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覺·教導的智慧 第七章 宗教、民俗與教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覺·教導的智慧

鄭石巖

第七章 宗教、民俗與教育   

  宗教與民俗是人類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反映。它蘊涵許多解答精神生活的智慧,從中我們能發現人類心理生活脆弱和困擾的線索,也能批到人類心智成長的答案。

  宗教與民俗是被忽略的教育素材,它已造成教育的缺憾。

  教育離不開文化,因此必須在文化素材中選擇教材,教給孩子,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與文化環境配合,學習才會生動有趣,許多人文的智慧才得到傳承,而過去的迷信也因為教育而得以消除。特別是宗教與民俗這方面,如果不透過教育予以澄清、解釋和整理,它的原始涵義不但得不到彰顯,而迷信的儀式反而風行流傳。

  每一個孩子都離不開自己的文化環境,而文化中的宗教與民俗是他每天脫離不開的一環,如果不就這個主題加以解釋、教導和澄清,無疑會喪失寶貴的教育素材,同時將引起教育與生活脫節的現象。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賴以成長的文化環境裡,無論是生活適應、情感生活、情緒狀況、思考方式等等,都源自文化的薰陶和約制。人若沒有接受文化的薰陶,精神生活將會是空白或低劣。

  人類精神生活孕育了文化,而文化素材之不斷累積,也加強了啟發後代子孫心智成長的潛能。因此,文化是每個人精神生活的資源。沒有接受文化的洗滌,便不可能提程式精神生活,孕育璀璨的智慧。西元一八OO年,有一位野孩子在法國的艾維隆森林裡被發現。這個孩子已經十幾歲了,是在一個未曾與人類觸下的森森長大的。他被發現時,身子是體裸的,不會說話,似乎對溫度和疼痛毫不在乎,也無法維持專注。他在食。雖然健康,但完全沒有社會化。很明顯的,一個人若非投身於文化刺激之中,他的心智就甚少開啟成長,其精神生活就遲滯低劣。沒有文化就沒有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文化是人類總體生活表現的集合。而文化的累積、整理和創造,則推動了文明的巨輸。對於個人而言,心智成長和生活智慧,必然從文化中吸收菁華,化為生活的智慧和高妙的精神力量。我們可以說,每個人的精神生活,或多或少都含藏著遠古以來所累積下來的經驗和智慧。正因為你的精神世界留存著古老的文化,如果一意想排除它,無異在斲喪自己的元神。

  文化之中影響個人最深最廣的是宗教和民俗。因為它們與生活息息相關,它的內涵可以深入每個人心靈的底層,而且很自然地影響人的思維、情感、抉擇和判斷。它是在生活中直接學習,從經驗與意識中直接感染,較少知性的了解和認知。宗教與民俗對個人的影響根深柢固,對於社會的影響是普遍久遠的。因此,宗教與民俗可以透過解釋和再創造,而豐富其內涵;但很難用另一種宗教或民俗來完全的代替。即使更換了一種新的信仰,其舊有的思維方式和情操觀念之基本意識,仍然存續於生活之中。回顧過去每一種新的宗教和文明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時候,一定會被中國化;而原有的宗教與民俗也在異質因素傳入時,要重新闡釋其內涵或廓而創造之。而是種闡釋的與創造的過程都是教育功能所以致之。

一、宗教文化與教育

  文化就像一個染缸,宗教和民俗是其中的主要色料。只要你生長在某一文化裡,就注定和它結下不解之緣。這個緣是一群人所共有的,它會不停地發揮影響力,塑造成員們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價值判斷和情感生活等等。這種現象,套用佛學的用語就是“共業”。它是教育所不可忽略的文化素質。

  業力是不可思議的,共業的力量尤其大。每一個人的生活和際遇,幾乎全部建立在對共業的適應上。譬如說,社會上普遍流行著功利的價值觀念,個人也就不自覺的為了功利而全力以赴。一群人信仰一種宗教,那麼宗教的禁忌就會嚴重的影響個人的生活適應和判斷。宗教和民俗這些共業,就像一條大河一樣,個人充其量只是這條大河中的一條魚,你很難超越或擺脫它。因為文化正是魚所生存的河水。

