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隨緣成長 第四篇 隨信安住心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隨緣成長

鄭石巖

第四篇 隨信安住心靈

〈篇頭語〉

  由於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對那永恆的無限抱著希望,它就是信仰。由於有形的世界是無常的,所以我們在本體的精神世界找到恆常,它就是宗教。人類的精神生活,終究要歸於宗教。它給人希望,給人安定和祥和之感。最重要的是,宗教給我們生命的意義和永續存在的光明。所以基督說“信的人得永生”;佛陀說“信為道元功德母”。

  宗教是啟發一個人看出生命的希望,開啟心靈生活的光明,而與那本體世界相應感的至道。它不能與世俗的貪婪相混淆,同時要與怪力亂神撇清,更不能成為有心者惡意利用的工具。高級的宗教建立在純真的信仰上。

  高級的宗教,在引發一個人實踐愛和智慧,在隨緣之中不斷省覺,並領悟本體世界的偉大。在宗教信仰中,人的心靈越純真,慈悲與愛越容易開展,智慧就像流泉一般,涓涓灌注在生活之中,得到無盡的喜悅。

  宗教的情操,給人帶來簡樸和知足;使人知道感恩,知道謙卑,知道透過隨緣修持,讓自己更有心智力量去面對苦難的人生。

  宗教的情操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它有光明、有喜悅、有覺照、有不可思議的領會。宗教要做的事是拯救性靈。因此,務必要與迷信、詐財、騙色等邪事劃清界線,那才能隨緣成長,悲智雙運,過喜悅的生活。

  最後我要說,虔誠的宗教信仰,在精神生活中,有如親見爺娘似的歡喜。這是宗教實踐者的共同體驗。它使人領受到來自本體世界的恩典。

1午後風雨的省發

  愛護生命,愛惜生活,愛正當的工作。這是博愛,不是私愛或執愛,是智慧與熱情的實現,而非情欲的執著。

  一個春假的午後,天氣晴朗,陽光灑遍對面的青翠山坡。從書房往外看,新綠配上婀娜的山腰;安靜中傾聽,鳥兒正婉轉地詠唱,令人不覺陶醉其中。噢!說是陶醉不免辭不達意,應該說當下我們品嘗到不可思議的三昧。

  秀真和我各搬了一張椅子,沏了一壺茶;茶香,陽光和窗外的景致,讓我們在啜飲品茗中,更覺恬適暢懷。剎時我們似乎同時接觸到永恆的意義。我說:

  “我相信永生,它就在無常變化的前後;佛教徒把它叫如來。”秀真望著青山,悠閒神馳地說:

  “人只有經過辛勤的工作,才能體會悠閒的自在,在經過生活的艱辛淬砺之後,才會看清真正的喜樂。也只有好好去生活和實現生命時,才會頓悟永生是什幺。”

  她的話引發了我最近一點想法:我們的教育,出現了一個盲點,大家對於生命的意義似乎很少重視,或者有老師對學生談起生死大事,就會被批評為違反人文的思想,甚至被嘲笑,被學生家長指責。於是大家對於生命的終究價值和責任,變得漠不關心。這使人汲汲於追逐功利,迷失於聲色貪婪。放縱的生活,狂妄的行徑,都是從這個教育上的缺口滋生出來的。於是我說:

  “相信如來或永生的存在,才能真正明白宇宙的真谛;生命才置根於它的大地,從而成長茁壯,活潑地開花,喜樂的結果。因為他已從無常中發現永恆的真理之門。”

  我們不時遠眺,難得享受春天午後的安詳,而忘懷平時工作的辛勞。彼此分享著這一片喜樂,卻也發現苦樂之中的生命價值。我們捨不得去午睡,只是為了及時把握它的甜美惬意。兩個多小時一溜煙過去,眼看著春和景明的風光,忽而變成烏雲密布;風刮起來了,雨驟然傾盆而下。那等得及“明日落花應滿地”的詩句,公園裡當下已是落英缤紛,落寞景象。我們又沏了一壺新茶,為秀真斟了一小杯,我說:

  “前後只有兩個多小時光景,我們看到從光明到昏暗,從鳥語花香到落花滿徑。生命就在這花開花落之中,承受著許多苦和責任,卻綻放著它的芳香。無須感傷花開落,無須執著於明暗更替,因為它就是永恆,不是嗎?”

  “你剛剛所說,及時把握的生命意義是指什幺?”秀真望著戶外的斜風和陣雨,意有所指地問。我說,“愛護生命,愛惜生活,愛正當的工作。這是博愛,不是私愛或執愛,是智能與熱情的實現,而非情欲的執著。”人如何掌握生命的意義,我的看法是:

  ·要樂觀,不要優郁。無論你的遭遇是順是逆,是成是敗,要以歡喜心去面對。抱怨和優愁是對生命的亵渎,滿腹牢騷是對生命的嚴重背叛。

  ·要負起責任,同時要不斷學習。這是生命的本質,是茁壯和成長的動力;因為有這動力,我們才能活得有信心,有活力。

  ·懂得恬淡無私。貪婪使生命的無限外延價值遭到破壞,而替之以狹隘的防衛心態。前者是天堂之門,後者是地獄之路。

  ·學習愛人。愛人使自己寬大自在,愛護生命讓我們接觸到永生的真理,它就是走向如來之路。

  從午後春光明媚,到驟然的風起雲湧,我們坐在書房裡述說著無常,卻一動也沒動地談笑自若——生命的價值和智能,不就正是這一幕中流露出來的嗎?

