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學--學佛智慧,圓滿人格(10~19)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格心理學 (10)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弘法有功德,貪名利下地獄

本次提要:

■ 迷不迷,看你依教奉行還是以身謗法
■ 弘法有功德,貪名利下地獄
■ 要離開苦因,才沒有苦
■ 圖享受,不報眾生恩也叫迷
■ 未到臨終,還得為娑婆世界作貢獻

迷不迷,看你依教奉行還是以身謗法

所以信佛、聽法、修行,能依教奉行,福氣再大,也不會迷啊!有的人進了佛門,福氣很大,可是他不肯照佛的話去做,不肯修行,不肯離開五欲,當了大法師,不到寺院掛單,住五星級賓館。有的不見得不懂戒律,現在有名有利可圖,又何必這麼清苦?還自稱是弘揚佛法!你弘揚什麼佛法?不斷煩惱的佛法?是在弘揚以身謗法嗎?像這種人福氣越大越迷,眼睛一閉就下地獄。

弘法有功德,貪名利下地獄

我年輕時聽人說:“當法師十個倒有九個要下地獄”,那時沒有辨別能力,只要出自佛門人的嘴我都聽得進去。後來聽法多了,慢慢就懂,弘揚佛法只有功德,哪有罪過呢?弘揚佛法度眾生有罪過,那釋迦佛說了49年法豈不罪過最大了?這種話的矛盾竟然沒人發現,由於向愚夫愚婦學習,愚成這個樣子。那些農村的愚夫愚婦背個黃包包,燒起錫箔黃紙來,也挺高興啊!國外有個“愚人節”,“愚人節”是鼓勵你做笨事,開玩笑,讓大家胡鬧胡鬧,解放解放,但也只有一天啊。如果365天都過愚人節,那這國家還像樣啦?後來我才明白應該有正確的理解,弘揚佛法有功德,度眾生哪有罪過?可是,當法師最容易獲得恭敬供養,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裡貪名利了,這個貪名利的心會使你下地獄,並不是當法師會下地獄,這是辯證的呀。

要離開苦因,才沒有苦

中士這一格要修離苦。天道不究竟,仍有生死流轉的苦,所以要離苦,要懂得享受的快樂不是真快樂,因為潛伏著苦的因素。只有離開了苦的因素,才沒有苦,就叫快樂,所以要修出離道,出離生死輪回,像這樣一格的修行人,境界就高了。

圖享受,不報眾生恩也叫迷

到了上士道,心量要放大,一切眾生皆是父母,哪可自管自呢?你往世享受了多少人世間的父母、親戚、朋友給你的照顧、幫助,才能活到老死啊!一世一世,在六道裡流轉,這種父母親人多多少少,他們都還在眾生道裡。今世父母又如此地愛你、照顧你,把你養大,周圍的親戚還有那些好朋友,又是如此地給你輸送溫暖,有糧食給你吃,布匹給你穿,汽車給你坐,你才有今天。說那個我用錢買的,你的錢哪裡來的?難道你是兩只手握著鈔票生下來的?還不是大家幫助你掙來的?在國內,從前大家都是窮碰窮,全靠你照顧我,我照顧你。受了人家很多的恩德,有的人因為家裡要照顧,想盡辦法幫他把農村戶口調到城市來,沒工作給他找工作,找工作要托多少朋友,一個環節扣一個環節,要牽動多少人啊!像這樣的恩德尚未報,修行人竟然不去度他們,這也叫迷了。

未到臨終,還得為娑婆世界作貢獻

我們國家的開放政策,你要出國,國家不反對,還幫助你,給你護照,只要那邊簽證來就可以去。可是洋裝穿在身,一顆中國心,想出國的人可不能把中國的科技人員全動員走光了,祖國要建設啊!釋迦佛的弟子,祖國就在娑婆世界,我不反對臨終一剎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很好,你臨死什麼事情都干不成了嘛,你願去西方就到西方淨土,願去東方就到東方淨土,可是你現在還不到臨終啊,你應該報報釋迦佛的恩,報報眾生的恩才對啊!①

(注①根據傅味琴講稿編,小標題為編者所加,2001.4.6第三講未完)

人格心理學 (11)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佛教心理學以佛法觀點為基礎

本次提要:

■ 大家不弘法,佛法不就消滅了
■ 犧牲自己為眾生才叫菩薩乘
■ 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都要修起來
■ 佛教心理學以佛法觀點為基礎
■ 人格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 情緒好,心理就有力量
■ 人的情緒往往受天氣和光的影響

大家不弘法,佛法不就消滅了

當年,有兩位比丘尼來看我,一個說:“現在一進佛門就要我拿著念珠念佛,天天念,也不知能念出啥個名堂來?”在青春的大好時光裡,卻沒有報恩的思想,也沒有學法修行的思想。假如老年人,聽課坐不住,弘法工作幫不了忙,自然可以整天好好念佛。如果跟你們這些發心來做弘法工作的年輕人說:“回去好好念佛。”那麼弘法工作沒人干了,佛法不就消滅了?

