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菩提法師:《妙雲集》教學研讀大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雲集》教學研讀大綱

——福建佛學院師資進修班編訂

菩提法師    

  前言
  一、信解行證研讀《妙雲集》之宗旨目的意義
    1、信智合一淨心為性之信
    2、勝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3、行正常道修人菩薩之行
    4、現證解脫由聞思修而證
    5、直其見淨其行自證化他
    6、八聖道四悉檀正法久住
  二、研讀《妙雲集》的方法及其次第深入之步驟
    1、教學與研討的同步運行
    2、單一課題縱橫雙向操作
    3、探其源明其變尋干見根
    4、從聞思中培養正見正行
    5、深入探討觸類旁通得要
    6、從論入手重於大義辨異
  三、《妙雲集》的思想內容及其精神特色之研究
    1、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2、信願慈悲智慧三大心要
    3、菩薩信戒為基利他為先
    4、三法印橫堅無礙通古今
    5、時空的運動中正本清源
    6、正覺緣起回歸佛陀本懷
  四、教學研讀《妙雲集》之課程設置與學習計劃
    1、基礎佛法解讀能力培養(第一學期)
    2、基礎進階寫作檢索訓練(第二學期)
    3、印度佛教嬗變歷程回放(第三學期)
    4、大乘三系概況分類認知(第四學期)
    5、中觀思想系統學習講述(第五學期)
    6、提交論文通過答辯畢業(第六學期)
  五、教學研讀《妙雲集》參考書目及附錄

 


 

前言


  《妙雲集》是當代佛學泰斗印順導師的一部劃時代的思想巨著,它對現代及未來之中國佛教都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做為培養二十一佛教人才的學院,我們有必要對《妙雲集》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妙雲集》部帙浩翰,思想龐大,內容廣博,若非精鑽細研,詳加琢磨,斟酌推敲,則實難於中蠡清脈絡,掌握次第。近幾十年來,猶以台灣佛教為重,對印順導師佛學思想之研究及弘傳頗為得力,其中不乏諸如:演培、續明、仁俊、印海、幻生以及證嚴、宏印、昭慧等法師;另外,楊惠南、藍吉富、楊郁文、呂勝強、莊春江等居士以及其他社會學者也推波助瀾、慰為壯觀。如今,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佛學思想正方興未艾地在各地開展;從不同角度闡釋與理解《妙雲集》的著作層出不窮。相對於台灣而言,中國大陸僧俗二界於《妙雲集》的研習及闡揚者甚少,雖時有介紹印順導師的文章刊出,但也多是只鱗片爪、零星散落,無法形成氣候。各地佛學院雖不同程度的開設《成佛之道》、《佛法概論》、《中觀今論》等印順導師之著作,仍缺乏系統性的教學與研究。為更有力地推動人間佛教及印順導師佛學思想在中國大陸的弘揚,以“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菩薩精神服務當代社會人群,用文字般若啟發聞思修慧,證悟人生實相,自利利他,護持正法。在福建佛學院院長學誠大和尚的指導下,遵照“悲智願行”的院訓,開設系統學習《妙雲集》的課程。茲將教學研究大綱組織如下:   一、從信解行證研讀《妙雲集》之宗旨目的意義

  從教理行果與信解行證的次第而言,《妙雲集》無疑地給予我們最好的指導,茲將重點列為六項,依據導師著作之思想予以說明。希望大家仔細閱讀,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1、信智合一淨心為性之信
  修學佛法,以信智為根本:無信如無手,不能探取佛法寶藏;無智如無目,不能明達佛法深義。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邪見。經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智合一,如足目相承到於彼岸。信以心淨為性,對三寶有堅定不變的信心,如清水珠,自淨淨他。唯有深刻信解而又願求實現的淨心,才能發生止惡行善的力量,解脫一切煩惱系縛得大自在。所以,佛教的信仰是我們生命理想的歸依。有關於信的內容,《妙雲集》中俯首可拾,譬如:《學佛三要》中說:學佛的而能夠深刻的理解到學佛的根本意趣,進而感覺到非學佛不可,有這種堅強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學佛之路,而不在佛門邊緣歇腳,或者走入岐途。《佛法概論》說:佛法流行於人間,可能作為有條理,有系統的說明,使他學術化;但佛法的本質,決非抽象的概念而已,決不以說明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決非離開信戒而可以成就的。法為佛法的根本問題,信解行證,不外乎學佛者傾向於法,體現於法的實踐。《成佛之道》說:信與智是學佛所不可缺少的功德。有信又有智,是佛法與外道(基督教等)的最大差別。信是情意的,智是理性的,學佛的要使這二者,平衡進展到融和。因為“無慧之信,增長愚癡”;“無信之慧,增長谄曲”。《我之宗教觀》說:宗教的特性,在乎從信順中趣向超脫。神教,大抵信順神力(祭祀力、咒力等),企圖在合於神的意旨中,得到神的喜悅、救濟,實現某一目標,或徹底的超脫。佛教,信順佛、法、僧。信佛信僧,實為希聖希賢的景仰,順從已得超脫者的指導;而信法,是真理與道德的順從、契合。佛教是以佛僧為模范、為導師;而從真理的解了體驗,道德的實踐中,完成自己的究竟解脫。所以,唯有佛教,才是徹底的把握宗教的本質,而使他實現出來。《青年的佛教》說:每一個大乘學者,都應該先從三學中去確立三原則,正信三寶,才能廣行菩薩道。從淨定中做到不離見佛,確樹菩提大願像我所說的,是第一課。此外,還要從明慧中去多聞正法,深入般若;從淨戒中去入眾無礙,養成入世的悲心。《大乘起信論講記》說:修學佛法的過程,先要對自己所要修學的法,生起信順的心。信順,是對於這種法有了純潔的同情與好感;然後生起信可、信求,乃至到證信。由最初的信順心到證信,佛法都叫做信──信以心淨為性。