  “地老天荒時怎幺辦?”古時有一位禅僧問他的老師。“欣賞著地老天荒。”這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已踏上永生的如來。

2進退皆宜的智慧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我總覺得生命的道理是進退之間的事,俗語所謂“應對進退”指的就是生活之道。人總是懂得收斂,斯能培養才氣;知道蓄勁,而後能一展鴻圖;能夠休養生息,才能強健持久。所以佛門以冥思啟發智慧,以結夏安居得清淨開悟,以封山來策勵僧俗大眾進德修業,精進行持。

  有呼有吸是生命的現象,有攻有守是成功的路徑,有退有進是行事的方要。過去,龍虎寺禅院的禅僧,擬在寺前的牆上繪一幅龍爭虎斗圖;他們的構想是龍從雲端盤旋而下,虎踞山頭前撲。他們畫了又畫,總是不能傳神有力,就請教住持無德禅師。他看了看說:

  “你要明白龍在攻擊前,頭必須向後縮;虎往上撲時,頭要向下壓低。龍頸向後屈度越大,虎頭貼近地面越低,就能表現出沖得快、跳得高。”禅師又告訴弟子們說:

  “為人處事,參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樣,退一步的准備,才能沖得更遠;謙卑的反省,才能爬得越高。”

  無德示了一首禅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無德禅師的示教,令弟子們各個有所省發。這則公案我聽星雲大師說過好幾次,當然我也能了解,這次佛光山所以要封山的道理,就在這則公案之中。

  最近,我到山上來,山是清淨寧谥的,只有輕輕的鐘罄之音;水是清澈柔美的,更能看到明映其中的自己。我看到一期期打禅七的佛子,所感受的是用功修行的氣氛。我是來為大專佛學營上課的,就在轉往東禅樓之前,看到星雲法師和幾位僧家頂著大太陽一直察看新建大樓工程。我上前禮拜大師,問候請安之後,大師指引我參觀即將完工的雲居樓。他說:

  “這棟樓是國際最大的禮堂,能同時坐上三千多人,可以舉辦更大的弘法布教。”

  我進去一看,法堂寬大有如進了無邊法界,大師一一解釋它的功能和用途,我陶醉在他的法音之中。走出大樓來到進門處,他停下來說:

  “大家正在為這進門取名字,有說如來門,有說無相門……”大師一口氣念了好多個名字。他轉過來問我,你准備給他取個什麼名字?我說,“師父!這我不懂,我只知道一個門,叫無門。”搏得老人家笑得開心。這個門後來取什什麼名字我不清楚,我知道的是封山之後的山上,是寧靜的,是師徒亦步亦趨的,是悲智*輪常轉的。

  我趕著東禅樓上課,拜別了大師,他還送我到門口說,“封山以後弟子們回山精進用功者多。”他指著麻竹園那邊說,“來參加者莫不專注努力。”看著滿堂僧俗大眾那兒努力,我不禁念出唐朝龐蘊居士的詩: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封山之後的佛光山,不再有游客的喧囂,卻有佛音流轉的安靜。踏在“不二門”的石級上,真能感受到:

  “且拾級直參佛門,

  乍回頭已隔紅塵。”

  開合進退是生活的常理,佛光山的封山是在內修,是在孕育更大的生命力,是在培養智慧和悲願,是准備走更遠的路,開更大弘揚正法的格局。

3從懷疑到肯定

  疑情放在婚姻上,容易猜忌、爭吵而離異;疑情發生在合作的伙伴上,會離心離德,事業難成。疑情要說明白,要參透,要能放下,然後才能互信和諧。

  我覺得人若不想在悟性上有所進步,必須對疑情有所認識。

  疑情能帶來開悟,引發喜樂和覺照,它不但能把事理看得真實,更能孕育清醒的回應。疑情如果沒有引起智能與覺照,必然會是一層障礙,一團大煩惱。如果你能認清它,就能克服解決;即使不能解決,也必能容忍中包容,而化除心中的憤怒或不平。

  過去白聖長老講參禅心要,特別指出從疑情入門的方法,透過生命終究的疑情,能導引你對人生的開悟,透過對人情事物的疑,學會了認清真理的眼光。唐朝的白居易有了疑情,便去問鳥窠禅師,他以詩問曰:

  “特入空門問苦空,

  敢將禅事問禅翁;

  為當夢是生事,

  為復浮生是夢中。”

  鳥窠禅師給他的指引也是一首詩:

  “來時無跡去無蹤,

  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夢中。”

  鳥窠禅師給白居易解了疑情,告訴他人生如夢,必須體會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要能領會慧能大師所謂“體取無生”,體認到永恆的精神世界或本體世界。人生如夢,很快就過去,迅即夢醒,但要醒覺到永恆的自性,然後才能好好去生活和承擔這個現世的人生;才有主見,作自己的主人,不會被種種名利所引誘,被種種煩惱所困縛。

  有一次白聖長老在開示中說,各位設想自己死了,屍爛浮腫,蟲蛀蟻食,日曬雨淋,化作白骨一堆;把白骨磨成灰,霎時起了一陣風,連同塵土一塊兒卷入高空,向四方散落,這時請念一聲阿彌陀佛。參一個疑情,“念阿彌陀佛者是誰?”那個念這句話的“話題”(源頭),現在請參那個“話頭”。我就在參那“話頭”的當兒,豁然開悟。

  最近,有一位年輕人問我怎麼參禅。我問他有否受過禅的基本訓練,他說已打過禅七,但還是沒有領會。我告訴他說:

  “從疑門入,

  人疑門出。”

  當下請他安心靜坐,萬緣放下,以白聖長老傳法門告之,這位年輕人亦欣然領會個中妙旨。

  疑情的參透,也用在世間法上;舉凡科學的研究、人際互動的微妙、情感的生活,都與參透疑情有關。參透疑問就有新的科學發現,參透情感的疑窦,就能豁然開朗,不再嫉恨。最近有一位男生失戀了,整天像游魂一樣,恍恍惚惚,父母親要他來見我。照例還是聽他訴說戀情,愛慕和失愛的痛苦,等他傾吐差不多了,我問他:

  “這份感情現在還在嗎?”