犧牲自己為眾生才叫菩薩乘

無論修什麼法門,別忘記了學法,斷煩惱,度眾生。你喜歡修禅定,從早坐到晚,人家還得給你煮飯,又不是茅山道士,整天地坐著一動也不動。從前同學間鬧矛盾,叫他幫廚,他說我現在要打坐,坐完了來又說我現在要念經,念完經又說要打坐,所以煮飯的人就說:“憑什麼我要給你煮飯吃?我也只煮給自己吃。”不管同學,不考慮釋迦佛的事業,不報眾生恩,說句實話,叫自私的修行人,忘恩負義的修行人,這種情況就跟菩薩行格格不入。讓別人先成就,讓別人先證果,讓別人先成佛,任勞任怨把大眾照顧好,為了眾生犧牲自己,這才叫菩薩乘。

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都要修起來

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三種人格都要修起來,不能停止不前。了脫生死了,佛還要叫你回小向大,到眾生裡去為眾生服務。孫中山做臨時大總統時,總統府裡有條標語,要做人民的公僕。僕就是僕人。毛主席也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現在的佛門裡的人卻說了句反話:“關起門來修,”把眾生關在門外,什麼事情都不要管,趕快走路,卻口口聲聲“我們是大乘”,還以自己是最為上乘,哪有這種大乘佛教?哪有這種菩薩?要不脫離出離乘,走向菩薩乘。修出離乘可以證果,即使菩薩乘路途遙遠,很難修,走得慢一點,你也不吃虧,因為可以成佛啊!出離乘也不修,菩薩法也害怕,只管自己,那什麼也得不到。

佛教心理學以佛法觀點為基礎

下一課開始要講到人格心理學上去,我為你們講心理學先從佛法觀點上打基礎。不以佛法的觀點為基礎,我就變了一個講普通心理學的老師了,我到佛學苑來講心理學是引導你們如何進入佛教的高級心理學,如何從人格的培養上去進入佛的人格,是這麼一個善巧方便罷了。(2001.4.6 第三講完)

人格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 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前幾次我們把人格從通常的道德修養和佛教修行角度分成三格,這是我們世間上的人在修行時分成的三格。今天我們要從心理學上來講,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人格,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等等。

情緒好,心裡就有力量

人的千頭萬緒都離不開一個“情”字,所以叫情緒。由此可見,情緒無非是從人的千頭萬緒中出生的喜怒哀樂,我們常以喜怒哀樂來概括人的種種情緒。情緒既然屬於人的心理現象,那麼情緒好,我們心裡就有力量;情緒不好,心裡力量就差了。

人的情緒往往受天氣和光的影響

科學家說:人的情緒往往受天氣和光的影響。我們自身也有感覺,人在清早的時候,情緒比較好,不僅跟清早睡醒了精神飽滿有關系,跟清早的空氣、陽光、時間也都有關系,尤其是清晨的陽光。人經過漫長的黑夜醒來,一見到早晨的陽光,這個時候情緒遠遠比晚上好得多。到了晚上,面臨著黑暗,情緒就容易低沉。晴天的中午雖然光明很亮,可是人到了中午難免有些疲勞,就有點煩躁,過於猛烈的光明對人有時候有欠合適,所以從這三個時辰來看,清早的光明最好。清早時候整個大地從極其安靜中開始活躍起來,所以人類在清早就會出現朝氣蓬勃的樣子。有句話,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學習最好,腦子特別清醒,容易記憶。光明對人體很有影響,乃至對我們的疾病也有明顯的反應,例如心髒病,尤其是對神經性的病,連脈博的跳動都會產生明顯的影響,而這種作用都離不開人在情緒上產生的種種反應。①

(注①根據傅味琴講稿編,小標題為編者所加,2001.4.13第四講未完)

人格心理學 (12)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情緒用得不當,像把殺人的軟刀子

本次提要:

■ 情緒不能偏向於極端
■ 壓抑、自卑干不成大事,要有理想、開朗的心理力量
■ 智慧的語言能調動人的情緒
■ 情緒用得不當,像把殺人的軟刀子
■ 語言造成的創傷,是很難愈合的
■ 氣量小的人,十年了還是冤家
■ 一句話治好病,一句話害死人

情緒不能偏向於極端

所以醫生、學校老師、父母,都必須要掌握好這個情緒問題。老師為什麼要對學生鼓勵?那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醫生為什麼要對病人安慰?也是在穩定病人的情緒,因為病人情緒通常是苦惱、焦慮、憂愁、低沉。父母為什麼對孩子時而輸送溫暖?時而訓斥?主要是平衡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情緒偏向於極端,要麼囂張、頑皮,要麼低沉、抑制,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很不利。所以心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題,心理成長發展好,掌握好,就能干出番大事業。

