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密宗的哲學思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密宗的哲學思想

蔡惠明

一 

密宗是中國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印度佛教的發展,一般可分四個階段:

(一)最初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的敵法為原始佛教;

(二)佛減度後,自公元前四世紀左右,佛教僧團因傅承和見解不同,發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上座部和大眾部等);

(三)公元一、二世紀間,從部派佛教大眾部中南生了大乘佛教(它把以前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但南傳不承認這一名稱);

(四)最後,大乘佛教的一部份派別同婆羅門教互相調和結合,又產生了大乘密教。

密教敵典總稱怛多羅,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觀派與瑜伽行派的思想為它的理論基礎;在實踐上則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征。宣傳口誦真言咒語(“口密”)、手結契印(手式或身體姿勢,“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可以恤身成佛。在修法之際,建立壇場(名曼荼羅,意為“輪圓具足”),配置諸佛菩薩。密教形成獨立的體系和派別,史書記載在七世紀中葉,“大白經”和“金剛頂經”成立以後,最初流傳於西南印度、德干高原,後來再向南印度和東北印度傳播,以超戒寺為中心,得到波羅王朝的支持而迅速發展。“大日經”闡述了密教的基本教義,各種儀軌和行法,供養的方式方法等。“余剛頂經”以大日如來為受用身,宣揚“五佛顯五智說”  。就是中央大日如來的法界體性智,東方的阿闳如來的大圓鏡智,南方的寶生如來的平等性智,西方的無量壽如來的妙觀察智,北方的不空成就如來的成所作智。其中重要的是法界體性智,其余四智都是唯識所轉,容納了瑜伽行派“轉識成智”的思想。此經出現以後,密教被稱為金剛乘(其後又分出一支稱俱生乘或易行乘),主張佛身四身說,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和俱生身。認為自我是“與生俱有”  (本性)的性質並是實現的目的,在實踐上重視阿阇黎(導師)的作用和秘密的儀式。十一世紀時,西亞突厥系的伊斯蘭軍隊入浸南亞夾大陸,在密教中又出現了時輸派,一般認為就是俱生乘。他們宣揚現實存在像時間車輪一樣,倏忽即逝。“般若方便二而不二”,只有信奉本初佛(即第一佛)才能從迷妄中解脫出來。在時輪派形成不久,入侵軍隊徹底摧毀佛教寺院,佛教在印度一度治失。

印度的密教思想分二路傳入漠族和藏族地區。在漠地始於三國時代,自二世紀中至八世紀中的六百年間,譯出約有一百多部的陀羅尼經和咒語,其中有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的“大灌頂經”十二卷,初唐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乙十二卷,屬於陀羅尼“真言”匯編的性質。在此期間,印度西域來華的譯師和高僧也多精通咒術和密儀,如西晉永嘉四年(三一O)來洛陽的佛圖澄, “善通神咒,能役使鬼物。北涼支始十年(四二一)到姑藏的昙無谶,“明解咒術,所向皆驗,西域號為大神咒師”  。北魏永平初至洛陽的菩提流支,  “兼工咒術,莫測共神”  。我國高惛文奘、義淨西行求法歸來後也都傅譯過密法。以上後世稱為“雜密”  。在我國弘傳純粹街敵,並正式形成宗派的,實始於“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不空。漢地密教稱真言宗,亦稱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等,依理事觀行,修習三密瑜伽(相應),而獲得悉地(成就)。