  2、勝解空性得法住智之解
  勝解是從聽聞正法得來的深刻信解,即對於因果、事理、三寶、四谛、八聖道等確信不疑,解了空相應緣起,得二谛無礙的正見,如經說:“先得法住智,後的涅槃智”。由於勝解為信因,故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如是輾轉增上,精勤不懈,則能於法得堅固勝解之力,必定發起無上正等覺心,行於六度四攝等菩薩大行,趣向涅槃解脫之路。因此,勝解空性、得法住智於無盡生死中自利利他是最主要的一著。《妙雲集》對於佛法的勝解同樣隨處可見;《般若經講記》說:佛法以因果為本,凡能戒正、見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門,決非偶然,而實由於「夙習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學,不學,將終久無分了!《成佛之道》說:勝解是深刻的信解。信解善惡業報的因果道理,及菩薩行的功德與違犯的過失。若能深刻信解,就會生起樂欲,要求遠離一切惡,成就一切功德。從這樣的勝解欲樂,就能引發精進而使之修行。所以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越是信解深徹,也就越能精進修行。《佛在人間》說:學發菩提心的,勝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輾轉的緣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畢竟空。依據即空而有的緣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願,廣行十善,積集資糧。
  《無诤之辨》說:在空勝解中,法法平等,法法緣起──身心、自他、依正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於是悲心內發,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而行菩薩道。在菩薩道中,慈悲益物不是無用,反而是完成佛道的心髓。為眾生而學,為眾生而證。一切福慧功德,回向法界,回向眾生。一切不屬於自己,以眾生的利益為利益。沒有慈悲,就沒有菩薩,沒有佛道,而達於「佛心者,大慈悲是」的結論。《寶積經講記》說:學佛而有豐富的知識,當然是好的。但如不能獲得佛法的深切信解,不能辨別德失,而好讀外道的世俗的書籍,就大有問題。例如整天在政治、軍事、社會、經濟、科學、醫藥,或者上帝、永生,這一類的知識熏習中,久了可能會覺得世間法非常重要,外道也著實高明,這就有動搖佛法信解的危險了!

  3、行正常道修人菩薩之行
  有了堅定的信解,應先於緣起的善惡因果如理思惟觀察,依人菩薩行而向於佛道,這是佛法修學的正常道。人菩薩行,不是庸常的人乘法,是發菩提心,趣向無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為道基,以悲慧為方便,不離人間,不棄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莊嚴的人菩薩行。也就是太虛大師曾說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所以,即人成佛的正常道雖然難行,畢竟是唯一的成佛之道。《妙雲集》中關於廣大的菩薩行多有論述,譬如《佛在人間》說:凡依人身而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務要不誇高大,不眩神奇。如忽略凡夫身的煩惱覆蔽,智慧淺狹,一落裝腔作勢,那麼如非增上慢人(自以為然),即是無慚無愧的邪命。依人身學菩薩行,應該循序漸進,起正知見,薄煩惱障,久積福德。久之,自會水到渠成,轉染成淨。《學佛三要》說: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谛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佛法是救世之光》說:人菩薩行,不是庸常的人乘法,是發菩提心,趣向無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為道基,以悲慧為方便,不離人間,不棄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莊嚴的人菩薩行。《成佛之道》說:如來的出現人間,教化人類,本意是令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依人菩薩行而向佛道,不但是適應時代的機感,也實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4、現證解脫由聞思修而證
  佛法的修學,以正覺解脫為目標,但不是等到未來、他方,而要求現在的證驗。如現生都不能體悟得解脫,將希望寄托在未來、他方,這過於渺茫,等於不能真實體驗的幻想。所以,佛法重視“自知自覺自作證”。對於法的實證與可能,佛曾歸納的說:“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這非時通達,即不待時,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什麽時候都可以開悟,關鍵在於能否從聞思正法中懇切笃行。《妙雲集》中關於解脫的說明更是無處不在,《成佛之道》說:“現證由修得,修復由思聞,善友及多聞,實為慧所依。”《學佛三要》說:所以初學佛法,所應該注意者,第一、不要將聽經、看經,以及研究、講說,視為慧學的成就,而感到滿足高傲。第二、必須認清,即使能更進一層的引發聞思修慧,也只是修學佛法方便階段,距離究竟目標尚遠,切莫因此而起增上慢,以為圓滿證得,或者與佛平等。第三、要得真實智慧,不能忽略生得及加行慧,輕視聞思熏修的功行。《教制教典與教學》說:聞、思、修三慧,都是有漏的,有漏慧還不能根斷煩惱,不能了生死。要根絕煩惱而解脫生死,必須真實的“無漏般若”(聞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現前,現證的般若,才是真智慧,也即是無漏慧。從聞所成慧到無漏慧,這是修學智慧的道路;這種次第,是小乘大乘所共的坦道。《佛法是救世之光》說:佛法是要離執著、了生死、度眾生,都要有真實智慧。從聞思修而得真智慧,悟解真谛,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所以這在學佛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以佛法研究佛法》說:涅槃,有真實、解脫的意思。佛法研究者,在還沒有直接接觸到它的時候,也就該把它作為最後的歸結,勇猛前進。所以,學佛者具備真理的探求,解脫的實現的信念,研究佛法,既不是學點談話資料,又不是為自己的名譽利養作工具,是要想從修學中去把握真理。如釋尊的為真理而犧牲一切;玄奘的去印度求法,不憚一切的危難;趙州的八十歲行腳,無不是為了真理的探求。研究佛法者,若有了這一念心,一切都有辦法。佛法的探求真實,在解脫自他的一切苦痛,這需要兌現。如把真理放在書本上、口頭上,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治學、辦事、待人、接物,還是從前一樣,這顯然沒有把涅槃一事放在心中,並沒有體驗真理,實現解脫的企圖。佛法研究,是不應如此的。

