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悟·看出希望來 第六章 覺·有情的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悟·看出希望來

鄭石巖

第六章 覺·有情的愛   

  推開心中的柴扉,

  呀——的一聲,

  悠然四望,

  看盡人間風情萬種。

  走在紅塵有愛的路上,

  嗨——的相迎呼喚;

  嫣然相邀,

  多情,

  共渡大乘慈航,

  循來時路,

  歸谒淨土爹娘。

  情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有了它,我們才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有了它,我們才有情愛、慈悲、溫柔的感情。情感包含情緒和感情,兩者相互作用,不斷影響我們的思想、態度、抉擇、價值判斷和生活品味。在日常生活中,受情感影響的成分,遠比智能來得多。你想想,人們是用理性來表達彼此的關懷,或用純真的情感來表示彼此的互愛?對子女的愛,無論是溫柔或責罵,是源自理智抑是情感?家庭的和諧或爭吵,是由理智引起的抑或情感挑起的?社會的冷暖,是情感的作用抑或知性思考的作用?當然,理智與情感是分不開的,但是心理學的研究已告訴我們,情感對我們日常行為,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連思想都要受到情感的干擾。因此,情感正是生活希望的素材。

  情感很像水,它可以波濤洶湧,或化作滾滾洪流,使人心情激越而不平靜,喪失理性而陷於狂亂。它也可以像一泓秋水,波平如鏡,清澄無比,現出人性溫柔的一面。情感的狀況,決定個人的行為特質,情感得不到健全的成長,壓力得不到化解,則精神生活必然受到嚴重破壞。

  因此,禅家非常重視情感的淨化和陶冶。《六祖壇經》把不平衡或不健康的情感,解釋為容易被環境或刺激所牽動的狀態,並稱這種不健全的狀態叫做凡夫的此岸。另一方面,把平靜穩健,不被情境激越的情感狀態,稱為佛(醒覺)的彼岸。故雲:“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密。”這也就是說,人唯有對自己的情感有所覺醒,能自我控制,不被外界牽著鼻子走時,智慧才可能開展,人生才有希望。

  中國的大乘佛法,就是要人成就菩薩行,透過這段人生的歷練,才能真正的成佛,所以又叫做一乘大教。那麼什麼是菩薩呢?它對於人生有什麼意義呢?菩薩的本義就是醒覺的情感,也就是說,真正的菩薩行是經上所謂的:

  “覺·有情。”

  這短短的三個字,卻道盡了人文心理學的精義——菩薩是一位清醒而有情感的人,它表現了感情與理智的統整,更表現出健全人格的本質。它就是人性的光輝,是人性的完美表徵。

  在佛教的教義中,對情感是很重視的。因為它是一切悲願的來源;是人類喜悅幸福的關鍵,也是純真天性的表露。不過,佛家所謂的情感是純真淨化的天性,而非羅欲占有的情染。他們在純真之情中流露著慈、悲、喜、捨,表現出情同手足的互愛。不只對人類如此,對一切有情眾生也懷著慈悲之心。人類若能純真無偽的互愛,就能感到親密,故稱為“相攝”。而慈、悲、喜、捨正是達到那親密互愛的四個法門,所以稱為四攝事。

  純真覺醒的情感,使人性需求得到適當的滿足。因為它把人與人的距離拉近,而有了彼此都是親眷屬的感覺。它的溫暖,更綻放著彼此相互關懷、信賴和安全的希望,這是人類所能看到最令人鼓舞的情感。《維摩诘經》上說:

  “不離大慈,

  不捨大悲。”

  這不正是意謂著人類情感的最高極至嗎?佛教是講情感的,在學佛的過程中,如果不將情感加以調理運用,就不能稱為學佛者了。

  生活離不開感情和情緒。禁锢感情和壓抑情緒是導致不快樂,不能發揮潛能的主要原因。感情帶來了友愛,情緒使生活多采多姿。我們不必擔心感情豐富,倒反要擔優感情變得冷漠。感情只要是清醒的,必然能帶給我們歡喜、溫暖和光明的希望。它是最莊嚴的人性,套用心理學弗洛姆的話說,它就是愛,是生命所以不斷成長,精神生活所以豐沛的根源。