  宗教與民俗是人類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反映。它蘊涵許多解答精神生活的智慧,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人類心理生活脆弱和困擾的線索,也能找到人類心智成長的答案。宗教與民俗經過長期時間的承傳,它的原義漸漸模糊或被淡忘了,只留下一個儀式或習俗的外殼,它空洞化了。此際如不適時給予解釋,使其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那麼宗教和民俗的權威性會誤導信仰者步向迷信;它會造成精神生活上的障礙,導致智慧與創造力的萎縮,它往往與原來的教義背道而馳。這種現象也正是心理分析學家佛洛伊德所擔憂的。

  宗教與民俗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根,是傳承倫理觀念和價值判斷的有利工具。因此,所有的道德哲學和倫理學,若沒有匯流入宗教與民俗,則其討論的一切理論,只不過是知性的觀念,不容易成為具體的道德智慧和行動。因此,學宗教和民俗失去了創造的力量,不能把原有的智慧解釋到生活的層面予以活用時,它那傳遞生活倫理和智慧的功能也就隨之消失。這群人便得不到宗教與民俗的雨露,他們的道德能力和生活智慧也空洞化了。

  目前我們的社會似乎正出現了迷信與道德空洞化的現象。不少人變得盲目、迷失和心理空虛;不少人變得狂暴、非理性和激越。至於生活的若悶,精神生活的失調,已經成為現代台灣地區人民的普遍現象。當人們聚集在大榕樹下祈求明牌而跪拜時,我們不能不說它是迷信。另一個人在發生意外而流血倒地時,卻拍手高光地說,它啟示了明牌號碼,我們只能說他已有了精神症狀。

  台灣地區的迷信是嚴重的,神壇林立,處處都是祈求發財和貪婪的信眾。至於在喪儀中舉辦脫衣秀,那就更脫離民俗的化理本質。我相信,這是台灣地區精神生活的危機。這是大家應共同警惕的。我們當務之急就是要從宗教和民俗的诠釋中去建立良好的精神生活,從而締造善良的民風和道德觀念。

  我深信在我們的宗教和民俗中,涵藏著豐富的精神生活寶藏。它應該被活潑地解釋到現代人的生活之中,以符合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拿佛教來說,學佛的旨趣就在於促進自我的醒覺。從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和實現生活之中,建構光明的人生;從淨化貪婪,學習自我控制和慈悲行運之中,去展現福慧圓融的生活;從覺性、智慧和參悟中,證入大自在的精神生活,

  佛教的真正本義就是要人從有憂苦的此岸,經過修行而達到悅樂的彼岸。它幫助人們提高生活的適應能力,展現成功的人生,幫助人們契悟並證入佛的精神世界,看出生命的永恆希望。

  這樣的佛教,不正是符合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嗎?目前我們所最需要的正是現代的宗教。我相信天主教、基督教、乃至民間的拜拜,也都能將它的真、善、美加以解釋,讓它的教理能充分的顯現,並與現代生活銜接起來,這樣宗教才能發揮它濟世救苦的功能。

  在我從事谘商與輔導的經驗中,發現有許多人的宗教信仰建立在對物欲的貪婪上,而不是建立於對神的崇敬;建立在對神的賄賂態度,而不是建立在精神與情感的提升;建立在野心、不安和迷信之上,而非從宗教中得到安身立命的崇高情操。結果,當他們的神不能滿足其私欲時,他們即刻對祂失望、懷疑祂,甚至背叛祂。

  其實,宗教生活中的神是與自己精神生活同步的情理世界。當一個人走入迷信的死胡衕時,其宗教情操也就破壞。當他以嗷嗷待哺不肯振作的心態,祈求神佛降下恩典時,他已經瀕臨於崩潰,或者說他已經有了精神症狀。

  我深知學佛的本義就是充分的醒覺與生命的實現。當一個人能清楚的看清自己,了解生命,接納自己時,也必然能了解生活,接納別人,而過著悅樂自在的生活,這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生活態度,也是教育上所應重視的。

