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62)
———————— 傅味琴 2002.5.2 ————————
廣大菩提城,般若能為導
提要:
·拜外道為師,犯了皈依戒
·善知識離不開般若智慧,教你在般若智慧裡圓滿
·廣大菩提城,般若能為導
·千盲等億劫,終不能得至
·瞎子相親穿新衣,忘了對方也是個瞎子
·引導靠慧眼,成道靠般若
拜外道為師,犯了皈依戒
更嚴重的是,佛弟子去拜外道為師,這就犯了皈依戒,佛教皈依戒規定:“不皈依天魔外道”。如果你聽佛的話,你就不應該練氣功啊,他就不同意,“我是居士,我不過學學氣功,我仍然是三寶弟子啊”,這豈不要佛承認他沒有錯。
善知識離不開般若智慧,教你在般若智慧裡圓滿
“隨行般若教”,隨著善知識修行,首先要接受般若的教導。善知識安排你什麼法,有步驟地讓你一步步學上去,你自己要隨著法去修行,這叫法隨法行。真正的善知識無論教你什麼法,都離不開般若的智慧,因為他懂得般若的道理。你遵照步驟一步步學上去,學到最後,仍然在般若裡圓滿,這就叫“悉地安排作伴隨”。我講的法也都在般若智慧的范圍裡,不過有次第罷了。來初學的人,你學的法已包含著般若智慧的第一步,後來,你就學到了般若智慧的第二步,第三步,要這樣學上去。咱們這個法流就是講的大般若。所以能海上師一再申明:“我們不是密宗,如果一定要說什麼宗,也只能說我們是大般若宗。”因為密宗僅僅是一個宗派,我們是教證二法,顯密二教全圓滿。
廣大菩提城,般若能為導
為什麼一定要學習大般若呢?因為“廣大菩提城,般若能為導。”菩提城是極其廣大的,菩提就是成佛,要想進入菩提城的話,“般若能為導”,只有般若智慧才能夠引導你走向菩提城,才能引導你成佛。由此可知般若智慧的重要。
千盲等億劫,終不能得至
“千盲等億劫,終不能得至。”“修行在個人”,這是老話,但千萬不要忘了:“師父領進門”,師父不領你進門,你門都沒有進修什麼呀?只能盲修瞎練,所以必須要有善知識引導,而且不能是邪知識,惡知識,也不是無知識。現在佛門很多人一問三不知,一點佛教知識也沒有。有的人很有知識,可是沒用。例如有個同學做財務會計特別好,說要等會計師考試考完才能來,其實咱們這兒數理化都用不著,因為這些不能引導我們成佛呀。
人天法只能引導你生天,出離法能夠引導你證阿羅漢果,你要想成佛呢?只有靠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就好像人沒有眼睛,一個瞎子怎麼會走到菩提城呢?他路都看不清楚。證了阿羅漢果還要具足慧眼,千佛裡邊也不會有瞎子佛,“千盲等億劫”,哪怕瞎子一千個,哪怕時間長到億劫,總不能走到菩提城。
瞎子相親穿新衣,忘了對方也是個瞎子
我年輕的時候,我小女兒一個同學是我們的鄰居,小姑娘的父母都是瞎子,女瞎子跟男瞎子吵離婚,離婚後小姑娘住在她爸爸那裡。瞎子的朋友又要給他介紹對象,當然他挺高興,約好了哪一天相親,就是說大家見見面,看看什麼模樣。(眾笑)結果旁邊人給他買了新衣服,還跟他說:“你現在穿的這件茄克衫是咖啡色,是最時髦、最流行的。”他自己又沒看見,卻很高興呢,可能想:我對象看見我穿這件衣服肯定很高興,他忘了他的對象也是個瞎子啦。
引導靠慧眼,成道靠般若
為什麼末法時期證果證道非常希有難得,說句不客氣話,因為都是瞎子,瞎子還給眾生引路。你引眾生進佛門是好事情,可是你自己也要好好學法,你能以般若智慧的慧眼來引導眾生進菩提城豈不更好?
