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門禅師:慧門禅師法語 禅修的體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慧門禅師法語:禅修的體驗

    ○ 學佛人如不深入經藏,建立正確的知見,很容易被“似是而非”的邪見迷惑,也很容易誤入歧途而不自知,如此修學佛法是很危險的。沒有正知見,即使有正確的修法,也很容易修錯,而無法察覺。有正確的知見,即使修錯了方法,就容易察覺,並能即刻修正而回到正確的法上。 
  
  ○ 學佛非自利而已,在自利中必須發起大悲心,願生生世世以拔眾生苦為己志;並能在利他中,不起煩惱而修自利。
  
  ○ 生理上與心理的健康,彼此有互補又互扯的關系,心理上的健康尤為重要。若能用禅法保持心平氣不動,貪嗔癡三毒就不起。常處在不動念中,可減少很多沒必要的情緒波動和煩惱。因此人際關系之互動,就會變得和諧,而不與人起衡突。
  
  ○ 情緒妄念湧現不能控制降伏的時候,易生起分別我法二執的回應。末那識會執取過去相關情緒的種子,此舊有的習氣,會暗中加重現生煩惱情緒波動的力量,並扭曲其反應的力道。當察覺情緒或妄念起時,可用禅宗快速跑香的方法,邊跑邊提話頭,或提撕,或以逼拶的方法,或用大圓滿禅定休息無念法中的射法,強迫把雜念妄想及情緒波動的能量拋出心外,讓心不動,而直接進入無念,這就是強迫直指無念的方法。
    
  ○ 凡夫當八識種子起現形時,即刻又薰回八識中,致令原有種子的力道加強,如此惡性循環不已,將不可收拾。例如,一個人對某人某事,產生嗔恨心,只要事後一憶起此人此事,則即刻又生起嗔恨心。此時的嗔恨心又薰回八識中,令原有的嗔恨種子力道更加強大,如此反覆惡性循環的薰習,將導致臨終最後一念,容易生起強烈的嗔恨心,命終馬上墜入地獄道。凡我行者,不可不慎,不可不懼!
  
  未證得空性,只能以第六識勉強增加思心所的意志力量,其所增加的意志力有所局限,若遇逆境障礙時,其意志力易被逆境削弱。
  
  證得空性所發出的願力最有力量,不但會增強思心所的意志力量,也會朝著往達成願力的方向,貫徹到底。即使遇到任何障礙也不會退道心,反而在逆境中願力越發加強,這就是逆增上。
  
  例如:吸毒者,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的意志力,會被藥毒破壞,所以無論他發什麼願,如戒毒、工作、學習…等,常會半途而廢而無力達成。
  
  禅修中,定力加深,同時也會加強思心所的意志力。於出定後,運用在向外學習的事務上(如知識、學問…等)能有更強的意志力,去達成一個人的願心。
  
  賭博及於電腦網上玩游戲,雖然集中精神,維持很長的時間不動,其實是沉迷,卻無法增加思心所的意志力。因此沉迷的習氣力量,只能用在同樣的事物上,無法轉為向外學習其他知識、常識的意志力。此沉迷的習氣力量,會損害並減弱善心所及思心所結合的力量。所以他發斷掉想玩電腦並認真讀書的願,還是無法貫徹。
  
  例如賭博、玩電腦、吸毒、酗酒、服用安眠藥及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等,會破壞第六識相應的慧心所、思心所、善心所的力量,而令一個人漸失正確的認知判斷力,及貫徹日常行為的意志力,善心所產生的善念亦會被削弱。
  
  若一個人能開發出潛在的能力,達到相當程度後,此意志力可帶動並增強思心所的意志力,也可轉移為學習其他知識及事物的意志力,它與沉迷所養成的習氣力量不同。
  
  ○ 第六識與慧心所相應,而產生正確的認知判斷,可分分秒秒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與言行是善是惡。若是善心所所起,會令善念增長;若是惡心所所起,會令未 起之惡念不起,這樣才能做到已犯不再犯。所以忏悔必須以禅法的修行來增強慧心所的力量及斷惑,才能達成真忏悔。
  
  ○ 以心意識思維而行之諸善(例如造橋、修路、救濟、救災、義工…等等)稱為世俗谛菩提心。其福德力仍然無法伏斷末那識的俱生我法二執,故無法了脫生死,而恆常在生死輪回中。
  
  ○ 參禅生起疑情時,基本上可伏斷第六識的俱生意識,及伏住分別我法二執不動,且可伏住第七末那識,令其不能審度前六識的任何資訊,而令末那識更審執阿賴耶識,前僕後繼的種子蠢動為實有。但因疑情能自動覺照,並吸住阿賴耶識種子的生滅蠢動相,而阻擋種子流動起現形,因此更加深疑情的寂寂力量,令疑情形成疑團。此時即伏住末那識執取阿賴耶識種子,流動為實我實法的作用,而導致末那識的俱生我法二執歇息下來,促使疑團惺惺的覺照力越強。故疑團成為離心意識的“能”,照著阿賴耶識種子生滅相的“所”;而迫使阿賴耶識種子的生滅相離開不生滅體,這就是離心意識參。
  