  其次,中國的儒家把天與倫理結合,重視實踐倫理的智慧。我深信儒家的倫理正表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與承擔,期許自己在實踐倫理規范中自我肯定。心理學者葛拉塞(W.Glasser )在研究報告中告訴我們,個人精神生活之所以發生困難,是由於他無法滿足跟別人和諧相處與自我價值兩種基本需要所致。因此,為了維護一個人精神生活之健全,倫理的智慧和道德承擔,是每一個健康的人所需要的。我也深信,要想維護中國人心理健康和社會之詳和,儒家的實踐倫理是一種重要的線索。不過,儒家的倫理必須過一番解釋,使它與現代文明相結合,才可能真正成為行為的動力,同時成為民俗的一部分。

  儒家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把倫理的智慧完全融入生活,化為民俗,影響久遠。不過,近百年來,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它已失去原來的風貌,有些民俗只剩下一點儀式性的表征,實質意義已不受重視。

  其實,在中國人的民俗中,蘊涵著很有價值的智慧。就拿本省人的結婚而言,在結婚在當天,若把一對新人叫來說教一番,來個精神講話,既不自然又有礙情面。然而,許多話雖然很難出口,但又不得不說。於是,創出一些儀式,透過象征式的語言,提示必要的生活倫理,要他們共同遵守。譬如說,新娘在上轎(或轎車)時不可以回頭看,這是意謂著結婚後就必須獨立生活,不能再依賴父母,一定要跟先生及其家人同甘共苦,才能建立幸福安樂的家庭。

  本省人結婚的民俗,顯得非常細膩。當新娘從閏房走向轎車時,必須丟下扇子和手帕,它的意思是放下養尊處優的生活,意謂自己已成長到能承擔艱難。這些生活提示如果由父母直接來說,是很難啟齒的,所以用儀式來表達,不但自然,而且是在輕松的狀況下進行。

  母親在女兒結婚的那一天,總是會叮囑:到了婆家,一進門要緩緩地跨過門檻,然後解釋說,這表示要順利和諧的進入新家,要過和氣安詳的生活;當然,男方也有一些儀式,這些儀式跟新郎“割斷臍帶做大人”是有關系的。

  宗教與民俗具有豐富的生活智慧,也許也用以表達的儀式或語言已經不合現代人的觀念或生活方式。但是,只要能了解個中的本義,對現代人將產生莫大的啟示。因此,對於我國文化中的倫理、宗教、民俗等等,做一個與現代生活稱接的解釋,是深具價值的,是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國人的意識觀念裡,佛教的民俗和信仰是根深柢固的,但是佛學和禅理是深奧的,經典是艱澀難懂的。特別是佛法的義理,在寺廟生活的嚴格訓練下,更顯得與生活缺乏生動豐富的結合。結果佛教被一般信眾扭曲為迷信,而致未能宏揚它的光明性。於是,有許多人在潛意識裡,神往著兒時拜拜的宗教情懷,孺慕佛像的莊嚴和慈悲,但又認為它與現實生活脫節,而俳徊於需要它而又不信它的矛盾情結,而很無奈地得不到正信信仰的精神力量。相對的,也有許多人,他們不明就理,一頭栽進迷信的死胡衕裡,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啟發,反而面臨精神生活的潰敗與困境。

  我覺得佛教的經典和教義中有許多精神生活的智慧,特別是中國禅的生活智慧;它的睿智和開闊的胸襟,恬淡和入世的大乘慈悲精神,在在是教育的好素材。因此,為了啟發孩子的精神生活,應該把我們的宗教與民俗,作一清新的闡釋,讓它與現代生活結合,又能滿足宗教信仰的需要,最終目標在於引導每一個人的善根,展現清醒的智慧,過成功的生活。

