風之中。
有節制的發脾氣,使孩子品味到“道德權威”的訊息,這是孩子將來能夠向上和表示負責的砥砺。在我的輔導經驗中,許多孩子被嬌生慣養,從來不給他一點強制和責任,沒有接受過父母生氣時傾盆甘霖的洗禮,而變得“道德無能”。他們只有享樂,不知道責任,或者懦弱得無法承愛打擊。
請記住!你可以生氣!但不可以粗暴不講理。你可以生氣而訓斥孩子,但決不可以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孩子的心智成長不是一蹴可幾。因此你要有耐心地去開導他。在教導過程中,父母的耐心就是孩子成長的力量。不要因為孩子一再叮咛而仍舊犯錯就因此失望,你一定要有耐心地再教他一次,並細心地去發現再犯同樣錯誤的理由,而改變你的教導方法。比如說,孩子做作業時,經常會粗心的把題目看錯。你已提醒他很多次,還是一再犯錯。這時你要保持耐心,仔細觀察他工作的過程,發覺犯錯的原因,加以指導。萬不宜只是一句:“你怎麼搞的!老是這麼粗心!以後一定要細心!知道嗎?”這樣就是草草結束一次極為重要的學習指導。
孩子細心與否是一種工作習慣,它有待父母親耐心的觀察,找出犯錯的症結,嚴格予以糾正。許多人的失敗源自粗心,但卻推卸責任,把它推給上帝或命運。父母親一定要耐心地教導孩子,避免孩子染上這種推卸的習慣。
耐心地觀察孩子,仔細發掘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對優點給予鼓勵,對缺點給予有效的指導,這是成功教導的一項原則。不過你必須注意,父母親不是偵探,成天偵察孩子,揭露孩子的隱私。
父母親是否有耐心,跟自己的心理生活空間有關。不過心理空間中可以爭取的,只要你提醒自己“別急!”“待會兒再罵你!”你就不會為孩子的事情氣急敗壞了。
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是導致教導上一再錯失的重要原因。不安全感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學習態度。因此,父母必須具有安全感,才能夠把孩子教好。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最明顯的教導行為特質是限制孩子的活動;過分驕縱孩子,以致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磨練,孩子經常留在家中,缺乏冒險活動,連上學都由父母親接送。這些孩子往往不知道真實的生活是什麼,他們最容易整天看些奇幻小說,收聽電視和音響,只知道向父母拿零用錢,而不知道什麼叫責任。
許多父母由於自己缺乏安全感,而不讓孩子接觸產生自卑感的境況。例如避免比賽和競爭,很少給他足以啟發奮斗向上的工作,結果孩子變得只憑個人好惡,而不能按原則行事,他們不但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連最起碼的責任感也沒有。
怕孩子受苦,就會造成驕縱與溺愛。一個有安全感的父母則認為除非真正危及孩子的安全,他們教導孩子,凡是應該做的事,無論喜不喜歡都要做,凡是不該做的,就是想去做也不可以做。
許多父母親從孩子七、八歲起便開始教孩子做家事。到了十一、二歲,除了能做打掃清潔工作外,已經能夠做飯洗衣服了。這對於放心不下的父母來說,可就難了。他們擔心孩子做飯會燙傷,怕切菜會割到手,顧忌孩子發生意外。結果許多應該讓孩子做的事都沒有讓他做。
當然你教孩子做家事必須一步一步的訓練,一點一滴的學習。由觀察、講解、示范到練習,由幫助父母做到單獨做,由簡而繁。這並非短時間能訓練出來的,而是長時間教導的結果。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放心地讓他去做。
你沒有帶孩子上過市場買東西,孩子當然不懂得上市場。你不放心他獨自去購物,就沒有機會去完成購物的責任。曾經有一位母親對我說,孩子長大自然會買東西,用不著讓十一、二歲的孩子上市場。我告訴他,孩子所學習的不只是購物,更重要的獨立性、責任和將來勇於面對現實的安全感。
父母不安全感的情緒很容易感染孩子,使他們也感到不安。當父母因為地震而嚇得面色鐵青而不知所措時,孩子也會因此感染懼怕,而對於應急的反應感到六神無主。父母親若經常用不安全感的心態處理日常生活,孩子也會變得有些怯弱與神經質。
和諧
我所謂的和諧家庭並不是指父親按時上下班,母親在家裡照顧孩子,經濟狀況良好,平常督促孩子讀書,假日帶著孩子郊游,歡笑滿庭院,親情溫馨多等等,一幅美麗的圖案。這固然勾繪了和諧的氣氛,但它只是一種現象。如果我們用它來說明和諧家庭,很容易引起一種假象,那種假象會不斷暗示自己“我家庭並不和諧”,而使大部分的人放棄創造和諧家庭的動機。
和諧絕非完美無缺,而是愛。為了完美無缺,有時使我們失去純真的愛。因為我們付出太多代價去維護那完美的假象,反而失掉愛。
我認為和諧是家裡每個成員互愛的表現,由於互愛的相互影響與感動,使孩子也學會了愛。在這互愛的行為中,孩子開始認同父母,和父母親學習,從而引發愛的情操。
在充滿愛的家庭裡,彼此之間所以能夠和諧,是因為父母不以強制的手段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父母親能夠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是和諧。愛本身就是協助一個人成為他自己,而不是並吞一個人,使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父母親有了愛的情操,就能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鼓勵他順著自己去發展。
當然,一個和諧的家庭,也必然存在著團隊精神的氣氛。家庭成員在互助合作中共同生活,最能養成彼此相互關懷和負責的習慣。在我們的社會裡,大部分的年輕父母白天都在工作上班,原本缺乏家庭溝通。但是不少家庭在下班之後,為了家事而鬧意見,父母間的爭吵和賭氣,帶給孩子嚴重的不安全感,並失去學習負責和互助的習慣。
和諧的家庭是一個活動力很強的小團體,除了時時保持互助合作之外,他們在意見的溝通及彼此相互了解上,具有良好的默契。我相信溝通的表情和語言是維護人際關系默契的主要原因。而和諧的家庭在溝通上必須把握:
(1)懂得聆聽和安慰別人。
(2)感受性好,很容易了解和體諒別人。
(3)不輕易責備和批評別人。
(4)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5)保持喜悅和開放的心情。
(6)知道贊美和欣賞別人。
(7)對別人的談話保持興趣。
一個和諧的家庭,與經濟生活並無絕對的關系。它的重心是愛,而不是財富。愛是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的珍貴情操。
和諧的家庭還意味著另一種涵義:父母親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們具有穩定的情緒,樂觀和積極的思想。所謂樂觀,就是找出快樂的一面去看人,去看問題,去培養蓬勃的朝氣與活力,去實踐新的目標,克服擺在眼前的困難。父母親有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信心,給予自由發展和訓練的機會。充滿活力和自信的父母,必然能培養活潑向上的子女。因為身教所產生的認同是引導孩子走向光明面的最有效方法。
父母親千萬不要自怨自艾,愁眉苦臉。請記住!把愁眉苦臉改變成面對問題的思索,然後針對已做的決定全力以赴。你有困難,不必擔心讓孩子知道。相反地,你應該讓他了解你的困難。情況許可的話,可允許他參加討論,然後謝謝孩子的關心,並告訴他你將全力以赴,並且有信心解決這個困難。
在和諧的家庭裡,任何平常的事都是大家關心和表達心的機會,同時也是教導孩子的活教材。不和諧的家庭,由於每天制造心理生活上的污染,使每個人逐漸臨於窒息,那就談不上教育子女了。
踏實
做一個稱職的父母,還得具有踏實的態度。踏實代表一個人能落實地生活,沒有虛榮。他們能接納現實,承受種種挑戰,充滿著希望喜悅。踏實的人,頗有任榮任怨的美德,熱心積極的工作精神。