  “不在了。”我點頭表示肯定,然後接著說:

  “請你想想:設若此刻是十年之後,你跟另一位喜歡的小姐成婚,幸福地有了小寶貝,他們就在你和身邊。他們親昵地叫你‘爸爸!我愛你’,你會怎麼回答?”

  “當然!我也會說我愛他們。”

  “你會說你不愛自己的妻兒,而愛過去一廂情願的戀人嗎?”他想了想然後說:

  “不會。”

  “為什麼?”

  “因為它已成為過去,她不是我的妻兒。”

  “對了!這件事已成過去;你要把眼光放在現在,放在你現在准備做什麼,好好去做該做的事。”

  幾次的談話,讓他從失戀的疑情中開解出來,同時支持他去執行新的計畫,他開始從沮喪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最後,我也要提醒一點,人千萬不要制造太多人際關系上的疑情。胡適之先生說得好:

  “研究學問要在不疑處找疑,

  待人則要在可疑處不疑。”

  疑情放在婚姻上,容易猜忌、爭吵而離異;疑情發生在合作的伙伴上,會離心離德,事業難成。疑情要說明白,要參透,要能放下,然後才能互信和諧。

  我看到有引起新婚夫婦,自稱是開放大方,所以與異性交往沒有分寸,准頭未能拿捏好,於是讓配偶起猜疑,生嫉妒心,爭吵怨尤因之而起。我也看到一些家庭,在經濟生活上沒有安排得當,彼此猜疑不安,也會造成婚姻上的障礙。這類猜疑,要溝通解釋,避免讓它發酵成為破壞幸福家庭的馊水。

  參禅入定的事,不是只有在佛堂、禅堂中做,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去下功夫。避免有疑,疑則心病;遣開疑情,疑能生障。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卻是處處疑情,你必須懂得從疑情中開悟,才會有喜樂和自在。

4擺脫生活的迷思

  人的心境如果被欲望綁架了,即使是高位富貴,心理還是覺得苦,至於低位那就不用說了,它更是苦。所以,重點還是在知足時,才有真正的喜樂和自在。

  人總是在追逐中感受到匮乏,在處處為自己著想中感到不安,在不情願和抱怨情緒中產生優煩。因此,人若想活得快樂,必須在心靈生活上保持安定。盡管你遭受莫大的挫折或危難,心理上也要保持超然獨立;否則你會墜入事態的漩渦,陷入迷思而不能自拔。

  你是你,事態是事態,不要把它混淆了。這樣就能保持清醒去扭轉頹勢,否則必然失去挽回的機會。同時的,當一個人被匮乏的心情所包圍,若不能及時擺脫,從中抽身,他就被貪婪所困,無論怎麼努力,都會生活在匮乏之中,最後導致精疲力竭。

  許多人以為,只要我有錢財就會快樂,有名望就會有價值,其實這種想法只是貪婪的投射。到頭來,投注於追逐名利的結果,還是覺得空虛。元朝的薜昂夫寫了一首發人深省的曲說:

  “大江東去,長安西去,

  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時名便足;

  高,高處苦;低,低處苦。”

  人的心境如果被欲望綁架了,即使高位富貴,心理還是覺得苦,至於低位那就不用說了,它更是苦。所以,重點還是在知足時,才有真正的喜樂和自在。

  人所以在心情上有著豐富感,是由於慈悲的愛心和知足的恬適。愛引領我們珍惜生活,體恤一切有情眾生,彼此共同歡慶生活,所以有著喜樂。寒山子的詩句說:

  “蜂蝶自雲樂,

  禽魚更可憐;

  朋游情未已,

  徹夜不能眠。”

  這是說當我們沒有造作,不使用種種吊詭時,就能展露對生活世界的熱愛和喜悅。與一切有情同游大千世界,情同手足。

  另一方面,學會知足的人,他無須依賴名氣來彰顯自己,不用別人的贊美和肯定,也能活得尊嚴,有豐足感。他們不會掉入無盡的渴求和追逐之中,像饑餓的蛀蟲一樣不停地鑽進去,直到樹枝蛀斷,生存受到威脅。像蛀蟲一樣的人,無論所獲多少,他們的心永遠貧窮不知足。所以人需要覺醒,認識貧富的知覺與自己的心態有關。唐代的永嘉玄覺在《證道歌》中說:

  “窮釋子,口稱貧;

  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

  道則心藏無價珍。”

  這段文字的重點是“身貧道不貧”,對心靈生活有所覺悟的人,即使貧窮,他們的心情還是豐足喜悅的,因為他們的心中懷著一顆無價的珍珠,它能照亮人生,能引領人欣賞河山萬朵之美。

  簡樸和知足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最得要課題。我看到許多人,無論在工作、家居、休閒各方面都在一頭鑽,這使一個瘋狂地干個不停,也引起了更多人競相追逐的狂亂,日子久了就造成厭倦和優郁。如果不重視簡樸和知足,我們將會陷入更嚴重的爭奪狂亂,至於在競逐中心力交瘁的人,容易厭倦和優郁。

  心靈生活的迷失,已經為社會上帶來紛亂和嚴重的沖突。但值得警惕的是另一波心靈上的寒冬即將隨之而來,因為我們優郁症的人口已然逐漸增加。這個災難不只限於我國,而是世界性的心理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估,到公元二0二0年時,戕害人類的第二大疾病將會是優郁症。

  這種疾病的特質是厭倦、沮喪和十分的無奈;病者失去接受任何挫折的能力,低聲飲泣,嚴重者連生活與工作的功能也被剝奪,成為一個專職的病人。這種無助和蒼白的心靈生活,會把貪婪和無盡豪奪的人帶入黑暗墳墓。