  我必須加以澄清:我們要介紹給孩子的是可以啟發孩子生活智慧,培養明理熊度,增進身心成長的宗教與民俗,而不是一堆迷信而又障礙清醒思考的教條和宗教迷信。

二、認識佛學

  佛學最主要的旨趣在於啟發個人的生活智慧。佛家把學佛的訓練看做生活的一部分,它銜接佛教的信仰,滿足宗教情懷的心理需要,又能獨立於佛教之外,成為引導個人展現光明的一門學術。

  學佛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出家。父母親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真正的出家是指一個人能從許多庸俗之務中解脫出來,不要被物欲的陷阱所誘,不要被成見、偏見和刻板印象所縛,不要被一切色相所障。當一個人能從這些陷阱中“出離”時,已做到出家的實質意義。這種出離的意識,可以使孩子更精選,更願意去求真理,去展現生命之美。

  學佛更不是一般人所謂的隱遁和消極。佛教之所以被誤認為消極是因為“空”的觀念來的。所謂“四大皆空”,所謂“無余湼盤”所指的是要一個人把虛妄的欲念,不合理的抱負,強烈追求與占有的生活態度加以淨化。人如能將虛榮、貪婪、壞的習氣予以拼除(空掉它)自己的心智就能不斷成長。如能以虛心(空)的態度去學習,收獲也必然豐富。

  學佛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歷練自己。無論在品德、專業、宗教的情操上,都在精進不懈中實現著,而他們的心中時時系念著佛。學佛者透過拜佛和修行來達到醒覺、智慧和精神生活的圓滿。在拜佛的宗教情操中,使自己得到依靠,有了光明的指引,有了心靈安定和護佑的力量;在努力修行之中,自己的心智堅強起來,有著豐足自在的情懷和寧靜的創意。

  學佛者在拜佛和修持中,提升了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養成開朗的心胸,孕育恬淡和活潑的處世態度。他們的志業得到伸展,他們的人生顯得富足,他們的精神生活覺得自在有意義,感受到與佛同在,但自己卻正展露著佛性的光明。

  學佛的人最起碼的事就是皈依。這表示一個人願意接受佛陀的教化,也表示自己學佛的起點行為,就像報名入學和辦理注冊一樣,有一個開始的儀式,並讓你認識學佛是什麼。人總是有個起點行為才會真正行動起來,有個起碼的認識,意願才漸漸強大起來,所以皈依是最起碼的要事。

  皈依要找一位出家的法師,當然要找一位解行(解義和修行)圓融的出家人,由他為你舉行皈依的儀式。一般人都說“我皈依了某某法師”,事實上,真正皈依的是“三寶”,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又稱為“三皈依”,其旨義如次:

  ·皈依佛,雨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的本義就是皈依覺,只有能自我醒覺,心智清醒,從種種障礙中解脫出來的人,才是真正奉行佛的教化的實踐者。佛學的本義就是覺。覺的最起碼涵義包括: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

  2、了解別人,接納別人,寬容別人。

  3、明白事理,承擔是非,事事無礙。

  4、落實生活,放下妄念,精選圓滿。

  一個充分醒覺的人,一定能在理智和感情上得到平衡圓融,同樣也能在智慧與幸福上福慧兼得,所以說皈依佛,兩足尊。

  其次是皈依法,旨在皈依佛陀的教化、實踐經教上的法門,使自己成為清醒、安定、有智慧的覺者。一個人最忌諱的事是被物欲所蒙蔽,被色相的引誘所牽動,那就會誤入歧途,迷失墮落。皈依佛法就是實踐佛法,透過這項修行,學佛者解脫了種種煩惱和障礙,特別是使自己的心識從貪婪和執著的占有心態,轉變為活潑和實現者的心態。這項轉變,使心靈有了自由,使潛能得以發揮,使活力得以展現,使事業有所成就,所以叫離欲尊,是因離欲和實踐佛法而使自己尊貴起來。皈依法就是要實踐六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你努力實踐六種修行,就可以從失敗的此岸到成功圓滿的彼岸,從無知的此岸到有智慧的彼岸,從煩惱的此岸到悅樂自在的彼岸。這六波羅蜜是:

  ·布施:這是實現自己,服務社會和愛護有情眾生的慈悲。

  ·忍辱:能寬容別人,不受種種惡言、激動和誘惑所牽動。

  ·持戒:遵守生活格律,培養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精進:要有光明的態度、積極的思想和努力實踐的勇氣。

  ·禅定:平靜和安定的生活態度,並從靜慮中培養性情。

  ·智慧:在待人處世上有了事事無礙的創意,在心靈上處處自在的襟懷。

  其三是皈依僧。僧是淨的意思,只有透過淨化意識,才能使自己福慧增長。學佛者透過淨的訓練,培養出單純的心智,這使人能專心弘毅,水滴石穿,透過淨的行持,也能培養悅樂的情懷和深遠的睿容。此外,皈依僧也表示著接受出家僧人的指導,接受他的教法,從而努力修行,見性成佛,悟入法界。

  學佛除了三皈依之外,要學習戒、定、慧三門基本功課,一般稱為“三學”。戒學的主要意義是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它幫助一個人不隱於紊亂,就像種下樹苗,需要打下木椿來幫助其向上成長一樣。當人的心智茁壯,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時,就是戒而無戒的心靈完全開悟自由的階段。定學是指禅定的功夫;禅是指不被外境的色相所引誘或欺蒙,定是指心理不尤亂煩惱;這是培養正確思考和心理健康的最佳訓練。慧學是智慧的開展,這是透過空的訓練來的;虛心是空,所以才能落實所學;放下執著和刻板觀念是空,所以能有真知卓見;排除對人的成見與偏見是空,所以才有大慈大悲的悅樂襟懷。慧學的本質是“真空妙有”;是“離一切相,即一切相”的創造活動。

  學佛可以提高生活的適應能力,培養愉悅的性情,實現成功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們睜開法眼,看出生命的究竟,契悟並證入佛的精神世界,看出生命的永恆和光明性。

  學佛使一個人得到宗教情操和心靈的滿足,同時也啟發了自己,解脫心智上的困境和障礙;展現悅樂豐足的生活。反對於現代教育而言是一種啟發,同時也與現代文明不相抵觸。

 

三、禅與現代生活

  我們生活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裡,價值觀念的元而紛歧,意識型態感性而多欲。再加上講究高效率、高成長的及高競爭的工商業文化的影響,大部分的人都脫離不了沉重的精神壓力。緊張、苦悶、憂郁和煩躁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性格。為了改善精神生活,纾解精神壓力,調整健康的身心,許多人對禅抱著深切的期望,希望透過禅的洗滌,讓自己半添幾分自在,涵冶些許達觀的襟懷。

  於是,學禅的風氣漸漸普及起為,除了禅寺裡加開了許多短期禅坐和講習之外,許多坐禅為宗旨的首場應運而生。而現代禅主課程,也成為熟門的寵兒。不少企業機構,為了幫助員工提升精神生活,促進個人潛能的發展,以提高生產力,也紛紛舉辦禅學講習、禅坐訓練。企業界所謂禅式管理也應運而生。另一方面,學校的老師,也開始重視禅與輔導的關系,希望透過禅的智慧與機趣來引導學生身心的健全發展。此外,心理輔導和谘商方面,也想借助禅的歷程,幫助人們建立開朗悅樂的新生,從而有了輔導學本土化的更具體構想。

  禅是否真能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有所助益呢?依我從事教育、谘商與輔導的觀察和體認,答案是可以肯定的。特別是對於生活的調適、消除緊張和壓力,尋求充分的自我實現上,具有相當的助益。至於促進個人的充分醒覺,體悟生命之究竟意義,那又是另一個高層次范疇。不過,學禅的人口中,有些人學得很受用,有些人不受用,這也是事實。依我的觀察,學禅是否受用,關鍵就在於自己是否具有正確的認識和實踐。學禅最需認清禅的本質在引導一個人許多虛妄中解脫出來,去展現真實的生活。如果把學禅視為一種依賴,或藉以逃避現實的生活,終究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適應能力和智慧,不能好好做自己的主人,那就不易受用了。