  弗洛姆把愛界定為給予,而不是占有;是一種能力,而不是道德的戒條;是能引發對方產生愛的能力之藝術,而不是沒有回應的刻板行為。弗洛姆所闡揚的愛就是“覺·有情”的愛了,它是充滿生命力的感情,是真正的慈悲。

  現在,我要透過“覺·有情”的觀念來探討現代人的情愛、倫理的愛、友愛和國家愛。我深信,每個人都要在這幾個方面看出希望,否則,就會發生情感的困擾。在生活適應上出問題,在精神生活上有了矛盾或彷徨。

一、情愛的柔美

  人是在情愛中誕生,也在情愛中成長,最後成熟提升為一個“覺·有情”統整人格~~一種可稱之為菩薩心智的精神狀態。人生而有情,所以必然會發展為情愛。父母對子女的有情,發展為親昵和溫柔的父母之愛。朋友之間,由於相處之誼而產生友愛。對國家社會,也會因為受到它的照顧而有著國家之愛。

  就心理分析學的觀點來看,人類情愛的最初形式是感官的快樂。幼兒在接受溫暖的保護,柔美的逗趣時,會產生快感,快感的來源是父母,便對父母產生了愛,而自己對快感、溫飽和逗趣的需求,也就表現了情愛的回應。這是人類情愛的原始形式。

  由於個人的成長,簡單的情愛,逐漸分化,許多原始感官的情愛逐漸升華,成為人文的情愛和友愛,發展為相互關懷和照顧。但是基本性質仍然是彼此撫愛,以得到相互的溫暖。最後,更進一步發展為給予,一種利他的布施,而成為能放光的主動者,能主動關愛別人,幫助別人,形成真正的慈悲心,這就是菩薩的“覺·有情”。

  情愛是隨著心智成長發展而來的,它透過不斷的成長與升華,而成為高級精神生活表現。因此,情愛如果停留在幼年階段,他的情愛就顯出占有、爭寵、追求快感的特質;而自私、不安、逃避責任就是他的潛在而不可告人的動機。在低級的情愛下,所建立的夫妻情愛,必然是爭執多於照顧,要求多於給予。在彼此相互苛求中,每天都覺得冷漠不安。怨偶們互相指責的基本語言是“我不是不關愛他,而是他不愛我,現在我已絕望!”這種情愛就走入死胡同裡,是沒有希望的情愛。

  戀愛也是一樣,如果一對戀人的相愛,只建立在原始情愛的層面,而尋找一時的快感和新奇。他們只能維持一段時間,而不能建立不渝的情愛。相互需索,或一時互補的快感是很原始的;它雖是愛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現代許多青年男女,缺乏這方面的認識,而把初級的快感之愛視為終身伴侶的依憑,沒有進一步培養相互尊重,彼此關懷,誠懇負責和知心了解的能力。他們所建立的家庭,便缺乏濃厚的情愛。這正是現代離婚率節節上升的原因。

  我不反對浪漫的愛情,但是愛情不可以只停留在浪漫的階段。愛情的發展,起先是異性的相互愛戀,表現出親昵、擁抱和快感。這對於一位青年初戀者,像喝了美酒一樣醺醺然。幾乎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那就是戀愛,那就是愛的全部。在心花怒放下,唱起情歌,寫起情詩,共舞在青春的美夢裡。這是多麼浪漫,多麼甜蜜,多麼癡迷呀!同時,在這醉醺的情愛中,更虛幻地編織著許多美麗的憧憬,有時幾近神話和“迷思”。

  就在那忽而癡忽而癫的戀愛中,有些人漸漸把這份情愛提升到一個“覺·有情”的互愛上。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慰勉,彼此寬容,發展成一種有能力的愛。這使他們決心建立家庭,這個家庭也必然是充滿活力、互愛和幸福。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一直沒有從原始的愛中解脫出來,升華出來,當新奇快感的情愛過去,他們開始覺得乏味,而冷漠與彼此的相互苛求,正好形成一個感情破裂的漩渦,這就是分手和破裂的肇因。