壓抑、自卑干不成大事, 要有理想、開朗的心理力量

心理必須健康,心理健康從哪兒入手?就是從情緒入手。如果一個孩子心理上放不出陽光來,情緒總是低沉,這個孩子的發展,在個性上就要變成壓抑,容易自卑,將來干不成什麼大事,庸庸碌碌過一生還算不錯,乃至會消極厭世。如果這個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長一向是開朗的、樂觀的,有自我調整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負,這個心理力量會使他將來完成偉大的事業。

智慧的語言能調動人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活動,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表現,隨時隨刻都受情緒影響,我們的疾病和健康受情緒影響更大。我從年輕到現在所學到的,看到的,確實存在一句話害死人,一句話治好病的情況,可見語言的力量是很大的。語言力量大靠什麼?靠語言對人情緒產生的刺激。有智慧的語言,能夠調動人的情緒的語言,就直接影響人的生理,直接影響人的疾病和健康。

情緒用得不當,像把殺人的軟刀子

有些話往往會把病人氣死,生氣到底是什麼?就是情緒,情緒會把人殺死,使用不當,就像一把軟刀子,殺人不見血。我年輕時聽說,上海有個退休工人,因為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一個垃圾桶旁邊拍蒼蠅,結果被人說了一句諷刺的話,這個老工人當場就死了。因為一句話而死掉的人很多啊。還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由於售票員服務態度不好,語言帶刺,坐在最後一排一個老年人聽完就不動了,到終點站,人都走光了,他仍然不起來,售票員還以為他睡著了,一看,死掉了。

語言造成的創傷,是很難愈合的

語言是一種有力的武器,有人說語言的創傷是很難愈合的。語言把人家的心刺痛了,流血了,這個裂縫是很難彌補的。

氣量小的人,十年了還是冤家

人類生活中由於語言的作用而產生的情緒變化是很大的,鼓勵一個人,他心裡會覺得暖乎乎;諷刺一個人或者給人潑冷水,他心裡就是冰涼的。聽到一句話,氣量小的人四年都不會忘記,鄰居吵架,十年了還是冤家,可見由語言而引起的情緒波動厲害得很。

一句話治好病,一句話害死人

五十年代學習保護性醫療制度,特別強調語言的刺激作用,所以使用語言要特別注意。從醫案看到有這麼一件事:同廠的兩個人都到醫院去拍片檢查,一個本來有肺病,一個沒有肺病,醫生對有肺病的人說:“一切正常。”對沒有肺病的人說:“你的肺不太好。”就這麼簡單的話,這兩個人回去,前一個本來老覺得自己有肺病,要休息,要營養,連乒乓球都不敢打,聽了這句話大變樣,回去飯也吃得多,運動,打乒乓球什麼都來。後一個呢?也變樣了,變得經常憂愁、不樂,活動也不參加,飯也吃不下,總覺得我有肺病,我很疲勞,我要多休息。過了幾個月又去復查,醫生才發現上一次號對錯了,醫生講話的對象也錯了。可是這一次復查醫生發現以前有病的人確實好了,而這個原來沒病的人確實有病了。醫生一句話就把那個有病的人治好了,那個本來沒有病的,卻把他搞出病來了。那麼假如這兩個人都聽不懂醫生的話,這話就不起作用了,中國人聽中國話肯定聽得懂,所以起了作用。心理治療這門科學非但不是虛妄不實,而且人在現實生活裡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實,通過什麼力量起作用?通過情緒。①

(注①根據傅味琴講稿編,小標題為編者所加,2001.4.13第四講未完)


人格心理學 (13)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精神上壓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本次提要:
■ 不喜歡法的人根本不會覺悟的
■ 精神上壓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 不逃避、靠奮斗才能排除障礙
■ 學佛修行、弘法的主力一起來,會把什麼都忘記

不喜歡法的人根本不會覺悟的

學生也是如此,喜歡學,心在學習上,成績肯定好;不喜歡學,心在趕快回家打游戲機上,這個學生學不好的。不是老師教學有偏心,老師講課,全班學生聽的是同樣的話,區別在本人的心理情緒。喜歡學,情緒安定,不想別的,肯定學得進去。拿修行人來說,喜歡法,喜歡禅定,喜歡過修行人的生活,這個修行人有希望。不喜歡聽法的人有耳朵也聽不進去,或者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人們稱為心不在焉,心力渙散,心靈深處起不到一種悟的作用。何況還有種種的妄想執著,喜歡聽的接受,不喜歡聽的排斥,或者總放不下某件事情,放不下自己的家、自己的朋友、同學,乃至原來住的小廟,甚至起邪思,“學法干啥呀?我又不想當法師。”這麼一想,意樂就發動不起來,情緒上一苦惱,學習成了負擔,非但學不進去,也不安心。

