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悟·看出希望來 第五章 家庭親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悟·看出希望來

鄭石巖

第五章 家庭親情   

  家——

  依偎在母親慈愛的懷裡,

  溫暖的輕喚,

  是我茁壯的呼吸。

  家——

  矗立在父親壯碩的臂膀上,

  擁抱與庭訓,

  是我絢爛人生的彩料。

  家——

  徜徉在觀音的護佑裡,

  金經的唱頌,

  缭繞著平安和希望。

  人是否生活得成功幸福,決定於兩個因素:一是先天的禀賦,一是後天的努力。而家庭是這兩個因素的函數,它能改變先天,又能孕育後天。家庭是個人希望之所系,要想有個快樂幸福的人生,一定要從自己的家開始。也許,你現在正擁有一個溫暖的家,那麼你該好好珍惜它,接受它給你的力量和光輝,把它維護得更美好。也許你並不覺得家裡幸福,那麼你一定要看出希望,有耐性的去建立一個幸福的家。

  在家庭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幸福和溫暖,孕育活力和志氣,享受人倫的情趣;家永遠在呵護你,關懷你,接納你。但別忘了,這只有在你也能呵護家人,關心家人,接納並欣賞家人時,才感受得到。有人說,家是補給站,是避風港,是倦鳥的歸巢。這樣的想法,顯然不夠積極。你必須注意,若只一味從家裡補給,而不加以建設;家道會被你耗盡。若只把它當避風港,暫時的棲息,疏離意識會使你失去歸宿感,而頓覺寞落;若只把它看做歸巢而不知修葺,總有一天你會無家可歸。

  每個人一定要“成”家,成家並非只有結婚,也不是把家鋪設裝備得富麗堂皇,而是要給家裡的每一個人豐富的愛,全家從那兒看出希望。成家不只是構成一個形式的家,而是要培養一個家的氣候和環境,讓它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心智的成長和悅樂的性情。

  家是生活的重心;就原始的心理反應來看,鳥兒歸巢,要把覓得的食物,帶回巢裡喂養幼鳥;各種有情眾生都離不開家。因為他從家裡長大,他將來也必須建立一個家,即使是出家的人,也要以和合僧團為家,以精神法界為家,以十方佛國為家。沒有家就會寞落孤獨,變成孤魂野鬼了。

  一整天的努力工作,無非要回到安詳的家,把收獲獻給家人,和家人分享,這是一種悅樂。如果你一味的在外覓尋,卻忘了和家人分享情趣,那就本末倒置了。最近,有許多人把小孩送到國外當小留學生,太太跟著去照料孩子,而父親卻在台灣當賺錢的機器。他們的家拆散兩地,不能享有家的情趣和溫暖,這是很可惜的。

  就呱呱墜地的嬰兒而言,家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智慧的金石,是未來幸福人生的精神寶庫。特別是家庭親情,是孕育個人心智成長和志業的奶水。它流瀉著經驗的傳承,人格的特質和文化的生命。因此,你有責任建立一個有希望的家。

  娑婆世間的家,就生活的需要而言,它是你的歸宿,要善自珍惜。人群結合的國家,就生存與安全而言,如同大地神器,我們要愛護它。精神法界的家,就永恆的存在而言,它是我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護持信賴它。以上三個家,一定要從家庭開始,要創造一個有醒覺富情感的家(菩薩之意即覺而有情)。這就是佛家的家庭生活態度,所以《六祖壇經》上說:

  “在家能行。”

  你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看出人生的美妙,情感的可貴和慈愛的偉大。在那兒培育你的後代,試煉你的智慧;成就你的菩薩行;把你的業力,轉識成智為家庭的責任,互愛的資糧,若每個家庭都能如此,這社會就無處不祥和了。所以說,家是大眾慈航的開端,是自度度人,自悟悟人,成就一切志業的大法船。所以你要珍惜它,愛護它。

  我們的社會顯得脫序不安,道德日益淪喪,這與家庭生活大有關系。家庭擾攘,爭鬧不休,子女必然失去安全感。家庭缺乏親情,孩子就顯得冷漠孤單。好逸惡勞的家風,把家人薰習成懶散的個性;嚴厲粗暴的態度,彼此難有和氣的相處。自己不知上進,則後代墮落消極;一家利欲薰心,則無惡不作。這樣,家庭就失去希望,社會也跟著遭殃。