  專家們已提出警告,我們社會中已經有5%~10%的人有優郁的症狀。就我谘商工作的經驗和對實務的觀察,這種沮喪的心靈生活,極可能成為新的心理流行病。當人們的欲望和貪婪之心膨脹到自己能力所不能負荷時,很容易化成消極的優郁,它帶給人嚴重的挫敗感。

  長此以往,人變得完全無助和沮喪。他會無奈地吶喊,“我沒有希望!我不快樂!”至於他為什麼不快樂,他也答不上來,只知道好象所有的事都不能使他快樂起來。

  心靈生活的迷失,將會給人類帶來在災難。如果我們不肯擺脫貪婪和無盡的追逐,不願意虛心學習愛與簡樸,很可能將遭受更多痛苦的折磨。

5有求有還的情操

  我們從大自然求取,也要對大自然還以愛護;受恩於國家社會,也要盡自己的能力作奉獻;得之於父母師長的撫育教誨,就要感恩並對下一代付出慈愛。

  人活著就要懂得有求有還。求,是求取;努力工作,尋求別人的協助,乃至祈求上蒼給你機會和恩賜。還,是回報;當你的努力有了收獲,就要跟別人分享,要心存感恩,對社會國家負起應有的責任。古人常說:

  “感恩戴義,

  懷欲報之心。”

  我們的成功和喜悅,不全然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嚴格說來,成功大部分是拜他人之賜。別以為成功的點子是你想出來的、程式是你設計出來的、技術是你發明的,其實你的思想、觀念和技巧,都奠基在前人的經驗上。你使用的語言、原理、工具和作法,絕大部分是現成的,是拜整體文化之賜,才創造出那麼一些成果。

  想到這兒,油然心生謙遜。人若能作這樣的反省,就會有感恩的情懷。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注意到回饋,這是基於感恩。其實,不應等到有成就才回報,而是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對活下去表示感恩和回饋。

  小時候過元宵節,天氣是冷冽的,但鄉下人感恩的熱情卻是溫馨的。元宵夜的廟會,演奏著北管的音樂,既振奮人心,又給人諸多喜氣。裝師的花燈,閃爍著光明和虔誠的氣氛,鄉人聚集在大殿裡,帶著歡樂新春的馀韶,開始他們的求與還的心願。

  求柑和還柑是最常有的活動。我們幾個村子,以栽種柑橘聞名;柑橘一到過年,一片黃澄澄,株株結實累累。可以說,一年辛苦耕耘有了豐收。不過,鄉人還是很謙虛,心存感激,因為那不是一己之力的成果。除了天候正常之外,需要農業技術的改良,市場條件的配合,為了感恩,於是有還柑的儀式。大家選擇最碩大的柑橘,送到廟裡當供果,表示感恩和回報。

  這樣的活動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並不清楚,只知道鄉人很虔誠地把柑仔送來當供果叫還柑。然後,再祈求新的柑橘,回去孕育新的希望,作新的努力。但無論如何,回報總要多於祈求,這代表著回饋的意思。

  在家鄉的習俗中,元宵節象徵新春歡樂假期的結束。看花燈,觀賞一出大戲之後,第二天就要收拾玩興,開始勤奮的工作。因此,廟會還要作另一種求與還的儀式,那就是求龜和還龜。鄉民在前一年的元宵節,求了印著龜紋的米糕回家,今年要回報更大的紅龜糕來當供品,分享給其他村人。傳說中的解釋可能有三個理由:

  ·龜陪伴著先民平安渡海來台,為對牠表示感恩,所以一般人是不會食龜肉的。

  ·龜代表是壽,是健康的象徵。

  ·龜代表著沉潛與力行,有著耐性和天長地久的決心。

  村民在求龜與還龜之中,一代代地傳授求與還的觀念,叮咛著感恩和回報的精神。

  現代人生活富裕,不容易覺察一切得之不易,也就不再重視生活中應懷抱感恩和珍惜的心情,於是回報或回饋的觀念漸漸式微。我認為現代人既要懂得求,也要懂得還。我們從大自然求取,也要對大自然還以愛護;受恩於國家社會,也要盡自己的能力作奉獻;得之於父母師長的撫育教誨,就要感恩並對下一代付出慈愛。

  要像求柑與還柑的情懷,要像求龜與還龜的心情,在取與還之中生生不息。

6牧牛的啟示

  小的時候我牧牛,欣賞牛的壯碩有力,喜歡牠的憨厚和悠閒。現在我還在牧牛,我牧我心中的牛。它是修福修慧的最好方法,當然也是現代人想要培養好情緒、好EQ的門道。

  牛是有感情的動物,只要你牧過牠,跟牠有過一段時間相處,也許是三兩天,也許日日相處,就會建立一份感情和默契。從牠的行動中,你會覺察到友善;從牠的眼神中,你會發現牠的情感。在農業社會裡,牛是人們的朋友,白天牠能耕田,夜裡有了牠,還讓人有著特別的安全感。

  我家不養牛,但鄰居卻養了一頭壯碩的水牛,我常幫他們放牧,牽著牠去有水草的地方,讓牠一飽口福。聽著牠吃草的沙沙聲,我可以了解到牠的喜悅。

  我喜歡牛,喜歡牠穩重的步伐,敬佩牠耕田時的力大;特別是在犂松土地時,散放出土地的芳香,配合著牠有節奏的呼呼喘氣聲,更令我欣賞。我從牛那兒學到牠的穩重、耐力和不辭勞苦的精神;也向牠學習憨厚、樸素和單純。

  牛啟發過我許多生活的智慧,直到現在仍然受用。牛在工作時的威儀神態,常在我腦際出現;牛悠閒時在草地或樹蔭下納涼的景象,令我感同身受,因為童年時,我曾坐在牛背上,人牛一體般享受過那種閒適。

