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弘一法師的書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弘一法師的書法

蔡惠明

今年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圓寂四十五周年。泉州市《弘一法師全集》編輯出版委員會將分卷出版法師著作。據編委會副主任陳珍珍居士透露,法師的“佛學”與“書法”專集已集稿完畢,即將付印,這將是佛教界與書法界的一件大事。

弘一法師(李叔同)不僅集教育家、音樂家、美術家、戲劇家、書法家、金石家、佛學家、詩人於一身,而且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

弘一法師出家後幾乎放棄了他所有藝術特長,諸如音樂、繪畫、戲劇、金石等,獨保留書法。豐子恺居士在《為青年說弘一法師》一文中說:“他的字,功夫很深,早年學黃山谷,中年專研北碑,得力於張猛龍碑尤多。晚年勤寫佛經,脫胎換骨,自成一家,毫無煙火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撰文贊揚法師的書法,他寫道:

弘一法師對於書法是用過苦功的。在夏丐尊先生那裡見到他許多習字的成績。各體的碑刻他都臨摹,寫什麼像什麼。這大概因為他學過西洋畫的緣故。西洋畫的基本練習是木炭素描,一條線條,一筆烘托,都得和擺在面前的實物不差分毫。經過這樣訓練的手腕和眼力運用起來自然能夠十分准確,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於是寫什麼像什麼了。……

弘一法師近幾年來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哪一家呢?實在說不出。我不懂書法,然而極歡喜他的字。若問我他的字為什麼教我歡喜,我只能直覺地回答,因為他蘊藉有味。就全幅看,許多字是互相親和的,好比一堂謙恭溫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就一個字看,疏處不嫌其疏,密處不嫌其密,只覺得每一劃都落在適當的位置,移動一絲一毫不得。再就一筆一劃看,無不教人起充實之感,立體之感。有時有點像小孩所寫的那麼天真,但一邊是原始的,一邊是純熟的,這分別又顯然可見。……

葉聖陶先生是個書法行家,他的評語是非常中肯的。弘一大師的書法之所以受到崇敬與歡迎,也就很自然的了。

弘一法師晚年喜寫佛號與《華嚴經》章句,廣贈有緣,凡向他請求墨寶,一般的都能滿願,他的真跡,保留在他的學生劉質平居士處最多。質平居士逝世後,其哲嗣劉雪陽歷盡艱險,將這些具有文物價值的墨寶保藏完好,1980年在北京法源寺為紀念弘一法師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辦的金石、書法展覽會中展出。其中楷書《佛說阿彌陀經》屏條十六幅,據說曾有人出重金要求轉讓,卻為質平居士所拒絕。

關於弘一法師的書法,還有這樣兩則故事。

其一是,弘一法師的南社好友馬敘倫先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部長,他曾賦詩一首,托夏丐尊居士轉達,請求惠賜墨跡。詩雲:

天然初祖妙書詩,智永千文八百篇;我也乞師書一紙,藝林珍重比前賢。

詩意是懇切的,可惜詩還未經傳到,而弘一法師已在泉州市圓寂。馬老先生大為歎息,說:“求一字不能得,何緣之悭耶?”

另一是,北京魯迅博物館收藏的魯迅先生遺物中,有一寬六十八點六厘米,高二十六點二厘米的白色宣紙條幅,正中橫書蒼勁有力的“戒定慧”三字,左邊豎寫了兩行小字:“支那沙門昙昉書”。下方一枚紅色印章“弘一”,右上方系坐佛印章一枚。整個條幅布局協調、嚴謹。條幅上簽屬的“昙昉”就是弘一法師的別署。“支那”是指中國,“沙門”是佛教比丘的別稱,“昙昉”與印章上的“弘一”就是法師的法號。條幅正中寫的“戒定慧”即佛教三無漏學,法師在另一著作中曾注釋說:“戒者防身之惡,定者靜心之散亂,慧者去惑證理也。”

《魯迅日記》1931年3月1日也有這樣的記載:“從內山君乞得弘一上人書一紙”,就是指這一條幅。“內山君”即日本內山完造先生,是魯迅先生的好友,他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曾在《上海霖雨》中撰寫《弘一律師》一文,記述經夏丐尊居士介紹,在功德林蔬食處與弘一法師會見的因緣。文中說,弘一法師寫了一條直幅相贈,書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左方題:“完造居士供養沙門一音。”從魯迅日記簡單幾句的記載和內山完造先生的回憶中,可以看出他們都很欽佩大師的書法與才學。魯迅先生在“乞得”之後,不僅裝裱成軸,而且珍藏完好。在魯迅逝世五十周年(1986)紀念之際,北京魯迅博物館文物珍品展覽中展出了這幅真跡。

上海開明書店曾出版弘一法師出家前的書法習作,書名為《李息翁臨古法書》,法師自己作序說:

居俗之日,嘗好臨寫碑帖,積久盈尺,藏於丐尊居士小楳華屋,十數年矣。今者居士選輯一帙,將以锓版示諸學者,請余為文,冠之卷首。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以是書寫佛典,流傳於世,令諸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無益矣。後之覽者,鹹會斯旨,乃不負居士倡布之善意耳。

此書所收,包括篆書、魏碑、草書、楷書等,可見法師熔古法於一爐,而又有獨創,因此在書法界享有盛譽。

我曾承陳海量居士轉贈法師手跡“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一紙。這是法師在抗日戰爭期間退居閩南,睹敵騎而傷心,詠黃花以見志,在答復柳亞子詩偈“亭亭菊一枝,高標矗勁節,雲何色殷紅,殉教應流血”後常寫的條幅,用以激勵佛教徒抗日救國,可惜這一墨寶在十年動亂中遺失了,深引為憾。現手頭尚存法師手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影印本)經常讀誦,緬懷先哲,追仰盛德。決心學習法師愛國愛教的精神,“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上一篇:法界法師:藥師經釋義 第八、光中說咒分
下一篇:法界法師:藥師經釋義 第九、持咒滅病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