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楊度的“新佛教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楊度的“新佛教論”

蔡惠明

楊度(一八七四——一九三一),字哲子,一號虎禅師,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引入注目的人物,自一九五七年周恩來公開宣布他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後,何漢文、杜邁之編撰了“楊度傳”,國內外的一些史學家著文探索研究,但都感到資料不足,渴望有一部楊度專集問世,以供深入研究。如日本京都大學副教授狹間直樹先生說:“我提出的要求可能會是一份難以完成的訂貨單。不過,對於楊度的祖國的學者們來講,這件工作也許是可以完成的,所以我還是不揣冒昧地提出了我的這個願望。”一九八五年,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劉晴波等四人編輯的“楊度集”正式出版,並參加當年十二月在香港舉行的“中國書展”,受到香港和海外學者的熱烈歡迎。對於這位傳奇人物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政治怪人”,因為他依附過袁世凱,為籌安會六君子之首,而受到譴責;晚年則轉變立塲,毀家纡難,獻身革命,得到了肯定和贊揚。實際上,楊度是一位具有愛國救國抱負並富有才華的知識份子。他詩文並茂,書法隽永,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佛學等領域留下了很多著作。在中國近代史上,佛學的發展與社會改革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我曾於一五六期本刊發表“譚嗣同的佛學思想”就是介紹這位“戊戌政變”的風雲人物,試圖通過提倡佛學來改造國民的精神世界,進而推動社會的改革。而楊度在他鼓吹帚制失敗後,也曾潛心佛學研究,提出有系統、有新意的“新佛教論”。雖然他後來秘密參加中共,從“以佛救世”的道路走向革命,但他的改造社會的志願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響,道是值得重視的。

楊度終年五十六歲,他的一生是短促的,但致力於佛學研究的時間前後約十年。他自視很高,曾號“虎禅師”,認為自己已證徹悟境界,以說法者的口氣寫了十多篇有關佛學的論文,收入“楊度集”的總計四萬余字,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反響。如在“新佛教論答梅光羲君”一文中,他寫道:“余因半生經歷,多在政治,歎今世之社會,不自由、不平等,一切罪惡,無非我見,反躬自問,亦無事而非我見。今欲救人,必先救己,其法惟有無我主義。”為尋求“無我主義”,他逼考古今中外哲學、科學等各家學說,然而感到“無一足稱無我主義”,於是想到了“印度佛法,久傳中土,欲求無我主義,盍於佛法中求之”,這可說是他學佛的因緣。他接著說:“始以尋求無我主義而習佛法,終以創造無我法門而入佛道。”楊度認為,他的“新佛教論”是以“無我主義”為核心的,根據“論理的(即邏輯的)科學法門”建立起來的,主張排除一切神秘之說,和修改一些違反生理的戒現。他最為推崇禅宗六砠慧能的“壇經”,但同時主張吸收其他佛教宗派中有用的理論。他宣稱“新佛教論”是綜合了禅宗、三論宗、法相宗等理論基礎上建立的,它的新佛學內容歸納為:“此新佛教,實統四不法門、無我論、無我法門等義。”

什麼是“四不法門?”楊度寫道:“余於學佛修行中,經過迷途者四,初迷後悟,次第捨棄。今於事後追思,各得消極之用,以告學者,亦可覺迷,故命曰四不法門。”他接著作了具體的闡述,“四不法門”就是指“不離身以求心”、“不著身以求心”、“不積極以求心用”、“不消極以求心體”。

楊度認為:“捨體求性,無性可求,離身覓心,無心可覓。”“乃知靈魂說為外這,而非佛法。離身求心,無有是處。”因此他主張“不離身以求心”。他曾拚命探求神通,一心修學密宗,但他又發現“神通”與“心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往往神通者心覺很低,而心覺高者不一定有大神通。求佛乃求心覺,學佛不必神通,所以他“不積極以求心用”。他在持戒、坐禅中,領悟到“一切身心,不宜強制”,“修身之要不在於身”,認定“郎心是佛”、“不著身以求心”。楊度在“息心止念”中得出結論是:“人不能無念,無念亦不為佛。”他認為,六祖所傳的禅宗雖教人以“無念為宗”,但又明確指出:“無念並非止念”,“且常戒人切莫斷念。”所以他“不消極以求心體”。

楊度雖提出“四不法門”,但他指出,他所否定的是片面執著者,是相對的;如果學佛的人真正悟入佛教的根本宗旨,則“亦明其本義:淨宗非離身以求心,律宗非著身以求心,密宗非積極以求心用,禅宗非消極以求心體。若能守此‘四不’以習四宗,亦可掃除枝葉,免入歧途。則此四者,亦戍非法門之法門。”藥無貴賤,重在對症;法無高下,要在契機。佛法原是適應眾生的佛法,不能執一非余,厚此薄彼,楊度提出“四不法門”的新見解,從而證得對立的統一,是辯證的,有其立論依據的。