  我認為家庭最重要的是親情,有了親情就能互愛,有活力,有朝氣。這樣的家庭會呈現一片好景,充滿希望,現在就來討論;發現這親情希望的途徑是什麼。

一、逗趣與歌聲

  家庭在吃得飽穿得暖之後,最需要的不是錢財,不是華麗和舒適的設備裝潢;而是快樂的氣氛。事實上,即使處於饑寒交迫的境況,也應以快樂的氣氛為重。因為樂趣是精神生活的資糧,它能滋潤活力,助長智慧,增進健康快樂的家庭氣氛,那就是幸福的本身。在快樂家庭中長大的人,信心好,情緒穩定,神情豐采也好。

  家是一個人的根,根長得強固,莖葉一定繁茂。你一定要親自沃壯自己的根。家給嬰兒第一個人世的印象,它根深蒂固,記憶最深,影響最大。家庭的生活經驗,是個人人格的藍圖;錯誤與矛盾的家庭教育,會帶來無限的困擾;不快樂的幼年生活經驗,會像揮之不去的夢魔。人文心理學家指出,個人回憶最深的是童年,而家是童年的世界。為人父母一定要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個活潑快樂的家,因為在活潑與快樂中,孩子才能憧憬出他們的未來,看出他們的希望。

  逗趣可能是家庭成員中,最能表示撫愛、機智、親昵和祥和的活動。逗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珍寶般的情趣。在小事物中,透過幽默而贊美;在閒談之中,綻放趣味而變得悅樂。這可以使生活充實,氣氛祥和,性情得以陶冶,情緒得到洗滌,神智顯得清爽。

  不過,逗趣絕非取笑,更不是言不及義的耍嘴皮。逗趣一旦陷入對人性的貶抑,就變成譏諷或指桑罵槐。它對家庭的氣氛有害無益,對全家人的心智成長都會造成困擾。

  禅門是很講究逗趣的,他們經常透過逗趣來引發弟子開悟。比如說,唐朝馬祖禅師的學生,到石頭希遷那兒,談到馬祖的禅法。石頭打趣的指著一堆薪柴說,“馬祖的禅法像那堆薪柴嗎?”弟子沒有幽默感,以為石頭在批評馬祖,不服氣的把話帶回來給馬祖。馬祖便說,“孩子!石頭禅師所指的薪柴有沒有廚房那一堆大?”學生說差不多。馬祖笑著說,“你真有力氣,把那麼大的一堆薪柴給扛回來了。”人嚴肅到一點玩笑都開不起來,那是很執著的、沒有情趣的。這件事假若換另一位已悟道的弟子,可能會說:“豈只像一堆木柴,我現在正拿它在燒飯哩!”

  說笑話是逗趣的一種,家人在茶馀飯後、休閒的時間,隨興所至,輪流說一則笑話,或念一則平常記錄下來的趣事,引來全家人的笑聲,不但能消除沉寂倦怠,而且能拉近家人彼此間的距離。

  幽默可能是家庭中最珍貴的逗趣。幽默不但可以維護自尊,帶來輕松,同時也是維護和諧的天使。母親在親戚面前數落念高中的女兒臥房髒亂不堪時,女兒當然很難堪,下不了台。但是女兒卻幽默的說,“阿姨,蓮出污泥而不染哩!”大家一陣趣笑,一則打斷疏於維護女兒自尊的窘境,一則也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看漫畫和說漫畫,也是巧妙的逗趣。家庭要買一些好的漫畫。無論是風趣、笑料、史事、文學和經典的都好。家裡有了漫畫就不怕沒有樂趣。它總是在休息時,郊游的路上,變成彼此交談和逗趣的素材。至於漫畫,可能是我家獨門的逗趣功夫了。我們全家都不擅作畫,但想像力都很豐富,所以一有空,就有人提出說漫畫;只用口說不用筆畫;依自己的創意,構想出幾張漫畫,表達一個事件或趣事。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漫畫,也可以接下去再編出續集,談笑風生,趣味濃郁。尤其在假日登山時,經常這樣逗著玩,孩子們稱這種游戲叫“免洗”漫畫——用過就丟。

  逗趣是休閒最好的游戲之一,它代表著我們童心未泯,還保留著天生游戲的能力,它是一種幸福感,一種心智的洗滌,一個親昵的會心。人只有懂得維護自心中天真爛漫的智慧,生活才顯得有創意,有幸福感,而生活的希望就在逗趣之中、歡悅之後流露出來。