理論是啟發,智慧要親證
提要:
·理論是啟發,智慧要親證
·猴子學禅定得初禅,十方佛都在禅定裡成就
·多一個眾生成佛,佛多一分歡喜
·修禅定昏沉,也比說閒話好得多
·般若阿迦藥,得法藥以生
理論是啟發,智慧要親證
關於般若,我們講的都是理論,理論是啟發,真要開發智慧就要親證。理論很難達到親證的目的,好比“以指指明月”,媽用手指給孩子指明月:“孩子,這是月亮。”如果你想從指頭裡看到明月,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朝手指這個方向去看明白。成佛要圓滿種種的功德,最後要成就成佛的功德,戒定慧都是法藥,一切成佛的功德都是從禅定中出生。
猴子學禅定,得初禅,十方佛都在禅定裡成就
禅定的力量大到怎麼樣?《阿含經》是一部非常寶貴、非常重要的經典,真實地記載了佛在人間的生活。《阿含經》裡有這麼一件事情,一只猴子看見佛弟子在修禅定,它也模仿盤起腿來打坐,後來佛就告訴大家,這個猴子也得了初禅。(眾笑)這就是禅定的力量。成佛都是禅定裡成。你們遠道求法,就要辛苦一點。但在禅定用功上可不能再跑東跑西的,說:“沒關系,我在火車上修,在長途汽車臥鋪上修,我邊走邊修。到時候我就成如來,”沒見過。十方佛全是在禅定裡成就。
多一個眾生成佛,佛多一分歡喜
佛希望我們眾生個個都成佛,多一個眾生成佛,佛多一分歡喜。但假如凡夫眾生自己說“我成佛了”,也不過是自說自話成了個凡夫佛。佛對出家人的要求是了脫生死,證阿羅漢果,但是有很多出家人連出家的目的是什麼都弄不清楚。我們講大乘的話,佛度眾生的心願是把眾生度到成佛。
修禅定昏沉,也比說閒話好得多
你們各位同學都很喜歡修禅定,當然好,你們來修禅定的同學多一個好一個,多一個我高興一個。哪怕你坐著一動也不動,我也不知道你在修些什麼,像個泥塑木雕,我也高興,蠻像個修行人,總比吵吵鬧鬧說閒話好得多啊!哪怕你坐著頭低下來,昏沉,我朝你只會笑,笑就是高興,總比你打牌搓麻將昏沉好得多啊,總比你開汽車昏沉好得多啊!
般若阿迦藥,得法藥以生
“般若阿迦藥,得法藥以生。”印度有種藥,叫阿迦藥,或者叫阿蘭藥,什麼病都可以治,般若智慧就好比什麼病都能治的法藥,是每個眾生都合適的。“得法藥以生”,你只有得到了法上的藥,法藥,才能產生種種的功德。所以大家要喜歡大般若的智慧,要喜歡修禅定,要喜歡成佛。今天就講到這兒(第十五講完)
喜(63)
———————— 傅味琴 2002.5.7 ————————
學佛法的“喜”是智慧上的快樂
提要:
·在心理導引上,“喜”很重要
·學佛法得到的“喜”是智慧上的快樂
·最高的智慧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
·得到法藥,才能產生種種功德
·得到智慧快樂的人會被追求名利的人所取笑
·我們在福鼎從事佛教文化教育工作,未拿過一分錢工資
在心理導引上,“喜”很重要
我在男眾班講心理導引——“喜”,已經講了很久,所謂導引就是引進修行的門,也就是給你們打好一個重要的基礎。“喜”這一課很重要,因為基礎打好了,不會離譜很遠。
學佛法得到的“喜”是智慧上的快樂
我們講到“歡歡喜喜學佛法”,學了佛法以後會更歡喜,這是指智慧上的快樂,跟世俗的快樂不同。世俗的快樂容易使你迷惑,容易使你墮落,至少也會浪費你時間。智慧的快樂能使你辨別是非,能使你發起出離心、菩提心,走上覺悟的道路。世俗上的人即使好心,想出各種辦法給大家快樂幸福,可這些全是有漏洞的,所以叫有漏法。佛法智慧上的快樂是趨向於無漏的,越來越圓滿,越來越究竟。世俗上的快樂僅僅是完成人生的道路,可是從古以來人生的道路始終沒有平坦過,社會上的人總是這麼講:人生坎坷,爬起來時是爬起來,掉下去時是掉下去,高興的時候高興,流眼淚的時候流眼淚,而且走上了危險的道路自己也不知道。而佛法的快樂是解脫煩惱的快樂,智慧就是用來解脫煩惱的,只有去掉了煩惱,才能解決人世間一切的矛盾。
最高的智慧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
在智慧裡邊,般若智慧是最徹底、究竟、圓滿的,沒有比般若智慧更高的智慧了。要成佛就必須要以最徹底、最究竟、最無上的智慧來成佛,所以一個佛弟子不進入般若智慧的法門,沒有學到般若智慧,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說是他本人不想學不要學,那他就是放棄成佛,放棄智慧的圓滿,就等於是自暴自棄。除了受邪師邪說的影響以外,佛門不應該有這種現象。
得到法藥,才能產生種種功德
