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開源節流
陳海量居士
善生經裡,佛說:“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三、當先儲積。”這是世尊告訴我們要節儉,要勤勞,要儲蓄,也就是理財的綱要。理財的道理,不出開源和節流。怎樣開源呢?佛曾經告訴我們:“先當習技藝,然後獲財業。”又佛在雜阿含經裡說:“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王事(王事指服務軍政兩界);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我們在社會中生活,必須具備一項技藝,才可以自立,才可以生存。若是學會了一項技藝,而不肯“精勤修行”,只圖偷懶樂閒的,那麼事業也是不能成功的。所以佛再勉勵我們說道:“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的啊!
般泥垣經裡,佛說:“智者居家,恭儉節用。”我們要依據佛的指示,於學習一技一藝以開源之外,還要能節流。不當用的錢,不應該用。屍迦羅越經佛說:“有六事,錢財日耗:一者、喜飲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臥晚起。四者、喜請客,亦欲令人請之。五者、喜與惡知識相隨。六者、驕慢輕人。”能夠不違犯這六條,就得到節流的要訣了。
收付要逐日記賬
家庭收付款項要逐日記賬。分日賬和總清賬兩冊。每天要把收付的款項記入日記賬,每周再從日記賬分類登入總清賬。每月結算一次,年終總結一次。
總清賬的分類如下:
收入方面
一、薪水或傭金
二、不動產利益
三、企業利益
四、特種收益
支付方面
一、飲食項:如柴、米、油、鹽、菜蔬等。
二、衣服項:如衣料、縫工等。
三、教育項:如學費,書本,文具等。
四、弘法項:如購送佛書和捐助佛教團體經費,社會各種公益義捐等。
五、應酬項;如慶吊,宴會等。
六、特用項:如婚喪以及屋宇修理,器具購置等。
七、雜用項:凡以上六項所不納的,歸入本項。
八、儲蓄項:凡投資借貸和存入銀行商號等。
消費要合理
家庭裡的消費要求其合理,應該在購置用品方面加以注意,因為浪費柴米是顯而易見的,只有購買用品卻大有研究的價值。同是購買一件物品,在某甲手裡是合理的消費,在某乙手裡也許會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沒有購買之前,應該考慮到是不是真實需要,家裡的舊貨是不是可以改造替用,是不是被經濟力所許可。當購買的時候,應當品評貨色的優劣,估計貨價的貴賤,時節的關系。貨色的優劣,和貨價的貴賤,有聯帶的關系。若是真正好的貨色,能夠經久合用的,就是價值貴一些,和假的或劣質的,不能經久合用的廉價貨色比較起來,還是前者適合經濟的原則。因為廉價買進的物品,在當時看來固然便宜,可是一旦不合用,或不多時就損壞,而不得不拋棄或修補改造時,便由節儉而變為浪費了。
關於弘法的經費
傳布佛教的經費是要慷慨捐獻的。不獨關系佛教的發展,而且也是為自己培植福田。如本事經佛說:“應以不堅之財,貿易堅財。雲何以不堅之財,貿易堅財?謂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如法精勤勞役手足,竭力流汗,所獲珍財,應自供身,奉上父母,赈給妻子,朋友眷屬。勤修梵行,除去憍逸,棄諸邪道。歡喜恭敬,如應如時,持用布施,求無上安樂涅槃。”
寶雨經,佛說:“觀見一切有情造極惡業,施財攝取,令彼遠離所作惡業,安置善處。復起思惟:佛說布施是菩薩。菩提由布施故得。斷三種不善之法,所謂悭恪、嫉妒、惡思。是故我應學於如來,隨所有財,常行布施。雖復施與,不起慢心。”
我們學佛的人,智慧和布施要並修的,缺一不可。分別業報略經載:“常樂修智慧而不行布施,所生常聰哲;貧窭無財產,唯樂行布施而不修智慧,所生得大財,愚暗無知見,施慧二俱修,所生具財智;二俱不修者,長夜處貧暗。”捐獻弘法費用,非但是應該做的,而且是樂得做的;因為我們遲早總要“一旦長伸腳,頻呼不轉頭”。“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的啊。三慧經載:“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眾華,勤苦積日。已成,人便持取去,亦不得自食,適自疲極。人東走西走,求是作是,合聚財寶,勤苦不可言。已命盡,他人得其財,自反得重罪,受苦不可量。”佛教徒立身處世,是要學佛的,不要去學蜜蜂啊。
弘法以購送佛學書籍為最要最妙。有財力的要大量印送,倘沒有大力的,每年也要量力購買幾冊送人。學佛的方法中,六度是綱要。六度之中,布施度居最重要的第一位。布施有三種,如解深密經,佛說:“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購送佛書這件事,就具備三種布施的功德。拿佛書送給別人,是法施;佛書是化了錢財購來的,是財施;他人閱後因此起信,改善行為,使他在現世逢凶化吉,沒有怖畏,來世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墮入惡道的恐怖,這是無畏施,所以我們每年要在收入款項中,撥出一部份來,作為弘法的費用。假使要詳細知道贈送佛書的功德,請閱拙編“在家學佛要典”所收載:“廣布佛書之十六法”和“普勸印造經像文”。至於所送的書,恐人不看,難免糟蹋。這一問題在拙述“知己知彼”中,曾經討論到,可請參閱。
關於佛教團體的經費(尤其是出版佛教雜志書籍的),也要踴躍捐助,因為這是弘法的機關。經費充足了,弘法事業就能推廣。否則就是有獻身弘布佛教的人才,也不能發展他的抱負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是要希望我學佛的法兄弟、法姐妹們,大家共勉的。除了弘法費用以外,社會上各種的義捐,也應當視力之所及,捐助一些,因為事關公眾的幸福啊!
要從事儲蓄
佛說:“世事無常。”我們要記住人生也有不幸的時候,如丈夫失業閒居,妻子疾病纏綿。倘向他人借貸,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社會中,你的希望是常不容易達到實現的。所以收益有余款時,就應該從事儲蓄,以防備意外的支出。儲蓄不妨從小數積起。但儲蓄要擇穩妥的銀行或商號,既可生息又無危險。如果貪一時的重利,借給不可靠的人,或是效法守財奴,帶錢收藏在家裡,這種辦法是不妥的。在平靖的時候,儲蓄是極端需要的,不過倘若生逢亂世,物價時時飛漲,固定的利息收入,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弄得所存貶價,那是又當別論,在這種特殊情形之下,就應該把儲蓄的款項,善於運用了。
摘自《建設佛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