  唐朝的趙州禅師,在夏天一個閒適的日子裡,突發奇想,和身邊的弟子文遠,玩起逗趣游戲來。他說:“文遠,我們來逗趣,作個比賽,看誰把自己譬喻得最低。”兩人還約定,贏的人就輸掉一塊餅。趙州先說:“我是一只驢。”文遠說“我是驢子的屁股。”趙州說“我是驢子的糞。”文遠說“我是糞裡的蟲。”趙州說“你在糞裡做什麼?”文遠說“我在那裡度暑假。”趙州說“好了,你贏了!”於是趙州就把一塊餅吃掉。這段故事又是逗趣,又是啟發——貧乏而知悅樂。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能懂得透過逗趣啟發子女,可能是最好的教育,它不留說教刻板的痕跡,又能引發主動認知的效果。我深信,許多道德性的觀念,不是用說教能表達的。道德一定要從榜樣和身教著手,並透過逗趣來作不著痕跡的啟發。

  逗趣最主要的目的是歡笑和對生活的贊美,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逗趣,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足感,那麼向外去追求刺激和尋找享樂的事情,就顯得不重要了。家庭成員,平常若能享有一些樂趣,每個人都會生氣盎然。孩子也因為心情安定而能專心學習,心智受到啟發而較有創意。特別是在人生觀上,必然因為喜悅的心情而抱著樂觀的希望。

  歡笑可以消除懼怕,對兒童逗趣,透過親昵和親情的自然流瀉,有助於兒童積極學習的態度。有歡笑的孩子,比較願意把自己擔心或害怕的心事說出來。肯和家人逗趣的孩子,也比較有肯定性,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請留意!就教育子女而言,如果不讓孩子表達意見和想法,父母便沒有啟發和贊美的機會。禁止孩子嘗試逗趣,其心智成長的動力就被壓抑下來。因此,歡笑幾乎就是兒童成長的希望所在。

  歌唱是歡樂家庭的另一種現象。一般人在音樂陶冶方面,大抵偏重欣賞音樂,而很少在家庭一起歌唱。不唱歌的家庭是缺乏熱情的。也許你會說,年老父母不唱歌,怎麼辦?其實,只要你留意,他們也唱!他們哼著歌仔戲、子弟曲、童年的老歌謠、聖樂、聖詩、佛門唱頌或梵樂。只要你去留意,就一定有歌聲。家庭的歌聲不是一味唱自己愛唱的,也要了解家人愛唱的,大家一起來唱,就會很快樂。只要你願意歌唱,家人的歌興就會被帶起來,特別是透過兒童的歌唱,就能串聯家庭成員,一起打拍歡唱。

  歌唱是否唱得好是次要問題,最重要的是唱興。有著好興致,一起唱和起來,其樂也融融。唱得盡興就是美,唱得有情趣就是好歌。

  我認為學校裡多教一些歌;在國民中學畢業之前,至少要學會五十首;要教學生唱出興致,唱得有味道。歌曲應包括童歌、民謠、藝術歌曲和流行歌曲。青少年期以前所學會的歌曲是唱一輩子的,學校和家長一定要注意取材。

  孩子在學校唱的歌,正是父母親,乃至全家人一起唱的歌。孩子學唱,父母跟著他唱,這對一個家庭的歡樂和對子女的肯定與鼓勵,具有決定性的效果。我內人經常請孩子教她一起唱學校音樂課學來的好歌,他們唱,我也跟著哼。家庭和諧的感情,子女學習的態度,盡能在其中看出希望來。

  逗趣與歌聲都是家庭歡樂的甘泉,只要你肯去帶動,就會像綠洲的泉水一樣,汩汩不斷的流瀉出來。

  歡喜或歡笑,無論透過逗趣,或者歌唱與舞蹈,其共同的線索是驚奇、創造、美感、參與、尊重與分享。它表現了生活的美,就在這美滿的家庭中,展現著家庭成員的人生希望。

二、經驗與學習的分享

  一個充滿希望的家庭,必然是全家一起分享學習、情感和生活經驗的地方。在分享之中,得到相互鼓勵和成長的機會。我們常聽到親子教育專家們說,你要多鼓勵你的孩子,但是真正懂得鼓勵孩子的人實在不多。我深信,最有效的鼓勵並不是告知或說明,而是經驗與學習的分享。它不需鼓勵的語言或字句,而是一種直接的參與。請注意!告知式的鼓勵,往往流為口頭禅,它缺乏親情交會的效果。說得更明白,告知式的鼓勵,無異於向對方表達所欲,用告知式的語言鼓勵兒童,等於在表達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真正以行動觸發他自動學習的態度,告知式的鼓勵是欲望的變形,而不能引發子女自動學習的新希望。禅家說: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這是說,以手掬一捧水,手中的水能現出月光來;如果你不透過跟子女一起分享學習,那麼智慧和親情的月光,又怎能現在你的家庭呢?這正也像是你踏進花園,以手弄花時,花的撲鼻香氣,會沾滿你的衣襟一樣,全家都在分享學習之中,感受到書香。