  我的素食觀念來自佛法的教導,但卻從牛那兒得到肯定,因為食草的牛仍能那麼健壯有力。人之所以變得虛弱,是由於老和疾病,而不是缺乏葷腥之食。我念高中時,每天做粗重的工作,當過建築工,挑運沙石水泥,我深深得到牛的啟發。體力是耐心培養出來的,人生路也是像牛耕作般一步步走出來的。

  我從十交歲開始學禅,注意修行,日子過得清苦極了,連身上穿著的一件夾克,都是別人送我的舊衣;毛已斑駁脫落,拉鏈不堪使用,我把拉煉除去,縫上鈕扣,雖然穿起來有些怪模怪樣,但我仍然穿它。我把這件衣服稱做“牛皮”,穿著它就覺得自己信心十足,耐力有加。我以牛來自勉,肯吃苦耐勞,凡事知道穩重踏實。

  有一天,我向師父請教坐禅和修行的法門。他發現我穿著一件破舊的夾克,稱贊我的節儉,我回答說:

  “除了這件牛皮之外,沒有第二件。”師父說:

  “每個人也只有一件而已,就靠這一件來修行的。”我當時還不太懂,於是他為我解釋:每個人都只裹著一張皮,要用這張皮去成就,去開悟,去看到本來面目的自己和世界。接著他說:

  “你說這件衣服就叫牛皮?”

  “是的。”我把原委說了一次。

  “那麼你就好好地牧牛,它就是修行的法門。”

  “怎麼牧牛?”

  “當牛吃稻子犯禾苗時,就趕緊把牠拉回來。”

  後來,我年事漸長,閱讀了許多佛學典籍,赫然發現,禅宗藉牧牛的啟示,來砥砺進德修業的史料真多。連當年師父教我的牧牛修持法,也是出自唐朝馬祖大師對石鞏的對話。後來,到了宋朝廓庵師遠禅師,撰成十牛力量頌,歷代許多大德又作了許多發揮,尤其是普明禅師的牧牛圖頌,更是發揮得透徹。

  現在我對牧牛有著進一步的看法:我不再從現象的牛來看它了。我把牛看成人的心;心不斷反映周遭的種種情境,每一個反應都帶著一些知覺和情緒,有些知覺是快樂的,有些知覺是憤怒悲哀的。快樂的知覺,使我們想要追逐,正因為追逐我們才被綁架,而陷入追求享受的痛苦之中。痛苦的知覺,使我們逃避和悲傷,結果一樣掉入痛苦的掙扎。這兩種態度都導致痛苦和心靈的封閉。

  那麼開悟的生涯是什麼呢?我的比喻是:

  “像牛一樣,吃草時只是吃草,沒有挑剔;

  耕田時僅是耕田,沒有痛苦的抱怨。

  豐收時沒有狂喜的歡亂,

  窘困時沒有不平的哀傷。”

  小的時候我牧牛,欣賞牛的壯碩有力,喜歡牠的憨厚和悠閒。現在我還在牧牛,我牧我心中的牛。今年春節,跟秀真在家一起讀經,在細雨霏霏的節氣裡,偶然發現心中那頭牛已然很悠閒了,我翻開普明禅師十牛圖頌中的馴伏,讀出他的詩偈:

  “綠楊陰下古溪邊,

  放去牧來得自然,

  日暮碧雲芳草地,

  牧童歸去不須牽。”

  我已閒熟於牧牛的藝術。它是修福修慧的最好方法,當然也是現代人想要培養好情緒、好EQ的門道。

7四種精神糧食

  佛所說的四種糧食,搏食的意思就是過簡樸的生活,細觸食是要你虛心從日常生活中玩味它的美和喜悅,意思食就是給自己正念,識食是情結和情感的調理。

  每個人都懂得天天進食,一日三餐,有時還加上零食點心,補充一些營養的食品,為的是滋養健康的身體,以求幸福的生活。固然生活幸福與身體健康的狀況有關,但與精神生活關系尤其密切。通常,精神生活正常的人,身體總是比較健康。

  然而,一般人會為自己的身體攝取食物,卻往往疏忽給自己添加精神糧食、修持心靈,讓自己的精神更為健康。因此,我要在這裡呼吁大家,重視精神糧食。有了它,我們能過得振作有力;有了它,我們能保持歡喜;有了它,我們能孕育創意,克服困難,過成功的人生。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曾告訴比丘們說: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

  何等為四?

  搏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

  諸比丘!

  此四食有貪有喜,則有優悲有塵垢,

  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無優無塵垢。”

  佛所說的四種糧食,第一個是搏食,就是為了維持生活所必須的食物和用具,它的原則是簡樸。所以搏食的意思就是過簡樸的生活,也稱為粗搏食。當一個人能用簡化、平直、素樸、單純的態度處理自己的生活時,就能以簡馭繁,專注安定,不會被野心所驅使。

  依我的觀察,精神生活之所以陷入困境,或者浮現矛盾痛苦,多半是由於野心和復雜,想得太多,顧慮的因素龐雜,不自覺地令自己承受太多的心理負擔,最後造成身心疲竭或者精神崩潰。許多優郁倦怠的人,是因為長期生活在復雜的念頭和欲望之中,讓“本然的自己”不斷與“應然復雜的目標”發生沖突,造成連續挫折和絕望所致。

  許多家長教育子女,不斷斯許他要勝過別人,否則就不體面,就不能有好的未來。他們想的是野心,而不是真實和單純。所謂單純就是欣賞孩子的優點,鼓勵他發展主動性和信心,讓他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他就能走出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路就是光明,就不會學壞,就會不斷進步,這就是單純,就是搏食。反之,教給孩子太多顧慮和欲望,結果放棄了自己該走的路,東挑西撿,不但弄不出個名堂來,還造成許多不滿、優郁和痛苦。這社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眼高手低,想做的做不來,現實的工作又不滿意,彷徨流動,躊躇蹉跎,是不懂得粗搏食。

  其次是細觸食,這種精神糧食是要你虛心從日常生活中玩味它的美和喜悅。你享用一餐簡單的食物,細觸它的味道,和家人悠閒地享用,還有輕柔有趣的談話,那比滿漢全席、山珍海味還好。無論是早餐、午餐或晚餐,食物雖然簡單,只要你能細觸,美味溫馨盡在其中,極樂的源頭也在這裡。所謂:

  “在禅的清淨中,

  現出璀璨的三千大千世界。”

  這一點你該能體會出來才對。只須透過細觸,不流於染執,那麼“耳聞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極樂淨土不就在你的無礙清淨心中展現出來了嗎?