踏實者經常抱著實現理想的機會,一步步在努力。能耐得住失敗的考驗,能任重道遠,生活的韌性特別強。因此,他們每天都在穩健地向前邁進。用“君子以自強不息”來形容他們是最恰當不過了。
我們在一生當中,最需要的就是毅力。古人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能弘毅才能“任重”,斯能“道遠”。但是這種精神力不是讀書讀來的,更不是從道理中推演出來的,它是從父母和家人的身上,或者從故事中的典范學來的。特別是父母平常處事的態度和工作的精神,直接經過孩子的認同而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父母必須踏實,如果你不做一個踏實的典范,只是用口頭說說,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浮誇虛榮,受不了失敗的煎熬,更缺乏強韌的個性去創造成功的人生。父母親的踏實精神,從以下行為特質中表現出來:
(一)認真做自己的工作。你也許認為認真工作與否,孩子並不知情,事實上你是否認真工作,在你的言行中表露無遺。
(二)勤勞與簡樸。它使你劍及履及,有所成就,並從簡樸中表現出穩重而不浮誇,直接影響孩子。
(三)有始有終,萬不可在孩子的面前做出虎頭蛇尾的表現。
(四)家居生活不宜養成受人侍奉的習慣。孩子亦應養成自己照顧自己的習慣。請切記!一日受人服侍,便一日不能自強。
孩子的學習與成長,與父母親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有關。父母親是身教的提供者,孩子的一生就在你身教的影響下,決定其心智與精神的成長。安德森(Christopher P·Andersen)在其所著《父親角色》(遠流出版公司出版,大眾心理學叢書(91))一書中,曾經舉出許多名人的回憶。他們的共同點是:父母對他們一生的影響既深且遠。張春興教授針對國中和國小學生做過一項調查,亦發現學童的成績和品行,與父母的教導方式有極大關聯。我們可以肯定:稱職的父母,一定能教優秀的子女。
第九章 教導的原則
我曾多次詢問許多父母對教導孩子的感想。有些人很無助的說:“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他們桀驚不馴,強詞奪理,執拗又不負責,常常把我氣得半死。”有些人則皺著眉頭說:“我們使盡全力,為孩子安排學校,希望他們好好用功讀書,考個好學校,孩子就是不爭氣,不讀書,整天游手好閒。”也沒有父母說,他對孩子充滿信心,因為他們樂觀進取,功課好,生活適應正常。也有一部分的父母說,他的孩子雖然成績並非理想,是一個平凡的孩子,但是很通情達理,勤勞幫助做家事或工作,相信他將來一定可以過著成功的生活。每個父母親教導子女的遭遇不同,有些人對孩子充滿希望,有些人則滿臉的悲觀。我常常在想,這是個人的命運際遇不同?抑或因為教導的方式差異?
於是我開始觀察,深入了解這些人的家庭背景。我發覺那是由於教導上的偏差,和環境對孩子的不同影響。我可以肯定的指出:許多孩子在出生時,就已經注定了不利的環境。環境影響教導,教導主宰了孩子。而教導的原則與方法,似乎又是決定環境優劣的關鍵。
這一章,我要談談教導的原則,討論父母親有效教導子女的要訣。這些原則,是經過一番證驗,認為是具有價值的教導法則。父母親的天職是依據這些原則,去教導孩子和安排適當的環境。
我深深的體會,父母的天職是不容拋棄的。拋棄它就會帶來生命意義上的缺陷,到頭來總要令人悔恨。當然,父母的教導也必須是正確的。錯誤的引導,會導致愛的失落,影響孩子的一生。最近,我認識一位中年的母親,在交談之馀,我問她為什麼不讓罹患過小兒麻痺症的孩子上國民中學。她告訴我說:孩子行動不便,上學需要人照顧。所以,我把他留在家裡,自己出去賺錢養活他,好為孩子儲蓄一點生活基金。
這位母親愛子之情,確實令我尊敬。但是,我認為生活基金的籌措遠不如孩子本身的成長和自立來得重要。我發現站在她身邊的孩子,尚能撐著拐杖行走,五官端正,眉目清秀,經適當的指導,仍然可以自立,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是錯誤的愛將使他的孩子生活一個消極和殘廢的世界裡,無法超越。
愛是珍貴的人性經驗,但必須是健全和成熟的愛,才能表現出它的光明和溫暖,才能使孩子得到喜悅和成長。健全的愛所引發的教導原則,正是每一位父母所要遵守的教子良方。
基本態度
親子間的相處,本身既是生活又是教育。因此父母的態度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學習和人格發展。父母親最重要的教導態度是開放、允許和支持。開放表示你能接納孩子,善於和孩子溝通,放下自己的成見。所以你能真正了解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孩子的心理世界,並掌握時機予以指導。其次,允許表示你能誘導孩子自動自發,能提供機會讓他試探,增強孩子的信心和自我功能。至於支持就是你能維持孩子的自尊,鼓勵孩子積極向上,並給予成功的經驗和學習的樂趣,支持使孩子能不斷試探與發展。
現在我整理出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意見,供你做教導的指南:
·父母親管教孩子的意見和寬嚴的態度要一致。態度不一致的後果是:父母相互爭吵,孩子心理矛盾,或者孩子的過錯得到袒護,因而錯誤的行為得不到改正。
·要相信每個孩子都具有特殊的才氣。你要重視他,鼓勵他,才能發展其潛能。因此,用不著拿你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比較是錯誤的。
·處理親子間的互動關系,一定要冷靜,三思而後行。沖動或意氣的處置,有礙於教導的進行。因此,你必須注意:
(1)你不要為過去的疏忽而懊喪或氣餒。
(2)不要為親子間的摩擦而消極,你一定有辦法挽救。
(3)保持穩重的態度,不做意氣的堅持。
(4)孩子的身心發展變化很大,不要把一時的過錯視為永遠的缺憾。
(5)不必把孩子的錯歸諸他人,推诿使你和孩子同時變得不負責任,而停止教導的腳步。
(6)請注意!親子之間千萬不要決裂。決裂就此像斷了線的風筝,無從教導。
·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別忘了不斷支持他,指導他,以期心智不斷成長。安全感是從信心中產生,你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開始訓練他做事,並注意每天的功課。成功的經驗和信心,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礎,保護過多,反而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生活上要與孩子打成一片。孩子想知道有關你的事業或生活上的困難,不妨告訴他。告訴孩子自己的困難,必須也告訴他自己能克服它,或者要求共同協助分優,但不能帶給孩子消極的思想。
·你要堅持原則,放棄原則等於放棄教導。不過你所堅持的原則必須合情合理。此外,你可以讓孩子訂定自治規約,自己約束自己,養成自治和自動的習慣。
·你對孩子犯錯的處置,必須先了解動機和原因。處罰本身不能建立正確的行為。因此在處罰之後,要告訴他錯在那裡,怎樣才是正確的,應該怎麼做才對。孩子在下一次表現中,已改過還善,應及時予以贊美和鼓勵。
·對孩子要一視同仁。要相信你的孩子,但不是盲目的依從。
·引導比強迫有效。但是涉及孩子的安全,基本生活規范一定要堅持遵守。
·不要以大人的價值觀念去衡量孩子的行為。依大人的價值看孩子,會把好動當浮躁,把好奇當幼稚,把自我意識的成長當頑強,把純真當無知。結果,你可能整天批評孩子,親子間的關系因而破壞。你不妨以孩子的角度看看孩子,你就會對一些不必操心的小事一笑置之。
以上所提供的基本原則,你做到的有多少,沒做的有多少,不妨自己做功個檢討。然後,把自己最疏忽的幾點特別記下來,先從那兒著手。語雲:“避免錯誤,勇於改正”。用這些原則教導孩子,必然能發現它的效用。
