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忏華居士:佛教各宗大意—釋迦牟尼佛略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各宗大意序輯第一種 —釋迦牟尼佛略傳

黃忏華居士編述

再版自序

初稿

導言

一、 創誕

二、 幼學

三、 婚對

四、 厭俗

五、 修道

六、 自覺

七、 成道

八、 教化

九、 示疾

再版自序

佛教之典籍,浩如淵海;敷辭既極古奧,陳義又至深頤;大小乘個經論乃至梵華二土各家之撰述,其立說復甚紛歧;職是至有研究佛學至數年十數年,而於佛教之真實義,不免如盲摸象模糊者。其實佛典率組織嚴整,佛學為有統緒有條貫之學,茍得其要領,則三藏十二部,若網在綱,不難迎刃而解,而佛法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本書之編述,其主旨即在將佛教各宗之教義,提要鉤玄,並加以整理,使成體系,冀有志斯學者,由此粗疏之輪廓,得各宗之大概,然後以之為階梯,進而為精密之研究,庶不至颟顸佛法,儱侗真知。

然本書脫稿於民國二十年,出版於民國二十三年,光陰迅速,已數十年矣。此數十年來,各人之學術思想,不無變遷;從而對佛教之教史教義,其觀點與前此不無出入,使在今日執筆為各宗教史教義之敘述,或與本書不無差異。特本書以介紹為職志,而所介紹者,佛教各宗傳統之學說也。此各宗傳統之學說,在中國之佛學界,屹然立千百年未替,所有研究佛學者,莫不經此階段也。且如前所述,本書為研究佛學窮年而不得其要領者而作,亦大略椎論而已。至對於教史,探討而為精審之考證;對於教義,沉浸而為缜密之研究;是則有待專書。

民國三十六年八月 黃忏華

佛教各宗大意初稿

凡例

1. 本書於抗塵走俗之余草成自知其必多掛漏必多纰謬苦無閒暇詳加訂正諸望賢達錫以教言

2. 本書各宗宗名概用通行之名稱

3. 唯識一宗陳義最富故本書唯識宗大意篇幅較多

4. 本書關於唯識一宗多秉承吾師歐陽竟無先生之著述關於密宗多受業於先師桂柏華先生時所側聞其承太虛法師示教及其著述而擬訂者亦伙間亦采及時意賢之著述以行文之便不克一一注明謹附志於此

佛教各宗大意

導言

佛教者,釋迦牟尼佛,於菩提道場,霩然大悟,成無上覺後,如其所證所由證而說之教法。佛之為言覺也,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佛。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他方六根識利,六塵得為經,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此土耳根利故,教體偏用聲塵,清淨在音聞。能說者,佛薄伽梵之內證自覺聖智。自覺聖智者,一切智智也。一切為名色等無量法門,各攝一切法。如是無量三四五六等乃至阿僧祇法門,攝一切法,是一切法中,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知解,是名一切智。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但一切種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實際常不壞相,不增不減,猶如金剛。所說有二:一諸法實相,二修證法門。諸法實相者如是一切諸法本來如此之真實相也。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所謂常常時,恆恆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也。修證法門者,佛薄伽梵如諸法實相為眾生說,令諸眾生如說而修,如修而正之法門也。所謂如實修行也。所謂如如而行也。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也。六度萬行也。夫如是佛教之為教,則高矣遠矣,無以狀之,狀之曰周,遍圓滿廣大,而其義乃浩如淵海,號稱八萬四千法門。後世諸師,或尊某法,或崇某義,或主某經某論,各據一門,以標宗尚,而施設門庭,故有大小各宗。其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不執,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其在中土有十三宗,曰律宗,成實宗,俱捨宗,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禅宗,攝論宗,天台宗,靜土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十三宗中,涅槃地論攝論,後歸入天台華嚴唯識,流傳迄今者,實為十宗。各宗之大師,常有教相判釋,以判各宗之高下而定自宗之位次。於宗有五教十宗說,如賢首是。有五時八教說,如天台是。然教相判釋之興,遠在六代,非止台賢二宗,特二宗之教判,流傳最廣,他家遂為所掩耳。教判既興,門戶遂起,今悉不取,第就各宗性之所,近匯為一輯。俱捨言五位七十五法,言業感緣起。唯識言五位百法乃至六百六十法,又統諸法而集中於識,言緣生法二空所顯真如性,皆識所變。南山判唯識為圓教,以種子為戒體,為一輯。成實析法明人法二空。三論說諸法皆空為所得中道。佛心空諸所有,徹法源底,為一輯。天台三界圓融。華嚴法界無障礙,為一輯。真言言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三密者,結印持名觀想。靜土出密乘蓮花部,念佛觀佛與持名觀想略同。為一輯。而以釋迦牟尼佛略傳印度佛教史綱中國佛教史綱為序焉。