  禅不是知性的認知所能理會的,不是邏輯和意識認知所能把握的。它既非感受與知覺,也非知識與認知。這是一種開悟或解脫,是要你從許多知識、成見、偏見和自我防衛體系中解放出來,讓自己的智慧發揮功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它使你既不被各利色相所引誘,也不被蒼茫的空虛和消極所困,而活出真正的自己。你是健康的、恬淡的、自由的、實現的和悅樂的。

  禅不在於使你由貧致富,但確實令你看到生活的展現與健康的態度。它無你的輝煌騰達,卻能教你活在平等自在的如來。它更不能令你長生不老,免除病苦,但卻能教你如何承擔,並看出生命的終極意義。因此,學禅的人必須把握禅的本質,注意以下幾個重要的實踐性層面,才會真正的受用。

  (一)實踐生活的格律

  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生活格律;要想自己健康就必須注意生活的規律,節制自己的飲食;要想事業成功,就得培養好的工作習慣,建立運作的制度;要想精神生活振作愉快,一定要從倫理的實踐中,培養光明心志和清醒的回應能力。生活沒有格律的人不免為所欲為,陷自己於靡亂。能履行起碼的格律者,必然能自我控制,可進可守。佛性與煩惱是並存的,沒有格律,煩惱拂之不去,佛性不得彰顯。理性、情性和欲性是同時存在的,沒有格律,理性和情性都會變成欲性的從屬。

  因此,學禅的人一定要先建立並恪守生活的格律。有些格律是學禅的人所應共同遵守的,例如培養慈悲心(戒殺)、涵養恬淡的態度(戒盜)、建立良好的夫婦倫常(戒淫)、注意自己的語言(戒妄語)、不尋找自我麻煩(戒酗酒和毒品)、深沉的忍耐(忍辱)、積極光明的思想(精進)、樂於幫助別人(布施)等等。另一部分的格律,是依據自己的需要而立的,比如說為了健康,必須恪守定量的食物;為了吸收新知,每天抽出三十分鐘讀書等。為了子女教育的需要,建立家人聊天切磋的好習慣。共同的格律和個別的格律同等的重要。

  現代人由於不重視生活格律,所以倫常破壞,社會脫序。不能堅守生活格律的人,會變得脆弱,失去原則;容易被物欲引誘,墮落而無以自拔。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會顯得欲振乏之。總之,學禅必須從生活格律開始,唯有透過生活格律才能使心情安定,從而有著清醒的思考和悅樂成功的人生。學禅如果不先恪守生活格律,是不會成功的。

  (二)回歸生活的情趣

  現代人有一種共同的習性,那就是不停的向外追求。對於名利貪多務得,把占有和囤積視為成功生活的准則。結果,將自己的生活變成追求物欲的手段。到關來,追求的越多,生活就越遭到干擾和貶抑。現代生活的通病是物質豐富了,但精神方面則顯得赤貧、空虛和苦悶,貪婪得越深,自己也就相對被折騰得越嚴重。

  人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過一個快樂幸福的生活,但現代人的意識觀念裡,卻牢牢地萦系在工作的效率,生產的成長,所得的提高,財富的累積,權力的擴張等等,而無視於生活的幸福,甚至有否定生活本身的現象。這種為了貪婪而把生活變成手段的生活方式,正是佛學上所謂的“倒懸”,也就是生活倒錯的意思。

  現代人拚命的工作,卻忘了休閒。竭力的爭奪,卻忘了家庭生活和子女的教導。不停的豪取,卻忘了道義和社會責任。一味的增產,卻忘了環境的污染,得明顯的,現代人在急功近利的引誘下,已生活在倒懸析困局中。

  禅的訓練和啟發,無非要自己從目前的困局中醒悟過來,從物欲和貪婪中解脫出來,從狹隘的生活意識中解放出來。這時,自己的法眼張開了,智慧流瀉出來了,就會領悟道生活本身才是目的。你無需囤積,無需奪權,而真正重要的生命的展現。你無需一路去追趕,而是要在這生命之旅中,看出旅途的實在、美和悅樂。這也就是說,你必須作你生活的主人,而不要作物欲的奴隸,這一念的覺醒,觸動了你整個生活的改觀。