最後我要強調觀念——典范。父母要當孩子的模范,以身教為重,以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涵養,作為孩子認同的對象。父母能提供子女最寶貴的東西是身教,而不是唠勞叨叨的言教。請記住!你要孩子們學好,就得自己表現得好。
指導與訓練的法則
你一定很想自己的孩子能把家務整理得井井有條,做起事來手腳伶俐,在功課方面能有好的成績。我想,做父母的人,最安慰的事莫過於此。不過,這些安慰和喜悅,不是從天而降,而是你自己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許多父母親跟我談起怎麼指導孩子讀書、作文、做家事。我總會告訴他,孩子的成績好,能自動用功,並非一日養成。即使真能一日養成,也是不能持久,不牢靠。你希望孩子功課好,就得先要有好的學習態度、方法和根底。這些條件,是長時間養成的,不是臨時急就章所能辦得到的。許多聰明的孩子,固然可以靠一時的強記和理解,把成績考好,但是這樣的孩子,通常沒有根底,不能持續自動學習或不斷研究發現。所以,你要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求知習慣,陶冶他的興趣,打好他的根底,而且要愈早開始愈好。
我的意思不是要教孩子提早讀書寫字,而是要提早養成求知的習慣,求知不一定讀書本,而是要指引孩子從觀察、記憶、比較、發現與理解的過程中,學會求知。當然,在做人處事上,也要從說明、示范、練習和鼓勵中,學會種種禮貌和才藝。現在,我就心理學的觀點,提供一些原則,作為人教導時的參考。
·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透過教導而提高。你要有耐心,點點滴滴慢慢的教,孩子累積的學習經驗越多,越能夠處理呈現在跟前的資料,學習的效果也不斷提高。請記住!孩子的學習行為就是資料處理過程。在沒有壓力下,漸進的學習,日積月累,從平常累積種種經驗,孩子的思考、類化和推論能力日增。
·無論你教孩子學習什麼,都要讓孩子有個強烈正確的動機。以下是你提高其動機的方法:
(1)把學習當作一種參與的有趣活動。
(2)孩子完成一項學習應給予獎勵。你可以把學習分成好幾個階段,分別予以獎勵。獎勵的方法包括:給予贊美、獎品或代表成就的符號。
(3)分享孩子成功時的喜悅和情趣。
(4)安排競爭的程序。最好采取自我競爭(拿孩子先後不同的成績來比較)。
·教導孩子學習功課或一技之長,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成就的准標。經常考核,對不合標准或錯誤的部分,要檢討原因,重做示范,指導他練習。
·學習上的錯誤不是一件壞事。它讓孩子知道那些地方有待改進。錯誤是孩子進步的資源,你要善用孩子的錯誤來指導他的學習。
·父母不要怕孩子犯錯,錯誤是學習的正常現象。如果你一味責備孩子的錯誤,而不加檢討與指導,就與教育的理則背道而馳。
·要先告訴孩子學什麼、怎麼學和為什麼要學,然後才能引發他實地去學習。
·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把最基本的觀念解釋清楚,並指導孩子練習到純熟為止。
·要注意!做功課是孩子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你不宜每天把孩子的功課當作你的功課,那會養成依賴的習慣。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自動學習。
·你要對孩子的學習表示興趣,關心他的學習,而不刻意查驗他的成績。討論學習的內容和情趣,不要一再唠叨,吩咐孩子要努力。孩子最不喜歡這類說教。事實上,說教的結果往往與期望相反。
·教導孩子要注意相別差異。教導老大的方法未必適用於教導老二。
·一種教材往往有多重學習的效果。學習算數,顯然與邏輯推理有關,但與語言的表達、生活的經驗都有關系。你的教導應該是一舉數得。
·閒談式的教導,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訓練孩子學習一個復雜的技藝,記得把它分成好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做詳細的解說,示范和練習。
教導和訓練,需要父母用盡所有的機謀、智慧和耐心。這是責任,不能逃避。這也是一種良好的投資,亦是父母一生當中所做值得的投資。
最後,我上述作家魏爾斯(C·U·Wells)的一段話,來說明教導與學習的特性。他說,有一天,一位年輕人去拜訪一位市立公園的主管說:“你也許不記得我了。你做助理員的時候,我還是一個窮苦的小孩,常到這裡來玩。有一天你坐在樹蔭下對我講述生活力圖上進的道理。你指著一條從草地爬到樹上去的毛毛蟲說:牠已經開始了,雖然牠一拱一伸地爬,但終會爬到樹梢。這句話打開了我的心竅。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此,我也一拱一伸地慢慢前進,不但讀完了大學,上星期還取得了律師資格。”魏爾斯所謂的“一拱一伸,慢慢的前進”,也許就是教導與訓練所必須遵守的歷程吧!
情感交流
情感是因為透過交流、接納和共鳴才變得珍貴。愛情如此,親情和友情又何嘗不是?情感透過交流而變得親密,變得互諒與同情。為類進化的動力——博愛,就是透過交流的啟迪而孕育出來的。
心靈的成長、人性的提升和道德的法則,都源自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情感交流。我們可以說:沒有情感的理智是冷酷的,人類只有把理性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才會變得更完美,更幸福。
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有助於互信與親子關系的建立。當然這也是學習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情感的交流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減少孩子的暴力和反叛。情感教育的原則包括:
·父母要有聆聽孩子說話的修養。從聆聽中,你很容易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心智發展情形。你越能耐心的聆聽,越能知道孩子所需要的幫助是什麼。有時你確實不知道怎麼回答,但孩子並沒有要你回答。只要當一個有趣的聽眾,就能給孩子滿意的教導。
·你千萬避免在孩子主動道出心事或做錯事時責備他。這樣做。只需幾次,你們之間就有一道防線,切斷彼此之間的交流。
·你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感受說出來。只說感受,不貶損孩子。你不說出來,孩子就得不到回饋,而不懂得調整自己待人的態度和禮貌。
·多給孩子一些正當的歡樂,快樂的體驗和學習負責任的態度,必須一起進行。有快樂的童年,才有達觀的人生,有責任的回憶,才有進取的勇氣。
·不要用懼怕來威脅孩子。這種教育雖能使孩子就范。但不能建立良知,雖使孩子不做壞事,卻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礙或疾病。
·你要學習跟孩子說話的技巧。這是溝通和改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橋梁。
·贊美和欣賞孩子良好的言行,孩子就會表現更多值得贊美的品行。
·不跟孩子賭氣,不使用裝病或撒謊的伎倆來使孩子就范。
·愛是親子關系的精髓,但絕對不能寵壞孩子。愛是給予而不是討價關系。愛是給予孩子充分的發展,而不是孩子合乎我的期望。
·父母教導孩子的最高藝術是:“大節不踰,小節出入可矣!”管得太多太嚴,反而弄得親子關系不好。
教導的原則歸納起來只有一個愛字。不過,你要懂得把它表達出來,化為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請記得!除非你能正確地給予父母愛,否則孩子怎麼會知道父母的愛有多豐厚!