“般若阿迦藥,得法藥以生。”般若的藥就是法藥,什麼病都能治,就好比印度的阿迦陀藥,能治一切病。你只有得到了法上的藥,才能產生種種的功德。
開示愚癡
自安穩快樂 現前皆如意 游玩衣食美
不畏福漸盡 謗三寶戒定 大笑憫人愚
福盡而衰現 種種橫逆生 萬緣不隨己
思往倍傷心 前途茫無計 行樂更增悲
(摘自《能海上師全集》第一輯)
得到智慧快樂的人會被追求名利的人所取笑
下面一段叫“開示愚癡”。我們得到的是智慧的快樂,可是有人有不同的觀念,甚至取笑我們。他們說“人生幾何,為什麼不及時行樂?”“書中自有黃金屋”,他讀書是為了追求富貴,“書中自有顏如玉”,做了官能娶很漂亮的夫人,他念書的目的就是求這種享受的快樂。還說要能出人頭地,能光耀門庭,以獲得名和利為快樂。從這樣的立場這樣的觀點出發,當然對我們不理解,常會取笑我們。
我們在福鼎從事佛教文化教育工作,未拿過一分錢工資
當初我在福鼎居士林講法,由於佛教協會的邀請,希望我能留下來幫助福鼎佛教發揚光大,我就同意了,所以佛教協會成立了佛教文化教育部。我的很多學生,他們就聞聲而來,先由佛教協會蓋了公章,發出報到通知書,他們接到通知書就辭了職,拋棄了工作來到福鼎。四年來個人在工資上的犧牲就有很大數目,一般人工資也有兩三千元,廈門、深圳工資高,有七八千的,上海有的工資還要高,四年下來,犧牲的個人工資上的收入至少二十萬。到今天為止,已經來了四十幾位同學,從未拿過福鼎佛教協會一分錢的工資,在佛學院當老師也一分錢不拿。他們的發心,他們的行動,福鼎市佛教界的領導、政府的領導,很受感動。
喜(64)
———————— 傅味琴 2002.5.7 ————————
貪與虛榮相結合,聰明反成愚癡
提要:
·佛法是開示愚癡,放棄名利的人再辛苦也是快樂
·只圖自己安穩快樂,人間就失去了公道
·貪與虛榮相結合,聰明反成愚蠢
·愚人自認為很正常,我們看來不正常
佛法是開示愚癡,放棄名利的人再辛苦也是快樂
現在社會上都在爭名爭利,富了還要富,社會上的人對我們當然是想不通的。這四年來也聽到一些話,親戚朋友們說“你們怎麼不為自己考慮考慮?”“你們在浪費青春,你們像一支蠟燭,把自己燒光,得到了些什麼?”我們剛來福鼎時也聽到一些話,“不好理解,這些年輕人到底來干什麼的?”還有的外地人,看到我們這樣發心,也說,“你們都不可思議!”他們搞不懂啊,怎麼今天還有這種人?有時我借用雷鋒的一句話回答他們,“如果你認為我是傻瓜,我寧願做這樣的傻瓜。”我們實際地想一想,雷鋒他的一生是快樂還是痛苦?應該說他活得很快樂,他崇高的心,他崇高的行為促使他快樂。我們佛門也說:菩薩再辛苦也是快樂。這不是一般世間上的人所能理解。我們了解了,我們就有了正知正見,反過來看他們是愚癡的,是低級的,是庸俗的,所以這段話叫“開示愚癡”。
只圖自己安穩快樂,人間就失去了公道
“自安穩快樂”,非常自私、狹隘,從不考慮別人,只圖自己安穩快樂,乃至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名上,把別人打下去,自己爬上去,人際關系充滿著妒嫉、打擊、排擠;利上,喜歡鈔票,誰給我鈔票,我就幫誰說話,我就幫誰辦事。哪怕過去你幫過我,今天他給我鈔票,我轉過去幫他說話。為了圖自己的安穩快樂,使人間失去了公道。如果人間沒了公道,佛法就建立不起來了。佛法是建立在世間的善法基礎上,不可能建立在世間的惡法基礎上。煩惱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偶然也會做錯點事情,可不能失去公道啊!所以只圖自己的安穩快樂,這是很可怕的愚癡。
貪與虛榮相結合,聰明反成愚蠢
“現前皆如意”,想出各種辦法謀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稱心如意。
“游玩衣食美”,現在旅游事業非常興旺,聽說五·一節這兩天連火車票都買不著,多少人在忙著旅游啊,還有講究穿,講究吃,穿要穿得美,吃要吃得美。你們不妨去調查調查,看城市裡的每條街,服裝店有幾家,酒家、飲食店有幾家?開店的以賣吃跟穿的居多。你講究吃穿,老板就用更好吃的東西,更漂亮的衣服來賺你的錢。開放以來最容易發財的就是服裝店跟酒家,因為迎合了眾生的貪欲。有錢人盡量地享受。從前就不一樣,中國有種古風,生活非常樸素,有了錢他不肯亂用,最多蓋房子留給子孫,他要保障子孫的生活啊。現在不一樣,錢多了盡量享受,老板為什麼會賺那麼多錢?一方面迎合眾生的心態,還利用眾生的虛榮心。社會上的人,假如一件襯衣賣二十元,他不要,這件衣服賣兩千元,他要,因為他覺得有面子。其實兩千元錢的衣服成本可能一百元都不到,照樣有人喜歡買。好像穿在身上,身份就提高了。真是笑話,你穿的衣服別人怎麼知道它是兩千元買來的,那還不如你用毛筆寫上“兩千元”。結合一個貪,結合一個虛榮,所以成了愚蠢。