南開元四年(七一六),印度密宗高僧善無畏經西域來到長安,譯出“大日經”  (全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r蘇婆呼童子請問經”等。深受玄宗禮遇,被尊為“國師”  。他在洛陽大福先寺講述“大日經”要義,由弟子一行(我國古代天文學家)錄成“大日經疏”二十卷,一行又著「攝調伏藏”等後來成為中國街宗的重要文獻。他們傳授以胎藏界(理)為主的密法。開元七年(七一九)南印度高僧金剛智經南海、廣州抵洛陽,大弘街法,後入長安,譯出“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金剛頂瑜珈中略出念誦經”等經軌四部、七卷。他的弟子不空於天窦二年(七四三)奉師命去印度與獅子國(今錫蘭)廣求密藏,從普賢阿阇黎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與“大毗慮遮那大悲胎藏”等法。回國後叉譯“金剛頂經”、  “金剛頂五秘密修行念誦儀軌”等十一部,一百四十三卷。不空傳弟子金閣寺台光、青龍寺惠果、新羅慧超、崇福寺慧朋、保壽寺元歧、覺超,世稱二“哲”,而以惠果承他的法采。惠果的日本弟子空海於唐貞元二年(八O四)來華學習密宗,回國後在京都敬王護國寺創立日本真言宗,稱為“東密”  。近年因中國真言宗已成絕《《,上海靜安寺持松二次東渡求法,在寺建立“密壇”,使真言宗得到復興。

藏傳佛教密宗的傳入約在八世紀問,印度僧人寂護和蓮華生到藏弘法,建有密教的根本道場桑耶寺。其後又有法稱來藏傳瑜伽金剛戒法、大曼荼羅等灌頂;無垢支、施戒等在藏譯出“集街”等許多密宗典籍,密教在西藏得到了流傳。後弘期西藏阿裡地區統治者智光派沙門賓賢等赴印學習“集密”、“時輪”等經,並迎請信凱、作蓮密、佛樣靜、佛護、蓮華密等入藏翻譯顯密經論,而以瑜伽部“集巒績”為重點。東印度惛人法護和他的弟子在藏譯出前所未有的大量街乘典籍,使密斂在西藏成為主流。十一世紀中期,中印度高僧阿底峽應邀入藏,弘揚顯密觀行教法,他的弟子續其法燈,弘通無上瑜伽,首開西藏密教噶當一派。同時弘密的還有寧瑪、噶舉、薩迦等派。十五世紀初,宗喀巴創格魯派,下傳達賴、班禅兩大系,為現今藏傅佛教主要密宗教派。藏密一般分為四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但各派幾乎全以無上瑜伽部各種教授為主要修習法門。無上瑜伽部又分為三部:父部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為本拿;母部奉勝樂金剛、喜金剛為本尊;無二部奉時輪金剛為本尊,各尊均有自己大量的“本續”、“疏釋”和儀軌。藏密的重要法門有大圓滿、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大圓滿是寧瑪派的最高法門,指當前離垢的明空品瑩的自證智阿底瑜伽乘,依“阿毗達磨大乘經”的“無陽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一頌,分為心部、界部和要門三種,而以要門為最高。要門又分外、內、秘密和無上四部。無上要門叉稱自性大圓滿心髓金剛藏乘,簡稱大圓寧提(心髓)  。限於篇幅,恕未能作詳盡的介紹。

二、

密宗是以“大日經”為宗經的。漠譯本為唐善無畏譯,七卷。一大毗盧遮那”意為“大日”,據傅此經是大日如來在金剛法界宮為金剛手秘密主等所說,原有廣本十萬頌,系龍猛菩薩入南竺鐵塔,親承金剛薩埵的傳授後誦出,籠猛又攝取十萬頌本要義,編成略本三千余頌。藏譯本為德積所譯,分內外兩篇,內編和漠譯的前六卷柑當,內容大同小具,但品目和次第互不相同,文字也略有出入。外編在世出世護摩法品之後,有寂靜護摩儀規等七品,但漠譯全無。而漠譯的第七卷,藏譯也缺。