第十章 指導孩子做功課
在國民小學和國民中學階段的孩子,應培養他的求知態度和方法,陶冶讀書和探究事理的興趣,使智能得以充分發展。因此,孩子在學校的課業,也需要父母親的指導和鼓勵。
我曾調查過許多中小學教師的意見。他們絕大部分認為父母是否關心孩子的功課,是決定其成績好壞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親能進一步指導其功課,孩子就會有更好的成績表現。有一位在國小任教多年的老師告訴我,在學校裡,一個老師要面對玩五十馀位學生,個別指導很難做得到。因此,父母親對孩子做些功課上的輔導,可以幫助孩子奠定良好的智育基礎。
有些父母懷疑地說,當他自己是孩子的時候,並沒有父母指導孩子做功課的情形,為什麼現在需要指導呢?我想這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現在的教材比較重視思考和推理,許多作業上的問題,特別是國民小學階段,需要父母給予適當的指導,否則孩子不容易完全的理解。其次,父母親指導功課時,可以了解孩子學習上的種種情況,對他的優點加以鼓勵,對於錯誤或不明白的地方加以啟發。第三,父母能關心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的討論,可以促進親子的情感。第四,父母關心孩子的課業,可以引發孩子專心學習,涉獵課外讀物,而減少在外游蕩或花太多時間去看電視。第五,過去父母親普遍不識字,對孩子的功課除了督促之外,普遍不加指導,現在大部分的年輕父母都關心注重孩子的功課。他們自己又受過基本教育以上,都能指導孩子讀書,如果不做適當的指導,孩子成績相差太遠,會引起孩子的挫敗感,而不喜歡讀書。如果在別的方面又得不到鼓勵,孩子就很有可能學壞。
作家琦君在〈一篇舊稿的感觸〉一文中寫道:“這幾個孩子,一直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育,卻能如此正常地成長,真是非常的幸運。仔細想想,實在是因為他們出生得較早,那時工商業還沒像今天這般繁榮,社會形態也沒有像今天這般復雜。孩子們沒有出租的小人書可看,家中沒有‘刀光劍影’、‘殺人滅口’的電視劇可看。西門町也還沒有彈子房,沒有黑咖啡室,沒有電動玩具。社會的引誘小,欲望低,家庭缺乏溫暖也沒處跑。如果這幾個孩子成長在今日五花八門的環境中,恐怕這位母親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坐享兒女福了吧!”現在的社會風氣不同於過去,孩子如果不好好指導他做功課,多關注他們的生活,就很容易學壞。
有一位老師告訴我說,關心孩子並不是看管孩子,逼他讀書,而是要了解孩子,指導孩子。跟孩子討論功課和學校的生活,是了解孩子和指導孩子最佳的途徑。
另外一位老師告訴我,孩子的生活內容就是受教育。在學校的功課中,無論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如果沒有一樣值得嘉許,那就會墮落,而步入歧途。
我要澄清一點,指導孩子做“課業”,並不是只有智育,而是包括德、智、體、群、美五育。這也是本書所揭橥的教育信念。不過本章所要討論者,則偏重在智育方面的指導。
觀念與知識
孩子智能的成長,是在一連串的資料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孩子練習歸納、演繹、觀察和試探的資料愈多,智能的發展愈好。資料處理的基本單位是觀念,因此孩子學習任何功課,一開始就要把每一個觀念厘得清清楚楚。觀念不斷增加,再經過整理而成為原理原則。因此,你一定要幫助孩子把基本觀念弄清楚,孩子才能夠進一步去類化學習、思考、推理及解答問題。
父母親怎麼知道孩子已經獲得完整的觀念呢?根據心理學家布魯那的觀點,孩子若獲得完整的觀念,就能夠說出觀念的名稱,指出它的屬性和價值,說出它的定義,並能舉出實例。觀念是從歸納事象和實例而獲得,觀念的定義是根據事實的屬性和價值界說出來的。
孩子一開始學習,如果每一個觀念都學得正確清楚,將來在思考和推理上,就會很正確清晰。父母親如果能協助孩子,把每一個詞匯、處理資料的邏輯和思考步驟厘得清清楚楚,對孩子往後的學習才有助益。不過,觀念不是用記憶得來的,是從分辨、歸納、比較中獲得。
孩子在學習資料處理時,除了觀念之外,就是有系統的知識。孩子的知識愈廣博,愈能引發他的思考和推理。因此,父母親有需要協助孩子閱讀課外讀物。課外讀物的選擇原則很簡單,你自己必須先讀一次,認為它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有益,就可以買。父母先讀過的書再交給孩子讀,具有很多優點。除了能適合孩子的需要之外,父母親亦能夠在孩子讀完讀物之後,跟他討論書的內容,啟發其思考,診斷孩子閱讀的情形,好知道怎麼幫助他繼續閱讀。課外讀物內容要廣,舉凡傳記、神話、名著、自然科學等等,都宜涉覽。以下是你協助孩子閱讀課外讀物的原則:
(1)課外讀物要由淺而深,由易而難,選擇課外讀物必須合乎孩子的閱讀能力。
(2)孩子如果還不能閱讀,父母親可先念給孩子聽,順便解釋一些名詞和觀念。
(3)要注意孩子是否聽得懂,是否保持專注在聽。你可以停下來,問問孩子讀過的情節,或跟他討論彼此的感想或聯想。如果孩子聽不懂你念的內容,一定要換一本比較淺的讀物。
(4)給予孩子說故事或發表閱讀心得的機會。父母有興趣聽孩子說故事、講笑話、談科學知識,孩子一定會喜歡看課外讀物。
(5)孩子自動閱讀課外讀物時,每讀完一篇,就要給他鼓勵,每看完一本書,就要給他一些獎勵。
閱讀是增加知識和提高智能的重要途徑。但是,閱讀的目的不是記憶資料,而是能整理資料,成為有用的知識。因此,父母親要采取兩種途徑來幫助孩子閱讀。第一,給孩子做導讀,先說明讀物的作者、背景、主要意義、怎麼閱讀,然後再讓孩子閱讀。第二,孩子在念完一本讀物之後,要給他機會講講主要的內容、情節或感想。父母只要聆聽,跟他討論,無需批評孩子的看法與感想,父母可以表示自己的看法,但不宜否定孩子的觀點。
讓孩子對一本著作的人物或其中的情節發表意見,是啟發孩子思考和創造力的有效方法。
诘問
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學習功課,使他獲得的觀念更清楚,更能把握重點,思想更加周密,可采取結問的方式,激發其思考。結問是一種很生動有趣的問題過程,一問一答之間,要保持輕松,否則就失去引導和啟發的價值,切忌流為盤問或責問。進行诘問的原則如次:
(1)诘問可用來測驗孩子是否記得基本的知識和資料,父母發問時,必須預做答案,及時校正。
(2)诘問可引發孩子思考及有系統的整理與比較。不過發問時要注意問題之具有歸納性和普遍性,亦需預做答案,並對孩子的答覆及時校正。
(3)诘問亦可用來激發孩子的判斷力和價值觀念,並協助孩子自我醒覺。惟問題的性質是開放性的,沒有固定答案,任由孩子自由發揮。
(4)評估性的诘問,是用來了解孩子的程度和學習情形,問題宜周密詳細。這類诘問,對於幫助孩子復習功課最為有效。
(5)啟發式的诘問,是用來澄清孩子的觀念,在一問一答之間,引導孩子發同事實真相,整理出正確的觀念。
父母親最好是在自然情況下,以聊天的方式進行诘問。诘問可以和討論同時進行,親子之間在相互诘問與思考解答之中,蘊藏著關愛、創造和交流的喜悅。
請注意!诘問是親子間的聊天,而不是父母對孩子的考試。即使你是對孩子做評估式的诘問,你也不能表現出考試的氣氛。因為那樣會破壞你幫助孩子學習的良好關系。許多父母親在孩子一時答不出來時,就會失去耐性,大罵“笨蛋”,結果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所以,你一定要當心,當你覺得會生氣時,一定要停止,暫時保持緘默,不要再指導下去,等你恢復了以後再繼續進行。
示范與練習