  (三)流露活潑的性情

  學禅的第三個重點是要你打破執著。其中最重要的行門就是破四相。第一要打破“我相”,要從自我中心和刻板的狹隘私見中超脫出來。能擺脫維護面子和追求虛榮,就不至於為了虛偽的尊嚴而弄得疲憊不堪;能從私見中破繭而出,就可以掃除思想的障礙,凡事看得清楚。第二是要打破“人相”,要放下自己對別人的成見、偏見和刻板的印象,這樣才能和別人維持良好的人際和諧;損棄前嫌,心平氣和的待人。無論是家居也好,做事也好,都能融洽,人和事成。第二是要打破“眾生相”,要克服貪婪,培養恬淡,克制壞脾氣,涵冶寬容冷靜;消除固執的習氣,培養開闊的心胸和接納別人指正的度量,能如此,自己的情緒和理性才能得伸展,這是成功人生的要件。第四是破除依賴和被保護的“壽者相”,在生活態度上,克服不安和懼怕,培養開朗進取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使一個人有活力,懂得隨遇而安。

  每一個人都有一股潛能,它往往被四相壓抑,卻不自知。學禅就是要你從四相中超脫出來,讓你的潛能展現出來,化作能力、德行和知識經驗,表現在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人生。破四相不但能帶給人智慧、悅樂的性情,同時還帶豐富的福報。

  (四)開展清新的智慧

  學禅一定要接觸到開悟。沒有悟就沒有智慧,沒有新的驗證和成長。悟是指自己能從生活中看出意義,能在煩惱中勘破系縛而得自由,在精神上發展主動的光明性。因此,悟即是看出希望來。人若能在失敗中看出希望,就能很快恢復豪氣。若能在落魂中看出希望,很快就能消除痛苦,重振銳勁。人一旦發現希望,即能化消極為積極,轉悲觀為樂觀。因此,我們無時無刻不需要開悟,它是自性中自然流露的智慧。人若不能開悟,就注定要痛、墮落和失敗,甚至瘋狂。

  悟是從禅定的功夫中發展出來的智慧活動。因此,必須透過坐禅的訓練來發揮本身的慧性。在坐禅的身心訓練中可以達到:(一)使自己清醒,從而孕育了好的同情心和同理性,提高待人處世的能力;(二)心胸開闊,能接納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意見,並且易於把它轉識成智,化為創意;(三)它幫助人實現自己的人生。這三種功能都是開悟的條件,因此學禅一定要從坐禅入手。是後把坐禅的定功,遷移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那才是真禅定。

  有禅定能力才是生活的主人,否則色欲現前,就會隨波逐流,成為物的奴隸,那時煩惱必然滋生。因此,生活在現代多欲和紛擾的社會裡,禅定是大家所應該學習的重要課題。

  此外,在平時的參禅與禅定之中,對生命的究竟意義,也會豁然開悟,從狹隘的自我意識牢籠中超脫出來,接觸到與宇宙本體合一的自在感。禅者在徹悟時,把有限的生命提升到永恆的精神世界。那時,自己與未可知的過去和未來,融合為一生命的大河,它既是過去的,現在的,也是未來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有著豐富的體認和肯定。

  現代人的煩惱是深重的;我們的社會裡,怨偶和離婚率逐年增加,心理不健康而需要醫療照顧的人口高達千分之三,自殺已成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位,至於焦慮、不快樂、空虛的人口則占更大比例。而整個社會呈現著爭權奪利,暴力色情的泛濫,青少年吸毒的彷徨。我們該是覺醒的時候;如果我們還繼續過貪婪的生活,就注定要繼續接受折磨。如果我們能聆聽從禅的世界中捎來的智慧訊息,我們就不再迷失,若厄就能得到纾解。

  於是我建議,現代人要接納禅的教導;透過它的洗滌,我們才更有能力把科技用來增進福址;透過禅的啟發與實踐,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悅樂。         

 

上一篇:道堅法師:放生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道堅法師:出家人可以在社會大學裡進修學業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