  夫妻的情愛不一定建立在良好的經濟基礎上,而要建立在感情的培養上。夫妻的情愛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生活的成長過程,從浪漫的戀愛,到彼此互愛和關懷。它是個人的成熟,也是彼此感情的成熟。當彼此能建立“覺·有情”的互愛時,必能同甘共苦,終身相伴,所建立的家庭也必然幸福溫暖,愛情也就永遠不渝。這是家庭幸福和情愛的光明希望。

  離婚是現代社會的嚴重問題。對於離婚者而言,一開始總是有一方痛責對方愛情不專,罪無可逭,或嫌棄他粗俗沒有教養,或者自私不體諒自己,或與公婆起了摩擦等等。事情一開始可能是為了點小爭執,小誤會,漸漸擴大到大吵大鬧和賭氣,以致精神生活紛擾困苦。這時,總會突發奇想,認為“痛苦相處還不如干脆分離”。在現代人所謂開放與自由的慫恿下,努力改善或寬容對方的積極思想於焉消褪,而離婚的念頭漸漸深入意識,原本情愛就不堅固的夫妻,就走向仳離之路。在他們爭吵之中,一再用離婚來相互要脅,最後,婚姻生活終究在絕望中結束。

  離婚是否真的比不離婚好呢?膚淺的看法是長痛不如短痛,離婚之後將可以獲得自由。但事實恰好相反,大部分的離婚者,仍然處於痛苦之中。因為他們把自己從現有的家中連根拔起,分配財產,彼此有如路人。而子女們從天真無邪的稚情,轉變為彼此爭寵、訴苦或發洩的代罪羔羊。他們再看看自己,身心和精神都受到創傷,不免產生孤單和沮喪的心情。不過,他們總是用“我現在很好,很自由”的謊言來掩飾自己。曾經有一位離婚的人告訴我,他所遇到的離婚朋友中,大部分都不快樂,特別是那一層不為人所了解而萦繞在心中的孤單和寂寞。

  我認為每一個人生來都會有缺點,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別而已,而每一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和適應,都免不了錯誤。因此,所謂恩愛夫妻應該是指能相互寬容,不苛求對方的恬淡態度。我深信,夫妻的感情是在單純和恬淡中最為濃郁。要彼此不起爭執心,便可以無事清閒,惬意怡情。唐朝臨濟禅師說:

  “求心歇處即無事。”

  如果夫妻兩人,不相互挑剔責難,從忍讓中看出無事,這正是孕育親昵感情的契機。

  夫妻的幸福和希望,不是建立在激情之愛,不是依靠著聰明才智和發達的事業,而是建立在有機會去培養情愛,這就是婚姻關系的禅機。熱情會冷卻,熱烈的性愛會消極,種種無常的考驗有如波濤一般,拍擊著婚姻之船,只有厮守下去,才能穩住你的家,才能揚帆遠航。這就是家庭和諧和人生幸福的希望。

  現代人有一種想法,以為離婚並不算什麼,有時還把它當做是一種“現代化”的觀念來傳播。過去,我們的社會文化規范把離婚視為一種生活的失敗,當然,這顯得過於嚴苛,對不幸離婚者的自尊造成打擊。但是,當人們對婚姻產生輕率的態度時,就是不幸的兆頭。因為這種觀念縱容外遇和婚外情,輕忽彼此呵護自尊的態度。而狂妄的想法和動機,將漸漸腐蝕感情的根基。民國初年禅宗大師虛雲老和尚說:

  “狂心當下息。”

  婚姻是生活中貴重的一環,要以老實互愛,長相厮守的態度,去培養它,滋長它,這樣才能享受到夫妻香郁的感情。婚姻要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它,要以耐心的態度去懷柔它,接納它,終究你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看出它的強韌和溫暖。請注意,美滿婚姻的希望是你開拓出來的,你起碼要注意以下幾個美滿婚姻的線索:

  ·在感情上要相互支持照顧,尋找共同的興趣,滋養彼此的信賴感,並留給對方一些自主的空間。

  ·要相互了解彼此的個性、價值觀念和需要;婚姻是雙方的事,獨斷獨行往往破壞彼此的感情,相互尊重是親密的開始。

  ·有任何爭執或誤會一定要立刻消除,不要彼此拖延,增加誤會;賭氣或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可能是最吃力不討好的解決方式,而諒解、寬容和道歉是最簡易的途徑。

  ·兩個人都需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消極的念頭和語言,造成暮氣;樂觀的鼓勵,必然帶來活力和好景。

  情愛影響著家庭,支配著子女的心智成長。如果把夫妻的情愛稱作家庭幸福的守護神,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但是,這守護神要在“覺·有情”之中,才會造訪你的家裡。

二、倫理之情

  人類的情感,透過倫理的銑煉,家庭裡就形成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許你會覺得這些事情是過時的倫理規范。事實不然,如果一個人不能發展出實踐倫理的能力,便是精神生活有了麻煩,他的心智成長也不夠健全。一個失去倫理道德能力的人,往往是逃避責任,心神不安;他們的自我控制差,犯罪、酗酒、吸毒、破壞與暴力等通常都是失去倫理能力的結果。

  人的情感若不能提升到人文的層面時,行為往往帶著野性的特質。我們的社會,由於價值觀念的偏頗,家庭和學校教育,對年輕一代缺乏適當的倫理教育,所以社會治安變壞,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疏離。這種現象是社會性精神生活的危機。

  倫理教育可能是最受現代人誤解的一環。一般人認為倫理無非是一種約束的規范,是外來的強制性約定。這是一種錯誤,也是導致倫理教育失敗的原因。事實上,倫理是情感的表現,是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的能力。孔子說: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這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情愛。人若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則一切倫理能力也就具備了。因此,家庭的父母之愛是培養子女具有倫理之愛的起點,學校的氣氛和師生相處的情感,是點亮倫理之燈的火種,好的社會風氣便是滋長倫理風范的環境。

  人所以能負責任,行公義,力行大乘菩薩行,是由於他具有“覺醒的有情”。當一個人能關愛別人時,就能克盡職責,服務人群,所謂仁、義、禮、智,無一不是源自於情性的素質。這世界,若沒有覺醒的情感,才真的沒有希望哪。

  我剛剛說過父母之愛的重要,它對子女不只是一種典范,更重要的是一種滋潤和孕育。沒有一位得到父母清醒厚愛的人,不具有豐富倫理能力。一個缺乏父母之愛的人,如果不在師長朋友的情誼中取得補救,也就很難發展出完整而有能力的倫理愛。

  窮困或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致影響個人情感的成長,只要得到愛,得到支持和溫暖,困難會變成道德的素材,苦難反而成為道德的養料。反之,如果得不到愛,富裕的生活,則恰似為虎作伥。

  友愛是道德倫理的另一重要力量,它表現於朋友、同侪和袍澤之間。它可以溫暖一個心灰意冷的失意者,可以綏靖氣急敗壞的怒漢。友愛能化解落寞,激勵豪氣,砥砺心志。《妙法蓮華經》上說: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友愛本身就是一種福報,它表現著人性之美,流露著自己德性的偉大,是福德與功德融會而成的人性至德。所以禅者以慈悲為法門,它是人類所能看到的光明的希望之門。

  慈悲或友愛,時時可以在自己性靈世界中開花結果。只稍稍留意,給別人一點贊美,就會現出友愛的馨香;只要能給別人一點尊重,留給他一點尊嚴,友愛之花即刻綻放。我曾經讀過一篇包勃·格林(Bob Greene)的文章,他說有一位十五歲的男孩,因為得了白血病而住院,醫生告訴他往後的三年,必須接受長期的化學治療。這男孩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優郁和絕望。他的姨媽為了討他歡心,所以打電話向花店訂了一盆花,還特別叮囑花店,一定要美一點的鮮花。是要送給年僅十五歲,罹患白血病的男孩。很快的,花店的伙計把花送到了。在花籃裡除了姨媽的卡片外,另外還有一張卡片,是寫給男孩的。上面寫著:“道格拉斯:接聽訂花電話的是我,我在花店工作。我七歲時得過白血病,現在已經二十二歲了。祝你幸運,我衷心關懷你。蘿拉敬上。”道格拉斯接到這張卡片,喜形於色,受到很大的鼓舞,這張卡片給男孩克服疾病的意志。