  就像此刻,外頭下著午後的陣雨,打在窗外的浪板上,我聽到雨聲,享受到雨打芭蕉之美。你只要培養清淨細觸的技巧,生活中就顯露著更多的美好。當你開始欣賞別人,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你會從心中自然流露出慈悲喜捨,這種被雲門禅師叫做“古佛的心”的清妙是只許你親嘗,不准你耳聞的。

  在細觸中,人有了慈愛,教育子女容易成功。在細觸中,人有了喜悅,也就無須另外追求娛樂和享受。在細觸中,有了覺察,它帶領我們進入空與覺悟。

  其三是意思食。這是說你想的是什麼,你的心就會是什麼;當然,你的行動和後果也就是什麼。消極的人容易退卻,做起事來打不起精神,對困難不容易有“掌握它”的信心,當然也就經不起挑戰。學佛更是如此,你的心中沒有堅定的正信,沒有維持正行的紀律,缺乏鼓勵自己上進精勤的觀念,學佛也就沒有什麼感應。意思食就是給自己正念,才能走向光明的人生。

  人的想法決定精神生活的品質,只要對眼前的事覺得無助,就會顯露出頹廢倦怠的態度;只要想放棄自己的希望,就會消極墮落。我看過許多锲而不捨、兢兢業業的人,他們不只事業成功,精神力也表現得好。當然,我也看過更多無精打采的個案,他們被無助和無望的心魔綁架,振作不起來,而我的谘商方法之一,就是要提供他正向的意思食,讓他從虛弱的精神力中恢復元氣。

  最後是識食。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無一不是識。經上說:

  “萬法唯識。”

  人的生活無一不是從識變現出來的。不過,這裡所說的識,有其特別涵意。識是指一個人在心靈世界不斷浮現出來的“點子“。請注意,”意思“屬於思想的體系,它的特質是邏輯、思考和理性。人類的心靈活動,除了理性思考之外,還有一部分是解決問題或回應環境方式的“點子”。這些點子,絕大部分是藏在阿賴耶識裡,這些點子不屬於理性,但卻需要理性去處理、證驗和過濾,才能形成有用的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發現,情緒狀況越糟的人,越不容易浮現創意的點子,他所出現的點子較具暴力、沖動和焦慮性的特質。所以,影響識的部分應該是情緒和情感的生活狀況,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或知識。所以,豐富的感情,悠然的情緒和好的理性能力,將構成菩薩行的條件。菩薩的本義就是覺有情。這正是經上所謂:

  “悲智雙運。”

  然而,悲智雙運的基礎卻是識食,是一種情結和情感的調理,所以要學習互愛、恬淡和悠然的性情。我建議現代人要革除性急,要培養慈愛和自在的神情,否則在識食方面,將會出現饑餓匮乏的現象。

  我相信對於識食的不重視,將會為人類帶來精神生活的大難題,許多心理學家已經提出警告:未來情緒所引起的疾病和精神生活的窘困,將是人類生活上的一大災難。

  我深信佛陀所提出的四種精神糧食的重要性,特別把它寫出來,希望大家能重視它、實踐它。讓這資益眾生的四食,能傳布給每一個人,並蔚為風氣,成為現代人文化的一部分。

8清淨中的覺照

  宗教的名相可能不同,信仰的儀式容或有所差異,但當我們的心打開的時候,當我們不被虛妄貪婪綁架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絕對的真理。

  在墾丁海濱,看黃昏夕照,我依偎在彌陀的慈懷裡,享受本體世界傳來的喜樂。

  八十六年的暑假,教育部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舉辦輔導及學生事務工作研討會。議題很多,連續兩天下來,大家都覺得疲倦。於是主辦單位為大家安排到海邊看夕陽,賞斜照,踏踏南國的海灘,戲戲柔媚的海浪。

  辛苦了一天,能有機會坐在礁石上,面對壯闊蔚藍的大海,沒有不凝神眺望,陶醉在晚霞的鮮麗多彩。大家三五成群散了開來,有坐有立、有戲波有逐良、有閒聊有歌詠。我跟大家聊了一會兒,然後獨自坐在一處較高的巖石上,恬適地欣賞造化之美。它簡直就是一幅畫,橙瑰麗的雲,透出夕陽的半個臉蛋;海連著天,天邊的雲就像畫舫。往右看去,山和海岸像畫筆勾勒一般,彎了幾彎,看不到盡頭;朝左瞧去,是一個海灣,像慈母擁抱著即將甜睡的孩兒,我陶醉在山與海的色韶,忘我地坐著。

  海浪似乎洗濯了我的心,晚風撫平了心念的浪濤。這時,一個大浪打在礁巖上,浪花四濺,就像一個玉瓶打破一樣,我看到無常、變化和清淨;看到色相的美,起了珍惜的心,同時也看到它的真實面。霎時,虛雲老和尚的悟道詩浮現在我的腦際:

  “杯子樸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塵勞剝落,心靈無比的自在喜悅;我和海似乎是一體的,和絢爛的晚霞是分不開的。不知何時,我已盤腿禅坐,陶溶於此片極樂淨土。我念佛,毫無雜念,好像跟彌陀把手同游一樣。也許是觀日鼓的因緣,我品觸到彌陀三昧的空性和喜樂。

  時間在無住之中流逝,天色漸暗,同事們招喚我上車。坐在那兒近一個小時,只是剎那間的事,心神爽適,無比悅樂,好像剛剛受洗,得清淨心的感受。在事上,我很想重溫箇中的法喜,只是尋覓不得。我想著善導大師的話:

  “唯有徑路修行,

  但念阿彌陀佛。”

  不是透過那平直心的徑路,怎可能體會唐朝道綽大師所言,孺慕在彌陀如來的功德法喜之中呢?