  家庭的成員所分享的經驗,包括分享成功的快樂,從而學習成功的經驗。分享情感上的喜悅,從而帶動家庭悅樂的氣氛。分擔失敗的事實,用大家的智慧,協助達到成功。也分擔情緒上的沮喪,從家人的鼓勵和安慰中得到支持。分享可使家人的人際關系不致疏離,更促進彼此之間的安全感和智慧的成長。

  父母親肯花時間聆聽子女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子女對閱讀的興趣便很容易培養出來。不少父母親,買了許多課外書,整天逼著孩子讀書,那是事倍功半的方法。如果你能耐心的跟他們分享讀書和學習的內容;假以時日,他們會主動要求你去買書。內人和我,都很喜歡聽孩子們說故事,他們說什麼都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就自動表現出來。現在,我們一樣喜歡聽他們談新知,我總覺得從他們那兒獲益匪淺。他們也很樂意在適當的機會裡,給我們一些驚喜的新知。

  我記得,孩子們總是在開學一兩天,把從學校領回來的書浏覽一遍。在我們下班回家時,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新一學期將學些什麼,我們總是津津有味的聽著。這就是希望,是學習與成長的動力或契機。孩子們在這契機中領悟到學習是什麼。

  飯桌是我們家的輿論廣場。我們經常在這兒,討論一些有趣的問題。有時討論時事,有時談些做人事的道理,有時把話題放在學校生活、功課或自己的感受上。在這個餐桌討論會上,有天文、史地、宗教、政治、數理、自然科學等等題材,真是豐富極了。正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的話題,所以我們覺得有趣!我發覺,孩子們的好學比大人更有勁兒。他們在聯想到某些讀物時,即刻會去查閱資料。我看到他們學習的朝氣和活力,便知道他們已看出希望是什麼。

  父母未必能答覆子女的問題。有時,我們甚至只有聽講的分。但是,聆聽就是一種鼓勵,對自己也大有收獲。尤其是聽子女的一場即席說話,快樂之情必然溢於言表。我所知道有關太空或天文的知識,是他們告訴我的,不少數理觀念,也是他們把我從遺忘的棄置場中找尋回來的。

  圓桌討論有時也是一種游戲或腦力激蕩。比如說,有一次,我們討論到數學中所謂的函數。我說:“這玩意兒我不很懂,不過我很有興趣聽聽它跟人文究竟有無關系。”老大眼睛睜大了,似乎看到了一道答案的曙光,笑容可掬地說:“它像一部萬能機器,你投入什麼,它就能相對的制造一個什麼;投入的原料不同,制造的產品也不同。人文科學的相對變化太復雜,可以用函數的簡單觀念來解釋,但很難用它來作明確的演算!”我聽出個中的哲學氣氛,想了很久卻也不敢確定它是否很中肯。我不能回答什麼,但我們都很高興。

  經驗與學習的分享,是家庭生活中最重檢的一環,它能使每一個人精進成長,成熟而充滿希望。經驗的分享,不是在一起檢討,相互批評,而是積極的對所學習的素材,提出來分享。這個習慣必須漸進,要在平常的家居生活中培養。請注意!分享就是分享,討論就是討論,你不能演變成說教和責備。說教和指責,一定會否定原先討論和交談的本質。

  分享學習和經驗,並不限於學問或工作。舉凡觸目遇緣,所看所聽所思,都可以一起分享。禅家說:

  “處處全真。”

  在生活之中,處處都是真理,並非只有文字、書本才是學問。我深信,一個人如果能在家裡跟家人分享經驗,必能“齊家”,長大之後必然也能跟朋友、同學或同事分享學習的心得,那麼他的學習態度,將使他成為一位“巨人”。

  家庭蘊藏著無限的資源,彼此所知不同,可以相互分享;生活的經驗不同,透過分享而使自己增廣見聞;每天都有人討論新鮮事,全家也就樂無窮。你懂得運用這些資源,真是希望無窮了。

  三、互愛的溫馨

  家庭是愛情的結果,但為什麼會有偌多家庭會破裂呢?家庭是慈悲心最濃的地方,為什麼有那麼多青少年要離家、逃家呢?那麼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家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懂得透過寬恕去互愛。誠如教育家巴士卡力亞(Leo Buscagia)所說:“為什麼我們要寬恕呢?因為不寬恕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心存怨恨,尋求報復,尋自己有害,而且一無所得。這既不能滿足自己,又不能愈合創傷;不去寬恕對方,只會阻擋自己的成長,而把積極的心力,埋葬在精疲力竭的消極行為之中。不去寬恕,會使自己心生猜疑,不敢相信別人,而致破壞了生活的創造力。”家庭如果不透過寬恕去互愛,是不會有什麼希望的。