  5、直其見淨其行自證化他
  修學解脫道,首先“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這是佛在《雜阿含經》中的教授。戒如足,慧如目。從自證說,足目相成才能前進而深入;從利他而言,悲智相扶才能廣度眾生。《成佛之道》偈雲:“始則直其見,次則淨其行,足目兩相成,能到於彼岸”。因此,做為青年學僧,應先在僧團中學習律儀,聽聞經論,養成具正見、秉淨行道器。然後,於生活中定慧雙運,方能自證化他。《妙雲集》中十分重視正見與淨戒的重要性,《佛在人間》說:佛陀是人間的,我們要遠離擬想,理解佛在人間的確實性,確立起人間正見的佛陀觀。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遠離俗見,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見佛陀的體驗,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見的佛陀觀。《佛法概論》說:佛法的修學,以正覺解脫為目標。到達這一目標,要先有聞、思、修慧。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正見是分別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捨邪惡而信受純正的(參《中含·聖道經》)。這是“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雜含卷二八·七八五經)的抉擇正見。如正見善惡因果,生死的相續與解脫,還是世間的正見,能“轉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對於四谛真理的如實知見,“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那才是向解脫的出世正見。這樣的正見,並不是浮淺的印象,要精進的努力,正念的專一,才能成就。《教制教典與教學》中指出:依佛法說∶知見(理解)必須正確,意樂(動機)必須純潔,趣向(目的)必須中正,方便(修持的技巧)必須善巧。如這四者而有問題,不但修行不會達成理想,還會引起副作用!如曾聞思修學佛法,應引發正見,主要是深信因果,明辨善惡邪正。務使修行的動機純潔,目的正確。《寶積經講記》
  戒行清淨,行為就正當了。真實智慧,知見就不錯謬了。有了淨戒與真慧,還會有惡道、惡名、不活等驚畏嗎?什麽也不驚不畏,心安理得,唯為眾生而行
  菩薩道。《大乘起信論講記》說:修定的時候,過去生中所熏習的惡業障,都會現起,招魔成病。所以修學止觀,必先持清淨戒,生慈悲心,慚愧忏悔以消除宿業。《成佛之道》說:“受持淨戒”而又毀犯,不是環境的誘惑力太強,就是煩惱的沖動力太強。但重要的,還是自己淨戒的力量太弱。否則,如城防堅固的,雖有強大的敵人來侵襲,也能堅持而不致陷落的。所以護持淨戒而使戒力增強,是重要的修習。《佛法是救世之光》中龍樹說∶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為邪空。這可見,正確的真空見,要在深信因果,淨持戒行等基礎上,才能求得。而信因果,持淨戒,精進等,都是共聲聞、緣覺的功德。所以學大乘法,不能謗小乘,對小乘的基本理論,功德都要學習。有了小乘的功德為依據,那在學大乘法求空法時,才能穩當。《藥師經講記》說:戒德、規律,雖守好,可是破了正見,罪惡更大!因為破了正見,會影響別人,如對佛法的見解不正,傳播邪謬的教法,受害的人就多了。

  6、八聖道四悉檀正法久住
  八正道是一切賢聖正覺解脫的必由之路,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必須依此軌則去實行才能到達涅槃城。四悉檀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弘揚佛法而要得到機教相契的效果,就的深切地把握四悉檀的運用,不能誤方便為究竟,從根本上破壞了佛法的綱宗。因此,八正道、四悉檀是人間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釋尊把正法久住的責任交給了和合清淨的僧團,我們理應承當如來的家業,續佛慧命住於苦難的人間。《妙雲集》對此有詳細的論述,《佛法概論》說:佛法以八正道為德行的總綱,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關聯的,是相續發展,相依共存的,是知與行、志向與工作、自他和樂與身心清淨的統一。佛法的德行,貫徹於正確的正見中;由知見來指導行為,又從行為而完成知見∶這是知行的統一。依正見確立正志──向於究竟至善的志願,有志願更要有實際工作。沒有志向,實行即漫無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願,惟有實踐才能完成志願∶這是志向與工作的統一。對人的合理生活,經濟的正常生活,這是有情德行而表現於自他和樂中的;定慧的身心修養,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淨,這也有相依相成的關系。釋尊隨機說法,或說此,或說彼,但人類完善的德行,向解脫的德行,決不能忽略這德行的完整性。否則,重這個,修那個,即成為支離破碎,不合於德行的常軌了。
  《寶積經講記》說:八正道∶這是如來說法,最先揭示的道品,為離邪向正,轉迷啟悟的修持軌范。(一)、正見∶於四谛、二谛、一實谛的深徹知見,為八正道的主導者。(二)、正思惟∶對於正見的內容,深思而求其實現。這二者,屬於慧學。(三)、正業∶為遠離殺、盜、YIN的身惡行,而有身正業。(四)、正語∶為遠離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而有正語。(五)、正命∶是如法得財,如法使用,所有的正常經濟生活。這三者屬於戒學。(六)、正精進∶即斷惡修善,為助成一切道品(三學)的精勤。(七)、正念∶於正見、正思所得的正法,系念現前,不忘不失。(八)、正定∶因系心一處,到達禅定的成就。這二者是定學。八正道,以無漏的戒定慧為體。這不但是聖者的,“八正道行入涅槃”,也是凡夫邪道的徹底對治者,所以說能對「治墮邪道」的「一切眾生」。墮邪道,即邪定聚眾生。邪道,是八邪道──邪見、邪思惟、邪業、邪語、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有了八邪,一定墮落惡趣。修八正道,才能回邪向正而使他解脫。
  《成佛之道》說: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的。此八支聖道,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這可見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也還是這樣說∶“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佛在人間》說: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麽,就為他說什麽。如《智論》所說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此四。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隨順眾生的不同願欲,給他說不同的法。如遇到農人,可先談些田園的事,然後即巧便地引入佛法,那聽眾一定是樂意接受的。從他性欲所近的,引入佛法,不使格格不入。如佛在印度,適應印度民情,於受施後,也為人說呗贊。如印度多信天(神),佛也就稱“天人師”,為梵天、帝釋等說法。佛說∶天神等不可歸依,如隨順世俗,也不妨供養他等。大乘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只是這樣的巧方便。二、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為說持戒,為說忍辱等功德,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這與世間悉檀不同的∶這不是為了隨順眾生願欲,逗發興趣而說法,是為了增長善根。這不一定是世間所熟識的,但必是佛法所認為合於道德的。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嗔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別觀。有的能行許多慈善事業,卻不能遏止自己的惡行;也有人能消極的止惡,卻不能起而積極的為善。所以生善與息惡,在應機施教中成為二大宗旨。止惡,不但是制止身體與語言的惡行,還要淨化內心的煩惱。如有人只肯布施,不能持戒。毀戒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為說布施功德是有限的,只感得身外的福報。學佛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才能感人天報。這就是以持戒對治毀犯的惡行。如有人但能制止身語的惡行,而煩惱多起,即為說學佛不能但限於身口,應清淨內心,修習禅觀。生善與止惡的目的不同,而眾生因時因地而異,所以說法是有多種巧方便的。有的稱揚贊歎,有的又呵斥痛責;或贊此斥彼,或贊彼斥此。總之,眾生的根機,應該怎樣,就要怎樣說法。四、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不信解這甚深的真義,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義悉檀說,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