愚人自認為很正常,我們看來不正常
解放初期,人們衣著都非常樸素,尤其是東北,男的都是人民裝,女的都是列寧裝。在江蘇這一帶,一般都是人民裝。女的愛美,但是也不敢怎麼樣,只不過在襯衣領子上變變花樣。據說有幾十種的花樣,什麼香蕉領,圓角領,後來又出現一種和尚領。年輕的姑娘也愛美,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前面一個姑娘穿著裙子,屁股上亮晶晶的,走近一看,是裙子的紐扣,有機玻璃做的,很大。可想而知她是為了時髦,但也最多在裙子屁股上搞一個亮晶晶的紐扣罷了。看到這個現象,我想:她給誰看?給自己看,屁股上沒眼睛(眾笑);如果給路人看,我可不敢看得久,如果我真的盯著她看,她轉過頭來就要罵我:“你看什麼看?”她是給虛榮心看,有錢人盡搞這些愚癡的事情。社會上人看見這認為是正常,當然看咱們是不正常。
喜(65)
———————— 傅味琴 2002.5.7 ————————
“不執著”並不等於可以自由散漫,
形成僧不僧、俗不俗
提要:
·美是一種學問,看你朝什麼方向發展
·修行人的莊嚴是清淨行的美、菩薩行的美
·講享受的人,並不怕自己的福報漸漸在消失
·“不執著”並不等於可以自由散漫,形成僧不僧、俗不俗
·“出家人換衣服,如同扒了一層皮”
美是一種學問,看你朝什麼方向發展
社會上人說愛美是正常的,這我也不敢反對。我也是年輕過來的人,而且我思想有點洋派。可是有各種不同的美啊,美是一種學問,看你朝什麼方向發展,看你是怎麼樣表現的。
修行人的莊嚴是清淨行的美、菩薩行的美
我經常在路上看見的一種人,特別喜歡美,她衣服破破爛爛,可是打扮得非常時髦,頭上還插花,口裡還唱流行歌曲,你們可能也看見過。這是瘋子啦。我年輕時研究過美學。什麼最美?保持距離最美。語言也要講究美,現在專修班就在訓練世界上最美麗動聽的語言,因為我們也要講美啊,可這是修行人的美,是學菩薩行的美,是清淨的美,是莊嚴的美,與世間人兩樣的。
講享受的人,並不怕自己的福報漸漸在消失
世間上人以游玩衣食為美,“不畏福漸盡”,他不怕自己的福報慢慢在消失。我們是佛弟子,要害怕。老一輩的修行人經常說:不能消福,要惜福。就是要愛惜自己的福報,不能浪費。從佛法來看,應該要懂得福報會用完的,對福報漸漸用完要害怕,不要以為我是一個有福報的人,你知道你有多少福報?連算命的也算不出來,也許已經到了快要用完的時候呢?
我從前碰到一個年老的出家人,有點不大講衛生,可是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年前的四川成都昭覺寺破破爛爛,他們硬是把清定上師請去昭覺寺,說“唯有清定上師,才能把昭覺寺修起來。”那時齋堂裡邊還是泥土地,有一天,我旁邊坐了一位外來的出家人,也在過堂,巡堂的不小心,有幾粒米飯掉在碗的外面,這位老修行就把桌子上的米粒吃了,可是有一兩粒掉在泥土裡了,老修行又要彎下身去抓這一兩粒米飯來吃,我就擋住了“師父啊,這個不衛生,不能吃啊。”他就不高興地把手一揮,也不跟我說話,兩只眼睛瞪起來朝我看,意思是“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釋迦佛希望每個佛弟子,尤其是出家弟子都能快快成就,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的福報,修行就要福慧雙修啊。
“不執著”並不等於可以自由散漫,形成僧不僧、俗不俗
如果好好學法修行,你們的將來很了不起。你們今天已經跟外面人不同了。昨天我收到一篇稿件,是這次五·一節來小住的翁居士寫的,信上說他在附近的草坪上散步,來了一個人自己說自己是出家人,非常傲慢,對小和尚毫無禮貌。也許是愛美,穿的是在家人衣服,還戴了一頂帽子。翁居士就跟他聊聊,聊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戴帽子啊?”他馬上回答:“大地眾生都有如來德相,你又何必如此執著?”又講了一番不要執著的道理。翁居士說:“我看你比我還執著,我僅僅問你一句,你就說了這麼一大堆,你不是比我還執著嗎?你不妨直說,因為我愛美。”
“出家人換衣服,如同扒了一層皮”