釋迦牟尼佛略傳

一 創誕

茲篇所述者,佛教開祖釋迦牟尼佛之略傳。所謂釋迦,種族之稱。牟尼,則智慧之義。義即釋迦種族中之智者。舊義做作能仁寂寞。此為釋迦佛程道後之尊稱。其未出家時,名悉達多,又作薩婆悉多,義雲一切義成。姓瞿昙,又名喬答摩。父名淨飯,中印度迦琵羅城之城主也,母摩耶夫人,同族拘利城主善覺王之王女。佛典稱釋迦牟尼佛前身,號護明樸菩薩,處兜率天大悲願力,示現受生,以距今二千五百年前至二千九百年前陽春四月八日之清晨,創誕於藍琵尼園中無憂樹之花下。佛典稱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獅子吼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莊嚴經雲:諸佛如來出現於世,不於天上而成正覺轉妙*輪,但於人間示現成佛。何以故?若於天上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人中眾生,鹹作是念,我既非天,何能堪任修習佛道,便生退屈。由是義故,但於人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淨飯王聞訊,即往藍琵尼園,見太子相好殊異,歡喜踴躍,遂抱太子還宮,召阿私陀仙相之。仙謂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分明顯著。若在家。定當得作轉輪聖王,若捨出家,必得成就於無上道。

二 幼學

太子生後,甫經七日,摩耶夫人即命終。佛典稱夫人以懷太子功德大故,上生忉利。太子姨母波阇波提,亦淨飯王妃,乳養太子,如母無異。太子十七歲,婆羅門跋陀羅尼尊者,受王請,教太子習世間書典。太子於少日月,聞一知萬,去遽窮蘊邃,凡諸技藝典籍議論天文地理算數射御悉皆通達。非但識慧勝一切人。其力勇健亦無等者。十五歲時,淨飯王依當時之禮制,以七寶器盛四大海水灌太子頂,立為太子。

三 婚對

太子年漸向大,觀諸世間皆悉無常,不樂在世受於五欲。淨飯王憂之,並憶阿私陀仙受記之語,急為婚聘,以懈其志。十七歲時,為納摩诃那摩女耶輸陀羅為妃。並為造三時殿,溫涼寒暑,各自異處,其殿亦以七寶莊嚴,華果池鳥,不可稱計復選聰明智慧顏容端正善於歌舞之宮女,遣往給侍太子,集人間之樂事以娛之。太子初不以是有所戀者。