小時候我在學習上能逃則逃,能躲就躲,因為我實在不歡喜。少年時體弱多病,形成人稱“繡房姑娘”的個性,這也許跟我六歲死了父親家庭貧困有關系。同學總欺負我,我最害怕體育課,跑步時我拼著命跑,旁邊同學給我鼓掌:“加油,加油”,我怎麼也跑不過人家,結果沒有榮譽的罪都怪在我身上。打排球,球還沒有碰到手,排球會這兒掉下去(眾笑)。一次兩次丟了臉,以後就害怕,所以星期六體育課,星期五我就開始發願(眾笑),願明天下雨(眾笑)。星期六天好,我就假裝生病,逃學。

精神上壓抑的人自我刺激很重

解放後我在工作崗位上經常逃避學習。後來我信佛了,這麼年輕信佛,同事們總有點奇怪,但是也不能說我思想不好,看成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自由散漫。早晨上班前一個小時的政治學習我常遲到,其實我文質彬彬,老老實實,哪敢遲到?是躲在廁所裡。為什麼躲起來?就因為我說話結巴,怕人家取笑我,心裡愛面子,所以討論從不發言,精神上抑制得很,自我刺激很重,別人對我的刺激倒不大,自己對自己的刺激厲害!

因為結巴常受人取笑,比啞巴痛苦。你看啞巴見人從不低頭,也不苦惱,不會說話卻“啊啊啊”啊得起勁。結巴怕說話,頭低著,你朝他看看臉就紅。硬是要他說話,擠眼睛,拍屁股,跺腳,轉身子,種種奇形怪狀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真好像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恨不得牆上有條縫鑽進去。我後來就想逃到廟裡當和尚去,後來發現廟裡也要學習,連和尚也不敢當了。

不逃避、靠奮斗才能排除障礙

後來我不逃了,靠奮斗跟語言障礙拼命。媽很慈愛,我每次回去吃現成飯,媽都給我煮好留著,也不問我到哪裡去。我天天在公園裡練朗讀,從早練到晚,還有一個公園是我找小朋友講故事的地方,就這麼樣練出來的。後來學了文殊法,天天念《文殊法》,聽說能海上師有次在講經的時候還提到:“上海有個傅居士學修《文殊法》後講話非常好,還有辯才。”這就是說我啦。我靠文殊菩薩加被和我自己為了克服語言障礙而產生的這股精神力量,雖然奮斗了幾年,卻從不灰心,摔倒又爬起來。我從自身的經驗和聽法的智慧中,得到了堅韌的力量,我始終能爬起來,最後還是成功了。1956年那一年,我開始講課,以前做夢也不敢想我會講課。靠的就是年輕的一股沖力,有理想,朝氣蓬勃,所以年輕時代是黃金時代。

學佛修行、弘法的主力一起來,會把什麼都忘記

如今到了老年,我也有體會,投入到工作中去還好一點,空下來也會想:“年齡不饒人,我沒幾年了。”我從小神經脆弱,身體虛弱,可是有個特點:精神力量很大。雖然我也有精神力量很差的時候,但過了一個短時間,我心理力量又會沖出來。事業上我想干就拿得起來,我學佛法、修行、弘法,這個主力一起來,我會把什麼都忘記,而且人家怎麼說也沒用。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4)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有高必有下,還不如急流勇退

本次提要:
■ 有高必有下,還不如急流勇退
■ 對發菩提心弘法度眾生的人要幫助他
■ 要從人間的角度來完成一個完美的人格
■ 個性也能改變
■ 凡夫強調一切,還是起源於凡夫知見
■ 個性改一改,也能合得來
■ 不是不能改,是不願意改

有高必有下,還不如急流勇退

我當年在醫院裡工作,簽了兩年合同。兩年到了,領導留我,從利上跟我說:“可以實行承包”;從名上跟我說:“只要你不走,下次為你拍全療程的電視。”可是我沒有接受,他們很生氣,想不通我會這麼頑固,為什麼不接受他們的好意呢?就是為了要學法這個心願,人爬到了最高點,你不下來也得下來,還不如自己下來好,這叫急流勇退。

對發菩提心弘法度眾生的人要幫助他

一個修行人,哪怕是居士,要不受世間名利的迷惑,靠的也是心理力量。當我的情緒在原有的名利雙收的事業上產生了低沉,學法、弘法,這個情緒就升上去了。幾十年來,受盡誹謗、排擠、打擊,都沒有垮掉,我說我是個不倒翁。對一個發菩提心弘法度眾生的人,只能幫助,不要打擊,否則這種罪是很重的。