無論你要指導孩子做什麼,都需要經過示范,然後再讓孩子練習,學習的效果才會大大的提高。例如,你要指導孩子寫字,就得確確實實地把握筆、筆順、構字等示范得清清楚楚。孩子看過之後,依照要領練習,才容易學會。父母輔導孩子做功課,無論是作文、數學、美勞和家事,以及學習待人的態度或體育運動,都要注意把示范與練習結合起來應用。
你在示范之前,要對示范的內容做充分的說明,將目標、方法、程序,可能的意外和危險,逐一解說,然後再做示范。比如說,想對孩子示范怎麼寫作文,最好先找幾篇短文,向他解說文章的結構、分段、作者的構思、標點符號的應用。然後,選擇一、兩個題目,自己作文給孩子看,並告訴孩子自己思路的進展,然後再讓孩子練習。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寫法,都要經過講解、示范、模仿、練習,然後才談得上創作。
父母教孩子做家事,最容易忽略的是示范這個過程。許多父母沒有示范怎麼拿菜刀,就要孩子切菜。沒有示范和訓練做菜,卻批評孩子不會做菜。未經示范和訓練就讓孩子去做,結果總是不理想,父母不免批評和責怪,到頭來孩子的自我期許水准或信心將受到嚴重的打擊。現在有許多國中和國小的孩子,確實不會做家事,不會處理自己日常生活的事務,均源自家庭教育的失當。
父母親應該怎麼示范,才能引導孩子做有效的學習呢?我的建議是:
(一)先做講解,然後示范。示范時邊做邊說明。
(二)示范的動作要慢,讓孩子看得清楚。比較復雜的作業應分成幾個階段,分別示范練習,等到都練習純熟,再做全部的練習。
(三)孩子要在示范之後緊跟著做練習。父母隨時注意練習的情況,適時予以校正,直到完全正確為止。
(四)孩子做練習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免造成疲倦。練習的教材最好力求變化。必要時可使用自我競爭的方式,比較孩子前後練習的成績,以激勵練習的興趣。
有一件事必須特別留意,當孩子把一項復雜的作業做錯時,並非意味著全部都做錯,錯誤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指導學習的關鍵就是要把錯誤的地方找出來,加以示范和練習。而不是一竿子否定所有的努力和成就,一切從頭開始。含糊籠統的練習,不如一針見血找出重點加以指導和練習來得有效。
父母親在使用示范與練習來教導孩子時,並非隨心所欲的示范,或者自己以為對某項作業已經非常熟悉,便毫無准備地即席示范。事實上,這樣的示范往往不能達到孩子摹仿學習的需要。因此在示范之前,必須就所要示范的作業先做個准備,想想應該怎麼示范,才能使孩子看得清楚,了解個中的要領。因此示范前預先構思是必要的。其次,是對於孩子的練習必須注意及時給予回饋。什麼叫回饋呢?那就是對孩子的練習情形及時提供回應,對正確的要加鼓勵,使他有信心有興趣,並告訴他進步的情形,引發他不斷練習的興趣。對於不正確的部分,要找出原因,重新示范,再做練習。
示范與練習,就是行為心理學所謂的訓練模式。這種模式已成為教學心理學上普遍使用的方法或技巧。它的程序是設計(准備)——示范——練習——回饋。它的用途很廣,不但可以用做一般學校教導課業、體育和態度訓練之用,而且在專業訓練方面也普遍采用。
探究
探究是父母親協助孩子發展求真的態度與方法,增強其好奇心,培養其獨立學習與研究的精神。探究是讓孩子處於平常的生活條件下,去處理原始的資料,追求第一手的知識。因此孩子所學到的是思考與創造,而非記憶一些書本上的死板知識。
探究源自孩子的疑問。經由疑問而帶動追求答案的動機。過去教育家們一向批評我們的教育過到偏重記憶,於是鼓勵孩子多問問題,父母也都能本著這個原則,引導孩子發問,孩子們發問的風氣普及多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這種發問的風氣,卻未能帶動孩子真正探究,而只是像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著大人給他們答覆問題。這一來孩子充其量只是變成一個主動的記憶者,而不是自動的發現者或探究者。
過去我教過不少家教,也曾在中學任教,我發現學生問了許多問題,似乎是為了滿足老師要他發問的希望,才一個接一個提出問題。每一個問題又是那麼死板沒有創意。那時我已估認到“探究”的重要。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探究的習慣,把孩子轉變為自動的學習者,有處理資料的強烈動機,只是發問,還是免不了死記的窠臼。
探究的習慣使孩子肯在所面臨的課業問題中,自己尋找答案。將來也能遷移,在做人做事方面,不斷能探究尋找新的答案。探究的習慣和能力,是一個人能充分應用其智能的表現。心理學家史其曼(R·Suchman)認為所有的知識只是暫時的答案。新的知識將因新的探究而發現。因此孩子必須知道沒有永恆的知識,同時要經常以好奇之心面對困惑,主動探究。引發孩子探究的基本原則是:
(1)孩子因為困惑,很自然地引發探究的動機。
(2)鼓勵孩子搜集資料,設法回答問題。
(3)父母必須指導孩子認清問題的所在。
(4)要指導孩子探究的過程,從搜集資料、提出假設、考驗假設而至問題獲得解決,都要弄得清楚。
(5)探究所重視的是方法與過程的訓練,因此在指導時必須注意活生生的推論。
比如說孩子跟你談到日光與種子發芽的關系,你便可以利用這個困惑的問題,鼓勵他做個實驗。首先要鼓勵孩子查閱資料,了解陽光對種子發芽究竟有什麼影響,然後提出假設,並設計一個實驗;比較有陽光照射與無陽光照射兩組種子發芽及成長情形。孩子在一次實驗之中,所能學到的不只是證驗某些假設,更重要的是訓練了他的推理、實驗設計及周密思考的能力。
指導探究的步驟遭遇問題——搜集資料和澄清問題——提出假設與實驗設計——試驗與觀察——提出報告。在探究過程中,父母親要指導其全部試探過程,支持他不斷試驗和觀察,直到把報告的結論做出來。
引發孩子探究,不是要訓練他成為一個科學家或專業研究者,而是要培養孩子求知的態度與思考習慣。
許多父母親會抱怨說,他自己並重不懂得實驗和探究,無從指導孩子。又何況在學校已由老師指導,何必多些一舉呢?其實,只要你肯抽點時間費心跟孩子一起探究,就等於指導了孩子。另一方面在學校所學的實驗,跟在家裡由父母親陪伴做各種探究,對孩子感情與智能的成長,有決定性的好處。因為那既是愛的交流,又是求真的訓練。當人格的成長與知識的探究結合在一起時,孩子所得到的才是活生生的能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固然需要老師,但更需要父母。這正是完形心理學家提出整合教育的重要原因。
父母為孩子打下的心智發展基礎,是他日後得以不斷成長茁壯的主要源泉。
討論
現在一般的父母忙著自己的工作或事業,早出晚歸,很難得有機會跟孩子談話。即使晚上的時間,父母各忙各的,閒著的時間又都用來欣賞電視,於是親子間的交談很少,許多孩子的語言能力因此受到影響。親子之間,如果能抽出時間,安排一些討論的活動,不但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益,對於親子情感的交流亦有幫助。
當然,討論本身就是激發思考,增廣見識,並有助於知識的系統化。父母若能在茶馀飯後跟孩子很自然地討論一些問題。無論是課業上的,生活上的,乃至各類時事,都能對孩子有益。
討論必須有一個主題,父母要多鼓勵孩子針對主題說話。在討論過程中,親子雙方都可各抒己見,互相激發。討論是可以就對方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必須維持禮貌與和氣。
在討論時,父母親不能責罵孩子,訓斥孩子。討論是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雙向溝通,而不是上對下的教訓。討論之後,最好由孩子來做結論。當然,討論會也是在父母指導下,由孩子來主持。孩子在主持小型討論的經驗中,不但學會如何表示意見,折衷兩個不同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學會尊重別人的態度。