  互愛是什麼?我認為那是讓彼此感到自己有價值的行動。當家人相互關懷時,彼此感到被重視的喜悅;家人相互尊重時,彼此都有受敬愛的尊嚴;家人能彼此負責時,大家都有被愛的滿足;家人能相互信任了解時,彼此就感到溫馨和安慰。

  互愛的第一件事是互相關懷。關懷並不是期望,而是對家人的成長、安全、健康和需要,表示關注。關懷的結果,一定要產生行動。當你的子女逾時未歸時,你會走出來盼望;家人有了疾病,一家會送他就醫。基本上,關懷是很自然的事。但是,父母親在關心子女的成績時,就會把關心和欲求混淆不清了。特別是孩子達不到自己的希望時,便會洩氣,甚至憤而說起氣話,冷嘲熱諷起來。我曾經看過父母親當著子女面前,對別人說,“這孩子已經沒有指望了!”我認為,這樣一句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那傷害的利劍卻來自關懷,你說冤枉吧。佛經說:

  “落愛見處,失菩提路。”

  當一個人對於愛起了執著,不能醒覺到愛是一種智慧,不明白關懷是因勢利導和因材施教時,那麼,愛越深,寬恕的也就越少。最後,變成單方面的關心;親情就失去它的連心和活力,父母也就不容易對孩子起誘導作用。

  關懷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去傾聽。懂得傾聽子女的訴苦,他們的壓力便得到纾解。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你的關心,有時候,只要你聆聽訴說,全部問題已迎刃而解,無需你的答案。你要知道,真正要去調適,去解答難題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對於稍大的孩子,如果他不要求你的協助,傾聽就是最大的協助。

  你要在生活之中,養成並換心得,請他表示意見,甚至要請求孩子,協助解決問題。這是引發孩子關心大人的最佳方法。譬如說,你有了什麼難題,可以在交談中說出來,他們會關心你,也許他們所提的意見並不成熟,但是提意見的本身,就是一種關懷,它比什麼都可貴。有一次,我談到房屋貸款負擔很重,當時我那兩個幼稚園的小男孩,竟然把撲滿裡的錢拿出來,要幫助我們還貸款。有一陣子我受傷,一不小心就會再扭傷而嚴重疼痛。孩子們總是隨時在留意我,提醒我這,提醒我那。在必要時,為我拿重的東西,扶持我站立起來,就跟他們母親一樣,隨時流露著關懷,這是溫暖的愛。

  互愛必然表現出責任感來。責任表示自己能正確的負起應盡的本分。責任是有效率的;沒有效率的工作,比沒有做還糟。我知道,親情如果沒有責任感是不牢固,是空洞的。因此,你要用責任與實踐,去喚起孩子的責任與實踐。你必須自己肯上進,肯努力,肯用功;然後,將它化為榜樣和身教,才能引發孩子跟你一樣兢兢業業。

  內人總是在廚房作菜時,要求孩子一旁協助,並贊美他們“做得好!”;有時也有弄砸的時候,雖不免給他們一些訓誡,但總是以肯定收尾。這一來,孩子們真的能干起來,下廚房的基本能力,很快就培養起來。我們總是一起做家事,分配工作,各有所司;合作與負責養成了群策群力的習慣,人必須學會在負責任中發現希望。

  責任是對孩子能力的肯定。父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必能增進其信心和敢於嘗試的勇氣。責任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是生活與工作的鋼梁,如果不在幼小時開始培養起來,將來很可能眼高手低,缺乏毅力,甚至表現得怯弱,沒有擔當,那就會失去當生活主人的豪氣。唐朝臨濟禅師說:

  “隨處作主,

   立處皆真。”

  如果自己不肯負起責任,必然生活在一片虛妄煩惱之中。請注意!家庭之中如果沒有責任的氣氛,必然家道不佳,親子之情也就不堅,家裡是看不出什麼希望來的。

  親子的互愛,必須建立在尊重上。相互尊重,就可以維護彼此的自尊心。父母對子女的尊重不是處處順著孩子,順著孩子無異溺愛。尊重是指對人性尊嚴的敬重,父母親不凌辱他,不貶損他,同時要支持他們去發現自己的優點和能力。