要從人間的角度來完成一個完美的人格

既然學佛了,我們的目的是要完成一個佛陀希望我們完成的人格。我們因為生活在人間,有人的身體,人間的心理,所以要從人間的角度來完成一個完美的人格。首先,我們要培養一個穩定的情緒,穩定最要緊。修行就是修一個穩,穩得住,不會退,穩住了才能鞏固,鞏固就是生根,不要經常鬧情緒,那是眾生的習氣。修行證果的人還有沒有情緒作用呢?除非死人,活人都有情緒作用,我們修行人必須脫離凡夫的情緒而進入修行人的情緒。修行人也有喜怒哀樂,看到眾生覺悟了我們歡喜;看到眾生愚癡顛倒我們就難受;看到佛門清淨,正法弘揚,僧團和合,我們就歡喜;佛門搞得一團糟,歪風邪氣,邪知愚癡,我們心裡就難過,這種情緒是出於修行人的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修行不是把感情修掉,像根枯木頭,而是調整我們的情緒,要有這樣的轉變,“超凡入聖”,就是超出凡夫的情緒,而進入聖人的心態。

個性也能改變

再講個性,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是不是能改變呢?情緒本身也是無常,當然個性也能改變,世間上既找不出一個人一直是維持高漲的情緒,也找不到一個人一直維持低沉的情緒。人總是一會高興,一會又生氣了,一會兒充滿希望,一會兒又疲沓,懶懶散散,時刻時刻在變,由此可以說明,我們形成的個性也可以改變。

凡夫強調一切,還是起源於凡夫知見

人們總是強調個性,你有你的個性,我有我的個性,這樣強調下去,連佛都有不同的個性了,這就變成笑話了。強調凡夫的一切,基本上還是起源於凡夫知見。

個性改一改,也能合得來

社會上人強調個性,還可以說得過去,因為他們智慧不高,即使有知識,可沒有把佛法學到啊!舉個例子說,法院裡夫妻離婚,原因總說是個性不合,其實個性改一改也能合得來。

不是不能改,是不願意改

修行要改脾氣,改習氣,你總得要改呀!你到底什麼時候改呢?來這兒有人發心學十年,那麼你十年都不肯改,行嗎?你說個改的日子好不好?說三個月後改,既然三個月以後能改,那麼半個月後也能改。說清楚了,不是不能改,而是不願意改。你現在走上一條修行的道路,你不願意改不是給自己搗亂嗎?給同學、老師搗亂,乃至最後給釋迦佛搗亂。如果你願意改,當然也願意接受別人對你的幫助和提醒,這樣就什麼矛盾也沒有了。眾生都能成佛,問題是眾生不願意成佛,口頭說得好,真正革到自己煩惱習氣頭上來,就不干了。所以不要強調個性,咱們是走同一條道路。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5)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能改變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本次提要:
■ 能改變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 寧可下三惡道,就不是修行人了
■ 要養成佛陀那樣偉大人格的個性
■ 放不下習氣的人會形成極端的我慢貢高
■ 佛弟子的忍辱是起源於慈悲心、菩提心
■ 生銹的銅鑼敲不響

能改變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沒學佛前各走各的路,學佛的佛弟子,只有一條修行的路,目標朝向彼岸,了生死,發菩提心修菩薩道。這麼多的眾生等著你去度,你還發什麼脾氣?強調什麼個性?你懂得這個道理,能改變自己才叫真修行人。

寧可下三惡道,就不是修行人了

一個人走快路習慣了,叫他走慢,他要冒火,人家說他個性就是這樣。我年輕時喜歡走快路,有誰跟我一起出去,都會掉在我後面,如果你說我“怎麼走得這麼快呢,等等我”,我就回你一句:“你為什麼走得這麼慢呢?一趕就趕上來了。”可有這麼一次,胃疼得厲害,到醫院裡去看病,這一次可所有的人都沒有我走得慢,為什麼?稍微加快一點腳步胃就疼得要命,這是胃疼強迫我,沒辦法了,疼起來不好受啊,只能慢慢走。覺得沒疼,習慣關系一下子又快了,一快又疼了,就這樣,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到醫院。從來也沒有這樣一個人,疼管疼,我還是要走快,我寧願疼死在路上,有這樣人嗎?不肯改脾氣,不肯改個性,寧願下三惡道,那就不是修行人了。

要養成佛陀那樣偉大人格的個性

不要強調自己的一切。強調自己凡夫眾生的一切,你怎麼能出離六道呢?我們要學習佛陀的偉大的個性,看看佛的一生,遭到多少磨難?首先提婆達多就要害他,誹謗他,還有外道誣蔑他,可是他一點不計較,一點不生氣,所以我們要逐漸養成像佛陀那樣偉大人格的個性。

放不下習氣的人會形成極端的我慢貢高

再講作風。作風就是在生活裡表現的行動,包括心理和語言。女眾部有個沙彌尼女生,剛來的時候自由散漫嚴重!威儀連社會上的人還不如,喜歡斜著坐,靠著坐。背後說人閒話從沒有停止過,心裡我慢貢高,對每個人都不服,誰管她就恨誰。不久她就退學了,在她走的時候跟從前剛到的時候大變樣,威儀變好了。可惜她不珍惜自己的收獲,沒有看到自己可以變的可貴的一面,仍然放不下自己習氣,還說了一句極端我慢貢高的話:“我這個人誰也度不了。”簡直把自己看成三惡道的英雄,愚癡顛倒到什麼程度!