“無我主義”是楊度“新佛教論”的理論基礎。他曾對社會不平等、不自由進行深刻的分沂,找出一切罪惡的根源在於“我見”,要破除“我見”,只有實踐“無我”。他認為“無我”是佛教基本命題之一,但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各宗派對“無我l的理解和論證有深淺粗細的不同,“無我”說有很大的變化,但以各種緣起說為“無我”理論依據則基本相同。大乘佛教的“無我”說包括“法無我”和“人無我”兩個方面。章太炎著有“人無我論”專文,以唯識二二性”的理論來破除我見,論證“人無我”。楊度的“無我論”雖然重心也在於闡發“人無我”,但他是綜合“三論”、“法相』和禅宗的理論,從心理方面對待而生分別、我見來論證“本心無我,一切皆空”的。所以他自稱這種“無我論”為“心理相對論』。他從:一切唯心、一切唯念、一切唯對、一切唯假、一切唯我、一切唯習等六個方面作具體的論證。他說:心、念、習為性;假、對、我為相,然而一切心、念、習無非都是假、對、我。因此,性、相是融通無礙的,也可以說:“凡心皆念、皆習、皆假、皆對、皆我。”其余五個也同此理。他認為,正是由於六者相通,因而形成心理相對,其對有三:就是“自心言之,則心念心習為對,”“自念言之,則能念所念為對,”“自習言之,則習我、不習我為對。”他說,通過這三組心理相對,就可證明:“全我固假,半我亦假,”“我能固假,我所亦假,”“我的固假,非我的亦假。”所以說:“心理相對,郎為無我。”

楊度的“心理相對論”郎“無我論”的理論根據是佛經中說的“一切唯心造”。他認為:“一切世界,全在一心,一心以外,別無世界。所謂世界,郎為心界。”因此“一切唯心”是根本的。念是由心而起的,人的一切心念,都戍對待。也就是說,除卻對念,並無一念。由對念而起對名對相,因而世間事物都對對相生,對對相滅。心、念、對三者的關系是:“心之不能無念,念之不能無對,乃心理之必然,亦人類之同然。”這裡“凡念相對”可說是他論證“無我”的一個關鍵。依此推理,他得到這樣的結論:“凡念皆對,所以凡對皆假,因為對有能所之分,而此“乃自心所假設,”所以“雖似二而實一,雖似有而實無。』他接著又由“對”而推論“有我必假,”“因對念而有我”,“我為一切對待差別之總名總相。”他論證說:“既然『對為假對』,則r我亦假我。”“習與我有關,又與念相似而不同o·……:有我則有習,習為我因,我由習成。說明念、習兩者,皆為對我,然兩者也有不同,念為天然的全我,習為人為的半我。”這樣由一切唯心至一切唯習,構成了邏輯推理的“無我論”。楊度為此作“真心偈”雲:“一心自二,假我非真,對消假習,直悟真心。”

為了實踐“無我論”,楊度提出他的“無我法門”作為具體實行的方法,這是“新佛教論”的方法論。“無我法門”又稱“一心無二門”、“自由平等法門”或“佛法門”等。他以上文所述“六個一切唯”結合“四谛”來論述“無我法門”的具體內容方法。那首“真心偈”可說是他對苦集滅道四谛說的概括。在“虎禅師論佛雜文”中,楊度寫道:“一心自二,郎為苦谛;假我非真,郎為集谛;對消假習,郎為滅谛;直悟真心,郎為道谛。”他又指出,在四谛中,“以滅為主,蓋以滅郎不集。未滅為苦,已滅為道。”換句話說,“無我法門”的關鍵在於“但除假習,郎見真心,一見真性,斯為戍佛。”這裹所說“除假習”,也就是“滅我”,所以“無我法門”,郎為“滅我法門”。

怎樣達到“滅我”的目的,楊度認為可采取“曰修曰悟”的方法。他解釋說:修指漸修,悟為頓悟。修和悟是不可分割的兩個環節,即使“最上乘之禅宗,仍須修悟並重。”他認為“雖有頓悟,仍須漸修。”漸修的方法是“取一我字或無我二字,為默念之符號,”然後像淨土宗的念佛,密宗的持咒那樣,時時心口默念,作為消極假習的手段。因為以“二號自喚,念念必求其對,”久而久之則“念念皆見其對,皆見其半,平生積習,自然動搖,導致我之范圍漸狹漸小,非我之范圍漸廣漸大,一旦瓜熟蒂落,如桶脫底,乃將一切對習半習總根之我,忽然斬斷,根本掃除,了無障礙,我與非我,同時失卻。此心溪然開朗,皎如白日,照徹三千大干世界,得大自由,得大平等。”楊度指出,“無我論”只是明了“空”的道理,只有通過真實用功,才能證得“悟”的境界,所謂“一念同光,大地震動,此身逐入別一世界,而成菩薩。”但他認為,在頓悟戍菩薩後,仍須繼續漸修,方能最終成佛。

楊度把他的四不法門、無我論、無我法門的一整套理論和修持方法稱為“無我宗”,也就是他的“新佛教論”,以此謀求改進未來社會。一九二九年,他給胞妹楊莊的信中說:“兄之所謂成佛,即是成聖,即是做人。死後再不要提,只問生前做人之法。若能做成極端凡夫,郎是做成極端聖人。故不說過去、未來,只說現在;不說出世,只說入世,不說神通,只說人事。”一語道破,原來楊度經過十多年研究、修證,總結出來的“新佛教論”,實際上是一個貼上佛教標簽的斷滅見者,他僅可說是佛教的同路人,因為他不信過去、未來,不信出世,當然也不信淨土宗的求生極樂,密宗的三密相應,禅宗的頓悟見心,三論宗的離言絕待了。由此可見,楊度的“新佛教論”注重今生,珍惜人身,提倡正信,反對迷信,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他斷章取義,把出世與世間法割裂開來,不去探究生死問題,諱言超凡人聖,可以說他對佛教沒有全面理解。他的“新佛教論”也就如昙花一現,不可能流傳於世。他最後的選擇應當說是正確的。

我們以楊度的“新佛教論”為借監,對照進行此較研究,有助於提高對佛教全面的認識,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也是很必要的。(摘自《內明》196期)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三十九章 以賤為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