二、研讀《妙雲集》的方法及其次第深入之步驟

  印順導師著作總集三十九部之多,七百余萬言,在中國佛教史上實屬罕見,因此有“玄奘以來第一人”之稱譽。其中,《妙雲集》共二十四冊,分上中下三編。上編,是經論的解說共七冊∶一、《般若經講記》,這包含了《金剛經》及《心經》的兩部講記;二、《寶積經講記》;三、《勝鬘經講記》;四、《藥師經講記》;五、《中觀論頌講記》;六、《攝大乘論講記》;七、《大乘起信論講記》。中編是專著,篇幅超過十萬字的編成六冊∶一、《佛法概論》;二、《中觀今論》;三、《唯識學探源》;四、《性空學探源》;五、《成佛之道》;六、《太虛大師年譜》。下編,是短篇的總集,不問是寫的,記錄的,都編在一起,分為十一冊:一、《佛在人間》;二、《學佛三要》;三、《以佛法研究佛法》;四、《淨土與禅》;五、《青年的佛教》;六、《我之宗教觀》;七、《無诤之辯》;八、《教制教典與教學》;九、《佛教史地考論》;十、《華雨香雲》;十一、《佛法是救世之光》。
  《妙雲集》之外,印順導師著作還有:《華雨集》五冊:一、《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講記》;二、《方便之道》;三、《論提婆達多之破僧》等七篇論文;四、《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等十一篇長文;五、《游心法海六十年》等四十三篇短文、序言及信札。單獨印行的有:《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國禅宗史》、《空之探究》、《如來藏之研究》等,以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及論師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此三部著作,廣征博引、內容豐富、浩大精深、爐火純青,可謂難得一讀的上等作品。《雜阿含經論會編》分上中下三冊;修訂古說,整編部類,蠡清了全經的品次組織,為研究阿含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研究》,則是以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感情,書寫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同化力的偉大。

  1、教學與研討的同步運行
  《妙雲集》的教學特色在於完整的三大體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妙雲集》思想理論的核心是緣起中道。因此,在教學與研討的過程中應嚴格把握並遵循印順道師的根本理念,在“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的基礎上,明了“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真實意趣。為了更好地推進教學計劃與方法的實施,配合周末論壇的研討形式,采取密集型授課分組討論的模式,大視野、廣角度、多思惟、細琢磨、勤動筆、善言語的學習方式,培養能說法、能寫作、能修行的三能法師。從而達到教學相長、解行並進、同步運行的高等僧伽教育之目的。

  2、單一課題縱橫雙向操作
  存在於時空中的任何事物都表現出緣起法的兩面性。因此,基於緣起法的流轉與還滅二大定律,在研讀《妙雲集》的單一課題時,不片面、孤立、靜止的判斷下定結論,而應作關聯、雙向、互動的考察與研究。以“佛教徒應有的正見”一題為例:知善惡、明因果、辨是非、了凡聖等是世間正見。為了悟真理、斷煩惱、得解脫必須具備四谛慧、性空見、大悲願等出世間正見。如是世出世間正見具足,不違法相,不越毗尼,與修多羅相應。此外,課題的縱向研究能透過空間,更徹底究竟地深入法的隱秘處發現深奧的內涵。橫向操作則穿越時間的無限性,從廣博的勝解中實踐菩薩無我利他的大行。

  3、探其源明其變尋干見根
  佛教流行於人間,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在諸行無常的法則中,任何事物都無法保持固定不變的模式。從釋尊創覺緣起法性而成佛的那刻開始,當他以世谛的語言流布佛法於世間,經過幾十年的教化,到涅槃後弟子們的多次結集,西天東土歷代祖師的弘傳,在人間流淌了近三十個世紀,可謂源遠流長。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到秘密大乘佛教的嬗變過程中,佛教的適化無方、陶誘非一,使得原本樸實無華的佛法變得多姿多彩、異樣紛呈。因此,探尋佛法的活水源頭,明了佛法在人間的流變過程,以期澄其源而靜其流,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不復古不創新,尋干見根,振興純正的佛法。

  4、從聞思中培養正見正行
  《瑜伽師地論》雲: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是修學佛法的必然次第。《阿含經》雲:“二因二緣,能生正見。多聞多思,多熏多習”。由此可見聞思是怎樣地重要!《成佛之道》說:“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所以,研讀《妙雲集》首先應以廣學多聞為基礎,不以一經一論一佛一咒為滿足。“今是學時,而非證時”。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和體悟到這一點。否則,開口證悟,閉口解脫,以為修行無關文字,執事廢理,多少無上妙法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聖教衰,眾生苦,豈能與我無關。因此,從聞思中培養正見正行,但事耕耘,不問收獲,是教學研讀《妙雲集》的目的之一。

  5、深入探討觸類旁通得要
  《妙雲集》思想深刻內容廣博,怎樣研讀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呢?一、得要,二、深入,三、旁通。首先應從簡顯扼要的《佛法概論》、《學佛三要》、《成佛之道》等著作開始,把握佛法的綱宗。然後,漸次深入研讀《般若經講記》、《中觀今論》、《中觀論頌講記》等性空為名系的思想典籍,對於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也要作相應的研究。能一門深入,還要觸類旁通,不存宗派之見。所以,印順導師說:“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必先從一般的共通的教義中,把握佛法的共通的宗要。切勿初下手即遍究一經一論,以為深入其微,其實是鑽入牛角,深而不通!我們應從次下手去學,也應該叫人如此,且無迎合好高鹜遠的劣根性,專以艱深玄奧去誘惑人!”