四 厭俗

先是太子幼時隨淨飯王游於田野,止息閻浮樹下,見諸農夫勤勞執役,蟲隨土出,鳥尋啄之。傷愍眾生互相吞食。遂於樹下端坐思惟。淨飯王強令還國者再,至於流淚,太子始歸。及太子長,厭俗樂出家心,日以增進。時有一婆羅門子,名憂陀夷聰明智慧極有辯才。王使與太子為友,旦夕隨侍太子,具說五欲樂事,令其心動不樂出家。一日太子與憂陀夷出游,途有一人,頭白背伛,拄杖羸步。問諸馭者,知為老人,遂自念言,日月流邁,時變歲移老至如電,身安足恃,我雖富貴,豈獨免耶?雲何世人,而不怖畏!復經少時,啟王出游,見有一人身體羸瘦,面色痿黃。問諸馭者,知為病人遂自念言如此病苦普應萦之。雲何世人耽樂不畏!是時更見一人臥於輿上,室家號哭而隨送之問諸馭者,知為死人遂自念言世間乃復有此死苦,雲何於中而行放逸,心如木石,不知怖畏!最後見有比丘,著壞色衣剃除須發,執持應器,杖錫而行。太子問之,知其能破結賊,不受後身,便自唱言,天人之中,唯此為勝,我當決定修學是道。時王復增諸妙伎女而娛樂之。太子於夜分見諸眾女熟睡,衣裳披露,不淨流溢,倍增厭離。

太子既見世間有生老病死諸苦,無有貴賤而無免脫。感人生之無常,悲眾苦之逼切。又見宮嫔。之不淨弊惡,悟塵世之多不足憑遂於十二月八日之夜半,命御車者匿駕白馬犍陟,捨王宮,出城求道。爾時太子說誓曰:我若不斷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終不還宮。我若不得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又復不能轉於*輪,要不還與父王相見若當不盡恩愛之情,終不還見。摩诃波阇波提及耶輸陀羅。又答車匿言,世間之法,獨生獨死,豈復有伴。又有生老病死諸苦,我當雲何與此作侶。今為遇斷諸苦故,而來至此。苦若斷時,然後當與一切眾生作伴侶。

五 修道

時吠捨離城有一外道,名跋伽婆仙人,與諸徒眾,於藍摩林中,修於苦行太子因就之訪道,觀察此諸仙人之行,或有以草為衣者,或以樹皮樹葉為服者,或有為食草木華果,或有一日一食,二日一食,三日一食,如是行於自餓之法。或事水火,或奉日月,或翹一腳,或臥塵土,或臥於荊棘之上,或有臥於水火之側。太子既見如此苦行,即便問於跋伽仙人,汝等今者行此苦行,甚為奇特,皆欲從何等果報。跋伽陀答言,為欲生天。又問諸天雖樂,福盡則窮,輪回六道,終為苦聚,汝等雲何修諸苦因以求苦報復言我今學道為斷苦本。

太子與諸仙人說此議論,言與往復,乃至日暮,停彼一宿,既至明旦復更思惟此諸仙人所修皆非解脫真正之道。辭別而去渡於恆河,由王捨城,入彌樓山中,往阿羅邏仙人所,問以斷生老病死之法。阿羅邏答言,眾生之始,從於冥初;從於冥初,起於我慢;從於我慢,生於癡心;從於癡心,生於染愛;從於染愛,生五微塵氣;從五微塵氣,生於五大;從於五大,生欲貪嗔恚等諸煩惱。於是流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太子復問以有何生死方能斷所說生死根本?答言:若欲斷此生死本者,先當出家,修持戒行,謙悲忍辱,往空閒處,修習禅定,雖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得初禅。除覺觀定生,入喜心,得第二禅。捨喜心得正念,具根樂得第三禅。除苦樂,得淨念,入捨根得第四禅,獲無想報。別說如此處名為解脫,從定覺已,然後方知非解脫處。離色想,入空處。滅有對想,入識處。滅無量想識,惟觀一識,入無所有處。離於種種相,入非想非非想處。斯處名為究竟解脫,是諸學者之彼岸也。太子若以斷此生老病死之患者,應當修學如此之行。太子以所知見非究竟處,復問之曰:非想非非想處,為有我也,為無我也?若言無我,不應言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我為有知,我為無知。我若無知,則同木石;我若無知,則同攀緣。既有攀緣,則有染者。以染者故,則非解脫,汝以盡於粗結,而不自知細結猶在。以是之故,謂為究竟。細結滋長,復受下生。以此故知非度彼岸。若能除我及以我想,一切盡捨,是則名為真解脫也。阿羅邏默然,太子遂往王捨林外阿蘭若林,至郁陀羅仙人所,論議問答,亦復如是。