在討論會的當時,孩子可能說出許多感受,這是教導子女行為的回饋,從中你很容易發現,那些教導行為需要修正,那些教導方式值得加強。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行為也在與父母親的討論中得到回饋,它使孩子在很自然的情況下發現大人對其行為的看法,從而引發其反省與改正。
另外,還有一種與討論很相像的思想激發方式——腦力激蕩會談(brainstorming session),又稱為腦力震蕩術。它不但能引發孩子創造思考,父母也可以從中獲得教導孩子的寶貴靈感。進行的方式是先由父母說明待解決的問題,必要時可以加插一段事實的描述或一段電視影片(有時候,你可以在看完一個電視節目時,利用它作為題目進行腦力激蕩),然後由孩子發表意見,提出建言或解決的方法。提出意見愈多愈好,所有提出的意見都被接受,參加激蕩的家庭成員之間,不相互討論和批評,自己可以不斷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見。所有被提出的意見都由孩子記錄下來,等到大家都發表完畢,再行整理、討論和歸納。腦力激蕩術的主要目的是激發每個人的思想以解決問題,當然它必須在安靜輕松的情境下進行,才會有較好的效果。
比如說你跟孩子共同以“如何維持家庭整潔”為題,進行腦力激蕩。首先你必須說明什麼是腦力激蕩,並說明特性及過程。然後你把家庭整潔的問題做了一段說明,接著讓孩子和家裡的每一成員開始發言。在激蕩過程中,父母必須引導孩子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例如家裡為什麼不整潔?怎麼維護?如果有人破壞整潔怎麼辦?……這些子題和解決之道,都在相互聆聽對方意見中,激發新靈感,而提出新的看法與建言。最後把所有的意見加以整理,進行討論和歸納,再整理成具體的計畫作法。腦力激蕩術的用法很廣,你可用來共同思考某些功課,例如“做一項實驗”、“如何進行一項人物訪問”等等,都可以透過這種技術來共同思考擬訂計畫。
父母無論使用討論或腦力激蕩術,一開始總不免遇到困難,因為許多孩子平常就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意見。不過千萬不要灰心,只要試過幾次,他們就能學會表達意見,而且愈做愈起勁。
在民主的社會裡,最重要的能力是意見的表達與溝通。民主社會所以能快速進步和機敏的反應社會需要,完全靠著溝通。孩子具有好的表達意見能力和溝通技巧,就能在民主社會中獲得較好的適應。
第十一章 待人處事的訓練
要想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生活過得愉快,從而產生充實與和諧的感受,就得有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建立在個人的感受性上,它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情感的交流,意見的溝通和價值觀念了解。因此,人際關系不止表現於待人的態度,也深深地表現於對事務的處理上。它不但是人緣好壞的原因,也是能否善待自己的關鍵所在。
人際關系還涉及到個人潛能的發展。因為人際關系好的人,表示他的感受性好。他具有自覺和清醒的能力,能夠善解人意,同情別人,又能把握住人際之間的分寸。一個人能分辨人際,寄以同情,而予以包容,就能顯現其偉大的親和力。因此,人際關系好,容易與人相處,溝通意見,相對地領導能力增強,事業發展的機會提高。
人際關系的好壞,也關系著心理健康。有些人對別人的意見和情感視若無睹,不能了解別人的處境,所以言行經常傷害別人,別人也把他當作異數來看待,因而產生恨。日常生活不能考慮到別人的人,永遠是別人敵意的發洩對象。
感受性不是從書本上得來的,它是從生活的實際體驗中獲得的。所以,你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感受性訓練,給他一些人際關系的教導。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會是一個能過正常社會生活的人。
我經常聽到父母親抱怨自己子女的說話態度不好、不講理、撒謊、自私自利等等。事實上,這些現象都是孩子人際關系發展上適應不良的現象,有待你協助他去克服。
孩子的感受性不是一天能培養起來的,因此你要長期的培養他,教導他。如果你不注意這方面的教養,一旦發生問題,要想糾正就事倍功半了。
茲介紹幾種教導孩子人際關系及提高感受性的方法如次:
角色扮演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不同於別人的看法和心理需要,而且情感經驗和適應方式都不一樣。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社會裡,彼此角色不同,為了和諧相處,就必須彼此了解,透過溝通和妥協,消除歧見,減少摩擦。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一個人不能了解自己,就無法控制自己和改善自己與別人與別人相處之道。不能了解別人,就無法尊重別人,跟別人和諧相處。而角色扮演則是幫助一個人了解自己和別人,並提升待人處事的感受性之有效教導方法。
在日常生活當中,偶爾你可以采取角色扮演來教導孩子。所謂角色扮演就是假設一個情境,或一個沒有結論的故事,讓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對該假設情境做反應。在扮演之後,立即就扮演時反應的情形,跟孩子做討論,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觀念。
以下就是一個有趣的扮演實例,有一位母親在孩子吃過晚飯和做完功課之後,笑咪咪的對國小三年級的孩子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他說,有一個少年叫小明,幫父母親照顧雜貨店。有一個顧客來買東西,多付了五十元。小明正缺錢買故事書。小明發現時,手裡握著那多付的五十元,站在門口遲疑地望著既將離去的顧客背影。
母親:“孩子,你認為小明會怎麼做?”
孩子:“我想他會把多出來的錢放在自己口袋。”
母親:“為什麼?“
孩子:“因為他缺錢用。”
很明顯地,孩子在這個情境中扮演小明,並已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態度。這個反應並非表示:如果換上他自己,就會把錢放在口袋。這個反應只是引發了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小明這樣做對嗎?事情會怎麼演變呢?於是母子兩個人開始進行討論。
母親:“你對小明這樣做有什麼意見?”
孩子:“我認為不好。”
母親:“為什麼。”
孩子:“那個人一定會回來要回五十元。”
母親:“小明可以跟顧客說,他並沒有多付。”
孩子:“那顧客一定會告訴父親,父親知道了就會責罰小明。”孩子的父親在一旁傾聽著,這時也參加討論了。
父親:“小明一定會感到難過。”
母親:“為什麼?”
父親:“因為他做了虧心事。”
母親:“小明要怎麼辦才好呢?”
孩子:“他應該及時叫住那位顧客,告訴他多付了五十元,然後把錢退還給他。”
父親:“但是,小明沒有錢買故事書怎麼辦?”
孩子:“應該向父母親說明自己需要用錢。”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孩子對一件事情的了解及對別人的看法有了相當深入的認識。這時父母親可以要求孩子扮演一次小明的角色。
小明:“先生!你多付了五十元!”
顧客:“噢!謝謝你!你很難得。”
這時,母親又提醒孩子,如果小明已經把五十塊錢放到自己的口袋裡去了,你是小明,你應該怎麼做呢?
小明:“媽媽!今天我做錯一件事。”
母親:“發生了什麼事啊!”