“大日經”第一卷主要講述街教的基本教義。第二卷至第六卷闡明密教的各種儀軌、行法等;第七卷主要為供養念誦一二味耶法門(供養的方式和方法)。全經於所說諾曼茶羅中,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茶羅為正式灌頂曼茶羅,所傳密教胎藏大法就是從此出。它開示一切眾生本有的淨菩提心所持無盡莊嚴的本有本覺的曼茶羅,並宣稱能悟入這本有淨菩捉心的身、口、意三密方便。此經所說不出三句法門,更以菩提即是如實知自心,眾生自心即一切智,需要如實觀察、了了證知。從因到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宣揚了說理平等法門。經內所有密咒全都寫出梵文,並逐字用漠晉對譯。一行的r大日經疏”,闡明教柑和事祖,對早期密宗理論體系有較多發揮。他以“大日經”為統頓一切佛教的經典,認為第一、第二品貫穿了全經的主題。其余各品都是第一、第二品的演譯和引伸。此疏對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詳解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各點,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注明許多事柏的作法與意義外,並發揚了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的精神,使密宗的教理與哲學思想更趨完備。其注釋在我國不多見,而日本卻很多。主要有空海、信堅、圓仁、信日、覺阿、觀賢、濟暹、杲賓、賴瑜、宥快、信證、道范、宥祥等。

密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風、火、空、識二(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有“理”、“因”、“本覺”三個方面的意義);“識”為“心法”,屬金剛界(有“智”、“果”、“始覺”、“自覺”四個方面的意義)。主張“色心不二,金胎為一”  。兩者赅宇宙萬有,而又皆具眾生心中。佛與眾生在體性上相同。眾生修習二二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三密櫃應,即身成佛。密宗儀規復雜,所有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等均有嚴格規定,需經阿阇黎秘密傳授。沒有依止的上師,自己是不能隨便修法的。

前文已經談到,密敷是一部份大乘佛教的派別與婆羅門教互柏調和結合而產生的,因此它的思想體系也保留有“佛梵合一”的特點,如:(一)  “大日加來”與“大梵”  。“大日如來”是法身佛。按照傅統佛教各派的通例,各種經典都是應身的釋迦如來所說,未見法身佛和報身佛說法。“大日經”卷三說:“我一切本初,號名世所依。”卷五叉說:“能隧類形,諸法之法柑。……眾生、器世界,次第而成立;生、住等諸法,常恆如是生。”  “自身為大我!”由“無我”到“大我”,與婆維門斂的r大梵”形象類似,這在傳統佛教中是沒有的。(二)火的崇拜——“護摩”  。印度原始宗教有拜火敵,佛經中稱“祀火外逭”  。“護摩”意譯為“燒”,密未極力提倡“護摩法”  。“大日經”卷六第廿七品專講“世出世護摩法÷,並列舉了廿九種(總數為四十四種)的“火”,引進佛門,分為內、外“護摩”,這也是較為突出的。(三)提倡“祭祀萬能”。傳統佛敢講布施,雖然也提到“供養”,但這是專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敬意。“七支念誦隨行法”說“十大供養”就是否、花、燈·塗、果、茶、食、賓、珠、衣。“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只經”卷下說:“若以白色花,護摩作供養,一切吉祥天,賜與金寶藏,恣意而受用”  。把供養范圍擴大到天、神,這是“梵化”的又一標志。(四)由禁欲到縱欲。傳統佛教是禁欲的,比丘“四根本戒”就有“不YIN”的一條。但“大日經”卷五說:“隨諸眾生性欲,令得歡喜!”卷十五說:“諸尊色類,種種不同,大而言之,略有兩種,謂男及女。男是智慧,女是三昧!”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據此隨意曲解,作為縱欲的借口,因而引起誤會,丑化了街宗形象,這實在是一種菲過。

三、

我是王張“就教言教,各宗並弘”的。密宗包括東街與藏街迄今流行不衮,是由於它有完整的理論點禾和實踐方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俗度,條條道路通向菩捉彼岸。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高下,重在契機。任何散派在長期流傳中不免滲入這樣那樣的污點,應該去蕪存菁,興利除弊;而不要因噎匯食,入寶山·而空返。當然街宗各派也應注意自身的不足之處,按照佛教教義勇於改過和糾錯,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廣渡眾生,利樂有情,一明佛法原是適應眾生的佛法!

摘自《菩提樹》總第433期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三十章 故善者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