  6、從論入手重於大義辨異
  一、從論入手:論書,不問小乘、大乘,都要說明生死流轉的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症結所在,然後對治、突破,達成生死的寂滅。抉發問題,然後處理解決問題。二、重於大義,也就是注意到佛法的整體性。對於佛教瑣細繁雜的術語如三十二相等不必死記硬背,對釋尊化世的方法與精神,制律攝僧的意義,法義的重要理論,修持的主要方法,應特別注意。三、重於辨異,即是對流傳於世間的佛法,發展出的不同意見,知道異義的差異,再觀察相通之處,求同存異。四、重於思惟:一時想不通的問題,可以存疑,在閱讀的過程中,忽而啟發新的理解,或見到了解說、答案,或因某一問題的了解連帶解決。在不斷的進修中,發現以前的見解錯了,或者不圓滿,在經過思惟而作出修正、補充,或完全改變,總之,決不隨便的以為自己的見解一定為對的。以上四項是依據印順導師《治學以佛法為方法》略作整理,在研讀《妙雲集》時,對我們也會有有較大的幫助。


三、《妙雲集》的思想內容及其精神特色之研究


  印順導師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表明了他的佛學思想:“三年前,宏印法師的『妙雲集宗趣窺探』說∶‘我積多年的見聞,總覺得這些人的批評,抓不住印公導師的思想核心是什麼,換句話說,他們不知《妙雲集》到底是在傳遞什麼訊息’!最近,聖嚴法師在《印順長老的佛學思想》中說∶‘他的著作太多,涉及范圍太廣,因此使得他的弟子們無以為繼,也使他的讀者們無法辨識他究竟屬於那一宗派’。二位所說,都是很正確的!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本著一項信念,不斷的探究,從全體佛法中,抉擇出我所要弘揚的法門;涉及的范圍廣了些,我所要弘揚的宗趣,反而使讀者迷惘了!其實我的思想,在民國三十一年所寫的《印度之佛教》〈自序〉,就說得很明白:‘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欤’!我不是復古的,也決不是創新的,是主張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佛法。。所以三十八年完成的《佛法概論》〈自序〉就這樣說∶‘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真谛的。大乘佛法的應運而興,┅┅確有他獨到的長處。┅┅宏通佛法,不應為舊有的方便所拘蔽,應使佛法從新的適應中開展。┅┅著重於舊有的抉發,希望能刺透兩邊(不偏於大小,而能通於大小),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這是我所深信的,也就是我所要弘揚的佛法”。因此,研讀《妙雲集》應本著此一思想脈絡而展開相應的學習。下面,我們將從六個方面指導學僧認識和把握《妙雲集》的思想內容與精神特色。

  1、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
  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是印順導師傾其一生、茲茲以求並以但事耕耘、不問收獲的人菩薩行身份,默默地做一位冰雪大地撒種的愚癡漢,為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因此,研讀《妙雲集》首先應對人間佛教的思想有所認識和了解。關於這點,同學們可通過《佛在人間》、《佛法概論》,尤其是《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一書,把握人間佛教的主軸,從而延伸觸角,在時空的座標中研究佛法在人間的嬗變,以及如何才能實踐人菩薩行的行動綱領,進而檢驗人間佛教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成果。
  在研究人間佛教思想理念與實踐的問題上,應把重點放在釋尊本教的探討與時代適應上,釐清人間佛教的發展脈絡,更進一步抉發出新的方便適應,為現代人生服務。要認識清楚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人菩薩行,也就是由人修菩薩行而成佛的正常道。因此,人間佛教與他方淨土、十方法界、通俗佛教、終極關懷乃至人間淨土等各個層面的對話,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夠在求同存異的發展中作出回應,並積極倡導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奉行人菩薩行的實踐,從而為佛教在人間的開展盡自已的一分力量。

  2、信願慈悲智慧三大心要
  佛法,非常的高深,非常的廣大!太深了,太廣了,一般人摸不清門徑,真不知道從那裡學起。然而,佛法決不是雜亂無章的,自有他一以貫之的,秩然不
  亂的宗要。古來聖者說∶一切法門──方便的,究竟的,方便的方便,究竟的究竟,無非為了引導我們趣入佛乘。或是回邪向正的(五乘法),或是回縛向脫的(三乘法),或是回小向大的(一乘法)∶諸佛出世,無非為了此“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淺說深說,橫說豎說。所以從學佛的立場說,一切法門,都可說是菩薩的修學歷程,成佛的菩提正道。由於不同的時節因緣(時代性),不同的根性習尚,適應眾生的修學方法,不免有千差萬別。然如從不同的方法而進求他的實質,即會明白∶佛法決非萬別千差,而是可以三句義來統攝的,統攝而會歸於一道的。不但一大乘如此,五乘與三乘也如此。所以今稱之為學佛三要,即學佛的三大心要,或統攝一切學佛法門的三大綱要。(一)、菩提心,菩提心即以長期修集福德智慧,乃至成最後圓滿的遍正覺,為修學佛法的崇高目標,堅定信願以求其實現。(二)、大悲心,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對於人世間一切苦痛的同情,想施以救濟,使世間得到部分的與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有情──人是互相依待而存在的,如他人不能脫離苦痛,即等於自己的缺陷,所以大乘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淨化。(三)、般若慧,有了崇高的理想,偉大的同情,還要有了達真理的智慧,才能完成圓滿的人生──成佛。《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大般若經》著重於廣明菩薩的學行。菩薩應該遍學一切法門,而一切法門(不外乎修福修慧),都要依此三句義來修學。一切依此而學;一切修學,也是為了圓滿成就此三德。所以,這實在是菩薩學行的肝心!古人說得好∶“失之則八萬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則十二部經如對白日”。
  上來是《學佛三要》中,印順導師對一切佛法修學必不可少的三大心要的精辟論述,在研讀《妙雲集》對此應予以高度的重視,並作深入之探討,以期在人菩薩的人間佛教開展過程中,真正地依三心修六度,圓成佛道。