(小明把事實告訴母親)
母親:“我們要把錢退回給顧客!以後要及時退回多付的錢。嗯!這是你要買故事書的錢。”
這是一個簡易的角色扮演。如果家裡有二個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讓他們一起參加扮演。角色扮演有很多功能或用途,包括纾發孩子壓抑的情感,了解自己的態度、價值和感受,激發孩子解決問題的思考和技巧,了解孩子的需要。
角色扮演至少要有三個人,因為有了三個人才有客觀的第三人參加討論,提供第三者的看法,幫助孩子認識事情的真相,而了解彼此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
角色扮演的步驟如次:
·准備:由父母親說明角色扮演過程,介紹扮演的故事,使用的故事應具備多元性、發展性、價值判斷性,好讓孩子充分發揮和學習。例如張三向李四借錢,約好今天送還。張三在送還李四錢的途中遇見某甲,某甲因急用向張三告貸……。再根據故事決定孩子扮演的角色。
·決定扮演的角色:由兩個孩子分別扮演張三和李四。
·需要一個客觀的觀察者:如果沒有第三個人,就以父母擔任。
·開始扮演:由孩子演出故事的結果。
·討論:共同討論其反應的意義和價值,並提出較好的反應方式。
·再扮演:依據提出的建議來扮演原來的角色。
·由父母做一次結論與說明。
在角色扮演中,父母切忌說教,而要當一個有興趣的旁觀者,樂觀故事的進展和討論,指導孩子從扮演中獲得情感與價值觀念的認知。父母親以游戲的方式,協同家裡的成員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是一種生動而增進彼此人際關系的教育活動。
與角色扮演很相像的一種教導活動是心理劇。可以由兩個孩子以上,自行即席編演一個故事,在表演中,由孩子直接互相回饋,了解彼此之間的情感和意見。必要時,在心理劇演完時,由父母指導,做適當的討論,以加強互相回饋的效果,從而學習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試驗訓練
試驗訓練(laboratory training)又稱為小組訓練(T-group),是在一九四七年時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導技術。當時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發現社會變遷太快,使得一般人變成了社會上的一個零件,產生了被隔裂的角色,而無法體會到完整的個人認同。加諸大部分的人都在一個大機構裡工作,也產生了孤立與無助的感受。當時心理學家們希望設計一套小組動力的技術,對社會變遷發出積極的影響,經過一連串的集會和討論,提出了所謂訓練小明的觀念。
現在我們把訓練小組用在家庭教育上,它是協助孩子發展待人處世態度和增進彼此了解的有效方法。這是由孩子和家庭的成員,共同討論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問題。例如怎麼分工做愛事,決定到那裡去旅行,討論菜單等等。由父母、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員共同討論。這時,由於大家意見不同,表現的態度也不一樣,也許會爭得面紅耳赤,也許會為芝麻小事而賭氣等等。在爭辯過後,讓大家平心靜氣的說出心中的感受,從別人的感受中獲得回饋,而發生自覺,從而改進或提升自己的待人待己之道。
有時父母可以用錄音機或錄影機把彼此間對答的情形錄起來,事後要求每個人平心靜氣地去聽聽自己剛才的表現,再說說自己的感受,引發檢討不能溝通的原因,然後提出改進之道。
試驗訓練最好是由幾個年齡相近的孩子共同組成,共同討論或處理事情,然後在不知覺中將他們的活動錄下,供他們回饋檢討之用。在進行試驗訓練之前,父母應先設計一些引發孩子討論或活動的計畫,最好以能引起孩子們對抗、排斥、紊亂、強烈競爭、不公平等反應的事例為宜。因為這樣才能引發他們真正的反應。在進行當中,乘著他們不察覺的情況下予以錄音或錄影,然後,在活動完畢時放給孩子聽或看,再讓孩子把心中的感受說出來,並討論發生困難的原因。
根據心理學家白克和穆頓(Black & Mounton)的看法,試驗訓練的過程是:不適當的行為——發現——回饋——領會與改進。換言之,即由幾個孩子一起或由父母參與,面對一些不適當的行為所引發的爭執與困擾,發現爭執與騷亂的原因,彼此相互回饋感受,而領會出應有的正確行為與態度。
父母要采取這種教導方式,必須先培養自由民主的氣氛和孩子的安全感。平常被嚴格管教得謹言慎行的孩子,很難從這種指導活動中獲得學習效果,因為他可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見。在虛應故事中,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回饋和醒覺。
管得太嚴是壓抑,無法使孩子突破現有的種種習慣行為,產生創造力。從自我醒覺中建立自我控制,要比用懼怕來約束行為來得幸福、健康和有效。
自我控制
大部分的父母親都會抱怨孩子缺乏自制,不能自我控制。比如說孩子在睡覺前下定決心要早起,第二天還是睡懶覺。自己說以後要多花時間溫習功課,結果坐不到半小時就去看電視。這種不能自制或自我控制的現象,不止孩子如此,大人又何嘗不是呢?有多少人想讀好英語,結果只有三天的耐性。我們也看到許多人戒煙,結果戒了好多次還是戒不成。又有多少人想改掉自己的急性子,雖多次的忏悔,還是依然故我。這都是不能自我控制的問題。
一個人能否自我控制,顯然決定了他的行為品質。它不但影響自己的前途、事業發展、適應和幸福,也影響到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因此,父母親必須教孩子自我控制。
孩子不能自我控制,是父母親最頭疼的事情。但是不能自我控制的行為,總是要到國民小學五、六年級以後才明顯化。那時父母親最普遍的反應是責罵。許多孩子就在父母責罰管教下,被動地控制自己的行為,這種情況並不能有效地建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因為父母或師長看不到的時候,就有可能故態復萌。不過,被動的管教要比不加聞問要好。我發覺許多不能自我控制的人,是因為小的時缺乏管教,沒有培養正當的習慣,才衍發出不能自我控制的態度。這些不能自我控制的孩子,將會走上“近墨者黑”的不幸之路。
父母親為了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的行為,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並且要從兩方面去幫助孩子。首先要找出不能自我控制的行為。例如孩子放學回來,一骨碌往外跑,不肯靜下心來復習功課,或者不能專心讀書;心猿意馬,走來走去,功課不能按時完成,諸如此類,都是孩子不能自我控制的現象。事實上,許多孩子學業成績不如理想,都是因為不能控制自己,不能安靜下來看書所致。另一方面,有許多孩子則因為禁不起物欲的誘惑,不能自我控制,跟著壞朋友在一起鬼混,铤而走險。當父母親發現這類問題時,就必須設身處地為孩子想一想,跟孩子平心靜氣地談談“不能自己”的後果,引起孩子的覺悟,以斯自動想要控制自己的不適當行為。
其次若要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父母必須和孩子一起討論,建立自制學程。所謂自制學程系指針對孩子的需要而設計的一套行為規范和條件,以協助孩子建立自制的行為。通常這套規范是在父母親的指導下,共同討論擬訂的。
根據行為心理學家的看法,自我控制是建立在兩種控制力量上,其一是內在控制。也就是說自制學程一且建立,付諸實行,就必須貫徹去做,不可以找理由藉機耍賴。自制行為所以失敗就是不能堅持,並以文飾的方式對自己說,“今天是唯一的破例,以後決不再犯”。就這樣,戒煙的人又抽起煙來;兩星期不看連續劇的孩子又開始看;已經不跟不良同侪鬼混的孩子,再度回到他們的小團體裡。自我控制最重要的關鍵是“避免一時的滿足,造成功虧一篑”。
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孩子也不例外。因此要孩子能夠堅毅不拔,有毅力有決心,能克制自己,並不是一件易事,特別是誘惑就在眼前的時候,更是難以自拔。於是必須建立外在控制。
