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辎(zī)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裡又講了心性,得法之後的那種喜悅的心性,得意忘形的那種心態,還有那種飄飄然的那種行為,同時又在提醒大家莫忘本呀,忘本失良藥,忘本那個良藥對你不起作用的。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從字面上講,重和輕、靜和躁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它們都是依仗對方來體現自身的存在。重是輕的根本,無重就無輕,輕是重的體現,無輕就無重,然而重和輕是有主次的,它們所處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穩重沉靜符合自然之道,輕浮狂躁違背了自然之道。縱觀大自然大山大海因為穩重沉靜而長久。天空的雲彩和狂風暴雨就因為輕浮、狂躁而短暫。對於我們人也是這樣,穩重沉靜的人可靠,值得信任;輕浮、狂躁不可靠,不值得信任。

佛家講四威儀都必須要具備呀。哪怕不修佛法,修的是其它法也要有四威儀,四威儀並不是佛家專用,是人類通用。你如果失去了四威儀,心性不穩重,行為非常輕浮的情況下,你的根基就要動搖。如果你是國君,你的國家就要滅亡;如果你是修行人,你即將要下道。在人道上領導一提拔你,就喜形於色,和下級耍官僚、趾高氣揚,這樣就會讓人煩。升官和不升官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一樣平平淡淡。如果不穩重,招來的不光是是非,有可能是危及生命啊。

從自性的角度講,重和靜都是指我們的清淨心,也是歸元的性海,先天的性與宙心無異,無形無相,厚重安寧,虛靈難以描述。輕和躁是指我們後天的心,被六根六識無明所牽動,輕浮,狂躁,不安。一個修行者一旦輕狂浮躁,內心當中的君主或聖人可能就被農民起義軍鎮壓了,什麼是農民起義軍?就是六根、六識、六塵,就把你心中的君主或大靈給鎮壓了,真的君主放不出光芒來,你自身的天下就要亂了。這後天的思維是治理不好自己的天下的。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你的君就非常安靜,你的聖人就能放出光芒。

再比如有人得法(就是教給他一個咒語或者教給他一個法門)之後,他一修覺得這個東西非常好,就開始得意忘形沾沾自喜,心性開始飄忽不定,想入非非開始盤算了,明天晚上一練後天晚上再一練,七七四十九天,天下就是我的了。這心態一飄然就過不了昊天,卻過到十八層地獄去了。飄然的心也就是浮躁不安了,而不是自在飄然,所以得到一個法也不會受用啊。

大家在人道上要穩重,修行道上更要穩重。一個修行人如果不穩重的話,他可是帶領一大批人掉到道下,這個罪業可就麻煩了。所以說第一句話就告訴了,得法的人不要囂張,一定要穩重,穩重是我們的根基,清靜是我們君主。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辎重】這個君子就是大靈,大靈即無位真人每天在終日乾乾用功不怠。不離辎重就是穩重內守自持,冷靜從容,不心浮氣躁,不急速慌亂,是指的心態。內在的辎重就是能量智慧和心態,外相的資糧(辎重)就是吃穿住還有醫藥就為我們的資糧。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從文字上講,縱有聲色犬馬,金銀琉璃,為眾人所榮觀的外在東西,但君子超然於物色之外,不為所動。

從修行上講,榮觀就是觀自在,潇灑超然,像燕子三超水。同時燕子三超水(燕處超然)是個功法,但和氣功的三超水不一樣,是《易經》裡的功法。老子把很多好東西用一句話就跟我們帶過去了,你抓不住就過去了,抓得住你就接下來了。釋迦佛是一點一點給你說破,然後你自己如法修行就可以了。老子是讓你在這個萬花筒裡找,找到你就得法。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就是《心經》裡講的觀自在菩薩,菩薩在觀,燕處超然照五蘊皆空,所以叫燕子三超水,這是一個功法,如果大家想學,以後到固定的道場來專修這個法。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在古時候一個國家能有萬輛車就算大國家了,是絕對富裕國家;小國家幾十乘;中等國家幾百乘。這裡的萬乘是比喻我們的心性,你的心性雖然有萬法了有萬種法門了,你是萬法的主人了,但你也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認為自己是天下的老大,你還是一個凡夫而已。只要你還沒有徹底解脫和覺悟的時候,你就不要擺出一付天下老子第一、唯我獨尊的姿態,這種心態是大大的要不得。所以說你一旦有浮躁心態的時候,天下將會失去,從修行的角度來講,你得來的那點功德就要沒了。萬乘之主如何保留長久?要穩重,要清淨,穩重和清淨、四威儀可以保證我們天下永遠不失去。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你要輕率的時候,六根六識都不會聽話了,一旦一個人玩物喪志的時候,心性不可能發出光明的,那六根六識更是假貨,更不聽講什麼修行的大道理,連六根都控制不了的時候,你的生命之根就沒有了,性命之源就沒有了。