像這樣的人,不知道他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出家是有標准的,如來規定出家人都要染衣捨俗,不准穿在家人衣服,只有假和尚或者當演員的例外。演員要演戲了,有的頭發都沒有剃光,就戴一頂像頭皮那樣的帽子,把和尚衣服穿起來,一副很莊嚴的樣子,“善哉善哉”。等到戲演完了,換上西裝、皮鞋。這個“出家人”在做佛事時,肯定是和尚衣服穿起來,一完了,又換上在家人衣服,再戴頂帽子,這豈不是假和尚?幾年前我小女兒在隆蓮法師那兒學法,隆蓮法師經常跟她談起十年動亂時的事,那時要叫她把和尚衣服換掉,還對她說:“如果你不換衣服,就不給你發生活費。”隆蓮法師仍然不換,他們拿她沒有辦法。隆蓮法師跟我小女兒說:“師父曾經說過”,師父就是能海上師,“出家人換衣服,就好比身上扒了一層皮那樣痛。”
從我剛才講的事情來看,你們今天接受了法的教育,已經跟外面的這種情況不同了,一方面你們不能再受這種不好的影響,你們還要有勇氣抵制糾正這種錯誤現象。
喜(66)
———————— 傅味琴 2002.5.7 ————————
要純粹是佛法才能稱寶,
僧要走證果的道路,賢聖才稱僧寶
提要:
·要純粹是佛法才能稱寶
·僧要走證果的道路,賢聖僧稱寶
·愚者誹謗三寶,方法雖不同,性質一樣
·佛門裡的人也有謗三寶的,不過換了一個方式
·把局部說成整體,善知識都被謗光
·謗戒說是束縛人,謗定說是要著魔
要純粹是佛法才能稱寶
“謗三寶戒定”,謗佛謗法謗僧,這叫謗三寶。佛法僧為什麼稱寶?如來出世難能希有,當然稱寶。法能使我們脫離生死輪回,也是希有難得,老話講“佛法難聞”,當然也稱寶。再補充一句,如果把佛理解錯了,寶也就不存在了。譬如,你把佛看作神,把佛教看成神教,像信神那樣去信佛,神能稱寶嗎?如果法裡摻雜了一些雜的東西,也不能稱寶了。譬如,一塊白玉沒有黑點就價值連城,只要有一個黑點就不值錢,也不能稱寶了。所以佛法裡邊不能夾雜世俗觀念,以及老子的、其他宗教的、封建儒教的東西,一加進去就等於幾個黑點,要完完全全是佛法才能稱寶。
僧要走證果的道路,賢聖僧稱寶
僧寶呢?按照佛經上規定,賢聖僧才稱寶。聖,已經證果了,賢,他走的路是一條證果的路,他正走在路上,朝向證果方向努力,但還沒有證果,這稱賢。因為他走上這條路,將來決定證果,一個人能了脫生死,解脫六道輪回而證阿羅漢果,這是非常珍貴,希有難得的。從自身來說,煩惱斷盡,完全清淨,這當然能稱寶了。就不講這個“寶”字,只講“僧”字吧。僧是以清淨為體,如果這位出家人走的路是清淨道,內心是清淨心,受了戒律能夠清淨不犯,即使偶然犯了也能夠忏悔還淨,這就是僧的標准,像這樣一個修行人你一個凡夫俗子能誹謗嗎?哪怕你是一個佛弟子,不管你是一個居士,還是一個出家人,你只能恭敬贊歎不能誹謗。
愚者誹謗三寶,方法雖不同,性質一樣
可是愚癡的人偏要憑著自己的知見進行誹謗。世間上人有世間人的誹謗方法,邪師邪說有邪師邪說的誹謗方法,佛門裡邊無知的人有無知人的誹謗方法。方法不同,可全在進行誹謗,也許他們自己還不知道呢。譬如社會上的人說佛是偶像,法是迷信,和尚是寄生蟲,這是世間上人的誹謗。邪教曾經講過;“釋迦佛不是最高的”,這話意思當然是說他就是最高的,還說“你看看這些和尚,他們連自己都度不了,還能度你嗎?”這是邪教對三寶的誹謗。
佛門裡的人也有謗三寶的,不過換了一個方式
佛門裡邊,也有種種的誹謗,不過換了一個方式。比如叫你不要聽釋迦佛的,只聽他的,那意思就是說釋迦佛比他低。94年我在隆昌寺時,南京的居士特地起早趕火車來告訴我,他在聽某人磁帶,聽到裡邊有這麼一句話,他一聽醒過來了:“是不對,是不對”,什麼話?“如果釋迦佛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殊勝的法,你也不要聽。”叫釋迦佛的弟子不要聽釋迦佛的法,這不謗法又是什麼呢?同時也排斥佛、貶低佛了。謗法呢?“現在什麼時候了,你學這麼多法有什麼用?”把法說成沒有作用。“唸經不必求懂”,不求懂就沒作用了。佛叫我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可是有人說“三藏十二部,讓別人去深入好了”,“要學愚,不學智”,完全是貶低法,不恭敬法,排斥法,制造愚癡。謗僧呢?“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非但謗僧,以後法也要被他消滅,僧也要被他消滅了。在家人本來羨慕出家人的莊嚴,羨慕出家的功德,想出家。一聽這個話,不出家了,因為出家修不好,我為了修好還是呆在家裡吧。出家人想想,我出家這條路走錯了,修不好了,趕快到外面去找女朋友,准備還俗結婚了。如果這種情況普及的話,將來中國如果還有和尚,也是娶老婆生兒子的和尚,那麼豈不是僧寶就被消滅了。只有無知的人聽到這句話,才覺得它有道理。