  我深信人類生存的法則是友愛,而不是敵視;是合作而不是爭奪;是相互肯定,而不是彼此責難。我聽說有一位年紀六十左右的大學教授,到駕駛訓練班學開車,教他開車的教練看他動作遲緩,竟然罵他“你笨手笨腳開什麼車!”我覺得這位教練先生很缺乏友愛。這種缺乏友愛的生活態度的意識,會像病毒一樣破壞他的幸福和事業。在我的眼裡,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想學開車,應該贊美他的學習動機,給他鼓勵和悉心的指導才對。

  一個社會有無希望和潛能,端賴它是否有友愛。石橋輪胎的社長石橋正三郎,在他的《隨想集》中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京橋石橋輪胎廠的廢墟,有十幾戶難民,在那兒建起屋棚。律師的建議是,如果不及時處理,將來可能成為難題。但是,石橋正三郎的夫人卻以友愛之心,處理這宗難題。她到廢墟去探望這些難民,告訴他們說:“各位都是遭難的可憐人,希望你們在此好好地賺錢,及尋找遷居地方,等我們要興建大廈時,再請你們搬走。”另外又送了慰問品給他們。她的友愛和慈悲感動了難民。到了興建大廈時,大家都沒有異議,抱著感激的心情遷出。

  我們在彼此關懷中表現了倫理,在互相尊重和鼓勵中建立倫理,而它的關鍵總離不開醒覺的情感。

三、國家社會的愛

  人類是群居的,也正因為群居所以有著經驗的分享,彼此情感交往,從而產生了共同的經驗,它就是文化。人類所以能不斷增長智慧,是因為文化。文化是集體的意識,它來自過去的歷史、現在的經驗和下一刻(亦即未來)的前瞻。這些意識活動的流瀉,像一條大河一樣,河裡的每一條魚都離不開它。於是家庭、宗族、社群和國家成為每一個人締結的一連串對象。它表現出深厚的情感,而個人與其情感關系,決定了心智狀態,甚至決定其心理健康和道德表現。

  心理分析學告訴我們,自愛的人必也愛家、愛社會、愛國家;對社會冷漠、仇視或采取暴力敵意的人,心理必然失衡。因此,心智正常的人,必然會愛護他的家邦。你不妨仔細觀察,那些因某些因素,而不得不向外移居或逃避的人,他們的語言和態度,似乎正表現著不安與矛盾。一個不能去愛自己國家的人,他的心中永遠有著彷徨與困惑;而且,只要他活著,總是對祖國存有懷念,甚至采取行動,遇有機會,還想回去為祖國效勞。

  佛陀晚年,遭遇國家被鄰國吞滅的慘運。他為了愛護國家,曾在敵軍行進路上的一棵枯樹下坐禅。在陣前督軍的鄰國國王,果然不敢貿然經過佛陀面前。他下馬請問佛陀,為何坐在枯樹下?佛陀告訴他說:

  “王啊!國家親族的祖蔭是很涼的。”

  敵國的國王聽了,很受感動,便退兵回去。這樣退兵三次。第四次進兵時,佛陀明白再也勸阻不住了,所以沒有去坐禅。

  佛教徒在每天早晚課裡,要以虔誠之心,誦回向偈雲“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就是國恩、父母恩、佛恩(含師恩)和眾生恩。〈佛門朝暮鳴鐘偈〉中說:

  “上祝國家興隆強富,

   下資全民人壽年豐。”

  每個人都有愛國的心理需要,國家是個人思想和情感的母土,不愛國就等於自我否定。基本上,一個不愛國的人等於背棄自己;他的行為和他的心理需要正好背道而馳。這種狀況,使他的內在心靈世界,有著嚴重的矛盾。這種矛盾的心境顯露著自己精神的墮落,是墮入三塗苦的原因之一。什麼是三塗苦呢?餓鬼是指精神生活的空虛與匮乏;畜生是指無知和刀光血影之苦;地獄是指失去精神生活的希望,墮入不安和苦悶的心理情境。