  3、菩薩信戒為基利他為先
  在佛法中,淨信是入佛之門,戒善是學佛之基,更深一步的定慧修證,是不能離信戒而有所成就的。經上說∶“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依戒修定,是合理的向上進修,如順水行舟,容易到達。如沒有真正的信心,沒有良善的戒行,連生活起居都不能正常,充滿了貢高我慢,敵視一切(存有嚴重的反抗心理)的惡意,於空還能有正見嗎?不要以為聰明,單是聰明,有什麽用!這世間,大胡塗事,大罪惡,都是那些聰明人干的。何況以解脫為理想的佛法,一點世智辯聰,有什麽用呢!真正的學佛或弘法,要有純正的動機;尤其是,如不放下诤勝的心理,是難以有所成就的。所以龍樹說∶“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為邪空”。邪見說空,撥無因果,都由於自作聰明,於三寶清淨功德不能生淨信而來。迷信的過失還小,邪見會令人墮地獄。
  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的悲行中去淨化自心的,這不能專於說教一途,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如維摩诘長者的作為,如善財所見善知識的不同事業∶國王、法官、大臣、航海者、語言學者、教育家、數學家、工程師、商人、醫師、藝術家、宗教師等,這些都是出發於大願大智大悲,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為他利他的一切,是善的德行,也必然增進自己,利益自己的。利他自利,在菩薩行中得到統一。“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如是初發心”,這是菩薩行的心髓。
  上面的兩段內容,輯自導師的《道在平常日用中》、《學佛三要》、《佛法概論》。研讀《妙雲集》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識,才能真正地把握其根本特色與精神。所以,學習《妙雲集》不是空學些理論以資談柄,而是從實踐中體悟人菩薩行的一極悲心,希望大家能本著這一基本信念來研讀《妙雲集》。

  4、三法印橫豎無礙通古今
  在佛法的研究方法、態度、立場等各方面,研讀《妙雲集》應以印順導師為我們提供的方法為依據,《以佛法研究佛法》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現摘錄其重要內容,以資教學研研讀之用:
  我,也是自以為“以佛法來研究佛法”的。我以為所研究的佛法,不但是空有,理事,心性,應該是佛教所有的一切──教,理,行,果。教,是一切經律論;也可包含得佛教的藝術品,六塵都是教體,這都有表诠佛法的功能。理,是一切義理,究竟深義。行,是個人的修行方法;大眾的和合軌律。果,是聲聞、緣覺與佛陀的聖果。這一切佛法,要以什麽去研究,才算以佛法研究佛法?我以為∶所研究的佛法,是佛教的一切內容;作為能研究的方法的佛法,是佛法的根本法則,普遍法則──也可說最高法則。佛所說的“法性,法住,法界”,就是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正法。這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法的正法。大而器界,小而微塵,內而身心,一切的一切,都契合於正法,不出於正法,所以說∶“無有一法出法性外”;“一切法皆如也”。這是一切的根本法,普遍法,如依據他,應用他來研究一切佛法,這才是以佛法來研究佛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成果,才不會是變了質的,違反佛法的佛法。
  在研求的態度上,應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是離卻自我(神我)的倒見,不從自我出發去攝取一切。在佛法的研究中,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不(預)存一成見去研究,讓經論的本義顯現出來。切莫自作聰明,預存見解,也莫偏信古說。
  在方法上,諸行無常,是豎觀一切,無非是念念不住,相似相續的生滅過程。諸法無我,是橫觀(也通於豎觀)一切,無非是展轉相關,相依相成的集散現象。一切都依於因緣,依緣就不能沒有變化,應把握無性緣生的無常觀。所以,我們要依據佛法的諸行無常法則,從佛法演化的見地中,去發現佛法真義的健全發展與正常適應。
  在立場上,涅槃寂靜是研究者的信仰與理想,應為此佛法的崇高理想而研究。佛法的研求者,不但要把文字所顯的實義,體會到學者自心;還要了解文字的無常無我,直從文字去體現寂滅。然對於佛法中,為學問而學問,為研究而研究,為考證而考證的學者,不能表示同情。我以為∶一、研究的對象──佛法,應重視其宗教性。二、以佛學為宗教的,從事史的考證,應重於求真實。三、史的研究考證,以探求真實為標的。在進行真實的研究中(從學佛說,應引為個人信解的准繩),對現代佛學來說,應有以古為鑒的實際意義。佛法與佛學史的研究,作為一個佛弟子,應有純正高潔的理想──涅槃寂靜是信仰,是趣求的理想。為純正的佛法而研究,對那些神化的,俗化的,偏激的,適應低級趣味的種種方便(專重思辨也不一定是好事),使佛法逐漸走上衰運,我們不應該為正法而多多反省嗎?
  以佛法的「法印」來研究佛法,我雖不能善巧地應用,但深信這是研求佛法的最佳方法!

  5、時空的運動中正本清源
  關於佛法,我從聖龍樹的《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當然,阿含經義,是不能照著偏執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離開小乘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從佛法一味,大小異解的觀點去觀察,對於菩薩行的慈悲,利他的積極性等,也有所理會。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谛的。大乘的應運而盛行,雖帶來新的方便適應,“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但大乘的真精神,是能“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確有他獨到的長處!佛法的流行人間,不能沒有方便適應,但不能刻舟求劍而停滯於古代的。原來,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舊有沙門與婆羅門二大類。應機設教,古代的聲聞法,主要是適應於苦行,厭世的沙門根性;菩薩法,主要是適應於樂行,事神的婆羅門根性。這在古代的印度,確乎是大方便,但在時異境遷的今日,今日的中國,多少無上妙方便,已失卻方便大用,反而變為佛法的障礙物了!所以弘通佛法,不應為舊有的方便所拘蔽,應使佛法從新的適應中開展,這才能使佛光普照這現代的黑暗人間。我從這樣的立場來講阿含經,不是看作小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於舊有的抉發,希望能刺透兩邊,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
  回想到普陀山閱藏時,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而不是部分大乘經那樣,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而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間」,「以人類為本」的佛法。……所以我這一生,……主要是在作印度佛教史的探討;而佛教思想史的探究,不是一般的學問,而是“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鏈之”,使佛法能成為適應時代,有益人類身心的,”人類為本”的佛法。
  以上是印順導師以自已修學佛法的親身經歷與感受,指出了佛教在人間開展中的方便適應及探討佛法應有的信念與態度,同樣,我們在研讀《妙雲集》時也應遵循此一基本信念,深刻地體悟以人類為本的佛法在人間的適應性與重要性,讓佛法在人生的正道中開拓出新的天地,為建設人間淨土,勇猛精進。