  我認為親情的偉大,表現於耐心地提供子女探索其能力,以及協助建立健康的自我觀念上。家庭若能能提供孩子各種嘗試機會,供他們學習與體驗,他們自會看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瑰寶,不可能有兩個孩子會相同,所以孩子的個別特質不應該相互比較,而是要發展他的自我;不應該否定孩子的特長和能力,而應鼓勵並呵護那些能力的幼芽,讓能力蓬勃的發展。我們必須留意一個生活的事實;每一個都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能力,發現自己要走的路;我們對孩子做如是的肯定,便是尊重。

  互愛的另一因素是彼此的了解。同情心和同理心就是了解的基礎,同情是情感的共鳴,同理是對事理的共識。當家人能彼此設身處地想想時,便有了互愛;對家庭生活有了共識時,彼此就覺得很融洽貼心。了解當然需要知識,你想了解年老的父母,就得具備起碼的老年心理學知識,要知道他們身心上的變化與適應。當然,你若想了解子女,自己就得花一點時間去研讀兒童或青少年心理學。

  在互愛的氣氛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智都在成長。生活顯得有朝氣,有創意。心智的成長不只是兒童或青少年的問題,成人和老年人也一樣。家庭一天失去愛,便一天失去心智的成長,失去精神生活的希望。

四、愛的鞭策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父母對晚輩的愛,往往帶著期許,所以說“玉不琢不成器”,這是期待子女成長的愛。而父母當然要抱著“子女教父之過”的態度。在這樣深深的愛心與責任感驅策之下,一旦子女不受教,不聽父母的勸告,在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之下。訴之棰楚,體罰子女。通常在失望與挫折之間,表現出“愛之深,責之切”的行動,這種愛是辛辣的,是強烈的,是生氣的。

  許多教育學家認為這不是愛,因它已失去理性和教育的效果,因此極力反對這種打罵的教育,一再強調它的害處。這種說法,導致許多父母在責罵或體罰子女後,產生嚴重的自責和擔心。他們後悔一時的沖動,又擔心會不會真如教育心理學家所說的,引起強烈的後遺症或副作用。

  我認為打罵和體罰固然不好,但是只要你能注意到家庭的歡樂、逗趣、歌唱、學習分享和互愛,即使在子女惹你生氣時,你大發雷霆,臭罵他們一頓,甚至棰楚一番,子女絕對不會以為你不愛他們。

  理想的教育子女方式是不采用打罵,而應以清醒的愛心來引導他們。但是,父母畢竟是人,是有缺陷的,很難一直保持心平氣和的,你必然有震怒的時候,那時,責罰子女,嚴厲的責備並沒有什麼不對,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你不要侮辱他,不要傷害他的自尊。一場迅風雷雨的訓斥,無異於久旱後的驟雨,在風馳電制之後,花草更為欣欣向榮。當代主張愛的教育和愛的人生的教育家巴士卡力亞說:

  “我很幸運,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過去享有許多經驗。愛語並非一直是溫柔甜美的,也非全是你希望聽到的話。媽媽講話很大聲,事實上她經常咆哮。她並沒有讀過聖哲或心理學所謂‘不要吼罵或毆打孩子,言語和肉體的傷害,會留下永久的痕疤。’我聽過她用威脅的口吻說,‘我要給你一巴掌!’我必須承認,她有時真的這麼做。老實說,我有一顆破裂的門牙,可以證明事實不假。她最喜歡說的辭句是‘住嘴!’爸爸也從不擔心這種做法會對我們的心靈有所傷害。他不明白,也毫不關心我們的心靈。他和媽媽的看法相同,並希望我們接受。不過,這種暴躁的環境,卻也不缺乏愛的溫暖表達。媽媽每次去市場都會帶巧克力、餅乾或水果給我們。他們常撫愛我們說:‘嗨!’、‘晚安’、‘早安’。從早到晚,他們親吻我們。只要毫無疑問地確知愛的存在,創傷很快會痊愈。”

  禅門經常使用棒和喝,“德山棒、臨濟喝”。德山禅師以棒來警策弟子而聞名,臨濟禅師用喝聲來鞭策弟子最令人贊歎,臨濟禅師說:

  “有時一喝,

  如金剛王寶劍。”