把局部說成整體,善知識都被謗光
人都有點錯,可也有對的地方呀,或者錯的多對的少,或者對的多錯的少,要辯證地看。譬如有人說,“寧波人最凶,紹興最刁”,難道寧波沒有好人?紹興人沒有老實人啊?難道你的家鄉沒有凶的人沒有刁的人?當然佛門由於十年動亂,青黃不接,加上末法時期,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正之風,可也有好的一面呀,他卻把局部說成全體。事實上呢,出家非但能修得好,東南亞國家還出了一個現代的阿羅漢,現在還有很多善知識在宏法度眾生,但是這些他都不講,反而提一句:“現在還有善知識嗎?”假如反問一句:“請問你是不是善知識啊?”因為你說現在沒有善知識可見得你也不是,那你講這麼多的話干什麼呀?“我是善知識。”那麼只有你是善知識,別人都不是善知識。
謗戒說是束縛人,謗定說是要著魔
還有的謗戒謗定,戒是解脫,有的說“戒是束縛人”“會對生活帶來不方便”。定生慧,有的說“修禅定要著魔”。說話不符合事實聽了受影響,都會形成過錯。我僅僅是點破一下謗三寶及戒定的人運用的手法。有的雖是無意誹謗,但說話不符合事實,難免也有誹謗之過。所以這些話咱們是聽不得的,如果你一聽,認可了,受影響了,謗佛謗法謗僧的因果就把你卷進去了。(回向)
喜(67)
———————— 傅味琴 2002.5.9 ————————
有智慧就有快樂,學佛前我們都是愚癡的人
提要:
·有智慧就有快樂,學佛前我們都是愚癡的人
·有福報的愚癡人也會“自安穩快樂,現前皆如意”
·愚癡的人“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漸盡”
·別業好,共業不好,你也好不了,修行人見享受應害怕
·愚癡的人常“謗三寶戒定”
有智慧就有快樂,學佛前我們都是愚癡的人
今天繼續講“開示愚癡”。我們學佛的人是學智慧,有智慧就有快樂。如果不學法,就會經常苦惱。有沒有不學法照樣不苦惱的?有,就是搞迷信,搞迷信的人也挺快樂,苦惱以及搞迷信都不是智慧。只有我們懂得了佛法,人生觀轉變,非常開朗,有覺悟,這才叫慧樂。反過來,沒有學佛前我們都是愚癡的人。
有福報的愚癡人也會“自安穩快樂,現前皆如意”
愚癡的人也有快樂,這種快樂,形形色色什麼都有。有福氣,賺了鈔票也會快樂;有了鈔票,游山玩水也會快樂;腦子有點小聰明,損人利己也會快樂;連罵別人幾句話,他也快樂,打人家兩個耳光,他也高興。所以很長年代以來人們都在研究一個課題:什麼是幸福?人們的觀點不同,快樂的性質就不同,命運也跟著不同。
這一段經文專門是開示愚癡:“自安穩快樂,現前皆如意”。貪圖自己生活的安穩,能快快樂樂地過日子,眼前非常如意,人們稱之為好福氣、交好運。社會上算命看相為什麼始終很興旺,就是因為人們這種思想觀念很重,認為命好就是一切都好。
愚癡的人“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漸盡”
有智慧的人就不看相、不算命,有智慧的人懂得命運是自己創造的,命運的好壞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生活富裕快樂,那是自己的福報,福報享完了仍然要受苦,我們佛弟子就是這樣的觀點。那些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游玩衣食美,不畏福漸盡”,整天地游山玩水,追求美衣美食,一點不害怕自己的福報就這麼慢慢被消耗光了。
窮人會變富人,富人也會變窮人。歷史上那些要飯的,以前多是富家公子。福報好比銀行裡的存款,享受的人存進去少,提出來多,即使你過去存了很多錢,你不斷地拿,又不存進去,總有一天會用完的。
別業好,共業不好,你也好不了,修行人見享受應害怕
有人說“憑我這套本事,憑我的勞動力,我是不相信我會苦。”你聰明、有學問、有技術,這是你的別業。眾生還有共業呢,共業會把你卷進去。共業就是大家都是那樣,你也不能例外。所以不要以為命好,就一直會好下去,自己的福報好像永遠也用不完似的,可以憑著自己的富裕對人傲慢。我們佛弟子不應該這樣愚癡,應該看到吃喝玩樂就非常害怕,因為這都是消耗福氣的事,哪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可傲慢的?