  ○ 當疑團達到不可承受的飽和點時,會因禅機的觸動而爆破,此即爆破和合識,清除阿賴耶識的生滅種子。同時並伏斷了末那識的俱生我執和法執,令不生滅體離開生滅相,而顯現法身。這就是由識轉智,圓成法、化、報三身合一的時節。
  
  ○ 當阿賴耶識種子生滅相蠢動時,疑情即轉為能覺照(惺惺),並能自動磁吸阿賴耶識的種子,而令之不起現形。此時疑情即刻轉為更深的定(寂寂)。越深的定就越有惺惺的覺照力。疑情具有這種寂寂、惺惺自動互換及互為增長的作用和效果,此即為定慧雙運。
  
  ○ 疑團起時,阿賴耶識的種子,一蠢動就被吸入疑團內,而無法通過疑團起現形,因此也會伏住末那識的俱生我法二執不動,故般若智慧即同時開展出來。所以參禅即使疑團不爆破,智慧也會增長。
  
  ○ 不論有無開悟,只要有任何障礙成道的境界發生時,行者必須馬上回到能帶領你往開悟道上的禅法,從頭做功夫。例如參話頭,話頭被妄念打失,或疑情突然被更強的煩惱妄念沖淡了,就必須回到參話頭的起步;又提又觑又追或即提即觑即追,而重新起疑情。
  
  ○ 悟後與悟前參:參禅時須離心意識參究。未悟前,只是用心意識勉強又提又觑又追,須待疑情有足夠力道,吸住和合識中之生滅種子,而令不起現形時,才能進入離心意識參。悟後起修,則話頭一提,話頭中自有疑情,疑情中自有話頭,即刻進入離心意識參。
  
  ○ 公案分:有義句和無義句。有義句,以腦筋思維而給答案,就容易成為死句。無法用腦筋或心意識給答案的無義句,就容易成為活句。
  
  參公案的秘訣:只問不答,答在問中,依此原則參究,不怕疑情不起、不開悟。
  
  ○ 禅定與般若是一體的,只定無慧,易生邪定。只慧無定,會增長邪見,此慧非般若智慧,只能稱為干慧。
  
  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才能等持。只定無慧,會轉為頑空,只慧無定,會產生掉舉散亂。
  
  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彼此相輔相成。如燈之照明,定是燈、光是慧。
  
  ○ 參禅疑情一起,會使識心不動,顯現一片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的境界。心不動,法界眾生等同感受,而領受法益,故心亦不動。眾生心不動,即不會動念起嗔恨心,找冤親債主報復。整個宇宙即平靜下來,就不會有天災地變。
  
  ○ 別業中有共業,才會在天災地變裡,一起遭受災難。因冤親債主起嗔恨心,聚集蠢動,形成一股無形的大力量,而造成天災地變,致使有共業的人一起遭受災難。而災難有輕重程度的不同,這是因為共業中有別業的關系。例如海嘯、空難…等。若是有更多修行者,常處在定觀中,見不動自性。其寂寂不動的力量,可使其他眾生的心念不動,即可熄滅法界眾生起嗔恨心,而平息災難。
  
  ○ 只有了知心念的幻有皆由妄心所生,才能不執著身心為實有實我。體驗到我法空,才能體驗無我。體證無我愈深,智慧就愈高。准備好分分秒秒成為一個旁觀者、觀照者,就能像鏡子一樣,只作如實的回映,而不作連鎖性的反應,才不會一起念,即起煩惱造業。
  
  ○ 人對未知的死亡狀況,會不安而不敢去面對,並產生無明的恐懼,執著著生命不捨而生煩惱。
  
  能覺了自己臨終四大、五蘊、六根及識心的分解過程,亦是自心妄現,就不生執著,才不會被全程分解的過程所束縛,而跳脫生死輪回。
  
  破第八識的和合識,不生滅體會離開生滅相,而顯現法身。臨終前若能顯現法身,則可免去輪回。
  
  ○ 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對未來未知狀況的生死問題而做准備。准備好了,才能了脫生死,不再受生死輪回。
  
  ○ 若未證到空性的平等性,則無法在世間上展現離心意識的平等性。
  
  ○ 以心意識設想出的平等性,非真平等性。因表相上的平等性,在末那識裡往往隱藏著一己之私,自己察覺不出而已,就以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已施展出平等性。
  
  ○ 觀是修、照是果。觀的極至,成果就是照;照是超越能所,無分別、一切平等。如虛空接受一切、包融一切、不起任何遣別。
  
  ○ 空性的特性就是自然的智慧,如泉水般源源不絕的流露出清涼的慈悲喜捨。
  
  ○ 不用功的用功才是精進。以第六意識勉強做功夫,只能說是用功,不能說是精進。能達到離心意識做工夫,才是真精進。禅法能不提自提,於任何障礙中,禅法都能維持不打失、不間斷,並綿密地維系在法上,才叫做真精進。
  
  ○ 入眠前,最後一剎那有禅法在,這禅法的念力,就會延續到夢中,只要夢起,禅法即刻生起,夢立即消失,此力量亦能維持,延續到醒來第一念,此乃謂之真精進也。
  
  ○ 無記時,心中呈現一片空白狀態,是非不分,渾沌無明,這不是寂寂(定)亦不是惺惺(慧),隨後即湧現境界並追逐,就容易走火入魔。

 

上一篇:張秉全居士:法華經品題略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下一篇:張秉全居士:法華經品題略解—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