  棒與喝有時像迅風雷雨一般,強烈得足以驚醒夢中人。但是,要使用這種強烈的方法,必須平時就有著慈悲、關懷、和諧和互愛。

五、堅持原則的力量

  散漫與失敗大有關系,不能堅持理念與目標,是一事無成的原因。家庭生活就是孕育一個人講條理、有秩序、講分寸、有原則的地方。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是家庭生活品質的延伸,所以家庭生活必須堅持家規,有所為有所不為。庭訓就是要透過家規來培養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必須家裡的每一個人彼此作榜樣才行。特別是父母,一定要帶頭做給子女看。別小看家居生活的細節,它往往是大志業的基石。好的家庭教育是無形的力量,就像閩南話所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一樣,在守護著你,使你事事順逐。所以,你萬不可疏忽家居生活,而任其散漫,它影響你和家人的工作、健康、待人處事的習慣,實在太重要了。《中庸》上說: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現代人講愛的教育,而經常流於散漫。崇尚自由的生活,卻又疏於自制。培育出來的新一代,欲望勁十足,意志不堅。浪漫較多,而創意有限。縱容自己,流於疏漫。他們總是在眼高手低中批評,而坐失實現抱負的良機。

  家庭為了維護子女自我成長和自治的能力,不必管得太瑣碎。但是父母親一定要堅持原則,它是全家人都要遵守的家規。講留意,合理的家規背後,充滿著金色的希望。不過,苛刻的家規是要避免的,“規矩不可以行盡,行盡則人必繁”。嚴苛的家規會導致家庭紛擾不已。

  堅持家規就必須具備交談的技巧。當子女不守家規時,你當然要堅持。不過,堅持最好透過交談;從了解、寬諒、鼓勵和提示中,要求子女遵守。當子女違背家規或犯過時你要注意:

  ·要找適當時機與他交談;要先了解,後指示。指示應簡明扼要,采用肯定語氣,避免否定和消極用語。

  ·避免怒氣沖沖;交談的本質是用理性去喚起子女的同理心;怒氣必然否定你交談的原意。

  ·幫助提出可行的改正辦法;要設身處地為子女想想。

  ·交談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批評和指責;若流瀉批評和指責,交談便失去效果。

  ·交談未必當時就有結論;要有耐性。交談也未必一定用口頭,紙條也是很好的方式。

  堅持原則,除了堅定的態度外,最重要的就是谘商交談。交談是手段,堅守原則是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在其中孕育精神力量,它即是品行的希望,人性的光輝。

  六、祖父母的慈晖

  童年以前的孩子,祖父母是他們親昵依偎的對象,成年以前,會覺得老人跟他沒有什麼關系,因為自己有著不會衰老的錯覺。但是一到中年或壯年之後,似乎對自己生命的全貌,有著完整的輪廓。開始看到年老是必然的結果,並體驗到老年人的心聲。自己開始對家裡的老人,有著濃厚的關懷。但是一般而言老年人比兒童不好相處,他們失去兒童的天真和歡笑,他們不服輸的心理正好與力不從心構成了矛盾心結。所以,不少老年人的言行,具有強烈的防衛機制式反應。他們一再的重復自己的重要,說一些進去的英雄故事,批評現代年輕人的不是。但年輕人要了解他們,接納他們,給他們溫暖。

  老年人是很孤單的,由於他們很少被充分的了解,被完全的接納,所以總是有些優郁和彷徨。他們曾經是家庭的主人,是社會的主人,可是,現在是被遺忘的人。這正顯露著養老院裡,為何老人會自殺或暴力,或者帶著絕望的眼神,茫然看著一道無助的牆。那是一道疏離、被遺棄的牆。這不只是養老院裡的老人如此,一個沒有豐沛感情的家庭,即使是富裕的,老人們也難逃這悲劇的牽運。

  老人在一個家庭要被愛護,要被重視,要享有活潑的親情。就像對待兒童一樣,要有逗趣,能哼著歌聲,同樣能分享經驗與學習。有親密、交談和撫愛。這樣,他們的生活,才保有創造性和活力。

  佛陀所揭示的智慧就是尊重生命,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只表示每一個人都要享有歡笑,連一切有情眾生也不例外。更進一步的說,即使在生命的任何一個階段,不分老幼、不分強弱,都要享有那分喜悅與尊榮。

  不過,現代人太自私了,而且社會及經濟生活方式,幾乎對老人極為不利。他們被強制退休回家,家人卻忙著營生而忽略了他們。城市與社區的發展,使他們在建築物的叢林裡舉目無親,又看不到未來生活究竟有什麼指望。毛血日益微,身體日益衰,除了消極的等待一盞生命的油燈熄滅之外,又有什麼指望。

  但事情也不是那麼悲觀,我認為家庭裡,兒童和老人是天生的互補。所以,老人如果有兒童來依偎,他們似乎就有了指望。反之,兒童若有了老祖父母的陪伴,就有好的安全感。這個老小配的調和,似乎是天賦的心理生態平衡。所以,我希望每一個家庭,要有效安排這種生活的資源。