  當晚,我們又進行一場活動到十時許,大家正回房准備休息,七、八位教授邀我在戶外閒聊。稍後,一位教授問我:

  “傍晚時分,你獨自坐在海邊礁巖上做什麼?”

  “念佛。”

  我接著也問:

  “當時,你也獨自坐在沙灘上做什麼?”

  “感恩。”

  我們沉默了一下。他問道:

  “怎麼念法?”

  “用感恩念。”

  我們會心地互看一眼。我說,“宗教的名相可能不同,信仰的儀式容或有所差異,但當我們的心打開的時候,當我們不被虛妄貪婪綁架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那絕對的真理。也許有人稱它叫上帝,有人稱它叫禅,也有人稱它叫天主,稱呼什麼並不重要,而是那顆開啟的心,才可能接近到真理。”

  我們談到午夜,從宗教到心靈,從博愛到慈悲,從小我到無我的大我,談得很開心很交心。也許那只是語言文字的表達,是妄的一部分,而非接觸到“徑路”。黑空來了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們趕回房裡休息。我聽著滂沱的雨聲,回想是日的體驗,默然知足,入於清夢的甜睡。

9禅與淨的圓融

  我試著把禅坐當船輿,把淨土當神游的目的地,念出南無阿彌陀佛時,曾經有過莫名的自證喜悅。

  宗教生活要建立在清淨的信仰上,透過修持和情操,才參契到本體世界的美妙與圓滿。

  我年輕時,在宜蘭雷音寺的念佛會,學習念佛法門。當時所謂念佛,就是大眾跟著師父一塊兒念;人越多聲音越具攝受力。我很響往那種眾志成城的氣氛,尤其是融入佛聲的溫暖、祥和、安寧和平安的感覺。

  當然,我學禅也很早,不過當時所重視的全是打坐的表面功夫,很少觸及心的修持和覺照。然而我很用功,每天晚上都練習,日子久了也有一些發現和覺察。我發現心識的源頭存在這清涼且能覺照生活的“實存“。當時,我不知怎麼形容它,也不曉得如何描述這種深怪的接觸。直到後來,閱讀的經論較豐富,才知道個中的妙趣。

  在坐禅中念佛,把坐禅當做載具或交通工具來念佛,是聽到師父講述禅淨雙修時,抱怨著不妨試看的心情,而有了新的領會。我試著把禅坐當船輿,把淨土當神游的目的地,念出南無阿彌陀佛時,曾經有過莫名的自證喜悅。

  我如此念佛,經常有著無盡法喜。雖然沒有什麼神秘的經驗,沒有特殊的靈異,但卻有著實在、充實和清淨的感受。就持著這樣的念佛法門,天天跟家人維持定課。有空的時候,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念佛的聲音和自在感。有幾次,我發現念佛時,很自然覺得四周都是亮麗的佛身,備感殊勝的寧靜祥和。當時我跟著淨空法師學《華嚴經》,便抽空請教究竟。他說:

  “你念佛能有這樣成績是很難得的。但要避免去執著它,只需專心念佛就好;就把它當做是一路春景,滿目風光,不礙你與彌陀交往就是了。”

  這件事情,隨著每天的淨念,有空便提起一念,作禅淨雙修,念佛現前也就變成平常事,即使在一般禮佛時,也有這種現象。後來,我閱讀《般舟三昧經》,才恍然大悟,原來般舟三昧,梵語為Pratyutpanna-samadhi,其義為佛立或佛現前。凡是修般舟三昧的人,即可見諸佛現於眼前。經中記載,賢護菩薩(跋陀和菩薩)問佛陀說:

  “菩薩當作何等三昧,所得智慧如大海,如須彌山,所聞不疑,終不失人中之將,自致成佛於不還……。”佛陀的回答是:

  “一法行,常當習持,常當守,不復隨馀法,諸功德中最第一。何等為第一?是三昧名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它的修持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這部《般舟三昧經》是彌陀典中最早的文獻。在考證上它比淨土三經更早,經中對念佛法門的直陳,有著雲開月現,朗日當空的啟示效果。我繼續這樣念佛,後來又參學隋朝智者大師所撰《五方便念佛門》,它的法要是:

  ·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念佛者要深心願生彌陀極樂淨土。

  ·觀想滅罪念佛三昧門;心想著佛光照耀你,而滅除過去一切業障。

  ·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要覺察一切境相是由心識映現的,要明白即心即佛,是心是佛。

  ·心境俱泯念佛三昧門;從心識與現象世界中超越出來,接觸到無相的本體世界。

 ·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感受在佛加被下,見自本性,捨棄妄心,成就圓滿功德。

  這五個方便念佛門,我很快就知道怎麼運用。正好那時我讀頌“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後來又唱“念佛心曲”,發現它們都充分表現五方便念佛門的主旨。查五會念佛為唐法照法師所創,以《無量壽佛經》中的“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如”之文,將念佛之音分為五節。第一會為平聲緩念;第二會為平上聲緩念,第三會為非緩急念;第四會漸急念;第五會轉急念(每一會念百遍)。每一會觀想著一個念佛三昧門,則能入於禅定念佛,備覺《般舟三昧經》所言旨趣現前。