愚癡的人常“謗三寶戒定”
“謗三寶戒定”,你不信佛就不信佛,何必要誹謗佛教呢?信仰有各種各樣,你信你的,他信他的,大家要互相尊重,信仰自由嘛。你不要去誹謗人家,可是不信佛的人偏要說佛教是封建迷信,有的宗教偏要說信佛的人是魔鬼,咱們信佛的人可沒有說你是吊死鬼。(眾笑)這些人差不多都是憑著自己的知見,自己的財富,傲慢得很。不信佛法已經是愚癡了,你不懂,聽一聽學一學,你就懂了,你就知道佛法是一個極其圓滿的智慧。
喜(68)
———————— 傅味琴 2002.5.9 ————————
贊發菩提心的人功德大,
謗發菩提心的人罪過大
提要:
·贊發菩提心的人功德大,謗發菩提心的人罪過大
·佛弟子謗佛謗法謗僧,直接就把佛教摧垮了
·假和尚不持戒,卻在以身謗戒
·假和尚化緣,全是騙錢
·憑一張百萬英磅的鈔票,竟然能到處白吃白穿,還受人恭敬
贊發菩提心的人功德大,謗發菩提心的人罪過大
誹謗的罪過很大,將來果報不得了。照佛經上說,如果你敗壞世間上一個好人的名譽,這個報應都很大,如果你誹謗一個佛弟子,這個罪過更大了,如果你誹謗一個發菩提心的人呢,這個罪過更加大!我也不說傲慢的話,也不說自卑的話,我實事求是說,我是有菩提心的,否則我也不會為了度眾生拼老命。可是從年輕到現在,我一直受人誹謗,受人排擠打擊。社會上的人誹謗我、排斥我,我還氣得過,佛弟子也有誹謗我的,還有的開頭說我好,一起矛盾就誹謗我。誹謗可不是批評,批評是善意地幫助,誹謗是沒有這回事,故意去敗壞你的名譽,目的是維護自己的名和利,那個罪很大。經書上說,你在一個發菩提心的眾生面前點一盞燈,跟你在數不清的佛面前點無數的燈,哪個功德大?佛說前者的功德大。反過來講,如果你對一個發菩提心的佛弟子進行誹謗,這個罪沒有辦法計算啊!現世就得受報。
佛弟子謗佛謗法謗僧,直接就把佛教摧垮了
社會上的人謗佛謗法謗僧,因為他們不懂佛法,他們危害性是很大,但遠遠比不上在佛門裡邊謗佛謗法謗僧。在佛門裡,佛弟子誹謗三寶,直接就把佛教摧垮了。有句話: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佛也說過:到了末法時期,魔王波旬就要進佛門來破壞。有的法師也講:現在假和尚多得不得了,幾乎是滿街走。有的假和尚還很得意,因為他非但有錢,還用錢去買一個名,名利雙收,據說還當上了領導。有的假和尚,有老婆兒子,這能叫佛弟子嗎?還有的在佛法裡增加了很多的邪知邪見,那樣佛法就被滅掉了,因為法被攪亂了,正確的樹立不起來了。
假和尚不持戒,卻在以身謗戒
還有謗戒。佛說過,如來在世,以如來為師;如來涅槃,以戒為師。現在有一個風氣還算是不錯的,一出家了,聽說哪兒有授大戒,趕快去受大戒,受了大戒我就是比丘了。
有的人卻錯誤的理解,認為當了比丘能到處掛單,分紅包包也有一份,還能高高在上“你是沙彌,我是比丘,不准你開口。”那你戒條背得出來嗎?背不出怎麼叫持戒呢?受了戒,戒的條文和開遮持犯的標准要學習,要弄明白。居士五戒“殺盜YIN妄酒”很容易背出來。比丘兩百五十條戒你即使明白了,你做不起來,犯了戒只有罪過沒有功德,佛說過,“犯戒地獄苦”,有因果的。
假和尚化緣,全是騙錢
到大城市去化緣,錢來得很快。像深圳這樣的地方,前幾年化起緣來容易得很。深圳每家人家都有防盜門,他只要門鈴一按,主人隔著防盜門,一看是個戴了帽子的出家人,說:“我是修廟來化緣的。”馬上遞出十元錢。那個時候十元錢可值錢了。或者碰到五十元的,多自在啊!這不是他的福氣,這是騙人。
憑一張百萬英磅的鈔票,竟然能到處白吃白穿,還受人恭敬
從前有部電影,蠻有意思的。高樓上兩個富翁想做個試驗,看看這張面額一百萬英磅的鈔票能起多少作用。就把這張鈔票裝在信封裡,從高樓上丟下去。結果給走路的人撿到了,這是個窮人,剛好他肚子餓了,走到一家餐廳,沒點幾個菜,很快就吃完了。招待員問他要錢,他把信封拆開,取出這張鈔票給他找。招待員一看:什麼?百萬英鎊!他想你這個百萬富翁穿這麼樣不值錢的衣服,點這麼普普通通的菜,肯定是有怪脾氣的百萬富翁,今天能到我這個小店來,是我店的光榮,再說一百萬英磅叫我怎麼找啊?(眾笑)所以他馬上就肅然起敬,滿面微笑,恭恭敬敬地把一百萬英磅還給他:“這不要錢,不要錢,有你這位大先生來到我這兒,是我店的光榮。”你看多自在!無論走到哪兒都有飯吃,只要這張百萬英磅的鈔票一放,(眾笑)就不會餓死了,其實一百萬英磅又不是他的。他到服裝商店,一套西裝一換,又遞上這張鈔票,還是老樣子,這個老板畢恭畢敬一直送出門,還希望他多多光臨。