佛弟子的忍辱是起源於慈悲心、菩提心

我對自己壞話也說,好話也說。在我接觸人中間,忍辱性格,我的學生比不上我。這可是起源於慈悲心、菩提心。有人說“傅老師有時候很嚴的”,我看人的,這個人老實,我就給他嚴;這個人不老實,我就不敢給他嚴,為什麼?老實人好度啊;不老實不好度啊,不好度我何必跟他打架呢?有幾個學生能懂得對學生嚴是老師的慈悲心?有人說我對學生不平等,有偏心,我就笑笑告訴他:“這個人要走的。”既然他不想在這兒學,訓他干什麼?你訓他,一時又挽救不了他。要打不走,罵不走的學生,你訓就起效果了。要走的你訓他,回去盡說誹謗話。

生銹的銅鑼敲不響

我年輕時,有一次從上海的禅定班下課出來,在車站上等車,我悄悄地跟旁邊的學生說:“別看這三個同學這樣對我親近恭敬,這三個人將來都要走的。”結果果然走了。

有的銅鑼敲起來噹噹響,已經生銹的一敲就壞了,敲不起的人只好還給她師父去。有人保證學十年,結果一個月都沒有滿就想走了,這種叫動搖個性。就像大海裡的一塊木頭,隨著波浪一會兒升一會兒沉。一會兒人天道,一會兒三惡道,他要一直沉浮下去,這種動搖、沉浮的個性完全沒有修行人應該具足的定力。今天你發發脾氣,明天還是活著,等到你這個軀殼壞了,眼睛一閉,氣一斷,你這個動搖個性可不能使你再活過來,你就得去換一個身體,升浮就看你自己喽。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6)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求生極樂世界要達到
七天一心不亂最穩當

本次提要:
■ 求生極樂世界要達到七天一心不亂最穩當
■ 唸佛要修禅定,就能得定力
■ 舉止要穩重,說話要講究音聲、速度和用詞
■ 生活作風要清淨、有禮貌,使人感到歡喜
■ 眼睛不斜視,別去咬人家耳朵

求生極樂世界要達到七天一心不亂最穩當

講修行功夫的話,如果唸佛像唱山歌那樣唱唱就能往生,那麼釋迦佛也用不著說那麼多法了,臨終一剎那心一動搖就達不到一心不亂,《佛說阿彌陀經》上說: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的功夫最低要達到若一日,為什麼還要若七日?因為若一日還不一定有把握,如果你能在七天內心不動,那麼你今天沒走,也許明天會走。真正預知時至,時間誤差最多兩三天。

所以在七天裡都能一心不亂,往生就穩當。假如只有一天的一心不亂功夫,這天偏沒走,第二天你定力支持不了,臨終時心還在起念,就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往生標准了。一心不亂就是不起一個妄念,這就是定力。

唸佛要修禅定,就能得定力

聽說聖訓大和尚十二歲出家,修行修得好,人們說他是專修唸佛,其實他還有隱藏的功德,聽說他天天修禅定。據說走時沒有痛苦,僅僅有些感冒,他跟侍者說:“你回去休息吧,我也要休息了。”問他要不要助唸,他說:“我自己會唸的。”

還有已經圓寂的青芝和尚曾說:“傅老師的學生個個有定力。”在他圓寂前的幾個月裡,他對居士們說“我要把真實的話講出來,因為到時候了,我再不講,對不起人。”為什麼一直不講?就因為現在有些唸佛的人,只要你的觀點跟他們合不起來,就會把你看作排斥的對象,所以他也只能等到臨走時才說出真話:“唸佛如果不修禅定是唸不好的。”

無論什麼法門都離不開定,所以我們今天培養的個性要朝著菩提心的偉大,慈悲心的忍辱,更要培養我們的定心。

舉止要穩重,說話要講究音聲、速度和用詞

在日常生活裡,舉止要穩重,不要隨便亂動,話也不要隨便亂說,一個人說話的音聲、速度、用詞,就能聽出他心裡在高興還是著急慌亂。五十年代初我頭一次開課,聽課的人有這樣反映,說我慢條斯理的,聽起來挺不習慣。可是聽兩天就習慣了,再過兩天覺得這樣講話挺好聽。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問他:“有什麼事?”“沒什麼。”“沒什麼事情打長途電話干什麼?”“好久沒有聽到傅老師講話了,所以特地打電話聽聽老師的聲音。”你去聽一般人講話:“這個,啊,現在,啊”(眾笑),一會兒慢,一會兒快,亂七八糟。從前有個人做傳達報告,開頭用足了力氣,我被他嚇了一跳(眾笑),後來越講越沒聲了。父母關心孩子總會說:“孩子啊,今天功課怎麼樣?”不會說:“孩子啊,向你問好,很慚愧我沒常來看你。”孩子也不會跟爸爸那麼講:“爸爸,你為什麼要這麼喜歡我?”(眾笑)能把語言內容、語言速度、語言音調等等配合得都不錯,這就是智慧。可惜人們因為夾雜貪瞋癡,說話亂七八糟養成了習慣。