所謂外在控制就是指安排適當有效的環境和規范,來協助孩子建立自制行為。心理學家史金納(B·S·Skinner)認為行為是受環境影響的產物。比如說你希望孩子早起,就得不讓孩子拉下窗簾,明天一大早好讓晨曦叫醒他。希望孩子學好,就得安排他跟上進的孩子做朋友。希望孩子待人和藹做事認真,你自己居家的態度也必須如此。希望孩子用功讀書,就得有讀書的環境。環境影響孩子的思想行為殊大,這不是現代心理學家的發現,而是在春秋時代,孔子就已經發現這個道理了。他說“勿友不如己者”,又說“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充分說明了環境的重要,其後孟母三遷,又何嘗不是為了替孟子安排好的學習環境。
現在的提供安排外在控制的幾個原則,作為你教導孩子的參考。
(一)檢討造成不能自制行為的環境因素,安排能引發預期行為的環境。例如孩子讀書彎腰駝背,就得調整桌椅的高度。孩子花太多時間看電視,家裡就不能老開著電視機,同時要跟孩子約定選擇節目的規范及觀賞的時間。
(二)減低誘惑的刺激。例如把電視機的聲音關小,就能減少孩子受到干擾。把窗戶關起來,就能減少外頭孩子們玩耍嬉戲的干擾。
(三)把誘惑當作考驗的挑戰,每克服一次,就給予鼓勵。或者把外來的刺激聯想成一種具有意義的感受,而欣然接受。
(四)建立行為遠東和獎勵標准,孩子做到了,就給予獎勵。獎勵亦可采用積分方式逐漸累積,至相當積分再給予獎品。請注意!每給一次記分也就是一種獎勵。獎勵可以引發增強的效果。
父母親發現孩子有了不能自制的行為,就應該耐心地跟孩子交談,發現問題的症結,誠心協助孩子解決問題。問題發現得越早,越容易處理;發現得越遲,行為根深蒂固,要想重新矯正就非短期間所能奏效。因此,父母對孩子要有相當的敏感度,經常留意孩子的身心發展,隨時設法給予適當的教導。
有自我控制方面,完全要靠自制學程來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自制學程必須由親子雙方來研訂,必須讓孩子對這項新學習有興趣。所以父母親必須以溫和的態度了解孩子的問題,引發改進的動機,從而共同商討建立學程。
建立學程不宜復雜,一次以矯治一個行為或態度為宜。舉個例子說,有一個國中二年級的孩子,在最近幾次考試裡,成績大不如前。經過母子兩個人耐心地討論,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孩子不能專心讀書,而且看電視的時間太長,有時甚至漫不經心地浪費時間。此外,電話鈴響個不停,弟弟總是找他講話等等。母親了解情況之後,並沒有責怪孩子,反而說:“要是換上我自己,我也會心。”於是兩個商討解決之道,研訂孩子的自制學程。例如每天晚飯前,一定要檢討當天的功課,擬訂當晚的工作計畫,其馀的時間可以休息或看電視。吃過晚飯,必須回到自己的書房,遠離電視機,好好做功課。每隔三十分鐘可以休息,工作時間不接電話,休息時再回同學電話,直到九點半為止。這是現階段目標。至於長程的目標,則延長到十點上床,每隔五十分鐘休息,晚飯後則避免跟同學打電話。
他們每天檢討執行情形,做到的就給予獎勵。獎勵的方式是每做到一點,就在成績記錄卡上畫一個圈。每一個星期計算一次,積分達到某一標准,便給予獎勵。獎勵必須事先與孩子一起決定,包括給予獎勵、旅行等等。經過兩個月,孩子已達到遠程目標的水准。
為培育孩子正確的待人態度和學習習慣,一定要從自我控制做起。孩子能夠自我控制,才有動心忍性的工夫。在這價值分歧與世事擾攘的時代裡,自我控制是奮勵向上和把握原則的重要憑藉。
自我肯定訓練
一個人能夠肯定自己的意見,珍惜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看重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就是自我肯定。在這裡我們所要討論的肯定訓練,就是要幫助孩子獲得一種社交能力,能讓自己很自然和諧地表示自己的立場和意見,而不再是扭揑不安,不敢表示同不的意見,或者過分地自我中心,只顧自己而忽略別人的感受和立場。
我相信一個人不能說一聲“是”或“不是”,肯定地表示“好”或“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是非不分,或招致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惡果。當然,當一個人不敢表示自己意見時,他是壓抑的,長久以往,對身心健康無益,對自己的權利也有損害。
為了使你更能了解自我肯定是什麼,茲再舉例並做說明。比如說張三夫婦一道去館子吃晚飯,然後准備去看一場夜場電影。他們到了面館,各叫一碗紅燒牛肉面,結果端來的卻是清炖牛肉面。張三不能自我肯定,心裡雖很不高興,卻壓抑自己接受它。口頭還說“好吧!端來就吃!”但嘴裡卻嘀咕個不停,整個晚飯時間心情不好,氣氛也變得沉悶。反之,張太太的反應則與張三不同,她把店小二叫過來,扳下面孔說:“你是不是聾子!我叫的是紅燒面,你怎麼弄來了一碗清炖面!”弄得店小二面紅耳赤,下不了台而爭吵起來。很明顯地,張太太把人際關系破壞了,她的行為並不是自我肯定,而是侵略性太強。這對夫婦的行為,一個表現得不及,一個顯得過分,都不合乎中道。
倘若張三看到服務人員端錯了面,笑容滿面的說,“嘿!先生!你可能送錯了,我們點的是紅燒面。”服務人員很自然的會換過來。
孩子從小就要學習持平地表示自己的意見和內心的感受,這是一種能善等自己和別人的社交能力。為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父母親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肯定訓練。
不能自我肯定不但會從思想語言中直接表現出自己的沒有信心,也可能在行為舉止和態度中表現出來,例如不敢正視別人,逃避別人的眼神等等。我國傳統的道德——謙遜,有時會跟不能自我肯定混淆不清。比如說,別人贊美你的衣服或發型很美,或者非常欣賞你的風度,大部分的中國人總是說:“那裡!那裡!”或者“沒有!沒有!”而很少回答“我自己也很喜歡這套衣服”或“謝謝你對我的贊美!”其實,這兩種反應,後者顯然要比較妥當,比較有社交的禮貌。
謙虛如果解釋為不誇張自己,那是很好的美德。如果把它延伸到不敢接受別人的贊美和肯定自己的優點,就等於生活在虛偽之中,欺騙自己的情感,也諷刺別人對你的贊美。因此,我們要教導孩子,懂得欣賞別人,也要能夠肯定自己,那才叫做真正的“平實”。你對別人反應的快慢,也表現出自己是否具有我肯定的特質。你對別人的要求猶豫不決,不能及時說出自己的情感,而致失去一種親和力。因此,每一個人平常都要練習很自然地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感受。等到真有其事時,可以適當地表現出來。溝通的技巧也決定了能夠自我肯定。在溝通時能表現自我肯定的人,具有下列特質。這是父母指導孩子所應特別注意的。
(1)真心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現在我很忙”、“我覺得很煩悶”。
(2)接受自己的情感,而不要貶抑別人。例如父母對孩子說“我對你的疏忽感到難過”而不說“你是一個不負責的人!”
(3)對事不對人。例如對孩子說“我在炒菜時你在廚房裡走來走去,令我不便!”而不說“你怎麼這麼婆婆媽媽的!”
(4)不要做過火的反應,這樣會造成激怒和對立。
(5)要認識自己的情感,設法減低急躁和緊張。
自我肯定對於一個人的社會生活影響甚钜。因此,父母親要趁孩子還小的時候開始訓練。訓練的重點應包括:
(1)態度方面:安定自在的眼神、穩定的態度和肯定平和的語詞。
(2)基本肯定技術:能夠穩重表示自己的意見,很自然地請別人幫忙,坦率溝通情感和思想,能拿得起放得下,能控制自己的習慣。
(3)待人處事:待人接物得宜,能夠組織和領導,能保持與人親密的關系。
當你對孩子實施自我肯定訓練時,最好采取角色扮演或試驗訓練,透過扮演——檢討與回饋——再扮演的程序,比較容易獲得效果。
自我肯定的態度,越早訓練越好。孩子超過十一、二歲時,父母就很難引導他們在家裡做角色扮演。
自我肯定當然並不是只有透過角色扮演才能訓練。父母親平常能留意改正孩子的態度,多給他一些成功的經驗,多帶他參加社交活動等等,孩子在環境陶冶及耳濡目染中,亦能自動學習自我肯定的態度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