戲拍到最後,試驗完了,意思是讓你看看:一張百萬英磅鈔票的作用,能夠到處白穿衣、白吃飯。這兩個富翁通知年輕人:“這是我們不小心掉下去的,我們今天要收回。”他不敢不還,像他這樣的人能有一百萬英磅?肯定別人要說他是偷來的,還是趕快還掉吧。一還掉,他一個英磅也沒有,仍然是個流浪漢。
喜(69)
———————— 傅味琴 2002.5.9 ————————
謗三寶戒定,修行成了空中樓閣
提要:
·愚癡的人用謗戒來掩飾自己的犯戒
·愚癡的人謗定說:“修禅定要著魔的”
·不能“專誦不禅,只唸不定”
·謗三寶戒定,修行成了空中樓閣
·“大笑憫人愚”愚人總是笑有智慧的人可憐
愚癡的人用謗戒來掩飾自己的犯戒
所以,受了戒不要到處游山玩水,受盡恭敬供養,受戒要學戒,還要持戒,兩百五十條戒都要持起來,偶然犯了還要忏悔還淨,要那樣才行。有的人非但不持戒,還誹謗戒,有意破壞佛教,為自己遮羞。說:“現在什麼時代了,還講戒嗎?”“我只要心地好,要戒干什麼?”“你們這種受戒的人,我看還沒我好呢。”“戒是束縛。”我從前還有聽到,“九十年代了,還講戒?”認為戒不起作用了,用不著了,這些全是在謗戒。
愚癡的人謗定說:“修禅定要著魔的”
還謗禅定,說“修禅定要著魔的”,“參禅不念佛,十個倒有十個空”,“只要念就可以,用不著修定”,當初淨土法門最開始也是修戒定慧,淨土三本經書都要學都要修,要照《佛說阿彌陀經》修,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也要照《佛說無量壽經》修,不犯謗法的罪和五無間罪,也要照《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修,天天修定修觀,到了後來,這個法門被人改變了,成了只要念,聽法也用不著,修定更加用不著,一直發展到現在,“只要一句,樣樣不要,誰去修禅定,誰是雜修,不得往生了”,能不能往生由他說了算?
不能“專誦不禅,只唸不定”
佛陀四十九年教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以戒生定,由定發慧,釋迦佛說過:凡是佛弟子非誦即禅,非禅即誦。現在變成“專誦不禅,只唸不定”。謗定就是謗法呀,不修禅定非但你自己沒有定力,不可能成就,因為一切成就都要靠定,而且對佛教的危害很大,即使你想往生西方也不可能,因為謗法的人阿彌陀佛把他除外了。
謗三寶戒定,修行成了空中樓閣
有些人唸了阿彌陀佛就不再聽釋迦佛的話了,這不是在否定佛嗎?“不必深入經藏,越聽多越糟糕”,謗法。“現在和尚像啥?遠遠比不上在家人,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謗僧。這樣你的信仰你的用功都成了空中樓閣,這麼多有善根的人就跟著你忙一個空!所以千萬不能謗三寶及戒定。
“大笑憫人愚”愚人總是笑有智慧的人可憐
“大笑憫人愚”,世間上笑我們:“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現在生活越來越豐富了,你們這些信佛的人簡直不好理解,偏偏把自己搞得這麼苦,真是愚蠢啊!”“人生幾何?今朝有酒今朝醉,你們太愚蠢,不懂得及時行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出人投地,能賺大錢,你們呢?五星級賓館不住,去住寺院,這麼多美女你們一個也不要,你們怎麼這麼愚啊。”這麼說起來釋迦佛不是大智慧,而是大愚了,因為我們跟釋迦佛學的嘛,這些人自己愚還笑我們愚。可見愚人總是笑有智慧的人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