當太子去跋伽婆所,住王捨城,途中於槃茶婆山石上,端坐思惟。摩揭陀國王頻婆娑羅率諸臣民,詣太子所,願分其國之半,使太子治之太子不應,曰,我今所以辭別父母,剃除須發捨於國者,為斷生老病死之故,非求於五欲樂也。

又當時淨飯王遣太子師及以大臣,勸太子歸國。以太子不從,留所從憍陳如等五人,以充侍衛。是以佛初轉*輪時最初為弟子之五比丘。

太子前後就外道問道一年,以無所得故,入伽阇山苦行林中,端坐思惟,日食一麻一米,如是六年,極苦行已。形體羸瘠,有若枯木。

六 自覺

太子修苦行六年,不得解脫,悟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遂從座起,至尼連禅河,入水澡浴。澡浴既畢,不能自出,攀樹枝而起。時有牧女難陀波羅,見太子,知非常人,以乳糜獻之。太子食既,身體光悅,氣力充足。憍陳如等見此事,謂為退轉,捨之而去。太子獨行詣佛經伽耶,途遇樵人吉祥,得淨軟草八束,於畢波羅樹下,敷之為金剛座,趺坐其上,端身正念,發大誓言,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

七 成道

佛典稱太子在菩提下,端坐思惟,魔王波旬,遺魔女悅彼喜心多媚往惱亂之。太子寂然,身心不動。魔王大怒,廣集軍眾,往太子所。以力迫脅,震大雷,雨熱鐵丸,刀輪武器,交橫空中,而太子身心堅固,卒不得便,魔遂崩散。

太子於二月七日夜降伏魔已,即便入定,思惟真谛,於初夜,得宿命通,自知宿命。於中夜,得天眼通,徹見眾生死此生彼,隨行善惡受苦樂報。於第三夜,得漏盡通,動觀三界之因果,經雲: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有老死?即之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即便之觀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身;即便之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即便之觸從六入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即知六入從名色身;又觀明色從何而生?即知明色從識而生;又復觀識從何而身生?即復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即便知行從無明生。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如是逆順十二因緣,至第四夜明星出時,霍然大悟,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歎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於時悉達太子之心胸,如旭日之出初升,如蓮華之破蕾,心境豁然開朗,智光四射,由苦行瞿雲一躍而為三界之大導師釋迦牟尼佛。

八 教化

(一)初轉*輪

佛典稱釋迦牟尼佛既成正覺,初七中日,默然思惟,自受法樂。第二七日,不動道場,為十方菩薩,說華嚴經。七處九會,闡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法門。又稱華嚴會上,佛現法界無盡身雲,住華嚴莊嚴世界海,有佛剎微塵數大寶蓮華一時出現,身剎互融,無盡重重,重重無盡,惟法身大世士方能見之,凡小之機,不見不聞。