生活作風要清淨、有禮貌,使人感到歡喜

修行人的生活作風要清淨,要穩定,舉止要穩重,頭腦要冷靜,要使人家感到歡喜,要有禮貌,要文雅,現代人說風度要好。我偶然坐了幾次飛機,空中小姐風度好,有禮貌,使人感覺很舒服。

眼睛不斜視,別去咬人家耳朵

眼睛不要斜視,說話跟人要保持距離,別去咬人家耳朵,如果你聽不見,你跟人家打個招呼:“你說得響一點。”咬耳朵嘁嘁啜啜,多不好看!鬼鬼祟祟的。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7)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作風正派,盡管光明正大

本次提要:
■ 作風正派,盡管光明正大
■ 合眾最要緊,生活習慣也能改變
■ 孤獨、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發病的基礎
■ 人家不歡喜你,你不會改一改嗎
■ 過午不食也可開許,晚上不吃,中午要吃飽

作風正派,盡管光明正大

有人對我們的規章制度很不習慣,為了集體的安全,這樣規定是有道理的。例如,制度規定,打電話要在辦公室打,要講普通話,不准在電話裡談情說愛,為了防壞份子到處亂竄,所以叫你聲音響一點,就等於讓你光明正大一點。是有人回去了竟然打電話來找某女士聊天,社會很復雜。如果團體受到損害,你也沒好處,你也是其中的一員,為什麼不配合呢?作風正派,盡管光明正大。

合眾最要緊,生活習慣也能改變

南方有南方生活習慣,北方有北方生活習慣,盡量照顧就是。今天吃饅頭,明天吃米飯,過兩天吃面條,這不是豐富多彩嗎?何必一定要全照你的?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偶然吃吃饅頭也好嘛。最要緊的一點是能夠合眾,拿心理學來說,叫合群。

孤獨、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發病的基礎

合眾最要緊,不要使自己孤獨,孤獨最不好。還有幻想,腦子裡想的盡是打自己主意,其實都是妄想。這孤獨、沉思、幻想,往往是心理發病的基礎,所以我們應該要培養合群的性格,合群的生活習慣,人在群眾中是最好的鍛煉。我在能海上師身邊學法的時候,上師常說:“要合眾,你才能夠得到大眾的加持。”一個能夠合眾的人,他就有合眾的福氣,合眾的功德。

人家不歡喜你,你不會改一改嗎

有人說:“我想合眾合不上去啊,他們都不喜歡我。”那你不會使人家喜歡你嗎?有時還說怪話:“你看這種人哪,怪不得人家喜歡他,一見面先來一個微笑,我真看不慣,我這個人從來不笑的,拍什麼馬屁?像個狐狸精。”(眾笑)到底他錯了還是你錯了?彌勒菩薩天天笑嘻嘻難道也錯了?深圳圖書館曾請我開講座,講的內容就是“未言先笑”,這是禮貌,有禮貌人家都喜歡你。人家不喜歡你,你不會改一改嗎?

過午不食也可開許,晚上不吃,中午要吃飽

一向過午不食的人胃裡很舒服,偶然晚上吃一次覺得肚子裡難受。一向吃慣的人,有一天晚上沒吃也難受,都是個習慣問題。釋迦佛規定,出家人要過午不食,除非像勞動出坡、遠路回來、生病、身體虛弱,可以吃一點,這叫開許。你們有的同學要過午不食,我不反對,如果你晚上要吃一點,我也不反對,一切自然,不要太勉強人家。你們以後自然會過午不食。要不了多少時候,過午不食的人會多起來,但過午不食的同學中午飯要吃得多。我從前日中一食,我可沒有少吃,少吃不是營養不夠了嗎?我是把早、晚兩餐的飯全加在中午一頓吃,譬如我早上吃一碗粥,晚上吃一碗粥,中午吃一碗米飯,那麼我中午就要吃兩碗米飯。中午能吃多,吃得飽飽的,你才能晚上不吃。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8)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本次提要:
■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 不要把出家變成“搬家”
■ 不要在釋迦佛的精捨裡搞貿易
■ 培養人才要成為佛門棟梁,掃除一切污染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思想意識、思想陣地不會空白,修行人如果不把佛陀的思想放在裡邊,就會被邪知邪見、世俗的思想長期統治。從前有句話:“無產階級思想不占領,資產階級思想就要占領”,佛弟子也是這樣,佛陀的無產階級思想不占領,世俗的名利思想就要占領。佛弟子應該是無產階級思想,出家人出了家就沒得財產,成了佛門的無產者。居士肯供養布施,你也是無產階級思想,最多保留了一點生活費,作生活上的保障,也不是餓肚子才叫無產階級。佛是叫我們做個無產者嘛。

不要把出家變成“搬家”