  6、正覺緣起回歸佛陀本懷
  釋尊出在人間,所以是即人成佛的,是淨化人性而達到正覺解脫的。釋尊是人,與人類一樣的生、老、病、死、飲食、起居、眼見、耳聞;這父母所生身,
  是釋尊的“生身”。同時,釋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覺緣起法而解脫的,這是釋尊的“法身”。釋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人類在經驗中,迫得不滿現實而又著重現實,要求超脫而又無法超脫。重視現實者,每缺乏崇高的理想,甚至以為除了實利,一切是無謂的游戲。而傾向超脫者,又離開現實或者隱遁,或者寄托在未來,他方。崇高的超脫,平淡的現實,不能和諧合一,確是人間的痛事。到釋尊即人成佛,才把這二者合一。由於佛性是人性的淨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到達「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結論。
  佛教的本質,是平等而非階級的,自由而非壓制的,集團而非個人的。從佛陀的本質──正覺緣起的內容中,展為活躍無限止的生命,都表顯在僧團,因僧團的存在而存在。僧團的組織,可說是法性具體的顯現。因此,佛法的存在,並不以殿宇、塑像、經典來決定,在有無吻合佛陀本懷與法性的僧團。“佛法弘揚本在僧”的僧,不是偉大的個人,是一個推動佛教的和樂共存的自由集團,不是深山中一個一個的隱者。那家庭化、商業化的,更是“出佛身血”,與佛無緣。
  佛陀是人間的,我們要遠離擬想,理解佛在人間的確實性,確立起人間正見的佛陀觀。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遠離俗見,要探索佛陀的佛格,而作面見佛陀的體驗,也就是把握出世(不是天上)正見的佛陀觀。這兩者的融然無礙,是佛陀觀的真相。在大乘佛教的發展中,如果說有依人乘而發趣的大乘,有依天乘而發趣的大乘,那麽人間成佛與天上成佛,就是明顯的分界線。佛陀怎樣被升到天上,我們還得照樣歡迎到人間。人間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間,就是天上,此外沒有你模稜兩可的馀地。請熟誦佛陀的聖教,樹立你正確的佛陀觀∶“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也”!
  樹立正確的佛陀觀,是研讀《妙雲集》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在當今世界佛教思想異象紛呈的時代潮流中,回歸佛陀教育的本懷、追溯佛法的源流顯得猶為迫切,唯有透過正本清源的佛法,才能指導我們的人生在不斷地增進與淨化中獲得解脫與自在。


四、教學研讀《妙雲集》之課程設置與學習計劃

  根據《妙雲集》的精神特色與思想體系,按照教學研讀的宗旨目的及方法次第,將《妙雲集》之課程設
  置與學習做以下的安排:

  1、基礎佛法解讀能力培養(第一學期)
  ①、主修課程:《成佛之道》、《學佛三要》
  ②、輔助課程:《佛在人間》、《我之宗教觀》、《平凡的一生》(增注本)
  ③、參考書目:《人間佛教思想論集》、《青年的佛教》。《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印順導師著作總目-序》
  ④、讀誦經典:《遺教三經》、《法句經》、《長阿含經》1至10卷,《妙法蓮華經》。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20節,1學期16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15次。
  ⑦、教學目的:通過基礎佛法的學習與訓練,樹立正確的佛陀觀。正信三寶為佛法的總綱,修學應從歸敬三寶、聞法趣入開始,綜貫一切而向於佛道。
  ⑧、教學任務:主要完成《學佛三要》、《成佛之道》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學習,奠定良好的佛學基礎。同時,培養學僧自我解讀的能力。
  ⑨、教學方法:采取教授、問答、復講、抽查、考核等形式多樣、互相配合、首尾呼應、一氣呵成的方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修生活積極性,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目的。
  ⑩、教學要求:恭敬三寶,不生輕慢。正念專注,嚴謹治學。基礎扎實,建立信心。多聞多思,勇猛精進。背誦《成佛之道》偈頌,熟讀《學佛三要》。

  2、基礎進階寫作檢索訓練(第二學期)
  ①、主修課程:《佛法概論》、《教制教典與教學》。
  ②、輔助課程:《以佛法研究佛法》、《無诤之辨》、《大乘起信論講記》。
  ③、參考書目:《華雨集》第二冊《方便之道》、《太虛大師年譜》、《中國佛教思想論集》。
  ④、讀誦經典:《雜阿含經會編》上、《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摩诃般若波羅密經》二十七卷。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20節,1學期16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15次。
  ⑦、教學目的:認識佛法的綱宗與特質,明了生命個體及其流轉生死的原理,更進一步確立染淨緣起的世界觀及五蘊無我的人生觀,從德行的實施原則中增進信願、慈悲、智慧。
  ⑧、教學任務:系統掌握《佛法概論》各章節內容,以《教制教典與教學》中:論僧才之培養、談修學佛法、學以致用與學無止境等為范本,完成第一篇論文的寫作。
  ⑨、教學方法:課堂講學,板書抄寫,結合CD錄音資料及專題討論等形式,訓練學僧的語言表達及閱讀寫作和系統組織的能力。
  ⑩、教學要求:熟記《佛法概論》二十章的目錄,
  掌握重點,並完成一百問答思考作業。對《佛法概論》中引用《阿含經》的資料查找原文,進行整理、翻譯、編輯。