  老年人要受到家人的尊重和敬愛,否則也會像青少年一樣變壞。他們變壞的方式和青年不同,他們會越來越古怪,越來越啰嗦和挑剔;精神生活上也日益消極化.這樣的生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狹小痛苦得像是牢寵.請留意!監牢有很多種,犯罪被判入獄是一種,精神生活狹隘化,以致優郁沮喪又是另一種.你的父母親是否活在僵化的精神世界裡呢?人不免衰老,但作子女的人別忘了給他們一點自由創意的精神生活.善待父母,也等於善待自己,給自己的年老播下希望。

  佛經揭示著因果的現象,這也是中國人傳承兩千多的觀念.但是這個觀念已被現代人忽視.在此,我要呼吁,家庭生活中,如果我們未能提供老人溫馨的愛和歡樂的親密感,子女們耳濡目染,這種非愛的行為,將成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人總歸是要老的,自己所造的孽網,將反過來牢牢的困住自己.

  老年的歲月占人生很長的一段時間,特別是醫療發達的時代,很可能有二、三十年之久。你要重視這個家庭問題,不要只有在父親節或母親節時,買一大束花去補償贖罪,而是要把那一大束的花,化成一小朶一小朶,每天送來跟他們分享。這就是對生命,看出一種慈愛的希望。

  我們當然不是為了怕報應才孝順父母,而是知道老人家確實需要溫暖。從給予溫暖和照料中,讓他們看出這世界依舊像他年輕時代一樣有朝氣。《六祖壇經》上說:

  “恩則親養父母。”

  當你透過親養父母,給他安慰和溫馨時,即創造了光明的希望,它有著大日如來的光輝和溫暖,你受到佛光的普照。這時,你和年老的父母,同時可以感受到《臨濟錄》所說:

  “寒松一色千年別,

   野老拈花萬國春。”

  就像千年的老松樹,雖與小松有別,但是天寒料峭的春日,卻吐露著相同的綠意;而野老也像古松一樣,春意盎然,享受著發如花般的生命開放,綻放著生命的香氣。

  七、信仰的分享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表現;精神生活越是清醒虔誠,其在宗教信仰上就越表現得高妙自在。同時,也感受到與十方法界相應。家庭的宗教氣氛,必須建立在醒覺和虔誠上,這才是正信。佛教的信仰,是要教導子女懂得生命的本質就是實現。每一個人都得接納自己,實現自己,為自己開拓出一條出路和希望。這樣就是自悟自度。禅佛教的基本精神是:

  你的心中有佛性,

  發願成佛,

  自悟自度,

  畢竟是依照你自己的本質成佛,

  去實現六波羅密,

  這就與十方法界諸佛相感通。

  這時,你求什麼就得著什麼,

  因為你清醒、恬淡、悅樂和無私。

  正信的佛教信仰,給家庭帶來祥和,給子女帶來精進和光明積極和心智,給全家帶來和諧的互愛。在人生的究竟意義上,孕育著大乘菩薩的實現人生和服務精神。一位正信的佛教徒,每天都在檢討自己,避免錯誤,勇於改進,這就是解脫,也是醒覺,也是佛性的顯露。而這份生活的崇高信仰,對於子女而言,就是一個標榜和啟示。

  宗教信仰,表現於家庭的情愛上,讓每一個人都享有溫暖、喜悅和心靈的自由。這有別於迷信的盲目祈求和崇拜;迷信是一種精神症狀,而不是心智成熟的超脫。

  從禅家的觀點看,一切禮拜、佛相和道具,都是一種語言,它只是“表法”,在於表達佛法的精義,每天提醒自己,並表示對佛的虔信。如果,日日都能心存正信,保持清醒,過著實現的生活,那麼一念佛思,便與十方諸佛相應了。

  兒童有高級的宗教信仰,所以充滿著向學及成長的希望;老人有了信仰,知道生命究竟是什麼,對自己一生有個豐富意義的答案,這就是希望!

  兒童和青年的希望像晨曦,成人的希望像正午的光明,老人的希望有如晚霞之美;但明日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一個家庭若能分享正信的宗教,他們將享受到福分和智慧,啟發無盡的希望。

  家庭親情是生命的原質,它流瀉著生活的清泉,沃開生命的花朶,也沃開生活的希望,親情就是歡樂、親昵、溫馨、分享、心智成長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美滿的親情中,我們看到佛,也看到自己;我們信賴佛,也信賴自己,我們看到希望的陽光,正溫暖了自己,強壯了自己。

 

上一篇:星雲法師:對慧的開示
下一篇:星雲法師:對定的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