至三七日,從樹下起,向彌樓山,往度阿羅邏郁陀羅二仙,聞已命終,遂往波羅奈國鹿野苑中,語憍陳如等五人,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譬如鑽火,澆之以水,則必無有破暗之照。鑽織智慧火,亦復如是,有苦樂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滅於生死黑障。今者若能棄捨苦樂,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堪能修彼八正聖道,離於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堤。時彼五人既聞此言,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復語之言,憍陳如!汝等當觀五陰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失榮樂苦。憍陳如!有形無形,無足一足二足四足多足,一切眾生,悉有如此苦著,譬如以灰覆於火上,若遇干草,還復燒然。如是諸苦,由我為本。若有眾生起微我想,還復更受如此之苦。貪欲嗔恚及以愚癡,皆悉緣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諸苦因,猶如種子,能生於芽,眾生以是,輪回三有。若滅我想及貪嗔癡,諸苦亦皆從此而斷,莫不悉由彼八正道。如人以水澆於盛火。一切眾生不知諸苦之根本者,皆悉輪回,在於生死。憍陳如!苦應知,集當斷,滅應證,道當修憍陳如!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汝今應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若人不知四聖谛者,當知是人不得解脫。四聖谛者,是真是實,苦實是苦,集實是集,滅實是滅,道實是道。五人中,憍陳如先悟解,余四人亦相次得道,是為最初之佛弟子,於是三寶具足。

(二)耶捨之入道

當釋迦牟尼佛在鹿苑轉*輪,波羅奈國,有長者子,名曰耶捨,於五欲樂,生厭離心,至鹿苑,問佛以離苦之法。佛為說: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無我。又說:一切造善惡,皆從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為本。耶捨聞是語已,即出家為佛弟子。嗣耶捨父來覓耶捨,佛為說法,即於佛前受三自歸,為最出之優婆塞。後耶捨朋類五十長者子,聞耶捨事,亦共詣佛所出家。如是佛在鹿苑三月,前後得弟子五十六人,分遺往他方教化,而獨往摩竭提國王捨中。

(三)迦葉之入道

釋迦佛自波羅柰城趣摩竭提國,日將昏暮,往事火外道優樓頻螺迦葉住處借宿,迦葉服其神德,歸依為弟子出家修道。其弟子五佰人,亦隨從歸依。舉其事火之具,悉棄河中。迦葉有二弟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阇迦葉,各有兩百五十名弟子,居於下流,見事火具從流而下,奔來看省亦受佛化,投佛出家。

(四)頻婆娑羅王之入道

釋迦佛率三迦葉並諸弟子,往王捨城,詣頻婆娑羅王所,止於城外之杖林。王就林中,供養大眾。佛使迦葉向王及臣民,說棄火具而出家之因緣。王及諸大眾見智慧深遠年又耆老之迦葉,已為佛弟子,心生敬心。於是佛為說法曰:當知此五陰身,以識為本;因於識故,而生意根;以意根而生於色。而此色法,生滅不住。若能如是觀者,則能於身善知無常。如此觀身不取身相,即能離我及於我所。若能觀色離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滅,便是苦滅。若人能作如此觀者,市名為解脫。若人不作斯觀者,是名為縛法。本無我及以我所,橫計有我及以我所,無有實法。若能斷此倒惑想者,即是解脫。王聞此言,心自思惟,若謂眾生言有我者,而名為縛一切眾生,皆悉無我。既無有我,誰來受報。佛知彼心念,復語之言,一切眾生所為善惡及受果報,皆非我造亦非我受。而今見有造作善惡受果報者,但以情塵識合,於境生染,累想滋繁。以是緣故,馳流生死,備受苦報。若於境無染,息其累想,即得解脫。以情塵識三事因緣,共起善惡及受果報,更無別我。警如鑽火,因手轉燧,得有火生。然彼火性,不從手生及以燧出,亦復不離手及燧鑽。彼情塵識亦復如是,王又思惟。若情塵識和合故,而有善惡受果報者,便為常合,不應離絕。若不常合,是即為斷。佛復答言,此情塵識不常不斷;何以故?合故不斷,離故不常。譬如緣於地水,因彼種子而生芽葉。種子既謝,不得名常。生芽葉故,不得名斷。離於斷常,故名中道。三事因緣。亦復如是。王聞此法已,心開意解,率諸大眾,歸依佛法。