可是由於不懂佛法,進了佛門佛陀的思想沒裝進去,出了家只是換了件衣服。逛馬路、上街,這也買,那也買,寮房裡什麼都有,能海上師說:“有人出家的時候什麼都不要,不到三年,什麼都有了,這不叫出家,叫搬家。”寮房裡東西堆滿,床底還有皮鞋,牆角還有酒瓶,銀行裡存款十幾萬,經常打聽股票行情,那完全成資產階級了。

不要在釋迦佛的精捨裡搞貿易

寺廟的土地不會說話,也沒有腦筋,房子也不會說話,也沒有腦筋,只有住在裡邊的人有腦筋。動不是佛教的腦筋,在寺院搞貿易,牆角落裡還有算命的,這還像釋迦佛的精捨和佛弟子的學府嗎?

培養人才要成為佛門棟梁,掃除一切污染

我對請我去弘法的人講過:“感謝你提供我一個弘法的機會,不過話說在前面,請不請由你,要我來,如果發現有世俗氣的地方,我要開口講話的。”不報釋迦佛的恩,我來干什麼?難道是為了吃口飯嗎?所以大家好好發心,凡是我們在的地方,就把非佛教的歪風邪氣,世俗污染全部掃出去!保持佛門的清淨。要在佛門搞清潔工作也不容易,還得逐步逐步來。我們培養人才的目的,是培養你們將來成為佛門的棟梁,把佛門裡的垃圾掃掃干淨。

(2001.4.14第四講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9)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要在心理上接受教育

本次提要:
■ 人類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 心病要用心藥醫
■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轉變
■ 人是能改造的
■ 語言也能改造成流暢動聽

人類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我們講人格心理學講到心理治療,如今的時代,在國外心理科學被認為是頭等重要的。以前的“身心醫學”,現在叫“心身醫學”,心放在第一位。國外的心理學家認為人類70%以上全有心理病,也就是說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在解放前上海已經有心理治療這一科,我年輕時最熟悉的就是黃嘉音,跟他合作的叫粟仲華,是當時上海精神病院院長,他們特別提倡心理治療,說:“吃藥打針治不好的病,就要用不吃藥打針的方法來治。”今天我們不專講心理治療,只把它作為人格心理學的一個部分提一提。

心病要用心藥醫

我以往從事過心理治療工作,通過心理治療,確實有些醫藥無效的病也好了。簡單扼要說,心理治療的方法就是由心理治療醫生給你指導,你要按照他的指導努力去做。如果病人不聽醫生話,學生不聽老師話,就起不了作用,你不接受嘛。教育只是讓你看到自己的缺點,起作用的還是你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這種惡劣的脾氣,奇形怪狀的心態,任性放縱的習氣,歇斯底裡的自我誇張,為了取得人家的同情和掩飾自己的錯誤所表現出來的有氣無力,這種病不在身上,在心裡。古人也說:“心病要用心藥醫”,當然還包括你放不下的刺激,想不通的矛盾,那就要用智慧的語言來給你啟迪,使你轉變,使你覺悟。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轉變

如果認為“我的病醫生看不好,藥吃不好”,從心理衛生來說,有這種病,叫“心理病”,表現在身上有點不舒服,胃脹、頭疼、失眠等,醫生取個名字叫“神經官能症”。神經官能症生理上表現出來的種種症狀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的病在心裡。如果藥吃不好,又不願接受心理上的教育,這算什麼病呢?那種病可以說是無可救藥的病,既不吃草藥,也不吃心藥,整天胡思亂想,豈不可怕?如果佛弟子這樣愚癡,怎能做人天師表?出家更要做人天的榜樣,消除自己的愚蠢,改變自己的習氣,表現自己的智慧。

人是能改造的

人是可以自我改造的。我這個身子就是經過改造的。舉兩件事說說,以前有個時期,出家人不敢穿出家的衣服。有一次我到一個居士家,他們以為我是出家人,說“你很像一個出家人”。其實我小時候是走路搖晃,靠著牆壁拖著走的。你們的威儀還不是出家以後學來的?老師只能給你啟發,要你自己改造自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語言也能改造成流暢動聽

語言也能改造。我小時連自己的姓名都說不出來,今天已完全不是原來的語言,我的語言是經過我自己改造的,也不用再記住當初訓練說話時要掌握的幾個原則,開口就能說。你們能夠聽得出來,我從第一句話到最後一句,全是帶有一種波浪形的節奏,如果不通過刻苦的改造,能成功嗎?我說話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都沒有很重的爆出來,也沒有兩個字連得很緊,也沒有不連貫的表現,也沒有直龍通的說,是有起伏的抑揚頓挫,你們聽了兩個小時,我也沒有“這個,這個,啊”,“那個,那個,啊”,以及那麼多的“就是嘛”無義詞。我不信一個人改造不過來,我就是改造過來的。

 

 

上一篇: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講記 第七卷
下一篇: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講記 第八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