  國家是精神生活的母土(mother land)它像母親一樣,你不可能換一個母親,即使你移民,某做別國的公民,你還是脫離不了生育你的母土。因為你的心中有她的文化,有她的情感,你對她的情感,一刻也擺脫不了。這是一個國家所以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原因。

  愛國的傾向有兩種,一種是積極的獻身,以自己的力量積極為國家社會服務。他們關心自己的國家,維護它繁榮,在各行各業中努力,也形成了一種政治理念,維系並推動她的進步與壯大,而自己也跟著得到福佑。

  另一種人的愛國是消極的,他們批評國家的制度,時而漢息,時而激怒的指責,揭開不合理的制度,抨擊不文明的做法。他們聲嘶力竭地喊著,唯恐這母土的慈航走錯一步。他們就像啄木鳥一樣,雖然沒有積極施肥給這棵庇蔭天下蒼生的大樹,但卻不斷的為她除蟲子,她讓她長得更高更壯。

  以積極的心態去建設奉獻國家,我們稱他叫愛國者;以消極的態度去批評導正國家,我們稱它為優國者。兩者表達方式不同,但都建立在“覺而有情”之上,都屬於愛國,都在生活中展露希望。反之,無論愛國者或優國者,若不能以“覺而有情”去愛護自己的母土,那麼災難也就不遠,絕望就會像捕獸機一樣,正等著你的母土踏入它的陷穽。

  醒覺而有情的愛,是有能力的愛。它是帶著理性的熱情,不是只有熱愛的狂飚,不是只有理性的冷漠。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只有在“覺而有情”中,才看出真正的希望。

  政治的抗爭,免不了權術應用的激情,但是別忘了,如果它不是奠定在醒覺的基礎上。激情會像水庫決堤一樣,化為洶湧的洪水,剎時芸芸眾生,同遭凌虐,全民艱辛的努力,毀於一旦,果報之重,不可不慎了。因此,有理性的抗爭是國家與社會進步的的力量,“覺而有情”的政治權術,是政治家能看出希望的禅機。

  最後,我要指出,我們的社會似乎正被一種冷漠與疏離所籠罩著。人與人之間存著強烈的防衛性和隔閡。大部分的人,心存不安,深恐別人會傷害自己,而把自己的情感藏在心窩裡;失去助人的豪情、布施的壯志和情感的優美。今年的春天,我參加某佛寺的浴佛法會,在法會後的園游活動中,我背著一包我的著作,想分送給大家結緣。我手拿著書,四處分送,大部分的人以冷漠的表情看看我,一聲不響的調頭走開。當天,除了幾位法師和極少數的信眾,接受我的贈書,報以微笑之外,我所看到的表情是漠然的一眼,一語不發轉身而去。我的誠意和禮貌,並不能換來彼此的信任。我們自喻是一個人情味很濃的民族,但是,曾幾何時,演變成這般冰冷的氣氛。

  國家社會的凝聚力不是知識,不是理性,而是情感。當情感漸漸被疏離的懼怕與不安腐蝕時,維持系民族文化的血脈便開始僵化,那時危機就四伏了。我們的教育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現在,我們正是加入情育的時候了。我深信,沒有情育的教育是一種沒有生機的教育,沒有“覺而有情”的社會,就是沒有希望的社會。

四、宗教的情操

  宗教是人類性靈生活的表現,它是精神生活的一環,也是人性需求的一部分。佛教的信仰,除了確立正信,避免迷信之外,更要從情性中信入,在情性中悟出。中國禅的第二代祖師慧可,是在“我心不安”中信入,卻在達摩要他“把心拿出來,我替你安”中悟出。第四代祖道信卻在“願和尚慈悲,教我解脫成佛的法門”時信入,而在三祖僧璨開示以“誰把你捆綁了!”中悟出。可見,宗教的活動,離不開情性。禅宗尚且要從情性信入悟出,至於淨土宗就更明顯了。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可以說是一種情感的信賴、淨化和提升。淨土五經中之《大佛頂首楞嚴經念佛圓通章》闡明念佛法門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所以,每一位佛門弟子,都以該念佛法門所說: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一種情性的系念,是宗教信仰入門的唯一途徑。學佛者必須念佛如佛在,才會感通,而後,再從覺醒和淨化自己的情感中證悟,所以說:

  “以念佛心,

   入無生忍。”

  當心系念著佛,便開始跟法界十方諸佛有了感應,繼而如法修行,透過信、願、行三方面,把自己的煩惱化為菩提,把混濁紛亂的情感,化為純真的情感。以念佛的真情,融攝轉識成智和蕩相遺執二門,實現大乘博愛的菩薩人生,便能與佛相憶感應,時時刻刻得到佛的護佑,得到佛的啟發。到了臨命終時,更得往生極樂淨土法界。故經上又說:

  “今於此界(這世界),

   攝念佛人,

   歸於淨土。”

  人的一生,在生命的終極關懷情感上,必須有個出路,有了高級宗教信仰,就能孕育清醒的感情,並與十方諸佛相感應。在你失意時,你得到安慰和鼓勵。在不安時,得到護佑。在你困厄時,得到新希望。

  生活上陷於絕望是情感的問題,而不是理智的問題。當人們缺乏醒覺的情感時,頓覺人生缺乏希望,沒有意義,彷徨而不安穩,這才是造成絕望的真正原因。我在《快樂如何追求》書中〈禅與快樂生活〉一章曾討論道:

  “絕望是生活之中最不快樂的事。人如果對自己的一生看不出希望,就振作不起來,心靈上就會痛苦不堪。反之,如果對自己的有限生命,看出新的希望來,就能活絡愉快起來。有一次,我去探望罹患絕症的病人,他非常頹喪。他的臉上滿是優郁和消沉的無奈。顯然他面臨著絕望,而且正被絕望折磨著。我知道他曾經拜過佛,聞過佛法,於是我對他說:

 ‘先生!你看不出希望來嗎?’

  他那灰暗凝滯的眼神,無助的望著我說,‘病不會好,還有什麼希望可言?我得的是絕症,你知道嗎?’他細長的歎了一口氣,然後,病房歸於寂靜。稍停,我握著他的手說:

  ‘我知道你得的是癌症,可能不久就要離開人間。這是事實。不過,你真的看不出新的希望嗎?過去,你在生活上,一定也有過失敗與困局,你是怎麼處理它的?你是老想著失敗,任從失敗蹂躏你?抑或看出新希望,再起爐灶,轉改為勝呢?不久你就要離開人間了,難道你看不出來下一步的希望是什麼?’這時,我從口袋裡拿出一串佛珠。塞進他的手裡,讓他緊緊的握著,並念《佛說阿彌陀經》的一段經文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他聽完這段經文,凝神望著我,緊緊握住我的手,並點頭示意。他的眼睛噙著淚水,卻又泛出希望之光。從此,他每天念佛,生活在平靜而又憧憬著佛國的新希望裡。他從嚴重的不快樂中解脫出來,看到了極樂國土的誕生。”

  宗教的信仰,如果用理智去分析,必然導致迷罔與困頓,因為宗教的情操解體了。人不是只有生活在理智裡頭,更重要的是情感。事實上,理智的產生,遠在情感之後。它是從情感中分離出來的,如果你不把理智引回到情感,讓兩者得以統整,就注定過疏離的生活。而高級宗教,正是提供給你一個“覺而有情”的信仰,它孕育著一個渾厚的信心,不斷的悟出光明,看出希望,福慧增長。

  思想的心不是信仰的虔誠之心,也不是純真的心,智能更不是生命之道,離開情感才違背了道。所以唐朝的南泉禅師說:

  “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

  在不用心思,不取智辯之下,以單純的信仰,讓自己在醒覺的情感中實現生活,看出生命的希望,這就是佛法的本質。在覺而有情中,人類真正流露著情愛之美,倫理之情,國家之愛和宗教的最高情操。而宗教的情操,正是我們生命的光明希望。

 

上一篇:星雲法師:對定的開示
下一篇:星雲法師:對戒的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