(五)捨利弗目犍連之入道

於時王捨城那蘭陀村,有二婆羅門,一名捨利弗,一名目犍連,聰明利根,有大智慧,各有一百弟子,普國人所宗仰,二人共為親友,極相愛重,鹹共誓言,若先得微妙法,遞相開示。一日,捨利弗途次,逢佛弟子馬勝比丘入城乞食,見其威儀閒雅,即而問曰,汝師何人?報曰;佛大沙門!又問所說何法?答曰,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捨利弗言下豁然悟解,若除我想,即於我所亦皆得離,譬如日光能破於暗,無我之想亦復如是,悉能破於我見暗障。還至住處,為目犍連重述所聞,亦欣然契悟。於是二人將諸弟子,俱詣佛所,共求出家,為佛弟子。

(六)大迦葉之入道

又王捨城外摩诃娑陀羅村,有一婆羅門,名畢缽羅耶那,出迦葉姓,後稱大迦葉,聰明智慧誦四韋陀經,一切書論,無不通曉,極為巨富,善能布施,不樂在家,精勤求訪出家之法,捨家業,入於山林。聞釋迦佛在王捨城竹圍中說法,乃往受教,出家為佛弟子,以此迦葉,頭陀最勝,有大威德,是故名之為大迦葉。

(七)迦旃延之入道

阿私駝之甥迦旃延,洞解一切韋陀並及諸論,為摩竭陀國人民所尊重親仰。時有伊缽羅王說偈雲:何者王中王,染與非染等,雲何得無垢,何者名為愚,何者流所漂,得何名為智,雲何流不流,而名為解脫。外道諸人,不解其義。迦旃延至鹿苑咨詢問,佛以偈答言,第六王為上,染者與染等,不染則無垢,染者謂之愚,愚者流所漂,能滅者為智,捨流復不流,是名為解脫,迦旃延聞而誦習,至第七日,往伊缽羅所,說所授偈,伊缽羅聞之,與其種族,同谒佛,受其教悔,歸依三寶,受持五戒。迦旃延亦入佛門為弟子。

(八)各地之教化

釋迦佛於摩竭提國教化,後應父王淨飯之請,歸故國迦毗羅城,為父王及諸臣僚法,王子羅侯羅,異母弟難陀,從弟阿難陀,提婆達多,阿菟樓陀等王族及給使優波離,悉從於佛教,受法為弟子。成道第五年,聞淨飯王病笃,急返迦毗羅城,就病榻為說法,有生者必滅會者常離等語。王逝後,波阇波提及耶輸陀羅等,出家為比丘尼。於是四眾使備。

如是釋迦佛自成道至入滅,五十年間,往復游行恆河沿岸中印度諸國,不揀僧俗賢愚貴賤貧富老幼男女,隨宜說法而教化之。聽佛甚深微妙之理,進而為弟子者,達數千人之多。

九 示寂

釋迦佛化度眾生之道,既圓滿具足,將息大用,示歸真寂,成道第四十五年夏,於吠捨離城外之竹芳村,告諸弟子,將入涅槃。諸弟子聞之,皆悉悲惵。佛語之曰:汝等且止,勿懷憂悲,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嗣至拘屍城,受純陀最後供養。旋入熙連若跋提河畔娑羅雙樹間,倚臥師子之床,為拘屍城婆羅門須跋陀羅,說四谛八正道。須跋陀羅即出家受戒,為佛最後弟子。最後敕諸弟子以戒為師,並敕諸弟子,當棄貪欲憍慢之心,尊承佛教,以精進受思惟道行。又雲:自我為聖師,至七十九,所應作者,亦已究暢。汝其勉之,夜已半矣。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嗣遍游三昧之門,告大眾雲;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般涅槃。遂右脅而臥,默然示寂。華嚴經雲:如來為示一切有為行法非安隱故,為諸人天樂著色身示無常力不可轉故。十方諸佛,不入涅槃,除為調伏眾生,示現滅度。息用名滅非斷滅也。

 

上一篇:淨宗法師:信願行是一體的
下一篇:淨宗法師:一代聖教六字全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