  3、印度佛教嬗變歷程回放(第三學期)
  ①、主修課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性空學探源》
  ②、輔助課程:《空之探究》、《寶積經講記》、 《勝蔓經講記》。
  ③、參考書目:《印度之佛教》、《原始佛教聖典集成》、《佛教史地考論》、《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及論師之研究》、《華雨集》第三冊。
  ④、讀誦經典:《雜阿含經會編》中、《中阿含經》選讀、《維摩诘所問經》、《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20節,1學期16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15次。
  ⑦、教學目的:通過《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學習,全面系統地認識和了解佛教在人間的嬗變歷程,回歸釋迦世尊的本懷。從質樸的原始佛教進而理解空相應緣起的大乘,抉發出勝義與方便的脈絡,確定學佛的中道正觀。
  ⑧、教學任務:系統把握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的根本思想特質。透過《性空學探源》等的學習,重點研讀佛法空義的真實內涵,並完成一至二篇關於阿含之空與般若之空的論文。
  ⑨、教學方法:提綱挈領指出各章節的中心思想,引導學僧獨立完成課文的閱讀與筆記的整理,結合課題的深入研討,融攝所學內容加以發揮,增進思惟的邏輯性與語言表達的准確性。
  ⑩、教學要求:熟記《印度佛教思想史》、《性空學探源》的目錄。搜索導師著作中引用的經論,並分類整理,以便於寫作參考之用。

  4、大乘三系概況分類認知(第四學期)
  ①、主修課程:《成佛之道》第五章、《如來藏之研究》、《唯識學探源》。
  ②、輔助課程:《般若經講記》、《攝大乘論講記》、《藥師經講記》、《淨土與禅》。
  ③、參考書目:《華雨集》第一冊《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佛法是救世之光》、《華雨香雲》、《法海微波》。
  ④、讀誦經典:《雜阿含經會編》下、《解深密經》、《楞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20節,1學期16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15次。
  ⑦、教學目的:繼續對大乘三系進行分類研讀,但以性空唯名論的思想為主,一以貫之的是中觀正見的確立與菩薩大行的實踐,從深觀與廣行的認知中,引發為法為教為眾生的悲願,激發理智的宗教情操。
  ⑧、教學任務:完成《成佛之道》第五章的學習,結合《唯識學探源》與《如來藏之研究》,深入細致地了解三系之不同適應及演變過程,並根據所學內容整理三系大綱寫作論文。
  ⑨、教學方法:在法師的督導下,運用消文釋義、補充資料、借題發揮、歸納總結等方法,訓練學僧的講解能力。同時,模擬學術論文的標准格式進行寫作訓練,以提高學僧的寫作水平。
  ⑩、教學要求:根據《如來藏之研究》、《唯識學探源》的目錄,順籐摸瓜,蠡清脈絡,把握重點。另外,引導學僧試講《金剛經》,並完成一篇論文。

  5、中觀思想系統學習講述(第五學期)
  ①、主修課程:《中觀論頌講記》、《中觀今論》。
  ②、輔助課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③、參考書目:《中論》、《十二門論》、《七十空論》、《回诤論》、《大智度論》
  ④、讀誦經典:《大般若波羅密多經》選讀(150卷)、《放光般若》二十卷。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20節,1學期16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15次。
  ⑦、教學目的:系統深入地學習性空唯名論的主要典籍,探討聖龍樹菩薩綜貫南北大小、性相空有的般若中觀思想,進而抉發釋尊本教的第一義,為正法久住而精勤修學。
  ⑧、教學任務:通過《中觀今論》與《中觀論頌講記》的學習,就“《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這一論斷,進行深入的研究,完成相應的論文寫作。
  ⑨、教學方法:由法師帶動組織《中論》學習大綱,對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辨析講述,其余部分由學僧配合完成。為了使中觀的學習與應用得到統一,可階段性地進行禅觀的修學訓練。
  ⑩、教學要求:背誦《中觀論頌》,以及《中觀今論》中引用的頌文。引導有興趣與能力的同學將《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縮編成15萬字左右的略論。

  6、提交論文通過答辯畢業(第六學期)
  ①、主修課程:《中觀論頌講記》、《中觀今論》。
  ②、輔助課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③、參考書目:《中論》、《十二門論》、《七十空論》、《回诤論》、《大智度論》。
  ④、讀誦經典:《大般若波羅密多經》選讀(150卷)、《放光般若》二十卷。
  ⑤、辭書工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中國佛教辭典》。《印順法師著作全集》電子版、《大藏經》電子版。
  ⑥、課時安排:密集型授課1周10節,1學期80課時。研討報告1周1節,1學期5次。
  ①、教學目的:檢驗三年來的教學成果,達到高等佛學教育的水准。通過論文答辯的形式,取得相應的成績,可作為中等佛學院講師。
  ②、教學任務:布置論文題目,指導學僧完成論文寫作,協助提供寫作相應的參考資料。
  ③、教學方法:回顧與總結《妙雲集》根本精神與特色,掌握印順導師佛學思想的基本理念,進而從阿含、般若等各個思想領域,探尋佛法的真谛,以三法印作為研究佛法的根本准則,為高等佛學教育的開展提供經驗與方法。
  ④、教學要求:按照當代標准論文格式,完成字數在8000以上的論文一篇。要求:緊扣主題、層次鮮明,結構嚴謹,重點突出,內容豐富,引文有據。
  上來將研讀《妙雲集》之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進行了詳細周密的安排,不足之處仍需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補充與調整。


五、教學研讀《妙雲集》參考書目附錄

  1、《印順導師傳》潘煊著
  2、《人間佛教的播種者》釋昭慧著
  3、《怎樣讀妙雲集》宏印法師著
  4、《妙雲集導讀-正聞篇》宏印主編
  5、《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邱敏捷著
  6、《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藍吉富編
  7、《妙雲華雨的禅思》呂勝強編
  8、《妙雲法雨》菩提法師編
  9、《佛教的原點》水野弘元著
  10、《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莊春江編著
  11、《學佛的基本認識》莊春編紡著
  12、《阿含經》隨身剪輯莊春江編著
  13、《雜阿含經》導讀黃家澍編著
  14、《人間佛教禅法及其當代實踐》釋性廣著
  15、《部派佛教》實相篇、業果篇釋悟殷著
  16、《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名釋昭慧著
  17、《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論》上、下冊呂澂著
  18、《印度佛教史》聖嚴法師著
  19、《中觀與瑜伽》惠敏法師著
  20、《中阿含經》二十選莊春江編著


 

 

上一篇:張秉全居士:略述台宗《十乘觀法》
下一篇:張秉全居士:略述台宗五悔大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