  有一次,我在飛機上念佛。當時念的是“念佛心曲”,這是我閒暇念佛方便使用的方法。念佛心曲念一遍,正好五個音節;每一音節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五個音節唱下來,正好觀照五個方便念佛門。亦即每一句阿彌陀佛,都在心中各現出一個念佛的心境,從稱名往生、觀想滅罪、諸境唯心、心境俱泯,最後到性起圓滿,而構成一個心性的覺悟,並與彌陀相應成就即心即佛的圓滿。

  我試著在高空中輕念,入於清淨,行於觀照,而開啟了麗亮的心門,竟有著諸佛同在之感。後來,我常常照這樣念佛,時間或長或短,都能優游於念佛三昧之中,甚為笃實歡喜。至此,我深信念佛一種實在的修行,而信仰對自己心性之陶冶越深,宗教情懷和喜樂也越豐富,其與本體世界交融的自在感,真是悲喜交集,不可言喻。

10重視心靈的生活

  生活在處處表現出多欲、多元價值、多種挑逗引誘、多紛擾和多沖突的社會,你更需要有心靈的修持,否則你會迷失在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會郁卒在紛爭和矛盾的夾縫之中。

  心靈生活的品質,決定你是否活得喜樂、健康和幸福。

  人類的心靈生活,是今日世界性共同關切的課題。

  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日,放眼看看每一個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沒有能幸免於被犯罪、吸毒、暴力、環境破壞和精神頹廢或沮喪的難題所困。人類似乎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物質生活不虞匮乏之時,就得面對新的挑戰,那就是精神生活的危機,也是拯救自己靈魂的問題。

  我相信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追求生活品質的提高,讓自己生活在和諧、充實、美化和喜樂之中。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因為急功近利的觀念、貪婪和無止盡的競爭,把精神壓抑得扭曲變形;日益放縱於聲色的享樂和刺激,更使人們墮入唯感膚淺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固然富裕,但在精神生活上卻變得空虛。這使得大部分的人形成兩極化的反應:其一是傾向於不安、焦慮或沮喪;其二是采取亢奮的態度,以形諸色情、麻醉、暴力或巧取豪奪。前者是優郁的,後者是瘋狂的;前者感受到絕望的折磨,後者迷失在抓住的亢奮之中。他們的共同問題是心靈的空虛和荒蕪。

  未來學的學者對於心靈生活的失調已多所指陳,至於心理學家、心理谘商或治療學者,更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提出剀切的呼吁。我們看到青少年犯罪正在擴大增加,手段殘忍凶暴;各國優郁症的人口和自殺率不斷上升,甚至於有討論如何自殺,如何使自己更頹廢的書籍。這是人性生活的大逆轉,不可不提防它的危害。

  一九八六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項推估,預測公元二0二0年時,危害人類的十大疾病;其中頭號殺手是心髒病,次號殺手是優郁症,這兩種病都與情緒和精神生活有關。許多研究指出:敵意、緊張、急切和憤怒是心髒病的心因性因素;至於優郁症,更是情緒失調所致,它的特質是無奈、沮喪、缺乏振作的動機。優郁症會剝奪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功能,令其失去生活的勇氣,而陷入絕望或自殺。而這兩種精神生活失調的人口,無論在國內和國外,都快速地增加之中。

  於是,有關心靈生活的研究與討論,不僅在台灣有心靈改革的問題。美國有關心靈生活的研究,已受到廣泛的重視,出版的著作更成為出版界的寵兒。日本和歐洲對於精神生活的重視,亦不亞於美國,情緒、情感、生活與心靈的調適,亦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北京社會科學院對於精神生活的課題,亦作了一些研究,而兩岸的學術界人士,正研議舉辦一次有關倫理與精神生活的學術研究討會。

  教育部於八十七年元月,在台北舉辦全國性心靈教育研討會,與會的學者專家,除了討論生活教育的陶冶、法治態度的培養、倫理與宗教教育的重建之外,特別提出心理衛生的重要性。無疑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發展,必然是心靈教育的重要環節。我經常誠懇地警告國人,如果世界衛生組織不幸言中,優郁症真的侵襲我們台灣,請問我們一個全靠人力資源維持的國家,憑什麼能支撐下去?發展下去?

  心靈生活無疑是每一個人必須重視的問題。你曾經關心過與自己幸福息息相關的課題嗎?如果沒有,建議你開始關心它。尤其生活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處處表現出多欲、多元價值、多種挑逗引誘、多紛擾和多沖突的社會,你更需要有些心靈的修持,否則你會迷失在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會郁卒在紛爭和矛盾的夾縫之中。

  請容我請教你一個問題:在平常生活中,你的心情能保持和諧愉快,日子過得充實有意義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猶豫不知如何回答,那麼你該開始你的心靈修持,因為你沒有親嘗過生活的豐富感和喜樂,你可能陷入生活的緊張和沖突的夾縫而不自知。如果你能稍作調適,有所覺察,無論你的工作或職業如何,都能增進你的精神力量,過著較充實的生活。

  其實,心靈生活的調適並不難,它只是要你去親嘗生活這口清泉,在簡單素樸中得到它,看到它的美和無盡的價值,並領略到更高層的精神世界,與它有著相融相屬之感,而體驗到豐足,覺得自己再也不孤單。這些心靈生活需要一點自我反省,也需要一點實踐的方法,你得有心學習才行。

  我做了多年的心理谘商工作,發現人們失去心理健康或陷入困擾,乃至造成心理疾病,原因固然很多,有源自失愛和失教,有源自挫折和生活的潰敗。,有源自嚴重的心理創傷……但我認為,生活本身免不了會有挫折和創傷,但會造成嚴重的傷害或崩潰,是由於心靈的修補和成長能力不足,而導致惡化和絕望,造成一連串的邪惡、錯誤或痛苦。因此,人需要滋潤自己的心靈,經常修葺它,灌沃它,讓它強壯安穩。

 

上一篇:明一法師:生命生存的慚愧
下一篇:明一法師:無事生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