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業報
陳海量居士
明倫創刊
我們在世間上,所碰著的一切災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從惡業招致得來的;一切福祿壽康吉慶,都是從善業所獲得的。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為來世苦樂的因。所以作怎樣的善,得怎樣的福;作怎樣的惡,得怎樣的苦。識田的感召,像學上乘除一般,是一定不易的。所以戒殺放生,得長壽少病報;廉潔布施,得權威富厚報;貞節得夫妻賢淑報,偷盜得貧窮耗財報,相反的方面也就可類推而知了。善惡業報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很是精微,雖然極其錯綜復雜,可是乘除消長,是決不會錯亂的。倘若我們能夠改過遷善,誦經念佛,就能使善業日日增長,惡業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遠離禍患,是無須我們祈禱,而自然能夠實現的。
不過我們前世所作的業因,千差萬別,所以善惡果報不能以一世的行動來下判斷。假使行善而仍舊窮困的,那是因為他前世的惡業比較重;正因為這一生行善,已經減去了殃禍,而增加他的清安了。否則,還不止受這樣的苦難;可是來生的福澤,也已經種因在這裡了。
有的人為非作惡,而現在仍舊得到安樂享受的,那是他前世的福澤深厚;因為他作惡的緣故,他所應得的福祿,已經被他自己損耗了;否則,富貴尊榮還不止這般地步;可是來世的禍患沈淪,也已種因於這裡了。
況且世事變幻沒有一定,一時的苦樂,不足為禍福的定論,所謂:
「作惡必滅!作惡不滅,前世有馀德;德盡必滅。為善必昌!為善不昌,前世有馀殃;殃盡必昌」。
因果律是分毫不會錯誤的!
印光大師說:「作惡而得到幸福的,是過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使不作惡,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而不會立即受到凍餓的,那是因為他的遺產富厚;倘使天天這樣浪用,就使他有百萬家財,不到幾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
今生的善惡,影響於今生的福禍的,這叫做花報。今生的善惡,決定來生的苦樂的,叫做果報,也叫做業命。今生花報的影響來得輕,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報的業力比較強;所以有大善大惡的人,纏能轉變今生的業命,因為他們的心力比他們的業力還強。一般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業命的范圍,因為他們的心力敵不過業力的堅強。世人往往略行小善散善,就癡心妄想地要獲得轉移業命的效果,不是很謬妄嗎?所以那一般碰著逆境而退失修善心,和希求不能達到目的因而退悔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修省改過的功夫還未能做到。這種人怎能挽回定業呢!我們應該自省一下啊!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有的人看了這首偈以後,就懷疑;既然是「所作業不亡」,為什麽祈禱感應,能轉禍為福,重報輕受呢?豈非顛倒因果,錯亂報應嗎?
不是的。這首偈是專對業力強的人說的。轉禍為福,重報輕受,那是對心力強的人說的。佛法圓融無礙,並沒有顛倒的地方,我們須加以精細的分別觀察,纏能把握著它的真理。
夢東大師說:「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轉。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
「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
「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一切現世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
「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
「又心能轉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
「然業乃造於已往,此則無可奈何。所幸發心與否,其機在我,造業轉業,不由別人」。
可知一切唯心造,禍福之權,都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要勤奮學佛,結果終究是吉祥的。
第31期 公元1974年4月8日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