躁則失君,玩物喪志已經夠嗆了,而且每天在急躁暴躁中,自己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的時候,你的君位已經沒有了,《易經》裡頭六爻(yáo)君位(九五之尊)在第五爻上,你第五爻的君位就沒有了。君位在我們人身上天目穴,那是我們的君位,君臨天下觀的一清二楚。你要玩物喪志再亂發脾氣火燒三千功德林的時候,九五之尊就沒有了,這個君位(聖人)無影無蹤,再也看不到了。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千江都有月亮,但一直都是在波動,你的月亮就不明了,這和佛經是一樣的。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是對應九五之尊要如何去觀。我們要上觀於自天,觀完天再觀自地,這個時候你就會自在。

(有人想了解奎師那)我在北京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是學奎師那的,他就曾經給我們講過奎師那,我一聽也覺得奎師那挺好的,我說請把奎師那的咒語給我們唱一唱,他唱完了,我一聽覺得這個法門早會了,我好像很早以前就會了。他說你都沒學過怎麼會?我說我內心當中就和佛一樣的非常清淨,沒有生疏的感覺。他說不相信。我就給他講,最後他也服氣了

在印度在佛教沒有成立以前,奎師那是第一大神,有佛教之後把他奉為外道。奎師那代表了這個法門至高無上的神。很多人說這神比佛低,只能說他沒理解到。在我們沒有佛出現以前照樣有人成佛,佛經裡不是都講了在無始劫都有人成佛嘛。既然在成佛,那奎師那就是佛。後來他說從來沒敢考慮過。我說為什麼不考慮哪?有什麼不敢考慮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這些都要考慮,考慮完之後你的心性才能豁達。

我們又沒有考慮歪門邪道,考慮的是正宗的東西,如何聯系起來能使自己更加進步。你聯系不起來就有障礙,然後分你的我的,那就說明你的第八識還沒有打開呀,你的智慧之光沒有開開啊,你只不過理論上明白了而已,智慧沒有出來。真正智慧出來的人是豁達的。佛經裡已經都告訴了無始劫都有人在成佛,在印度佛教之前奎師那已有上萬年了,那時候人們已經把奎師那奉為第一大神,那就是佛啊。

大家一看的確都是相通的。西方把耶和華奉為上帝奉為主,那和中國的盤古有什麼區別?都在開天辟地造七天,就是一個人啊。人的分別念說那個是你們東方的,這個是我們西方的,這個是印度的,最後門派眾多,學問紛雜。如果一個真正豁達的人把這講開之後,大家思維沒有障礙,學習沒有障礙,連音樂都沒有國界,文化沒有國界,那為什麼我們平白自己給自己制造障礙哪?那是你的禅宗,這是我的淨土我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誰?就是大日如來呀,大日如來幻化的阿彌陀佛,幻化的藥師佛等,再追究大日如來是誰?就是中國的文殊菩薩,密宗叫大日如來,那他在宇宙當中又是誰呢?他就是無量壽佛呀,就是那個零點呀。這麼一聯系,沒有區別。

《道德經》和《佛經》講的都是一個東西,只不過是語言不一樣。《道德經》把很關鍵的東西用一兩個字就講完了,你看不出來沒有辦法,看的出來你就抓住,法就在你不經意之間給了你。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明了老子講的東西,你要能真正的從中抓住老子講的東西,那你真的可以說是覺悟了。然後你再把佛經裡的精華完全提煉出來,佛經裡有功法,《道德經》裡有功法,你自己去修練,然後得出的東西就是你的家珍。自性裡的東西別人是盜不去的。

 

上一篇:蔡惠明居士:再論原始佛教及其聖典集成
下一篇:蔡惠明居士:《無量壽經》的宗要是發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